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32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防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用于针的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防护组件,其与一注射器组件、皮下注射针、针组件、具有针头座的针组件、采血针、采血装置、静脉注射装置或其它具有穿刺元件的液体运送装置或组件一起使用。
背景技术
具有穿刺元件用于注射药物或抽取液体的一次性医用装置,例如皮下注射针、采血针、液体运送针及其组件,需要安全且方便地操作。这些穿刺元件包括,例如,尖锐的针管或钝尾针管。
安全方便的操作一次性医用装置是医疗领域中的人员公认的减少接触血液中病原体的危险的方式。安全并方便的操作一次性医用装置可以使该医用装置的处理是无损的。
基于这种认识,大量的装置经过改进使其在使用后可对针进行防护。这些装置大多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操作。另外,很多装置过于专门化而不能用于某些过程中的装置或某些装置或组件。例如一些装置采用非常短而细的针管。一个设计用于在一针管远端锁定的防护装置可能不适合防护一个很短的针管。另外,一个设计用于锁定一尺寸较宽的针管的防护装置在用于很窄的针管时很可能会产生喷射。此外,在不减少表示防护完成的听觉和触觉指示的情况下期望能减少达到防护效果所需的力。
因此,需要一安全防护组件(i)易于制造;(ii)可用于多种设备;(iii)操作简单一只手即可;(iv)可安全地对其进行处理;(v)不妨碍针的正常使用;(vi)具有可以令使用者避免与针接触的触觉特性,使用者可易于对针和病人进行定位并启动和操作该防护组件;(vii)具有可以令使用者避免与针接触的视觉特性,使用者可易于对针和病人进行定位并启动和操作该防护组件;(viii)体积不大;(ix)包括使针中的残留液体泄漏到使用者身上的危险减到最小的装置;和(x)针管从病人的血管中抽出后该针管防护装置立即启动因而对使用者的危险减到最小。
发明概述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组件包括一防护罩;将防护罩连接在包括一穿刺元件,例如针的液体输送装置上的装置;一将防护罩从针上旋转移开的装置;和牢固的将针套住和/或容纳在防护罩中的装置。
优选的,该防护罩包括一后端,一前端,一位于前端的、放置使用过的针的槽或纵向开口,将针定位在槽中的装置,引导针进入槽中的装置,连接防护罩与液体输送设备的装置,引导使用者的手指将防护罩移动到各个位置的装置,和将防护罩牢固地保持在套住使用过的针的状态的装置。
优选的,连接防护罩和液体输送设备的装置是一套管。优选的,该防护罩可移动地连接在一套管上,该套管连接一液体输送设备。
优选的,防护罩通过一套管上接合一弯钩的吊杆与套管相连接,使得防护罩可以相对套管旋转到不同的位置。本发明的范围包括任何将防护套连接到套管上使其能相对套管旋转的结构。这些结构包括公知的机械铰链和各种链接方式,活动铰链,或铰链和链接的结合。
最优选的,防护罩通过吊杆与弯钩之间的干涉配合与套管相连接。由此,防护罩总是位于一稳定位置且不会前后移动,除非使用者操作防护罩使之相对于吊杆和弯钩移动。
可选的,防护套与套管可以是一单一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包括将防护罩和套管模制成一整体部件,从而在制造该组件的过程中不需将防护罩和套管分开。
本发明的组件还可以包括防止使用者接触到针的触觉和视觉装置,使得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将针定位到病人身上并引导使用者启动和操作该防护罩。
本发明的组件还可以包括减少使用者接触到从使用过的针中泄漏的残留物的危险的装置。例如,一聚合物材料如凝胶可以被放置在针中。
最期望的,本发明的组件在其协同部分具有使防护罩移动到罩住针的前方位置的装置。由此,通过将防护罩移动到罩住针的前方位置的简单移动,使该装置适于接下来的处理。这样,由于使用者将针从病人静脉抽出后该防护罩立刻起作用,因而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组件对使用者的危险减到最小。
期望的,本发明的组件可以和注射器、皮下注射针、针组件、带有针筒的针组件、采血装置、静脉注射装置或其它液体输送装置一起使用。优选的,本发明的组件是和包括一针和一接口的针组件一起使用。该针优选是一常规的双头针。
最优选的,本发明与包括一接口和一与接口相连接的具有一非病人端和一静脉端的针的针组件一起使用。本发明的套管可包括一弯钩且防护罩可以活动地连接在该弯钩上。因此防护罩可以相对套管旋转并易于移动到几个不同位置。
优选的,套管不可旋转地与针组件的接口配合。另外,该套管包括和防护罩上的两个相反的装置相配合为表明防护完成提供清楚的听觉和触觉指示的协同装置。套管上的协同装置一般可包括位于套管一侧与弯钩径向相对的人字形凸起结构或其它提供与防护罩铰链连接的类似结构。该人字形凸起包括一前点和一后点。一斜面从后点向前点分叉延伸。该斜面与防护罩上相反的装置共同使得防护罩的侧壁彼此向外偏转。该人字形结构还包括一尖锐凸起的近端。套管上人字形结构的尖锐凸起端与防护罩上相反的装置和防护罩的可弹性偏转的侧壁共同产生表明防护完成的听觉和触觉的指示。
该防护罩优选的包括至少一用于当防护罩位于围绕针管的第二位置时锁定针管的针管指状锁。该针管指状锁优选的从防护罩的侧壁倾斜的有角度的向防护罩的相对侧壁和顶壁伸出。该针管指状锁被设计为当防护罩到达第二位置时该锁与针相接触。针管与针管指状锁之间的接触使得针管指状锁从其伸展位置向侧壁弹性偏转。防护罩的充分旋转会使得针管通过针管指状锁。最终,针管指状锁将弹性地回复到其未偏转状态以牢固地将针管保持在防护罩中。
防护罩优选的还包括一针管侧销。该针管侧销优选地放置在靠近针管指状锁并与防护罩与套管铰接处较近的位置。针管侧销包括一从防护罩顶壁伸出的可弹性偏转的基柱。该针管侧销的基柱与侧销的侧壁完全共面。然而,侧销的基柱可以弹性地偏转出侧壁的平面。针管侧销还包括一从基柱自由端伸出的针管接合柱。更特别的,该针管接合柱有角度地向防护罩的相对侧壁和顶壁延伸。由此,当防护罩旋转到其闭合位置时该针管接合柱与针管相接合。这个接合将使针管接合柱相对于基柱弹性偏转并且使基柱相对于防护罩顶壁弹性偏转。这些偏转将允许针管从上方通过针管侧销。防护罩经过充分旋转之后,针管侧销弹性恢复到未偏转状态并将针管保持在针管侧销的针管接合柱和防护罩顶壁之间。针管侧销和针管指状锁可以设置为同时将针管夹住。由此,针管指状锁和针管侧销彼此协同充分防止使用过的针管再次暴露。
可选的,套管和接口可以是一单一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包括将套管和接口模制成一整体部件,从而在制造过程中不需将套管与接口分开。
最优选的,该套管恰好配合在针组件的接口中使得当防护罩位于其打开位置时静脉穿刺端的斜面或上斜面或针的远端面向套管的同侧。套管,接口,防护罩和具有上斜面的针成一直线使得不需熟练操作该组件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将针刺入病人。具有上斜面的针的静脉端的上述定位可以保证使用者在使用时可以对针进行适当的定位而不需在使用前进行任何操作。最特别的,防护罩的定位对使用者对针的斜面的定位提供了一可视的指示。
优选的,防护罩可以从针的静脉端暴露并向上倾斜的第一位置旋转到针被部分套住的中间位置,然后到针被完全套住的第二位置。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套管和接口为一单一整体结构。该整体结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得到,包括将防护罩,套管和接口模制成一整体部件,从而在制造该组件的过程中不需将防护套,套管和接口分开。
防护罩套住使用过的针的静脉端从而可以轻易地保存使用过的针是本发明的一个优点。该防护罩另一个优点是其只能由使用者启动。
本发明的组件在和一液体输送装置一起使用并从一常规针筒或其它类似设备上取下时,也是非常容易任意处理的。
本发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易于适合应用于很多设备。例如,本发明可以与注射器组件,皮下注射针,针筒,采血针,采血装置,静脉注射装置如导管或其它液体处理装置或具有穿刺元件的组件一起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其防止使用者与针接触的触觉和视觉特性,其使使用者容易相对于病人对针定位并引导使用者启动并操作该组件的防护罩。


图1是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组件连接一针组件及其相关包装部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未组装部件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防护罩的仰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套管沿线4-4剖开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针头接口沿线5-5剖开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防护罩沿线6-6剖开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7-12表示安全防护组件用于具有一常规针头座的图1中的针组件。
图13是用于如图12所示的常规针头座的该组件沿线13-13剖开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14A是图13的组件沿线14A-14A剖开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14B是图13的组件沿线14B-14B剖开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15A和15B是如图11所示的组件的仰视图。
图16表示本发明的另外一实施例,一凝胶原料放在如图11中该组件仰视图所示的防护罩中。
图17是本发明与一血液采集装置结合使用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8是本发明与一注射器结合使用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9是本发明与一导管结合使用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装置的仰视图,与图15A类似,但其套管上不具有人字形结构且防护罩上不具有锁定凸耳。
具体的实施方式尽管本发明可以具有多种形式的实施例,优选的实施例将在附图中表示并在此加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这里公开的只是本发明原理的示例而不是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中。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的对其进行各种修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将在随后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中进行限定。
提及的附图中所有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图1和2表示了一具有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组件的针组件和相关包装部件。该针组件包括一针40,一接口60,罩住针的包装部件和一标签。该安全防护组件包括一套管90和一防护罩140。
如图2和5所示,针40包括一非病人端42,一静脉端44和一在非病人端和静脉端之间延伸的通道46。一弹性套筒48套住非病人端。第一刚性套筒50套住静脉端,第二刚性套筒52套住非病人端和弹性套筒。如图1所示,一标签196可应用于最终装配部分。
如图2和5所示,接口60包括一螺纹端64,一凸条端66和一在螺纹端与凸条端之间延伸的通道62。螺纹端和凸条端由一法兰盘68分开。针40的非病人端42从螺纹端64延伸出来而针的静脉端44从凸条端66延伸出来。优选的,螺纹端64包括将接口安装在一常规的针座上的外螺纹80而凸条端66包括一连接接口和套管90的外凸条82。
如图2和4所示,套管90包括一前套筒92和一后套筒94。前套筒92为圆柱形并包括一内圆周表面96和一外圆周表面98。前套筒92与后套筒94在一凸缘100处相连接。后套筒94为圆柱形并包括一内圆周表面102和一外圆周表面104,其从凸缘100处相对前套筒92延伸出来。前套筒92的内径大于后套筒的内径。可选的,套管90的内径可以是相等的。一弯钩114从前套筒92的外圆周表面98延伸出来。一人字形凸起118从前套筒92的外圆周表面98与弯钩114相对的一侧向外延伸出来。该人字形凸起118是完全对称的并具有一朝向后套筒94的顶端120和从顶端120向后套筒94对称分叉的斜面122(图15A)。斜面122终止于位于人字形凸起118的外侧和近端的圆形端124。该圆形端124连续延伸进入朝向后套筒94的人字形凸起118的近端。
如图2和6所示,防护罩140包括一后端144和一前端146。
防护罩140的前端146包括一槽或纵向开口160,其是由从顶壁163向下延伸并沿着槽160长度方向向前端壁164延伸的彼此相对平行的侧壁162构成。槽160比针40稍宽。侧壁162包括彼此平行延伸并与顶壁163平行的底边165。
一针管指状锁167位于一个侧壁162上并设置成保护用过的针。针管指状锁167从一侧壁162与底边165相邻的开头位置延伸出并与相对侧壁162成一定角度向顶壁163伸出。针管指状锁167从各自的侧壁162伸出的长度优选的大于各自侧壁之间距离的一半。当针进入槽160时可使针管指状锁167发生偏转。一旦针通过针管指状锁167的末端,针管指状锁就移动到其初始位置使得针永久的被针管指状锁167保留在槽160中。
防护罩140的后端144限定了一在槽160延续部分的套管结合区域166。套管结合区域166包括一后端168,一前端170,一顶部手指引导区域172,从顶部手指引导区域172向下延伸的侧壁174,一尺寸适合于包围套管90的下侧区域176,支持吊杆182的延伸臂180。侧壁174在与后端168相邻的地方被一较大的宽度隔开。该较大的宽度可使侧壁174能径向的滑过套管90的前套筒92的相对侧表面。同时,侧壁174向前端170会聚而形成一侧壁之间的较短距离,该距离与防护罩140的前端146的侧壁162之间的距离相等。侧壁174包括与顶部手指引导区域172反向的底边177。图6中表示的最清楚,底边177在套管结合区域166的后端168和前端170之间向顶部手指引导区域172方向弯曲。
防护罩140还包括一针管侧销220。针管侧销220部分位于侧壁162上大致与防护罩140的套管结合区域166相邻部分的一个窗口222中。更特别的,针管侧销220包括一从顶壁163伸出位于窗口222中的可弹性偏转的基柱224。基柱224位于侧壁163的平面中,但只有侧壁163厚度的三分之一。由此,基柱224可以围绕一与侧壁162和顶壁163的交界线充分重合的轴线弹性偏转。针管侧销220还包括一从基柱224的自由端伸出与相对侧壁成一定角度伸向顶壁163的针管接合柱226。图14B表示的最清楚,针管接合柱226与基柱224具有相同的厚度。如图14B所示,针管接合柱226与针管指状锁167终止在一位置,在该位置它们彼此对准。但是,针管接合柱226与侧壁162所成的锐角大于针管指状锁167与侧壁所成锐角。不同的角度说明越接近针管侧销220侧壁162就越低。因此,图14B中描述的针管接合柱226的较大的锐角用来保证针管接合柱226的自由端与针管指状锁167的自由端彼此对准。
防护罩140朝向第二位置的旋转使得针40与针管侧销220的针管接合柱226相接合并使针管侧销220产生偏转。该偏转包括针管接合柱226关于基柱224的偏转和基柱224关于顶壁162的偏转并进入窗口222所限定的空间。防护罩140的充分偏转将使针40通过针管接合柱226。当针40通针管指状锁167时的情况完全相同。由此,针管侧销220和针管指状锁167将几乎同时弹性回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将针40保持在接近顶壁162的位置。
位于套管接合区域166上的侧壁174的末端尽头包括从侧壁174相对内表面175互相伸出的圆形凸耳194。圆形凸耳194设置用来接合套管90的棘爪118。更特别的,每个圆形凸耳包括一远表面195,一近表面197和一在远表面195和近表面197之间延伸的曲面198。远表面195与侧壁174成一大约为60°的倾角,而近表面197与侧壁174成一大约为45°的倾角。曲面198在远表面195和近表面197之间光滑并凸圆状的延伸。当防护罩140到达第二位置时,圆形凸耳194的近表面197将接合棘爪118并使侧壁174相互轻微偏转。每个圆形凸耳194上的曲面198的顶点通过各自位于套管90上的人字形凸起118的圆形端表面124。结果是,侧壁174开始向未偏转状态弹性恢复。侧壁174的弹性恢复与凸耳194的倾斜远表面195使得侧壁174夹持住人字形凸起118。当用过的针被针管指状锁167和针管侧销220锁住时产生这个夹持动作并清楚地通过听觉和触觉指示表明防护的完成。圆形凸耳194的远表面195和近表面197的角度会影响防护罩140的性能。特别的,近表面197的一个较小的锐角能减小防护罩140通过圆形凸耳194所需的力。圆形凸耳194的前表面197的一个较大的锐角会增大防护罩140向第二位置移动的力。同样的,当防护罩140在侧壁174的弹性恢复的作用下被推向第二位置时远表面195和侧壁174之间的角度会影响其加速特性。加速特性的这种改变会影响防护动作的听觉指示效果。可以使与防护罩140的圆形凸耳194相接合的人字形凸起118的端面具有更尖锐的角度而得到不同的听觉和加速特性。
顶部手指引导区域172包括一从套管接合区域的后端向一凸缘186轻微向上倾斜地延伸的第一斜面184。从凸缘186向顶壁163向下延伸出第二斜面188。最优选的是,第一斜面包括触摸凸起190。该触摸凸起给使用者触觉和视觉的帮助,提醒使用者其手指已经接触到防护罩并且防护罩已位于一确定或控制位置。该触摸凸起可以是任何结构的只要其从顶部手指引导区域伸出并不同于该区域。该触摸凸起也可以具有与顶部手指引导区域或防护罩不同的颜色。
第二斜面188具有一带有会聚肋条的内表面192,当防护罩旋转到闭合位置时该会聚肋条将针推向槽160的中心。外表面稍稍倾斜并从第二斜面呈放射状延伸。如果在针的纵向轴线与接口的纵向轴线不相重合的情况下内表面和肋条尤为有用。
延伸臂180位于后端168和顶部手指区域172的前端处,并支持吊杆182。
通过针40连接到接口60上并用粘合剂在接口的末端密封将该安全防护组件和针组件组合在一起。随后接口60通过超声焊接或任何其它焊接技术,或机械配合与套管90结合在一起,由此套管90的后环形套筒94与接口的凸条端66相配合。接口的外凸条82被容纳或强制配合于套管90的后环形套筒94的内壁102。套管与针的静脉端成直线排列,由此弯钩臂与针的上斜面成直线排列。随后刚性套筒50被强制配合于套管90的后套筒92的内壁96中以将针套住。然后,防护罩140连接到套管90,由此吊杆182被强制装配到弯钩部件114内,由此槽160面向刚性套筒50。最优选的是,该防护罩通过吊杆和弯钩之间的强制配合或干涉配合与套管相连接。由此,该防护罩总是位于一稳定位置并且不会挪动除非使用者确实要移动防护罩。为组装最后一个零件,将防护罩140向刚性套筒50移动并且第二刚性套筒52被强制装配到套筒90的后端套筒94的外表面上。
另外,一标签196可以贴在最后组装好的部件上。该标签可以用于为该部件提供抗干预,使其不会被再次使用。
使用时,如图7-15所示,非病人端防护罩被取下然后将一针头座拧到针的接口上。如图8和12明确所示,防护罩被使用者朝针头座向后旋转。然后如图9所示,套住静脉端的静脉端防护罩被取下。然后如图10所示,施行静脉穿刺,由此针的静脉端插入病人的静脉,具有塞子的抽空管插入针头座。然后如图11和13所示,当静脉穿刺结束后,使用者可以很容易的将防护罩从打开位置朝静脉端方向旋转到一中间位置,然后使用者可以在手指引导区域推动防护罩使其移动到第二位置,由此针被保持在纵向开口中。更特别的是,针40与针管指状锁167和针管侧销220相接触。针40与套管手指锁167的接合使得针管指状锁167向顶壁和侧壁162偏转并从此伸出。同时,针40使得针管侧销220的针管接合柱226围绕基柱224偏转,并进一步使基柱224相对顶壁162偏转并进入窗口222。防护罩140的充分旋转将使针40通过针管指状锁167和针管侧销220。最终,套管手指锁167和针管侧销220将弹性恢复到未偏转状态。由此,针40将保持在针管指状锁167和针管侧销220之上。针管指状锁167的角度将提供足够的阻力使得防护罩140不会移回到打开位置。针管接合柱226的阻力稍小。但是,基柱224的偏转能力增强了针管侧销220防止防护罩140向打开方向移动的阻力。
当防护罩140转动到第二位置时针40被容纳于防护罩140中。更特别的是,圆形凸耳194的近表面197移过棘爪118并使侧壁174彼此向外偏转。圆形凸耳194的近表面197的角度确保了防护罩140的方便移动。另外,侧壁174的弹性和凸耳194的远表面195的角度使防护罩140加速进入第二位置。防护罩的这个加速移动促进了产生一清晰表明防护完成的听觉和触觉指示。
可选的,如图16所示,一凝胶材料190被放置在防护罩140中,因而当针穿过针管指状锁167和针管侧销220后将停止在凝胶材料190中。凝胶材料将包含一些在针上的残留液体。同时,圆形凸耳或凸起198移过棘爪118。这使得侧壁174彼此向外偏转并随后回复夹住套管90与其接合,从而产生一清晰的表明防护完成的听觉和触觉指示。
图17,18和19是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其所包括的部件与图1-3所示的部件完全相同。由此,执行相同功能的相同部件将被标记为与图1-3中这些部分相同的数字,除了图17中的标号加了一个后缀“a”,图18中的标号加了一个后缀“b”,图19中的标号加了一个后缀“c”来表示与图1-3中相同的部分。
可选的,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组件可与一常规静脉注射装置一起使用,如图17所示。
举例说明,防护罩140a和套管90a连接到一常规静脉注射装置,200,或一包括具有一针头接口204的针体的蝴蝶状结构,该针体具有一从针体前端延伸的针头接口204和一嵌入针头接口204的针206。从针体的后端延伸出一可弯曲的管208,该管208是常规的并用于允许使用者操纵该结构并将其连接并随后提供注射液体,或当该装置用于采血时,用于所采集血液的回输。
注射装置200还包括连接在针头接口并向外伸出的可弯曲的翼210。
可选的,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组件可用于连接一注射器,如图18所示。
举例说明,防护罩140b和套管90b连接到一常规皮下注射器300上,该注射器300包括一具有一远端304和一近端306的注射管302和一活塞312。
可选的,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组件可用于连接一导管,如图19所示。
图20表示了一个另外的可选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图15A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实质上是相同的。因此相同的标号被用来表示相同的或非常近似的部分。然而,图20与图15A不同之处在于套管90不具有图15A中的人字形凸起118。另外,防护罩140不具有与图15A中的圆形凸耳194相类似的凸耳。因此,图20中所示的实施例全靠针管指状锁167和针管侧销220与针40的接合来达到目的。在图20的实施例中具有较少的结构用来使其获得如前述的实施例中的表明防护完成的听觉和触觉指示,而且也不具有对防护罩140进行加速使其进入包围针40的第二位置的结构。然而,在完成防护后,图20中防护罩140和针40之间的保持力和前述实施例中相应部分的保持力是大致相同的。
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组件的防护罩和套管包括可由多种材料大量模制生产的部分,原料例如聚乙烯,聚氯乙稀,聚苯乙烯或聚乙烯及其类似物。所选的材料应当在使用本发明时提供适当的遮盖并为其结构提供支持,但为了提供相对于该组件的防护罩和套管的协同运动所选材料也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针组件,包括一针头接口,该针头接口具有近端和远端以及在近端和远端之间延伸的通路,一针管,其安装在所述针头接口的所述通路上并具有一从所述接口的所述远端伸出的一尖锐的远端,一具有近端和远端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所述近端铰接安装在所述接口上,从而可从一所述防护罩与所述针管分开的第一位置旋转到所述防护罩完全包围所述针管的第二位置,所述防护罩包括一顶壁和从所述顶壁延伸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侧壁,一弹性可偏转的针管指状锁,其从所述第一侧壁成一定角度地伸向所述顶壁,一针管侧销,该针管侧销具有一悬垂在所述顶壁上的弹性可偏转的基柱和一从所述基柱成一定角度伸向所述顶壁的弹性可偏转的针管接合柱,由此所述针管指状锁和所述针管侧销在所述防护罩向所述第二位置旋转期间发生偏转以夹持住所述针管。
2.如权利要求1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侧销的所述基柱和所述防护罩的一个所述侧壁大体上共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指状锁具有一自由端并且所述针管侧销的所述针管接合柱有一自由端,所述针管指状锁的自由端和所述针管侧销限定了一大体上并行于所述顶壁的直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侧销位于所述针管指状锁和所述防护罩的所述近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是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接口包括一牢固地安装在所述针管上的内部管状部分和一牢固的安装在所述内部管状部分上的外部套管,所述防护罩铰接安装在所述接口的所述套管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包括一近端,所述针管延伸穿过所述接口的整个所述通路,从而所述针管的所述近端从所述接口的所述近端伸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安装在所述针管的所述近端上并牢固地与所述接口的所述近端接合的弹性套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形成在所述接口外部的人字形凸起,所述人字形凸起包括一朝向所述接口远端的中心点和朝着所述接口近端的一对圆形端,形成在所述防护罩的圆形凸耳,其用来接合所述人字形凸起的所述圆形近端,当所述防护罩旋转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圆形凸耳越过所述人字形凸起的所述圆形端,借此所述圆形凸耳和所述人字形凸起的所述圆形近端发出表明所述防护罩到达所述第二位置的听觉和触觉指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凸起设置在与所述防护罩和所述接口的铰接部位相对的所述接口上的位置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凸耳形成在所述防护罩的所述侧壁的衬面的内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凸耳的尺寸适合于当所述防护罩旋转进入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圆形凸耳移动越过所述人字形凸起的所述圆形近端时使所述侧壁彼此向外发生偏转。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形凸耳包括一与所述相应侧壁成一锐角的近表面,一与所述相应侧壁成一锐角的远表面和一在所述近表面和远表面之间延伸的曲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安全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耳的远表面与所述相应侧壁成大约60°的角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安全防护组件,包括一防护罩和一将该防护罩连接到一液体输送装置的套管,由此该防护罩可以相对于该套管旋转。优选的,该安全防护组件可以用于针组件、静脉注射装置、注射器、导管或其它液体输送装置或具有穿刺元件的组件。
文档编号A61M5/32GK1459318SQ0314076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24日
发明者J·W·W·克劳福德 申请人:贝克顿迪肯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