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943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有1、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其缺点是(1)组方量大,共需二十七味中药,且药源不易保证;(2)生产周期长,需要30~40天;(3)剂量大,一次需10~15ml,一日2~3次。2、伤湿止痛膏,其缺点是(1)组方量大,药源不易保证;(2)生产工艺难度大(3)为橡胶膏,透气性差,贴于皮肤后易产生泡疹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药物,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偏正头痛等属于风湿瘀阻证候者的治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创新该类药物的生产方法,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药物资源,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构成它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透骨香70~90g、川芎40~60g、飞龙掌血30~50g、红升麻30~50g、松节30~50g、白芷40~60g、天然冰片(艾片)5~20g、苕叶细辛20~40g、薄荷脑5~20g,樟脑10~30g。
以上十味,除薄荷脑、樟脑、天然冰片(艾片)外,其余七味原料药物粉碎成粗粉,加入2~5倍量80%乙醇,浸泡,隔日搅拌一次,七天后收集浸出液,再加入1~3倍量80%乙醇浸泡五天,收集浸出液,压榨药渣,合并压榨液与浸出液,常压滤过,加入上述樟脑、薄荷脑、天然冰片(艾片)溶解,调整乙醇量至60%~80%,静置48小时,滤过,即得。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为苗族验方,组方独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剂量小。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透骨香70g、川芎40g、飞龙掌血30g、红升麻30g、松节30g、白芷40g、天然冰片(艾片)5g、苕叶细辛20g、薄荷脑5g、樟脑10g,以上十味原料药物,除薄荷脑、樟脑、天然冰片(艾片)外,其余透骨香等七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加入2~5倍量80%乙醇,浸泡,隔日搅拌一次,七天后收集浸出液,再加入1-3倍量80%乙醇浸泡五天,收集浸出液,压榨药渣,合并压榨液与浸出液,常压滤过,加入上述樟脑、薄荷脑、天然冰片(艾片)溶解,调整乙醇量至60%~80%,静置48小时,滤过,即得。
实施例2取透骨香90g、川芎60g、飞龙掌血50g、红升麻50g、松节50g、白芷60g、天然冰片(艾片)20g、苕叶细辛40g、薄荷脑20g、樟脑30g,以上十味原料药物,除薄荷脑、樟脑、天然冰片(艾片)外,其余透骨香等七味药材粉碎成粗粉,加入2~5倍量80%乙醇,浸泡,隔日搅拌一次,七天后收集浸出液,再加入1~3倍量80%乙醇浸泡五天,收集浸出液,压榨药渣,合并压榨液与浸出液,常压滤过,加入上述樟脑、薄荷脑、天然冰片(艾片)溶解,调整乙醇量至60%~80%,静置48小时,滤过,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用量的原料药物制成的,透骨香70~90g、川芎40~60g、飞龙掌血30~50g、红升麻30~50g、松节30~50g、白芷40~60g、天然冰片(艾片)5~20g、苕叶细辛20~40g、薄荷脑5~20g,樟脑10~3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十味,除薄荷脑、樟脑、天然冰片(艾片)外,其余七味原料药物粉碎成粗粉,加入2~5倍量80%乙醇,浸泡,隔日搅拌一次,七天后收集浸出液,再加入1~3倍量80%乙醇浸泡五天,收集浸出液,压榨药渣,合并压榨液与浸出液,常压滤过,加入上述樟脑、薄荷脑、天然冰片(艾片)溶解,调整乙醇量至60%~80%,静置48小时,滤过,即得。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它是由下列原料药物制成的透骨香、川芎、飞龙掌血、红升麻、松节、白芷、天然冰片、苕叶细辛、薄荷脑,樟脑,以上十味,除薄荷脑、樟脑、天然冰片外,其余七味粉碎成粗粉,加入2~5倍量80%乙醇,浸泡,隔日搅拌一次,七天后收集浸出液,再加入1~3倍量80%乙醇浸泡五天,收集浸出液,压榨药渣,合并压榨液与浸出液,常压滤过,加入上述樟脑、薄荷脑、天然冰片溶解,调整乙醇量至60%~80%,静置48小时,滤过,本发明为苗族验方,组方独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剂量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风湿痹痛,偏正头痛等属于风湿瘀阻证候者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P25/06GK1634375SQ20041008125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8日
发明者代吉洪 申请人:贵州吉仁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