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式循环风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991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式循环风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为鞋类,为一种鞋底。
现有的普通旅游鞋、休闲鞋等,穿着时由于不通风,易出脚汗,而穿着凉鞋,又多有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穿着行走时,鞋里能产生自然微风的,用于旅游鞋或休闲鞋的,气囊式循环风鞋底。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将鞋底分为面层和底层两层。鞋底底层与鞋底侧边构成向上的凹体,面层与底层间形成空腔,其内置有弹簧。鞋底侧边为向内凹进的弹性邦。在底层内前部设支撑柱,其后设有弹簧定位柱,面层底面亦设有与之对应的弹簧定位柱。鞋底面层在脚趾间凹处及脚心内侧凹处开有进排气孔,在脚掌处开有纵向通风槽,并配以带网眼的鞋垫,即构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行走时通过自身压力,使鞋底内的弹簧和鞋底侧面凹型弹性邦收缩,直致弹簧定位柱上下相碰,完成压缩,把鞋底内部的空气通过进排气孔压出鞋底,进入鞋中,再由鞋邦上的通风孔或脚与鞋邦之间的间隙排出鞋外,完成排除鞋内汗气,热气的作用。当走路抬起脚时,鞋底内的压力弹簧和凹形弹性邦会迅速弹起,把新鲜空气由各通风孔吸入鞋底和鞋内,完成一次换气。从而使鞋内始终保持清新空气,达到排除脚汗,脚气及热气的功能。即使在室内、室外不走动时,只要轻轻踩动鞋底,同样可达到通风排热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有鞋底面层1和鞋底底层2。沿鞋底底层2的外沿为弹性边邦4,与底层2模压成一体形成向上的凹体,面层1与底层2之间形成空腔体。面层1的外沿有连接鞋底与鞋邦的连接邦10。底层2内前部有支撑柱6,中后部有弹簧定位柱7。在鞋底面层1的脚趾间隙处及脚心内侧凹处开有进排气孔8,脚掌处开有纵向通风槽9,面层1下面有弹簧定位柱5,与底层的弹簧定位柱7一一对应。弹簧定位柱5、7及支撑柱6与相应层模压成一体。在面层1与底层2之间设有压力弹簧3,位于上下两个弹簧定位柱之间。压力弹簧是根据不同型号的鞋底按不同的压力设计的。如穿小号鞋的人体重轻,可使用压力小的弹簧,相反则增大弹簧压力。压力弹簧3上下两面都扣有平面铁帽11,铁帽11中间有孔,套进弹簧定位柱5和7。将面层1与底层2粘接成一体,面层1上配用网眼鞋垫,在底层2的前后底部均设有耐磨块12和13,即完成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气囊式循式循环风鞋底,其特征是它有鞋底底层(2)和鞋底面层(1),沿鞋底底层(2)的外沿为弹性边邦(4),弹性边邦(4)与鞋底底层(2)构成向上的凹体,鞋底面层(1)位于其上,面层(1)与底层(2)间为空腔体,其内设有1个以上的压力弹簧(3),压力弹簧(3)位于两个弹簧定位柱(5)和(7)之间,弹簧定位柱(5)固定在面层(1)的下面,弹簧定位柱(7)固定在底层(2)上面,上下弹簧定位柱一一对应,在鞋底底层(2)的前部有支撑柱(6),在面层(1)的上面与脚掌接触的位置开有纵向通风槽(9),在脚趾间隙处及脚心内侧凹处开有进排气孔(8)。
专利摘要一种气囊式循环风鞋底,鞋底为空腔体,其内设有压力弹簧,在鞋底的面层上开有进排气孔及通风槽,其上配有网眼鞋垫。行走时,人体的压力使鞋底内弹簧及鞋底侧边弹性帮收缩,鞋底内空气挤出,将鞋内汗气排出,当抬脚时,弹簧及弹性帮迅速弹起,带进新鲜空气,完成换气,从而使鞋内不断通风排热,保持空气清新,增加舒适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款式的旅游鞋、休闲鞋。
文档编号A43B13/18GK2313423SQ9724940
公开日1999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4日
发明者王克强 申请人:王克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