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60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头组件的制作方法
参考的相关申请本申请要求享有2002年3月20日提交的第60/365922号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
背景技术
1.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可安全和方便操作针的采血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针头组件的采血装置,该针头组件具有一小型、可前移的安全保护罩以保护用过的针尖。
2.相关技术的描述带医用针头的一次性医疗器具用来进行药物治疗或者从患者身体上抽取液体。这样的一次性医学装置一般包括采血针头,液体处理针头及其组件等。当前的医学实践中需要在这些医疗器具中使用的液体容器和针头组件便宜和容易在用后即丢弃的。因此,现有的采血装置典型地使用耐用、可以再使用类型的针头座,在该针头座上可以装配可拆卸和一次性的医用针和液体收集管。这种性质的采血器具可在使用前组装而在使用后拆下。这样,这些采血器具就能在更换相对便宜的医用针头和/或液体收集管后,允许相对昂贵的针头座重复使用。除了能降低血样采集成本外,这些采血器具还有助于减少有害废品的产生。
采血器具或静脉“IV”注射器一般包括具有近端、尖的远端和在其间延伸中腔的针管。针管的近端固定安装在塑料衬套筒上,该衬套筒限定了可与穿过针管延伸的中腔连通的中心通道。一只细的、柔性热塑管连接到衬套筒上,并与针管的中腔连通。远离针管塑管端部具有把针管连接到采血管或其他接收件的固定器。固定器的具体结构取决于固定器要连接的接收件的特性。
为了减少引起意外针头刺伤的危险,对用过针管的防护就显得很重要了。考虑到疾病的感染和传播,在医学领域对用过针管上进行封闭或罩住的方法和器具变得非常重要并具有很大需求。例如,针头组件一般采用安全保护罩,该保护罩可移动地与用过针管配合,从而可减少意外针头刺伤的危险。
一些针安全防护器被称为“尖端保护器”和包括一可以沿针长度方向套叠和越过要保护的针管锐利远端而延伸的小的刚性防护装置。这种传统上的尖端保护器可以包括用于限定尖端保护器沿针管长度方向行程的某些形式的系件。前述的一个例子在McCormick等人的第5176655号美国专利中披露了。McCormick等人的专利披露了使用柔性的环状带来限制尖端保护器的远端移动。
带有可移动的尖端保护器的针头防护器一般地用手推动。例如,都是授予Byme等人的美国专利Re36,447和Re36,398披露了一种皮下注射针头用安全装置,包括一用来覆盖针头穿刺端的塑料护套。该塑料护套带有一拇指护套,通过,安全装置的使用者可抓住该拇指保护套将该塑料保护套移到覆盖住针头穿刺端的位置。Thome等人的第5,951,525号美国专利披露了一种手工操作的安全针装置,该装置包括两对相对支腿,用来把该装置的尖端保护器移动到罩住用过针管的位置上。Utterburg的第5,562,637号和第5,562,636号美国专利披露了一种同针管一起使用的矩形针头保护套,其可在使用后伸展覆盖针管。其它的现有技术的装置,例如Utterberg的第5,290,264号和Bums的第5,192,275号美国专利中所披露的,提供装在尖端保护器上的“可抓握”部件以帮助尖端保护器移动到可覆盖针管穿刺端的位置。除提供用来移动尖端保护器的可抓握部件之外,在该领域的现有技术装置常常包括柔性翼状物,在医疗过程中其可用作将针头组件固定于患者身体上的装置。“翼状”针头组件的例子可以在Fayngold的第5,120,320号;和Ryan的第5,154,699;5,088,982;5,085,639号美国专利中找到。本领域的其它现有技术包括Utterberg等人的第5,266,072和5,112,311号美国专利,其也披露了具有防护翼的针头组件。
传统的如上述论述的那些尖端保护器,常常包括一锁定连接在用过针管的锐利远端以防止针管再露出的结构。防止针管再露出的结构可以包括一与尖端保护器的一端整体成型的金属弹簧夹或者一横向壁。金属弹簧夹的一种例子在前述McCormick等人的专利中披露过。
传统的如上所述的那些尖端保护器常常还需要较大的机构来把尖端保护器定位于针管上。这就导致了要高成本制造和组装的复杂设计。另外,把尖端保护器移动到针管尖状远端正确位置的针头组件的这种操作需要使用者大量的手工操纵,从而使用者有被针刺伤的潜在危险。
鉴于此,就需要这样的采血装置,该装置包括能牢固和有效地对使用过的针管进行防护的防护的针头组件,同时制作简单、成本低以及容易操作。
发明概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防护针头组件的采血装置。该采血装置通常包括把采血装置与一容器、一柔性管和防护针头组件连接到一起的固定器。该柔性管包括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柔性管的第一端连接到固定器上。在采血装置中使用的针头组件包括一具有近端和一带有穿刺尖的远端的针管。针管的近端与衬套筒元件连接在一起,该衬套筒元件支撑着针管。针管的远端从衬套筒元件向外伸出。针管限定了一与柔性管和固定器呈液体相通的内腔。针头组件包括一防护元件,该防护元件具有一限定一中央通道的外壳。该防护元件与衬套筒元件轴向对齐并围绕针管同轴延伸。该防护元件与衬套筒元件适应于在针管穿刺尖露出的第一位置和防护元件覆盖针管穿刺尖的第二位置之间在相反的轴向方向上彼此轴向相对运动。该防护元件进一步包括一对连接衬套筒元件和防护元件的可伸展元件,每一可伸展元件包括一对用一铰接弯头接合件连接的折叠腿,和每一可伸展元件该对腿中的一个在衬套筒接头处与衬套筒元件铰连以及每一可伸展元件该对腿中另一个与防护元件铰连;一拉伸弹簧可操作地连接在可伸展元件之间。当防护元件在缩回位置时,该衬套筒接头位于拉伸弹簧的前面,和衬套筒元件在远离该防护元件近端的轴向方向运动。当连接到该衬套筒元件的每一可伸展元件的腿绕枢轴转动到与针管的轴线形成大于90°的角度的位置,该防护元件与该衬套筒元件通过该拉伸弹簧在相反的轴向方向上被偏置到第二位置。
防护元件可以包括一对从防护元件外壳的相对两侧侧向伸出的蝶状翼。另外,防护元件外壳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蝶状翼之间的一脊翼。
防护元件可进一步包括一尖端保护器,当该防护元件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其保护性地包围针管的穿刺尖,和其中该尖端保护器包括一尖端防护外壳和一与该尖端防护外壳相连的弹簧夹,当防护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弹簧夹偏置于针管而当防护元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该弹簧夹弹性地伸展覆盖针管的穿刺尖。
可选择的,尖端保护器可以在外部连接到防护元件的外壳。外部固定的尖端保护器可包括一沿该外壳轴向延伸的片簧支架,一对把尖端保护器固定于该外壳上的夹腿,和一当防护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向针管弹性偏置的锁定板。该锁定板设置为当防护元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弹性地伸展覆盖该外壳中心孔的远端开口。
每一可伸展元件的弯头接合件进一步包括一能使使用者操作该针头组件的指板。该针头组件进一步包括一锁定组件,该锁定组件从至少一个可伸展元件的指板向针管伸展并设置为与针管相配合,这样当通过拉伸弹簧使防护元件运动到第二位置时,该锁定组件自动地啮合在针管上以使防护元件固定在第二位置。该锁定组件包括一对相对的锁定元件,该对锁定元件限定一用于接收针管的凹口。锁定元件最好由弹性柔性材料制造,这样针管在由拉伸弹簧所提供的力作用下能将锁定元件分开。
该锁定组件可设置为连接可伸展元件的弯头接合件并由具有多个棘齿的锁定元件组成,该锁定元件的棘齿设置为允许可伸展元件的弯头接合件朝着彼此单向运动。锁定元件可在可伸展元件的指板间连接。
衬套筒元件可以适应于连接到采血装置的柔性管。
一可移去的保护套可定位在针管的远端。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一种自动地把防护针头组件放置到针管穿刺尖被该组件覆盖的安全状态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下述步骤提供如上所述的防护针头组件,在一医疗过程中使用防护针头组件;和在远离防护元件近端的轴线方向移动衬套筒元件直到连接到衬套筒元件的每个可伸展元件的这些腿枢轴转动到与针管的轴向形成大于90°角度的位置,由此通过拉伸弹簧使防护元件与衬套筒元件在相反的轴向方向上偏置到第二位置处。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通过拉伸弹簧使防护元件偏置到第二位置时锁定组件的锁定元件自动地啮合在针管上的步骤。
发明的进一步详述和优点通过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说明将变得更明了。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包括防护针头组件的采血装置的透视图,在该图中显示了针头组件处于缩回位置的状态;图2是沿图1中线II—II的横截面图;图3是沿图1中线III—III的横截面图;图4是处于部分伸展位置的图1中防护针头组件的透视图;图5是处于进一步伸展位置的图1中防护针头组件的透视图6是处于完全伸展位置的图1中防护针头组件的透视图;图7是操作前图1的防护针头组件中使用的尖端保护器的侧视图;图8是处于操作、防护位置的图7中尖端保护器的侧视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改型的尖端保护器的图1中防护针头组件的透视图;图10是沿图9中线X-X的横截面图;图11是显示尖端保护器覆盖防护针头组件的针管的图9中改型尖端保护器的横截面图;和图12是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采血装置和防护针头组件的透视图。
详细论述参见附图,其中贯穿几个附图的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本发明总体上是就采血装置以及相关特征来进行描述的,本发明包括这种采血装置以及用于该装置中的防护针头组件。
参照图1-6,依照本发明的采血装置10包括一用于将采血装置10连接到一接收件(未示出)的固定器12,一柔性管14,和一防护针头组件16。柔性管14具有第一端18和第二端20。柔性管14的第一端18与固定器12相结合。柔性管14的第一端18可以通过本领域中的常用手段与固定器12相连接。
采血装置10的防护针头组件16包括一针管22。针管22具有一近端24和一相对远端26。针管22限定了一由针管22的近端24向远端26伸展的内腔27。针管22的远端26倾斜形成一锐利的穿刺尖28,例如象静脉(IV)穿刺尖。穿刺尖28用来插入患者的如静脉的血管内,并因此设计成在静脉穿刺过程中轻松地插入和引起最小限度的不适。
采血装置10的防护针头组件16包括一衬套筒元件30,一防护元件40,和连接衬套筒元件30和防护元件40的一对可伸展元件70,100。衬套筒元件30,防护元件40,和可伸展元件70,100可由热塑材料一体模制。可选择的,衬套筒元件30,防护元件40,和可伸展元件70,100可以是分开部件,这些部件最好由热塑材料模制。
衬套筒元件30具有一近端32和一相对应的远端34和衬套筒元件30通常限定为由近端32延伸到远端34的刚性管壁36。刚性管壁36限定了一由近端32延伸到远端34的内部通道38。衬套筒元件30适合于支撑针管22的近端24。特别的,针管22位于由衬套筒元件30限定的内部通道38内并由衬套筒元件30的远端34延伸出。优选地,针管22和衬套筒元件30形成为分开的部件,这些部件是通过直接的机械联接或其他类似方式牢固地联接并通过适当医用粘结剂来固定的。
防护元件40和衬套筒元件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以相对的轴向彼此轴向移动,在第一位置,防护元件40处于缩进状态和位于靠近和最好邻接衬套筒元件30,和在第二位置,防护元件40处于伸展状态,这样针管22的穿刺尖28被防护元件40覆盖。在第一位置,针头组件16处于采样状态,如图11所示,穿刺尖28从防护元件40中向外伸出,和在第二位置,针头组件16处于防护状态,防护元件40覆盖住穿刺尖28,如图6所示。
防护元件40包括一限定了一中心孔44的外壳42,该中心孔具有远端开口46,当防护元件40处于缩进状态时,穿刺尖28从此处伸出。防护元件40的外壳42与针管22共轴延伸并与衬套筒元件30的管壁36限定的内部通道38轴向对齐。防护元件40进一步包括以侧翼48,50形式存在的一对稳定件,该侧翼在相对两端从外壳42中侧向伸出。侧翼48,50提供了一蝶状翼组件,在采血过程中,对针头组件16和采血装置10的定位和放置中非常有用。防护元件40还包括从外壳42延伸出并位于侧翼48、50之间的脊翼52。脊翼52最好平衡地固定在侧翼48、50之间的外壳42上。
现在参照图1-8,可选择的是,针尖端保护器60可在远离侧翼48、50和脊翼52前部的位置固定到防护元件40的外壳42上。当防护元件40移动到罩住针管22的穿刺端28的完全延伸位置时,尖端保护器60可自动地覆盖住外壳42的中心孔44的远端开口46上。尖端保护器60为弯曲金属片簧等类似件,该片簧具有轴向延伸弹簧片62、大致为直角的锁定板64和用于把尖端保护器60牢固地保持在防护元件40的外壳42上而形成卡紧夹的一对卡腿66、68。在后面将讨论图1到8所示的尖端保护器60的操作。
象前面所述的那样,衬套筒元件30和防护元件40一般通过一对可伸展元件70,100相连接。第一可伸展元件70由一对折叠腿组成,该折叠腿包括第一或者近端腿72和第二或者远端腿74。第一和第二腿72,74由包括一指板78的一铰接的弯头结合件76相连接。这对折叠腿的第一腿72铰接到衬套筒元件30上,这对折叠腿的第二腿铰接到防护元件40上。这对折叠腿的第一腿72包括第一端80和第二端82。第一腿72的第一端80通过铰接联接件84与指板78连接,和第一腿72的第二端82在铰接联接件86通过铰接与衬套筒元件30连接。同样地,第二腿74包括第一端90和第二端92。第二腿74的第一端90通过铰接联接件94与指板78连接,和第二腿74的第二端92通过铰接联接件96与防护元件40连接。优选地,弯头结合件76的指板78是向内凹进以为使用针头组件16的使用者时提供一方便抓握的位置。
类似的,第二可伸展元件100由一对折叠腿组成,该折叠腿包括第一或者近端腿102和第二或者远端腿104。第一和第二腿102,104由包括一指板108的一铰接的弯头结合件106相连接。这对折叠腿的第一腿102通过铰接与衬套筒元件30连接和这对折叠腿的第二腿104通过铰接与防护元件40连接。第一腿102包括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12。第一腿102的第一端110通过铰接联接件114与指板108连接,和第一腿102的第二端112在铰接连接点116处通过铰接与衬套筒元件30连接。同样地,第二腿104包括第一端120和第二端122。第二腿104的第一端120通过铰接联接件124与指板108连接,和第二腿104的第二端122在铰接连接点126处通过防护铰接与防护元件40连接。优选,弯头结合件106的指板108也是向内凹进以为使用针头组件16的使用者时提供一方便抓握的位置。第一和第二可伸展元件70,100的各自的折叠腿72,74和102,104设计成当防护元件40移动到伸展位置时通常沿针头组件16的侧边侧向伸展。
针头组件16进一步包括一位于可伸展元件70,100其中之一上的锁定组件140,以将处于防护状态的组件16与在第二伸展位置的防护元件40相锁定。特别地,锁定组件140优选是一体形成,作为例如弯头结合件106的一部分。该锁定组件140由一对相对应的锁定元件142,144组成。锁定元件142,144从指板108的内表面延伸出,和向着相对应的指板78延伸。每一锁定元件142,144包括各自的倾斜导缘146,148,上述导缘与大致平面的的锁定边缘150,152分别相对。锁定元件142,144限定了两者之间的凹口,该凹口可接纳针管22。锁定元件142,144通常设计为在防护元件40向伸展位置移动时与针管22相配合。因此,锁定元件142,144优选由弹性柔性材料制造,这样当防护元件40向伸展位置移动时,针管22能将锁定元件142,144分开。锁定组件140也可以位于弯头结合件76的指板78上。锁定组件140的操作将在下面更充分地论述。
针头组件16进一步包括一连接地在各铰接弯头结合件76,106的两指板78,108之间的拉伸弹簧160。特别地,拉伸弹簧160通过本领域的常用手段连接在指板78,108的内表面之间。例如,拉伸弹簧160可以通过位于指板78,108近端的指板78,108的内表面的扣件机械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等同手段把拉伸弹簧160与指板78,108相连,例如通过粘接,这些手段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拉伸弹簧160优选地提供使指板78,108彼此连续地偏置的力。相应地,当衬套筒元件30位于图1所示的位置时,拉伸弹簧160通过各可伸展元件70,100的近端腿72,102,将衬套筒元件30偏置为与防护元件40啮合。一旦衬套筒元件30移动到与拉伸弹簧160相交迭的位置时,拉伸弹簧160的力量用来将防护元件40移动到伸展位置,和进一步将指板78,108彼此拉近,例如象在下面讨论的图5中所示。
一可移走的、针头护套170可用于罩住针管22的远端26,更具体地说,可罩住针管22的穿刺端28。针头护套170最好放置在针头组件16处于预用状态的针管22的穿刺端28上,其中防护元件40处于缩进位置并通过拉伸弹簧160保持在缩进位置。针头套管170最好是便宜的、细长塑料针头套,如在医疗界普遍用作针头保护套的那些针头套。
利用所述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的基本结构,接下来参照图1-8,将论述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的操作。在采样状态中针头组件16最好设有处于第一,缩回位置的防护元件40和位于针管22远端26上的针头套管170。防护元件40通过拉伸弹簧160保持在第一缩进位置。参照图1,拉伸弹簧160使指板78,108彼此偏置。该力通过衬套筒元件30的各可伸展元件70,100的近端腿72,102传给衬套筒元件30。作用到衬套筒元件30上的力使衬套筒元件30与防护元件40的近端172啮合或靠近,此时该衬套筒元件在位于拉伸弹簧160的前面或者远端的铰接联接处86和116上铰接。由于防护元件40通过拉伸弹簧160保持在第一位置,采血管可以安装固定到位于柔性管14的第一端18的固定器12上。
为了在医疗过程中使用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采血装置10的使用者将首先把穿刺尖要扎的患者身体区域消毒,和移去针管22远端26处的针保护套170。接下来。针头组件16的使用者抓住侧翼48,50和脊翼52,从而帮助针头组件16定位于穿刺尖要扎的患者身体区域。侧翼48,50和脊翼52优选制造成柔性的,这样它们可以折叠在一起为操作针头组件16提供方便的抓握。在血液收集过程中或者其它医疗过程中,一旦针管22的穿刺尖28插入到患者身体的血管中(也就是静脉),使用者可以把侧翼48,50平铺在患者身体上,和用带子捆缚把针头组件16保持和放置在该位置上。在这种配置中,侧翼48,50也在针管22和使用者指尖之间提供了一屏障,这将会保证防止意外的针头扎伤,这种针头扎伤可能造成针管22从扎入点意外地缩进。针头组件16的使用者也可以用他或她的空闲的手抓住与可伸展元件70,100相连接的指板78,108来进一步帮助使针头组件16保持和放置在穿刺尖要插入患者身体的预期位置上。
完成静脉穿刺之后,针头组件16的使用者将通过把一采血管或者多个采血管(未示出)连接到固定器12上来典型地收集一份或者多份血液样品。一旦血液收集步骤完成,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的使用者接下来可以推动针头组件16使它从采样状态转变到防护状态。为了推动针头组件16,针头组件16的使用者抓住衬套筒元件30,并开始移动衬套筒元件30使它的近端远离防护元件40。随着使用者开始轴向移动衬套筒元件30使它的近端远离防护元件40,拉伸弹簧160继续作用到衬套筒元件30上,使衬套筒元件30向着防护元件40偏置。使用者必须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开始把衬套筒元件30移动到远离防护元件40的位置。
一旦衬套筒元件30达到一个点时,此时与衬套筒元件30相连的每一可伸展元件70,100的近端腿72,102与针管22的中心轴线形成一大于90°的角度Θ,拉伸弹簧160的力解除,自动地使衬套筒元件30和防护元件40偏置成在相对应的轴线方向上彼此远离到第二位置。特别地,拉伸弹簧160通常提供的是作为超过中心(OVER-CENTER)弹簧排列,这样,当衬套筒元件30移动到与拉伸弹簧160相交迭的位置时,拉伸弹簧160的力被释放使指板78,108朝向彼此移动。与拉伸弹簧160相交迭的位置恰好发生在可伸展元件70,100的近端腿72,102与针管22的中心轴线形成一大于90°的角度Θ时。一旦拉伸弹簧160移动到超过中心点时,拉伸弹簧160使指板78,108自动偏置为彼此相对,此时防护元件40和衬套筒元件30同时在轴向上偏置分开。拉伸弹簧160的释放力通过各自的可伸展元件70,100的近端腿72,102和远端74,104传导,将防护元件40和衬套筒元件30移动成轴向上分开。当防护元件40和衬套筒元件30和使衬套筒元件30在轴向上彼此远离开时,针管22缩进到防护元件40内部。这样,拉伸弹簧160被用来自动地(也就是被动地)把防护元件40移动到伸展位置。
拉伸弹簧160可以具有一弹簧常数和自由长度,该长度足以将防护元件40移动到至少部分伸展的位置,此时针管22还没有完全从患者身体上移开,还在患者体内。例如,拉伸弹簧160可以在长度上限制,这样当针头组件16的使用者移动衬套筒元件30到近端腿72,102与针管22的中心轴线形成一大于90°的角度Θ的位置时,拉伸弹簧160具有足以开始移动防护元件40到伸展的位置的力,但是不具有使针管22完全从患者身体上移开的足够的力。接下来,使用者可以从患者身体上完全拔出针管22。此后,拉伸弹簧160提供作用到衬套筒元件和防护元件30,40上的足够的力使防护元件40移动到罩住针管22的穿刺尖28的位置。
可选择地,使用者可以选择在启用针头组件16之前从患者身体上完全拔出针管22。当从患者身体上完全拔出针管22之后,针头组件16的使用者用一只手保持防护元件40的位置,和移动衬套筒元件30到与防护元件40在轴向上远离的近端腿72,102与针管22的中心轴线形成一大于90°的角度Θ的位置时,这释放拉伸弹簧160将指板78,108偏置为朝向彼此并将防护元件40移动到伸展位置上。
在上述论述的操作方法的任一方法中,当防护元件40向前向第二伸展位置移动时,从可伸展元件100的指板108延伸出的锁定元件142,144向针管22移动。当防护元件40沿针管22向伸展位置伸展时,锁定元件142,144的倾斜导缘146,148滑动地啮合在针管22上。当防护元件40达到完全伸展位置时,锁定元件142,144的锁定缘150,152猛地吸住啮合在针管22上,从而把防护元件40固定在伸展位置。一旦锁定元件142,144啮合在针管22上,这样将防止可伸展元件70,100远离针头组件16横向移动。拉伸弹簧160进一步防止可伸展元件70,100彼此远离地移动。这样,锁定组件140,一旦锁定住,就能防止针管22的穿刺尖28从防护元件40中再露出。
一旦针管22被防护元件40完全覆盖住,与防护元件40的外壳42相连的尖端保护器60自动地覆盖中心孔44的远端开口46。特别地,当防护元件40处于缩进位置时(如图1所示),针管22从防护元件40的外壳42中向外伸出,和尖端保护器60的锁定板64与针管22的底表面偏置并啮合。片簧支架62将锁定板64偏置为与针管22啮合。当针管22开始被防护元件40覆盖时,如图4和图5所示,锁定板64沿针管22的底表面滑动直到针管22完全被防护元件40覆盖。一旦锁定板64不再与针管22啮合,轴向伸展的片簧支架62促使锁定板64自动地伸展覆盖外壳42的中心孔44的远端开口46,如图6所示。尖端保护器60完全覆盖外壳42的中心孔44的远端开口46,由此防止针管22的再露出。现在当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被放置在安全状态时,采血管(未示出)可以安全地从针头组件16移开,和针头组件16作为医学废物使用后即丢弃。
参照图9-11,显示了图1-6的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的进一步变型。图9-11的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与图1-6的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除了进一步包括一改型的针头尖端保护器200外大体上是相同的。尖端保护器200通常由尖端保护器外壳202和一保护夹204组成。尖端保护器外壳202优选由一热塑材料注模成型为整体结构。尖端保护器外壳202可以与防护元件40的外壳42形成为整体,如图9-11所示,或者形成为与防护元件40的外壳42分离的并与其相连的单独部件。尖端保护器外壳202包括一远端206和一从尖端保护器外壳202伸出与防护元件40的中心孔44相连通的内部通道208。内部通道208邻近于远端206的部分限定了一扩大的夹子插座或凹进处210。一夹子的装配柱212从尖端保护器外壳202向下伸出。保护夹204优选用印模整体冲压,和由弹性的可偏转金属材料形成。保护夹204包括一具有一近端216和一相对应的远端218的片簧支架214。一装配孔(未示出)从片簧支架214的靠近近端216的位置伸展出。该装配孔具有恰好等于或者稍微小于尖端保护器外壳202的装配柱212直径的直径。由于这些原因,当装配柱212的轴线与装配孔的轴线实质上共轴线时,装配柱212能通过力的作用通过装配孔。一锁定腿220从片簧支架214的远端218成角度地伸出。锁定腿220向片簧支架件214的近端216向后弯曲。
改型的尖端保护器200按如下操作。当防护元件40处于缩进位置时,锁定腿220通过片簧支架214偏置为抵靠着针管22,如图10所示。当衬套筒元件30移动到可伸展元件70,100的近端腿72,102与针管22的中心轴线形成一大于90°的角度Θ的位置时,拉伸弹簧160自动地(也就是被动地)移动防护元件40轴向远离衬套筒元件30到伸展的位置。同时,针管22缩进到防护元件40的外壳42内部。在防护元件40轴向远离衬套筒元件30的移动过程中,锁定腿220通过片簧支架214与针管22偏置接触。当防护元件40达到完全伸展位置时,针管22轴向穿过尖端保护器外壳202形成的凹进处210处缩进。因为锁定腿220是通过片簧支架214朝向凹进处210弹性偏置,只要针管22穿过锁定腿220被抽回,则锁定腿220就弹性偏置进入凹进处210内部。此后,锁定腿220防止针管22从尖端保护器200的尖端保护器外壳202再露出。
在图12中显示了图1-6的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的一种变型。图12的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与图1-6的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除了不再需要拉伸弹簧160外在实质上是相同的。由于图12的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中省略了拉伸弹簧160,因此必须手工推动针头组件16使防护元件40移动到伸展位置。这通过按压各自的铰接弯头连接件76,106的指板78,108来完成,通过指板78,108向可伸展元件70,100传递所施加的力。通过近端腿72,102和远端腿74,104,可伸展元件70,100促使衬套筒元件和防护元件40分开。防护元件40最终将达到如图6所示的伸展位置,前面已经论述过。
图12的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与前面所述的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的区别在于提供了一改型的锁定组件250。改型的锁定组件250由具有多个棘齿254并依赖于此的锁定元件252组成。锁定元件252在可伸展元件70,100的弯头结合件76,106之间延伸。特别地,锁定元件252从指板78,108中之一向相对的另一指板78,108伸展。在图12中,锁定元件252从可伸展元件100的指板108延伸到相对的可伸展构70的指板78,但是这种结构可以颠倒过来。锁定元件252伸展穿过在指板78中形成的开口或者孔256。棘齿254最好设置为使内在的作用力可施加到相应指板78,108上时,棘齿254允许相应的指板78,108彼此相向单向移动。当指板78,108彼此相向运动时,可伸展元件70,100通过它们各自近端腿72,102和远端腿74,104,促使衬套筒元件和防护元件30,40移动分开。棘齿254最好设置为可防止锁定元件252从指板78的孔256中退出(也就是,双向地运动),这防止防护元件40朝向衬套筒元件30轴向缩进。这样,锁定元件252和棘齿254只允许单向运动。在图12中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包括尖端保护器60或者改型的尖端保护器200,两者都在前面论述过。在图12中所示的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与在图1-6中所示的采血装置10和针头组件16在其它方面基本上相同。
本发明采血装置和针头组件已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作出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型和变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加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护针头组件,包括一具有一近端和一带穿刺尖的远端的针管;一支撑着针管近端的衬套筒元件;一防护元件,其包括确定有一中心孔的外壳,该防护元件与衬套筒元件轴向对齐并围绕针管同轴延伸;一对连接衬套筒元件和防护元件的可伸展元件,每一可伸展元件包括一对用一铰接弯头接合件连接的折叠腿,和每一可伸展元件该对腿中的一个在衬套筒接头处与衬套筒元件铰连以及每一可伸展元件该对腿中另一个铰接地与防护元件相连;和一可操作地连接在可伸展元件之间的拉伸弹簧,其中该衬套筒元件与防护元件适合于在针管穿刺尖露出的第一位置和防护元件盖住针管穿刺尖的第二位置之间在相反的轴向方向上彼此轴向相对运动,其中当衬套筒元件与防护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该衬套筒接头位于拉伸弹簧的前面,和其中当衬套筒元件在远离该防护元件近端的轴向方向运动时,连接到该衬套筒元件的每一可伸展元件的腿绕枢轴转动到与针管的轴线形成大于90°的角度的位置,由此使得该防护元件与该衬套筒元件通过该拉伸弹簧在相反的轴向方向上被偏置到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组件,其中该防护元件包括一对从防护元件外壳的相对两侧侧向延伸的蝶状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头组件,其中该防护元件的外壳进一步包括一位于蝶状翼之间的脊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组件,其中该防护元件包括一尖端保护器,当该防护元件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其保护性地包围针管的穿刺尖,和其中该尖端保护器包括一尖端防护外壳和一与该尖端防护外壳相连的弹簧夹,当防护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弹簧夹偏置于针管而当防护元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该弹簧夹弹性地伸展覆盖针管的穿刺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组件,进一步地包括一与防护元件的外壳相连的尖端保护器和包括一沿该外壳轴向延伸的片簧支架,一对把尖端保护器固定于该外壳上的夹腿,和一当防护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向针管弹性偏置和当防护元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弹性地伸展覆盖该外壳中心孔远端开口的锁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组件,其中每一可伸展元件的弯头接合件进一步包括一能使使用者操作该针头组件的指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锁定组件,该锁定组件从至少一个可伸展元件的指板向针管伸展并设置为与针管相配合,这样当通过拉伸弹簧使防护元件和衬套筒元件在相反的轴向方向运动到第二位置时,该锁定组件自动地啮合在针管上以使防护元件固定在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头组件,其中锁定组件包括一对相对的锁定元件,该对锁定元件限定一用于接收针管的凹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锁定元件由弹性柔性材料制造,这样针管在由拉伸弹簧所提供的力作用下能将锁定元件分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组件,其中衬套筒元件适合于与采血装置的柔性管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组件,进一步包括一可移去的位于针管远端的保护套。
12.一种防护采血装置,包括一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的柔性管,柔性管的第一端适合于与一容器相连接;一连接到柔性管第二端的衬套筒元件;一具有一近端和一带有穿刺尖的远端的针管,近端连接到衬套筒元件上和远端从衬套筒元件伸出,针管限定了一与柔性管和固定器液体连通的内腔;一防护元件,包括一限定一中心孔的外壳,该防护元件与衬套筒元件轴向对齐并围绕针管同轴延伸;一对连接衬套筒元件和防护元件的可伸展元件,每一可伸展元件包括一对用一铰接弯头接合件连接的折叠腿,和每一可伸展元件该对腿中的一个在衬套筒接头处与衬套筒元件铰连以及每一可伸展元件该对腿中另一个与防护元件铰连;和一可操作地连接在可伸展元件之间的拉伸弹簧,其中该衬套筒元件与防护元件适合于在针管穿刺尖露出的第一位置和防护元件盖住针管穿刺尖的第二位置之间在相反的轴向方向上彼此轴向相对运动,其中当衬套筒元件与防护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该衬套筒接头位于拉伸弹簧的前面,和其中当衬套筒元件在远离该防护元件近端的轴向方向运动时,连接到该衬套筒元件的每一可伸展元件的腿绕枢轴转动到与针管的轴线形成大于90°的角度的位置,由此使得该防护元件与该衬套筒元件通过该拉伸弹簧在相反的轴向方向上被偏置到第二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护采血装置,其中防护元件包括一对从防护元件外壳的相对两侧侧向延伸的蝶状翼。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采血装置,其中防护元件进一步包括一位于蝶状翼之间的脊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护采血装置,其中该防护元件包括一尖端保护器,当该防护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其保护性地包围针管的穿刺尖,和其中该尖端保护器包括一尖端防护外壳和一与该尖端防护外壳相连的弹簧夹,当防护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弹簧夹偏置于针管而当防护元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该弹簧夹弹性地伸展覆盖针管的穿刺尖。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头组件,进一步包括一与防护元件的外壳相连的尖端保护器和包括一沿外壳轴向延伸的片簧支架,一对把尖端保护器固定于外壳上的夹腿,和一当防护元件位于缩回位置时向针管弹性偏置和当防护元件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弹性地伸展覆盖该外壳中心孔远端开口的锁定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护采血装置,其中每一可伸展元件的弯头接合件进一步包括一能使使用者操作该针头组件的指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护采血装置,进一步包括一锁定组件,该锁定组件从至少一个可伸展元件的指板向针管伸展并设置为与针管相配合,这样当通过拉伸弹簧使防护元件和衬套筒元件在相反的轴向方向运动到第二位置时,该锁定组件自动地啮合在针管上以使防护元件固定在第二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锁定组件包括一对相对的锁定元件,该对锁定元件限定一用于接收针管的凹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采血装置,其中锁定元件由弹性柔性材料制造,这样针管杆在拉伸弹簧所提供的力作用下能将锁定元件分开。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采血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可移去的位于针管远端的保护套。
22.一种自动地把防护针头组件放置到针管穿刺尖被该组件覆盖的安全状态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提供一防护针头组件,包括一具有一近端和一带穿刺尖的远端的针管;一支撑着针管近端的衬套筒元件;一防护元件,包括确定有一中心孔的外壳,该防护元件与衬套筒元件轴向对齐并围绕针管同轴延伸,和该防护元件与衬套筒元件在针管穿刺尖露出的第一位置和防护元件覆盖针管穿刺尖的第二位置之间彼此轴向运动;一对连接衬套筒元件和防护元件的可伸展元件,每一可伸展元件包括一对用一铰接弯头接合件连接的折叠腿,和每一可伸展元件该对腿中的一个在衬套筒接头处与衬套筒元件铰连以及每一可伸展元件该对腿中另一个铰接地与防护元件相连;和一可操作地连接在可伸展元件之间的拉伸弹簧,用于在相反的轴向方向将衬套筒元件和防护元件移动到伸展位置,其中当衬套筒元件和防护元件在第一位置时,衬套筒接头位于拉伸弹簧的前面;在一医疗过程中使用防护针头组件;和在远离防护元件近端的轴线方向移动衬套筒元件直到连接到衬套筒元件的每个可伸展元件的这些腿枢轴转动到与针管的轴向形成大于90°角度的位置,由此通过拉伸弹簧使防护元件与衬套筒元件在相反的轴向方向上偏置到第二位置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可伸展元件的弯头接合件进一步包括一指板,和针头组件进一步包括一锁定组件,该锁定组件从至少一个可伸展元件的指板向针管延伸,锁定组件具有一对相对应的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设置为与针管相配合并限定一个接收针管的凹口,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当通过拉伸弹簧使防护元件偏置到第二位置时,将锁定元件与针管啮合的步骤。
24.一种防护针头组件,包括一具有一近端和一带穿刺尖的远端的针管;一固定地支撑着针管近端的衬套筒元件;一防护元件,包括确定有一中心孔的外壳,该防护元件与衬套筒元件轴向对齐并围绕针管同轴延伸,和该防护元件在针管穿刺尖露出的第一位置和防护元件覆盖针管穿刺尖的延伸位置之间运动;一对连接衬套筒元件和防护元件的相对的可伸展元件,每一可伸展元件包括一对用一铰接弯头接合件连接的折叠腿,和每一可伸展元件该对腿中的一个在衬套筒接头处与衬套筒元件铰连以及每一可伸展元件该对腿中另一个铰接地与防护元件相连;和一锁定组件,连接可伸展元件的弯头接合件并由具有多个棘齿的锁定元件组成,该锁定元件的棘齿设置为允许可伸展元件的弯头接合件朝着彼此单向运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防护针头组件,其中每一可伸展元件的弯头接合件进一步包括一指板,和其中锁定元件从相对的可伸展元件弯头接合件的一个指板到一个指板。
全文摘要
该可防护针头组件包括一针管和一支撑着针管近端的衬套筒元件。一防护元件与衬套筒元件轴向对齐并围绕针管同轴延伸。该防护元件可在针管穿刺尖露出的缩进位置和覆盖穿刺尖的伸展位置之间运动。一对可伸展元件连接在衬套筒元件和防护元件之间。每一可伸展元件包括一对折叠腿。一拉伸弹簧连接在可伸展元件之间。衬套筒元件在远离防护元件的轴线方向上运动。
文档编号A61M1/02GK1449844SQ03110729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0日
发明者K·D·斯温森, V·尼尔曼 申请人:贝克顿迪肯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