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能够扩张单元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外壳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515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材质形成。
[0084]结合孔110可具有贯通孔111和卡定槽112。贯通孔111可具有第一直径D1,第一直径Dl可以为3.9?4.1mm。卡定槽112可形成于板100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卡定槽可具有第二直径D2,所述第二直径D2大于第一直径Dl。第二直径D2可以为4.9?5.1mm,卡定槽112可以为0.8?1.0mm。由此,卡定槽112可与贯通孔111形成台阶。
[0085]结合件200可插入于两个以上的板100的各个结合孔110,以此,可与两个以上的板100相结合。
[0086]结合件200可具有插口 210和选择性地与插口 210结合及分离的铆钉250。
[0087]而且,插口 210可具有第一本体211、第一^^定部212及第二卡定部215。
[0088]第一本体211作为插入于结合孔110的部分,形成插口 210的本体。
[0089]第一卡定部212形成于第一本体211的一端部,所述第一卡定部212可与所结合的板中的最外侧的一个板100d(参照图9)的外侧面上的卡定槽112d(参照图9)相结合。第一卡定部212可具有与卡定槽112的直径D2相对应的外侧直径,以此,若第一卡定部212位于卡定槽112,则可使插口 210不晃动或颠动。
[0090]可在第一本体211形成有第一弹性部214,所述第一弹性部214被第一狭缝213分割来向半径方向弹性变形。第一弹性部214的外侧直径可与第一本体211的外侧直径相同,第一本体211及第一弹性部214的外侧直径可与结合孔110的第一贯通孔111的第一直径Dl相对应。
[0091]由于第一弹性部214被第一狭缝213分割,因而若有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214,则可以以第一弹性部214的一端部相互靠近的方式变形。并且,若消除作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214的外力,则借助弹力,第一弹性部214可恢复成原来的形状。
[0092]第二卡定部215可形成于第一弹性部214的一端部,所述第二卡定部215可与所结合的板中的最外侧的另一个板10c (参照图10)的外侧面上的卡定槽112c (参照图10)相结合。可在插口 210沿着中心轴方向贯通形成有插入孔216。
[0093]而且,铆钉250可由第二本体251和顶部252构成。
[0094]第二本体251可插入于插口 210的插入孔216,所述第二本体251可具有与插入孔216的内侧直径相对应的外侧直径。并且,可在第二本体251形成有第二弹性部254,所述第二弹性部254被第二夹缝253分割来向半径方向弹性变形。
[0095]若第二弹性部254插入于插入孔216,则第二弹性部254将向半径方向支撑第一弹性部214。而且,由于通过由第二弹性部254支撑第一弹性部214,来可防止第一弹性部214向内侧变形,最终可防止结合件200从结合孔110脱离。
[0096]插口 210及第二本体251可具有板100的厚度的整数倍的长度。由此,当插口 210与铆钉250以插入的方式与结合孔110相结合时,可使插口 210不向板100的外侧面突出。以此,如图8及图9所示,在多个板相结合并相互旋转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各个板之间卡止,因此可实现自然的旋转。通过采用这种结合方法来使板100和结合件200相结合,从而可组装出多种形态的形象模型。
[0097]顶部252可形成于第二本体251的一端部。顶部252可具有与第一卡定部212的外侧直径相对应的直径。并且,由于顶部252以规定的厚度形成,因而在铆钉250插入于插口 210之后,顶部252可向板100的外侧面突出。由于使用人员可用手抓住以如上所述的方式突出的顶部252,因而使用人员可通过握住顶部252并拉出,来从插口 210分离与所述插口 210相结合的铆钉250。顶部252可形成为沿着第二本体251的长度方向倾斜或形成为多段。
[0098]另一方面,可在插口 210的插入孔216的内侧面形成有引导槽218。引导槽218可在第一狭缝213的延长线上沿着第一狭缝213长度方向形成,并且引导槽218可具有与第一狭缝213的宽度相对应的宽度。此时,引导槽218可与第一狭缝213相隔开,以此,在插入孔216的内侧面的引导槽218和第一狭缝213之间形成凸台219。
[0099]而且,可在铆钉250的第二弹性部254的外侧面突出形成有引导突起255。引导突起255可具有与引导槽218相对应的宽度,并可形成与引导槽218的深度相对应的高度。引导突起255可插入于引导槽218,随着沿着引导槽218滑动的引导突起255卡在引导槽218和第一狭缝213之间的凸台219并被加压,第二弹性部254以凹进的方式变形,引导突起255将越过凸台219。之后,引导突起255可位于第一狭缝213来沿着第一狭缝213滑动,以此,铆钉250可以以准确的状态与插口 210相结合。
[0100]在第一狭缝213可形成有挡止部220,所述挡止部220用于限制处于结合完状态的引导突起255。挡止部220可向第一狭缝213的内侧突出而成,并可形成一对挡止部220。以此,可有效防止处于结合完状态的引导突起255重新沿着第一狭缝213向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
[0101]另一方面,如图9及图10所示,自下而上的三个板100a、100b、10c可借助一个结合件200a来相结合。在此情况下,结合件200a的插口 210a的长度可以为板的厚度的三倍。借助结合件200a相结合的三个板100a、100b、10c可以以结合件200a为中心来做相互独立的旋转运动。
[0102]而且,自上而下的两个板100d、100c可借助另一个结合件200b来相结合,并可以以结合件200b为中心做相互独立的旋转运动。
[0103]另一方面,位于最上方的板10d在旋转的过程中将经过使自下而上的三个板100a、100b、10c相结合的结合件200a的上侧。即,使自下而上的三个板100a、100b、10c相结合的结合件200a将位于最上方的板10d的旋转半径的范围内。因此,由于最上方的板10d的旋转不应受使自下而上的三个板100a、10bUOOc相结合的结合件200a的干扰,在此情况下,结合件200a可从最下方的板10a的下侧向上插入结合。由于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插入的结合件200a的上端部不向第二板10c的上面突出,因而将不干扰最上方的板10d的旋转。
[0104]同样,通过使上数两个板100d、100c相结合的结合件200b从最上方的板10d的上侧向下插入结合,来可使下数第二个板10b的旋转也不受干扰。
[0105]图11及图12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能够扩张单元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外壳的结合件的立体图,图13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能够扩张单元的移动通信设备的外壳的板和结合件相结合的状态的例示图。
[0106]如图11至图13所示,结合件300可具有第三本体311、第三卡定部312、第四卡定部315及延伸部320。
[0107]第三本体311可形成结合件300的本体,所述第三本体311可插入于结合孔110。第三本体311具有板100e、100f的厚度的整数倍的长度。
[0108]第三卡定部312可形成于第三本体311的一端部,所述第三卡定部312可与所结合的板中的最外侧的一个板10e的外侧面上的卡定槽112e相结合。第三卡定部312的外侧直径可与卡定槽112e的第二直径D2相对应,以此,若第三卡定部312位于卡定槽112e,则可使结合件300不晃动或颠动。
[0109]可在所述第三本体311形成第三弹性部314,所述第三弹性部314被第三狭缝313分割来向半径方向弹性变形。第三弹性部314的外侧直径可与第三本体311的外侧直径相同,第三本体311及第三弹性部314的外侧直径可与结合孔110的第一贯通孔Illc的第一直径Dl相对应。由于第三弹性部314被第三狭缝313分割,因而若有外力作用于所述第三弹性部314,则可以以第三弹性部314的一端部相互靠近的方式变形。并且,若消除作用于所述第三弹性部314的外力,则借助弹力,第三弹性部314可恢复成原来的形状。
[0110]第四卡定部315可形成于第三弹性部314的一端部,所述第四卡定部315可与所结合的板中的最外侧的另一个板10f的外侧面上的卡定槽112f相结合。
[0111]本实施例的结合件300的第三本体311、第三卡定部31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