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撑开复位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711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脊柱撑开复位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脊柱疾患治疗的内固定器械,适用于脊柱骨折、脱位等脊柱不稳定的治疗。
目前在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等的后路内固器械中,Steffee、Roy-camille钢板等仅有固定作用,不能纵向撑开复位;Dick、CD、RF、AF等器械虽可以纵向撑开,但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不能给予损伤节段前、后平移或顶推复位作用,胸腰段脊椎骨折复位时不仅需要纵向撑开,还需要一个向前或向后的矢状平移力量,二力复合作用的结果就类似于人体脊椎损伤时力的作用的逆向,复位作用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研制而成的一种脊柱内固定器械,它可以准确恢复脊柱生理前屈弧度,可方便进行纵向撑开复位,还可以给予被复位椎体矢状面上的前后平移复位力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上、下旋套两端与纵向中轴线有6 °-12°成角,器械组装后可以产生12°-24°不同的纵向张开角,适合于T12-S1不同椎体平面的前屈弧度,符合人体的解剖学参数;然后利用可旋转的中间连杆简单旋转操作达到纵向撑开的作用,最后利用中间连杆的中间孔通过复位推杆或椎弓根螺钉给予矢状面上的前后平移复位力量,这样就能产生三点复位力量。
由于采用上述设计,使恢复生理弧度,纵向复位与矢状面的平移复位接合为一体,复位作用确实、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为脊柱骨折、滑脱、肿瘤等引起的脊柱不稳或畸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医疗选择。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中1、上旋套,2、中间连杆,3、下旋套,4、椎弓根螺钉,5、复位推杆或复位椎弓根螺钉,6、复位推杆限位螺母,7、椎弓根螺钉。
如附图所示,将大小合适的医用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钛合金等在车床上加工成有正反螺纹的两个旋套,同时加工与悬套内径相一致的连杆,连杆亦为正反螺纹。连杆中间部分呈方形并加工一孔。用同材料加工合适直径的椎弓根螺钉及复位推杆。将正反螺纹旋套及连杆组装成可撑开的纵向连接棒,将椎弓根螺钉植入损伤椎体的上下椎体椎弓根内,与纵向连接棒联接,然后可以进行撑开操作,最后组装复位推杆或椎弓根螺钉进行矢状面的复位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后路脊柱撑开复位内定器,采用椎弓根螺钉复合可撑开的纵向连接棒构成,其特征是纵向连接棒由上、下旋套及中间连杆组成,上、下旋套两端各有一个与连接棒纵轴成6°-12°角的板状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撑开复位内固定器,其特征是纵向连接棒的连杆中心部有一螺钉孔,可通过复位椎杆或复位椎弓根螺钉。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于脊柱骨折、脱位、退行性变、肿瘤切除等引起的脊柱不稳治疗的后路脊柱撑开复位内固定器,采用椎弓根螺钉复合可依靠正反螺纹撑开的纵向连接棒构成,两端的旋套末端与纵向连接棒的纵轴成6°-12°角度,中间连杆中心有一螺钉孔,可通过复位推杆或椎弓根螺钉,本实用新型可以纵向撑开,恢复生理弧度,亦可以进行矢状面的平移复位。
文档编号A61B17/70GK2524700SQ0026142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1日
发明者王坤正, 魏美钢 申请人:王坤正, 魏美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