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气管病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652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气管病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气管病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气管病是呼吸系统的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若长期反复发作,易并发肺气肿,甚至发展成肺病,古人有“内怕治喘,外怕治癣”说法,可知气管病哮喘是非常难治的一种疾病。目前多采取对证治疗,如抗生素的应用(青霉素、先锋类等)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强的松)及平喘药(茶碱类)等。我们知道长期应用抗生素易致“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及“病菌耐药”等毒副作用。长时间应用激素易导致激素依赖或激素耐药。并发症也较多,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水肿肌萎缩和骨质疏松。再如平喘药氨茶碱,其副作用也较多,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亦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惊厥血压下降甚至死亡。故在使用中应特别注意,老年人更应小心应用,纵上所述,西药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大,易选用中药为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气管病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的组成包括薏苡仁20g-45g、法半夏6g-12g、白果3g-12g、冬花3g-9g、苏梗6g-9g、贝母3g-12g、鱼腥草12g-24g、柏子仁9g-18g、紫苑6g-12g、茯神9g-20g、海浮石6g-12g、枣仁12g-30g、枳壳6g-12g、丹参12g-20g、陈皮3g-12g、白前6g-9g、花粉6g-12g、怀山药9g-30g、桑白皮6g-9g、枇杷叶9g-15g。
本发明的特点是适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病等出现的咳嗽、气喘,动则尤甚,喉间哮鸣,憋气难以平卧、胸闷气促,痰多或痰少不易咯吐、神倦、体乏、心慌、气短,自汗盗汗等症状者。本方药在气管病患者使用中,标本同治,宣、降、纳、补并举,从根本上改善症状,减少复发;药、病、期、相符,自然痊愈,且本药方、药性平和,长期服用,也无毒副作用,较之麻黄类方剂,毒副作用少、根治疗效高。本方药的最佳用量视患者病体而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药方组成薏苡仁20g-45g、法半夏6g-12g、白果3g-12g、冬花3g-9g、苏梗6g-9g、贝母3g-12g、鱼腥草12g-24g、柏子仁9g-18g、紫苑6g-12g、茯神9g-20g、海浮石6g-12g、枣仁12g-30g、枳壳6g-12g、丹参12g-20g、陈皮3g-12g、白前6g-9g、花粉6g-12g、怀山药9g-30g、桑白皮6g-9g、枇杷叶9g-15g。
A方薏苡仁28g、法半夏8g、白果6g、冬花5g、苏梗7g、贝母8g、鱼腥草16g、柏子仁13g、紫苑8g、茯神14g、海浮石8g、枣仁19g、枳壳8g、丹参16g、陈皮7g、白前7g、花粉8g、怀山药18g、桑白皮7g、枇杷叶13g。
B方薏苡仁40g、法半夏11g、白果10g、冬花8g、苏梗8g、贝母10g、鱼腥草22g、柏子仁16g、紫苑10g、茯神19g、海浮石12g、枣仁27g、枳壳11g、丹参19g、陈皮11g、白前8g、花粉12g、怀山药30g、桑白皮9g、枇杷叶15g。
典型病例及疗效夏女,14岁,患者自幼发病,症见咳嗽气喘,易感体弱,早起痰多,咯白色泡沫痰,遇风冷加重,喘息哮鸣,不能平卧。经某医院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给予青霉素、先锋炎、氨茶碱、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病情时轻时重;也曾服用多剂中药,观方多为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方剂,疗效不明显,因感冒发病,咳嗽频繁、鼻塞流清涕,双肺满布哮喘音,疲乏体倦,辨证为肺虚失宣,风寒外束。服用B方五付后咳嗽喘闷好转。服用一月(30付)后体健精神好,症状消失,近期也未曾感冒,改用两天一付,共服用60付。以后家人经常来我处就诊,告知这七年未曾发病。
石女士,34岁,患者18岁时从事理发业,十六年来经常感冒,鼻痒咳嗽喘闷,冬冷及春夏交接时病情加重,曾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1995年诊断为肺气肿。曾在某市哮喘病研治所治疗二年,时好时差,后服用抗哮喘药及中药(药名不详)因感冒加重,咳喘哮鸣动则喘甚,伴四肢无力,纳少眠差。用A方服用百剂后诸症小时,至今未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气管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该配方包括薏苡仁20g-45g、法半夏6g-12g、白果3g-12g、冬花3g-9g、苏梗6g-9g、贝母3g-12g、鱼腥草12g-24g、柏子仁9g-18g、紫苑6g-12g、茯神9g-20g、海浮石6g-12g、枣仁12g-30g、枳壳6g-12g、丹参12g-20g、陈皮3g-12g、白前6g-9g、花粉6g-12g、怀山药9g-30g、桑白皮6g-9g、枇杷叶9g-1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管病的中药配方,包括薏苡仁20g-45g、法半夏6g-12g、白果3g-12g、冬花3g-9g、苏梗6g-9g、贝母3g-12g、鱼腥草12g-24g、柏子仁9g-18g、紫苑6g-12g、茯神9g-20g、海浮石6g-12g、枣仁12g-30g、枳壳6g-12g、丹参12g-20g、陈皮3g-12g、白前6g-9g、花粉6g-12g、怀山药9g-30g、桑白皮6g-9g、枇杷叶9g-15g。本发明药方、药性平和,长期服用,也无毒副作用,对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出现的咳嗽、气喘,喉间哮鸣,胸闷气促,痰多或痰少不易咯吐、神倦、体乏、心慌、气短、自汗盗汗等症状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11/00GK1615945SQ20041003565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7日
发明者马占风 申请人:马占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