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073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肝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有些肝病如乙肝、肝硬化、肝腹水等。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药物能彻底根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彻底根治乙肝、肝硬化和肝腹水的中药。本发明是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和科学提炼而成,采取先去邪、后扶正的手法达到根治的目的。所述去邪是通过药物治疗来去除病痛,所述扶正是通过食疗来巩固药疗的效果。本发明药疗所需的药物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六月雪18-30 绣花针10-20 乌药3-10 南蛇藤10-20算盘子10-20 铁凉伞10-20 蓳竹3-10所述六月雪为全草,所述乌药、算盘子、铁凉伞、南蛇藤、蓳竹为根,所述绣花针为杆叶。
上述药物碾成粉沫或煎煮汤药均可,其中煎煮汤药是传统煎煮方法,把上述配制好的药物放入其重量10倍的水中,在80℃-100℃温度下煎煮30-60分钟即可。
上述药物碾粉沫后应与煮熟的猪蹄一起食用,每80克药粉加服100克猪蹄(药一只猪蹄)。
上述药物煎煮汤剂时每80克药物放100克猪蹄同时煎煮。本发明药物服用方法早晚各一次,时间应间隔在5-6小时,用量每次40克药粉和50克熟猪蹄或每次300克汤剂。服药期间须少吃多餐,忌“房事”,忌食鸡、牛、羊、狗、母猪肉,忌乌鱼、甲鱼、酒、大蒜、生姜、糯米和土豆,少吃盐、葵花子和辣椒等。
服药期症状1、肝类患者大、小便会增加量和次数,有时会有轻微腹泻,待大小便均恢复正常时便可停药(初发者2-3天,3-5年者8-15天)。2、肝硬化,肝硬化腹水患者会有间隔腹泻、恶心、消瘦,有的甚至呕吐,全身酸痛等均为正常症状,停药后即可消失,待腹泻症状消失再服药一至两天,便可停药(一般10天左右,较重者15-20天)。本发明主治乙肝、肝硬化、肝腹水等,8天为一疗程,有效率达98%,治愈率为90%。本发明药物治疗后应进行食疗用于扶正。食疗所需原料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赤豆3-10 白扁豆2-8黄豆3-10莲子2-8绿豆3-10 花生2-8 黑豆3-10山药2-8黑木耳1-2粳米10-20海带1-2 鱼腥草0.1-1黑芝麻1-2山楂0.1-1红芝麻1-2 冰糖20-30白芝麻1-2把上述食物原料碾成粉沫,每180克粉沫放500克水一起用文火煮成糊状(边煮边搅,要煮熟)。每日早餐作为主食,注意煮熟的糊状物不能加盐,食用20-30天即可,也可长期服用。本发明特点特点1、疗效安全2、方法科学。采用食疗、药疗相结合,运用提升免疫力、自愈力来增强药效。3、无毒副作用4、治愈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病的药,其特征是由下列用量为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六月雪18-30绣花针10-20乌药3-10 南蛇藤10-20算盘子10-20铁凉伞10-20蓳竹3-10
2.一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相配套使用的食疗所需的食物,其特征是由下列用量为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赤豆3-10 自扁豆2-8 黄豆3-10 莲子2-8绿豆3-10 花生2-8黑豆3-10 山药2-8黑木耳1-2 粳米10-20 海带1-2 鱼腥草0.1-1黑芝麻1-2 山楂0.1-1 红芝麻1-2冰糖20-30白芝麻1-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是在祖传的秘方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和科学提炼而成,采取先去邪、后扶正的手法达到根治的目的,所述去邪所需的药物由六月雪、绣花针、乌药、南蛇藤、算盘子、铁凉伞、蓳竹等七种中草药配制而成,所述扶正所需的食物由赤豆、白扁豆、黄豆、莲子、绿豆、花生、黑豆、山药、黑木耳、粳米、海带、鱼腥草、黑芝麻、山楂、红芝麻、冰糖、白芝麻等原料配制而成,本发明对乙肝、肝硬化、肝腹水等肝病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达90%,有效率达98%。
文档编号A61P1/00GK1465360SQ0211231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5日
发明者毕武卫, 毕磊卫 申请人:毕武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