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和保持椎间结构的系统和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21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恢复和保持椎间结构的系统和技术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已经设计了各种外科器械和方法,用来将装置植入脊柱的椎间盘空间内。例如,在以并排的关系将一对融合装置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之前,脊柱融合手术会要求相继的牵开来复原椎间盘空间的高度。为了植入这些装置,在装置准备通过其插入的部位处,在椎间盘空间作一个或多个开口。在一个插入装置的部位处,一第一牵开器插入椎间盘空间内。在另一个插入装置的部位处,一较大的第二牵开器插入椎间盘空间内。相继的牵开在交替的椎间盘空间部位内继续,直到达到所要求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为止。然后,移去倒数第二个插入的牵开器。椎间盘空间现已准备好将一个融合装置插入原先被抽去的牵开器占所据的部位内,而其它的牵开器保持待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在其它的技术中,进入和牵开脊柱椎间盘空间以便插入一植入物。通过对接合在椎间盘空间各侧上的脊柱内的骨螺钉施加一牵开力,来保持椎间盘空间的牵开。
尽管上述程序对于某些技术会是有效的,但它们存在着诸多缺点。例如,需要切开和牵开组织、脉管和神经以容纳一对牵开器插入椎间盘空间,或容纳外部的牵开器。变化的相继牵开可以是费时和需要许多步骤来完成外科手术。骨螺钉接合到脊柱和对接合的骨螺钉施加牵开力也需要额外的时间和在外科手术中的多个步骤。
仍需要有恢复和保持椎间盘空间结构的器械和技术,其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切开和牵开组织、脉管和神经。还需要有恢复和保持椎间盘空间结构的器械和技术,其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步骤和复杂性。

发明内容
提供可相继地在椎间盘空间内插入和取出的移植物,以将椎间盘空间恢复到所要求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并在一选择的移植物留在脊柱椎间盘空间内时后操作性地保持所要求的脊柱椎间盘空间高度。
提供器械用来确定所要求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和选择一在插入坍瘪椎间盘空间内时提供所要求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的移植物。
提供移植物,其可具有相同高度和一组试用器械的至少某些试用器械的前导端部分结构。该组的各个试用器械具有一提供一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的试用本体,以及一构造来将椎间盘空间牵开到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的前导端部分。
提供移植物,其具有一自牵开前导端结构。
提供用来恢复和保持一脊柱椎间盘空间高度的方法,例如,该方法包括相继地将多个移植物插入坍瘪的、非牵开的脊柱椎间盘空间内和取出移植物。将提供一要求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的移植物留在椎间盘空间内,以便然后操作地保持所要求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提供用来恢复和保持一脊柱椎间盘空间高度的方法,例如,该方法包括相继地将多个试用本体插入坍瘪的脊柱椎间盘空间内和取出移植物。当取出一插入的试用本体时,非牵开的椎间盘空间至少部分地坍瘪。各个插入的试用本体具有一前导端部分,在取出先前的试用本体之后该前导端构造成再次牵开椎间盘空间。确定一插入的试用本体来提供一要求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一提供所要求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的、在高度上和前导端部分的结构上对应于试用本体的移植物插入到椎间盘空间内,以将坍瘪的椎间盘空间恢复到要求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然后操作地保持所要求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从以下的描述中将会明白本发明的有关的目的、优点、方面、形式和特征。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A和1B是试用器械插入前和插入后的一自牵开试用器械和一对相邻脊柱的侧视图。
图2A和2B是移植物插入前和插入后的一自牵开移植物和一对脊柱的侧视图。
图3A和3B是试用器械插入前和插入后的另一实施例的自牵开试用器械的远端部分和一对相邻脊柱的侧视图。
图4A和4B是移植物插入前和插入后的另一实施例的自牵开移植物和一对相邻脊柱的侧视图。
图5示出一组试用器械。
图6示出一组移植物和移植物插入器械。
图7是另一实施例的移植物和移植物插入器械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移植物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移植物的分解立体图。
图10A是偶联到插入器械的图7的移植物的近端的侧视图。
图10B是与插入器械脱开的图7的移植物的近端的侧视图。
图11A和11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12A和12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13A和13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14A和14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15A和15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16A和16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17A和17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18A和18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19A和19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20A和20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21A和21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22A和22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23A和23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24A和24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25A和25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26A和26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27A和27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28A和28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29A和29B分别是另一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的远端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现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并用特殊的语言来对其描述。然而,应该理解到,由此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所示的装置中任何类似的变化和其它的修改,以及对于本文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原理的任何这样进一步的应用,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都认为是正常会发生的。
提供方法、技术、器械和移植物来将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恢复和/或保持在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该器械和移植物可使用在采用最小创伤的器械的技术和进入椎间盘空间内的技术中。进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可以是单入口、双入口或多入口。器械和移植物也可用于打开式的外科手术中,其中,需要切开和牵开皮肤和组织以进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方法、技术、器械和移植物还可以任何外科方法应用于脊椎,包括侧向的、前侧向的、后侧向的、后向的和前向的各种方法。再者,外科的方法、技术、器械和移植物可应用于脊椎的所有脊椎段,包括腰椎、胸椎和颈椎的区域。
现参照图1A,图中示出一移植物试用器械20,其具有一近端手柄22、一从手柄22朝向远端延伸的轴24以及一试用本体26。试用本体26包括一连接或形成在轴24的远端的近端28和一前导插入端30。试用本体26还包括一上表面26a和一相对的下表面26b。试用本体在上表面26a和下表面26b之间具有高度H1。近端28可以是锥形或其它形式构造以在表面26a、26b之间形成一逐渐的过渡,便于从椎间盘空间抽出试用本体26。
试用器械20可插入相邻的椎骨V1和V2之间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内。前导端部分30可设置有一圆形的鼻状的形状,其允许前导端部分3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一坍瘪的、未牵开的椎间盘空间D。试用本体26前进进入椎间盘空间D内,椎骨V1和V2的边缘分别向上和向下骑跨在前导端部分30的圆形的鼻形部分。一旦前导端部分30完全地插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被牵开而恢复到椎间盘空间D’(如图1B所示)。恢复的椎间盘空间D’在相邻的椎骨V1、V2的端板之间具有一高度,其对应于上表面26a和下表面26b之间的试用本体26的高度H1。
利用插入椎间盘空间D内的试用本体26,外科医生可凭触觉和视觉检查椎间盘空间内的试用器械20,确定椎间盘空间D是否已经足够牵开或定位到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例如,如果试用器械20容易移动,或不能提供一贴切的配合,则可抽出试用器械20,并插入一第二试用器械,其具有的试用本体带有一较大的高度H1。或者,如果试用本体26的配合太紧或不能配合,则可将其抽出并在椎间盘空间D内插入另一具有较小高度H1的试用本体的试用器械。该特殊的试用器械20提供一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该高度对应于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外科医生注意到这种情况以便选择一移植物。
在图2A中,图中示出一具有一本体42的移植物40。本体42包括一近端44和一前导插入端46。本体42还包括一上表面42a和一相对的下表面42b。本体在表面42a、42b之间具有高度H1。前导插入端46的尺寸和形状与试用本体26的前导端部分30相同。移植物本体42的表面42a、42b之间的高度H1与试用本体26的表面26a、26b之间的高度H1相等。
在使用中,可从尺寸上和形状上对应于一组试用器械的本体26的一组移植物中选择移植物40。选择的移植物在尺寸上和形状上对应于试用本体26,该试用本体26对椎间盘空间D提供理想的配合和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一旦移植物40选定,从恢复的椎间盘空间D’中抽出试用本体26,恢复的椎间盘空间D’至少局部地坍瘪。移植物40具有一前导端部分46,它的尺寸和形状与试用本体26相同,由于试用本体26已经插入过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所以移植物40将插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内。移植物40在椎骨V1和V2之间恢复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并在术后保持在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H1(如图2B所示)。
参照图3A,图中示出一变化实施例的试用器械20’。试用器械20’可包括一近端手柄(未示出)、一从手柄22朝向远端延伸的轴24’以及一试用本体26’。试用本体26’包括一连接或形成在轴24’的远端的近端28’和一前导插入端30’。试用本体26’还包括一上表面26a’和一相对的下表面26b’。试用本体在上表面26a’和下表面26b’之间具有高度H1。近端28’可以是锥形或其它形式构造以在表面26a’、26b’之间形成一逐渐的过渡,便于从椎间盘空间抽出试用本体26’。
试用器械20’可插入相邻的椎骨V1和V2之间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内。前导端部分30’可设置有一较之前导端部分30具有侵入性的锥形的鼻状部分,在图3中,为比较起见,它叠加在前导端部分30’上。前导端部分30’可具有一尖端或钝头的鼻部分30a’。鼻部分30a’在高度上可以相对小以便于插入一严重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内。例如,鼻部分30a’的高度可以在3毫米或更小至约5或6毫米范围之内。鼻部分30a’还包括一上过渡表面30b’和一下过渡表面30c’。过渡表面30b’、30c’从鼻部分30a’延伸到上表面26a’和下表面26b’的对应表面。过渡表面30b’、30c’提供一光滑的和逐渐的过渡,以便随着试用本体26’前进到椎间盘空间D内而分离开坍瘪的椎骨V1和V2。如图3B所示,一旦前导端部分30’完全地插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被本体26’牵开或恢复。椎骨V1’、V2’可分离成高度H1,以在相邻椎骨的端板之间提供具有一高度的恢复的椎间盘空间D’,该高度对应于上表面26a’和下表面26b’之间的试用本体26’的高度H1。
在图4A中,图中示出一具有一本体42’的移植物40’。本体42’包括一近端44’和一前导插入端46’。本体42’还包括一上表面42a’和一相对的下表面42b’。本体42’在表面42a’、42b’之间具有高度H1。前导插入端46’的尺寸和形状与试用本体26’的前导端部分30’相同。移植物本体42’的表面42a’、42b’之间的高度H1具有试用本体26’的表面26a’、26b’之间的高度H1。
前导端部分46’可设置有一具有侵入性的锥形的鼻状部分,就如试用器械20’设置有前导端部分30’。前导端部分46’可具有一尖端或钝头的鼻部分46a’。鼻部分46a’在高度上可以相对小以便于插入一严重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内。例如,鼻部分46a’的高度可以在3毫米或更小至约5或6毫米范围之内。前导端部分46a’还包括一上过渡表面46b’和一下过渡表面46c’。过渡表面46b’、46c’从鼻部分46a’延伸到上表面42a’和下表面42b’的对应表面。过渡表面46b’、46c’提供一光滑的和逐渐的过渡,以便随着移植物42’前进到椎间盘空间D内而分离开坍瘪的椎骨V1和V2。前导端部分46’完全地插入以恢复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如图4B所示,椎骨V1’、V2’之间牵开或恢复的椎间盘空间D’具有相邻椎骨V1’、V2’的端板之间的一高度,该高度对应于试用本体42’的上表面42a’和下表面42b’之间的高度H1。
在使用中,可从具有类似结构但不同高度H1的一组移植物中选择移植物40’。可选择移植物40’在高度上对应于试用本体26’,该试用本体26’对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提供理想的配合和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一旦移植物40’选定,从恢复的椎间盘空间D’中抽出最后插入的试用本体26’,恢复的椎间盘空间D’坍瘪。然而,由于移植物40’的前导端部分46’与试用本体26’的前导端部分30’相同,且最后插入的试用本体26’已经插入过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所以移植物40’也将插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内。移植物40’因此提供一恢复的椎间盘空间D’,其对应于由试用本体26’指示的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且该选定的和插入的移植物40’在术后将恢复的椎间盘空间D’保持在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H1。
在图1A-4B的实施例中,可以构思移植物40、40’可释放地附连到轴24的远端上,以便插入到坍瘪的椎间盘空间D内。还可这样进行构思不是提供分离的试用器械,可以提供高度H1递增的一系列移植物40、40’。外科医生可插入和抽出(如果必要的话)各种移植物40、40’,以确定各种高度的移植物中那一个可提供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提供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的移植物可留在椎间盘空间内,以在术后保持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通过提供这样的自牵开的移植物,其为了插入不要求预先牵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这样,可进一步减少外科手术中的步骤和手术所需要的时间。然而,对以下情形提供试用器械可以是有利的移植物由某种类型的骨质材料制成,或由插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不能承受挤压的其它材料制成,因为试用的器械在移植物挤压入椎间盘空间内之前,提供一种指示表明移植物可以配合,这样,在抽出或插入过程中,减少损坏移植物的机会。
还可构思移植物40’设置在具有递增高度H1的一组移植物中。对于该组的每个移植物前导端部分46’处的高度可以是相同的,这样,当移植物开始进入时,该组的任何移植物可以选择来插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如果起初选择的移植物中的一个提供了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和配合,则就不需用移植物40’进行连续的牵开,或者可以将牵开减少到最少。例如,该组的各个不同高度的移植物40’可以包括过渡表面46b’、46c’,它们呈锥形,从设置在各个移植物上的相同高度的鼻部分46a’变化到设置在各个移植物上的上和下表面42a’、42b’之间的不同的高度H1。
在图5中,图中示出一试用器械组50,其具有多个试用器械52、54、56、58、60、62、64、66、68和70。试用器械52包括一手柄52a、一从手柄52a朝向远端延伸的轴52b以及一试用本体52c。各个其它的试用器械也包括一手柄、一轴以及一试用本体。可以构思试用器械的各个试用本体在一上接触表面和一下接触表面之间提供不同的高度,以用来恢复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例如,试用器械52可以设置有一试用本体,其具有器械组50的最小高度H。试用器械70可以设置有一试用本体,其具有器械组50的最大高度H’。其余的试用器械可提供高度范围在H和H’之间的多个不同高度的试用器械。在器械组50的一特别的实施例中,试用器械的高度在组内以一毫米增量递增。在另一特别的实施例中,高度范围在6毫米至15毫米内以一毫米增量递增。也可构思其它的增量和其它的高度范围。
在图6中,图中示出一组移植物插入器械80(82、84、86)。移植物插入器械82包括一手柄82a、一轴82b以及一可释放地偶联到轴82b的远端的移植物82c。移植物82c在上和下椎骨接触表面之间可具有一高度H。移植物插入器械84包括一手柄84a、一轴84b以及一可释放地偶联到轴84b的远端的移植物84c。移植物84c在上和下椎骨接触表面之间可具有一高度H”。移植物插入器械86包括一手柄86a、一轴86b以及一可释放地偶联到轴86b的远端的移植物86c。移植物86c在上和下椎骨接触表面之间可具有一高度H’。如图6所示,各个移植物82c、84c、86c从其插入器械释放,这样,可选择移植物82c、84c、86c中的任一个用来插入并在术后移植在椎间盘空间内。
可以构思移植物插入器械组80可设置有试用器械组50。各个移植物可预加载在器械轴上,以便在手术过程中节省时间。然而,各个移植物也可单独地设置有单一的器械轴,当理想的移植物高度确定时,则合适的移植物偶联到器械轴上。移植物82c、84c、86c的高度H、H”、H’分别对应于试用器械66、68和70的试用本体的高度H、H”、H’。因此,外科医生通过变化地将选定的试用本体插入椎间盘空间内,由此确定试用器械66、68或70的中的那个试用本体具有在椎间盘空间内提供理想配合的高度。提供理想椎间盘空间高度的试用本体移去,并选择提供具有相同高度的移植物的移植物插入器械,然后,移植物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以恢复和保持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可以构思,三个以上的移植物插入器械82、84、86可设置有移植物插入器械组80。例如,一组移植物插入器械可设置有多个移植物,它们各具有一高度对应于试用器械组50的试用本体中的一个的高度。还可构思不提供任何的试用器械组50,移植物插入器械组80可设置有多个提供理想范围高度的移植物。移植物插入器械组的移植物相继地插入,如果需要的话,从坍瘪的椎间盘空间中抽出。提供理想配合和理想椎间盘空间高度的移植物留在椎间盘空间内,以在术后保持椎间盘空间高度。
在图7中,图中示出偶联到一插入器械90的远端的移植物110。插入器械90包括一近端轴92和一近端帽94。一中间的毂96位于近端轴92的远端。一用来帮助将移植物110挤压入椎间盘空间内的拍打锤或其它器械可围绕近端轴92固定并挤压抵靠端帽94和/或毂96。
一致动器组件从毂96朝向远端延伸,其包括一第一部件98和一第二部件100。第一部件98在其远端包括一偶联部件108,而第二部件100在其远端包括一偶联部件104。第一和第二部件98、100可枢转地偶联在销106处,以使偶联部分104、108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偶联部分围绕销106可移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沿箭头P2的方向移动手柄102以在偶联部件104、108之间接合和释放移植物110,偶联部分104围绕销106沿箭头P1的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移植物110由两个或多个材料块组成,它们可暂时地或永久地连接在一起,并在插入到椎间盘空间内的过程中,通过插入器械90可保持在一起。移植物110包括一自牵开的前导端部分116,以便于插入到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在另一实施例中,移植物110由一单一材料块组成。包括移植物110的材料可以是实心的、多孔的、多个钻孔的、打孔的、敞开的和/或海绵状的。
涉及移植物110的一实施例的进一步细节示于图8中。移植物110包括一本体112,其带有一上表面114和一相对的下表面117。上和下表面114、117可设置有槽、凹陷、突脊、锯齿形、滚花、刺突、粗糙表面,或光滑表面以便接合相邻椎骨的端板。本体112包括一圆形或锥形结构的前导端部分116,这样,随着本体插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本体112牵开相邻的椎骨。本体112还包括一近端壁111以及在近端壁111和前导端部分116之间延伸的侧壁113、115。如图10A和10B所示,一在侧壁113内的第一槽124a和一在侧壁115内的第二槽124b各从近端壁111朝向远端延伸并在近端壁111处敞开。第一槽124a可设置有一缩进126a,而第二槽124b可设置有一缩进126b。
在图9中,移植物112显示为一分解的视图。本体112可形成为一第一侧部112a和一第二侧部112b。侧部112a、112b各包括上表面114a、114b,下表面以及前导端部分116a、116b的对应部分。侧部之一(例如,侧部112a)可设置有一孔120,侧部之另一个(例如,侧部112b)可设置有一销118。销118插入孔120内以将侧部112a、112b彼此固定在一起。侧部112a包括一中间表面122a,而侧部112b包括一中间表面122b。当侧部112a、112b组装时,中间表面122a、122b彼此靠拢定位。中间表面122a、122b可各设置有峰和谷,它们与另一中间表面的峰和谷互相交叉,以帮助将侧部112a、112b保持在一起并防止其间的相对运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峰和谷在上表面114和下表面117之间的方向延伸。也可构思其它定向的峰和谷,例如,在前导端部分116和近端111之间延伸,或者对角地延伸。
在以上讨论的移植物110的实施例中,可以构思移植物110由切下的皮质骨制成,以使前导端部分116a、116b和近端111之间的侧部112a、112b的纵向轴线平行于部分被从中切开的主骨的纵向轴线。通过纵向地切开主骨而获得移植物部分,则移植物110的前导端部分116设置有最大强度和抵抗移植物110挤压入椎间盘空间内的耐用能力。移植物110的其它实施例构思为移植物110形成为一体的单元,并可由单一片骨材料制成,或由非骨质材料制成。
如图10A和10B所示,偶联部分104、108定位在槽124a、124b内,以将移植物110接合到插入器械90。偶联部分104可包括一定位在缩进126b内的突出部105,而偶联部分108可包括一定位在缩进126a内的突出部109。在图10A中,偶联部分104、108在其侧向外边缘之间形成一宽度W2,其小于移植物110的侧壁113、115之间的宽度W1。因此,在插入过程中偶联部分104、108和插入器械90不从移植物110沿侧向突出。如图10B所示,偶联部分104、108彼此移开以脱开移植物110并分别从缩进126b、126a中移去突出部105、109,这样,插入器械90可沿纵向从移植物110中抽出。偶联部分104、108的侧向外边缘之间的宽度可限制在未偶联的位置内,等于或小于移植物110的宽度W1。这样,插入器械90可不与移植物110偶联,而保持一低的外形,其不突出或侧向伸出超过侧壁113、115。其结果,移植物110通过一通道定位到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该通道的大小只需能容纳移植物110就足够了。
现参照图11A-11B,图中示出附连到一插入器械的试用器械的远端部分140的一实施例。用于试用器械的其它实施例的远端部分140示于图12A-20B中,它们类似于图11A的远端部分,但为确定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具有不同的几何特性。然而,如下文中将进一步讨论的,图12A-20B的远端部分具有的几何特性不同于远端部分140,其提供一组远端部分140,它们可相继地插入和从坍瘪的椎间盘空间抽出以确定一合适的移植物插入其中。此外,可以构思提供的移植物具有如图11A-20B所示的远端部分140的各个试用本体的相同的尺寸和形状。
远端部分140包括一试用本体142和一从试用本体142朝向近端延伸的轴偶联部分144。轴偶联部分144可偶联到一插入器械。其它实施例可构思试用本体142与插入器械一体形成。构思的介于试用本体142和插入器械之间的偶联结构包括夹紧的连接、摩擦连接、固定螺钉连接、螺纹连接、搭锁连接,以及球-棘爪连接。试用本体142包括一上表面142a和一下表面142b以接触相邻椎骨的端板。试用本体142还包括侧表面142c和142d。圆形的或锥形的侧向过渡表面延伸在上和下表面142a、142b和对应的侧表面142c、142d之间。试用本体142还包括一前导端部分146和一近端148。近端148可以是锥形以便于试用本体142从椎间盘空间抽出。前导端部分146包括一鼻形部分146a和过渡到上和下表面142a、142b的圆形部分。
远端部分140包括总长L1,而试用本体142包括一长度L2。上和下表面142a、142b可以沿一半径R2呈弧形,该半径大致与椎骨端板的几何形匹配。前导端部分1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可以沿半径R2’呈弧形。试用本体142包括上和下表面142a、1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2。上和下表面142a、142b可以呈弧形以在前导端146处形成高度H2’。高度H2’小于高度H2,以便于前导端部分1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试用本体142可设置有侧向表面142c和142d之间的总宽W3。
在图12A和12B中,远端部分140设置有一本体142,其具有沿半径R3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142a、142b。前导端部分1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沿半径R3’呈弧形。试用本体142具有上和下表面142a、1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3。上和下表面142a、142b呈弧形以在前导端部分146处提供一高度H3’。高度H3’小于高度H3,以便于前导端部分1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
在图13A和13B中,远端部分140设置有一本体142,其具有沿半径R4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142a、142b。前导端部分1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沿半径R4’呈弧形。试用本体142具有上和下表面142a、1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4。上和下表面142a、142b呈弧形以在前导端部分146处提供一高度H4’。高度H4’小于高度H4,以便于前导端部分1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
在图14A和14B中,远端部分140设置有一本体142,其具有沿半径R5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142a、142b。前导端部分1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沿半径R5’呈弧形。试用本体142具有上和下表面142a、1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5。上和下表面142a、142b呈弧形以在前导端部分146处提供一高度H5’。高度H5’小于高度H5,以便于前导端部分1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
在图15A和15B中,远端部分140设置有一本体142,其具有沿半径R6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142a、142b。前导端部分1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沿半径R6’呈弧形。试用本体142具有上和下表面142a、1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6。上和下表面142a、142b呈弧形以在前导端部分146处提供一高度H6’。高度H6’小于高度H6,以便于前导端部分1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
在图16A和16B中,远端部分140设置有一本体142,其具有沿半径R7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142a、142b。前导端部分1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沿半径R7’呈弧形。试用本体142具有上和下表面142a、1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7。上和下表面142a、142b呈弧形以在前导端部分146处提供一高度H7’。高度H7’小于高度H7,以便于前导端部分1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
在图17A和17B中,远端部分140设置有一本体142,其具有沿半径R8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142a、142b。前导端部分1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沿半径R8’呈弧形。试用本体142具有上和下表面142a、1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8。上和下表面142a、142b呈弧形以在前导端部分146处提供一高度H8’。高度H8’小于高度H8,以便于前导端部分1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上和下表面142a、142b沿近端148还呈锥形以与插入器械的中心轴线形成交角α。交角α在偶联部分144和本体142之间提供一光滑的过渡,以防止在抽出时本体142挂起或抓住在椎骨端板上。
在图18A和18B中,远端部分140设置有一本体142,其具有沿半径R9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142a、142b。前导端部分1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沿半径R9’呈弧形。试用本体142具有上和下表面142a、1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9。上和下表面142a、142b呈弧形以在前导端部分146处提供一高度H9’。高度H9’小于高度H9,以便于前导端部分1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上和下表面142a、142b沿近端148还呈锥形以与插入器械的中心轴线形成交角α。
在图19A和19B中,远端部分140设置有一本体142,其具有沿半径R10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142a、142b。前导端部分1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沿半径R10’呈弧形。试用本体142具有上和下表面142a、1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10。上和下表面142a、142b呈弧形以在前导端部分146处提供一高度H10’。高度H10’小于高度H10,以便于前导端部分1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上和下表面142a、142b沿近端148还呈锥形以与插入器械的中心轴线形成交角α。
在图20A和20B中,远端部分140设置有一本体142,其具有沿半径R11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142a、142b。前导端部分1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沿半径R11’呈弧形。试用本体142具有上和下表面142a、1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11。上和下表面142a、142b呈弧形以在前导端部分146处提供一高度H11’。高度H11’小于高度H11,以便于前导端部分1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上和下表面142a、142b沿近端148还呈锥形以与插入器械的中心轴线形成交角α。
可以构思通过修改图11A-20B的各个远端部分140以使移植物在其远端和近端之间具有的长度配合在一椎间盘空间内,以此可提供一组自牵开的移植物。例如,轴偶联部分144可被移去,或试用本体142可在近端壁150处被截头。移植物的近端可包括在近端壁内的螺纹孔、在侧壁内的槽,或与插入器械可释放地接合的其它合适结构。
在使用图11A-20B的远端部分的试用器械组的一特殊的实施例中,各个本体142可设置有一约为10毫米的宽度W3和约为42毫米的长度L1。各个远端部分140可设置有约为60毫米的总长L2。前导端部分146可设置有侧表面142c、142d之间的5毫米的半径R,以及约为25度的交角α。
在特殊的实施例中,图11A实施例的高度H2是6毫米。各个高度H3至H11可从高度H2至H11以1毫米增量递增。因此,高度H11是15毫米。此外,在各个前导端部分处的高度减小,例如,高度H2’可以是4毫米,比高度H2小2毫米。同样地,各个高度H3’至H11’可比对应的高度H3至H11小2毫米。在鼻形部分146a与上和下表面142a、142b之间过渡的半径R2’至R5’可以各为2毫米。半径R6’至R7’可以各为3毫米,半径R8’至R11’可以各为4毫米。
特殊的实施例还可构思上和下表面142a、142b对于各个本体142具有不同的曲率,以符合于相邻的椎骨端板,端板与由特殊的本体142提供的特殊的牵开高度相关。例如,半径R2可约为221毫米,半径R3可约为179毫米,半径R4可约为152毫米,半径R5可约为133毫米,半径R6可约为119毫米,半径R7可约为108毫米,半径R8可约为100毫米,半径R9可约为92毫米,半径R10可约为86毫米,半径R11可约为81毫米。
尽管对一特殊实施例的一组远端部分140提供了特殊的尺寸和几何特征,但应该理解到这样的尺寸和几何上的属性是提供给特殊的实施例,而其它实施例可构思不同于此提供的其它尺寸。
现参照图21A-21B,图中示出附连到一插入器械的试用器械的远端部分240的一实施例。用于试用器械的其它实施例的远端部分240示于图22A-29B中,它们类似于图21A的远端部分,但为确定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具有不同的几何特性。然而,如下文中将进一步讨论的,图22A-29B的远端部分具有的几何特性不同于远端部分240,其提供一组远端部分240,它们可相继地插入和从坍瘪的椎间盘空间抽出以确定一合适的移植物插入其中。此外,可以构思提供的移植物具有如图21A-29B所示的远端部分240的各个试用本体的相同的尺寸和形状。
远端部分240包括一试用本体242和一从试用本体朝向近端延伸的轴偶联部分244。轴偶联部分244可偶联到一插入器械。其它实施例可构思试用本体242与插入器械一体形成。构思的介于试用本体242和插入器械之间的偶联结构包括夹紧的连接、摩擦连接、固定螺钉连接、螺纹连接、搭锁连接,以及球-棘爪连接。试用本体242包括一上表面242a和一下表面242b以接触相邻椎骨的端板。试用本体242还包括侧表面242c和242d。圆形的或锥形的侧向过渡表面延伸在上和下表面242a、242b和对应的侧表面242c、242d之间。试用本体242还包括一前导端部分246和一近端248。近端248可以是锥形以便于试用本体242从椎间盘空间抽出。前导端部分246包括一平的或略微圆形的鼻形部分246a和从中延伸的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提供一从鼻形部分246a延伸的逐渐地递增的牵开的高度,以便于牵开相邻的椎骨。
远端部分240包括一总长L1,而试用本体242包括一长度L2。上和下表面242a、242b可以沿一半径R3呈弧形,该半径大致与椎骨端板的几何形匹配。前导端部分2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可以沿相对于纵向延伸通过本体242的一中心轴线的角度A1呈锥形。试用本体242包括上和下表面242a、2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3。上和下表面242a、242b可以在鼻形部分246a处从高度H3至高度H12呈锥形。半径R12可提供过渡表面246b、246c和鼻形部分246a之间的一光滑过渡。高度H12小于高度H3,以便于前导端部分2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试用本体242可设置有侧向表面242c和242d之间的总宽W3。
在图22A和22B中,远端部分240设置有一本体242,其具有沿半径R4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242a、242b。前导端部分2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可以沿相对于纵向延伸通过本体242的一中心轴线C的角度A1呈锥形。试用本体242包括上和下表面242a、2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4。上和下表面242a、242b可以在鼻形部分246a处从高度H4至高度H12呈锥形。半径R12可提供过渡表面246b、246c和鼻形部分246a之间的一光滑过渡。高度H12小于高度H4,以便于前导端部分2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
在图23A和23B中,远端部分240设置有一本体242,其具有沿半径R5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242a、242b。前导端部分2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可以沿相对于纵向延伸通过本体242的一中心轴线C的角度A2呈锥形。试用本体242包括上和下表面242a、2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5。上和下表面242a、242b可以在鼻形部分246a处从高度H5至高度H12呈锥形。半径R12可提供过渡表面246b、246c和鼻形部分246a之间的一光滑过渡。高度H12小于高度H5,以便于前导端部分2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
在图24A和24B中,远端部分240设置有一本体242,其具有沿半径R6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242a、242b。前导端部分2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可以沿相对于纵向延伸通过本体242的一中心轴线C的角度A2呈锥形。试用本体242包括上和下表面242a、2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6。上和下表面242a、242b可以在鼻形部分246a处从高度H6至高度H12呈锥形。半径R12可提供过渡表面246b、246c和鼻形部分246a之间的一光滑过渡。高度H12小于高度H6,以便于前导端部分2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
在图25A和25B中,远端部分240设置有一本体242,其具有沿半径R7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242a、242b。前导端部分2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可以沿相对于纵向延伸通过本体242的一中心轴线C的角度A3呈锥形。试用本体242包括上和下表面242a、2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7。上和下表面242a、242b可以在鼻形部分246a处从高度H7至高度H12呈锥形。半径R12可提供过渡表面246b、246c和鼻形部分246a之间的一光滑过渡。高度H12小于高度H7,以便于前导端部分2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
在图26A和26B中,远端部分240设置有一本体242,其具有沿半径R8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242a、242b。前导端部分2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可以沿相对于纵向延伸通过本体242的一中心轴线C的角度A4呈锥形。试用本体242包括上和下表面242a、2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8。上和下表面242a、242b可以在鼻形部分246a处从高度H8至高度H12呈锥形。半径R12可提供过渡表面246b、246c和鼻形部分246a之间的一光滑过渡。高度H12小于高度H8,以便于前导端部分2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上和下表面242a、242b还沿近端248呈锥形与插入器械的中心轴线形成交角α,交角α在偶联部分244和本体242之间提供一光滑的过渡,以防止在抽出时本体242挂起或抓住在椎骨端板上。
在图27A和27B中,远端部分240设置有一本体242,其具有沿半径R9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242a、242b。前导端部分2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可以沿相对于纵向延伸通过本体242的一中心轴线C的角度A4呈锥形。试用本体242包括上和下表面242a、2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9。上和下表面242a、242b可以在鼻形部分246a处从高度H9至高度H12呈锥形。半径R12可提供过渡表面246b、246c和鼻形部分246a之间的一光滑过渡。高度H12小于高度H9,以便于前导端部分2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上和下表面242a、242b还沿近端248呈锥形与插入器械的中心轴线形成交角α,交角α在偶联部分244和本体242之间提供一光滑的过渡,以防止在抽出时本体242挂起或抓住在椎骨端板上。
在图28A和28B中,远端部分240设置有一本体242,其具有沿半径R10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242a、242b。前导端部分2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可以沿相对于纵向延伸通过本体242的一中心轴线C的角度A4呈锥形。试用本体242包括上和下表面242a、2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10。上和下表面242a、242b可以在鼻形部分246a处从高度H10至高度H12呈锥形。半径R12可提供过渡表面246b、246c和鼻形部分246a之间的一光滑过渡。高度H12小于高度H10,以便于前导端部分2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上和下表面242a、242b还沿近端248呈锥形与插入器械的中心轴线形成交角α。
在图29A和29B中,远端部分240设置有一本体242,其具有沿半径R11呈弧形的上和下表面242a、242b。前导端部分246的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可以沿相对于纵向延伸通过本体242的一中心轴线C的角度A5呈锥形。试用本体242包括上和下表面242a、242b之间的最大总高H11。上和下表面242a、242b可以在鼻形部分246a处从高度H11至高度H12呈锥形。半径R12可提供过渡表面246b、246c和鼻形部分246a之间的一光滑过渡。高度H12小于高度H11,以便于前导端部分246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上和下表面242a、242b还沿近端248呈锥形与插入器械的中心轴线形成交角α。
可以构思通过修改图21A-29B的各个远端部分240以使移植物在其远端和近端之间具有的长度配合在一椎间盘空间内,以此可提供一组自牵开的移植物。例如,轴偶联部分244可被移去,或试用本体242可在近端壁250处被截头。移植物的近端可包括在近端壁内的螺纹孔、在侧壁内的槽,或与插入器械可释放地接合的其它结构。
在使用图21A-29B的远端部分的试用器械组的一特殊的实施例中,各个本体242可设置有一约为10毫米的宽度W3和约为42毫米的长度L1。各个远端部分240可设置有约为60毫米的总长L2。前导端部分246可设置有侧表面242c、242d之间的5毫米的半径R。
在特殊的实施例中,图21A实施例的高度H3是7毫米。各个高度H4至H11可从高度H3至H11以1毫米增量递增。因此,高度H11是15毫米。对于各个本体242鼻形部分246a处的高度H12是3毫米。在鼻形部分246a与上和下过渡表面246b、246cb之间过渡的半径R12可以约为1.5毫米。
过渡表面246b、246c在半径R12和相邻上和下表面242a、242b之间延伸。对于所示的各种实施例,过渡表面246b、246c相对于本体242的中心轴线的角度定向可以在角A1至A5的范围内。在一特殊实施例的试用器械组中,角A1约为15度,角A2约为20度,角A3约为25度,角A4约为30度,角A5约为35度。特殊实施例还可构思为上和下表面242a、242b对于各个本体242具有不同的曲率。例如,半径R3可约为179毫米,半径R4可约为152毫米,半径R5可约为133毫米,半径R6可约为119毫米,半径R7可约为108毫米,半径R8可约为100毫米,半径R9可约为92毫米,半径R10可约为86毫米,半径R11可约为81毫米。
尽管对一特殊实施例的一组远端部分240提供了特殊的尺寸和几何特征,但应该理解到这样的尺寸和几何上的属性是提供给特殊的实施例,而其它实施例可构思不同于此提供的其它尺寸。
本发明构思各种程序和器械组。例如,外科医生可凭插入的试用本体或移植物的触觉反馈和视觉检查,确定试用本体或移植物是否提供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插入的试用本体或移植物本体应足够地伸展其余的环面组织,以在试用或移植物本体的上和下表面与邻近的椎骨端板之间提供牢固的接合。应有足够的表面面积接触来防止或最大程度地减小术后相邻椎骨相对于移植物的移动。通过提供带有对应尺寸和形状的前导端部分的试用本体和移植物本体,通过将试用本体和移植物本体插入未牵开的椎间盘空间内,插入的试用本体和移植物本体可立即对外科医生提供配合满意度的反馈。如果通过一第二牵引器保持牵开,则移植物术后的配合反馈给外科医生会不可靠或得不到,直到牵开被移去为止。这样,在试用本体和移植物插入过程中,可使用试用本体和移植物,而不使用外部的牵开或保持在其它椎间盘空间位置内的牵开。然而,二次的牵开可用来在移植物抽出之后至少局部地保持椎间盘空间的牵开,并可试用试用本体。例如,可在对侧上使用内茎螺钉和杆,以便至少局部地保持用特殊移植物或试用本体获得的牵开。
此外,试用本体提供一表明移植物进入椎间盘空间部位内的配合的指示。由于移植物包括一前导端部分和对应于试用本体的高度的高度,所以,外科医生可以立即确定对应的移植物将可配合到试用本体所占据的空间内。如果牵开保持在椎间盘空间内的其它部位处或外部,则没有指示移植物将合适地配合,直到移植物插入和牵开被移去为止。其结果,当牵开被移去时,移植物会在椎间盘空间内楔入太紧,如果不能获得合适的配合,则致使其后移植物的移去变得困难。或者,当牵开被移去时,由于椎间盘空间过度牵开,移植物会变得太松。
移植物可被挤压或推入椎间盘空间内。其结果,由于椎间盘空间内的移植物的侧向和垂直向面积可与占据在移植物接近椎间盘空间的侧向和垂直向面积相等,所以,对环面组织和接近坍瘪的椎间盘空间的组织的损坏减到最小。再者,通过提供侧向和垂直向面积与试用本体相同的移植物,通过实施牵开和移植物插入通过同一入口或通道,在移植物插入的过程中,不要求额外的组织切开和/或缩回来适应椎间盘空间的牵开。
试用本体和移植物可以最小的椎间盘空间准备来插入到椎间盘空间内。根据一个方法,进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一开口形成在具有对应于试用本体和/或移植物的宽度的一宽度的环面内。如果需要的话,盘材料由外科医生通过环面开口取出,用一刮刀或其它合适的使端板变粗糙的器械手工实施端板的变粗糙。然后,试用本体和/或移植物相继地插入,如果必要的话,通过环面开口抽出并进入到椎间盘空间内。由于移植物是自牵开的,所以,不需使用凿子、钻头或其它方式来形成椎骨端板以便接纳移植物,但并不排除这样的步骤。因此,由于不需双侧的牵开、外部的牵开、敲凿、钻削以及铰削,所以在外科手术中只需较少的步骤。此外,椎间盘空间内没有其它的器械或装置,可便于看到椎间盘空间的准备、试用本体的插入,和/或移植物的插入。在椎间盘空间中去除切割器械从理论上讲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可考虑使用试用器械和移植物的最小创伤技术。在任何特殊的病人中,移植物可通过以下方法中的任何一个或组合予以插入,这些方法包括后向、后侧向、前侧向、转化的、远侧向和/或前向方法。移植物插入到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可通过一单一通道发生,或通过多个通道插入到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或通过多通道插入到脊柱的坍瘪椎间盘空间的多层内。由于移植物和试用器械(如果使用的话)从同一途径插入同样的椎间盘空间部位内,所以,插入移植物的全部手术可通过一个通道完成。如果要使用多通道的手术,则在形成和移动到第二通道工作之前,外科医生可通过一个通道完成移植物的插入。
由于牵开和移植物的插入沿着相同的通道发生而进入到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所以,移植物和试用器械可适应于最小创伤手术,其使用一牵引器套筒提供一通道进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这样的牵引器套筒可使用以下任何一个方法或其组合在工作通道内的内窥镜观看元件、在牵引器套筒的近端上的显微镜观看系统、荧光镜观看、小型放大镜、肉眼和/或影像引导。
试用器械的试用本体和移植物可由任何生物相容的材料制成,包括合成的或天然的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或异种移植物组织,并在本质上可再吸受或不可再吸受。组织材料的实例包括硬组织、连接组织、去矿物质骨基体和它们的组合。可再吸受材料的其它实例是聚交酯、聚乙交酯、酪氨酸衍生的聚碳酸酯、聚酐、聚正酯、聚膦嗪、磷酸钙、羟磷灰石、生物活性玻璃,以及它们的组合。不可再吸受材料的其它实例是非加强的聚合物、碳加强的聚合物合成物、PEEK和PEEK合成物、形状记忆合金、钛、钛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陶瓷,以及它们的组合等。如果试用本体或移植物由可透射线的材料制成,则X线照相术的标记可位于试用本体或移植物上,以提供用X射线术或荧光镜术监视和确定椎间盘空间内本体位置的能力。包括试用本体的材料可以是实心的、多孔的、海绵的、打孔的、钻孔的,和/或敞开的。
可以构思一移植物用来插入相邻椎骨之间的椎间盘空间内。移植物可被挤压或推入椎间盘空间内。移植物可以设置有一远端或前导插入端,其尺寸适于插入到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当移植物插入时,移植物可恢复坍瘪的椎间盘空间达到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对应于靠近移植物远端的高度。一旦插入,移植物可在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上保持椎间盘空间。
还可构思一移植物,当插入时该移植物将上椎骨和下椎骨之间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恢复和保持在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移植物包括一本体,其具有一远端、一近端、一朝向上椎骨的端板定向的上表面,以及一朝向下椎骨的端板定向的下表面。移植物的本体具有一上和下表明之间的第一高度,其对应于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移植物的本体在其远端处还具有一第二高度,其小于坍瘪的椎间盘空间的高度。
可以构思设置有双凸出弧形的上和下表面的移植物,允许移植物对中椎间盘空间的端板。还可构思移植物的上和下表面可以是平面的或包括复合几何形。移植物的上和下表面还可构造成在邻近椎骨体之间建立脊柱前突或向前弯曲的角度位置。
还可构思一组移植物具有两个或多个高度递增的移植物。各个移植物的高度对应于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各个移植物的前导插入端的尺寸适于插入到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当各移植物插入时,移植物恢复坍瘪的椎间盘空间,达到由插入的移植物提供的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如果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不对应于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则抽出插入的移植物,并插入一高度较大的移植物。相继地插入和抽出高度递增的移植物一直继续,直到由一组移植物中的一个移植物提供的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对应于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为止。提供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的移植物定位在椎间盘空间内,以恢复和术后保持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还可构思一器械组具有两个或多个自牵开的试用器械和至少一个移植物。两个或多个试用器械各具有一本体,其具有一尺寸适于插入坍瘪椎间盘空间内的前导插入端。各试用本体的前导插入端基本上呈相同的尺寸和形状。各个试用本体具有一靠近前导插入端的高度,其将坍瘪的椎间盘空间高度恢复到不同于其它试用本体的高度的高度。至少一个移植物具有一前导插入端,其尺寸和形状基本上与试用器械的至少一个试用本体的前导插入端相同。移植物具有一靠近其前导插入端的高度,其对应于由至少一个试用本体提供的理想的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还可构思包括一组试用器械的成套用具,各个试用器械在其远端具有一试用本体。试用本体具有一可插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的自牵开的前导端部分。该成套用具还包括一组定位在坍瘪椎间盘空间内的移植物。各个移植物具有一本体,其尺寸和形状对应于试用器械的对应的试用本体。通过试用器械的对应的试用本体的配合,向外科医生指示椎间盘空间内的各个移植物本体的配合。当试用本体提供一理想的配合时,移去试用本体,将对应于试用本体的移植物插入到先前被抽出的试用本体占据的部位内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
可以构思一插入器械接合椎间移植物的侧壁。该插入器械包括一远端的偶联部分,其可定位在形成在移植物的侧壁中的对应的侧壁内的槽内。偶联部分具有接合槽内的移植物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槽内的移植物脱开的第二位置。在其各个第一和第二位置内的偶联部分的宽度小于移植物侧壁之间的移植物的宽度。
还可构思用来将一椎间移植物插入到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的方法。多个移植物相继地插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以恢复椎间盘空间。如果特殊的移植物不将椎间盘空间恢复到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则移植物从椎间盘空间抽出。当一插入的移植物抽出时,椎间盘空间是非牵开的并允许坍瘪。提供理想椎间盘空间高度的移植物保留在椎间盘空间内,以在术后保持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可以构思一用来插入椎间移植物的方法,它包括从一单一入口的途径进入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一第一移植物通过入口插入到椎间盘空间内以恢复椎间盘空间高度。如果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不对应于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则插入的移植物从椎间盘空间和入口中移出,椎间盘空间允许坍瘪。一不同高度的第二移植物插入未牵开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以提供另一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当插入的移植物提供的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对应于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时,插入的移植物保留在椎间盘空间内,以在术后保持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还可以构思一用来插入椎间移植物的方法,它包括进入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多个试用本体设置有前导端部分,其尺寸适于插入到一非牵开的椎间盘空间内。试用本体相继地插入椎间盘空间和从椎间盘空间中移出。提供理想椎间盘空间高度的试用本体可用来选择一移植物,其具有的高度和自牵开的前导端部分对应于最后插入的试用本体的高度和前导端部分。然后,移植物插入非牵开的椎间盘空间内以恢复椎间盘空间并在术后保持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尽管本发明已经在附图和以上的描述中作了详细的图示和描述,但这样的图示和描述应认为只是说明性的并无限制的特征,所有落入本发明的精神之内的变化和修改要求予以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用于脊柱的移植物,其包括一可定位在椎间盘空间内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前导端部分和一相对的近端,一朝向上椎骨的端板定向的上表面以及一朝向下椎骨的端板定向的下表面,所述本体具有介于所述上和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其对应于上椎骨端板和下椎骨端板之间的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其中,所述前导端部分适于插入处于坍瘪状态下的椎间盘空间内,当本体插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时,将坍瘪的椎间盘空间恢复到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从所述高度到在所述前导端部分处的钝头部分呈锥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一第一侧向表面,其延伸在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以及一第二侧向表面,其与所述第一侧向表面相对,并延伸在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一在所述第一侧向表面内的第一槽,其在所述近端处敞开;以及一在所述第二侧向表面内的第二槽,其在所述近端处敞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骨质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一第一侧向部分和一可附连到所述第一侧向部分的第二侧向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部分之一包括从中沿侧向延伸的插座,以便接纳一偶联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部分之另一个包括所述偶联销,它从其中间表面朝向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部分的所述之一的所述插座延伸。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部分包括一第一中间表面,而所述第二侧向部分包括一朝向所述第一中间表面定向的第二中间表面,当所述第一和第二中间表面彼此相对定位时,它们构造成互相交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中间表面包括多个在所述上和下表面之间延伸的突脊。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一在所述第一侧向部分上的第一侧向表面,其在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延伸;以及一在所述第二侧向部分上的与所述第一侧向表面相对的第二侧向表面,其在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一在所述第一侧向表面内的第一槽,其在所述近端处敞开;以及一在所述第二侧向表面内的第二槽,其在所述近端处敞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偶联部件,其具有可定位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槽的对应槽内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部分彼此固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部件包括一插入器械的远端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偶联部件接合到第一和第二侧向部分时,所述偶联部件的所述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表面之间的所述宽度,而当所述偶联部件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部分脱开时,所述偶联部件的所述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表面之间的所述宽度。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向部分由骨质材料组成,其由长的骨质材料的一部分沿纵向方向切下。
17.一可插入在相邻椎骨之间的椎间盘空间内的移植物,其包括一本体,其具有一远端的前导端部分,其尺寸适于插入到一非牵开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所述移植物具有一介于其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之间的高度,当所述本体挤压入所述非牵开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时,其适于将所述非牵开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恢复到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其中,所述本体可移植在已恢复的椎间盘空间内,以在术后保持所述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和下表面各包括多个突脊,其构造成接合相邻的椎骨的端板。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植物,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上和下表面是凸出的弧形。
20.一可插入在一上椎骨和一下椎骨之间的椎间盘空间内的移植物,所述移植物包括一本体,其包括一远端的前导端部分、一近端,一可朝向上椎骨的端板定向的上表面以及一可朝向下椎骨的端板定向的下表面;所述本体包括一介于所述上和下表面之间的第一高度,其对应于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以及所述本体包括一远端的前导端部分,其构造成适于插入一非牵开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其中,所述本体可移植在非牵开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以在术后将椎间盘空间保持在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其中,选择所述本体在尺寸和形状上对应于先前插入非牵开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的试用器械本体,并确定提供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21.一成套用具,包括至少两个移植物,所述至少两个移植物各适于插入一上椎骨和一下椎骨之间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以提供一不同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选择可移植在坍瘪椎间盘空间内的所述至少两个移植物中的一个,以在术后将椎间盘空间保持在对应于由选择的移植物提供的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的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移植物各包括一本体,其包括一远端的前导端部分、一近端,一可朝向上椎骨的端板定向的上表面以及一可朝向下椎骨的端板定向的下表面,所述本体包括一介于所述上和下表面之间的第一高度,其对应于已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各个至少两个所述移植物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是凸出的。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试用本体,所述至少两个试用本体各适于插入一上椎骨和一下椎骨之间的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以提供一不同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所述至少两个移植物中的所述选择的一个移植物在尺寸和形状上对应于提供已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的所述试用本体,所述已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对应于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移植物由骨质材料组成。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插入器械,其可释放地附连到各个所述至少两个移植物。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移植物各在其前导端的鼻形部分处具有一高度,其与各个所述至少两个移植物相同。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至少两个移植物的所述已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形成在其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之间;以及各个所述至少两个移植物包括一从其所述鼻形部分延伸到所述上表面的上过渡表面,以及一从其所述鼻形部分延伸到所述下表面的下过渡表面。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移植物包括三个或多个移植物,各个所述移植物包括一带有第一高度的前导端鼻形部分,各个所述三个或多个移植物的所述第一高度是相同的,各个所述三个或多个移植物还包括一介于其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之间的第二高度,其对应于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所述第二高度对于各个所述三个或多个移植物是不相同的。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三个或多个移植物可移植在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以在术后将坍瘪的椎间盘空间保持在由此提供的已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的范围在约3毫米至约4毫米内,所述不同的第二高度包含在约6毫米至约15毫米的范围内。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的范围在约3毫米至约4毫米内,所述不同的第二高度包含在约12毫米至约15毫米的范围内。
33.一成套用具,包括至少一个试用器械,其包括一带有一前导端部分的试用本体,前导端部分的尺寸适于插入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所述试用本体包括一靠近其前导端部分的第一高度,以便将坍瘪的椎间盘空间高度恢复到一已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以及两个或多个移植物,各包括一前导端部分和一靠近前导端部分的第二高度,各个所述两个或多个移植物的所述第二高度不同于所述两个或多个移植物的其它个,各个所述两个或多个移植物的所述前导端部分包括一鼻形部分,其适于插入一非牵开的椎间盘空间。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两个或多个移植物的所述鼻形部分具有一第三高度,所述第三高度对于各个所述两个或多个移植物是相同的。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高度的范围在约3毫米至约4毫米内。
36.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两个或多个移植物具有一上过渡表面和一下过渡表面,它们在所述鼻形部分处沿着所述前导端部分从所述第二高度朝向所述第三高度呈锥形。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试用器械包括两个或多个试用器械,各具有一带有不同第一高度的试用本体,其中,所述两个或多个试用器械的各个所述试用本体的所述前导端部分包括一具有一第四高度的鼻形部分,所述第四高度对于各个所述试用本体是相同的。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高度基本上与所述第三高度相同。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高度和所述第四高度的范围各在约3毫米至约4毫米内。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成套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或多个试用器械的各个所述试用本体包括一上过渡表面和一下过渡表面,它们在所述鼻形部分处沿着所述前导端部分从所述第一高度朝向所述第四第三高度呈锥形。
41.一成套用具,包括一组试用器械,所述组的至少两个所述试用器械在其远端处具有一试用本体,各个所述试用本体具有一前导端部分,其适于插入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并可插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以提供一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以及一组移植物,其可定位在椎间盘空间内,各个所述移植物包括一本体,其尺寸和形状对应于所述试用器械的所述试用本体的对应的一个本体,各个所述本体具有一前导端部分,其适于插入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其中,一旦指示给医生对应的试用本体在椎间盘空间内提供理想的配合,则选择所述组移植物中的理想的移植物插入椎间盘空间内。
42.一移植物插入组件,其包括一椎间的移植物,其具有上和下表面以及在所述上和下表面之间延伸的相对的侧向表面,各个所述侧向表面具有一形成在其中的槽,其在所述移植物的近端处敞开;以及一插入器械,其包括一远端的偶联部分,其可接合在所述移植物的各个所述相对的侧向表面的所述槽内,所述偶联部分包括一在所述槽内接合所述移植物的第一位置和一从所述移植物脱开的第二位置,其中,在各个第一和第二位置内的所述偶联部件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向表面之间的所述移植物的宽度。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物包括可彼此邻近定位的第一和第二侧向部分,所述侧向表面之一沿着所述第一侧向部分延伸,而所述侧向表面之另一个沿着所述第二侧向部分延伸。
44.一用来插入一椎间移植物的方法,其包括进入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相继地在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插入和取出多个移植物,当移植物插入椎间盘空间内时,各个所述移植物提供一不同的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当插入的移植物从中移出时,椎间盘空间至少部分地坍瘪;以及从多个移植物中留下一移植物在椎间盘空间内,其提供的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对应于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以便术后保持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移植物中的各个移植物具有一带有鼻形部分的前导端部分,对于各个移植物,鼻形部分具有相同的高度。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形部分的所述高度约为3至4毫米。
47.一用来插入一椎间移植物的方法,其包括从一单一的入口途径进入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通过入口将第一移植物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以提供一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确定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是否对应于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如果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不对应于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则通过入口从椎间盘空间取出插入的移植物,以使椎间盘空间未牵开;选择一提供不同的恢复椎间盘空间高度的第二移植物,通过入口插入到非牵开的椎间盘空间内,以提供一第二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以及如果恢复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对应于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则将插入的移植物留在椎间盘空间内,以在术后保持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48.一用来插入一椎间移植物的方法,其包括进入一坍瘪的椎间盘空间;相继地在坍瘪的椎间盘空间内插入和取出多个试用本体;选择提供一理想椎间盘空间高度的试用本体;选择一椎间移植物,其具有的高度对应于由选择的试用本体提供的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移去所选择的试用本体,以使椎间盘空间非牵开;以及用选择的椎间移植物牵开椎间盘空间,以将坍瘪的椎间盘空间恢复到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并在术后保持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一单一的入口途径进入坍瘪的椎间盘空间。
全文摘要
提供用来牵开一椎间盘空间并支承相邻的椎骨的技术和系统。试用器械插入椎间盘空间内以确定一理想的椎间盘空间高度和选择一对应的移植物。移植物也可以是自牵开的,提供理想椎间盘空间高度的移植物可移植在椎间盘空间内。
文档编号A61F2/46GK1761431SQ200380103896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1日
发明者K·T·福雷 申请人:Sdgi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