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偏心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870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偏心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改进的伞具。
现在广泛使用的伞柱位于伞面中心部位的伞,对于持伞人来说,其遮雨的有效面积不大。如何在不增加伞面的实有面积的前提下,增加其遮雨的有效面积呢?为解决这一问题,CN-GG85201548提出一种以塑料为主要材料的“充气偏心伞”,其遮雨的有效面积大大增加,且携带方便。但这种伞开启时,需进行一系列繁琐的操作,多次往复推动其上的微型气筒,向伞骨、伞柄中充气,再上紧螺丝,才能将伞撑起,较为费时、费事,尤其是下雨时,无法在下公共汽车时立即开伞,持伞人难免雨淋之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人们提供一种折叠偏心伞。不仅其有效遮雨面积大大增加,而且可以迅速启闭,使用、携带均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在于伞面大小与常规伞相同,伞柱位于伞面的偏心部位,伞架由几组折数及长度不同的伞面撑骨沿伞柱圆周辐向分布组成,并可采用手动力及机械动力启闭型。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采用现有技术中二折自动伞的自开技术,为一种自动开启的偏心伞。
参看附图1-4伞面(15)的大小与常规伞相同。伞柱(7)顶端的旋盖(1)位于伞面的偏心部位。伞面撑骨(16)的长短由伞柱到伞面边缘的距离决定,并可根据撑骨的实际长度采用一折、二折、三折等方式,二折撑骨有一个四杆机构(22),三折撑骨有两个四杆机构(17)、(18),二折、三折撑骨的最后一折与一折撑骨等长若干组折数及长度不同的撑骨沿伞柱圆周辐向分布、支承起伞面。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图中(8)为定位销,(9)为定位件,(12)为束盘,(14)为伞柄,滑套(4)在弹簧(5)的作用下紧靠弹簧(2),使打开的伞架保持稳定。收伞时,用手向下拉动滑套(6),通过拉杆(19)拉动杆(23)向伞柱(7)靠扰。同时,滑套(4)向滑套(6)靠近,弹簧(5)产生变形,蓄存了开伞所需的能量。当滑套(6)经过突块(10)时,将其压下,伞柱(21)被推进伞柱(7)内,并压缩弹簧(3)。滑套(6)继续向下移动,伞骨架渐渐地被折叠起来,直到突块(11)进入滑套(6)的凹槽(20)卡住滑套,到此伞即收拢完毕。开伞时,按下按纽(13),使突块(11)脱出凹槽(20),弹簧(3)、(5)蓄存的能量放出来,将伞打开。
本实施例的许多零件可采用现有的二折自动伞的相应零件,只有少数零件少加改进即可,凡生产二折自动伞的厂家投产最为方便,其它伞厂亦可接产。
同样,本实用新型亦可制成手动力启闭型,或者利用CN-GG85200460“自开自合折叠晴雨伞”等的自开自合技术制成自开自合的折叠偏心伞。
权利要求
1.一种偏心伞,其伞架采用折叠的手动力及机械动力启闭形式,具有旋盖(1),滑套(4),伞柱(7)、(21),定位销(8),定位件(9),顶块(10),束盘(12),伞柄(14),伞面(15),其特征是伞架由几组折数及长度不同的伞面撑骨(16)沿伞柱圆周辐向分布组成。
2.权利要求
1所述的偏心伞,其特征是撑骨采用一折、二折、三折待方式,二折撑骨有一个四杆机构(22),三折撑骨有两个四杆机构(17)、(18)。
专利摘要
一种折叠偏心伞,其伞面大小与常规伞相同,伞柱位于伞面的偏心部位,伞面中心空出供人遮雨,有效遮雨面积大大增加。伞骨采用折叠式,并可制成手动力及机械动力启闭型的折叠偏心伞。使用、携带均较方便。现有的生产二折自动伞的厂家或其它伞厂均可生产。
文档编号A45B11/00GK86208964SQ86208964
公开日1987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86年11月12日
发明者孙利民 申请人:孙利民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