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458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高达一亿人以上,乙型肝炎患者有二千多万人。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病毒在人体内存活并不断复制,使病情易于慢性化。此外,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还非常容易受到丁型肝炎病毒的侵袭,造成合并感染,使乙肝症状加剧,病情恶化,导致爆发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等。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5项检查是1、表面抗原;2、表面抗体;3、e抗原;4、e抗体;5、核心抗体。如果其中1、3、5是阳性,就叫“大三阳”;其中1、4、5是阳性就叫“小三阳”。
目前,在临床上西医没有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特效药,通常采取一些不甚对症的抗病毒和增强免疫的疗法,效果均不理想;中医在治疗乙型肝炎中产生不少验方、名方,但所采用的中药配方大多侧重祛邪而忽视扶正,有的还有毒副作用,使患者感到不适,更重要的是对不同病症的患者缺乏适应性,因而大多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药品的缺陷,本发明在总结前人中医治疗乙肝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数年的药物筛选和反复临床验证,公开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是由下列用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生黄芪10~30克,党参10~30克,炒白术10~15克,当归10~15克,白芍药15~20克,香附10~15克,生地10~30克,川芎3~10克,丹参5~15克,郁金6~12克,赤芍药3~15克,夏枯草10~15克,白茅根15~30克,黄芩3~10克,虎杖10~30克,贯众10~15克,生甘草2~10克和适量的水。各原料药组分用量在上述重量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各原料药的用量为生黄芪2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白芍药15克,香附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赤芍药10克,夏枯草10克,白茅根30克,黄芩10克,虎杖15克,贯众10克,生甘草10克和适量的水。
本发明选用所述原料药进行精心组合,祛邪与扶正并举,以扶植正气血为主,组合后使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调理机体脏腑气的平衡,增强人体抵抗力,加速产生病毒抗体,达到邪祛病安的目的。其中,选用生黄芪、党参和炒白术作为君药,是为了补气健脾,扶植正气。由于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性味甘、微温,具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补中益气功效,尤善泻阴火,解肌热,生血,生肌,壮脾胃;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跟,含皂苷、生物碱、挥发油等,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生津作用,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等;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等和维生素A,性味苦甘、温,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用;选用当归、白芍药、香附、生地和川芎作为臣药,是为了调理气血,起补血、活血和养血作用。由于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性味甘辛、温,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躁滑肠作用;白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性味苦、平,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功用;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性味辛微苦甘、平,具有理气解郁、止痛调经作用,主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痰饮痞满等症;鲜地黄又名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根茎,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凉血、生津功效,入心、肝、肾,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瘀血等症;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含挥发油、生物碱、酚性成分、内酯类等,性味辛、温,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等功效;选用丹参、郁金、赤芍药、夏枯草和白茅根作为佐药,是为了凉血、清肝火、活血化瘀、利湿退黄。由于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含多种酮类、丹参醇、维生素E等,性味苦、微温,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作用;郁金为姜科植物姜黄、郁金或莪术的块根,含挥发油、姜黄素、姜黄酮等,性味辛苦、凉,具有行气解郁、凉血破瘀功效;赤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含芍药苷、挥发油、脂肪油、树脂、鞣质等,性味酸苦、平,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等作用;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甘露醇、果糖、木糖及柠檬酸等,性味甘、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等功效;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果穗,含飞燕草素、花色苷、d-樟脑等,性味苦辛、寒,具有清肝散结功效,入心、肝、肾,治温病伤阴、大热烦渴、瘀血等症;选用黄芩、虎杖、贯众和生甘草作为使药,是为了清热解毒、抑制病毒。由于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含黄芩苷元、黄芩苷等,性味苦、寒,具有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等功用;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娥眉蕨、荚果蕨等蕨类的根茎,主要成分是绵马素、挥发油、鞣质等,性味苦、凉,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含游离蒽醌即蒽醌苷等,性味苦、平,具有祛风、利湿、破淤、通经之功效;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状茎,性味甘平,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配方以扶植正气为主,祛邪与扶正并举,具有调理机体脏腑气血的平衡,增强人体抵抗力,加速产生病毒抗体,与现有组合物、验方相比,无任何毒副作用,服用后肝气舒畅,气血顺和,适用于各种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而且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较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使用下列用量配比的原料药为一剂生黄芪2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白芍药15克,香附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赤芍药10克,夏枯草10克,白茅根30克,黄芩10克,虎杖15克,贯众10克,生甘草10克和适量的水。煎煮三次,每次加水量以没过药面为宜,合并三次滤液,得750ml水提取物。
1、病例选择临床随机选择58例患者,其中(1)“大三阳”患者45例,其中成年男性患者27例,成年女性患者15例,小孩3例。
(2)“小三阳”患者13例,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5例。
2、诊断标准(1)乙肝患者临床症状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腹胀,肝区隐痛等;(2)肝功能常规检测超出以下指标范围为异常谷丙转氨酶(ALT/SGPT)0-50u/l
谷草转氨酶(AST/SGOT)0-40u/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0-40u/l碱性磷酸酶(ALT/AKP)30-140u/l,乳酸脱氢酶(LDH)120-230u/l此外,重度患者白蛋白低下,球蛋白增高A/G小于1,出现胆囊炎、关节炎等症;(3)乙肝三系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cAb-IgM正常人全部为阴性,但乙肝患者大多有如下情况“大三阳”患者乙肝三系中HbsAg、HbeAg、HbcAb均呈阳性,有强传染性,发病6个月内多为急性乙型肝炎;“小三阳”患者乙肝三系中HbsAg、HbeAb、HbcAb均呈阳性,有弱传染性;康复期患者乙肝三系中其它指标转为阴性,仅HbsAb呈阳性。
3、治疗方法(1)“大三阳”患者,每天服用750ml(一副),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每次服用250ml,第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0天,以后每服用10天为一个疗程,每间隔10天服用一个疗程,共8个疗程服用90副本发明。
(2)“小三阳”患者,每天750ml(一副),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每次服用250ml,每服用10天为一个疗程,每间隔10天再服用一个疗程,共服用6个疗程。
(3)小孩“大三阳”患者,每天服用450ml(五分之三副),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每次服用150ml,第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0天,以后每服用10天为一个疗程,每间隔10天服用一个疗程,共8个疗程服用54副本发明。
4、疗效判断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抽血化验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好转,抽血化验肝功能各项指标接近正常。
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抽血化验肝功能各项指标仍不正常。
5、治疗效果“大三阳”患者使用本发明60副以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自我感觉如同健康人,服药90副以后,90%患者乙肝三系HbsAb呈阳性,其余未转阳者再服用20副药后全部转阳。结果显效5例,好转40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30%,好转率为70%,无效率为0,总有效率为100%。
“小三阳”患者使用本发明三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抽血化验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服药6个疗程后,患者乙肝三系HbsAb全部呈阳性,结果显效13例,无效0例,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10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用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生黄芪10~30克,党参10~30克,炒白术10~15克,当归10~15克,白芍药15~20克,香附10~15克,生地10~30克,川穹3~10克,丹参5~15克,郁金6~12克,赤芍药3~15克,夏枯草10~15克,白茅根15~30克,黄芩3~10克,虎杖10~30克,贯众10~15克,生甘草2~10克和适量的水。
2.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生黄芪2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10克,白芍药15克,香附10克,生地10克,川穹10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赤芍药10克,夏枯草10克,白茅根30克,黄芩10克,虎杖15克,贯众10克,生甘草10克和适量的水。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它是由下列用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生黄芪10~30克,党参10~30克,炒白术10~15克,当归10~15克,白芍药15~20克,香附10~15克,生地10~30克,川穹3~10克,丹参5~15克,郁金6~12克,赤芍药3~15克,夏枯草10~15克,白茅根15~30克,黄芩3~10克,虎杖10~30克,贯众10~15克,生甘草2~10克,以扶植正气为主,祛邪与扶正并举,具有调理机体脏腑气的平衡,增强人体抵抗力,加速产生病毒抗体,无任何毒副作用,服用后肝气舒畅,气血顺和,适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较高。
文档编号A61P1/00GK1640457SQ20041001394
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5日
发明者梁兴家 申请人:梁兴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