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38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特别是一种能自动张开和自动收起的组合式伞。
已知的自动开收伞样式很多,但市上并未见有大量销售和使用,究其原因在于它们共同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机构容易出现故障和失灵,且拆装很不方便,修理也很麻烦,因此难予推广应用。例如ZL94211963.0“多节式自动开收伞”,其中棒呈多节伸缩式,控制装置比较复杂,且不够可靠,整个伞的拆卸组装也很费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自动开收伞,从而解决上述现有的自动开收伞结构复杂,机构容易出现故障和失灵,以及拆装和修理很不方便等方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自动开收伞,包括伞帽、伞杆、伞骨、伞骨座、主弹簧、伞柄和按钮,伞杆由上外套管(7)和下内套管(8)组成,上外套管(7)套在下内套管(8)外滑动;上伞骨座(17)由伞帽螺钉(1)拧紧在固定于上外套管(7)顶部的螺母(2)上,而下伞骨座(6)则滑套在上外套管(7)上,在上伞骨座(17)和下伞骨座(6)之间装有助力缓冲弹簧(5),在上伞骨座(17)和下伞骨座(6)上枢接的多根伞骨(3)和伞骨(301)之间装有拉簧(4);在下伞骨座(6)上连接一根牵引索(15),它通过上外套管(7)上的光孔(701)穿入固定在上外套管(7)上部的弹簧座(18),并引入上外套管(7)和下内套管(8)的内腔,在牵引索(15)下端系有一坠子(13);主弹簧(16)上部顶在上弹簧座(18)上,下部止住在下内套管(8)下部挤压成形的台肩(801)上;伞柄(11)内装有按钮(14)、卡板(9)和簧片(10);下内套管(8)固定在伞柄(11)内孔中,并在其下部装有将坠子(13)推向一侧的簧片(12)。牵引索(15)外还可以套一空心的推杆(20)。主弹簧(16)分为两段或多段,并在各段之间加一隔片。按钮(14)具有一槽,在槽内有一销轴(1402),在销轴(1402)上装有钮簧(1403)和凸块(1401)。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机构不易出现故障、自动撑开以及自动收伞的动作可靠的优点,并且由于它是组合式伞,所以具有拆装十分方便,修理简单容易等方面的优点和效果。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A-A剖视图图3a~3c是开伞控制机构及过程示意图图4a~4c是收伞控制机构及过程示意图图5为按钮14的一种结构图图6为伞骨收起状态的示意图,并同时表示实施例二具有推杆20的情况。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
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自动开收伞主要由伞帽螺钉1、伞骨3、伞骨拉簧4、助力缓冲弹簧5、下伞骨座6、上外套管7、下内套管8、主弹簧16及伞柄11、坠子13、牵引索15、上伞骨座17等组成,在上伞骨座17和下伞骨座6上枢接多根伞骨3和301,在伞骨3与301之间装有往回收伞的拉簧4,上伞骨座17由伞帽螺钉1拧紧在固定于上外套管7顶部的螺母2上,而下伞骨座6则滑套在上外套管7上,在下伞骨座6上连接一根牵引索15,并通过上外套管7上的光孔701穿入固定在上外套管7上部的弹簧座18后引入上外套管7和下内套管8的内腔,在该牵引索15下端系有一坠子13。在下内套管8内装有主弹16,并在下端有一挤压收口的台肩801,主弹簧16顶在弹簧座18和台肩801之间。下内套管8固定在伞柄11内,在伞柄11内孔中还装有簧片10,卡板9和按钮14,从图2可以看出卡板9呈]形,其中部有一向下斜并弯折的凸起901,当伞在收起状态时,凸起901正好卡在上外套管7的凹槽701的下端,使上外套管7不至由于主弹簧的推力而往上伸起,当进行开伞动作时(请参阅图3a~3c)先按动按钮14,通过按钮14压卡板9向右移动而使凸起901从凹槽701中脱出,上外套管7则受主弹簧16的弹力而向上伸起。此时坠子13由于受簧片12的推力仍卡住在台肩801下面,所以当上外套管7向上伸出时,牵引索15将下伞骨座6向上拉动,由于下伞骨座6的移动带动各伞骨3使伞面撑开。在下伞骨座6与上伞骨座17之间还装有助力缓冲弹簧5,此时可起缓冲作用,使撑开伞面的动作不致过猛或过于突然,而致损坏伞面或伞的其它结构。当需要收伞时,进行第二次按动按钮14,(请参阅图4a~4c)按钮14下部的凸起1401顶住坠子13并往右推,使坠子13从下内套管8下部挤压收口的台肩801的卡止状态下解脱出来,此时由于伞骨拉簧和助力缓冲弹簧5的作用使下伞骨座6向下移动,并通过伞骨的移动使伞面收起,此时坠子13也由于牵引索15的拉动而往上升起,从图6中可以看到伞骨收拢的状况,但此时主弹簧16并未受到压缩,仍保持开伞时的原状,上外套管7也未插入伞柄11之中,要使上外套管7回到伞柄11之中,还需要对着地、墙或门轻顶一下伞帽,将主弹簧16压缩,并使上外套管7回位,然后使伞向上倾斜,坠子13因其端部为锥形就会由自身的重量很容易滑落到原位,并由簧片12再次将其向侧面顶而卡住在凸肩801的下面。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是在牵引索15外套有一空心的推杆20(请对比图6与
图1的不同),推杆20的作用是在收伞并顶伞帽时,可通过推杆20将坠子13直接送到伞柄11中的原来位置。另外,实施例二的主弹簧16分为两段,两段之间加一隔片,两段的弹力和长度可以不同,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主弹簧初弹力和终止弹力,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还可以采用多段主弹簧。(主弹簧分为两段或多段的方案也可以用于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按钮14上的凸块1401不像实施例一那样与它是一体的,而是凸块1401装在按钮14的槽内的销轴1402上,通过一钮簧1403将其向上拨,并被按钮14的凸起1404定位(见图5),采用这种结构时,可使上外套管7插入到伞柄11的底部,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从上述
图1和图5、6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和安装十分方便、容易,只要把伞帽螺钉1拧下,整个伞就能卸下脱开,因此修理很方便,用户自己也很容易修理一些小毛病。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自动开收伞,包括伞帽、伞杆、伞骨、伞骨座、主弹簧、伞柄和按钮,其特征在于伞杆由上外套管(7)和下内套管(8)组成,上外套管(7)套在下内套管(8)外滑动;上伞骨座(17)由伞帽螺钉(1)拧紧在固定于上外套管(7)顶部的螺母(2)上,而下伞骨座(6)则滑套在上外套管(7)上,在上伞骨座(17)和下伞骨座(6)之间装有助力缓冲弹簧(5),在上伞骨座(17)和下伞骨座(6)上枢接的多根伞骨(3)和伞骨(301)之间装有拉簧(4);在下伞骨座(6)上连接一根牵引索(15),它通过上外套管(7)上的光孔(701)穿入固定在上外套管(7)上部的弹簧座(18),并引入上外套管(7)和下内套管(8)的内腔,在牵引索(15)下端系有一坠子(13);主弹簧(16)上部顶在弹簧座(18)上,下部止住在下内套管(8)下部挤压成形的台肩(801)上;伞柄(11)内装有按钮(14)、卡板(9)和簧片(10);下内套管(8)固定在伞柄(11)内孔中,并在其下部装有将坠子(13)推向一侧的簧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牵引索(15)外还套有一空心的推杆(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主弹簧(16)分为两段或多段,并在各段之间加一隔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按钮(14)具有一槽,在槽内有一销轴(1402),在销轴(1402)上装有钮簧(1403)和凸块(1401)。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自动开收伞,其伞杆由上外套管(7)和下内套管(8)组成,上伞骨座(17)由伞帽螺钉(1)拧紧在固定于上外套管(7)顶部的螺母(2)上,而下伞骨座(6)则滑套在上外套管(7)上;在下伞骨座(6)上连接一根牵引索(15)并穿入到上外套管(7)和下内套管(8)的内腔中,牵引索(15)下端系有一坠子(13),在各伞骨(3)和(301)之间装有回位拉簧(4)。
文档编号A45B25/00GK2244334SQ9620198
公开日1997年1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7日
发明者崔立春 申请人:崔立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