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按摩排气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9532发布日期:2020-12-29 09:3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循环按摩排气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按摩排气鞋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减震按摩鞋底一般都是在鞋底表面位于前掌与后跟部位间隔设置按摩减震凸起来实现减震按摩的功能,这种减震按摩鞋底能够产生符合人体工程学需要的支撑表面,使用时通过按摩减震凸起的弹性伸缩来实现减震按摩的功能,但是,公知的按摩减震凸起都做成实心结构,实心结构的按摩减震凸起的弹性伸缩性能较差,使用时太过僵硬,在人体重量的压力下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形,减震按摩效果不好。此外,目前的鞋底大多都只具备单一的按摩或者减震功能,鞋底的排气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按摩功能、减震效果好、排气效果好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循环按摩排气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包括尖部本体、中部本体和跟部本体,尖部本体设有按摩气囊柱,按摩气囊柱为空心凸柱,按摩气囊柱的上表面高于尖部本体上表面,中部本体和跟部本体设有多个向下凹陷的第一空腔以及贯穿第一空腔的循环排气沟。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在尖部本体设置有沿鞋底上表面延伸的按摩气囊柱,按摩气囊柱为空心凸柱,空心凸柱的弹性伸缩性能好,使用时不会太过僵硬,在人体重量的压力下可产生显著的弹性变形且回复性极好,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各空心凸柱的上表面高于尖部本体上表面,安放上鞋垫时,只需将鞋垫对应各空心凸柱的位置设置为通孔,就可使各空心凸柱穿过鞋垫上的各通孔直接对人体的前掌部位按摩,空心凸柱直接与人体脚底的前掌部位接触,按摩效果极好,不会出现在鞋底表面放上鞋垫后就失去按摩效果的现象。

更为重要地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在中部本体和跟部本体设有多个向下凹陷的第一空腔以及贯穿第一空腔的循环排气沟,使用时,挤压鞋底产生的气体以及第一空腔内的气体可以经由循环排气沟及时排除,同时第一空腔也具有一定缓冲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集循环排气、减震、按摩等功能于一体,使用效果好、舒适度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循环排气沟包括第一排气沟和第二排气沟,第二排气沟设置于第一排气沟的外围。由此,第一排气沟用于排出鞋底中部位置的气体,第二排气沟用于排出鞋底外围部位的气体,两者同时配合排气效率高且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排气沟为直线排气沟,第二排气沟为u形排气沟。由此,能够形成循环通道,达到循环排气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摩气囊柱为多个,多个按摩气囊柱沿尖部本体的宽度方向直线排列形成至少一排按摩气囊柱组。由此,按摩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尖部本体设有弯曲沟,弯曲沟设置于按摩气囊柱的外周。由此,弯曲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使用者在走路弯曲时更加自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弯曲沟与循环排气沟连通。由此,进一步提升鞋底的排气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循环按摩排气鞋底还包括排气嘴,排气嘴设置于跟部本体,排气嘴的一端与循环排气沟相连通,另一端穿过跟部本体连通至外界。由此,在使用过程中,循环排气沟内的气体能够及时从排气嘴排出至鞋底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尖部本体设有若干个第二空腔。由此,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减震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底本体由底板、模口板和模口加强板构成,模口板设置于底板的上方,模口加强板设置于模口板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在尖部本体设置有沿鞋底上表面延伸的按摩气囊柱,按摩气囊柱为空心凸柱,空心凸柱的弹性伸缩性能好,使用时不会太过僵硬,在人体重量的压力下可产生显著的弹性变形且回复性极好,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各空心凸柱的上表面高于尖部本体上表面,安放上鞋垫时,只需将鞋垫对应各空心凸柱的位置设置为通孔,就可使各空心凸柱穿过鞋垫上的各通孔直接对人体的前掌部位按摩,空心凸柱直接与人体脚底的前掌部位接触,按摩效果极好,不会出现在鞋底表面放上鞋垫后就失去按摩效果的现象。

更为重要地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在中部本体和跟部本体设有多个向下凹陷的第一空腔以及贯穿第一空腔的循环排气沟,使用时,挤压鞋底产生的气体以及第一空腔内的气体可以经由循环排气沟及时排除,同时第一空腔也具有一定缓冲减震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集循环排气、减震、按摩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排气性能好、舒适度高、减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的a1-a2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的b1-b2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中的附图标记:1-排气嘴;2-鞋底本体;2a-尖部本体;2b-中部本体;2c-跟部本体;21-底板;22-模口板;23-模口加强板;24-按摩气囊柱;25-第一空腔;26-循环排气沟;27-弯曲沟;28-第二空腔;261-第一排气沟;262-第二排气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5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

如图1~5所示,该循环按摩排气鞋底包括鞋底本体2。本实施方式的鞋底本体2可以由橡胶等材料通过成型工艺制成。鞋底本体2包括尖部本体2a、中部本体2b和跟部本体2c。尖部本体2a设有按摩气囊柱24,按摩气囊柱24为空心凸柱。按摩气囊柱24的上表面高于尖部本体2a上表面。中部本体2b和跟部本体2c设有多个向下凹陷的第一空腔25以及贯穿第一空腔25的循环排气沟26。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循环排气沟26包括第一排气沟261和第二排气沟262。第二排气沟262设置于第一排气沟261的外围。由此,第一排气沟261用于排出鞋底中部位置的气体,第二排气沟262用于排出鞋底外围部位的气体,两者同时配合排气效率高且效果好。

第一排气沟261为直线排气沟,第二排气沟262为u形排气沟。由此,能够形成循环通道,达到循环排气的目的。

按摩气囊柱24为多个,多个按摩气囊柱24沿尖部本体2a的宽度方向直线排列形成至少一排按摩气囊柱组。本实施方式的按摩气囊柱组为16排,且根据鞋底形状呈两端数量少、中间数量多的形式分布。由此,按摩效果好。

尖部本体2a设有弯曲沟27,弯曲沟27设置于按摩气囊柱24的外周。由此,弯曲沟27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使用者在走路弯曲时更加自如。

本实施方式的弯曲沟27与循环排气沟26连通。由此,进一步提升鞋底的排气效果。

循环按摩排气鞋底还包括排气嘴1。排气嘴1设置于跟部本体2c且位于最后端。排气嘴1的一端与循环排气沟26相连通,另一端穿过跟部本体2c连通至外界。由此,在使用过程中,循环排气沟26内的气体能够及时从排气嘴1排出至鞋底外。

尖部本体2a设有若干个第二空腔28。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空腔28的数量为4个,且为圆柱形。由此,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减震效果。

鞋底本体2由底板21、模口板22和模口加强板23构成,模口板22设置于底板21的上方,模口加强板23设置于模口板22的外周。

使用时,第一空腔25以及第二空腔28的开口的一端被鞋垫或者鞋体遮盖,形成类似空气囊一样的结构,当力作用于尖部或者跟部时,空腔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进而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在尖部本体2a设置有沿鞋底上表面延伸的按摩气囊柱24,按摩气囊柱24为空心凸柱,空心凸柱的弹性伸缩性能好,使用时不会太过僵硬,在人体重量的压力下可产生显著的弹性变形且回复性极好,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各空心凸柱的上表面高于尖部本体2a上表面,安放上鞋垫时,只需将鞋垫对应各空心凸柱的位置设置为通孔,就可使各空心凸柱穿过鞋垫上的各通孔直接对人体的前掌部位按摩,空心凸柱直接与人体脚底的前掌部位接触,按摩效果极好,不会出现在鞋底表面放上鞋垫后就失去按摩效果的现象。

更为重要地是,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在中部本体2b和跟部本体2c设有多个向下凹陷的第一空腔25以及贯穿第一空腔25的循环排气沟26,使用时,挤压鞋底产生的气体以及第一空腔25内的气体可以经由循环排气沟26及时排除,同时第一空腔25也具有一定缓冲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按摩排气鞋底集循环排气、减震、按摩等功能于一体,使用效果好、舒适度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