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2214阅读:1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添食对蚕体内细菌进行防治的药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蚕桑生产是农民的一项传统的副业,它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养殖的好坏关系到农民的收入。由于蚕自身的特点,对细菌的抵御能力有限,极易感染细菌发病而导致死亡,影响养殖效益,这就需要及时和有效地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目前危害蚕的细菌主要是黑胸败血病菌、青头败血病菌、灵菌败血病菌。现行市场上防治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体外消毒粉剂,主要有防病一号、消毒净、漂白粉等,其有效成份不外乎甲醛或次氯酸钙,有效成份辅以陶土、石灰等载体即为成药,这些粉剂对家蚕体表的病毒病、真菌病以及细菌病的病源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对体内侵入性病菌作用不明显。在使用体外消毒粉剂对蚕进行防治时是用纱袋装上药粉人工撒到蚕体上,操作过程中扬起的粉尘对人的呼吸道具有刺激作用,损害了操作者身体健康。采用这种方法也不能保证把药粉均匀撒于蚕体上,影响了疗效;另一类是通过添食抗菌药杀灭侵入蚕体内的细菌,这一类药物的有效成份主要是氯霉素、红霉素、诺氟沙星等,其中氯霉素在养殖业上已被禁用,红霉素仅对黑胸败血病菌有效,对青头败血病菌、灵菌败血病菌的防治无效。诺氟沙星虽然对细菌性败血病的防治效果好,但其用药量大,且单价较高,增加了养殖成本,影响了养殖效益。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其对多种细菌性败血病具有很好的疗效,防治时操作简便,并能降低养殖成本。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方法。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是由环丙沙星衍生物和赋形剂混合制备成胶囊剂型,环丙沙星衍生物与赋形剂的质量比为(45-70)∶(30-55),最佳配比是63∶37。
本发明中环丙沙星衍生物为盐酸环丙沙星或乳酸环丙沙星,赋形剂为葡萄糖或淀粉。
本发明的蚕用防治病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先将赋形剂粉碎到100目细度,再按比例加入环丙沙星衍生物原药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制粒,再填入胶囊中,抛光后制板,最后包装得到成品。
由于本发明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内含一定量的环丙沙星衍生物,其对蚕病的防治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成本较低。下面以黑胸败血病菌、青头败血病菌、灵菌败血病菌作为病源,对本发明药物和氯霉素、红霉素、诺氟沙星进行对比试验具体说明(在下列表中本发明药物简称胶囊)一、对家蚕细菌败血病的体外抑菌试验将培养基融化后冷至30摄氏度左右,加入菌液,浇制平板,用圆孔滤纸(d=3mm)浸入不同浓度的供试药剂,放在平板上,28摄氏度培养24小时,测定抑菌圈直径(单位cm),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胶囊对三种败血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作用浓度低,50--100PPm就有较为理想的抑菌作用,可以弥补常规药抗菌谱窄,作用浓度高,用药量大的缺陷。
二、对家蚕细菌性败血病的预防试验以氯霉素、红霉素、本发明胶囊、诺氟沙星兑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做预防家蚕细菌败血病试验,添食上述药物停药2小时后,接种病菌,发病率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胶囊100PPm对家蚕三种主要细菌性败血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氯霉素500PPm对黑胸败血病、青头败血病有效,对灵菌败血病无效,红霉素仅对黑胸败血病有效,诺氟沙星500PPm与本发明胶囊100PPm的预防效果相当。
三、对家蚕细菌性败血病的治疗试验以氯霉素、红霉素、本发明胶囊、诺氟沙星兑水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做治疗家蚕细菌败血病试验,接种病菌后4小时添食上述药物,发病率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胶囊150PPm对家蚕黑胸败血病、青头败血病治疗效果满意,300PPm对灵菌败血病效果较好。氯霉素1000PPm对黑胸败血病、青头败血病治疗极佳,对灵菌败血病无效。红霉素仅对黑胸败血病有效。诺氟沙星1000PPm对三种败血病治疗效果均理想。
四、本发明胶囊与现行蚕药的成本进行比较,氯霉素已禁止使用,不列其中,红霉素仅对黑胸败血病有效,也没有使用价值。经测算本发明胶囊一粒零售价预计为0.38元,诺氟沙按现行市价每支0.15元,配成可达防治目的的稀释液每升价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用本发明胶囊防治蚕病,其成本仅为诺氟沙星溶液的三分之一,有利于蚕农降低养殖成本,便于推广应用。
另外,由于环丙沙星衍生物水溶液的药效半衰期只有数十小时,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原药未经水溶解,其药效稳定性能得到保证,且可长期贮存。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成品以胶囊形式存在,这就方便了广大蚕农,蚕农在使用时不需要再进行准确称量,只要拆开已定量的胶囊,直接兑合适量的水搅匀,喷洒到桑叶上就行了。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本发明的原料环丙沙星衍生物、赋形剂均可市购。
实施例1将盐酸环丙沙星与100目细度的淀粉以质量比为45∶55混匀,制成每粒300mg药粉的胶囊。进行防治前把胶囊拆开,使内容物溶于850ml的清水中,然后将药液均匀洒到桑叶上,以湿润为度,给蚕添食。
实施例2将乳酸环丙沙星与100目细度的葡萄糖以质量比为50∶50混匀,制成每粒300mg药粉的胶囊。进行防治前把胶囊拆开,使内容物溶于1000ml的清水中,然后将药液均匀洒到桑叶上,以湿润为度,给蚕添食。
实施例3
将盐酸环丙沙星与100目细度的葡萄糖以质量比为63∶37混匀,制成每粒300mg药粉的胶囊。进行防治前把胶囊拆开,使内容物溶于1100ml的清水中,然后将药液均匀洒到桑叶上,以湿润为度,给蚕添食。
实施例4将盐酸环丙沙星与100目细度的淀粉以质量比为63∶37混匀,制成每粒300mg药粉的胶囊。进行防治前把胶囊拆开,使内容物溶于1100ml的清水中,然后将药液均匀洒到桑叶上,以湿润为度,给蚕添食。
实施例5将乳酸环丙沙星与100目细度的淀粉以质量比为68∶32混匀,制成每粒300mg药粉的胶囊。进行防治前把胶囊拆开,使内容物溶于1400ml的清水中,然后将药液均匀洒到桑叶上,以湿润为度,给蚕添食。
实施例6将盐酸环丙沙星与100目细度的葡萄糖以质量比为70∶30混匀,制成每粒300mg药粉的胶囊。进行防治前把胶囊拆开,使内容物溶于1500ml的清水中,然后将药液均匀洒到桑叶上,以湿润为度,给蚕添食。
在给蚕添食以上药物时,根据情况,添食次数为四龄2-3次,五龄4-5次。
实施例7制备本发明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的方法为先将淀粉或葡萄糖粉碎到100目细度后,加入盐酸环丙沙星或乳酸环丙沙星,环丙沙星衍生物与赋形剂的质量比为(45-70)∶(30-55),搅拌均匀后制成每粒300mg的胶囊,接着进行抛光制板,最后包装得到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由环丙沙星衍生物与赋形剂混和制备成胶囊剂型,环丙沙星衍生与赋形剂质量比为(45-70)∶(30-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其特征在于环丙沙星衍生物与赋形剂的质量比为63∶3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其特征在于环丙沙星衍生物为盐酸环丙沙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其特征在于赋形剂为葡萄糖。
5.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的方法为以下步骤顺序,将赋形剂粉碎到100目细度,再按比例加入环丙沙星衍生物原药进行搅拌到均匀,然后制粒,再填入胶囊中,抛光后制板,最后包装得到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用防治细菌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解决了现有蚕用防治细菌病药物的抗菌谱不宽或用药成本高的缺点,它是由环丙沙星衍生物与赋形剂混合组成,最后制备成胶囊剂型。本发明药物对人体和家蓄无毒副作用,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对危害蚕的一些主要细菌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作用浓度低,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使用操作简便,减轻了劳动强度。本发明蚕用防治细菌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可适用于蚕桑养殖业中。
文档编号A61K31/496GK1600311SQ03158369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6日
发明者周元铎 申请人:周元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