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9434阅读:10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方甘草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复方甘草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方甘草合剂,亦称布朗氏合剂(Brownmixtrure),主要由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苯甲酸、八角茴香油、酒石酸锑钾等组成,为粘膜保护性镇咳药,能减轻咽部粘膜的刺激,并有缓合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主要用于气管炎、咽喉炎及支气管哮喘等,该制剂为混悬型,属非均相分散体系,故通常加甘油作助悬剂。许多药学工作者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鉴于酒石酸锑钾的毒性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酒石酸锑钾被取消了药用规格,同时中国药典(1995年版)已删除了该品种。为此,1999年国家药品安全监管司组织开展了对复方甘草合剂的再评价工作。根据再评价结果,自2004年7月1日将复方甘草合剂更名为“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处方更改为甘草流浸膏、复方樟脑酊、愈创木酚甘油醚,其中甘草流浸膏为保护性祛痰剂;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为镇咳药;愈创木酚甘油醚为祛痰止咳剂,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研究表明,调整后的处方增加樟脑、阿片酊、苯甲酸、八角茴香油的含量和新增愈创木酚甘油醚,镇咳与祛痰作用确实比原处方好;处方虽然增加致依赖性物质的含量,但产生身体依赖性的潜力很小,临床应用是安全的;愈创木酚甘油醚不影响复方甘草合剂液用药的安全性既保持有祛痰效能,又降低出现毒副作用的可能性。但是为防止甘草流浸膏中的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在酸性环境下析出甘草酸沉淀,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加入浓氨水调节pH值,浓氨水有较强的臭味,对咽喉部粘膜也有刺激作用,易引起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而且口服液易沉淀、发霉变质、使用不便;而中国专利公报中公开的专利申请号为“96100065”,名称为“小儿消炎止咳灵及制取工艺”的申请,使用了磺胺嘧啶,副作用较大,能造成泌尿系统损害、过敏反应、造血系统反应中偶见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等、肝脏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中如恶心、呕吐等;现有的这些品种、剂型都不是适合儿童、老年人等吞咽功能不好的患者用药特点的剂型品种,患者使用现有产品有一定困难、不乐意接受。鉴于实际生活中气管炎、咽喉炎及支气管哮喘是老人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他们对普通剂型的接受能力差,药物的外观、口感直接影响药物的应用和疗效,选择合适的处方控制疾病及适宜服用的剂型是研究开发的着手点,开发一种市场前景广阔、老人儿童乐于接受的生物利用度高、药效强、分剂量准确、便于服用的理想新剂型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方甘草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将本方制成深受老少皆宜的流体或半流体口服凝胶、滴丸剂、胶囊剂或片剂,老人小儿十分愿意服用,减少了服用的麻烦,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治疗作用良好,丰富了剂型品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将本方制成包衣片剂、滴丸、胶囊,可以掩盖不良气味,挥发性成分复方樟脑酊稳定,口感良好;本申请人选择了合理可行的基质和工艺,产品外观、口感良好。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用甘草流浸膏100~150mL、樟脑0.3~0.8g,阿片酊7~12ml,八角茴香油0.4~0.7ml、愈创木酚甘油醚3~8g,加适量辅料制成口服凝胶剂、分散片剂、软胶囊剂、滴丸剂、口崩片剂、微丸剂、滴丸剂、胶囊剂或片剂。准确的说用甘草流浸膏120mL、、樟脑0.54g,阿片酊9ml,八角茴香油0.54ml愈创木酚甘油醚5g,加适量辅料制成口服凝胶剂、滴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所述制剂中的凝胶剂这样制备按质量百分比,将0.6%卡帕型卡拉胶、0.2%酰胺化低酯果胶、8%蔗糖,放入冷水中,搅拌,使之分散,浸泡20~30min,使基质充分吸水溶胀,然后搅拌、加热,过滤;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加入基质溶液,混合均匀,加入浓氨溶液和碳酸氢钠,调pH8.0~9.0,迅速加入到已消毒容器中,封口,杀菌,迅速降温至30℃左右,冷凝,干燥,即得。
所述制剂中的滴丸剂这样制备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混匀,加入碳酸氢钠调pH8.0~9.0,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按照药物∶基质=1∶3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5d/min、滴距为4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再以甲基硅油为冷却液,冷却,制丸,即得。
所述制剂中的片剂这样制备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加入与药物比例为3∶1的可压性淀粉、与药物比例为3∶1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用3%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制成软材,通过2号筛制粒,在50~60℃鼓风干燥,干粒再过3号筛整粒,加入与药物比例为1∶1.5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压片,然后包衣,欧巴代2为包衣材料,包衣采用顶喷法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进风温度50℃,床体温度30℃,雾化压力0.15MPa,喷液速率8mL/min,即得。
所述制剂中的胶囊剂这样制备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加入与药物比例为3∶1的可压性淀粉、与药物比例为3∶1的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用3%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制成软材,通过2号筛制粒,在50~60℃鼓风干燥,干粒再过3号筛整粒,包衣,欧巴代2为包衣材料,包衣采用顶喷法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进风温度55℃,床体温度35℃,雾化压力0.2MPa,喷液速率10mL/min,装胶囊,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人将本方制成深受老少皆宜的流体或半流体口服凝胶、包衣片剂、胶囊、滴丸,老人小儿十分愿意服用,减少了服用的麻烦,不仅美味可口,而且生物利用度高、用于气管炎、咽喉炎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作用良好,丰富了剂型品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本申请人在研制凝胶剂的过程中发现,甘草流浸膏中的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在酸性环境下析出甘草酸沉淀,pH值需要在8-9,如果加入浓氨水调节pH值,浓氨水有较强的臭味,对咽喉部粘膜也有刺激作用,易引起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改用无不良气味、不刺激咽喉的碳酸氢钠调节pH值;但是大量凝胶基质碱性条件的稳定性差,本申请人采用耐碱的卡帕型卡拉胶,但是其持水性差,易脱水收缩,加入酰胺化低酯果胶虽然改善了持水性,却使凝胶变浑浊;加入阿欧塔卡拉胶,虽然脆性适中,但是透明度差;加入蔗糖改善透明度,但是蔗糖量大,口感甜腻,蔗糖量少,作用不明显;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最终采用0.6%卡帕型卡拉胶、0.2%酰胺化低酯果胶、8%蔗糖的复配基质制得的产品口感、凝胶强度、透明度良好;本申请人在研制滴丸的过程中发现,本产品很难成型,最终采用药物∶基质=1∶3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5d/min、滴距为4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才制得理想的滴丸;本申请人在研制片剂、胶囊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易挥发,必须进行包衣才能保持成分的稳定;选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的辅料种类及用量、比例等;保证其科学、合理、可行;得到的制剂具有有效的治疗效果。
实验例1成型工艺研究(1)凝胶剂基质种类的选择甘草流浸膏中的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在酸性环境下析出甘草酸沉淀,pH值需要在8-9。在此pH值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种类的基质制备凝胶,观察凝胶效果及口感,将制备好的胶液倒人果冻杯中,密封,杀菌(85℃,30mn),冷却,分别进行常温、低温贮藏,将析出的液体倒出,称量凝胶减轻的重量,每5d一次,测定一个月,取平均值,计算脱液收缩率,脱液收缩率%=析出的液体量/凝胶总质量×100%。
①凝胶效果凝胶效果种类 用量%pH8.0 pH8.5 pH9.0明胶 0.6 韧性差韧性差韧性差卡帕型卡拉胶 0.6 脆性大,易收缩脆性大,易收缩脆性大,易收缩魔芋胶 0.6 不凝胶不凝胶口感涩槐豆胶 0.6 不凝胶不凝胶不凝胶结果表明pH大于9.0的凝胶口感咸涩;明胶在碱性环境中易将解,凝胶强度急剧下降;卡帕型卡拉胶耐碱,但是脆性很大,易脱液收缩;魔芋胶需要在pH大于9.0的条件下水解掉乙酰基,才能形成凝胶,口感咸涩;槐豆胶单独无法形成凝胶;为增强卡帕型卡拉胶的持水性,并且为达到协同互相作用,需要进行基质复配。
②脱液收缩率及透明度提高率卡帕型卡拉胶% 酰胺化低酯果胶%蔗糖%脱液收缩率%透明度提高率%口感0.6 7.98- 微苦0.60.2 4.87-10.2 微苦0.68 7.8810.25 适中0.60.2 8 4.6710.17 适中0.70.1 5.64-10.1 微苦0.76 7.565.42 适中0.70.1 6 5.535.38 适中0.80.2 4.90-10.33微苦0.89 8.1110.23 过甜0.80.2 9 4.9110.30 过甜结果表明卡帕型卡拉胶形成的凝胶强而脆,口感弹性不足,加入持水性良好的酰胺化低酯果胶可以降低脆性,提高弹性,降低脱液收缩率,但是透明度差;添加高固形物蔗糖可提高透明度,但最佳的复配条件为0.6%卡帕型卡拉胶、0.2%酰胺化低酯果胶、8%蔗糖。
(2)片剂包衣工艺复方樟脑酊易挥发,必须进行包衣才能保持成分的稳定。
组别进风温度℃ 喷雾压力Mpa 喷液速率mL/min 包衣效果1 45 0.18 8 一般,有许多黏连2 45 0.18 10 较好,有很少量黏连3 45 0.15 8 一般,有许多黏连4 45 0.15 10 较好,有很少量黏连5 50 0.18 8 较好,有很少量黏连6 50 0.18 10 一般,有许多黏连7 50 0.15 8 良好,之间不黏连8 50 0.15 10 较好,有很少量黏连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进风温度50℃,雾化压力0.15MPa,喷液速率8mL/min。
(3)胶囊包衣工艺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易挥发,必须进行包衣才能保持成分的稳定。
组别进风温度℃喷雾压力Mpa 喷液速率mL/min 包衣效果1 500.15 10 较好,微丸有很少量黏连2 500.15 15 较好,微丸有很少量黏连3 500.20 10 一般,有许多黏连4 500.20 15 一般,有许多黏连5 550.15 10 较好,微丸有很少量黏连6 550.15 15 一般,有许多黏连7 550.20 10 良好,微丸之间不黏连8 550.20 15 一般,有许多黏连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进风温度55℃,雾化压力0.2MPa,喷液速率10mL/min。
(4)滴丸制备工艺①药物与基质的配比药物与基质(聚乙二醇4000)配比药物与基质配比 融合情况稠度 滴制情况1∶1 难 稠难1∶2 易 适中 难1∶3 易 适中 易1∶4 易 适中 难1∶5 易 稀易
②冷却剂及冷却方式选择冷却剂及冷却方式选择以甲基硅油、液体石蜡为冷却剂,药物与基质按1∶4比例混匀后滴制。滴制条件(80±2)℃保温滴制,滴口内径为4.0mm,外径6.0mm。冷却剂温度采用梯度或非梯度方式,梯度冷却温度分布为40℃~50℃,10℃~30℃,0℃~4℃(3个温度平均分割冷却柱的长度),非梯度冷却为0℃~10℃。滴速为20~30滴/min。评价指标滴丸的圆整度(滴丸最短径/最长径>0.8)合格率。
组别 冷却剂 冷却柱高度/cm 圆整度合格率/%1 甲基硅油 12091.2 90.22 甲基硅油 14085.7 80.33 液体石蜡 12076.9 78.84 液体石蜡 14075.8 72.4③滴距、滴速、温度的选择滴距、滴速、温度的选择滴口的内外径固定为4.1,6.1mm。评价指标丸重合格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质量差异要求符合±7.5%之内。
组别 温度/℃ 滴距/cm 滴速/(d·min-1) 丸重合格率/%1 804 15~25 78.62 806 25~35 85.73 8010 35~55 81.94 704 25~35 96.55 706 35~55 91.36 7010 15~25 93.27 604 35~55 91.48 606 15~25 95.59 6010 25~35 87.1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滴丸的最佳条件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按照药物∶基质=1∶3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5d/min、滴距为4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再以甲基硅油为冷却液制丸。
实验例2对实验性咳嗽的镇咳作用的药效学实验
①对小鼠氨水引咳法的镇咳作用对小鼠氨水引咳法的镇咳作用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H2O)、阳性药对照组(可待因)、治疗A组(本发明凝胶剂)、治疗B组(本发明片剂)、治疗C组(复方甘草口服液)。每组15只。灌胃给药,给药后1h,将1只小鼠置于容积为1L的玻璃钟罩内,其内放一棉球,用1ml注射器每次吸25%~28%氨水0.2ml注入棉球上,各组动物随机交替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及3min内的咳嗽次数。
对小鼠氨水引咳的镇咳作用药物 剂量(mg/kg) n 潜伏期(s)3min内咳嗽次数H2O -1521.6±12.4 118.5±18.2可待因10 1530.7±14.3 85.8±17.4治疗A组 10 1533.2±10.2 81.6±12.5治疗B组 10 1533.9±21.1 81.8±23.6治疗C组 10 1532.9±10.0 82.0±11.7②对豚鼠丙烯醛引咳法的镇咳作用取对丙烯醛敏感的豚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H2O)、阳性药对照组(可待因)、治疗A组(本发明凝胶剂)、治疗B组(本发明滴丸剂)、治疗C组(复方甘草口服液)。每组动物给药量为3.5ml/250g灌胃。对照组给蒸馏水3.5ml/250g灌胃。给药后1h,将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豚鼠各1只,置入容积为8L的密闭钟罩内,由底部注入预先制备的丙烯醛8ml(气体),观察各鼠在5min内咳嗽次数。
右美沙芬对豚鼠丙烯醛引咳的镇咳作用药物 n5min内咳嗽次数H2O 10 30.6±10.2可待因 10 15.0±7.4治疗A组 10 14.0±1.9治疗B组 10 14.2±4.6治疗C组 10 15.2±2.3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能有效地抑制小鼠由氨水刺激引起的咳嗽和抑制豚鼠由丙烯醛及电刺激引起的实验性咳嗽,且效果不低于复方甘草口服液。
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1甘草流浸膏100mL、樟脑0.3g、阿片酊7ml、八角茴香油0.4ml、愈创木酚甘油醚3g;按质量百分比,将0.6%卡帕型卡拉胶、0.2%酰胺化低酯果胶、8%蔗糖,放入冷水中,搅拌,使之分散,浸泡20~30min,使基质充分吸水溶胀,然后搅拌、加热,过滤;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加入基质溶液,混合均匀,加入碳酸氢钠,调pH8.0~9.0,迅速加入到已消毒容器中,封口,杀菌,迅速降温至30℃左右,冷凝,干燥,即得凝胶剂,本产品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袋、每袋15g。
本发明的实施例2甘草流浸膏150mL、樟脑0.8g、阿片酊12ml、八角茴香油0.7ml、愈创木酚甘油醚8g;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混匀,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按照药物∶基质=1∶3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5d/min、滴距为4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再以甲基硅油为冷却液,冷却,制丸,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3甘草流浸膏120mL、樟脑0.54g、阿片酊9ml、、八角茴香油0.54ml、愈创木酚甘油醚5g;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加入与药物比例为3∶1的可压性淀粉、与药物比例为3∶1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用3%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制成软材,通过2号筛制粒,在50~60℃鼓风干燥,干粒再过3号筛整粒,加入与药物比例为1∶1.5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压片,然后包衣,欧巴代2为包衣材料,包衣采用顶喷法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进风温度50℃,床体温度30℃,雾化压力0.15MPa,喷液速率8mL/min,即得片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4甘草流浸膏120mL、樟脑0.54g、阿片酊9ml、八角茴香油0.54ml、愈创木酚甘油醚5g;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加入与药物比例为3∶1的可压性淀粉、与药物比例为3∶1的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用3%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制成软材,通过2号筛制粒,在50~60℃鼓风干燥,干粒再过3号筛整粒,包衣,欧巴代2为包衣材料,包衣采用顶喷法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进风温度55℃,床体温度35℃,雾化压力0.2MPa,喷液速率10mL/min,装胶囊,即得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5甘草流浸膏120mL、樟脑0.54g、阿片酊9ml、八角茴香油0.54ml、愈创木酚甘油醚5g;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按药物∶基质=1∶1.2,加入大豆油、大豆卵磷脂的混合基质,加热熔融,混匀,得软胶囊内容物;胶液的制备以明胶∶甘油∶水=1∶0.5∶0.7,取明胶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吸水膨胀,另将甘油及余下的水置煮胶锅中加热至70~80℃,混合均匀,加入膨胀的明胶搅拌,使之溶融成均匀的胶液,于70℃保温1~2小时,静置,除去上浮泡沫,用布袋滤过,于软胶囊机中压制成软胶囊,压制成软胶囊,置滚桶干燥机中定型,整丸,干燥,即得软胶囊。
本发明的实施例6甘草流浸膏120mL、樟脑0.54g、阿片酊9ml、八角茴香油0.54ml、愈创木酚甘油醚5g;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加入与药物比例为3∶2的枸橼酸,混合均匀,加入无水乙醇作润湿剂制软材,过24目筛制得湿颗粒,随即投入转速为80~100r/min的半自动包衣制粒机中,制备10~12小时,并置于40℃烘箱中干燥后取出,包衣过程中流化风量125~135m3·h-1、进风温度55℃、物料温度45℃、雾化压力0.2Mpa、喷嘴直径1.4mm、喷液速率5~10g·min-1、出风温度35℃;包衣,干燥,即得微丸剂。
权利要求
1.一种复方甘草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用甘草流浸膏100~150mL、樟脑0.3~0.8g,阿片酊7~12ml,八角茴香油0.4~0.7ml、愈创木酚甘油醚3~8g,加适量辅料制成口服凝胶剂、分散片剂、软胶囊剂、滴丸剂、口崩片剂、微丸剂、滴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甘草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用甘草流浸膏120mL、、樟脑0.54g、阿片酊9ml、八角茴香油0.54ml、愈创木酚甘油醚5g,加适量辅料制成口服凝胶剂、滴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方甘草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将0.6%卡帕型卡拉胶、0.2%酰胺化低酯果胶、8%蔗糖,放入冷水中,搅拌,使之分散,浸泡20~30min,使基质充分吸水溶胀,然后搅拌、加热,过滤;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加入基质溶液,混合均匀,加入浓氨溶液和碳酸氢钠,调pH8.0~9.0,迅速加入到已消毒容器中,封口,杀菌,迅速降温至30℃左右,冷凝,干燥,即得凝胶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复方甘草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混匀,加入碳酸氢钠调pH值8.0~9.0,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按照药物基质=1∶3的重量比例加入聚乙二醇4000,混匀,采用内径为4.0mm、外径为6.0mm的滴管,滴制温度70℃、滴速为25~35d/min、滴距为4cm,滴入120cm长的冷却柱中,再以甲基硅油为冷却液,冷却,制丸,即得滴丸制剂。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复方甘草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加入与药物比例为3∶1的可压性淀粉、与药物比例为3∶1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用3%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制成软材,通过2号筛制粒,在50~60℃鼓风干燥,干粒再过3号筛整粒,加入与药物比例为1∶1.5的羧甲基淀粉钠,混合,压片,然后包衣,欧巴代2为包衣材料,包衣采用顶喷法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进风温度50℃,床体温度30℃,雾化压力0.15MPa,喷液速率8mL/min,即得片剂。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复方甘草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加入与药物比例为3∶1的可压性淀粉、与药物比例为3∶1的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用3%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制成软材,通过2号筛制粒,在50~60℃鼓风干燥,干粒再过3号筛整粒,包衣,欧巴代2为包衣材料,包衣采用顶喷法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进风温度55℃,床体温度35℃,雾化压力0.2MPa,喷液速率10mL/min,装胶囊,即得胶囊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复方甘草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用甘草流浸膏、樟脑,阿片酊,八角茴香油、愈创木酚甘油醚,加适量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人将本方制成深受老少皆宜的流体或半流体口服凝胶、包衣片剂、胶囊或滴丸,老人小儿十分愿意服用,减少了服用的麻烦,不仅美味可口,而且生物利用度高、用于气管炎、咽喉炎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作用良好,丰富了剂型品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的辅料种类及用量、比例等;保证其科学、合理、可行;得到的制剂具有有效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K9/00GK1634373SQ20041008123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
发明者周霞 申请人:贵阳云岩西创药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