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300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世界性疑难病。发病人数日趋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多种并发症。现代医学认为I型糖尿病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病毒感染有关;II型糖尿病可能由于胰岛β细胞葡萄糖受体异常,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作用不起反应(胰岛素抵抗)所致。其诱因还多与肥胖、缺乏运动、营养过剩、外伤、精神刺激有关。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较多,特别是中药制剂和西药制剂各有优势和不足,如西药有毒副作用,中药降糖速度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兼有中药和西药优势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本发明还涉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的原料包括A茯苓 熟地 玄参 天花粉 生黄芪 人参 白术 益智仁 龟板 乌梅知母 覆盆子 黄连 淫羊霍 荔枝核 当归 柴胡 赤芍 川楝子 萆陈皮 枸杞子 葛根 丹参 灵芝 麦冬 川军 元参;B优降糖。优降糖有效成份为“格列本脲”。此技术方案,能充分发挥中西药的各自优势,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具有降低血糖、尿糖的作用,控制治疗并发症的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力的作用,去腐生新、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血脂的作用。降糖速度快,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
作为优化,组份A还包括佩兰和桃仁。佩兰为臣养阴、清热解毒,桃仁为君、益气养阴。
作为优化,组份A还包括甘草。甘草用于调和诸药。
作为优化,组份A的重量配比是茯苓15-45 熟地15-45 玄参10-30 天花粉10-30 生黄芪5-15 人参5-15 白术10-30 益智仁5-15 龟板25-75 乌梅5-15 知母10-30 覆盆子25-75 黄连5-15 淫羊霍5-15 荔枝核5-15 当归15-35 柴胡5-15 赤芍5-15 川楝子5-15 萆5-15 陈皮5-15 枸杞子10-30 葛根5-15 丹参10-30 灵芝5-15 麦冬15-35 川军2-8 元参10-30。
作为优化,组份A还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佩兰4-12 桃仁5-15。
作为优化,组份A还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甘草5-15。
作为优化,组份A的混合物与组份B的有效成份的重量配比为0.5g/1.25-2mg。
作为优化,由组份A粉碎后与组份B混合而制成。
作为优化,由组份A粉碎后与组份B混合,再装入胶囊制成。
本发明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组份A粉碎,再与组份B混合。
作为优化,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组份A中的各原料药粉碎混匀,再与组份B混合,最后将两组份的混合物装入胶囊。
本发明药的服用方法是成人每次1-2粒,每日1-3次,维持量每日1-3粒。
本发明人将上述技术方案所得口服药胶囊与单服优降糖作为对照用于临床,观察结果如下患者来源于门诊确诊的糖尿病人。观察人数共113人,其中失访12人,实际观察人数101人。本发明药组年龄最大70岁,最小29岁,平均48.3岁。其中男性36例,女性19例,病程最长16年,最短3年。优降糖组年龄最大73岁,最小28岁,平均49.3岁。其中男性20人,女性26人,病程最长7年,最短2年。
将糖尿病人随机分组,奇数组服本发明药每次1-2粒,每日2~3次。偶数组服优降糖每次1~2片,每日2~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服药期间以低糖低脂饮食。对初复诊病人的一般情况、病情、用药以统一调查表作详细记录,观察时间15天~3个月,随访半年,对比两组病例的疗效。
1、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空腹血糖基本控制在5.6mmol/L~6.1mmol/L范围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伴发症状显著恢复减轻或延缓。
表4

*比较例3的聚偏氟乙烯不溶解于除N-甲基吡咯烷酮以外的溶剂,不能制成合剂涂料。
从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与粘合剂中使用聚偏氟乙烯的电池N~P相比,使用偏氟乙烯-四氟乙烯类共聚物的电池A~M的50%容量循环数大,发挥出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特性。另外,电池M的循环特性特别良好,其理由在于,由于粘合剂使用数均分子量大于其它粘合剂的共聚物,作为集电体的铝箔、铜箔与电池合剂的粘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这一点考虑,作为粘合剂使用偏氟乙烯-四氟乙烯类共聚物,特别是使用数均分子量较大的共聚物,这在谋求提高电池充放电循环<p>结论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多于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致五脏虚弱,津液不足,情志失调,郁火内炽。饮食不节,胃肠燥热,脾失运化,化燥伤津。阴精亏耗,虚火内生遂致肺燥、肾虚、胃热,发为消渴。郁热日久耗津灼液,而致血滞血淤,或病损及阳,以致阴阳俱虚,阳虚寒凝,而导致血淤,水津不布,而消渴愈甚。消渴病的治疗常以肺、胃、肾为主,而本发明药的配方除以肺、胃、肾为主外,又以调理肝、胆、脾为整体观。本发明药的配方则以白茯苓丸和血府逐淤汤为主加减而成。以“补”和“消”字为立法,以益气养阴,理气健脾,活血解毒为原则,以茯苓、熟地、元参、桃仁、天花粉、黄芪、人参为君,益气养阴;白术、益智仁、龟板、乌梅、知母、覆盆子、黄连、荔枝核、佩兰为臣,养阴清热解毒;丹参、当归、柴胡、赤芍、川楝子、萆为佐,解郁化湿、活血养血;甘草调和诸药;陈皮理气醒脾化浊共为使。诸药配合,在治疗糖尿病和并发症状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的有效情况和优降糖的有效情况比较,P>0.05,说明没有显著差异。而优降糖在临床中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是肯定的,从而也说明了本发明药的疗效。而本发明药的总有效率(96.4%)较优降糖的总有效率(82.6%)略高,说明本发明药的治疗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又略优于优降糖组。
从表3可以看出优降糖组患病年限平均4.4年,本发明药组6.75年,优降糖组血糖值降至7mmol/L以下所用天数为62.2天,本发明药组血糖值降至7mmol/L以下所用天数为23天。(血糖值均为空腹)就糖尿病而言,患者患病年限越长,病情越重并发症越多,且随病程延长日趋加重。就本资料而言,本发明药组的病情及并发症要明显重于优降糖组。可优降糖组降至观察期所用天数为62.2天,而本发明药组只用23天,本发明药组所用天数明显小于优降糖组。也就是说,本发明药的降糖速度明显优于优降糖组。
通过观察期的统计发现,本发明药组的患者的自身症状及血糖值随着观察期内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减轻的趋势,且有个别患者感觉症状明显消失,且作用较持久。而优降糖组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呈现减轻的人数明显低于本发明药组,而无变化或加重人数明显高于本发明药组,且有8人已改服其它降糖药物。这说明优降糖组的长期效果就个体而言是不平稳的,所以就本资料而言,本发明药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优降糖。
总结本发明药为中西药结合制剂,它的优点为用西药即补充了中药降糖缓慢的不足,同时利用中药的作用又解除了本西药的毒副作用;具有降低血糖、尿糖的作用,控制治疗并发症的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力的作用,去腐生新、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降血脂的作用。所以本发明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具有制备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药效持久,降糖迅速,长期服用药效稳定且无不良反应,既克服了西药有毒副作用的缺陷,又弥补了中药降糖缓慢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发明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组份A/组份B=0.5g/1.25、1.5、2mg,组份B以有效成份“格列本脲”计。
组份A的重量配比是茯苓15、30、45 熟地15、30、45 玄参10、20、30天花粉10、20、30 生黄芪5、10、15 人参5、10、15 白术10、20、30 益智仁5、10、15 龟板25、50、75 乌梅5、10、15 知母10、20、30 覆盆子25、50、75 黄连5、10、15 淫羊霍5、10、15 荔枝核5、10、15 当归15、25、35 柴胡5、10、15 赤芍5、10、15 川楝子5、10、15 萆5、10、15 陈皮5、10、15 枸杞子10、20、30 葛根5、10、15 丹参10、20、30 灵芝5、10、15 麦冬15、25、35 川军2、5、8 元参10、20、30;重量单位是克。
组份B是优降糖,有效成份为“格列本脲”,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其制备方法是先将组份A中的各原料药粉碎混匀,过100目筛,再与组份B混合,最后将两组份的混合物装入胶囊,每粒胶囊装药0.5克。
实施例二,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组份A/组份B=0.5g/1.25、1.5、2mg,组份B以有效成份“格列本脲”计。
组份A的重量配比是茯苓15、30、45 熟地15、30、45 玄参10、20、30 天花粉10、20、30 生黄芪5、10、15 人参5、10、15 白术10、20、30 益智仁5、10、15 龟板25、50、75 乌梅5、10、15 知母10、20、30 覆盆子25、50、75 黄连5、10、15 淫羊霍5、10、15 荔枝核5、10、15 当归15、25、35 柴胡5、10、15 赤芍5、10、15 川楝子5、10、15 萆5、10、15 陈皮5、10、15 枸杞子10、20、30 葛根5、10、15 丹参10、20、30 灵芝5、10、15 麦冬15、25、35 川军2、5、8 元参10、20、30 佩兰4、8、12 桃仁5、10、15,重量单位是克。
组份B是优降糖,有效成份为“格列本脲”,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其制备方法是先将组份A中的各原料药粉碎混匀,过100目筛,再与组份B混合,最后将两组份的混合物装入胶囊,每粒胶囊装药0.5克。
实施例三,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组份A/组份B=0.5g/1.25、1.5、2mg,组份B以有效成份“格列本脲”计。
组份A的重量配比是茯苓15、30、45 熟地15、30、45 玄参10、20、30 天花粉10、20、30 生黄芪5、10、15 人参5、10、15 白术10、20、30 益智仁5、10、15 龟板25、50、75 乌梅5、10、15 知母10、20、30 覆盆子25、50、75 黄连5、10、15 淫羊霍5、10、15 荔枝核5、10、15 当归15、25、35 柴胡5、10、15 赤芍5、10、15 川楝子5、10、15 萆5、10、15 陈皮5、10、15 枸杞子10、20、30 葛根5、10、15 丹参10、20、30 灵芝5、10、15 麦冬15、25、35 川军2、5、8 元参10、20、30 佩兰4、8、12 桃仁5、10、15,甘草5、10、15重量单位是克。
组份B是优降糖,有效成份为“格列本脲”,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其制备方法是先将组份A中的各原料药粉碎混匀,过100目筛,再与组份B混合,最后将两组份的混合物装入胶囊,每粒胶囊装药0.5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A茯苓 熟地 玄参 天花粉 生黄芪 人参 白术 益智仁 龟板 乌梅知母 覆盆子 黄连 淫羊霍 荔枝核 当归 柴胡 赤芍 川楝子 萆陈皮 枸杞子 葛根 丹参 灵芝 麦冬 川军 元参;B优降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其特征在于组份A还包括佩兰和桃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其特征在于组份A还包括甘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其特征在于组份A的重量配比是茯苓15-45 熟地15-45 玄参10-30 天花粉10-30 生黄芪5-15 人参5-15白术10-30 益智仁5-15 龟板25-75 乌梅5-15 知母10-30 覆盆子25-75 黄连5-15 淫羊霍5-15 荔枝核5-15 当归15-35 柴胡5-15 赤芍5-15 川楝子5-15 萆5-15 陈皮5-15 枸杞子10-30 葛根5-15 丹参10-30 灵芝5-15麦冬15-35 川军2-8 元参10-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其特征在于组份A还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佩兰4-12 桃仁5-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其特征在于组份A还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甘草5-15。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其特征在于组份A的混合物与组份B的有效成份的重量配比为0.5g/1.25-2mg。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其特征在于由组份A粉碎后与组份B混合而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其特征在于由组份A粉碎后与组份B混合,再装入胶囊制成。
10.本发明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组份A粉碎,再与组份B混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先将组份A中的各原料药粉碎混匀,再与组份B混合,最后将两组份的混合物装入胶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西复合药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西药有毒副作用,中药降糖速度慢的问题,其原料包括A茯苓、熟地、玄参、天花粉、生黄芪、人参、白术、益智仁、龟板、乌梅、知母、覆盆子、黄连、淫羊霍、荔枝核、当归、柴胡、赤芍、川楝子、萆薢、陈皮、枸杞子、葛根、丹参、灵芝、麦冬、川军、元参;B优降糖。因此,其具有制备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药效持久,降糖迅速,长期服用药效稳定且无不良反应,既克服了西药有毒副作用的缺陷,又弥补了中药降糖缓慢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61P3/00GK1554422SQ20031012178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4日
发明者董瑞明 申请人:董瑞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