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向结构的新型经鼻腔气管插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1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导向结构的新型经鼻腔气管插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新型经鼻腔气管插管导管。
通常,对于大手术或者说全麻醉手术的病人,术前经口腔气管插入导管供病人吸氧、助呼吸经肺进行氧、二氧化碳气体交换,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但对于经气管插管难度较大的小下颌、颈短、颈强直及烧伤后小口畸形,颈颏粘连的病人从口腔内插入导管却很困难。因而,对于这样的病人则在临床上采用从鼻腔内插入导管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在插管过程中,由于插入导管结构的局限,则遇到反复插管的困难,不但增加病人的痛苦,而且还会损伤周围组织带来合并症。因而,为了辅助插入导管顺畅插入气管中,在插管导管的前端包容有气囊,目的是在插管过程中膨胀气囊使其贴紧咽后壁管头尖端向上托起,确认插入气管内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旦操作欠熟练,还是会出现损伤周围组织及给病人增加痛苦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新型经鼻腔气管插管导管,它引导医师在从鼻腔内插入导管的过程中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克服了操作带来难度及风险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新型经鼻腔气管插管导管,它有插入导管及包容在导管前端的气囊和与气囊连通的通气管及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入导管的插头依人咽、喉头位置形状而设计呈具有凹弧面及向外倾斜的斜铲状,上述的气囊内套装有小气囊成为囊中囊装置,并与单路镶嵌在插导管外壁上的通气管路一端连通,通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充气装置连通。
上述的囊中囊装置的小气囊设置在导管斜铲状插头尖端同侧端的插管导管管壁上。
上述的插管导管内设置有外部供氧导管,其终端与插管导管插头连接。
上述的插管导管斜铲状插头向外倾斜角度为35~40°。
本实用新型体现的特点是在通过鼻腔向患者插管过程中,特别是遇张口困难无法使用喉镜操作的情况下,利用带有斜铲状插导管插头挑起会厌,即刻向囊中囊注气,通过膨胀小气囊,使得贴紧咽后壁的插管导管插头尖端向上托起,使其对准声门方向,确认推进路线,有利于插导管插入气管内。在逐步推进过程中对已膨胀小气囊采用边推进边放气的操作方式,托起导管尖端插头恰好有利于导管插入气管内,而完成这一顺畅的插管过程后,再向大气囊注气,固定气管导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插导管插头局部放大图。
实施例1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新型经鼻腔气管插管导管,它有插管导管1及包容在插管导管前端的气囊2和与气囊连通的气管3及充气装置4,插管导管的插头5设计成45°倾弧斜角,而且具有内倾弧斜角边与外倾弧斜角边夹角为35--40°的不规则斜铲状是根据咽、喉头解剖结构利于插入气管内导管的位置而设计。其倾弧斜角在操作时易跳起会厌,暴露声门。不规则斜铲状有利于插管导管1插入气管。上述的气囊2内套装有1.5×1.2公分的小气囊6,其位置设置在插管导管1斜铲状插头尖端同侧端的插管导管1管壁上端。并与单路镶嵌在插管导管1外壁上的通气管路7一端连通,通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充气装置8连通,充气装置8可由注射器替代。目的是通过膨胀小气囊6,使得贴紧咽后壁的插入插管导管插头5尖端向上托起,使其对准声门方向,确认推进路线,在逐步推进过程中采用边推进边放小气囊气的操作方式,使其托起插导管插头5恰好有利于插管导管1插入气管内,而完成这一顺畅的插管过程。上述的插管导管1内设置有外部供氧导管9,其终端与插导管插头5连接。目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边操作边通过导管9给氧,避免造成缺氧现象。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验证明医师操作简便化,并有利于插入气管的插管导管的顺畅进行,避免了并发症带来的生命危险。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新型经鼻腔气管插管导管,它有插管导管及包容在导管前端的气囊和与气囊连通的通气管及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插管导管的插头依人咽、喉头生理解剖位置形状而设计呈具有凹弧面及向外倾斜的斜铲状,上述的气囊内套装有小气囊成为囊中囊装置,并与单路镶嵌在插管导管外壁上的通气管路一端连通,通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充气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向结构的新型经鼻腔气管插管导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小气囊设置在插管导管斜铲状插头尖端同侧端的插导管管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向结构的新型鼻腔插导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插导管内设置有外部供氧导管,其终端与插导管插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向结构的新型鼻腔插导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插导管斜铲状插头向外倾斜角度为35~4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新型经鼻腔气管插管导管,它有插导管及包容在导管前端的气囊和与气囊连通的气管及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插管导管的插头设计呈倾斜的斜铲状,上述的气囊内套装有小气囊,并与单路镶嵌在插管导管外壁上的通气管路一端连通,通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充气装置连通。它引导医师在从鼻腔内插入导管的过程中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克服了操作带来难度及风险的弊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验证明:医师操作简便化,并有利于困难患者气管插管的顺畅进行,避免了并发症带来的生命危险。
文档编号A61M16/04GK2494206SQ0122745
公开日2002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0日
发明者华勇 申请人:华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