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19205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工艺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护理头发的发梳,尤其是一种工艺梳。
【背景技术】
[0002]梳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生活工具,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采用天然材料制作的工艺梳,如木梳、牛角梳等。但角质材料、木材、竹材等均为天然的动植物材料,因此,其纤维均具有一定的生长方向,从而导致其顺纤维方向和横纤维方向的性能呈现各向异性。下面以木材以及木梳为例进行说明。
[0003]木材纤维轴向排列,其物理性质如干缩性、热、电、声学、力学性质等亦存在着各向异性。具体的讲,木材的横纹抗拉强度通常仅为顺纹抗拉强度的2.5%?10%,横纹抗压通常仅为顺纹抗压强度的10%?20%;其次,木材的胀缩变形量,以弦向最大,径向次之,纵向最小。上述弦向即相切于年轮的方向,径向即垂直于年轮的方向,纵向即顺纤维方向,顺纹即沿木材纹理方向,横纹即垂直于木材纹理方向。
[0004]发梳通常包括梳齿和梳体,其中,梳齿是发梳插入头发对头发进行梳理的部分,而梳体则是发梳用于固定梳齿以及用于手持的部分。因此,梳齿通常呈细而长的条状或棒状;而梳体通常呈片状,对于有柄梳的梳体包括梳背和梳柄,对于月牙梳等无柄梳的梳体仅包括梳背;发梳由若干梳齿沿梳体延伸方向阵列于梳体构成。传统的木梳通常为整木木梳,其梳齿和梳体通过整块木质坯料加工一体成型。在梳发时,梳齿为悬臂梁结构并承受弯矩,力臂沿梳齿的延伸方向也即发梳的宽度方向,为保证梳齿的抗弯强度,通常要求应力方向沿顺纹方向,也即梳齿木质纹理的顺纹方向沿梳齿延伸方向,因此,在取材时,通常沿木材的径向取材,由其制成的木梳,木质纹理的顺纹方向沿梳齿延伸的方向。但对于这样的整木木梳,在梳发时,木梳的梳体在手持力和梳发阻力的作用下,同样承受弯矩,且力臂沿梳体的延伸方向也即梳的长度方向,其应力方向垂直于木材纹理方向为横纹受压或受拉,因此,虽然梳体较梳齿断面更大、强度更高,但在梳背位于相邻梳齿之间的位置以及有柄梳梳背与梳柄连接位置等断面收缩引起应力集中的位置,也极易折断。
[0005]目前,为了解决上述梳体易折断的问题,开发了如下几类木梳:一、分别制作梳体和梳齿后拼合构成梳子,以满足梳体和梳齿的不同受力要求,包括合木梳和插齿梳;二、通过在梳体上镶嵌其他材料方式提高其抗弯强度;三、通过在梳体上或内设置加强筋的方式提高其抗弯强度。
[0006]上述合木梳的梳体分为上梳梁和下梳梁两部分,其中梳齿与下梳梁采用相同材料并一体成型,以保障梳齿的强度,而上梳梁单独成型,发梳整体由两部分拼合构成,对于木梳要求梳齿及下梳梁木质纹理的顺纹方向沿木梳宽度方向,上梳梁木质纹理的顺纹方向沿木梳长度方向。如:申请号为201220139676.5、发明名称为组合式穿齿片梳子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120360057.4、发明名称为穿齿片式梳子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31154.3、发明名称为嵌合式木材坯料制造的木制品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310103213.9、发明名称为木背角齿、角背角齿互嵌梳子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90211584.7、发明名称为旅游镶拼梳的实用新型专利。合木梳的拼合形式主要包括两种:一、上梳梁和下梳梁连接处断面宽度一致,两者采用榫卯连接,如图1、图2所示以及专利申请200410031154.3权利要求所述的木梳;二、上梳梁呈倒U形或开设槽以供下梳梁插入,在上梳梁和下梳梁连接处构成夹层结构,如专利申请201220139676.5权利要求所述的木梳,其是方式一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合木梳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拼合形式,在上梳梁和下梳梁的连接位置,均存在一部分的横纹受拉或受压,且榫卯结构的榫块根部存在应力集中,若先拼合后成型,则在后续的开齿、打磨过程中,极易导致连接位置的松动、开裂甚至榫块的折断,因此,其虽然存在先拼合后成型加工的可能,但在实际生产中均采用分体成型后拼合的方式;但先成型后拼合,结合面边缘容易起丝、崩裂和打圆,无法保障结合面边缘的平直,影响接缝大小和美观,并可能进一步导致胶层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了避免其影响,通常在拼合后还需要进行二次打磨和抛光,因此,工序多且加工余量大,实现成本较高。其次,由于木质纹理方向不同,结合面两侧的胀缩变形量不同,极易在气候变化影响下以及使用过程沾水后开裂,并最终导致断裂;上梳梁和下梳梁的弹塑性均不一致,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弯曲,容易由于错动而引起胶层疲劳开裂,并最终导致上梳梁和下梳梁的粘接失效。其三,上梳梁和下梳梁木质纹理交错,不能在木梳上形成完整木纹,无法制作仿整木木梳的效果;采用第二种拼合方式的合木梳,对断面的形状存在较大的限制,也即对发梳的造型设计存在限制。
[0007]而插齿梳则是分别制作梳齿和梳体,然后通过插入、穿入等操作将梳齿嵌在梳体上构成梳,对于木梳其同样要求梳齿木质纹理的顺纹方向沿木梳宽度方向、梳体木质纹理的顺纹方向沿木梳长度方向。如:申请号为93239811.1、发明名称为一种插式木梳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78357.8、发明名称为一种梳子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020650199.X、发明名称为插接式梳子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120101237.0、发明名称为穿齿式梳子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120280951.0、发明名称为一种夹齿式梳子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92041.5、发明名称为陶瓷合木梳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420357367.4、发明名称为插齿木梳的实用新型专利。插齿梳存在的问题如下:首先,梳齿单体加工,梳背需按梳齿数量和排布打孔,组装时插入,加工组装极其繁琐,梳齿插入安装时,安装孔内的胶会溢出形成溢胶,而溢胶的清除及其困难,且在清理时极易在梳齿根部形成划痕,影响梳齿的美观和强度。其次,木质梳背打孔时,孔内木质易碳化且不易清理,影响粘合强度;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梳齿反复弯曲、根部反复撬动,容易引起胶层疲劳开裂,并最终导致梳齿脱落,尤其是在为方便梳齿安装,梳齿和安装孔配合间隙较大时。其三,梳体和梳齿木质纹理交错,不能在木梳上形成完整木纹,无法制作仿整木木梳的效果。其四,梳齿为悬臂梁,且梳齿和梳体连接处断面不连贯、变形不连贯,极易在齿根处折断,同时对造型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0008]而对于通过镶嵌方式提高梳体抗弯强度的梳,如:申请号为99231459.3、发明名称为一种镶嵌式梳子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75028.8、发明名称为一种梳体上镶有镶嵌块的木梳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同样对镶嵌材料木质纹理方向有要求。该类梳存在问题如下:首先,由于镶嵌材料和本体的胀缩变形量不同,在气候变化影响下以及使用过程沾水后,容易脱落或胀裂;对于两端镶嵌的梳,中部强化效果差,而对于中部镶嵌的梳,在使用过程中反复弯曲,容易由于错动而引起胶层疲劳开裂,并最终分离。其次,梳体和梳齿木质纹理交错,不能在木梳上形成完整木纹,无法制作仿整木木梳的效果。其三,加工不便。
[0009]而对于通过加强筋提高梳体抗弯强度的梳。如申请号为02259309.8、发明名称为梳背内嵌金属条的木梳的实用新型专利,相对梳的厚度打孔深度极大,精度要求高,打孔难度极大,孔内碳化不易清理影响组装和结合强度,且对梳和内嵌金属条的形状和布置形式存在限制,不利于造型设计。为此,如申请号为200720080319.5、发明名称为带簪子的梳子的实用新型专利,其采用发簪作为加强筋,但实际为了满足发簪的插拔,簪和梳之间为活动连接、间隙配合,两者配合间隙较大,且为了保证簪和梳的结合,需在梳上形成相应的结构,影响梳的断面形状,引起应力集中,反而降低了梳的抗弯强度,使得在使用中更易折断。因此,如上所述,外加加强筋的适应性、实用性和使用效果均较差,因此,如申请号为201220625803.2、发明名称为一种不易断裂的护木梳子的实用新型专利,在梳体上梳齿之间的位置直接成型沿梳宽度方向的加强筋,但其对造型的限制极大。
[0010]因此,综上所述,目前的解决方法主要存在问题:首先,对造型设计存在限制,包括木质纹理和外形,或者说现有方法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