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6992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生育期妇女发病率约为25%,因此,全世界有上千万的女性患者正经受着子宫肌瘤病魔的折磨。桂枝茯苓一方首载于《金匾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篇,是医圣张仲景为治疗妇人“症瘤害”设立的有效方剂,许多发明人及药品企业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研发的产品;如上市产品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胶囊等;但是,前者工艺落后,丹皮酚、肉桂醛等精油成分在贮存过程中损失极大;后者工艺、处方量未公开,无法指导大生产,如果不确定处方量,过量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量小又没有治疗效果;而且现有产品的剂型落后,产品质量不够理想,胶囊剂久贮易粘结。剂型品种不够丰富,适用人群范围窄,产品生物利用度、药物稳定性不理想;而中国专利公报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97199360”、名称为“一种中草药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产品剂型为胶囊剂,它的制备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方中的牡丹皮,采用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的方法,其提取率不高、成本高,生产企业、市场接受都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革新,得到的产品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症块的功效。在本发明中处方明确,提供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能够指导大生产,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微丸、分散片、崩解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及吞服药片或胶囊有困难的患者服用,微丸制备技术采用了包衣技术,其挥发性成分稳定;本发明提供的软胶囊、滴丸制剂,解决了药物遇湿热不稳定的问题,还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口味、气味,并且起到增加稳定性、改善生物利用度的作用。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主要由桂枝50~100份、茯苓50~100份、桃仁50~100份、芍药50~100份、牡丹皮50~100份或相应重量份它们的提取物制作而成。准确的说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主要由桂枝80份、茯苓80份、桃仁80份、芍药80份、牡丹皮80份或相应重量份它们的提取物制作而成。本所述的制剂包括注射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准确的说所述的制剂是分散片、软胶囊剂、微丸和滴丸制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然后分别制成不同的制剂。准确的说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然后分别制成不同的制剂。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分散片剂这样制备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加入15%微晶纤维素、4%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4%,混匀,加入8%乙醇,制软材,过40目筛制粒,干燥,40目筛整粒,加入3%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匀后压片,在电动单冲式压片机用10mm浅凹冲压片,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微丸剂这样制备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1∶1的枸橼酸,混合均匀,加入无水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4目筛制得湿颗粒,随即投入转速为40r/min的糖衣机中滚圆,并置于40℃烘箱中干燥后取出,包衣包衣液为浓度5%的丙烯酸树脂溶液,进风温度为50℃,喷雾压力为2.0kg/cm2,输液速度为12ml/min,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软胶囊剂这样制备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再按药物∶基质=1∶1.2,加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的混合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得软胶囊内容物;胶液的制备以明胶∶甘油∶水=1∶0.5∶0.8,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溶融成均匀的胶液,于70℃保温1~2小时,静置,除去上浮泡沫,用布袋滤过,于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软胶囊,置滚桶干燥机中定型,整丸,干燥,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滴丸剂这样制备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滴入采用PEG6000与PEG4000之比为4∶1的混合基质中,滴头型号采用3号滴头,冷却剂温度为14~16℃,即得。
本方中,桂枝温经通脉、助阳化气,茯苓利水渗湿为方中君药;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芍药,桃仁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为臣药;诸药相合,缓消症块,活血化瘀,用于妇女血瘀所致下腹宿有症块,月经量多或漏下不止,血色紫暗,多血块,小腹隐痛或腹痛拒按,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症块的功效,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等病症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本发明处方明确,工艺合理可行,能够指导大生产。本申请人在研制过程中发现,牡丹皮采用醇提法提取率不低于水蒸气蒸馏法,成本更合理;而挥发性成分,如丹皮酚、肉桂醛的提取、在贮存过程中的损失问题以及微丸包衣工艺、滴丸和分散片崩解时间、软胶囊中辅料对药物的吸附等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通过大量实验,本发明提供的工艺制得的微丸、分散片、崩解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及吞服药片或胶囊有困难的患者服用,微丸采用了包衣技术,挥发性成分稳定;本发明提供的软胶囊、滴丸,解决了药物遇湿热不稳定的问题,还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口味、气味,并且起到增加稳定性、改善生物利用度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得到的制剂对于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等,以及黄褐斑、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剂不良反应小、可供病人长期使用。
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选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的辅料种类及用量、比例等;保证其科学、合理、可行;得到的制剂具有有效的治疗效果。
实验例1提取工艺研究实验1组醇水双提法制得的分散片实验2组水提法制得的分散片实验3组醇提法制得的分散片实验4组牡丹皮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分散片组别 丹皮酚% 芍药苷%10.45 0.5020.15 0.4930.42 0.2140.41 0.45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实验例2成型工艺研究1、分散片剂成型工艺研究分散片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性悬液的水分散片,解决了原剂型崩解性差,溶出缓慢的缺点,本申请人制得的分散片在19℃~21℃水中3min内完全崩解,混悬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分散均匀度。崩解时限检查采用转篮法,升降式崩解仪,取6片,观察通过筛网的情况,通过率高则崩解性好,更宜人体吸收;片剂硬度的测定用片剂四用仪测定片剂的硬度。
①辅料筛选组别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乳糖乙醇崩解时间硬度%吡咯烷酮%% % s kg1 153 3 7 85 5.52 154 4 8 35 8.03 155 5 9 112 4.54 173 4 9 59 10.05 174 5 7 135 7.56 175 3 8 48 6.07 183 5 8 204 5.58 184 3 9 119 4.09 185 4 7 89 9.5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15%微晶纤维素、4%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4%,混匀,加入8%乙醇制软材。
2、微丸剂成型工艺研究以丙烯酸树脂为包衣材料,对其包衣液浓度、进风温度、喷雾压力及输液速度4个主要处方工艺参数,利用U8(84)均匀设计表安排试验,采用拟水平方法,将各因素所取4个水平重复使用,以P(通过16/36筛的百分数)、F(在30min溶解的百分数)为指标。
包衣液浓度%进风温度℃喷雾压力Pa输液速度mL·min-1P% F%5 401.0 15 80.1 88.45 502.0 12 88.2 95.87 601.0 978.9 90.17 702.0 677.1 81.59 400.5 15 76.3 70.49 501.5 12 65.6 74.910 600.5 959.0 78.710 701.5 669.3 71.2结果表明,包衣液为浓度5%的丙烯酸树脂溶液,进风温度为50℃,喷雾压力为2.0kg/cm2,输液速度为12ml/min为最佳工艺条件。
3、软胶囊剂成型工艺研究①吸附基质率考察药粉∶基质混悬液情况1∶1.0不均匀混悬液1∶1.2均匀混悬液1∶1.5均匀混悬液②辅料对成分的影响组别 丹皮酚(%)药粉 0.45加入基质后0.42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按药粉∶基质=1∶1.2,药粉加入基质后丹皮酚含量无明显变化。
4、滴丸成型工艺研究在对清膏与基质配比、滴距、基质配比等因素的预实验基础上,选取基质配比、滴头型号(滴头口径)、冷却剂温度等3个因素及相应的3个水平进行考察;溶散时限检查采用转篮法,升降式崩解仪,取6粒,观察通过筛网的情况,通过率高则崩解性好,更宜人体吸收;任取20粒称重,求出变异系数;并用5分制对滴丸的成型性、外形、圆整度等外观质量进行综合评分。
PEG-6000∶PEG-4000滴头型号冷却剂温度丸重变异溶散时限外观质量℃系数% min 5分制1∶0 1 10~124.982.5721∶0 2 14~165.032.802.51∶0 3 18~203.102.923.54∶1 1 18~206.273.3534∶1 2 10~122.873.302.54∶1 3 14~161.502.1543∶2 1 14~163.873.563.53∶2 2 18~202.844.832.53∶2 3 10~124.513.152.5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PEG6000与PEG4000之比为4∶1的混合基质,滴头型号采用3号滴头,冷却剂温度为14~16℃。
实验例3对比实验(1)崩解时限检查采用转篮法,升降式崩解仪,取6片,观察通过筛网的情况,通过率高则崩解性好,更宜人体吸收组别 崩解时间桂枝茯苓丸48min本发明微丸2.15min本发明分散片 30sec(2)释放度实验人工胃液-95%乙醇(3∶2)为溶媒,37±0.5℃100转/分。取桂枝茯苓胶囊、本发明软胶囊、本发明滴丸,置转篮中分别于5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90min时取6ml溶媒,立即置离心管中以4千转/分离心5min,取上清液5ml,加水稀释至10ml,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计算释放累积百分率。
释放累积百分率%桂枝茯苓胶囊本发明滴丸 本发明软胶囊5min10.30 82.0583.3410min 44.24 93.2694.5420min 65.35 95.6796.6330min 69.82 97.8097.1640min 78.24 98.8898.2850min 86.65 100.00 99.5060min 89.73 100.10 100.0090min 94.20 102.10 100.10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性能良好。
实验例4①抗炎作用对小鼠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取体重20-26g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制剂,每天1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30分钟于鼠右耳背涂以二甲苯0.1ml,2小时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以打孔器在左右耳相同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见下表。
组别动物数 对照 致炎耳重量(%)胶囊剂对照组 0.8g/kg 10 100.0 115.0±20.1滴丸剂实验组 0.8g/kg 10 100.0 116.4±23.6分散片剂实验组 0.8g/kg 10 100.0 117.0±11.4软胶囊剂实验组 0.8g/kg 10 100.0 116.0±10.5②对微循环的作用取健康小鼠,随机分组。采用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模型,观察中药制剂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微循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丸剂、本发明微丸剂两组用药后,本发明微丸剂能明显扩张肠系膜的细动脉和细静脉口径。对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微循环障碍,药物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促进血流速度,减少血细胞聚集、粘壁,防止血流淤滞。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微循环的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实验例5治疗大鼠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选用150~19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本发明微丸治疗组,每组10只,分笼喂养,随意饮水,将糖尿病组大鼠,禁食10h,用链脲佐菌素溶于0.1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pH4.5),配成1%的溶液,按50mg/kg单次腹腔注射,5d后取尾静脉血,用血糖仪测定血糖,血糖≥16.7mmol/L为糖尿病大鼠(成模率100%)。正常对照组注射相应体积的柠檬酸柠檬酸缓冲液。将本发明滴丸、胶囊剂组用生理盐水溶解成0.5g/L溶液,治疗组每日上午按70mg·kg-1·d-1剂量灌胃,糖尿病组胃饲等量的生理盐水,继续喂养至12周后采集标本,代谢笼收集24h尿,测24h尿蛋白排泄量(UPE)。称质量后麻醉,右心房取血测内皮素,放免法测定胰岛素,用CX7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尿素氮(BUN),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用体质量校正。取双肾,右肾部分以4%多聚甲醛固定,常规制片,光镜检查,用图像分析仪测定MGPA和MGV,左肾用于组织ET含量测定。
正常对照组 糖尿病组 本发明微丸组MGPA 51.14±3.5665.26±4.25 51.05±5.10MGV 430.40±6.53 648.2±2.23 459.5±25.71BUN 7.26±0.65 11.30±1.43 8.42±3.05Ccr 4.10±0.75 6.62±0.124.23±2.27UPE 9.24±1.20 42.78±10.10 18.35±0.48结果表明,MGPA、MGV、BUN、Ccr和24h尿蛋白排泄量均较糖尿病大鼠显著降低。
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1桂枝50份、茯苓50份、桃仁50份、芍药50份、牡丹皮50份,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加入15%微晶纤维素、4%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4%,混匀,加入8%乙醇,制软材,过40目筛制粒,干燥,40目筛整粒,加入3%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匀后压片,在电动单冲式压片机用10mm浅凹冲压片,即得分散片,本产品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片。
本发明的实施例2桂枝100份、茯苓100份、桃仁100份、芍药100份、牡丹皮100份,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1∶1的枸橼酸,混合均匀,加入无水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4目筛制得湿颗粒,随即投入转速为40r/min的糖衣机中滚圆,并置于40℃烘箱中干燥后取出,包衣包衣液为浓度5%的丙烯酸树脂溶液,进风温度为50℃,喷雾压力为2.0kg/cm2,输液速度为12ml/min,即得微丸。
本发明的实施例3桂枝80份、茯苓80份、桃仁80份、芍药80份、牡丹皮80份,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再按药物∶基质=1∶1.2,加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的混合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得软胶囊内容物;胶液的制备以明胶∶甘油∶水=1∶0.5∶0.8,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溶融成均匀的胶液,于70℃保温1~2小时,静置,除去上浮泡沫,用布袋滤过,于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软胶囊,压制成软胶囊,置滚桶干燥机中定型,整丸,干燥,即得软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4桂枝80份、茯苓80份、桃仁80份、芍药80份、牡丹皮80份,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滴入采用PEG6000与PEG4000之比为4∶1的混合基质中,滴头型号采用3号滴头,冷却剂温度为14~16℃,即得滴丸。
本发明的实施例5桂枝80份、茯苓80份、桃仁80份、芍药80份、牡丹皮80份,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8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三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制粒,压片,即得片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6桂枝80份、茯苓80份、桃仁80份、芍药80份、牡丹皮80份,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7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一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得浸膏粉,加入乙醇制粒,即得颗粒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7桂枝80份、茯苓80份、桃仁80份、芍药80份、牡丹皮80份,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6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四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加入乙醇制粒,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8桂枝80份、茯苓80份、桃仁80份、芍药80份、牡丹皮80份,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5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五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加入注射用水、糖浆,即得口服液。
本发明的实施例9桂枝80份、茯苓80份、桃仁80份、芍药80份、牡丹皮80份,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加入卡波姆,搅匀,即得凝胶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10桂枝80份、茯苓80份、桃仁80份、芍药80份、牡丹皮80份,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加入微晶纤维素,制粒,压片,即得口崩片。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主要由桂枝50~100份、茯苓50~100份、桃仁50~100份、芍药50~100份、牡丹皮50~100份或相应重量份它们的提取物制作而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分计算,它主要由桂枝80份、茯苓80份、桃仁80份、芍药80份、牡丹皮80份或相应重量份它们的提取物制作而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包括注射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片剂、分散片、胶囊剂、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分散片、软胶囊剂、微丸或滴丸制剂。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然后分别制成不同的制剂。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然后分别制成不同的制剂。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分散片剂这样制备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加入15%微晶纤维素、4%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乳糖4%,混匀,加入8%乙醇,制软材,过40目筛制粒,干燥,40目筛整粒,加入3%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匀后压片,即得。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微丸剂这样制备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加入与主药的比例为1∶1的枸橼酸,混合均匀,加入无水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4目筛制得湿颗粒,随即投入转速为40r/min的糖衣机中滚圆,并置于40℃烘箱中干燥后取出,包衣包衣液为浓度5%的丙烯酸树脂溶液,进风温度为50℃,喷雾压力为2.0kg/cm2,输液速度为12ml/min,即得。
9.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软胶囊剂这样制备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再按药物∶基质=1∶1.2,加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的混合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得软胶囊内容物;胶液的制备以明胶∶甘油∶水=1∶0.5∶0.8,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溶融成均匀的胶液,于70℃保温1~2小时,静置,除去上浮泡沫,用布袋滤过,于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软胶囊,置干燥机中定型,整丸,干燥,即得。
10.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滴丸剂这样制备取桂枝、桃仁、芍药、牡丹皮及处方量一半的茯苓粉碎成粗粉,混匀,加90%乙醇和水分别回流提取各二次,分别合并提取液,分别浓缩后合并,加入处方量另一半的茯苓细粉,混匀,滴入采用PEG6000与PEG4000之比为4∶1的混合基质中,滴头型号采用3号滴头,冷却剂温度为14~16℃,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桂枝茯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由桂枝、茯苓、桃仁等中药材制作成分散片、软胶囊剂、微丸或滴丸等制剂;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缓消症块的功效,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等病症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本发明处方明确,工艺合理可行,能够指导大生产。
文档编号A61P15/00GK1628763SQ200410040500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9日
发明者于文风 申请人:贵阳云岩西创药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