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勃郎氏牵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82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勃郎氏牵引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辅助医疗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勃郎氏牵引架。
勃郎氏牵引架是腿骨折病人在治疗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材。现各医院正在使用的勃郎氏牵引架,如

图1所示,包括基座11,设在基座上的下机架座12,套设在下机架座上的上机架座13,设在上机架座上的机架14,机架上设有调节牵引滑轮15,机架的前端设有可调抵环16,还包括4个调节螺栓17,上下二机架座由4只螺栓连接固定。组装不便,固定不牢靠,在使用过程中,当患者骨折下肢搁上牵引架后无法进行升降调节,只能在无负载情况下依靠旋转4只螺母进行空载高低调节,调节不便,牵引高度不理想,并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同时,这种结构调节高度有限(空载)一般在5公分,太高则牵动架整体稳定性差,因而对患者使用具有高度上的局限性,产品一般分大,中,小三种规格,才能适应不同身高下肢骨折病人的牵引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牵引架只能在空载条件下微调高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可靠的在有负载的情况下也可调节升降、且调节幅度大的勃郎氏牵引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的勃郎氏牵引架,包括基座,与基座垂直连接的、分别由上机架座和下机架座组成的前、后机架座,横向设置在机架座上的机架,该机架上方设有可调牵引滑轮架,机架的前端设有可调抵环,其特点是所述的上机架座和下机架座转动式连接;还包括一横向设置在前、后下机架座的同一侧边升降调节装置,该升降调节装置通过一连接件与上机架座底端固连。
上述牵引架,其中,所述的各下机架座为两根支撑杆,相对应的垂直固定设在基座上,该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一轴孔;各上机架座底端分别固连一轴杆,该轴杆两端可转动地与下机架座上端的轴孔连接;上述牵引架,其中,所述的升降调节装置由一螺旋副、一连杆以及一手柄构成;所述的螺旋副包括一丝杆和一顶杆,该顶杆的前端通过一轴销与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连杆的上端与上机架座底端的轴杆固连;顶杆的后端设有内螺母,该内螺母与丝杆的前部分螺接;丝杆的后端与摇手柄连接。
上述牵引架,其中,所述的摇手柄与螺旋副丝杆的后端固定连接。
上述牵引架,其中,所述的摇手柄为可折叠摇手柄,其与螺旋副丝杆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该连接部位外套有一固定套。
上述牵引架,其中,所述的前、后下机架座之间位于升降调节装置旁边平行设有一助力杆,该助力杆前、后端分别连接一连杆,并与该两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两连杆的上端分别与前、后上机架座下端的轴杆固连。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在机架座上设置了一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采用螺旋副来完成,由该螺旋副的前后旋动,带动上机架座下端的轴杆动作,调节了上机架座与下机架座之间的夹角,从而调节了牵引架的升降。可使该牵引架在负载条件下按使用者的高度来调节高低,解决了过去只能在空载条件下调节,且调节幅度小,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给出。
图1是已有技术牵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本发明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的勃郎氏牵引架,包括基座41,与基座垂直连接的前、后机架座,横向设置在机架座上的机架44,该机架上方设有可调牵引滑轮架45,机架的前端设有可调抵环46,所述的前、后机架座分别由上机架座42和下机架座43构成,各下机架座为两根支撑杆,相对应的固定设在基座上,该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一轴孔;各上机架座底端分别固连一轴杆421,该轴杆两端可转动地与下机架座上端的轴孔连接;还包括一横向设置的、与前、后下机架座的同一侧边固连的升降调节装置2,该升降调节装置通过一连杆与上机架座底端的轴杆421固连。
请参阅图3,所述的升降调节装置由一螺旋副21、一连杆22以及一手柄23构成;所述的螺旋副21包括一丝杆211和一顶杆212,该顶杆的前端通过一轴销213与连杆22的下端转动连接,连杆的上端与上机架座底端的轴杆固连;顶杆212的后端设有内螺母2121,该内螺母2121与丝杆211的前部分螺接;丝杆的后端与摇手柄23连接。
摇手柄与螺旋副丝杆的后端可采用固定连接的结构,也可采用折叠连接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摇手柄为可折叠摇手柄,其与螺旋副丝杆的后端通过转轴231连接,在该连接部位外套有一固定套232。当需要调节高度时,将摇手柄拉起,使之与丝杆平行,并将固定套套在折叠连接部位,使之与丝杆牢固连接为一体,再转动手柄调节所需的高度;当调节完毕后,从连接部位退出固定套,再放下摇手柄,可使体积缩小。
其升降原理是旋转折叠式摇手柄带动丝杆一起转动,丝杆的转动使与之相配的螺母沿轴向移动,螺母的移动使与螺母制作成一体的丝杆发生移动,移动的顶杆由轴销将与其相连的连杆转动,带动了上机架座的动作,调节了上机架座与下机架座之间的夹角α,从而,使牵引架上下进行升降调节。
为使整个装置上下调节受力均匀,在前后下机架座之间位于可调装置旁边平行设有一助力杆3,该助力杆前后端分别转动连接一连杆31的一端,两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前、后上机架座的轴杆421固连。
本发明带负载调节升降的勃郎氏牵引架从根本上解决了患者下支骨牵引中几十年未决的的负载下升降问题,整个机架为一整体,无散件,仅靠单摇手柄操作,操作简便,当患者的骨折下肢搁上牵引架后,为达到满意的牵引角度,提高牵引的治疗效果,可旋转折叠式摇手柄即时进行有负载下的升降调节,本发明垂直距离的调节范围较大,可达150毫米,一种型号的产品即可保证多种身材患者的需要(在身高1米到2米的范围内均可适用),适用身高范围较广。
权利要求
1.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的勃郎氏牵引架,包括基座,与基座垂直连接的、分别由上机架座和下机架座组成的前、后机架座,横向设置在机架座上的机架,该机架上方设有可调牵引滑轮架,机架的前端设有可调抵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机架座和下机架座转动式连接;还包括一横向设置在前、后下机架座的同一侧边升降调节装置,该升降调节装置通过一连接件与上机架座底端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的勃郎氏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下机架座为两根支撑杆,相对应的垂直固定设在基座上,该两根支撑杆的上端分别设有一轴孔;各上机架座底端分别固连一轴杆,该轴杆两端可转动地与下机架座上端的轴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的勃郎氏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调节装置由一螺旋副、一连杆以及一手柄构成;所述的螺旋副包括一丝杆和一顶杆,该顶杆的前端通过一轴销与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连杆的上端与上机架座底端的轴杆固连;顶杆的后端设有内螺母,该内螺母与丝杆的前部分螺接;丝杆的后端与摇手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的勃郎氏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手柄与螺旋副丝杆的后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的勃郎氏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手柄为可折叠摇手柄,其与螺旋副丝杆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该连接部位外套有一固定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的勃郎氏牵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下机架座之间位于升降调节装置旁边平行设有一助力杆,该助力杆前、后端分别连接一连杆,并与该两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两连杆的上端分别与前、后上机架座下端的轴杆固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在负载情况下可升降调节的的勃郎氏牵引架,包括:基座,与基座垂直连接的、分别由上机架座和下机架座组成的前、后机架座,在机架座上横向设置的机架,该机架上方设有可调牵引滑轮架,机架的前端设有可调抵环,其特点是:上机架座和下机架座转动连接;还包括一横向设置在前、后下机架座之间的升降调节装置和一连杆。通过手柄旋调节装置即可进行有负载下的牵引架升降调节,其垂直距离的调节范围较大,适用身高范围较广,可提高牵引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F5/045GK1335121SQ0011951
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5日
发明者曾炳芳, 郭芝浩 申请人:曾炳芳, 郭芝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