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及其保护壳的适用方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30155发布日期:2020-02-28 10:1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及其保护壳的适用方案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6年08月03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8年02月02日、国家申请号为201680045689.7、发明名称为“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及其保护壳的适用方案”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壳,适用于避免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因冲击而被破损、刮伤、压伤、袋子受损等,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对于柔性显示设备的画面显示面以相互靠背的方式折叠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备而言,即使适用保护壳,其柔性显示设备的折叠及展开也并不受限,而且当转换为展开状态时,能够使保护壳呈最小化的状态,从而,让使用者易于使用单手夹紧动作,并且适用有有助于展开折叠状态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手指挂接形状。



背景技术:

因以往的板状型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装置等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普遍化,正在广泛使用防止因冲击发生的液晶画面的破损的减震壳(韩国授权专利:10—1229079)、记事本形状的盖子内侧空间保管收纳影像显示装置,还可以收纳卡片的记事本型外壳(韩国授权专利:10-1192287,韩国授权实用新型:30-0473451)、将减震壳与记事本型外壳功能结合的减震一体型外壳(韩国授权实用新型:20-0460260)等附加产品,并提供了有关的各种专利。

减震壳形状的产品将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以往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产品周围连续地包围固定,并且,显示画面的上部面与周围开放而形成,而能够进行触摸操作及显示画面,而显示画面的一面的相反面形成周围延伸而封闭或开放形成。

记事本型外壳,包括: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以往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产品的画面显示面相反面紧贴固定或组装固定的下部面固定板;一端从下部面固定板延伸形成或一端末端部分与下部面固定板的末端部分粘接连接的旋转连接板;在旋转连接板的相反侧末端部分延伸形成或粘接连接,而选择性地覆盖画面显示面的上部面盖板,并且,在上部面盖板的内侧面形成有用于收纳卡片的口袋。

结合减震壳与记事本型外壳的减震一体型外壳,包括:减震下部板,将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以往的形状固定影像显示装置产品的周围连续地包裹固定,显示画面的上部面侧与周围开放形成,不显示画面的相反侧面被固定在形状固定影像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面的相反侧面;旋转连接板2,在减震下部板的一面粘接固定一侧末端部分;上部面盖板2,与旋转连接板2的末端部分连接,而选择性地覆盖画面显示面。

上述的以往的减震壳、记事本型外壳及减震一体型外壳均为板形状,均可适用于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而却无法适用于通过柔性显示设备折叠及展开而使得边缘形状发生变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所述的问题,本发明人通过注册专利提供了多样的保护壳,这些保护壳可适用于通过柔性显示设备折叠及展开使得边缘形状发生变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韩国专利申请:10-2015-0109280)



技术实现要素: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第一、提供一种适用于具备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展开时,通过使所述改善型保护壳保持最小化,消除在展开状态下的碍事因素,从而,提高使用者的单手夹紧动作的便利性。

第二、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不管是否适用铰链与否,在其实施折叠和展开动作的折叠轴部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尺寸变化,而本改善型保护壳,不需要适用专用固定构成品,也能够自己被固定住,并且,柔性显示设备的折叠和展开动作,以折叠轴为中心,能够不受干扰地自由自在地实施。

第三、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不仅具有用于防止柔性显示设备的刮伤等的盖版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掉落时,吸收其边缘部位所承受的冲击,因此具备限制式的减震功能。

第四、通过在并无自身展开功能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适用改善型保护壳,使得使用者的展开操作动作更佳方便。

第五、通过最大限度地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观,不仅能够展现自身外观设计,而且通过将必要保护部位最小化,能够实现选择性的保护的同时,还能够保持保护解除及最小化的状态,以使在保护解除或者展开操作时,使得使用者的单手夹紧动作并不受阻碍,而且在适用于折叠状态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状态下,也能够使得呈折叠状态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前后面均能够露出,以能够实施触控操作及影像显示。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包括:下部开启盖,所述下部开启盖虽然相当于适用于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记事本型外壳的画面显示面相反面上所固定的下部面固定板,但非固定成无法旋转,而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

其中,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可包括:下部开启盖,所述下部开启盖被配置为,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转换为展开状态时,其仅被简单地旋转,且并不处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区域外部,而是以多层折叠的方式,或者以位于折叠轴的末端部分为卷绕轴进行卷绕的方式,以最小化的状态位于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相对的相反面的棱角处。

第一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可包括:曲面盖,所述曲面盖延伸形成于位于下部开启盖的折叠轴末端的部分,或者作为单独的构成品而被组装,并以选择性地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折叠时所形成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曲面形状部分。

曲面盖被配置为,可包括:保护框架,其横跨曲面盖的自由端侧的末端,以防止因曲面盖的自由端侧的末端棱角或者拐角而造成的使用者手指的受伤及柔性显示设备的受损;减震体,其形成于曲面盖的上端及下端棱角处,以防止当折叠状态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掉落时,曲面盖的上端及下端棱角部分因掉落时的冲击而会造成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受损。

在位于曲面盖的自由端侧的任意部分上设置有拉拽工具,供使用者能够便利地展开以多层折叠或者卷绕的状态保管的下部开启盖及曲面盖部分。

第一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下部开启盖被配置为,可包括:折叠诱导形状,其隔开并凹陷形成,以使可多层折叠的下部开启盖能够在规定的多个位置上折叠成屏风形态;或者折叠板,其作为下部开启盖的构成要素,具备顾及多层折叠幅度的宽度的多个板材以保持规定间距的形态固定于其内侧或者外部,以能够在规定的多个位置上折叠成屏风形态。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可包括:收纳壳,其适用于具备供柔性显示设备实施折叠的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的相反面的棱角部分,并具备供卷绕对象使用的卷绕轴及收纳空间;及下部开启盖,所述下部开启盖相当于适用于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记事本型外壳的画面显示面的相反面上所固定的下部面固定板,其一侧末端连接于收纳壳的卷绕轴上,相反侧末端则脱离收纳壳并展开形成,以覆盖折叠状态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或者被卷绕后,保持收纳于收纳壳的状态。

第二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可包括:曲面盖,其延伸形成在连接于卷绕轴的下部开启盖的相反侧的自由端末端部分,当处于展开状态时,选择性地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折叠时所形成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曲面形状部分,当处于卷绕状态时,与下部开启盖一起依次被卷绕,从而使除了自由端侧的末端部分以外的其余部分均卷绕并收纳于收纳壳内,曲面盖可包括:保护框架,其横跨自由端侧的末端,以防止因曲面盖的自由端侧的末端棱角或者拐角而会造成的使用者的手指受伤、柔性显示设备的受损,及为了展开过程而在收纳壳的引出口外形成末端挂接形状。

作为可适用于第二实施例的曲面盖的另一示例,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可包括:曲面盖,所述曲面盖延伸形成于连接于卷绕轴的下部开启盖的相反侧的自由端末端部分,或者作为单独的构成品而被组装,以在展开状态时,选择性地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折叠时所形成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曲面形状部分,而在卷绕状态时,则与下部开启盖不同,以并未卷绕的状态保持于收纳壳的外部,曲面盖被配置为,可包括:保护框架,其横跨曲面盖的自由端侧的末端,以防止因曲面盖的自由端侧的末端棱角或者拐角而造成的使用者手指的受伤及柔性显示设备的受损;减震体,其形成于曲面盖的上端及下端棱角处,以防止当折叠状态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掉落时,曲面盖的上端及下端棱角部分因掉落时的冲击而会造成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受损。

第二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可包括:拉拽工具,其连接于位于曲面盖的自由端侧的任意部分上,以供使用者能够便利地展开卷绕并收纳于收纳壳的部分。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独立型曲面盖,其作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并不需要设置用于保护作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平面状态的画面显示面及用于固定外壳的单独的构成品,而是能够单独地适用,并且,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折叠状态时,其被固定于折叠轴部分,以选择性地覆盖柔性显示设备的曲面形状部分并予以保护,而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时,其从折叠轴部分解除固定。

第三实施例的独立型曲面盖,被配置为,可包括:减震体,其设于曲面盖的多个棱角处,以用于防止当折叠状态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掉落时,曲面盖的多个棱角部分因掉落时的冲击造成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受损;及防丢连接线,其一侧连接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相反侧的一侧连接于独立型曲面盖,以用于防止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转换为展开状态时,从折叠轴部分解除固定的独立型曲面盖因未连接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而被分离丢失。

第三实施例的独立型曲面盖的位于折叠轴方向的两侧末端上,可形成有轴向封闭面,其通过分别封闭独立型曲面盖的上端棱角或者下端棱角,以避免独立型曲面盖朝向折叠轴的方向滑落并脱离。

作为可适用于第三实施例的独立型曲面盖的另一适用例,独立型曲面盖可被配置为,当独立型曲面盖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部分解除固定并分离时,为了占用最小空间,其两侧末端以朝向折叠轴的方向面对的方式收缩,而当固定于折叠轴部分时,通过使用者将其一侧的末端挂接固定后,拉拽相反侧的末端,从而能够朝向折叠轴方向延伸而被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四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可包括: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其具有使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的可显示画面区域的画面显示面贯通口,除了画面显示面贯通口以外的部分以折叠轴为基准,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均一体型地紧贴固定于用于固定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侧面上。

第四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可包括下部开启盖,其与折叠轴相对设置,并延伸形成于位于相反侧的棱角处,或者被单独地组装,以选择性地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

第四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被配置为,可包括:展开操作贯通口,其由与折叠轴相对的相反侧的棱角处的一面被贯通形成;上部手指挂接槽,其突出形成于与折叠轴相对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的棱角两侧上,以便容易实施用于展开作用的手指的挂接;及下部手指挂接槽,其形成于与折叠轴相对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未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的棱角处,以用于使未挂接于上部手指挂接槽上的其余手指能够经由展开操作贯通口向相反方向传递展开所需的挂接力。

第四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被配置为,可包括:减震突出部,其从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拐角部位中,与折叠轴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地延伸形成,以使得减震突出部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第四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部分中,当折叠轴折叠及展开时出现边缘长度变化的边缘可变区域相当于折叠轴的相关部分,为了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折叠轴的相关部分不直接被固定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而是借助被直接固定的多个邻近部位间接固定。

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由伸缩性材质构成,或者相当于边缘可变区域的部分可具备褶皱形状,以使得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部分中的相当于边缘可变区域的部分能够自行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五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包括: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其形成有用于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画面可显示区域的画面显示面贯通口,并且形成为,除画面显示面贯通口以外的部分以折叠轴为基准,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均以一体型地紧贴固定于用于固定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侧面上;及保护膜,其封闭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画面显示面贯通口并固定于画面显示面贯通口的边缘,以用于保护柔性显示设备及透视显示画面。

第五实施例的保护膜可由伸缩性材质形成,以用于吸收折叠及展开折叠轴时的边缘长度的变化。

第五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可包括:展开操作贯通口,其位于相对于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折叠轴的相反侧的棱角的一面被贯通形成;上部手指挂接槽,其突出形成于位于相对于折叠轴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的棱角两侧上,以容易实施具有展开作用的手指的挂接;及下部手指挂接槽,其形成于相对于折叠轴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并未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的棱角处,以用于使并未挂接于上部手指挂接槽上的其他手指能够经由展开操作贯通口,并朝向相反方向传递展开所需的挂接力。

第五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被配置为,可包括:减震突出部,其从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第五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部分当中,折叠轴的相关部分相当于当折叠轴折叠及展开时出现的边缘长度的变化的边缘可变区域,其为了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而并不直接被固定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而是借助被直接固定的多个邻近部位而被间接地予以固定。

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由伸缩性材质构成,以使得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部分当中的相当于边缘可变区域的部分能够自行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六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可包括:左右分离型前面盖,其形成有用于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画面可显示区域的画面显示面开放口,所述画面显示面开放口以折叠轴为基准,以分离的状态形成于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所述左右分离型前面盖形成为,除画面显示面开放口以外的部分以折叠轴为基准,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均以分离的状态紧贴固定于用于固定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侧面上;及可变连接盖,其为折叠及展开折叠轴时边缘长度发生变化的边缘可变区域,其适用于左右分离型前面盖无法适用的部分。

第六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可包括:下部开启盖,其与折叠轴相对设置,并延伸形成于位于相反侧的棱角,或者被单独地组装设置形成,以选择性地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

第六实施例的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被配置为,可包括:展开操作贯通口,其位于相对于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的折叠轴的相反侧的棱角的一面被贯通形成;上部手指挂接槽,其突出形成于位于相对于折叠轴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的棱角两侧上,以容易实施具有作用的手指的挂接;及下部手指挂接槽,其形成于相对于折叠轴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并未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的棱角处,以用于使并未挂接于上部手指挂接槽上的其他手指能够经由展开操作贯通口,并朝向相反方向传递展开所需的挂接力。

第六实施例的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被配置为,可包括:减震突出部,其从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第六实施例的可变连接盖适用于断开状态的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的两侧末端之间,且为了吸收折叠轴折叠及展开时的边缘尺寸的变化,而采用具有伸缩性特性的材质构成。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七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包括:左右分离型前面盖,其形成有用于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画面可显示区域的画面显示面开放口,所述画面显示面开放口以折叠轴为基准,以分离的状态形成于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所述左右分离型前面盖形成为,除画面显示面开放口以外的部分以折叠轴为基准,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均以分离地紧贴固定于用于固定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侧面上;可变连接盖,其为折叠轴折叠及展开时所发生的边缘尺寸发生变化的边缘可变区域,其适用于左右分离型前面盖无法适用的部分;及保护膜,其封闭以折叠轴为基准分离的两侧的多个画面显示面开放口而形成的虚拟的画面可显示区域,并固定于两侧的多个画面显示面开放口的边缘,以用于保护柔性显示设备及透视显示画面。

第七实施例的保护膜可由伸缩性材质形成,以用于吸收折叠及展开折叠轴时的边缘长度的变化。

第七实施例的左右分离型前面盖,被配置为,可包括:展开操作贯通口,其位于相对于左右分离型前面盖的折叠轴的相反侧的棱角的一面被贯通形成;上部手指挂接槽,其突出形成于位于相对于折叠轴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的棱角两侧上,以容易实施具有展开作用的手指的挂接;及下部手指挂接槽,其形成于相对于折叠轴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并未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的棱角处,以用于使并未挂接于上部手指挂接槽上的其他手指能够经由展开操作贯通口,并朝向相反方向传递展开所需的挂接力。

第七实施例的左右分离型前面盖,被配置为,可包括:减震突出部,其从左右分离型前面盖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的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第七实施例的可变连接盖适用于断开状态的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的两侧末端之间,且为了吸收折叠轴折叠及展开时的边缘尺寸的变化,而采用具有伸缩性特性的材质构成。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八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包括:上下分离型前面盖,其被够成为,为了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画面可显示区域,画面可显示区域的上端及下端棱角之间的区域被延伸,因此,被分离而形成为上端和下端的部分被固定于用于固定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侧面上,且其上端部分与下端部分以分离的状态紧贴固定。

第八实施例的上下分离型前面盖的部分当中,折叠轴的相关部分相当于,当折叠轴折叠及展开时出现的边缘长度的变化的边缘可变区域,其为了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而并不直接被固定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而是借助被直接固定的多个邻近部位而被间接地予以固定。

第八实施例的上下分离型前面盖由伸缩性材质构成,或者其相当于边缘可变区域的部分可具备褶皱形状,以使得上下分离型前面盖的部分当中的相当于边缘可变区域的部分能够自行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

第八实施例的上下分离型前面盖,可包括:减震突出部,其从上下分离型前面盖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及减震突出部支撑面,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第八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包括:独立型曲面盖,其为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折叠状态时,被固定于折叠轴部分,以选择性地覆盖柔性显示设备的曲面形状部分并予以保护,而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时,从折叠轴部分解除固定;及防丢连接线,其一侧连接于独立型曲面盖,相反侧的一侧连接于上下分离型前面盖或者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九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包括:棱角分离型盖,其紧贴固定于位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的相反侧的相互面对的多个棱角的邻近部位,以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画面可显示区域。

第九实施例的棱角分离型盖的与折叠轴相对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其一侧棱角处形成有手指挂接形状,以使得起到展开作用的手指挂接容易实施,而其其余相反侧的棱角处也形成有手指挂接形状,以使得并且挂接的其余手指能够将展开所需的挂接力朝向相反方向传递。

第九实施例的棱角分离型盖,被配置为,包括:减震突出部,其从棱角分离型盖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第九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包括:独立型曲面盖,其为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折叠状态时,被固定于折叠轴部分,以选择性地覆盖柔性显示设备的曲面形状部分并予以保护,而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时,从折叠轴部分解除固定;及防丢连接线,其一侧连接于独立型曲面盖,相反侧的一侧连接于棱角分离型盖或者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十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包括:拐角分离型盖,其以分别分离的状态紧贴固定于位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的相反侧的相互面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部位,以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画面可显示区域。

第十实施例的拐角分离型盖,被配置为,包括:减震突出部,其从拐角分离型盖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第十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被配置为,包括:独立型曲面盖,其为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折叠状态时,被固定于折叠轴部分,以选择性地覆盖柔性显示设备的曲面形状部分并予以保护,而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时,从折叠轴部分解除固定;及防丢连接线,其一侧连接于独立型曲面盖,相反侧的一侧连接于拐角分离型盖或者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除了本发明人之前已经注册申请的关于保护壳的专利所具有的优点以外,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适用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而言,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转换为展开时,并不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领域的外部展开,而是通过多层折叠或者卷绕,以最小化的状态位于折叠轴的相反面的棱角处,从而,在展开状态下,不管是否适用有保护壳,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单手操作的便利性。

第二、适用于不管是否适用铰链与否,在实施折叠和展开动作的折叠轴部位不可避免地出现尺寸变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而言,能够应对所述折叠轴部位的尺寸变化,并且通过能够自身固定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从而,避免了因保护壳的撕裂或者冗余发生部位的未吸收引起的鼓包现象。

第三、通过在难以适用减震壳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适用改善型保护壳,不仅能够实现防止柔性显示设备的刮伤等的盖板的功能,而且还能够实现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掉落时,限制式地吸收其边缘部位所受的冲击的减震功能。

第四、当并无自身展开功能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实施展开动作时,通过适用具备有可挂接手指的形状的保护壳,使得使用者的展开操作更加方便。

第五、通过最大限度地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观,不仅能够展现其自身外观设计,而且通过将必要保护部位最小化,以能够实现选择性的保护,从而,能够实现最为优质产品的高级化及触控操作的便利性、折叠画面的利用性的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将环绕型减震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

图2为将记事本型外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

图3为将减震一体型外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

图4为表示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及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5为表示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及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6为表示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无法实施多层折叠或者卷绕动作的下部开启盖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7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无法实施多层折叠或者卷绕动作的下部开启盖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及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表示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可多层折叠动作的下部开启盖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9为表示图8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表示形成于下部开启盖上的折叠诱导形状的概念图;

图11为表示构成下部开启盖的折叠板的概念图;

图12为表示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可实施卷绕动作的下部开启盖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13为表示图12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14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可多层折叠动作的下部开启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15为表示图14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16为表示图14的沿a-a剖切的截面图;

图17为表示收纳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18为表示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收纳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折叠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19为表示图18的沿b-b剖切的截面图;

图20为表示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包括收纳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21为表示图20的沿c-c剖切的截面图;

图22为表示收纳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23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收纳壳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折叠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24为表示图23的沿d-d剖切的截面图;

图25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收纳壳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26为表示图25的沿e-e剖切的截面图;

图27为表示独立型曲面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28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独立型曲面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折叠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29为表示图28的沿f-f剖切的截面图;

图30为表示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31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折叠状态的俯视图、侧面图及主视图;

图32为表示图31的沿f-f剖切的截面图、沿g-g剖切的截面图、沿h-h剖切的截面图、沿i-i剖切的截面图、沿j-j剖切的截面图、沿k-k剖切的截面图;

图33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包括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34为表示包括具备下部开启盖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5为表示左右分离型前面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36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左右分离型前面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37为表示图36的沿l-l剖切的截面图;

图38为表示上下分离型前面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39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上下分离型前面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40为表示棱角分离型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41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棱角分离型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42为表示拐角分离型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43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拐角分离型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说明实施例,并非为了限制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未在文句中特别提及,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并且,安装说明的顺序提及的参照符号并非必须限定于该顺序。

图1为将环绕型减震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图2为将记事本型外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图3为将减震一体型外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

如在图1、图2及图3中所示,以往的板状形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为了增加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保护或收纳功能,广泛使用环绕型减震壳11(韩国授权专利:10-1229079)、记事本型外壳12(韩国授权专利:10-1192287,韩国授权实用新型:30-0473451)及减震一体型外壳16(韩国授权实用新型:20-0460260)等附加产品。

如图1所示,环绕型减震壳11将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外边缘部分以环绕整体周围的形状无间断地包裹固定,画面显示部分则被开放,而容易进行触摸操作及确认画面信息。

因适用将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外边缘部分采用以环绕整体周围的形状无间断地包裹固定的方式,环绕型减震壳11无法适用于能够自由弯曲的柔性显示设备26执行铰链折叠及展开而使得影像显示装置的外缘形状变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如图2所示,记事本型外壳12,包括:上部面盖板13,由用户旋转而选择性地覆盖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画面显示面;旋转连接板14,上部面盖板13的旋转轴末端一部分延伸而形成,或由能够容易地与上部面盖板13单独地展开及折叠的材质,在上部面盖板13的旋转轴末端部分粘接或连接固定;下部面固定板15,旋转连接板14的一侧末端延伸而形成或在旋转连接板14的一侧末端粘接连接,在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画面显示面相反面粘接固定或借助于挂接带挂接固定在棱角而无法旋转。

在下部面固定板15上固定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方式是使用粘接方式、利用固定带的挂接方式及在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画面显示面相反面利用固定螺丝的下部面固定板15的螺丝固定方式。

如图3所示,减震一体型外壳16,包括:上部面盖板13,由用户旋转而选择性地覆盖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画面显示面;旋转连接板14,上部面盖板13的旋转轴末端一部分延伸而形成或与上部面盖板13单独地以容易展开及折叠的材质在上部面盖板13的旋转轴末端部分粘接连接;减震下部板17,将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外边缘部分无间断部位地环绕整体周围的形状包裹固定,而无法旋转,画面显示部分被开放,画面显示面相反侧面则以封闭的状态在旋转连接板14上粘接连接。

如图2及图3所示,下部面固定板15及减震下部板17被固定于影像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面的相反面,而形成无法如同上部面盖板13的开启旋转的结构,因此,存在如下结构性问题:如果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适用记事本型外壳12或减震一体型外壳16,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展开时,因无法开启旋转的下部面固定板15或减震下部板17,使得在下部面固定板15及减震下部板17内侧折叠收纳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以折叠状态约束,而无法展开。

从而,与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不同地,在柔性显示设备26的铰链折叠及展开时外缘形状发生变化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无法适用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的环绕型减震壳11、记事本型外壳12及减震一体型外壳16,因此,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需要另外的外壳,且本发明人曾提供过关于此的专利(韩国注册专利:10-2015-010928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由本发明人注册申请的专利(韩国注册专利:10-2015-0109280)所未能够解决的技术问题,并通过例举多个实施例,详细说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

图6为表示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无法实施多层折叠或者卷绕动作的下部开启盖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7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无法实施多层折叠或者卷绕动作的下部开启盖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及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8为表示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可多层折叠动作的下部开启盖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9为表示图8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10为表示形成于下部开启盖上的折叠诱导形状的概念图;图11为表示构成下部开启盖的折叠板的概念图;图12为表示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可实施卷绕动作的下部开启盖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13为表示图12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14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可多层折叠动作的下部开启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15为表示图14的c部分的放大图;图16为表示图14的沿a-a剖切的截面图。

如图6及图7所示,当下部开启盖110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展开状态下,无法多层折叠或者卷绕时,可知,展开的下部开启盖将在脱离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25的相反面的棱角的区域,保持板状形的形态。如上所述,如果下部开启盖110因展开而保持板状形的形态的话,会因碍事的下部开启盖110,难以实现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上所感受到的单手夹紧操作。

为了解决所述单手夹紧操作的便利性问题,提供本发明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包括下部开启盖110,所述下部开启盖110虽然相当于适用于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记事本型外壳12的画面显示面的相反面上固定的下部面固定板15,但是其并未无法旋转地被固定,并且其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25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

其中,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可包括:下部开启盖110,所述下部开启盖被配置为,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转换为展开状态时,其仅被简单地旋转,且并不处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区域外部,而是以多层折叠的方式,或者以位于折叠轴25的末端部分为卷绕轴进行卷绕的方式,以最小化的状态位于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25相对的相反面的棱角处。

第一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可包括:曲面盖120,所述曲面盖120被配置为,其延伸形成于位于下部开启盖110的折叠轴25的末端的部分,或者作为单独的构成品而被组装,以选择性地覆盖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折叠时所形成的柔性显示设备26的曲面形状部分。

曲面盖120被配置为,可包括:保护框架121,其横跨曲面盖120的自由端侧的末端,以防止因曲面盖120的自由端侧的末端棱角或者拐角而会造成的使用者手指的受伤及柔性显示设备26的受损;减震体122,其形成于曲面盖120的上端及下端棱角处,以防止当折叠状态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掉落时,曲面盖120的上端及下端棱角部分因掉落时的冲击而会造成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受损。

位于曲面盖120的自由端侧的任意部分上,可包括:拉拽工具123,以供使用者能够便利地展开以多层折叠或者卷绕的状态保管的下部开启盖110及曲面盖120部分。

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下部开启盖110被配置为,可包括:折叠诱导形状111,其以隔开并凹陷形成,以使可多层折叠的下部开启盖110能够在规定的多个位置上折叠成屏风形态;或者折叠板112,其作为下部开启盖110的构成要素,具备顾及多层折叠幅度的宽度的多个板材保持规定间距而固定于内侧或者外部,以能够在规定的多个位置上折叠成屏风形态。

如图8及图14所示,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展开时,下部开启盖110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25的相对面的棱角上保持多层折叠的最小化的状态时,就能够实施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上所感受到的单手夹紧操作。

一般而言,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下部面固定板15具有无法折叠的硬质材质的特点,而且其并未体现可在规定位置上允许时常折叠的折叠诱导形状111。

如此不同的允许多层折叠的第一实施例的下部开启盖110如图10及图11所示的下部开启盖110的截面图所示,可在规定位置上允许时常折叠的折叠诱导形状111或者估计多层折叠幅度的具备规定宽度的多个折叠板112以保持规定间距的形式而适用于下部开启盖110上。

图12为表示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的包括可实施卷绕动作的下部开启盖110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13为表示图12的b部分的放大图。

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时,下部开启盖110能够保持为最小化状态的方法为,除了如图8所示的多层折叠的方法以外,还可适用如图12所示的卷绕方式。

如图12所示,为了实施下部开启盖110的卷绕动作,下部开启盖110的材质,优选地,使用可时常允许卷绕的具备软性材质特性的材质。

另外,优选地,采用具有可蓄积弹力的材质特性的材料,以使得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展开时,下部开启盖110开放的同时旋转,如同卷绕的发条般能够自动卷绕并归位。

如图13所示,实施卷绕动作的下部开启盖110在进行卷绕动作时,以位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25的下部开启盖110的自由端的末端作为卷绕轴进行卷绕。

如图8、图12及图14所示,可多层折叠动作或者卷绕动作的下部开启盖110的自由端的末端上,可延伸形成有曲面盖120,所述曲面盖120用于选择性地覆盖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折叠时所形成的柔性显示设备26的曲面形状部分,如图14及图16所示,还可包括:保护框架121,其形成为横跨曲面盖120的自由端侧的末端,用于防止因曲面盖120的自由端侧的末端棱角或者拐角所会造成的使用者的手指受伤及柔性显示设备26的受损;减震体122,其形成于曲面盖120的上端及下端的棱角处,用于防止当折叠状态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掉落时,曲面盖120的上端及下端棱角部分会因掉落冲击而使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受损。

如图6所示,适用允许多层折叠动作或者卷绕动作的下部开启盖110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也可包括有诸如拉拽线等的拉拽工具123,其连接于位于曲面盖120的自由端侧的任意部分中形成的贯通口上,以供使用者能够容易地展开以多层折叠状态或者卷绕状态保管的下部开启盖110及曲面盖120部分,因多层折叠状态或者卷绕状态,而无法在图8、图12及图14中图示拉拽工具123,因而,利用图6进行代替说明,而对拉拽线的图示则予以省略。

图17为表示收纳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8为表示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收纳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折叠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19为表示图18的沿b-b剖切的截面图;图20为表示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包括收纳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21为表示图20的沿c-c剖切的截面图;图22为表示收纳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图23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收纳壳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折叠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24为表示图23的沿d-d剖切的截面图;图25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收纳壳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26为表示图25的沿e-e剖切的截面图。

如图17、图18、图20、图22、图23及图25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包括:收纳壳140,其适用于具备供柔性显示设备26折叠的折叠轴25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25的相反面的棱角部分,并具备供卷绕对象使用的卷绕轴及收纳空间;及下部开启盖110,所述下部开启盖110相当于适用于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记事本型外壳的画面显示面的相反面上固定的下部面固定板,但是其一侧末端连接于收纳壳140的卷绕轴上,相反侧末端则脱离收纳壳140并展开,以覆盖折叠状态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或者被卷绕并可保持收纳于收纳壳140的状态。

如图17、图18、图20及图21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可包括:曲面盖120,其延伸形成于连接于卷绕轴的下部开启盖110的相反面的自由端的末端部分,当展开时,选择性地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折叠时所形成的柔性显示设备26的曲面形状部分,当卷绕状态时,与下部开启盖110一起依次被卷绕,且除了自由端侧的末端部分以外,其余部分均卷绕并收纳于收纳壳140内,其中,曲面盖120可包括:保护框架121,其横跨自由端侧的末端,以防止因曲面盖120的自由端侧的末端棱角或者拐角而会造成的使用者的手指受伤、柔性显示设备26的受损及为了展开过程在收纳壳140的引出口外形成末端挂接形状。

如图22、图23、图24及图25所示,作为可适用于第二实施例的曲面盖120的另一示例,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可包括:曲面盖120,所述曲面盖120被配置为,其延伸形成于连接于卷绕轴的下部开启盖110的相反面的自由端的末端部分,或者作为单独的构成品而被组装,以在展开状态时,选择性地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折叠时所形成的柔性显示设备26的曲面形状部分,而处于卷绕状态时,则与下部开启盖110不同,以并未卷绕的状态处于收纳壳140的外部,曲面盖120被配置为,可包括:保护框架121,其横跨曲面盖120的自由端侧的末端,以防止因曲面盖120的自由端侧的末端棱角或者拐角而会造成的使用者手指的受伤及柔性显示设备26的受损;减震体122,其形成于曲面盖120的上端及下端棱角处,以防止当折叠状态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掉落时,曲面盖120的上端及下端棱角部分因掉落时的冲击而会造成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受损。

如图17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还可包括:诸如拉拽线等的拉拽工具123,其连接于位于曲面盖120的自由端侧的任意部分上形成的贯通口上,以供使用者能够便利地展开卷绕并收纳于收纳壳140的部分,关于拉拽线的图示在此省略。

图27为表示独立型曲面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图28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独立型曲面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折叠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29为表示图28的沿f-f剖切的截面图。

如图27、图28及图29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独立型曲面盖150,其作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25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并不需要设置用于保护作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平面状态的画面显示面及用于固定外壳的单独的构成品,而是能够单独地适用,并且,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折叠状态时,其被固定于折叠轴25部分,以选择性地覆盖柔性显示设备26的曲面形状部分并予以保护,而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时,其从折叠轴25部分解除固定。

第三实施例的独立型曲面盖150,被配置为,可包括:减震体122,其设于曲面盖120的多个棱角处,以用于防止当折叠状态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掉落时,曲面盖120的多个棱角部分因掉落时的冲击所会造成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受损;及防丢连接线151,其一侧连接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相反侧的的一侧连接于独立型曲面盖150,以用于防止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转换为展开状态时,从折叠轴25部分解除固定的独立型曲面盖150因无法连接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而被分离丢失。

第三实施例的独立型曲面盖150的位于折叠轴25方向的两侧末端上,可形成有轴向封闭面152,其通过分别封闭独立型曲面盖150的上端棱角或者下端棱角而形成,以用于避免独立型曲面盖150朝向折叠轴25的方向滑落并脱离。

如图27所示,作为可适用于第三实施例的独立型曲面盖150的另一适用例,独立型曲面盖150可被配置为,当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25解除固定并分离时,为了占用最小空间,两侧末端朝向折叠轴25的方向,相对收缩,而当固定于折叠轴25部分时,通过使用者将其一侧的末端挂接固定后,拉拽相反侧的末端,从而朝向折叠轴25方向延伸而固定。

图30为表示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图31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折叠状态的俯视图、侧面图及主视图;图32为表示图31的沿f-f剖切的截面图、沿g-g剖切的截面图、沿h-h剖切的截面图、沿i-i剖切的截面图、沿j-j剖切的截面图、沿k-k剖切的截面图;图33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包括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34为表示包括具备下部开启盖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如图30至图3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四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25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可包括: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其具有用于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26的可显示画面区域的画面显示面贯通口201,除了画面显示面贯通口201以外的部分以折叠轴25为基准,其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均一体型地紧贴固定于用于固定柔性显示设备26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侧面上。

如图34所示,第四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可包括下部开启盖110,其与折叠轴25相对设置,并延伸形成于位于相反侧的棱角,或者被单独地组装设置,以选择性地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

第四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被配置为,可包括:展开操作贯通口203,其位于相对于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棱角的一面被贯通形成;上部手指挂接槽204,其突出形成于位于相对于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203的棱角两侧上,以使用于展开作用的手指挂接容易实施;及下部手指挂接槽205,其形成于相对于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并未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203的棱角处,以用于使并未挂接于上部手指挂接槽上的其他手指能够经由展开操作贯通口203,并朝向相反方向传递展开所需的挂接力。

如图31及图32所示,第四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被配置为,可包括:减震突出部206,其从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25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207,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206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206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25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其中,通过将减震突出部206形成于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的拐角部分,使得难以适用减震壳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也能够适用可实施限制式减震功能的外壳。

如图33所示,第四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的部分当中,折叠轴25的相关部分相当于,当折叠轴25折叠及展开时出现的边缘长度的变化的边缘可变区域202,其为了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而并不直接被固定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而是借助被直接固定的多个邻近部位而被间接地予以固定。

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由伸缩性材质构成,或者其相当于边缘可变区域202的部分可具备褶皱形状208,以使得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的部分当中的相当于边缘可变区域202的部分能够自行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

如图30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五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包括: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其形成有用于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画面可显示区域的画面显示面贯通口,并且形成为,除画面显示面贯通口以外的部分以折叠轴为基准,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均以一体型地紧贴固定于用于固定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侧面上;及保护膜,其封闭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的画面显示面贯通口并固定于画面显示面贯通口的边缘,以用于保护柔性显示设备及透视显示画面。

第五实施例的保护膜700可由伸缩性材质形成,以用于吸收折叠及展开折叠轴25时的边缘长度的变化。

第五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与第四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等同。

如图31、图32及图33所示,可包括:展开操作贯通口203,其位于相对于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的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棱角的一面被贯通形成;上部手指挂接槽204,其突出形成于位于相对于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203的棱角两侧上,以使用于展开作用的手指挂接容易实施;及下部手指挂接槽205,其形成于相对于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并未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203的棱角处,以用于使并未挂接于上部手指挂接槽上的其他手指能够经由展开操作贯通口203,并朝向相反方向传递展开所需的挂接力。

第五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被配置为,可包括:减震突出部206,其从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25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207,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206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206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25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第五实施例的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的部分当中,折叠轴25的相关部分相当于,当折叠轴25折叠及展开时出现的边缘长度的变化的边缘可变区域202,其为了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而并不直接被固定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而是借助被直接固定的多个邻近部位而被间接地予以固定。

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由伸缩性材质构成,以使得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0的部分当中的相当于边缘可变区域202的部分能够自行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

图35为表示左右分离型前面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图36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左右分离型前面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37为表示图36的沿l-l剖切的截面图。

如图35、图36及图37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六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25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可包括:左右分离型前面盖300,其形成有用于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26的画面可显示区域的画面显示面开放口301,所述画面显示面开放口301以折叠轴25为基准,以分离的状态形成于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所述左右分离型前面盖300形成为,除画面显示面开放口301以外的部分以折叠轴25为基准,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均以分离的状态紧贴固定于用于固定柔性显示设备26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侧面上;及可变连接盖302,其为折叠及展开折叠轴25时,边缘长度发生变化的边缘可变区域,其适用于左右分离型前面盖300无法适用的部分。

如同第五实施例的图34所示,第六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可包括:下部开启盖110,其与折叠轴25相对设置,并延伸形成于位于相反侧的棱角,或者被单独地组装设置,以选择性地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这与第五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的关于应对造成边缘可变区域202部位产生差异的对应方法无关,因此利用第五实施例的图4,在此省略其说明。

如同第五实施例的图34所示,第六实施例的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被配置为,可包括:展开操作贯通口203,其位于相对于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的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棱角的一面被贯通形成;上部手指挂接槽204,其突出形成于位于相对于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203的棱角两侧上,以使用于展开作用的手指挂接容易实施;及下部手指挂接槽205,其形成于相对于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并未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203的棱角处,以用于使并未挂接于上部手指挂接槽204上的其他手指能够经由展开操作贯通口203,并朝向相反方向传递展开所需的挂接力。

第六实施例的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被配置为,可包括:减震突出部206,其从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25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207,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206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206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25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如图36和图37所示,第六实施例的可变连接盖302适用于断开状态的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的两侧末端之间,且为了吸收折叠轴25折叠及展开时的边缘尺寸的变化,而采用具有伸缩性特性的材质构成。

如图35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七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25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包括:左右分离型前面盖300,其形成有用于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26的画面可显示区域的画面显示面开放口301,所述画面显示面开放口301以折叠轴25为基准,以分离的状态形成于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所述左右分离型前面盖300形成为,除画面显示面开放口301以外的部分以折叠轴为基准,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均以分离地紧贴固定于用于固定柔性显示设备26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侧面上;可变连接盖302,其为折叠轴25折叠及展开时所发生的边缘尺寸发生变化的边缘可变区域202,其适用于左右分离型前面盖300无法适用的部分;及保护膜700,其封闭以折叠轴25为基准分离的两侧的多个画面显示面开放口301而形成的虚拟的画面可显示区域,并固定于两侧的多个画面显示面开放口301的边缘,以用于保护柔性显示设备26及透视显示画面。

第七实施例的保护膜700可由伸缩性材质形成,以用于吸收折叠及展开折叠轴25时的边缘长度的变化。

第七实施例的左右分离型前面盖300,被配置为,可包括:展开操作贯通口203,其位于相对于左右分离型前面盖300的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棱角的一面被贯通形成;上部手指挂接槽204,其突出形成于位于相对于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203的棱角两侧上,以使用于展开作用的手指挂接容易实施;及下部手指挂接槽205,其形成于相对于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并未形成有展开操作贯通口203的棱角处,以用于使并未挂接于上部手指挂接槽204上的其他手指能够经由展开操作贯通口203,并朝向相反方向传递展开所需的挂接力。

如同第四实施例的图32所示,第七实施例的左右分离型前面盖300,被配置为,可包括:减震突出部206,其从左右分离型前面盖300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25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的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207,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206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206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25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如同第六实施例一样,实施例七的可变连接盖302适用于断开状态的左右分离型前面开放口盖的两侧末端之间,且为了吸收折叠轴25折叠及展开时的边缘尺寸的变化,而采用具有伸缩性特性的材质构成。

图38为表示上下分离型前面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图39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上下分离型前面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如图38及图39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八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25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可包括:上下分离型前面盖400,为了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26的画面可显示区域,画面可显示区域的上端及下端棱角之间的区域被延伸,因此,被分离而形成为上端和下端的部分被固定于用于固定柔性显示设备26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侧面上,且其上端部分与下端部分以分离的状态紧贴固定。

第八实施例上下分离型前面盖400的部分当中,折叠轴25的相关部分相当于,当折叠轴25折叠及展开时出现的边缘长度的变化的边缘可变区域202,其为了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而并不直接被固定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而是借助被直接固定的多个邻近部位而被间接地予以固定。

第八实施例的上下分离型前面盖400由伸缩性材质构成,或者其相当于边缘可变区域202的部分可具备褶皱形状208,以使得上下分离型前面盖400的部分当中的相当于边缘可变区域202的部分能够自行吸收边缘尺寸的变化。

第八实施例的上下分离型前面盖400,可包括:减震突出部206,其从上下分离型前面盖400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25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及减震突出部支撑面207,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206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206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25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第八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包括:独立型曲面盖150,其为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折叠状态时,被固定于折叠轴25部分,以选择性地覆盖柔性显示设备26的曲面形状部分并予以保护,而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时,从折叠轴25部分解除固定;及防丢连接线151,其一侧连接于独立型曲面盖150,相反侧的一侧连接于上下分离型前面盖400或者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图40为表示棱角分离型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图41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棱角分离型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如图40及图4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九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25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包括:棱角分离型盖500,其紧贴固定于位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相互面对的多个棱角的邻近部位,以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26的画面可显示区域。

第九实施例的棱角分离型盖500的与折叠轴25相对的相反侧的多个棱角当中,其一侧棱角处形成有手指挂接形状501,以使得起到展开作用的手指挂接容易实施,而其其余相反侧的棱角处也形成有手指挂接形状501,以使得并且挂接的其余手指能够将展开所需的挂接力朝向相反方向传递。

第九实施例的棱角分离型盖500,被配置为,包括:减震突出部206,其从棱角分离型盖500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25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207,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206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206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25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第九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包括:独立型曲面盖120、150,其为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折叠状态时,被固定于折叠轴25部分,以选择性地覆盖柔性显示设备26的曲面形状部分并予以保护,而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时,从折叠轴25部分解除固定;及防丢连接线151,其一侧连接于独立型曲面盖120、150,相反侧的一侧连接于棱角分离型盖500或者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图42为表示拐角分离型盖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示意图;图43为表示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包括拐角分离型盖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如图42及图4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十实施例为具备实施折叠动作的折叠轴25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包括:拐角分离型盖600,其以分别分离的状态紧贴固定于位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轴25的相反侧的相互面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部位,以露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所适用的柔性显示设备26的画面可显示区域。

第十实施例的拐角分离型盖600,被配置为,包括:减震突出部206,其从拐角分离型盖600的拐角部位当中与折叠轴25相对的多个棱角的上端及下端拐角区域,朝向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边缘区域外侧延伸形成,且其具备规定长度;减震突出部支撑面207,其延伸形成,且以涵盖规定范围的方式与减震突出部206的延伸形成的方向垂直,以使得减震突出部206延长形成的开始部位能够分别固定于与折叠轴25垂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上端面及下端面。

第十实施例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被配置为,包括:独立型曲面盖150,其为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折叠状态时,被固定于折叠轴25部分,以选择性地覆盖柔性显示设备26的曲面形状部分并予以保护,而当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呈展开状态时,从折叠轴25部分解除固定;及防丢连接线151,其一侧连接于独立型曲面盖150,相反侧的一侧连接于拐角分离型盖600或者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在不变更其技术思想或必要性的特征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其他详细地形态实施。因此,以上记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只是示例性的,并非限定性的。

附图标记

如下说明附图的主要部位的符号。

10: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1:环绕型减震壳

12:记事本型外壳13:上部面盖板

14:旋转连接板15:下部面固定板

16:减震一体型外壳17:减震下部板

20: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22:常规画面显示面23:折叠收纳显示面

24:保护壳固定件25:折叠轴

26:柔性显示设备30:开放型减震壳

31:干扰消除区域32:棱角挂接槽

33:铰链部位挂接槽

110:下部开启盖111:折叠诱导形状

112:折叠板120:曲面盖

121:保护框架122:减震体

123:拉拽工具130:上部开启盖

140:收纳壳150:独立型曲面盖

151:防丢连接线152:轴向封闭面

200:一体型前面开放口盖201:画面显示面贯通口

202:边缘可变区域203:展开操作贯通口

204:上部手指挂接槽205:下部手指挂接槽

206:减震突出部207:减震突出部支撑面

208:褶皱形状(未图示)300:左右分离型前面盖

301:画面显示面开放口302:可变连接盖

400:上下分离型前面盖500:棱角分离型盖

501:手指挂接形状600:拐角分离型盖

700:保护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