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测温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5489发布日期:2020-09-25 17:5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测温头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头盔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测温头盔。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均需要对发热人员进行风险排查,在排查的过程均需要使用体温计对人员的体温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较小,在测量体温时需要靠近被测人员,从而提升了风险。

中国专利cn104251738b公开的一种一种头盔式红外测温仪及其方法,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头盔以及设置在该头盔上的探测器、探测器驱动电路、信号处理板、电源板、sd卡存储电路、lcd目镜、电池和存储按钮,其中探测器设置在头盔正前方,lcd目镜与探测器同轴;测温步骤为:通过电池为电源板提供总电源,探测器驱动电路对探测器进行配置,探测器开始采集目标的实时图像原始数据;探测器驱动电路接收探测器发送的实时图像原始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信号处理板,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得到目标的温度信息图像;信号处理板的显示芯片将温度信息图像以vga格式输出至lcd目镜。

上述方案虽可以远程方式对人体的体温进行测量,但是在测量之后还需要人工将测量的数据及人员的信息进行记录,而记录信息的过程需要花费部分的时间,从而减慢了测量体温的效率,从而造成人员的拥堵。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测温头盔,在对行人的体温进行检测的同时对行人的外貌信息进行记录,此时不再需要人工对行人的信息进行登记,使体温的测量及记录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测温头盔,包括盔体及设置于盔体并测温的第一摄像头,所述盔体还连接有对被检测人员实时拍摄的第二摄像头、供电的蓄电池、储存数据的存储装置及显示数据的显示机构,所述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的拍摄端均朝向同一方向;所述盔体还连接有将拍摄的数据传输至预先设定的处理信息的处理器处的传输装置,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存储装置及显示机构均与传输装置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利用第一摄像头对行人的体温进行测量的同时,利用第二摄像对被测量人的外貌数据进行摄像,此时不再需要人工对行人的体温及识别数据进行记录,增加了测温的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的拍摄端均向下倾斜,所述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的拍摄朝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十五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在拍摄时为了看清被拍摄的人而向上抬头的幅度进行抵消,使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可对行人进行正常拍摄。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盔体连接有功放装置,所述功放装置与传输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通过传输装置传输至处理器,当温度高于处理器内设定的额定温度时,所述处理器将信号传输至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控制功放装置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处理器对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对比,减少了人工识别的误差,从而使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蓄电池连接于盔体背面,所述盔体背面连接有限定蓄电池位置的壳体及将壳体与盔体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壳体的连接杆及限定壳体位置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垂直于连接杆的端面的棱边不完全相等,所述连接杆穿过盔体插入盔体内腔,所述连接块置于盔体内腔并与盔体内壁抵接,所述盔体内壁开设有与连接块配合的避空槽,所述连接块置于避空槽内且壳体沿连接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块穿过滑移孔之后,壳体与蓄电池之间出现间隙而将壳体转动,此时可将蓄电池进行更换而无需将头盔进行充电,使头盔的续航时间更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盔体靠近外壳的位置固定有若干限位管,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插置于限位管内,所述限位杆插入限位管的深度小于避空槽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杆及限位管对壳体的位置进行限定,在连接块与盔体内壁接触后,壳体不会发生沿连接杆轴线的转动,使壳体的连接更加稳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盔体正面设置有对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的拍摄朝向进行定位的定位灯,定位灯与蓄电池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灯提示头盔的佩戴者第一及第二摄像头的朝向,此时拍摄的朝向更易观察到,从而使拍摄过程更加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显示机构包括连接于盔体下端的安装座、用于显示的显示屏及将显示屏与安装座连接的中间杆,所述中间杆铰接于安装座,所述显示屏显示第一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所述显示屏连接有光波导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显示机构将拍摄的数据进行显示,同时利用光波导装置使显示屏不会对佩戴者的肉眼的观察产生阻碍。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间杆包括连接于安装座的第一延伸杆及连接于显示屏的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一延伸杆与第二延伸杆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延伸杆及第二延伸杆对显示屏的位置进行调节,使显示屏的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座与盔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盔体下端固定有与传输装置电连接的接口,所述安装座上端固定有与显示屏电连接的插口,所述插口与接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显示机构与盔体可拆卸连接,此时在不需要使用显示机构时可直接将显示机构拆除,从而使头盔的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盔体下沿固定有帽檐,所述帽檐为透明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时在朝向上方观察时透明的帽檐不会对实现进行阻碍,此时在向上观察时不再需要抬头,使向上观察的过程更加方便,同时能快速观察到危险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在利用第一摄像头对体温进行测量时,利用第二摄像头对被测量体温的行人进行拍摄,从而不再需要人工对测温信息进行记录,从而使测温的过程更加快速,同时被测人员和测量人员不易近距离接触,增加了测量人员的安全性;

2、通过传输装置及拍摄的数据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温度进行对比之后再传输至头盔并利用功放装置进行提醒,从而使头盔佩戴者对于温度的判断更加准确;

3、通过设置透明的帽檐从而不会对朝向斜上方的实现产生阻碍,此时对上方的观察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显示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蓄电池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连接机构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连接块与盔体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中,1、盔体;11、第一摄像头;12、第二摄像头;13、蓄电池;14、卡槽;15、传输装置;151、功放装置;152、mic咪头;16、连接部;161、安装部;162、壳体;1621、限位杆;1622、延伸槽;1623、定位槽;1624、定位块;1625、弹性块;1626、楔形面;163、避空槽;164、滑动孔;17、挡板;18、定位灯;19、安装壳;191、容纳部;192、限位管;2、连接机构;21、连接杆;22、连接块;23、旋钮;24、调节块;3、显示机构;31、安装座;311、插口;32、显示屏;33、中间杆;331、第一延伸杆;332、第二延伸杆;333、防脱块;34、接口;35、连接螺栓;36、橡胶垫;4、卡扣;5、帽檐;6、led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测温头盔,在对待测人员的体温进行测量时,同步记录待测人员的外貌数据,不再需要人工对待测人员的数据信息进行登记。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朝向下端开口的盔体1、用于测量温度的第一摄像头11、对待测人员实时拍摄的第二摄像头12、供电的蓄电池13(见图3)、储存数据的存储装置及显示处理后的数据的处理器。盔体1还连接有将拍摄的数据传输至预先设定的处理器的传输装置15,传输装置15包括4g模组,4g模组连接有对声音及图像进行编码及解码的处理模块,4g模组与第一摄像头11、第二摄像头12、蓄电池13、存储装置电连接,第一摄像头11为红外热成像摄像头,第二摄像头12为可见光摄像头,红外热成像摄像头及可见光摄像头同时对待测人员进行摄像,在测量温度的同时对待测人员的外貌特征进行记录。存储装置为tf卡,其将第一摄像头11及第二摄像头12拍摄的数据进行储存,4g模组内设置有插值tf卡及sim卡的卡槽14,sim卡及tf卡均插置于卡槽14内。

如图1和图2所示,盔体1靠近人脸的位置为其正面,其靠近人体后脑的位置为背面,其外壁由正面至背面向外突出形成连接部16,连接部16包括与盔体1一体成型的安装部161及与盔体1可拆卸连接的壳体162,安装部161位于盔体1的正面及上端,安装部161开口处使用螺栓连接有将其封闭的挡板17,挡板17与盔体1内壁相接。第一摄像头11、第二摄像头12及4g模组均位于盔体1的正面,且均设置于安装部161内,第一摄像头11及第二摄像头12的拍摄端穿过安装部161。安装部161内靠近盔体1的正面的位置还设置有进行照明的led灯6,led灯6的照明端穿过安装部161,led灯6及第二摄像头12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一摄像头11位于led灯及第二摄像头12的上方。安装部161内腔靠近盔体1正面的位置还连接有对第一摄像头11及第二摄像头12的拍摄朝向进行定位的定位灯18,定位灯18为镭射灯,其伸出安装部161,蓄电池13为定位灯18进行供电。定位灯18位于第一摄像头11、第二摄像头12及led灯之间,利用定位灯18对第一摄像头11及第二摄像头12的拍摄方向进行引导,使用者可直观的了解两个摄像头的拍摄的朝向。盔体1下沿靠近其正面的位置还设置有同时控制第一摄像头11开启、关闭及暂停的多个控制按钮,控制按钮分别位于4g模组的两侧。

如图2所示,4g模组还电连接有制造声音的功放装置151及接收声音的mic咪头152,利用mic咪头152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之后通过4g模组传输至处理器处,功放装置151为喇叭,其将4g模组接收的电信号转化为声音。在第一摄像头11传输的温度数据大于处理器内设置的额定值时,处理器将声音的电信号反馈至4g模组,功放装置151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提醒测量者待测人员的体温过高。

如图1所示,由于在进行拍摄时,盔体1下端会对人水平的视线进行遮挡,此时人会稍微将头进行抬升,因此第一摄像头11及第二摄像头12的拍摄端均朝向下方倾斜,第一摄像头11及第二摄像头12的拍摄端与水平面之间形成15度夹角。此时预先将第一摄像头11及第二摄像头12朝下倾斜,此时在人抬头时摄像头仍会朝向水平方向,从而使拍摄的过程不会受到影响。

如图3和图4所示,由于第一摄像头11、第二摄像头12及4g模组均位于盔体1的正面,此时头盔正面的重量较大,此时易导致盔体1的正面向下移动。因此蓄电池13设置于盔体1背面,壳体162罩设于蓄电池13外,盔体1背面还使用螺栓连接有安装蓄电池13的安装壳19,蓄电池13置于安装壳19内,安装壳19下端还连接有与蓄电池13电连接的充电插口311,蓄电池13为可充电电池。壳体162与盔体1之间还设置有将两者连接的连接机构2,连接机构2包括与壳体162转动连接的连接杆21及限定连接杆21位置的连接块22,连接杆21穿过安装壳19及盔体1插入盔体1内腔,连接块22置于盔体1内腔,且连接块22垂直于连接杆21的端面呈长方形。盔体1内腔开设有供连接块22转动的避空槽163(见图5),连接块22靠近连接杆21的端面与避空槽163抵接,避空槽163底面开设有将盔体1贯穿的滑动孔164,滑动孔164开口处的形状与连接块22垂直于连接孔的端面的形状重合,连接块22从滑动孔164内穿过。安装壳19靠近盔体1的侧壁上端,朝向远离盔体1的方向凹陷有容纳部191,连接块22进入滑动孔164内并与容纳部191内壁抵接。安装壳19远离盔体1的端面一体成型有若干呈水平设置的限位管192,限位管192分别位于蓄电池13的两侧,壳体162靠近盔体1的端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呈水平设置的限位杆1621,限位杆1621分别位插置于限位管192内,限位管192与限位杆1621的配合对壳体162的位置进行限定,且限位杆1621插入限位管192的深度,小于,连接块22移动至与容纳部191内壁抵接所移动的距离。在对蓄电池13进行更换时转动连接块22,使连接块22与滑动孔164重合,此时将壳体162及连接块22同时朝向远离盔体1的方向移动,使连接块22移动至容纳部191内,此时限位杆1621与限位管192脱离连接,沿连接杆21转动壳体162使壳体162不再将蓄电池13覆盖,将蓄电池13进行更换。

如图4和图6所示,壳体162远离盔体1的端面开设有与连接杆21同轴设置的延伸槽1622,连接杆21远离连接块22的一端同轴套接有旋钮23,旋钮23带动连接杆21转动,且旋钮23置于延伸槽1622内转动。延伸槽1622底面同轴开设有定位槽1623,定位槽1623底面一体成型有两块定位块1624,两块定位块1624围绕连接杆21的轴线设置。旋钮23靠近连接杆21的端面周向固定有调整其转动幅度的两块调节块24,两块调节块24均置于定位槽1623内,且位于定位槽1623的调节块24及定位块1624间隔设置。两块定位块1624靠近同一块调节块24的侧壁均穿过连接杆21的轴线且互相垂直。当调节块24与一块定位块1624抵接时,连接块22与滑动槽重合并可穿过滑动槽,当调节块24与另一定位块1624抵接时,连接块22垂直于滑动槽。

如图6所示,定位槽1623底面还周向固定有两块对旋钮23的旋转进行限定的弹性块1625,弹性块1625迎向旋钮23的转动方向的侧壁及背向旋钮23的转动方向的侧壁均设置有楔形面1626,同一弹性块1625的两个楔形面1626靠近定位槽1623开口的一端相互靠近。当连接块22转动至垂直于滑动槽时,调节块24位于定位块1624与弹性块1625之间,且三者抵接。利用弹性块1625对旋钮23的位置进行限定,在不需要更换蓄电池13时,旋钮23不会发生转动,使连接机构2的使用更加稳定。

如图2所示,显示机构3包括连接于盔体1的安装座31、用于显示数据的显示屏32及将显示屏32与安装座31连接的中间杆33,显示屏32为lcd屏,将第一摄像头11的拍摄信息进行显示,同时对4g模组接收到的图像信息进行显示,显示屏32连接有光波导装置。盔体1下端位于用户的耳朵上方的位置使用螺栓固定有与传输装置15电连接的接口34,接口34为hdmi接口34,安装座31上端使用螺栓连接有与显示屏32电连接的插口311,插口311为hdmi插口311,插口311插置于接口34内,实现显示屏32与4g模组的电连接。安装座31下端还穿设有两个连接螺栓35,两个连接螺栓35分别位于插口311的两侧,两个连接螺栓35穿过安装座31与盔体1螺纹连接,从而使显示机构3不易与盔体1脱离。

如图2所示,中间杆33包括转动于安装座31的第一延伸杆331及连接于显示屏32的第二延伸杆332,第二延伸杆332插入第一延伸杆331内滑动,从而调节显示屏32与人眼的间距。第二延伸杆332远离显示屏32的端面固定连接有防脱块333,防脱块333靠近第二延伸杆332的端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延伸杆332端面的面积,防脱块333与第一延伸杆331内滑动,且防脱块333无法通过第一延伸杆331用于穿过第二延伸杆332的开口。第一延伸杆331靠近安装座31的位置粘接有橡胶垫36,利用橡胶垫36增加第一延伸杆331与安装座31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一延伸块不易发生转动,使显示屏32的正常使用不易受到影响。

如图2所示,盔体1内壁下端还连接有四个用于安装内衬的卡扣4,盔体1的下沿一体成型有帽檐5,帽檐5为透明材质,此时在不抬头的情况下可直接看到上方的情况,使佩戴者的视野更加宽阔,在上方有坠落物时更易及时发现,从而使佩戴者更加安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将盔体1佩戴于头上,将连接杆21向下转动并拉动第二延伸杆332,使显示屏32处于佩戴者可看到的位置,开启第一摄像头11、第二摄像头12及定位灯18,此时利用定位灯18确定第一摄像头11及第二摄像头12拍摄的位置,从而对人的体温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通过4g模组传输至预先设定的处理器处进行处理,当检测到的温度大于处理器中预设的额定温度时,处理器反馈信号至4g模组,功放装置151将4g模组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化为声音发出,提醒佩戴者有发热的人员。在更换蓄电池13时将旋钮23转动九十度并与定位块1624抵接,此时将壳体162朝向远离盔体1的方向劳动至无法移动,转动壳体162使其不再将蓄电池13覆盖,此时将蓄电池13进行更换,更滑完成之后将壳体162将蓄电池13覆盖并将壳体162推动至与盔体1抵接,将旋钮23反向旋转九十度并使调节块24卡接于弹性块1625与定位块1624之间,完成蓄电池13的更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