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37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尤指一种可以很方便又快速地固定皮箱外框末端部位的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
皮箱等物件的上下外侧一般均会设置一种框形元件,以便用来形成皮箱的外型,其中一种皮箱外框如


图1所示,其由铁丝90等弯折成矩形或其他形状,由于该铁丝弯折后会形成两个末端部位相对的状态,所以其必需将该两末端部位固定住以形成固定的皮箱外框。因此至目前为止业界所可以想到的方式是另外弯制许多个圆筒状元件91,并且将这些末端部位插入其内部,然后还必需有一个冲压动作,以便将该两末端部位与该圆筒状元件91固定在一起。因此其必需耗费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来制造以及组装该圆筒状元件91,而且其制造和组装速度相当幔,所以皮箱的制造过程往往在这个地方形成一瓶颈。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其可以很快速地制造以及组装皮箱外框,使得其组装速度大大地增快。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其包括一下模块和一上模块,该上模块可以往下移动至该下模块处,一平板以一段一段地往前送入的方式经过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该上模块和该下模块设有多个凸模和凹模可供对该平板冲制孔洞和沟槽,一铁丝绕成的环框的两末端部位置放在其中一凸模和凹模之间,该平板则可被凸模和凹模冲压形成圆形套筒,而可以直接又快速地将铁丝的两个末端部位包覆住。
该下模块设有弹性支持柱可供弹性地支持住该平板,使得该平板可以被往下压而贴合于该下模块。
该下模块设有一对穿孔,一I字形沟槽设置在该对穿孔的略前方,一凹穴设置在该I字形沟槽的略前方,一顶柱设置在该凹穴中间,以及一穿槽设置在该凹穴的略前方,在该穿槽底下设置一锥形弯折槽,以及在该下模块的前方设有一缺口可供铁丝的两个末端部位伸入到该穿槽的下面而且可以被支持在该弯折槽上面,该上模块底下设有一弹性支持的模板可以相对于上模块做弹性的上下移动,该模板设有三对孔洞可供嵌合支持柱而使得该模板可以接触并且压迫该平板而将该平板往下压至接触到该下模块,该上模块设有一对冲击钉往下延伸并且可穿出该模板而可以对该平板冲压出一对对正孔,该上模块在该对冲击钉的稍前方设有一I字形冲压模往下延伸并且可穿出该模板而可以对该平板冲压出一I字形穿洞,该上模块在该I字形冲压模的前方设有一第二冲压模往下延伸并且可穿出该模板而可以对该平板位于两I字形穿洞之间的狭条冲出一圆弧状,接着该圆弧状的狭条可以被移动到穿槽上面,该上模块在该第二冲压模的前方设有一第三冲压模往下延伸并且超过该模板,该第三冲压模可以将该圆弧状狭条往下冲压至该弯折槽而使得该圆弧状狭条的底部循着该弯折槽的锥形面弯折而形成圆筒的形状,以便可以直接地将铁丝的两个末端部位包覆住。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将配合附图作一详细说明如下,以对本实用新型可以获至更进一步的了解。
图1为一种皮箱外框的立体图;图2为这种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这种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图4和图5为这种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的上、下模具的平面图;图6为这种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的上模具往下移动的动作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主要包括一下模块10和一上模块30,该下模块10具有一对导柱11以供滑动地结合上模块30的穿孔31,使得该上模块30可以相对于该下模块10做垂直的上下移动。其中该上模块利用一液压或气压致动器予以驱动,以便可以往下移动至该下模块。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这种下模块和上模块里面设有一些连续的模具和模穴,以便可以利用几个连续步骤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欲达成的目的。
该下模块10设有三对支持柱12,各支持柱底部设有一弹簧13可以弹性地将支持柱12往上部分地顶出该下模块10。各支持柱12中间各设有一卡制沟14可供支持住一平板92(如图3所示),该平板92会一段一段地往前送入到该模具里面去,以便可以被执行一些连续的加工动作。当该上模块30往下压时,其可以将该等支持柱12和该平板92往下压,使得该平板92会紧贴该下模块10的上表面(如图6所示)。该下模块10设有一对穿孔15,一I字形沟槽16设置在该对穿孔15的略前方,一凹穴17设置在该I字形沟槽16的略前方,一顶柱171设置在该凹穴17中间,一凹沟18设置在该凹穴17的略前方,一穿槽19设置在该凹沟18的略前方,在该穿槽19底下设置一锥形弯折槽191;在该下模块10的前方设有一缺口192可供铁丝90的两个末端部位伸入到该穿槽19的下面而且可以被支持在弯折槽191上面;该下模块10上设有一对导正孔20。
该上模块30底下设有一模板32可以相对于上模块做上下移动,多个弹簧33设置在模板32和上模块30之间,使得该模板32可以相对于上模块30弹性地往上移动。该模板32设有三对孔洞34可供嵌合下模块10的支持柱12,且使得该模板32接触并压迫该平板92而可以将其往下压至接触到该下模块10(如图6所示)。该上模块30设有一对冲击钉35往下延伸并且可供穿出该模板32而可以对该平板92冲压出一对对正孔921(如图5所示)。该平板92被冲掉的材料可以经由穿孔15排出去。该上模块30在该对冲击钉35的前方设有多个导栓351可以在该平板92被呈阶段性地往前送的时候嵌入这些对正孔921而可以同时导正该平板92。为了清楚地表示其他重要结构,所以在图3中的导栓351予以省略掉。该上模块30在该对冲击钉35的稍前方设有一概呈I字形的冲压模36往下延伸并且可供穿出该模板32而可以对该平板92冲压出一概呈I字形的穿洞922(如图5所示)。该平板92被冲掉的材料可以经由I字形沟槽16排出去。
该上模块30在该I字形冲压模36的稍前方设有一冲压模37往下延伸并且可供穿出该模板32,该冲压模37的底部设有一对应于顶柱171顶端圆弧形状的圆弧状凹槽371,以便可以对该平板92位于两I字形穿洞922之间的狭条923冲出一圆弧形状(如图3所示)。该被冲成圆弧状的狭条923可以在下一送入阶段中容置在凹沟18里面而可以免于被加工或变形。当该平板92继续被往前送入一格时,该圆弧状的狭条923可以被移动到穿槽19上面。该上模块30在该冲压模37的稍前方设有一冲压模38往下延伸并超过该模板32,该冲压模38的底部设有一对应于圆弧状狭条923的圆弧状凹槽381可供啮住该圆弧状狭条923,该冲压模38更可以将该圆弧状狭条923往下冲压至该弯折槽191处而使得该圆弧状狭条923的底部会循着该弯折槽191的锥形面弯折而形成圆筒形状,以便可以直接地将铁丝90的两个末端部位包覆住。在该冲压模38的稍前方设有一裁刀39可供将平板92的伸出模具之外的废料裁断。在模板32底面往下突伸两导柱40可以啮入下模块10的导正孔20而可以导正上模块和下模块的相对冲压动作。
动作的时候,请参阅图3、6所示,该平板92可以一步一步地往前送,并且可以被支持柱12弹性地支持住。当该上模块30往下冲压时,其可以先利用在平板92里面冲压出一对对正孔921,当平板92往前送一步时,上模块30的I字形的冲压模36可以对平板92冲压出一I字形穿洞922,接着在两I字形穿洞922之间的狭条923会被冲压模37冲出一圆弧形状。接着该圆弧状的狭条923可以被移动到穿槽19上面而可以被该上模块30的冲压模38往下冲压至该弯折槽191处而使该圆弧状狭条923循着该弯折槽191的锥形面弯折而形成圆筒形状,以便可以直接地将铁丝90的两个末端部位包覆住。而在冲压模38冲压圆弧状狭条923的同时,冲击钉35、冲压模36以及冲压模37会同时对平板92进行冲压的动作,因此该上模块30每下压一次即可以完成一次铁丝90两末端部位的包覆固定动作,其操作动作平均只要两秒钟左右,其组合固定速度因此可以大大地加快。
依据前面所述的详细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可以很快速地并且连续地进行铁丝90两末端部位的包覆固定动作,其速度之快较之习用的组合固定方式大约快三四十倍以上,相当具有产业的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确实可以快速地固定住铁丝的两末端部位,确实比习用的固定方式更具有进步性。
权利要求1.一种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模块和一上模块,该上模块可往下移动至该下模块处,一平板以一段一段地往前送入方式经过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该上模块和该下模块设有许多可供对该平板冲制孔洞和沟槽的凸模和凹模,一铁丝绕成的环框的两末端部位置放在其中一凸模和凹模之间,该平板在被凸模和凹模冲压成圆形套筒后直接又快速地包覆于铁丝的两个末端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模块设有可供弹性地支持住该平板的弹性支持柱,该平板被往下压而贴合该下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下模块设有一对穿孔,一I字形沟槽设置在该对穿孔的略前方,一凹穴设置在该I字形沟槽的略前方,一顶柱设置在该凹穴中间,以及一穿槽设置在该凹穴的略前方,在该穿槽底下设置一锥形弯折槽,以及在该下模块的前方设有一可供铁丝的两个末端部位伸入到该穿槽的下面而且可以被支持在该弯折槽上面的缺口,该上模块底下设有一可以相对于上模块做弹性的上下移动的弹性支持的模板,该模板设有三对可供嵌合支持柱而使该模板可以接触并且压迫该平板而将该平板往下压至接触到该下模块的孔洞,该上模块设有一对可以对该平板冲压出一对对正孔的冲击钉往下延伸并且可穿出该模板,该上模块在该对冲击钉的稍前方设有一可以对该平板冲压出一I字形穿洞的I字形冲压模往下延伸并且可穿出该模板,该上模块在该I字形冲压模的前方设有一可以对该平板位于两I字形穿洞之间的狭条冲出一圆弧形状的第二冲压模往下延伸并且可穿出该模板,该上模块在该第二冲压模的前方设有一可以将该圆弧状狭条往下冲压至该弯折槽而使该圆弧状狭条的底部循着该弯折槽的锥形面弯折而形成圆筒形状的第三冲压模往下延伸并且超过该模板。
专利摘要一种皮箱外框末端固定装置,其包括一下模块弹性支持住一平板,下模块设一对穿孔,一I字形沟槽,一顶柱设在一凹穴中以及一穿槽,在穿槽底下设一锥形弯折槽支持铁丝的两末端,一上模块设一弹性支持模板将平板往下压至下模块,上模块设一冲击钉和一I字形冲击模对平板冲出对正孔和I字形穿洞,另一冲击模将位于两I字形穿洞之间的狭条冲成圆弧状,又一冲压模将该圆弧状狭条往下冲压弯折以形成圆筒状而对铁丝的两末端进行包覆。
文档编号A45C13/06GK2247978SQ9620159
公开日1997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27日
发明者张秀英 申请人:张秀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