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泻泄、痢疾和痧气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36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泻泄、痢疾和痧气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泻泄、痢疾和痧气的药物组合物。具体的说是以中草药和矿物质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泻泄、痢疾和痧气(中暑)是常见病,尤其是在天气较热的夏天,主要由毒秽等引起的病症。医学所述的泻泄、痢疾,大致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性肠胃炎、肠胃型感冒(感冒肠胃型)、细菌性痢疾以及结肠炎等,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有的伴有恶心呕吐等,而中医称之为痧气的病症,与现代医学的“中暑”相类似,以胸脘满闷、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甚至昏厥不省人事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寒湿、寒热及寒痧症。目前常用来治疗的药物主要为针对单个症治疗,不能同时针对三个症有治疗作用;常用西药如氟派酸、痢特灵、土霉素等,但西药对中暑无确切疗效,同时长时间服用,治标不治本。目前市场上尚无同时专门针对泻泄、痢疾和痧气(中暑)的中成药治疗药物。治疗由毒秽引起的中暑、痢疾和痧气(中暑)的药物在国内外的文献中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治疗泻泄、痢疾和痧气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泻泄、痢疾和痧气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芷 15%-25% 苍术 5%-10%
石菖蒲 5%-10% 细辛 4%-9%荜茇3%-8% 鹅不食草 3%-8%猪牙皂 5%-10% 雄黄 0%-5%丁香3%-8% 硝石 4%-9%白矾15%-25%冰片 0.5%-2%优选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芷18.5% 苍术 9.2%石菖蒲 9.2%细辛 7.4%荜茇5.5%鹅不食草 5.5%猪牙皂 9.2%雄黄 3.1%丁香5.5%硝石 7.4%白矾18.5% 冰片 1.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成胶囊剂或片剂。
下面通过实验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验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治疗泻泄的药效1、正常小肠推进运动试验取小白鼠50只,体重20±2g,禁食20小时,随机分为本发明药低剂量组(0.15g/kg)、中剂量组(0.3g/kg)、高剂时组(0.6g/kg)。空白对照组等五组,每组10只小白鼠,各组灌药30分钟后,小鼠灌服由5%炭末及10%阿拉伯胶制成的混悬液20分钟后,处死小鼠,切开腹腔,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肠管,测量肠管的总长度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至墨汁前沿的距离作为“墨汁在肠内推进距离”,从而推算碳末的推进率。
本发明药对正常小肠推进率的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药具有明显抑制小肠推进功能,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本发明药对正常小肠推进运动影响组别例数推进率(%)对照组 10 55.78±1.09低剂量组10 49.18±1.49*中剂量组10 44.62±2.52*高剂量组10 40.61±1.57**各治疗组与空白组相比P<0.01。
2、对推进机能亢进的小肠运动试验给药方法同上,动物分组同上以外,再加一组单纯新斯的明对照组,各组给药20分钟后以甲基新斯的明2mg/kg灌胃,10分钟后灌碳末阿拉伯胶浆汁,再过10分钟处死小鼠,同上法测量墨汁在小肠推进率。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能明显拮抗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小肠运动亢进,与对照组比均显著差异,详见表2。
表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机能亢进影响组别例数炭末推进率(%)空白组 10 53.62±2.06对照组 10 67.46±2.44低剂量组10 47.36±1.6*中剂量组10 43.63±2.04*高剂量组10 42.88±1.84**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
实验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止泻作用试验取以上健康小白鼠50只,体重20±2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分笼饲养,每鼠一笼。本发明药配成12mg/kg、6mg/kg、3mg/kg,禁食12小时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15g/kg、0.3g/kg、0.6g/kg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1小时后各组动物给以8%番泻叶混悬液灌胃0.5mg/20g,随即在纸铺鼠笼下作24小时湿粪计数,并记录排湿粪动物数。
实验结果各用药组均能明显使小鼠排出湿粪数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高剂量组更明显。
表3本发明药对番泻叶所致腹泻影响组别例数湿粪数排湿粪动物数对照组 10 6.7±1.88 10低剂量组10 1.5±1.08*8中剂量组10 0.9±0.87*6高剂量组10 0.4±0.51*4*与对照相比P<0.01实验表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番泻叶所致腹泻具有显著止泻作用。
实验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镇痛作用实验研究取50只健康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本发明药高、中、低剂量组为0.15g/kg、0.3g/kg、0.6g/kg,阿斯匹林为0.3g/kg,对照灌生理盐水,给药30分钟后,各鼠腹腔注射0.5%醋酸0.2ml/只,观察10分钟内扭体反应(腹部内凹,伸展后肢、臂部抬高)次数。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对醋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分别为22.2±11.65、17.1±10.37、11.1±5.4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作用要弱于阿斯匹林组,详见表2。
表4本发明药对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组别例数 扭体次数空白组 1031.1±9.33低剂量组1022.2±11.65*△中剂量组1017.1±10.37*△高剂量组1011.1±5.42*△阿斯匹林组 108.3±6.27**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阿斯匹林组对比P<0.01。
结论本发明药的止痛作用虽不及阿斯匹林,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本发明药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实验4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痧症(中暑)的疗效(一)、病例选择突然头晕、恶心(或呕吐)胸胱满闷、困倦或肢麻,肢冷或腹痛、畏寒、身热者。
(二)、治疗和观察方法即刻口服本发明物5-7克,必要时取本发明物药粉吹入鼻孔,一小时内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
(三)、疗效判定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
无效症状和体征未改善。
(四)、结果见表5表5 34例痧症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本发明物治疗痧症34例,治愈2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6.5%,总有效率为94.1%。
(五)、结论本发明物对痧症的治疗是有效的。
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治疗泻泄、痢疾和痧气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芷18.5%苍术 9.2%石菖蒲 9.2% 细辛 7.4%荜茇5.5% 鹅不食草 5.5%猪牙皂 9.2% 雄黄 3.1%丁香5.5% 硝石 7.4%白矾18.5%冰片 1.0%
根据上述原料的配比制备1000粒胶囊剂,使用总原料重量为325g,其中白芷60g、苍术30g、石菖蒲30g、细辛24g、荜茇18g、鹅不食草18g、猪牙皂30g、雄黄10g、丁香18g、硝石24g、白矾60g、冰片3g。
按上述配方称取各药物,将其中的雄黄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的分别粉碎成最细粉,充分混匀后分装。然后套胶囊壳得到胶囊剂。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下白芷23% 苍术 6%石菖蒲 6.5% 细辛 5%荜茇4% 鹅不食草 4%猪牙皂 7% 雄黄 6%丁香7% 硝石 7.5%白矾23% 冰片 1.5%按上述配方称取各药物,总量为325g,制备1000片片剂,将其中的雄黄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的分别粉碎成最细粉,充分混匀后添加适当辅料,压片制得。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药物组合物的配方如下白芷15.5% 苍术 9%石菖蒲 9%细辛 5%荜茇7%鹅不食草 7%猪牙皂 7%雄黄 8%丁香7%硝石 8%白矾15.5% 冰片 2%按上述配方称取各药物,总量为325g,制备1000粒胶囊,将其中的雄黄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的分别粉碎成最细粉,充分混匀后套胶囊壳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泻泄、痢疾和痧气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芷15%-25%苍术5%-10%石菖蒲 5%-10% 细辛4%-9%荜茇3%-8% 鹅不食草3%-8%猪牙皂 5%-10% 雄黄0%-5%丁香3%-8% 硝石4%-9%白矾15%-25%冰片0.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泻泄、痢疾和痧气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芷18.5% 苍术9.2%石菖蒲 9.2%细辛7.4%荜茇5.5%鹅不食草5.5%猪牙皂 9.2%雄黄3.1%丁香5.5%硝石7.4%白矾18.5% 冰片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泻泄、痢疾和痧气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泻泄、痢疾和痧气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成胶囊剂或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泻泄、痢疾和痧气的药物组合物。具体的说是以中草药和矿物质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以白芷、苍术、石菖蒲、细辛、荜茇、鹅不食草、猪牙皂、雄黄、丁香、硝石、白矾、冰片为组方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对泻泄、痢疾和痧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P31/00GK1634466SQ20041009451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30日
发明者马越峰, 陈春, 谢元德 申请人:浙江可立思安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