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406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适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人的体内异常血管通路治疗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被介入性治疗在临床的应用技术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适用于体内管腔病变的狭窄扩张,第二种则是用于人体内局部缺损的封堵。在第二种用途中,国外是在七十年代就已开发多种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器械,如PFM弹簧栓子、COOK弹簧圈、Rashkind封堵器和CardioSEAL封堵器等,但上述装置都存在有适用症状范围窄和临床操作复杂等缺点。另外美国于九十年代末期由Amplatz研制成,具有能自膨胀的,由镍钛丝编织而成,经热压成型后,于内填充三层高分子无纺布缝制而成的AGA封堵器。该封堵装置虽然有体积小,输送器小等优点,但该装置在使用时经多次压缩膨胀后,填充物易产生碎片,更易在血管中形成新血栓。再有国内的深圳地区,在近期有人提出一种金属框架与AGA相同的封堵装置,但该装置内填充物是采用医用明胶海绵,他的缺点是压缩体积大,输送器也大,这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严重,该装置经多次压缩膨胀后,医用明胶海绵填充物会发生不匀均分布,使用效果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空腔填充物与框架连接牢固的医用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我们所提出的医用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与AGA相同的框架,将填充物改变成能与金属框架牢固相接的空腔变形体结构。下面根据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医用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该装置的组成是由金属丝编织成的金属丝网框架2,在网框架2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封帽1和螺母4,其特征是在金属丝网框架2上包裹有高分子聚合物薄膜3,在网框架2上、下两端分别安装的封帽1和螺母4应在同一中心轴线上。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其它特征还有在已组装成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中的网框架2与高分子聚合物薄膜3应装为一整体。在本实用新型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中,由金属丝编织成的圆型网体框架是指现有技术中的礼帽型(附图1),伞型(附图2)和双伞型(附图3)等多种支架结构。然后再将上述编织网装裹在医用高分子聚合物的薄膜3内,由于该高分子聚合物薄膜3有很好弹性,所以在金属丝网框架2变形时,他也不会破损脱离。如附图1所示。当(礼帽型)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被实施于患者前,(将封堵装置沿轴向拉直)在金属网内存有气体,需由手术医生可根据手术要求,在高分子聚合物薄膜3上穿有设定要求的孔洞,将残气放出后装入手术器械内再送进病人体内患处。由于该装置具有自弹功能和薄膜封堵作用,所以在使用时能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对伞型和双伞型等其它金属丝网结构框架2的封堵装置,同样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在本装置中所用的医用高分子聚合物薄膜3可以是医用的聚氨脂等类的胶脂类物质。
本实用新型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其对比效果见下面性能对比表。在该表中序号1、2、3、4为本实用新型自弹式封堵装置的实施例(金属丝网框架包裹医用聚氨脂薄膜结构),也是上述说明书中附图1、2、3、4。序号5为美国AGA封堵装置(内填充三层高分子无纺布缝制而成)。序号6为深圳封堵装置(填充物为医用明胶海绵)。


;附图1为礼帽型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
附图2为伞型自弹式封堵装置。
附图3为双伞型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
在附图中1为封帽,2为金属丝网框架,3为高分子聚合物薄膜,4为螺母。
表本实用新型装置与现有技术的性能对比表
权利要求1.一种自弹式空腔封堵装置,该装置的组成是由金属丝编织成的金属丝网框架(2),在网框架(2)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封帽(1)和螺母(4),其特征是在网框架(2)上包裹有高分子聚合物薄膜(3),在网框架(2)上、下两端分别安装的封帽(1)和螺母(4)应在同一中心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网框架(2)与高分子聚合物薄膜(3)应装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适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人的体内异常血管通路治疗装置。该装置的组成是由金属丝编织成的金属丝网框架,在网框架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封帽和螺母,其特征是在网框架上包裹有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在网框架上、下两端分别安装的封帽和螺母应在同一中心轴线上。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构架与薄膜结合牢固不脱落,患者手术时痛若小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F2/00GK2471297SQ0120781
公开日2002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9日
发明者徐温崇, 王涛, 孟宪国, 田昆玲, 可大年, 曾筝, 曾智, 朱鲜阳, 张玉顺, 陈良龙 申请人: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钢铁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