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作业用的降温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1270发布日期:2021-01-26 20:5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作业用的降温服的制作方法
一种带电作业用的降温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电作业用的降温服,属于个人防护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高压/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厚重的屏蔽服以确保作业安全。屏蔽服采用金属纤维与阻燃纤维混纺制得的,具有电场屏蔽和阻燃性能的特种作业防护服装,为了保证屏蔽效率,屏蔽服面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和致密性,从而导致服装透气性很差。而且屏蔽服不能与人体直接接触,服内需配内衣,在户外无遮挡的输电塔上带电作业时,由于环境高温和工作负担给作业人员带来了严重的热应力,屏蔽服的密闭性又使热量无法及时从人体散走,引起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生理机能紧张,严重时还会引起中暑等热致疾患。一方面,环境的高温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一旦环境温度高于人体可承受的高温阀值,会导致人体生理机能出现问题,且为保证等电势要求,往往单人作业,一旦中暑,无法进行施救。因此,在高温下进行带电作业时,必须对作业人员的身体进行降温。
[0003]
其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510118u公开了一种降温服,包括保温层、内衬、魔术贴ⅰ、魔术贴ⅱ、液体循环管路、换热管、温度传感器、相变材料、泵,换热管环绕在相变材料上,相变材料镶嵌固定在内衬上,通过液体循环管路内部的换流液体将材料的冷量循环到衣服的各个部位,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液体换流容易造成泄漏,从而带来安全隐患,不适用于带电作业环境下。
[0004]
另外,中国发明专利cn109380782a公开了一种降温服装,包括衣服本体和设于衣服本体上的降温块,所述降温块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单向导湿层、水凝胶功能层、相变材料层和防水透湿层,通过水凝胶功能层水份的蒸发吸热以及相变材料层的相变吸热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屏蔽服的透气性很差,空气不易流动,水份难以蒸发,不适用于身穿屏蔽服的带电作业场景。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电作业用的降温服,该降温服无液体渗漏的风险,降温性能良好,适用于身穿屏蔽服处于带电作业场景的工作人员。
[0006]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带电作业用的降温服,所述降温服包括服装本体、超吸水内衬、冷源模块和风扇模块,其中所述服装本体用于屏蔽外界电场,所述超吸水内衬设在服装本体内侧,所述冷源模块设在服装本体与超吸水内衬之间,所述风扇模块设在所述超吸水内衬下方,所述风扇模块用于输送冷源模块提供的冷气。
[0008]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
本实用新型包括服装本体、超吸水内衬、冷源模块和风扇模块,其中所述冷源模块释放冷气用于降温,所述风扇模块在超吸水内衬中形成气流,将冷源模块所提供的冷气输
送到其他部位,从而对人体起到降温作用。
[0010]
其次,所述超吸水内衬能够大量吸收并储存人体的汗水,保持穿戴者皮肤干爽,能够使穿戴者及时散热,同时在风扇模块提供的气流作用下,不仅能使穿戴者皮肤感到舒爽,还能加速超吸水内衬中所储存的汗水的蒸发,利用蒸发吸热的原理进一步达到降温的效果。
[0011]
另外,所述冷源模块处于超吸水内衬和服装本体之间,能对冷源模块起到绝热保温效果,减缓冷源模块的释放,使降温效果持续时间更长,可以满足穿戴者较长时间的持续作业,还能避免因冷源模块直接与穿戴者皮肤接触而带来过冷刺激甚至冻伤皮肤。再者,所述服装本体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能为服装本体内部的冷源模块、风扇模块提供较好的电场屏蔽,使其不受到带电作业时外部电场的影响。
[0012]
作为优选,所述超吸水内衬包括亲肤层、吸水层和第一阻燃层,其中所述亲肤层与人体接触,所述亲肤层向外依次为吸水层和第一阻燃层,所述亲肤层使穿戴者更加舒适,提高其体验感,所述吸水层能及时吸收并储存穿戴者皮肤上的汗水,保持其皮肤的干爽,使穿戴者能及时散热,所述第一阻燃层能保护穿戴者皮肤不受火焰灼烧。
[0013]
作为优选,所述降温服中至少设有2个冷源模块,所述冷源模块间隔分布于所述超吸水内衬和所述服装本体之间,可以在保证降温效果的同时减少冷源模块的使用,提高冷源模块的使用效率。
[0014]
作为优选,所述冷源模块包括固固相变材料和容器,所述固固相变材料密封于容器中,所述固固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可以避免发生容器破裂的情况,同时该材料不会产生液体,不存在液体泄漏的风险,适合在带电作业的场景中使用。
[0015]
作为优选,所述风扇模块包括风扇、移动电源、控制器以及电源线,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风扇的开关和风扇的输出功率,使穿戴者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调节其降温效果。
[0016]
作为优选,所述风扇包括出风口,所述风扇出风口朝向超吸水内衬,所述风扇出风口与所述冷源模块错开,能够形成较长的气流,使冷气能够到达其他部位,提高风扇的使用效率,提高降温效果。
[0017]
作为优选,所述超吸水内衬、冷源模块和风扇模块与服装本体可拆卸连接,通过更换超吸水内衬和冷源模块使服装本体能够重复使用,减少服装本体的浪费,降低这方面的花费,同时也方便对风扇模块的维修。
[0018]
作为优选,所述服装本体包括阻燃材料,所述服装本体设有第二阻燃层。
[0019]
作为优选,所述服装本体为背心或者马甲或者褂子。
[0020]
作为优选,所述服装本体设有纽扣和扣眼,所述纽扣和扣眼相互扣合实现服装本体的穿戴。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前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后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超吸水内衬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7]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1至图3所述,本实施例展示了一种带电作业用的降温服,包括服装本体1、超吸水内衬2、冷源模块3和风扇模块4,其中所述服装本体1用于屏蔽外界电场,所述超吸水内衬2设在服装本体1内侧,所述冷源模块3设在服装本体1与超吸水内衬2之间,所述风扇模块4设在所述超吸水内衬2下方,所述风扇模块4用于输送冷源模块3提供的冷气。
[0030]
本实施例包括服装本体1、超吸水内衬2、冷源模块3和风扇模块4,其中所述冷源模块3释放冷气用于降温,所述风扇模块4在超吸水内衬2中形成气流,将冷源模块3所提供的冷气输送到其他部位,从而对人体起到降温作用。
[0031]
其次,所述超吸水内衬2能够大量吸收并储存人体的汗水,保持穿戴者皮肤干爽,能够使穿戴者及时散热,同时在风扇模块4提供的气流作用下,不仅能使穿戴者皮肤感到舒爽,还能加速超吸水内衬中所储存的汗水的蒸发,利用蒸发吸热的原理进一步达到降温的效果。
[0032]
另外,所述冷源模块3处于超吸水内衬2和服装本体1之间,能对冷源模块3起到绝热保温效果,减缓冷源模块3的释放,使降温效果持续时间更长,可以满足穿戴者较长时间的持续作业,还能避免因冷源模块3直接与穿戴者皮肤接触而带来过冷刺激甚至冻伤皮肤。再者,所述服装本体1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能为服装本体1内部的冷源模块3、风扇模块4提供较好的电场屏蔽,使其不受到带电作业时外部电场的影响。
[0033]
关于超吸水内衬2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超吸水内衬2包括亲肤层21、吸水层22和第一阻燃层23,其中所述亲肤层21与人体接触,所述亲肤层21向外依次为吸水层22和第一阻燃层23,所述亲肤层21能使穿戴者使用时更加舒适,提高其体验感,另外所述吸水层22能够及时吸收并储存穿戴者皮肤上的汗水,保持穿戴者皮肤的干燥,使穿戴者能够及时散热,所述第一阻燃层23可以防止超吸水内衬2燃烧,用于保护穿戴者皮肤不受火焰灼烧。
[0034]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亲肤层21由亲肤透湿面料组成,所述亲肤透湿面料由腈纶和柞蚕丝混纺制得,当然所述亲肤透湿面料还可以是锦纶、腈纶或涤纶与棉纤维和/或蚕丝共混制得的织物或无纺布;所述吸水层22由超吸水面料组成,所述超吸水面料由丙烯酸超吸水纤维与es纤维共混制得,当然所述超吸水面料还可以是改性中空纤维素类超吸水纤维、聚羧酸类超吸水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类超吸水纤维、改性聚乙烯醇类超吸水纤维之一或
多种纤维与es纤维共混制得的织物或无纺布;所述第一阻燃层23由阻燃面料组成,所述阻燃面料为柞蚕丝制得,当然所述阻燃面料还可以是芳纶,聚酰亚胺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预氧纤维,阻燃粘胶纤维、柞蚕丝中的一种或几种纤维共混制得的织物或无纺布;本实施例中所述超吸水内衬2总克重为200gsm,其整体重量较轻,质地柔软,穿着舒适,不会给穿戴者增加负担,使穿戴者能够在较为轻松状态下完成工作,减少其体力消耗,同时也能减少人体所产生的热量。
[0035]
为了提高冷源模块3的使用效率,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冷源模块3,所述冷源模块3间隔分布于所述超吸水内衬2和所述服装本体1之间,该结构可以在保证降温效果的同时减少冷源模块3的数量,提高冷源模块3的使用效率。
[0036]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冷源模块3包括固固相变材料和容器,所述固固相变材料密封于容器中,其中所述固固相变材料为聚乙二醇(peg)相变材料,所述容器为塑料袋,所述固固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可以避免发生容器破裂的情况,同时该材料不会产生液体,不存在液体泄漏的风险,十分适合在带电作业的场景中使用。当然所述固固相变材料也可以是石蜡类相变材料或者水合盐相变材料或者聚乙二醇类冷凝胶材料中的一种,由于人体最适宜的温度为19℃~24℃,因此为了使本实施例的降温效果符合人体舒适温度,所述固固相变材料的熔化吸热温度应为5℃~28℃,融化潜热应为150j/g~350j/g,使屏蔽服内的温度保持在人体适宜温度上下,避免发生温度过低或者降温不足等情况,提高佩戴者的舒适感。
[0037]
关于风扇模块4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模块4包括风扇41、移动电源42、控制器43以及电源线44,所述控制器43用于控制风扇41的开关和风扇41的输出功率,使穿戴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调节其降温效果,使本实施例能够适应不同的穿戴者和不同的使用场景,使其更加人性化。
[0038]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41包括出风口,所述风扇41出风口朝向超吸水内衬2,所述风扇41出风口与所述冷源模块3错开,所述风扇41提供的气流会在冷源模块3之间形成较长的风道,能够充分地将冷源模块3所提供的冷气输送到其他部位,提高降温效果。
[0039]
为了使服装本体1能够重复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超吸水内衬2、冷源模块3和风扇模块4与服装本体1可拆卸连接,可以及时处理超吸水内衬2中所储存的汗水,避免因其所储存的汗水过多,完成带电作业后或者长时间使用冷源模块3失效后,可以进行更换冷源模块3,使服装本体1能够重复使用,不会造成服装本体1的浪费,降低这方面的花费,另外在需要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准备多个用于更换的冷源模块3,使穿戴者能够一次性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其次,本实施例也能方便对风扇模块4进行维修。
[0040]
关于服装本体1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服装本体1为屏蔽面料,由不锈钢纤维与柞蚕丝混纺而成,其组分按照重量计,其中不锈钢纤维占28%,柞蚕丝占72%,所述屏蔽面料整体克重为150gsm,所述服装本体1的重量较轻,不会影响佩戴者的正常工作。当然所述屏蔽面料也可以由其他材料组成,所述屏蔽面料主要由金属纤维和阻燃纤维混纺而成,其中所述金属纤维可以是银纤维,铜纤维,铝纤维或不锈钢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纤维组成,而阻燃纤维可以为芳纶,聚酰亚胺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预氧纤维,阻燃粘胶纤维、柞蚕丝中的一种或几种纤维的组合,所述屏蔽面料组分按照重量计,金属纤维占20%~40%,阻燃纤维占60%~80%。
[0041]
本实施例中所述服装本体整体为马甲,所述服装本体设有纽扣和扣眼,通过纽扣和扣眼相互扣合实现本实施例的穿戴,当然可以理解的所述服装本体也可以是背心或者褂子等其他服装类型,另外还可以是通过拉链或者魔术贴等形式来实现服装本体的穿戴。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