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5218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制剂,并涉及该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疾病是一类常见疾患,复发率极高。口腔溃疡更是口腔粘膜最容易患的疾病,因为口腔粘膜没有角化层的保护,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的攻击。口腔溃疡包括口舌生疮、复发性口腔溃疡及疮疹性口腔炎等,常莫名其妙地在口腔中出现,症状3-4天后达到高潮,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浅表性溃疡,多溃烂、明显疼痛,严重时可伴全身症状,如低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吃刺激性食物如咸、辣、酸等疼痛可加重。4-5天后,红晕逐渐消退,疼痛缓解。8-14天后溃疡可自行愈合,且不留瘢痕。虽然能自行愈合,但它带来的不适,着实令人烦扰。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以上的人群受到过各种口腔疾患的困扰,特别是口腔溃疡,约占口腔门诊量的10-15%。轻到中度的口腔溃疡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适,严重的口腔溃疡给人们带来进食的疼痛和困难,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劳动,而且有些时候,其后可能隐藏着更为可怕的病变如结核性溃疡、梅毒性溃疡等,这类溃疡不属于复发性口疮,不会自行愈合,甚至有些口腔溃疡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发生恶变,或一开始就是某种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一些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由于经常受到咀嚼、说话等的刺激,日久还可能会癌变。
研究各种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及医学意义。目前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国外多选用口服或注射等全身用药,如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等;我国除全身用药外,多局部用药,如锡类散、冰硼散等散剂与各种膜剂、贴剂、口含片、喷雾剂以及牙膏、口腔含漱药物等。这些药物除疗效普遍不甚理想外,多数还具有很多缺点如常用的冰硼散,使用了含汞的朱砂,而汞有剧毒;锡类散原料中有象牙(象牙屑),而基于动物保护的需要,象牙属于早已禁用的中药之一,原料难得,因而难以再生产;各种散剂、膜剂和贴剂,使用时需进行口腔内操作,将药物涂于口腔内患处,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易导致二次污染和损伤,造成继发性口腔疾病,且一般需其他人协助才能完成,如果病人自己独立操作,只能对着镜子进行,难以做到定位准确,还极易造成损伤;口含片大多崩解慢,吸收慢,起效慢;喷雾剂多作吸入疗法使用,多用于咽喉疾病,因其定量不准、药物浓度低而不适合口腔内局部治疗使用,如果作为口腔内局部治疗使用,同散剂、膜剂和贴剂一样,使用很不方便,需将药物喷于口腔内患处,一般需其他人协助才能完成,如果病人自己独立操作,只能对着镜子进行,也难以做到定位准确;牙膏需通过刷牙使用,尤其对口腔溃疡严重患者,刷牙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使用不便,也难以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因而疗效差;口腔含漱药物如NaHCO3溶液、氯己定溶液、生理盐水、硼酸溶液等,不仅使用不便,而且口感不好,病人不易接受,难以保证口腔内有效药物浓度及时间因而疗效差;口服或注射等全身用药多数由于针对性差,起效慢,疗效差,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等经常使用还会产生耐药性、引起人体正常菌群失调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该药物起效快,疗效好,口感好,使用方便,安全性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它含有的成份及其重量配比为薄荷脑1份、珍珠1-5份、滑石2-10份、牛黄0.2-2份、青黛2-20份、冰片0.5-5份、可食用弱酸4-16份、弱碱性碳酸盐8-35份、微晶纤维5-20份、微粉硅胶0.5-5份和环拉酸钠0.3-3份。
上述可食用弱酸可为无水枸椽酸或酒石酸等;弱碱性碳酸盐可为碳酸氢钾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其中碳酸氢钾3-15份、碳酸钙5-20份,还可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钾等的混合物。
上述各成份的重量配比优选为薄荷脑1份、珍珠2-3份、滑石4-5份、牛黄0.5-1份、青黛8-12份、冰片1-2份、无水枸椽酸6-10份、碳酸氢钾4-8份、碳酸钙7-11份、微晶纤维9-13份、微粉硅胶1-2.5份和环拉酸钠0.5-1.5份。
上述各成份的重量配比最佳为薄荷脑1份、珍珠2.5份、滑石4.3份、牛黄0.7份、青黛9.95份、冰片1.3份、无水枸椽酸8.4份、碳酸氢钾6.5份、碳酸钙9.3份、微晶纤维11.2份、微粉硅胶1.7份和环拉酸钠1.1份。
上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所述重量配比的珍珠、滑石、牛黄、青黛、冰片、弱碱性碳酸盐、微晶纤维、微粉硅胶和环拉酸钠,置于微粉机中混合粉碎6-15分钟后,再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薄荷脑和可食用弱酸加入,混合粉碎至粉末粒径小于25μm,制粒,压片,即得。
在上述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的制备方法中,因为薄荷脑和冰片长时间在一起混合研磨易产生共熔现象,变成液体;可食用弱酸(如无水枸椽酸)和弱碱性碳酸盐(如碳酸氢钾和碳酸钙)长时间在一起混合研磨易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物使用时的起泡效果,故先将冰片、弱碱性碳酸盐和其他药物混合粉碎至一定程度,再加入薄荷脑和可食用弱酸短时间混合粉碎;实际上也可先将薄荷脑、可食用弱酸和其他药物混合粉碎至一定程度,再加入冰片和弱碱性碳酸盐短时间混合粉碎;还可先将冰片、可食用弱酸和其他药物混合粉碎,再加入薄荷脑和弱碱性碳酸盐;或者先将冰片、弱碱性碳酸盐和其他药物混合粉碎,再加入薄荷脑和可食用弱酸;甚至将各成份分别研磨好后再混合等方式,只要能确保薄荷脑和冰片不长时间在一起混合研磨产生共熔现象,可食用弱酸和弱碱性碳酸盐不长时间在一起混合研磨发生化学反应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该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采用泡腾物料可食用弱酸、弱碱性碳酸盐作为崩解剂,酸碱在口腔中遇水(唾液)迅速反应,在2分钟内产生CO2气体,形成泡沫即泡腾,使药物很快变成粉末即崩解,并与口腔内创面充分接触,直接作用于患处,非常适于口腔及其溃疡的不规则形状,起效迅速,治疗效果好。2、所有药物成份均在微粉机中粉碎成粒径在25um以下的细小颗粒,粒径小,在口腔中毫无砂粒感,且药物成份中有环拉酸钠和薄荷脑作为矫味剂,使药物口感好,病人易接受。3、每片重量确定,给药后药物完全作用于患处,几乎无损耗,给药剂量灵活易控,可较好地保证口腔内有效药物浓度及时间。4、使用简单方便,无须他人协助,只须将药片放入口中患处附近,仅需很少唾液量即可满足泡腾需要,服药过程中不会导致二次污染或损伤而发生继发性口腔疾病。5、酸碱用量较小,产生的泡沫少且泡体小,不至于满口皆泡,满口皆药,范围局限,刺激性小;6、药物成份中不含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等,不会产生耐药性、也不易引起人体正常菌群失调,安全性好。
药理研究表明,青黛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珍珠具有解毒生肌之功用;牛黄具有解热、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炎、抗病原微生物、镇痛等作用;滑石具有抑菌作用,并对粘膜、皮肤有保护作用;冰片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抑菌作用和抗炎作用。上述几种药物协同作用,可减轻疼痛,杀灭或抑制口腔溃疡的致病细菌和病毒,并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泡腾物料包括酸源和碱源,酸源一般为枸橼酸、酒石酸等;而碱源有Na2CO3,NaHCO3,K2CO3,KHCO3,CaCO3等,采用Na2CO3,NaHCO3发现口感较咸,甚至无法忍受,可能与钠盐呈咸味,且局部浓度较高有关,同时因为钠盐摄入过多,对身体有害,故最好使用KHCO3及CaCO3,以降低咸味。微晶纤维的使用可使崩解时间显著缩短,并可明显改善粉末的流动性,可实现直接压片。加入适量微粉硅胶可增加粉末的流动性利于压片。因本发明药物成份中青黛量较大,另含牛黄、酸源、碱源等辅料,所以口感不佳,故加入甜味剂环拉酸钠作为矫味剂;薄荷脑在该药物中即具有镇痛、抗炎作用,还具有矫味剂作用,可改善口感。
为证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确切、起效较快,发明人进行了药效学(抗菌作用、对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镇痛作用)考察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试验结果如下一、抗菌试验体外抗菌试验试验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本发明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多点接种仪(Denley A400)将细菌接种于含不同药物浓度的琼脂平皿表面,每点含菌量约为105CFU/ml,37℃孵育18-24小时观察结果,以无细菌生长平皿培养基中所含药物的最低浓度为药物对该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
试验结果见表1、2、3。
表1 本发明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本发明药物盐酸环丙沙星细菌(菌号)(mg/ml)(μg/ml)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64 >128
大肠埃希菌01-164 >128大肠埃希菌01-364 >128大肠埃希菌01-464 128大肠埃希菌01-532 >128大肠埃希菌01-632 >128大肠埃希菌01-764 2大肠埃希菌01-864 >128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28 >128铜绿假单胞菌04-1>12864铜绿假单胞菌04-2>12864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32 128金黄色葡萄球菌02-2-1 32 >128金黄色葡萄球菌02-2-2 16 >128金黄色葡萄球菌02-2-3 16 >128金黄色葡萄球菌02-2-4 16 128表皮葡萄球菌02-3-14 128不动杆菌02-5-1 >128128嗜麦芽假单胞菌02-7-2 16 32阴沟肠杆菌12-164 32表2本发明药物体外抗真菌活性本发明药物 制霉素片真菌(菌号)(mg/ml) (μg/ml)白色念珠菌02-100-1 24白色念珠菌02-100-2 24白色念珠菌02-100-3 44白色念珠菌02-100-4 16 4白色念珠菌02-100-5 22白色念珠菌02-100-6 0.5 2光滑念珠菌02-101-1 16 >128光滑念珠菌02-101-2 0.5 8
表3本发明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细菌(株数) 药物 MIC50(mg/ml) MIC90(mg/ml) MICrange(mg/ml)大肠埃希菌 本发明药物64 64 32-64(8株)盐酸环丙沙星片>0.128>0.128 0.002->0.128铜绿假单胞菌 本发明药物 >128 >128 >128(3株)盐酸环丙沙星片 0.064>0.128 0.064->0.128不动杆菌 本发明药物 >128 >128 >128(1株)盐酸环丙沙星片 0.128 0.128 0.128阴沟杆菌 本发明药物64 64 64(1株)盐酸环丙沙星片 0.032 0.032 0.032嗜麦芽假单胞菌 本发明药物16 16 16(1株)盐酸环丙沙星片 0.032 0.032 0.032金黄色葡萄球菌 本发明药物16 32 16-32(5株)盐酸环丙沙星片>0.128>0.128 0.128->0.128表皮葡萄球菌 本发明药物4 4 4(1株)盐酸环丙沙星片 0.128 0.128 0.128白色念珠菌 本发明药物2 16 0.5-16(6株) 制霉素片 0.004 0.004 0.002-0.004光滑念珠菌 本发明药物0.516 0.5-16(2株) 制霉素片 0.008>0.128 0.008->0.128结论显示本发明药物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体外对临床分离常见革兰阳性、阴性致病菌均具有较好抑菌活力,本发明药物对所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范围为16-32mg/ml,对所试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值范围为4mg/ml,本发明药物对所试大肠埃希菌的MIC值范围为32-64mg/ml,对所试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范围为>128mg/ml,对所试不动杆菌的MIC值范围为>128mg/ml,对所试阴沟肠杆菌的MIC值范围为>128mg/ml,对所试嗜麦芽假单胞菌的MIC值范围为16mg/ml。体外抗真菌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体外对临床分离常见致病真菌也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力。本发明药物体外对所试白色念珠菌的MIC值范围为0.5-16mg/ml,对所试光滑念珠菌的MIC值范围为0.5-16mg/ml。
由此可见,本发明药物体外对临床分离常见致病细菌与真菌具有较强抑菌活力。
二、对实验性口腔溃疡动物模型的影响1、感染性口腔溃疡模型实验方法将15亿CFU/ml金色葡萄球菌液以OT针筒注射于豚鼠口腔黏膜下,下唇内侧正中(损伤黏膜剪取约2mm厚度黏膜,渗血为度)为注射部位,每只0.07ml。24小时后在原注射部位再加强注射一次。在第1次注射后48小时,自行破溃形成溃疡,形成约3-5mm直径的脓性溃疡。同法制备白色念珠菌性的口腔粘膜溃疡。
每个模型选取造模豚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70g-330g,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冰硼散),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本发明药物低剂量组。造成口腔溃疡模型后用两脚规测量并记录溃疡面积大小,以最大直径计算。造模成功第二天开始给药,每日观察并记录溃疡面积的大小,直至溃疡完全愈合。
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各给药组每日均给药5次,每次以药物涂布均匀为宜,阳性对照药冰硼散组与原剂型组给药方法同样敷药以布满创面为度。观察指标1.以溃疡直径(mm)表示,用两脚规测量。2.愈合时间及50%愈合时间以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作为愈合时间,按不同时间内溃疡直径作回归处理求得50%愈合时间。
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可对抗金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致口腔黏膜溃疡,加快溃疡愈合和炎症消退,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与原剂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见表4。
表4本发明药物对金色葡萄球菌性豚鼠口腔黏膜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X±SD)组别 鼠数(只)愈合时间(h)50%愈合时间(h)模型对照组10177.6±23.19114.97±18.51阳性对照组1086.4±28.17*** 53.94±15.67***高剂量组 10100.8±31.60*** 59.81±19.05***中剂量组 10100.8±31.60*** 70.15±20.62***低剂量组 1091.2±33.56*** 63.61±19.4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药物对金色葡萄球菌所致豚鼠感染性口腔黏膜溃疡能促进其的迅速愈合(p<0.001)。
表5本发明药物对大鼠金色葡萄球菌性豚鼠口腔黏膜溃疡的治疗作用(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p<0.001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药物对金色葡萄球菌所致大鼠口腔黏膜溃疡有极显著的促进愈合作用(p<0.001)。
表6 本发明药物对白色念珠菌性豚鼠口腔黏膜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X±SD)组别 鼠数(只) 愈合时间(h) 50%愈合时间(h)模型对照组10172.8±22.05 109.96±10.84阳性对照组1098.4±17.71***64.05±9.08***高剂量组 1091.2±22.05***61.27±15.21***中剂量组 1098.4±13.62***59.88±11.04***低剂量组 1096±22.63*** 62.69±13.93***
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药物对白色念珠菌所致豚鼠感染性口腔黏膜溃疡能促进其的迅速愈合(p<0.001)。
表7 本发明药物对大鼠白色念珠菌性豚鼠口腔黏膜溃疡的治疗作用(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p<0.001其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药物对白色念珠菌所致大鼠口腔黏膜溃疡有极显著的促进愈合作用(p<0.001)。
2、醋酸性口腔溃疡模型实验方法将大鼠用乙醚(吸入量0.5ml)吸入麻醉,面颊外侧进针,将10%醋酸0.05ml注射于大鼠口腔黏膜下,24小时后腐蚀破溃形成4-6mm直径的呈灰白色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选取造模成功大鼠备用。
选取造模成功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g-220g,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冰硼散),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本发明药物中剂量组,本发明药物低剂量组。造模后测量并记录溃疡面积大小,以最大直径(mm)计算。于造模成功后第二天开始给药,每日观察并记录溃疡面积的大小,直至溃疡完全愈合。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各给药组每日均给药5次,每次以药物涂布均匀为宜,阳性对照药冰硼散组与原剂型组给药方法同样敷药以布满创面为度。观察指标1.以溃疡直径(mm)表示,用两脚规测量。2.愈合时间及50%愈合时间以溃疡完全愈合时间作为愈合时间按不同时间内溃疡直径作回归处理求得50%愈合时间。
结果显示本发明药物可对抗10%醋酸致口腔黏膜溃疡,加快溃疡愈合,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见表8,9。
表8 本发明药物对大醋酸型口腔黏膜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X±SD)组别 鼠数(只) 50%愈合时间(h)愈合时间(h)正常对照组 10 127.14±13.32218.4±23.87冰硼散组10 78.50±16.79*** 132±45.61***高剂量组10 66.65±22.45*** 112.8±46.72***中剂量组10 64.44±20.44*** 100.8±42.03***低剂量组10 76.76±11.47*** 129.6±37.86***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p<0.001表9 本发明药物对大鼠醋酸型口腔黏膜溃疡的治疗作用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其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本发明药物对醋酸所致大鼠口腔黏膜溃疡有极显著的促进愈合作用(p<0.001)。
3、镇痛试验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实验方法选取KM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采取口服给药方式空白对照组、阳性组、珍黛散组、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实验前,将各组小鼠禁食12h,自由饮水。实验时,各给药组于口服给药后30min,按体重于每组小鼠腹腔注射0.8%冰醋酸(0.1ml/10g),注后立即将各组小鼠分别放置于小鼠盒内,一鼠一盒,开始记时,记录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及潜伏期。结果见表10表10 口服本发明药物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组别 鼠数(只) 剂量(g/kg) 潜伏时间(sec) 扭体次数(次)空白对照组 10 ---- 499.6±185.91 13.3±4.60盐酸曲吗多组10 0.1333900±0.00 0***珍黛散组10 0.512g生药545.1±253.00 5.6±5.04**高剂量组10 1.6 814.3±166.23***1.2±2.30***中剂量组10 0.8 739.1±195.98***1±1.33***低剂量组10 0.4 708.1±259.13** 3.8±5.98**其结果表明各剂量组本发明药物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潜伏期有极显著(p<0.001)和显著(p<0.01)的抑制作用;各剂量组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01)。在同等剂量时,本发明药物的镇痛作用明显强于原剂型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按重量取2.5份珍珠、4.3份滑石、0.7份牛黄、9.95份青黛、1.3份冰片、6.5份碳酸氢钾、9.3份碳酸钙、11.2份微晶纤维、1.7份微粉硅胶和1.1份环拉酸钠,置于贝利微粉机中混合粉碎10分种,再将8.4份无水枸橼酸和1份薄荷脑加入,混合粉碎3分种,干法制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二按重量取2份珍珠、4份滑石、0.5份牛黄、8份青黛、1份冰片、4份碳酸氢钾、7份碳酸钙、9份微晶纤维、1份微粉硅胶和0.5份环拉酸钠,置于贝利微粉机中混合粉碎12分种,再将6份无水枸橼酸和1份薄荷脑加入,混合粉碎2分种,干法制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三按重量取3份珍珠、5份滑石、1份牛黄、12份青黛、2份冰片、8份碳酸氢钾、11份碳酸钙、13份微晶纤维、2.5份微粉硅胶和1.5份环拉酸钠,置于贝利微粉机中混合粉碎15分种,再将10份无水枸橼酸和1份薄荷脑加入,混合粉碎5分种,干法制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四取1份珍珠、2份滑石、2份牛黄、20份青黛、5份冰片、3份碳酸氢钾、5份碳酸钙、20份微晶纤维、5份微粉硅胶和3份环拉酸钠,置于贝利微粉机中混合粉碎8分种,再将4份无水枸橼酸和1份薄荷脑加入,混合粉碎6分种,干法制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五按重量取5份珍珠、10份滑石、0.2份牛黄、2份青黛、0.5份冰片、15份碳酸氢钾、20份碳酸钙、5份微晶纤维、0.5份微粉硅胶和0.3份环拉酸钠,置于贝利微粉机中混合粉碎10分种,再将16份无水枸橼酸和1份薄荷脑加入,混合粉碎4分种,干法制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六按重量取4份珍珠、6份滑石、1.5份牛黄、15份青黛、4份冰片、10份碳酸氢钠、15份碳酸钾、16份微晶纤维、3份微粉硅胶和2份环拉酸钠,置于贝利微粉机中混合粉碎10分种,再将12份酒石酸和1份薄荷脑加入,混合粉碎3分种,干法制粒,压片,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它含有的成份及其重量配比为薄荷脑1份、珍珠1-5份、滑石2-10份、牛黄0.2-2份、青黛2-20份、冰片0.5-5份、可食用弱酸4-16份、弱碱性碳酸盐8-35份、微晶纤维5-20份、微粉硅胶0.5-5份和环拉酸钠0.3-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食用弱酸为无水枸椽酸,弱碱性碳酸盐为碳酸氢钾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其中碳酸氢钾3-15份、碳酸钙5-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的成份及其重量配比为薄荷脑1份、珍珠2-3份、滑石4-5份、牛黄0.5-1份、青黛8-12份、冰片1-2份、无水枸椽酸6-10份、碳酸氢钾4-8份、碳酸钙7-11份、微晶纤维9-13份、微粉硅胶1-2.5份和环拉酸钠0.5-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的成份及其重量配比为薄荷脑1份、珍珠2.5份、滑石4.3份、牛黄0.7份、青黛9.95份、冰片1.3份、无水枸椽酸8.4份、碳酸氢钾6.5份、碳酸钙9.3份、微晶纤维11.2份、微粉硅胶1.7份和环拉酸钠1.1份。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的制备方法,取所述重量配比的珍珠、滑石、牛黄、青黛、冰片、弱碱性碳酸盐、微晶纤维、微粉硅胶和环拉酸钠,置于微粉机中混合粉碎6-15分钟后,再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薄荷脑和可食用弱酸加入,混合粉碎2-5分钟至粉末粒径小于25μm,制粒,压片,即得。
6.一种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的制备方法,取所述重量配比的珍珠、滑石、牛黄、青黛、冰片、碳酸氢钾、碳酸钙、微晶纤维、微粉硅胶和环拉酸钠,置于微粉机中混合粉碎6-15分钟后,再将所述重量配比的薄荷脑和无水枸椽酸加入,混合粉碎2-5分钟至粉末粒径小于25μm,制粒,压片,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口腔速崩片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含有的成分及其重量配比为薄荷脑1份、珍珠1-5份、滑石2-10份、牛黄0.2-2份、青黛2-20份、冰片0.5-5份、可食用弱酸4-16份、弱碱性碳酸盐8-35份、微晶纤维5-20份、微粉硅胶0.5-5份和环拉酸钠0.3-3份。该药物使用简单方便,放入口腔中遇唾液迅速崩解,使药物与创面充分接触,起效快,疗效好;其口感好,病人易接受;给药剂量灵活易控;刺激性小;不会产生耐药性,也不易引起人体正常菌群失调,安全性好。
文档编号A61P1/02GK1559558SQ20041002180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3日
发明者李文军, 陈谨 申请人:成都和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