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8726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该颗粒含有木糖醇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此外还可以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其他生理上可接受的载体,如预胶化淀粉和山梨醇等。
本发明还涉及可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的制备方法,该颗粒可用于直接压片,并且所制得的片剂具有稳定性好、口感好、防龋齿、溶出度高、不易碎等特点。同时,根据本发明制成的木糖醇颗粒,不产生服用木糖醇类似颗粒(或制剂)引起的腹泻胀气等现象。
木糖醇化学名称为戊五醇,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甜味物质,也是人体糖类代谢正常的中间体。它的化学分子式是C5H12O5,外形为白色结晶,有一定的吸湿性,人体吸收迅速,多年来是糖尿病人的营养剂和治疗剂,如药品木糖醇输液等。70年代以后,由于发现木糖醇做为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有特殊的防龋功能,欧美各国应用木糖醇做成各种剂型。由于木糖醇熔点很低,将其压制成片剂时,部分木糖醇分子在压力造成的温度下,发生“相”转移变化,一般的辅料与其混合难以压制成合格的片剂,因而木糖醇片剂(口含片等)至今未能商品化大生产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木糖醇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物质作为药用辅料一同用于制备含有活性成分的药物制剂已经在一些文献中报道,但是,这些文献报道中均含有某些药物活性成分,木糖醇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在其中仅仅是作为辅剂出现的,它们用于这些药物制剂中是出于各种药物对制剂性质的需要。但是在现有报道中,没有任何有关通过选择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粘合剂改善木糖醇本身的性质和缺陷,从而获得性能稳定、不引起腹泻胀气等现象的技术解决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可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该颗粒含有木糖醇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此外还可以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其他生理上可接受的载体,如预胶化淀粉和山梨醇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可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的制备方法,该颗粒可用于直接压片,并且所制得的片剂具有稳定性好、溶出度高、不易碎等特点。同时,根据本发明制成的木糖醇颗粒,不产生服用木糖醇类似颗粒(或制剂)引起的腹泻胀气等现象。
根据本发明,可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除了木糖醇作为主要组分之外,还含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粘合剂,以及根据需要可以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粘合剂。正如上文所述,木糖醇由于熔点很低,将其压制成片剂时,部分木糖醇分子在压力造成的温度下,发生“相”转移变化,一般的辅料与其混合难以压制成合格的片剂,并且食用木糖醇容易引起腹泻胀气等副作用,为糖尿病和肥胖患者选择使用其替代蔗糖等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非常适宜制备可直接压片木糖醇颗粒的辅剂,由于选择该辅料,所制得的木糖醇颗粒避免了上面提到的不利影响,由其制成的片剂稳定性好、不易碎、溶出度高,且减少了由木糖醇引起的腹泻胀气。
本发明筛选了较为合适的木糖醇配方,主料辅料按规定进行加工,按工艺次序混合,制成颗粒后干燥,直接压片。经多次试验,木糖醇片质量稳定,其片重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等试验,均优于对照品片剂。
本发明制成的木糖醇颗粒,稳定性时间更长,而且不产生服用木糖醇类似颗粒或制剂引起的腹泻胀气等现象。
本发明可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的主要组成为木糖醇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此外还可以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预胶化淀粉和山梨醇等辅剂。
在本发明的木糖醇颗粒中,各组分的含量按重量计分别为木糖醇90.0-99.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3-5.0%,聚乙烯吡咯烷酮0-5.0%。在本发明的木糖醇颗粒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按重量计0.1-3.0%的山梨醇和0-5.0%的预胶化淀粉。
本发明选用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度为20-600Mp.S,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粘度值为k=15-90,VA=60-80。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是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其分子聚合程度及聚合后分子链中“甲氧基”和“羟丙基”的含量多少而呈现不同的粘度,其粘度从5-20000Mp.S不等。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明显的引湿性,用它制成的颗粒时间长会使颗粒积块或互相粘连。经过若干次试验,我们选用不同粘度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做试验,其粘度Mp.S从10-100、100-1000及1000-2000等,以及对其不同粘度制成的木糖醇颗粒压成的片剂进行崩解度、硬度试验,稳定性质量观察,最后选取了最佳的粘度范围为20-600Mp.S。
在本发明的木糖醇颗粒中,聚乙烯吡咯烷酮、预胶化淀粉和山梨醇总重量的比例优选不低于0.2%。
聚乙烯吡咯烷酮是常用的优良的粘合剂,它可与多种物质,特别是含羟基、羧基或氨基的化合物形成络合物(木糖醇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从而增强化合物的稳定性,但不改变物质的生物活性,因此可以选择性地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可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将木糖醇粉碎成60-90目(250-160micron),与粉碎好的山梨醇混合后,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状液体等湿法制粒制成。
在本发明木糖醇颗粒的制备方法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0-10%重量比例的乙醇水溶液溶解制成胶状液体,聚乙烯吡咯烷酮用水制成胶状物。此外,优选的是,木糖醇颗粒用湿法制粒,在80℃以下干燥,整粒、测定含水量,合格后分装,所得产品粒径在20-60目之间的颗粒不少于65%。
实施例1取木糖醇95克,粉碎成80-90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5克,用适量水溶解制成胶状液体。取山梨醇2.5克、预胶化淀粉1克,粉碎成100-120目后,加到粉碎后的木糖醇中,混合15分钟,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状液体做粘合剂,混合,用16目制粒,20目整粒,在50-60℃干燥即得。
实施例2取木糖醇92克,粉碎成60-90目备用,将山梨醇3克粉碎过100目筛后与粉碎好的木糖醇粉混合均匀,加入2.5克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混合后用16目筛制粒,20目整粒,在50-60℃干燥。将干燥后的颗粒,测定水分,混合的胶状液体合格后加入1克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压片。
实施例3取木糖醇96克粉碎成70-80目备用,取山梨醇1.5克和预胶化淀粉1克,粉碎后与1.5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混合,混合后的粘合剂与木糖醇粉混合15分钟,用16目制粒,在50-60℃干燥,用20目整粒。干燥至含水量合格即得。
实施例4取木糖醇97克,粉碎成60-80目,加入预胶化淀粉1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克,聚乙烯吡咯烷酮1克与水溶解成糊状粘合剂。两种糊状粘合剂混合,加到木糖醇、预胶化淀粉混合物中,搅拌混合15分钟后用14目制粒,20目整粒,在70℃以下烘干,测定含水量,合格后分装即得。
实施例5取木糖醣97克,粉碎成60目左右,加入80目-100目山梨醇1克。聚乙烯吡咯烷酮2克用水溶解后,将粉碎好的木糖醇和山梨醇混合,用20目制粒,80℃下烘干,24目整粒,检验合格后即得。
对照实施例1取木糖醇粉碎成80-90目,称取97克,与1克淀粉混合均匀,将羧甲基纤维素钠2克用水溶解成均一粘稠液体倒入其中,混合15分钟,用16目制粒后在60℃以下烘干,用20目整粒,检验水份及其它,合格后包装即得。
对照实施例2取粉碎成70-80目的木糖醇粉96克与2克淀粉混合,另将2克羧甲基纤维素钠制成粘稠溶液加入其中,混合20分钟。用14目制粒,70℃以下烘干,用20目整粒即得。
试验I 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稳定性对照观察数据1.供试品颗粒木糖醇颗粒(自制)批号031001,数量2000克(按实施例1方法制造)批号031002,数量2100克(按实施例2方法制造)批号040101,数量2000克(按实施例3方法制造)
2.对照品颗粒木糖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颗粒批号031011,数量2000克(按对照实施例1方法制造)批号040111,数量2000克(按对照实施例2方法制造)由于目前木糖醇颗粒的制备,几乎都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做为粘合剂,故本发明试验I与试验I I内容中使用的对照品(木糖醇颗粒、片),是采用对照实施例1和对照实施例2的方法制得的,原料木糖醇采用与本发明实施例1与实施例2同一级别同一批号的。
3.结果见下表。
表1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稳定性对照数据 试验II 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制得的片剂对照试验数据1.供试品片木糖醇片(自制,根据本发明制备的颗粒压制)批号031001-1,数量4500片(按实施例1方法制得的颗粒压片)批号031002-2,数量4000片(按实施例2方法制得的颗粒压片)批号040101-3,数量4500片(按实施例3方法制得的颗粒压片)2.对照品片木糖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片,批号031011-1,数量4000片(按对照实施例1方法制得的颗粒压片)批号040111-2,数量4000片(按对照实施例2方法制得的颗粒压片)3.结果见下表表2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制得的片剂对照试验数据 由试验I和试验II的数据明显看出,选择本发明所述的粘合剂、辅料,并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木糖醇颗粒比对照颗粒(用羧甲基纤维素钠)要优良和先进得多。
试验III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度值的选择试验按本发明实施例1的方法分别用同一生产商提供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度MPS为5、20、100、200、300及600、1000、2000,制成木糖醇颗粒进行崩解度和硬度试验,见下表。
表3不同粘度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得颗粒的硬度与崩解时间 多次选择试验结果表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粘度过低,则片剂硬度不够而容易破碎,而粘度过高崩解又不合格。用表中数据来对照片剂综合要求,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取的木糖醇片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粘度范围符合要求有20、100、200、300及600等,故选取了较合适的粘度范围为20-600Mp.S。
权利要求
1.可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其主要组成为木糖醇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根据需要该颗粒还可以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预胶化淀粉和山梨醇等。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木糖醇颗粒,各组分的含量按重量计分别为木糖醇90.0-99.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3-5.0%,聚乙烯吡咯烷酮0-5.0%,山梨醇0.1-3.0%,预胶化淀粉0-5.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木糖醇颗粒,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度值为20-600Mp.S,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粘度值k=15-90,VA=60-80。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木糖醇颗粒,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预胶化淀粉和山梨醇总中量的比例不低于0.2%。
5.权利要求1的可直接压片的木糖醇颗粒制造方法,其特征为将木糖醇粉碎成60-90目(250-160micron),与粉碎好的山梨醇等混合后,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胶状液体等湿法制粒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0-10%比例的乙醇水溶液溶解制成胶状液体,聚乙烯吡咯烷酮用水制成胶状物。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为木糖醇颗粒用湿法制粒,80℃以下干燥,整粒、测定含水量,合格后分装,所得产品粒径在20-60目(850→250micron)之间的颗粒不少于6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保健品及食品领域,是关于一种将木糖醇直接压制成片剂的颗粒及其制造方法。由于木糖醇较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难以压制成片剂口服(或口含)使用。本发明克服了木糖醇压片时产生的“相”转移问题,同时由于使用新的处方配料,原口服木糖醇后产生的腹泻胀气等现象没有了。本发明采用木糖醇做主料,辅加合宜的粘合剂及多元醇化合物等,混合后制粒、干燥,制成可直接压片的颗粒稳定性好,口感好,防龋齿,并解决了腹泻胀气等不良现象。
文档编号A61K31/047GK1732905SQ20041007054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9日
发明者赵力 申请人:赵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