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滑雪服拉链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7484发布日期:2019-10-12 23:59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滑雪服拉链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雪服拉链头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滑雪服拉链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滑雪服拉链主要包括链牙、拉链头本体和拉链拉片,且拉链拉片是表面光滑的直条形金属拉片,直条形的金属拉片在拉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因链牙的卡顿而使得手指滑离金属拉片,造成拉链开闭过程的不方便。而且经常由于链牙之间的润滑度不够而使得拉链拉片在拉动时出现拉链头本体卡顿,拉链头滑动不顺畅的情况,而在户外又不容易找到相应的润滑块,从而容易造成链牙和拉链头本体的损坏。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滑雪服拉链头,其便于拉链头拉取顺畅,拉链拉片不易从手中滑离。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滑雪服拉链头,其中,所述拉链头包括拉片本体以及环形拉绳,所述环形拉绳与拉片本体连接,所述拉片本体包括第一拉片体和第二拉片体,所述第一拉片体和第二拉片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拉片体为注塑体,所述第二拉片体为用于润滑的蜡体,所述环形拉绳、第一拉片体和第二拉片体依次连接设置,所述第一拉片体的长度大于第二拉片体的长度,所述第一拉片体的下表面上靠近于第二拉片体处还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沿拉片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拉片本体上还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沿拉片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放置槽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在第一拉片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凹槽设在第二拉片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对齐设置,所述放置槽内贴设有反光片。

进一步,所述第一拉片体为透明注塑体,所述第一拉片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止滑槽、第二止滑槽和第三止滑槽,所述第一止滑槽、第二止滑槽和第三止滑槽均沿拉片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止滑槽、第二止滑槽和第三止滑槽内均设有荧光片。

进一步,所述第一拉片体朝向第二拉片体的侧面上还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由第一拉片体的侧面向第一拉片体的内部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槽体由第一槽体的底部向第一拉片体的内部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拉片体上设有与连接槽匹配卡接的连接块。

进一步,所述连接块包括基体部和卡接部,所述基体部设在第二拉片体上,所述卡接部有两个,两个卡接部对称设在基体部上,两个所述卡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槽体的宽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型滑雪服拉链头,通过设置第一拉片体和第二拉片体,且第一拉片体为注塑体,第二拉片体为蜡体,因此,在拉链的链牙之间润滑度不足而导致拉链头的开合出现卡顿时,将第二拉片体置于链牙上进行润滑涂覆,从而提高链牙之间的润滑度,解决拉链拉取卡顿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弧形凸起,使得手指在拉取拉片本体时,通过弧形凸起对手指的抵顶,从而避免手指从拉片本体脱离,保证了对拉链头的顺利拉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拉链头拉取的流畅度,并且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拉链拉片在拉取时易滑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拉片本体上表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拉片本体下表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拉片体和第二拉片体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拉片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将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后的第二拉片体的基体部伸入到第二槽体的示意图。

图7为将本实用新型中伸入到第二槽体的卡接部旋转后与第二槽体卡接的示意图。

图中:

第一拉片体-11;第二拉片体-12;

环形拉绳-2;弧形凸起-3;放置槽-4;

第一凹槽-41;第二凹槽-42;第一止滑槽-51;

第二止滑槽-52;第三止滑槽-53;连接槽-6;

第一槽体-61;第二槽体-62;连接块-7;

基体部-71;卡接部-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7所示,一种改进型滑雪服拉链头,其中,所述拉链头包括拉片本体以及环形拉绳2,所述环形拉绳2与拉片本体连接,所述环形拉绳2上贴设有反光膜(图未示),从而起到反光作用,在滑雪时起到对周围人的提醒,避免滑雪相撞。所述拉片本体包括第一拉片体11和第二拉片体12,所述第一拉片体11和第二拉片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拉片体11为注塑体,所述第二拉片体12为用于润滑的蜡体,所述环形拉绳2、第一拉片体11和第二拉片体12依次连接设置,所述第一拉片体11的长度大于第二拉片体12的长度,所述第一拉片体11的下表面上靠近于第二拉片体12处还设有弧形凸起3,所述弧形凸起3沿拉片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在拉链的链牙之间润滑度不足而导致拉链头的开合出现卡顿,且又在户外难以找到润滑物体时,即可将第二拉片体12置于链牙上进行润滑涂覆,从而提高链牙之间的润滑度,解决拉链拉取卡顿的问题。并且,通过设置弧形凸起3,使得手指在拉取拉片本体时,通过弧形凸起3对手指的抵顶,从而避免手指从拉片本体滑离,保证了对拉链头的顺利拉取。

优选的,为了使得第一拉片体11和第二拉片体12连接得更加稳定,且进一步提高反光效果。所以,所述拉片本体上还设有放置槽4,所述放置槽4沿拉片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放置槽4包括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所述第一凹槽41设在第一拉片体1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凹槽42设在第二拉片体1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凹槽41与第二凹槽42对齐设置,所述放置槽4内贴设有反光片(图未示)。在滑雪时,通过反光片的设置使得起到反光作用,避免滑雪时发生碰撞。并且,在夜晚行走时,通过反光片和环形拉绳2也将给路上的汽车反光,从而让车主注意到自己,避免因夜晚视线不好而发生碰撞。进一步,将反光片贴在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上,起到连接第一拉片体11和第二拉片体12的作用,增加了第一拉片体11和第二拉片体12之间的连接作用力,提高了整个拉片本体的牢固性。

优选的,为了便于在夜间也能轻松的拉取衣服上的拉片而拉取拉链以及避免因在拉取拉链而因拉片的光滑而脱离拉片本体。因此,所述第一拉片体11为透明注塑体,所述第一拉片体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止滑槽51、第二止滑槽52和第三止滑槽53,所述第一止滑槽51、第二止滑槽52和第三止滑槽53均沿拉片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止滑槽51、第二止滑槽52和第三止滑槽53内均设有荧光片(图未示)。通过沿拉片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止滑槽51、第二止滑槽52和第三止滑槽53,使得在拉取拉片本体时,通过将手指放置在第一拉片体11上的第一止滑槽51、第二止滑槽52和第三止滑槽53起到进一步的防滑作用。并且通过在第一止滑槽51、第二止滑槽52和第三止滑槽53中设置荧光片,从而在夜晚时,由荧光片发出的光亮将照亮透明的第一拉片体11,从而在夜间也能轻松找到第一拉片体11而轻松拉取拉链。

优选的,由于第二拉片体12因将蜡涂覆在链牙上而使得第二拉片体12不断被消耗,因此,为了便于第二拉片体12的更换。所述第一拉片体11朝向第二拉片体12的侧面上还设有连接槽6,所述连接槽6包括第一槽体61和第二槽体62,所述第一槽体61由第一拉片体11的侧面向第一拉片体11的内部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槽体62由第一槽体61的底部向第一拉片体11的内部竖向设置,所述第一槽体61和第二槽体62相连通,所述第二拉片体12上设有与连接槽6匹配卡接的连接块7。所述第二拉片体12通过连接块7和连接槽6的匹配设置而可从第一拉片体11中自由连接或分离,在第二拉片体12消耗殆尽时,通过连接块7分离出第二拉片体12并更换新的第二拉片体12,再次实现润滑作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7包括基体部71和卡接部72,所述基体部71设在第二拉片体12上,所述卡接部72有两个,两个卡接部72对称设在基体部71上,两个所述卡接部7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槽体61的宽度。因此,对于第一拉片体11和第二拉片体12的连接只需将第二拉片体12先旋转90度,使得卡接部72和第一槽体61平行,并将卡接部72伸入到第二槽体62,接着将第二拉片体12再旋转90度,使得第二拉片体12与第一拉片体11相对齐形成完整的拉片本体,并且第二拉片体12上的卡接部72在旋转后卡接在第二槽体62内,使得第二拉片体12不会从第一拉片体11中脱离,第二拉片体12牢牢的固定在第一拉片体11上。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