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桶花软胶囊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0827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蜜桶花软胶囊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蜜桶花软胶囊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将蜜桶花这种单味中药材制作成软胶囊及其它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急、慢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地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一些中药为复方制剂,尽管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效果不确切,在制作过程中由于选用多味药材生产,质量控制比较困难,所以常见的中药制剂治疗急、慢性肝炎的有效药品还比较少见,用蜜桶花这种药材制作的颗粒制剂已经上市销售,存在的问题是辅料为蔗糖,这种产品显然不适于糖尿病患者使用,另外药的味道比较重、口感差,在颗粒剂中需要加矫味剂调节口感,不能完全掩盖其不适味道,吞服不便,同时颗粒制剂的稳定性差,容易吸潮变质,颗粒剂中添加物多,有效物质含量低、颗粒剂体积大、携带不方便,且需开水冲服,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蜜桶花这种中药材采用单方制作成软胶囊,制得的药品对于肝胆湿热所致的急慢性肝炎有确切的效果,而提供的制作方法简单,质量容易控制,能够克服现有颗粒制剂及其它剂型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蜜桶花软胶囊,将制取到的蜜桶花提取物制作成软胶囊,这个软胶囊内的内容物为黄褐色粘稠状浸膏,气香,味甘,每粒装0.45g,含干浸膏0.27g。蜜桶花软胶囊的制作方法,取蜜桶花浸膏粉、植物油、蜂蜡按3∶2∶0.05制成混悬物,用明胶、甘油、水为原料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灌装压制成软胶囊;具体地说取蜜桶花粗粉,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55℃)的清膏,喷雾干燥,即得蜜桶花浸膏,取蜜桶花浸膏,粉碎,过100目筛,即得蜜桶花浸膏粉,以重量组份计算取蜜桶花浸膏粉、植物油、蜂蜡按3∶2∶0.05制成混悬物,以明胶∶甘油∶水为1∶0.35∶0.9的比例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灌装压制成软胶囊,25℃以下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于25℃以下干燥,取出即得。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和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急慢性肝炎;规格每粒装0.45g,含干浸膏0.27g。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疗效确切,得到的软胶囊为无糖型制剂,制成软胶囊可增加适用人群,口感好,吞服方便,软胶囊中内容物为油状物,不易吸潮,稳定性好,软胶囊每一次服3粒,总量约1.4g,有效物质为0.8g,占总物质的55%,所以软胶囊有服用量少,疗效明显的特点,服用方便,患者容易接受,另外软胶囊体积小,携带方便,且无需开水冲服。
本发明的实施例1用蜜桶花1700g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55℃)的清膏,喷雾干燥,即得蜜桶花浸膏,取蜜桶花浸膏,粉碎,过100目筛,即得蜜桶花浸膏粉,取蜜桶花浸膏粉300克、大豆油200克、蜂蜡5克制成混悬物,以明胶∶甘油∶水为1∶0.35∶0.9的比例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灌装压制成软胶囊,25℃以下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于25℃以下干燥,取出即得。
本发明的实施例2取市售蜜桶花浸膏粉3公斤、菜油2公斤、蜂蜡0.05公斤制成混悬物,将得到的混悬物灌装压制成软胶囊。
权利要求
1.蜜桶花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将制取到的蜜桶花提取物制作成软胶囊,这个软胶囊内的内容物为黄褐色粘稠状浸膏,气香,味甘。
2.蜜桶花软胶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蜜桶花浸膏粉、植物油、蜂蜡按3∶2∶0.05制成混悬物,用明胶、甘油、水为原料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灌装压制成软胶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蜜桶花软胶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蜜桶花粗粉,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2(55℃)的清膏,喷雾干燥,即得蜜桶花浸膏,取蜜桶花浸膏,粉碎,过100目筛,即得蜜桶花浸膏粉,以重量组份计算取蜜桶花浸膏粉、植物油、蜂蜡按3∶2∶0.05制成混悬物,以明胶∶甘油∶水为1∶0.35∶0.9的比例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灌装压制成软胶囊,25℃以下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于25℃以下干燥,取出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蜜桶花软胶囊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蜜桶花软胶囊,将制取到的蜜桶花提取物制作成软胶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急慢性肝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疗效确切,得到的软胶囊为无糖型制剂,制成软胶囊可增加适用人群,口感好,吞服方便,软胶囊中内容物为油状物,不易吸潮,稳定性好,软胶囊每一次服3粒,总量约1.4g,有效物质为0.8g,占总物质的55%,服用量少,疗效明显的特点,服用方便,患者容易接受,软胶囊体积小,携带方便,且无需开水冲服。
文档编号A61P31/00GK1460503SQ03135190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0日
发明者李光碧, 张文静, 赵显美 申请人:张文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