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止咳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521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炎止咳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消炎止咳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的领域。
背景技术
咳嗽一般均因炎症所致,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往往多发于老年人或小孩等抵抗力差的人群且多发于寒冷季节;它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有的还会危机生命安全;现有的治疗产品比较多,如咳克制剂、止咳糖浆、双黄连口服液等等;它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分别起到不同的治疗作用,但是由于引起咳嗽的原因不同,咳嗽类型不同,人的体质不同,所以上述药物对咳嗽的治疗有一定局限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民间的传统验方,提供一种经过反复研制的用于消炎止咳的中药制剂及其它的制备方法,以增加新的消炎止咳药物,满足市场、患者的需求。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消炎止咳胶囊,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由胡颓子叶180-220、桔梗130-180、太子参180-220,百部80-120,罂粟壳10-15,麻黄20-30,黄荆子100-150,南沙参30-40,穿心莲100-150制备而成。准确的它由胡颓子叶200g、桔梗150g、太子参200g,百部100g,罂粟壳12.5g,麻黄25g,黄荆子125g,南沙参37.5g,穿心莲125g制备而成,所述的这种胶囊制剂可以是软胶囊、口服液制剂。这种消炎止咳胶囊的制备方法,按照给定的比例将太子参、桔梗,百部加水煎煮二次以上,合并每次煎液,滤过,胡颓子叶加水煎煮,滤过,上述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烘干,干膏粉碎为细粉,过筛,细粉备用,罂粟壳,麻黄,黄荆子,南沙参,穿心莲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灭菌后,细粉备用,将浸膏粉与五味生药细粉混合、然后可以按照需要制备成需要的剂型,如胶囊、软胶囊、口服液制剂等。具体的说按照给定的比例将太子参、桔梗,百部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胡颓子叶加水煎煮4小时,滤过,以上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烘干,干膏粉碎为细粉,过筛,细粉备用,罂粟壳,麻黄,
黄荆子,南沙参,穿心莲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灭菌后,细粉备用,将浸膏粉与五味生药细粉混合、加入单糖浆50%,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0.01%,甘油6%及泊金0.03%,薄荷脑0.05%,加水制成糖浆,如果加入适量淀粉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就可以制成硬胶囊,如果按1∶1的比例加入大豆油及蜂蜡,混匀,就可压成软胶囊,25℃以下干燥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
本发明的方解本品以穿心莲、黄荆子二味为君,穿心莲,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常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病,口舌生疮,顿咳劳嗽等症,黄荆子,味辛、苦,性温,有祛风除痰,行气止痛之功。常用于治感冒、咳嗽、风痹等症。二者为君,主要用其清热,解毒、消炎、治疗外感之功。方中取桔梗、百部、胡颓子叶,罂粟壳,南沙参五味为臣。此中,桔梗,味苦,辛,性平;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等症。百部,味甘苦微涩。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之功,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等。胡颓子叶,味酸性平无毒,常为民间治咳嗽气喘、咳血等,如《中藏经》″治喘咳上气。《纲目》″肺虚气短″者,罂粟壳,味酸,涩,性平。有敛肺,涩肠、止痛之功,常用于久咳、久泻。南沙参味甘微苦,性凉,功在养阴清肺,祛痰止咳。此五味合而之臣,意在取其,其镇咳祛痰作用。以助君药在清热,解毒,消炎的基础上达到镇咳化痰的目的。方中又以太子参,麻黄为佐药。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能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作用,再配上麻黄,辛,微苦,温,功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常用于爪寒感冒,胸闷喘咳,支气管哮喘等。二者为佐,以辅佐君臣,益气生津,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消炎,镇咳化痰,定喘之功,用于咳嗽痰多,胸满气逆,气管炎等症。
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产品具有消炎,镇咳、化痰、定喘的功能。用于咳嗽痰多,胸满气逆,气管炎等症状的治疗。与现有的药物相比较,本产品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没有毒副作用;且药品的生产工艺简便、明确,容易控制生产质量,产品成本低廉;能够满足患者需求。
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取胡颓子叶180g、桔梗130g、太子参180g,百部80g,罂粟壳10g,麻黄20g,黄荆子100g,南沙参30g,穿心莲100g,将太子参、桔梗,百部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5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胡颓子叶加水煎煮3小时,滤过以上述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烘干,干膏粉碎为细粉,过筛(180~200目),细粉备用,罂粟壳,麻黄,黄荆子,南沙参,穿心莲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180~200目),灭菌后,细粉备用,将浸膏粉与五味生药细粉混合、然后制成颗粒制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2取胡颓子叶220g、桔梗180g、太子参220g,百部120g,罂粟壳15g,麻黄30g,黄荆子150g,南沙参40g,穿心莲150g,将太子参、桔梗,百部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胡颓子叶加水煎煮4小时,滤过以上述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烘干,干膏粉碎为细粉,过筛(180~200目),细粉备用,罂粟壳,麻黄,黄荆子,南沙参,穿心莲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180~200目),灭菌后,细粉备用,将浸膏粉与五味生药细粉混合、然后可以按照需要制备成丸。
本发明的实施例3取胡颓子叶200g、桔梗150g、太子参200g,百部100g,罂粟壳12.5g,麻黄25g,黄荆子125g,南沙参37.5g,穿心莲125g制备胶囊将太子参、桔梗,百部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胡颓子叶加水煎煮4小时,滤过以上述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烘干,干膏粉碎为细粉,过筛(180~200目),细粉备用,罂粟壳,麻黄,黄荆子,南沙参,穿心莲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180~200目),灭菌后,细粉备用,将浸膏粉与五味生药细粉混合、加入适量淀粉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就可以制成硬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4取胡颓子叶200g、桔梗150g、太子参200g,百部100g,罂粟壳12.5g,麻黄25g,黄荆子125g,南沙参37.5g,穿心莲125g制备软胶囊将太子参、桔梗,百部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胡颓子叶加水煎煮4小时,滤过以上述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烘干,干膏粉碎为细粉,过筛(180~200目),细粉备用,罂粟壳,麻黄,黄荆子,南沙参,穿心莲五味,
粉碎成细粉,过筛(180~200目),灭菌后,细粉备用,将浸膏粉与五味生药细粉混合、按1∶1的比例加入大豆油及蜂蜡,混匀,就可压成软胶囊,25℃以下干燥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
本发明的实施例5用胡颓子叶200g、桔梗150g、太子参200g,百部100g,罂粟壳12.5g,麻黄25g,黄荆子125g,南沙参37.5g,穿心莲125g制备糖浆将太子参、桔梗,百部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胡颓子叶加水煎煮4小时,滤过以上述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烘干,干膏粉碎为细粉,过筛(180~200目),细粉备用,罂粟壳,麻黄,黄荆子,南沙参,穿心莲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180~200目),灭菌后,细粉备用,将浸膏粉与五味生药细粉混合、加入单糖浆50%,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0.01%,甘油6%及泊金0.03%,薄荷脑0.05%,加水制成糖浆。
临床验证本方经临床观察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咳嗽者,120余例,其有效为97%,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者80例,其有效率达89.6%,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者冬季发作者,共96例,其有效率为86%。一般用药在1周内即可奏效,尚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消炎止咳胶囊,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它由胡颓子叶180-220、桔梗130-180、太子参180-220、百部80-120、罂粟壳10-15、麻黄20-30、黄荆子100-150、南沙参30-40、穿心莲100-150制备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炎止咳胶囊,其特征在于它由胡颓子叶200g、桔梗150g、太子参200g、百部100g、罂粟壳12.5g、麻黄25g、黄荆子125g、南沙参37.5g、穿心莲125g制备而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这种消炎止咳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这种胶囊制剂可以是软胶囊、口服液制剂。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这种消炎止咳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给定的比例将太子参、桔梗、百部加水煎煮二次以上,合并每次煎液,滤过,胡颓子叶加水煎煮,滤过,上述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烘干,干膏粉碎为细粉,过筛,细粉备用,罂粟壳、麻黄、黄荆子、南沙参、穿心莲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灭菌后,细粉备用,将浸膏粉与五味生药细粉混合、然后可以按照需要制备成需要的剂型,如胶囊、软胶囊、口服液制剂等。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这种消炎止咳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给定的比例将太子参、桔梗,百部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胡颓子叶加水煎煮4小时,滤过,以上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将稠膏烘干,干膏粉碎为细粉,过筛,细粉备用,罂粟壳、麻黄、黄荆子、南沙参、穿心莲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灭菌后,细粉备用,将浸膏粉与五味生药细粉混合、加入单糖浆50%,再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0.01%,甘油6%及泊金0.03%,薄荷脑0.05%,加水制成糖浆,如果加入适量淀粉混合,搅拌均匀,制成颗粒,干燥,整粒,装入胶囊,就可以制成硬胶囊,如果按1∶1的比例加入大豆油及蜂蜡,混匀,就可压成软胶囊,25℃以下干燥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消炎止咳的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用胡颓子叶、桔梗、太子参、百部、罂粟壳、麻黄、黄荆子、南沙参、穿心莲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产品具有消炎,镇咳、化痰、定喘的功能。用于咳嗽痰多,胸满气逆,气管炎等症状的治疗。与现有的药物相比较,本产品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没有毒副作用;且药品的生产工艺简便、明确,容易控制生产质量,产品成本低廉;能够满足患者需求。
文档编号A61K9/48GK1557435SQ200410021810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2日
发明者张中强 申请人:张中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