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7537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山楂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消积化滞、补脾健胃、活血化瘀的功效。它的化学成分分为有机酸类和黄酮类,研究得出结论山楂活血化瘀的主要成分是总黄酮类,而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比较高。山楂叶总黄酮作为活血化瘀的有效成分已经得到了大量实验验证。山楂叶总黄酮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主要为降压、增加冠脉流量、强心等,临床已经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山楂叶的制剂用于临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多为口服制剂,起效缓慢,不能适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时急救的需要。故我们考虑将山楂叶总黄酮制备成注射剂,以解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时急救的需要。
山楂叶总黄酮的水溶性差,并显酸性,不符合注射剂的要求,直接将其制备成小针剂是不可行的。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我们将山楂叶总黄酮先通过调节PH,解决其水溶性的问题,再通过确定其适当的PH范围,同时加入抗氧剂,解决其稳定性差的问题,最终制备出水溶性好、稳定性高、疗效确切的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水溶性好、质量稳定、成分明确的山楂叶总黄酮的小针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由山楂叶总黄酮、PH调节剂、抗氧剂、渗透压调节剂和注射用水组成。
PH调节剂可采用NaOH、KOH、Na2CO3、NaHCO3、CaHCO3、Mg(OH)2等之一种或几种,PH值控制在5.5-7.5范围内。
抗氧剂可采用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维生素C、硫脲等之一种或几种。
渗透压调节剂可采用NaCl、葡萄糖、甘油、KCl、硼酸等之一种或几种。
上述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称取适量的山楂叶总黄酮、抗氧化剂、渗透压调节剂,加入适量的一定温度的注射用水溶解;b、然后加入适量的PH调节剂将上述溶液的pH值调整为5.5~7.5范围内;c、加活性炭吸附,粗滤,检测合格后,用微孔滤膜过滤,得澄明滤液,最后将滤液分装,灭菌,包装即可。
本发明提出的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有效地解决了总黄酮水溶性差,制成注射剂较困难的缺点,稳定性好,贮存期长,运输和使用方便,并可确保药物的疗效,可以直接肌肉注射或加入注射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中,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
具体实施例方式
我们对山楂叶总黄酮的主要成分作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得出山楂叶总黄酮主要为牡荆素鼠李糖苷(5,7,4’-三羟基黄酮-8-C-β-D-葡萄糖基(1→2)-β-D-鼠李糖苷)、牡荆素葡萄糖苷(5,7,4’-三羟基黄酮-8-C-β-D-葡萄糖基(1→4)-β-D-葡萄糖苷)、咖啡酸、奎宁酸和绿原酸及其可能的衍生物,这些成分由于酸性基团的存在而显酸性,通过调节PH,其均可以与碱性物质成盐,所成的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有效地解决了山楂叶总黄酮水溶性差的问题。主要成分成盐后的结构如下
式1牡荆素鼠李糖苷盐 式2牡荆素葡萄糖苷盐 式3咖啡酸盐式4奎宁酸盐 式5绿原酸盐其中R=Na、K、Ca、Mg或其它可能的金属离子本发明中所述的山楂叶总黄酮盐可以是钠盐、钾盐、钙盐、镁盐和其它一些生理上可以接收的盐。
山楂叶总黄酮在高PH条件下可以溶解,但其稳定性差,易分解而失效。故我们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既可保证其溶解性好,又可使之稳定不被破坏的PH条件。最终确定的PH条件为PH5.5~7.5。
部分稳定性实验结果如下将山楂叶总黄酮配成2%溶液,用NaOH调节不同的PH,冲氮气10min,灌封后100℃30min加速破坏,用HPLC测定其主要成分加速破坏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主要成分加速破坏后含量降低百分率(%)PH3.54.55.56.57.58.59.5牡荆素鼠李糖苷4.72.62.13.23.08.523.5牡荆素葡萄糖苷13.5 2.51.80.92.611.3 43.0咖啡酸31.7 14.6 3.11.22.47.914.6奎宁酸87.2 20.3 4.01.23.15.735.9绿原酸27.7 14.9 2.60.61.82.96.3实验结果提示在PH5.5-7.5范围内,所检查的各主要成分稳定性符合注射剂的制备要求。故最终确定的PH条件为PH5.5~7.5。
山楂叶总黄酮中主要有效成分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葡萄糖苷、咖啡酸和绿原酸等从结构上分析,均易被氧化,制备小针剂时应加入适量的抗氧剂。
抗氧稳定性实验结果如下将山楂叶总黄酮配成2%溶液,用NaOH调节PH至6.5,加入0.1%焦亚硫酸钠,灌封后100℃30min加速破坏,用HPLC测定其主要成分加速破坏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主要成分加速破坏后含量降低百分率(%)不含抗氧剂 含抗氧剂牡荆素鼠李糖苷10.63.1牡荆素葡萄糖苷13.62.0咖啡酸6.9 0.7
奎宁酸 2.0 1.9绿原酸 8.2 3.6实验结果提示加入抗氧剂可提高注射剂的稳定性。
小针剂需调节渗透压。采用常用的NaCl、葡萄糖、甘油、KCl、硼酸等渗透压调节剂之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1处方山楂叶总黄酮160克NaOH 适量亚硫酸氢钠 2克NaCl 18克制成1000支制备方法取处方量的山楂叶总黄酮、NaCl和亚硫酸氢钠,加1500ml70℃的注射用水搅拌溶解,加入NaOH,调节pH为5.5-7.5。加2克活性炭吸附10min,过滤,加70℃的注射用水定容至2000ml,0.22μm微孔滤膜精滤,分装,每支2ml,封口,灭菌,包装即得。
实施例2处方山楂叶总黄酮80克NaHCO3适量葡萄糖 50克维生素C 4克制成1000支制备方法称取处方量的山楂叶总黄酮、葡萄糖和维生素C,加入750ml70℃的注射用水搅拌溶解,加入NaHCO3,调节pH为5.5-7.5,测得溶液的pH为7.2。再加入70℃的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0.22μm微孔滤膜精滤,分装,每支1ml,封口,灭菌,包装即得。
实施例3处方山楂叶总黄酮 80克KOH 适量焦亚硫酸钠 2克NaCl 9克制成1000支制备方法称取处方量的山楂叶总黄酮、焦亚硫酸钠、NaCl,加入750ml70℃的注射用水搅拌溶解,加入KOH,调节pH为5.5-7.5,测得溶液的pH为6.8,加70℃的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0.22μm微孔滤膜精滤,分装,每支1ml,封口,灭菌,包装即得。
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的药效学试验,部分试验结果记录如下(一)山楂叶总黄酮对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塞体积的影响SD大鼠70只,♀♂各半,体重250~325g,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参照文献方法,动物称重后以安定注射液和氯胺酮注射液各1ml/kgip麻醉后仰卧位固定,颈部剪毛后行颈正中切口,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并穿线,稳定5min后一并结扎之,造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动物只分离而不结扎颈总动脉。结扎后30min从舌下静脉注入治疗药物或GS。药物剂量为山楂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20.0、10.0和5.0mg/kg;对照组丹参组注射剂量为7.5g生药/kg的丹参注射液;
给药体积均为5ml/kg,葡萄糖组注射同体积的5%葡萄糖注射液。
结扎后6h再以上法麻醉动物,放血处死动物,开颅取脑,剔除嗅脑、小脑及脑干,从正中线剖开前脑,滤纸吸干水份后分别称量脑湿重后按以下程序分别进行处理脑梗塞重量的测定采用NBT染色法[2,3]。将一侧脑组织称重后置冰箱中速冻约15min,沿冠状面将其切成厚度基本相同的5片,将其置于临用前以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0.3%NBT染色液中置37℃水浴中温育10min,正常脑组织染成棕黑色,梗塞脑组织颜色无明显改变。将梗塞区脑组织切下并称重,计算梗塞组织重量占湿重的百分比,以此反映梗塞组织体积的大小。
病理组织学检查将另一半未染色的脑组织用4%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24h,冠状切取大脑,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厚5μm,HE染色,光镜观察。
结果见表1表1山楂叶总黄酮对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的影响剂量动物体重脑组织湿重 梗塞重量组 别梗塞重量(g)mg/kg 数量 (g)(g)百分比(%)假手术组 / 10295±29 677.1±55.3 0 0葡萄糖组 / 10276±34 670.5±66.2 111.8±15.7 15.7±2.85.0 10269±32 658.0±47.5 83.1±12.5** 14.6±2.2山楂叶总黄酮 10.010274±26 663.4±48.1 77.7±10.2** 11.5±1.8**20.010282±31 669.2±62.0 64.4±10.1** 9.8±1.6**丹参注射 750010286±27 661.4±51.0 75.3±11.9** 12.4±2.0**注与葡萄糖组比较**P<0.01(P为概率,P小于0.05为小概率事件,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
结果显示,山楂叶总黄酮无论低、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脑梗塞重量和梗塞重量百分比。
(二)山楂叶总黄酮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SD大鼠腹腔注射2%氯醛糖(60mg/kg)麻醉。仰卧固定,将针状电极插入四肢及胸前搏动处皮下。调节心电图(ECG-6851C,上海光电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灵敏度至1mv=10mm,纸速为50mm/秒。记录胸前导联心电图,如有ST-T波或心律失常等异常变化,则弃去不用。
大鼠在记录正常心电图后,被分到不同处理组。
对照组20只,静注5%葡萄糖注射液1ml/kg。
阳性对照组20只,静注丹参注射液量6克/kg。
山楂叶总黄酮大、中、小剂量组剂量为20、10、5mg/kg。
将待试药物、葡萄糖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按每100克体重给予1毫升的容量,经小号头皮注射针缓慢注射到大鼠尾静脉中。恒量注射泵(HL-2型,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控制输注速度,使在30分钟内注完,模拟人体静脉滴注给药方式。
滴注结束后5分钟,经尾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501),剂量为0.5U/kg,注射速度为5秒。记录注射后30秒、1、2、3、5分钟胸导联心电图。
判断标准注射后叶素后心电图以ST段上升(1mv以上)和T波低平、双向、倒置为主。以此作为心肌缺血的指标,出现者计为阳性,不够标准者计为阴性。
统计学处理以未出现心肌缺血动物数与各组总动物数之比作为心肌缺血阴性率。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x2检验,比较相差的显著性。结果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后,胸导联V3出现显著的心肌缺血性心电图变化,表现为ST段上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还有心率减慢、传导阻滞和心律不齐。以ST段和T波变化最为典型和敏感。不同处理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的作用见表2。
对照组大鼠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后,静注垂体后叶素引起典型的心肌缺血变化。
不同剂量的山楂叶总黄酮给药后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心肌缺血阴性率比对照组有显著上升。
丹参注射液在设计剂量下,对部分大鼠的缺血性心电图变化有改善作用,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
表2 山楂叶总黄酮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的影响组别 剂量 动物数心肌缺血改善数阴性率(%)对照组10ml/kg 201 5.0丹参注射液6g/kg 204 20.0大剂量20mg/kg 208 40.0**中剂量10mg/kg 206 30.0**小剂量5mg/kg 206 30.0**p<0.05,与对照组比较总之,山楂叶总黄酮可以减轻不完全性脑缺血所造成的脑梗塞重量,降低脑梗塞重量百分比。在大鼠注射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上山楂叶总黄酮能够显著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提示对于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等冠心病具有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其由山楂叶总黄酮、PH调节剂、抗氧剂、渗透压调节剂和注射用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其特征在于,其PH范围控制在5.5~7.5,所述PH调节剂为NaOH、KOH、Na2CO3、Mg(OH)2、CaHCO3、NaHCO3等之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维生素C、硫脲等之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NaCl、葡萄糖、甘油、KCl、硼酸等之一种或几种。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c、称取适量的山楂叶总黄酮、抗氧化剂、渗透压调节剂,加入适量的一定温度的注射用水溶解;d、然后加入适量的PH调节剂将上述溶液的pH值调整为5.5~7.5范围内;c、加活性炭吸附,粗滤,检测合格后,用微孔滤膜过滤,得澄明滤液,最后将滤液分装,灭菌,包装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楂叶总黄酮小针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小针剂通过调节pH解决了山楂叶总黄酮溶解性差的问题;通过控制pH范围和应用抗氧剂解决了山楂叶总黄酮稳定性差的问题;所得制剂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本小针剂可以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K9/08GK1634107SQ20041008545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9日
发明者黄林青, 张卫东, 张川 申请人:长春三九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