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妇科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36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妇科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具体地,它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妇科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膜受细菌侵袭所发生的炎症的统称。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有宫体炎、附件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等。依病程不同而分为急性盆腔炎及慢性盆腔炎。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尤以慢性盆腔炎更为多见。中医古籍无盆腔炎之病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散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经病疼痛”、“不孕”、“癥瘕”等病症中。急性盆腔炎多在产后、流产后、宫腔内手术处置后,或经期卫生保健不当之际,邪毒乘虚侵袭,稽留于冲任及胞宫脉络,与气血相搏结,邪正交争,发热或发热疼痛,邪热炽盛则腐肉酿脓,甚至泛发为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炎症病史;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急性发作。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为经行产后,胞门未闭,风寒湿热之邪,或虫毒乘虚内侵,与冲任气血相搏结,蕴积于胞宫,反复进退,耗伤气血,虚实错杂,缠绵难愈。在我国,由于个人卫生条件以及医疗条件的限制,或在妇科小手术和计划生育手术中无菌操作观念淡漠,加之广泛应用宫内节育器时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原因,使盆腔炎的发病率很高。据统计,目前本病的发病率占全国妇女的2~3%,约1200万人。伴随性病发生率的升高,盆腔炎的发病率亦有逐年上升之势。
临床上,治疗盆腔炎中药比西药具备更显著的优势。由于引发盆腔炎的病因复杂,发病部位也不尽相同,采用西药抗生素只能治标不治本,从局部对表症进行治疗,难以根除,易复发,且副作用大。中成药中明确表明可治盆腔炎的有17种,其中以妇科千金片、花红片(冲剂),金鸡胶囊(片、冲剂)效果显著。三种中成药均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对于急性盆腔炎或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期以湿热为主的病机较为适合。但慢性盆腔炎以瘀血阻滞,气血不畅为本,湿热蕴结为标,故应以活血祛瘀之法为主治其本,兼以清热利湿之法治其标,才能标本同治,以治本为主。
大黄牡丹汤来源于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主治肠痈初起,是阑尾炎初期常用的组方,尤其针对单纯性阑尾炎属于实热血瘀者,疗效最佳。(段富津主编.方剂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2~43),目前已有使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方治疗盆腔炎的报道,比如张良、林如萍,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2月第10卷第一期;朱燕春,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性盆腔炎,文章编号1004-745X(2001)04-0189-01,报道了大黄牡丹汤的加减方制大黄、牡丹皮、桃仁、赤白芍各10g,红藤30g,忍科藤20g,败酱草,酒延胡索,川楝子、丹参各15g,生甘草5g,该处方为临床医生处方,可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其它报道多为大黄牡丹汤随症加减配合其它方式治疗盆腔炎,且为临床医师处方,没有形成工业化生产产品的相关报道;日本有大黄牡丹皮汤的颗粒剂及丸剂,病人使用非常不方便,由于原方汤剂中大黄使用需“后下”,制剂的质量不易控制;口服经过肝脏首过效应,不能迅速抵达病变部位,存在药物作用速度相对较慢和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目前尚无大黄牡丹汤外用治疗妇科盆腔炎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妇科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是大黄牡丹汤的加减方在制备治疗妇科盆腔炎的外用和口服制剂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妇科盆腔炎的外用药物中的用途大黄6~35份、牡丹皮8~36份、桃仁5~25份、冬瓜仁15~50份。
其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还含有丹参9~24份、败酱草10~40份。所述的外用药物是治疗妇科急、慢性盆腔炎的外用阴道用或直肠用的药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含有重量配比为大黄6~35份、牡丹皮8~36份、桃仁5~25份、冬瓜仁15~50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治疗妇科盆腔炎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大黄6~35份、牡丹皮8~36份、桃仁5~25份、冬瓜仁15~50份、丹参9~24份、败酱草10~40份。
更进一步地,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外用制剂大黄12份、牡丹皮18份、桃仁12份、冬瓜仁30份、丹参12份、败酱草20份。
其中,所述的外用制剂外用片剂、泡腾片、普通栓剂、缓释栓剂、微囊栓剂、泡腾栓剂、凝胶栓剂、凝胶剂、洗液。所述的外用制剂一次使用大黄量以大黄素和大黄酚总量计不得少于7.5mg。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大黄6~35份、牡丹皮8~36份、桃仁5~25份、冬瓜仁15~50份、丹参9~24份、败酱草10~40份;b、制备清膏将大黄、牡丹皮用60~95%乙醇回流提取,回流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30的清膏;桃仁、冬瓜仁、丹参、败酱草水提,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05~1.30;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煮沸,浓缩成密度为1.10~1.40的清膏;c、取b步骤所得清膏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常用制剂,与药学上可接受的基质制成普通栓剂、缓释栓剂、微囊栓剂、泡腾栓剂、凝胶栓剂、凝胶剂。
其中,步骤c中制备栓剂所需的基质是可可豆脂、香果脂、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类、氢化植物油、甘油明胶、聚乙二醇类、泊洛沙姆、聚乙烯醇、胶原中的一种或几种;微囊囊材的选择明胶、阿拉伯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凝胶栓剂中的基质的选择有卡波姆、泊洛沙姆、甲壳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妇科急、慢性盆腔炎的外用阴道用药或直肠用药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口服治疗妇科急、慢性盆腔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所述的药物为口服制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其中口服制剂一次服用大黄以大黄素和大黄酚总量计3mg~100mg。
大黄的主要成分是结合蒽醌类和游离蒽醌类,结合蒽醌主要有泻下作用,而游离蒽醌主要有抗菌、消炎、活血、止血等作用。大黄醇提物中的主要成分有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等游离蒽醌类(大黄的研究发展.徐翔等.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4))。大黄中蒽醌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煎和醇提两种方法,采用水煎,在煎煮过程中由于受热长,大黄蒽醌成分,尤其是大黄素存在湿热降解情况(苏子仁等.大黄在提取精制工艺中的化学变化研究.药物分析杂志,19981883),所以本发明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大黄中的有效成分。
本发明药物制剂的原料由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组成,在经验方大黄牡丹汤的原料基础上增减,加入芒硝,或丹参、败酱草,含有丹参、败酱草的组方,按照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其配伍意义发生相应的变化。大黄可用生大黄,也可用制大黄,功能逐瘀通经、凉血解毒、清热泻火,并通过缓泻作用导湿、热、火、瘀下行,是为君药。牡丹皮辛行苦泄,有活血祛瘀之功;并善清热凉血,助君药活血祛瘀以通经、清热凉血以解毒。败酱草清热解毒,并辛散行滞,有破血行瘀,通经止痛之功助大黄清热解毒,祛瘀调经。丹皮、败酱共助大黄行逐瘀、凉血、清热、解毒之功。桃仁、丹参共奏活血调经、凉血止痛作用,加强君臣药的逐瘀通经之功,并能活血止痛、凉血止痛,减轻少腹疼痛症状,是为佐药。冬瓜仁清肺利湿,有“提壶揭盖”之意,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为使药。全方辛行苦降、通调并用,使瘀结、湿热从二便而去,自然瘀祛、热清、毒解、湿利,诸症自愈。大黄可用酒大黄,但在本发明中,大黄的提取工艺就是采用乙醇提取的,所以大黄可用生大黄或酒大黄。
本发明药物的外用片剂、缓释栓剂能延缓药物吸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提高药物稳定性;凝胶栓剂遇水后吸收水分,体积膨胀,柔软而富有弹性,避免了异物感,凝胶对生物粘膜具有特殊粘合能力能延长药物的停留和释放时间,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微囊栓剂能延缓药物吸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提高药物稳定性。口服本发明药物,也具有治疗盆腔炎的功效,且采用定量控制指标,制备的药物稳定、可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治疗妇科急、慢性盆腔炎的阴道用或直肠用药的新的用药方式。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原料清膏的制备1、大黄、牡丹皮用5-10倍量60-95%乙醇回流2次,每次0.1-1.5小时。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或用5-15倍85-95%乙醇渗漉,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浸膏①;
2、桃仁、冬瓜仁、丹参、败酱草投入6-10倍沸水中,提取两次,每次煎煮0.5-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得浸膏②;3、浸膏①和浸膏②合并,搅拌均匀,浓缩成密度为1.10-1.40的清膏,即得。
实施例2外用片剂的制备1、片剂常用辅料为淀粉、可溶性淀粉、乳糖、硬脂酸镁、糊精、甘露醇、羧甲基淀粉钠、滑石粉等。
2、取清膏,加适量片剂常用辅料,制粒,干燥,压片即得。
选用不同的辅料,可制成《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的阴道用片剂,它可以是普通片,也可以泡腾片。
实施例3 外用泡腾片的制备1、辅料的选择普通片剂常用辅料、碳酸氢钠、酒石酸、枸橼酸、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2、制备方法(1)取清膏适量,加乳糖、可溶性淀粉,制粒,干燥,得①;(2)碳酸氢钠加适量乙醇溶解,经喷雾器喷雾于盛装①的容器内,得②;(3)酒石酸、富马酸制粒,干燥,与②混合均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4 栓剂的制备1、基质的选择可可豆脂、香果脂、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类、氢化植物油、甘油明胶、聚乙二醇类、泊洛沙姆中的一种或几种。
2、附加剂可选用吸收促进剂、增塑剂、抗氧剂、吸收阻滞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吸收促进剂可选用吐温-80、氮酮、苯甲酸钠;增塑剂可选用甘油、丙二醇、蓖麻油;抗氧剂可选用没食子酸、抗坏血栓、吸收阻滞剂可选用海藻酸、HPMC。
3、制备方法取清膏(40-60℃),不停搅拌,加入芒硝(粉碎成细粉),再加入适量甘油明胶、吐温-80,边搅拌边倾入涂有润滑剂的栓膜内,冷却,取出,即得。
实施例5 泡腾栓的制备1、辅料的选择普通栓剂的常用基质、促进剂、增塑剂、抗氧剂、吸收阻滞剂、碳酸氢钠、酒石酸、酒石酸氢钾、枸橼酸、富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2、制备方法取清膏喷雾干燥,粉碎,溶于适量基质中,再加入适量碳酸氢钠、酒石酸、富马酸,搅拌均匀,趁热栓膜中,冷却,取出,即得。
实施例6 微囊栓剂1、相对于栓剂的优点延缓药物吸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提高药物稳定性。
2、微囊囊材的选择明胶、阿拉伯胶、HPMC、CAP、CMC-Na、MC、PVA、PVP、VAP。
3、囊心物的制备取适量清膏,喷雾干燥,粉碎,即得4、制备工艺囊材用适量丙酮和乙醇的混合物溶解,加入囊心物,搅拌,使其均匀分散于囊材溶液中,可加入少量滑石,然后喷雾干燥,即得。
实施例7 凝胶栓剂1、优点遇水后吸收水分,体积膨胀,柔软而富有弹性,避免了异物感;凝胶对生物粘膜具有特殊粘合能力能延长药物的停留和释放时间,促进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基质的选择有卡波姆、泊洛沙姆、甲壳素、HPMC。
3、制备方法基质用适量水充分溶胀,加入清膏及芒硝保持温度(40-60℃),不停搅拌,再加入附加剂,边搅拌边倾入涂有润滑剂的栓膜内,冷却,取出,即得。
实施例8 口服颗粒剂的制备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大黄(酒制)12g、牡丹皮18g、桃仁12g、冬瓜子30g、丹参12g、败酱草20g;以上六味,桃仁、丹参、败酱草、冬瓜子四味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1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5(60℃);大黄、牡丹皮加70%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1小时,回流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60℃)。合并水提、醇提的浓缩液,混匀,加糊精、淀粉和乳糖适量进行一步制粒,湿颗粒低温(70℃以下)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9 口服颗粒剂的制备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大黄(酒制)12g、牡丹皮18g、桃仁12g、冬瓜子30g、丹参12g、败酱草20g;芒硝10g以上六味,桃仁、丹参、败酱草、冬瓜子四味加水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1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15(60℃);大黄、牡丹皮加70%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1小时,回流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60℃)。合并水提、醇提的浓缩液并加入芒硝,混匀,加糊精、淀粉和乳糖适量进行一步制粒,湿颗粒低温(70℃以下)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10 口服片剂的制备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大黄(酒制)30g、牡丹皮32g、桃仁20g、冬瓜子35g、丹参20g、败酱草30g;以上六味,桃仁、丹参、败酱草、冬瓜子四味加水提取两次,滤液减压浓缩得清膏;大黄、牡丹皮加乙醇回流提取两次,回流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得清膏。合并水提、醇提的浓缩液,混匀,加糊精、淀粉和乳糖、硬脂酸镁适量进行一步制粒,湿颗粒低温(70℃以下)干燥,整粒,压片即得。
实施例11 胶囊剂的制备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大黄8g、牡丹皮12g、桃仁9g、冬瓜子20g、丹参10g、败酱草15g;以上六味,桃仁、丹参、败酱草、冬瓜子四味加水提取两次,滤液减压浓缩得清膏;大黄、牡丹皮加乙醇回流提取两次,回流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得清膏。合并水提、醇提的浓缩液,混匀,加糊精、淀粉和乳糖等辅料,过筛,填充胶囊壳,即得。
实施例12 口服液的制备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大黄(酒制)25g、牡丹皮25g、桃仁10g、冬瓜子25g、丹参18g、败酱草32g;以上六味,桃仁、丹参、败酱草、冬瓜子四味加水提取两次,滤液减压浓缩;大黄、牡丹皮加乙醇回流提取两次,回流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合并水提、醇提的浓缩液,混匀,净化,加入苯甲酸钠等抑菌剂,蜂蜜等矫味剂,分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1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指标成分大黄酸、大黄素的含量测定仪器SPD-10A紫外检测器,LC-10AT高效液相泵(日本岛津)SHIMADZU-VP-ODS色谱柱(150×4.6),N2000色谱工作站(浙江大学),超声清洗仪。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1磷酸溶液(体积比78∶22)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在254nm。理论塔板数按大黄素计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量取大黄素对照品储备液、大黄酚对照品储备液各2ml,分别置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得浓度为约10ug/ml和20ug/ml的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发明药物颗粒约0.2g精密称定,置100ml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滤液5ml,置50ml圆底烧瓶中,挥去甲醇,加2.5mol/L硫酸溶液10ml,超声处理5分钟,再加氯仿10ml,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移置分液漏斗中,用少量氯仿洗涤容器,并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层,酸液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约8ml,合并氯仿液,以无水硫酸钠脱水,氯仿液移至100ml锥形瓶中,挥去氯仿,残渣精密加甲醇10ml,称定重量,置水浴中微热溶解残渣,放冷后,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颗粒每克含大黄以大黄素和大黄酸总量计不得少于2mg本发明药物原料根据适应症改变,大黄原料中的君药,因此采用大黄中的药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为指标性成分,用于控制本发明药物的质量,既反映原料中大黄的用量,也反映了药物的功效,使质量可控性强。
以下通过具体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 本发明药物口服抗盆腔炎模型试验1、试验药品及动物的选择(1)药品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由实施例8制备,4.33g生药/g浸膏粉;妇乐颗粒,由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802。
(2)动物SD种大鼠,体重200~250g,由成都百康医药工业药理毒理研究院提供(生产设施许可证川实动管质第06号)。
(3)菌种致病性大肠杆菌O111B4诊断血清2、本发明药物抗感染性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试验取SD大鼠60只,全雌,用水合氯醛麻醉,腹部常规消毒,下腹正中切口约2cm,开腹后暴露子宫右侧,用1ml注射器抽取0.2ml大肠杆菌悬液,在注入菌液之前用注射器机械损伤子宫内膜组织,然后注入约0.08~0.1ml菌液,缝合切口,恢复饮水,正常清洁饲养。于手术后第7日开始按高、中、低药物剂量分组给药,每组10只,连续7d,末次给药24h将动物用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麻醉,剖腹,腹主动脉取血,离心,取血清,用754型分光光度计测定,并计算血液中丙二醛(MDA)的浓度;然后迅速摘取双侧子宫,除去脂肪组织后用电子天平称重,子宫左右两侧的重量差即为炎症肿胀程度,求出肿胀率和抑制率,进行组间比较;将称重后的子宫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子宫病理形态学变化。
表1 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对模型大鼠子宫肿胀率的影响(x±s;n=10)组别 剂量/g.kg-1肿胀率(%) 抑制率(%)假手术组—— 1.17±15.71 ——模型组 —— 44.03±12.9ΔΔ——高剂量 34.66 8.11±5.52** 81.58中剂量 17.33 22.46±13.56** 49.00低剂量 8.67 30.23±15.37*31.34妇乐冲剂20.00 16.56±6.2** 62.39注与假手术组比较ΔP<0.05,ΔΔ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表2 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对模型大鼠子宫病理变化(评分结果)的影响(x±s;n=10)组别 剂 量 粘连或扩张腔壁结构病 上皮细胞变性炎细胞浸润内膜充血水/g.kg-1变 坏死 肿假手术组 —— 0.00±0.000.00±0.00 0.00±0.00 0.00±0.000.00±0.00模型组—— 2.20±1.32Δ0.00±0.00 1.70±1.06ΔΔ2.20±0.42Δ1.10±1.20ΔΔΔΔ高剂量34.660.20±0.63**0.00±0.00 0.30±0.67**0.40±0.52**0.10±0.32**中剂量17.330.20±0.63**0.00±0.00 0.00±0.00**1.00±1.05*0.40±0.84**低剂量8.67 0.40±0.80*0.20±0.63 0.90±0.88 1.80±0.420.00±0.00妇乐冲剂组20 0.00±0.00**0.00±0.00 0.40±0.80**0.90±0.88**0.60±0.97注与假手术组比较ΔP<0.05,ΔΔ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3 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对模型大鼠血液中MDA的影响组别剂量/g.kg-1MDA/nmol.ml-1假手术 ——2.15±1.28模型组 ——4.27±2.20ΔΔ高剂量 34.66 1.40±1.08**中剂量 17.33 2.85±1.52低剂量 8.67 3.15±2.05妇乐冲剂203.22±0.92注与假手术组比较Δ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由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引起的子宫性炎性肿胀,且作用效果与剂量相关;由表1、2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对大肠杆菌复制的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子宫病理变化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动物血清中丙二醛(MDA)为脂质过氧化终产物,本试验大肠杆菌所致的大鼠盆腔炎模型中,由于子宫内膜慢性损伤引起炎细胞浸润,吞噬细胞功能增强,产生了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攻击细胞膜脂质,产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终产物MDA,从而使模型动物血清中的MDA水平升高;由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药物高剂量可显著降低大鼠血中升高的丙二醛(MDA),即有显著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或)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
3、本发明药物抗非感染性慢性盆腔炎模型试验SD大鼠60只,全雌,用水合氯醛麻醉,腹部常规消毒,下腹正中切口约2cm,暴露子宫,用4号针头分别在子宫分叉处小心进针,向卵巢方向缓慢注入苯酚胶浆,注毕,分层关腹,消毒术区。造模后第7天开始治疗。将造模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按表所示药物剂量给药连续20天,在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摘取双侧子宫,称重,计算子宫脏器指数,置福尔马林液中固定,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子宫病理形态学变化。并将各组数据组间比较,结果见表4。
表4 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对大鼠子宫肿胀度的影响(x±SD)组别剂量×次数鼠数肿胀度(g/kg×c) (只) (mg)假手术组 —10 58.09±33.14模型组 —10 154.16±86.42▲▲地塞米松片组 4.32mg/kg×710 57.93±47.40**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 36.36×710 85.49±48.45*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 18.18×710 122.46±109.12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 9.09×7 10 113.32±40.12注①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 ②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表4结果显示,36.36g/kg本发明药物口服可明显抑制抗非感染性慢性盆腔炎模型子宫肿胀度(P<0.05)。
试验例2 本发明药物抗炎试验1、试验选择的药品及动物(1)药品本发明药物,实施例9制备的颗粒剂,4.33g生药/g浸膏粉;地塞米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规格0.75mg/片×100片/瓶,批号030706;角叉菜胶,Sigma出品,规格1g/瓶,批号LOT 73H0840;二甲苯,成都化学试剂厂,规格500ml/瓶,批号030508。
(2)动物KM小鼠,鼠龄4~5周,体重18~22g,SD种大鼠,体重200~250g,均由成都百康医药工业药理毒理研究院提供(生产设施许可证川实动管质第06号)。
2、本发明药物急性炎症模型试验选取50只昆明种小鼠,全雄,体重18~22g,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按表5所列药物和剂量,分别灌胃给药一次。给药后30min,各组动物用二甲苯50μl涂于小鼠左耳廓两面致炎,致炎40min后用打孔器打下双耳相同部位耳片,称重,按下式计算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结果见表5。
肿胀度=致炎侧耳片重-非致炎侧耳片重 表5 本发明药物对小鼠二甲苯性耳肿胀的影响(x±SD)组别 剂量×次数 鼠数 肿胀度 肿胀抑制率(g/kg×c) (只) (mg) (%)对照组--- 10 10.36±1.71 ---地塞米松片组 4.8mg×110 6.09±3.14** 41.2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40.4×1 10 7.43±1.83** 28.3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20.2×1 10 8.26±3.1020.3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10.1×1 10 8.28±3.0720.1注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01表5结果显示,40.4g/kg本发明药物口服对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胀度有显著抑制作用。
3、亚急性炎症模型试验选取60只SD种大鼠,雄性,鼠龄12~13周,体重200±20g,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按表1所列药物和剂量,分别灌胃给药一次。60min后,于大鼠足掌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溶液0.1ml/只致炎,用容积法分别测量致炎前后足跖容积。按下式计算肿胀度肿胀度=致炎后足容积-致炎前足容积表6 本发明药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剂量×次数 致炎后足肿胀度(ml,x±SD)组别 (g生药/kg× 鼠数次) (只) 1h2h 4h模型组——10 0.35±0.09 0.67±0.12 0.60±0.10地塞米松片组 30mg/kg×110 0.26±0.10* 0.45±0.13* 0.48±0.11*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36.36×1 10 0.27±0.09* 0.47±0.19* 0.43±0.10*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18.18×1 10 0.30±0.13 0.60±0.13 0.53±0.17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9.09×1 10 0.35±0.07 0.65±0.11 0.59±0.18注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表6显示,40.4g/kg本发明药物口服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度(P<0.05)。
4、本发明药物的慢性炎症模型试验选取50只健康KM种小鼠,全雄,鼠龄10~11周,体重23~28g,各组均于腹壁外侧皮下植入同等大小的无菌棉球(10mg)。术后次日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然后按表所列药物和剂量灌胃给药1次/日,连续10天。各组术次给药后次晨,脱颈椎处死小鼠,将棉球连同周围结缔组织一起取出,剔除脂肪组织,置烘箱中60℃烘干6h,称棉球肉芽肿干重,并按下式计算,结果见表7。
肉芽肿胀度=棉球肉芽肿干重(mg)-棉球原重量(10mg) 表7 本发明药物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x±SD)剂量×天数 鼠数肉芽肿胀度肉芽肿抑制率组别 (g/kg×d) (只) (mg) (%)对照组----10 12.22±2.05 ----地塞米松片组 4.8mg/kg×1010 5.26±1.85** 57.0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40.4×1010 9.72±4.10** 20.5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20.2×1010 10.62±1.58 13.1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10.1×1010 12.20±3.77 0.2注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 ***P<0.001表7显示,40.4g/kg本发明药物口服具有显著降低小鼠棉球肉芽肿胀度的作用(P<0.01),肉芽肿抑制率分别为20.5%。
试验例3 本发明药物口服镇痛试验一、热板法镇痛试验(1)药品本发明药物,由实施例8制备。
妇科千金片(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40103)阿司匹林用0.5%CMC Na配成浓度0.01mol/ml混悬液。
(2)仪器热板镇痛仪,GJ-8402型,浙江宁白电子仪器厂出品。
取18~22g健康昆明种小鼠,雌性,以小鼠自放在热板仪上至出现舔足所需时间(秒)为痛阈值,选取痛阈值在5~30秒之间的小鼠7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然后所示药物和剂量口服给予受试药,给药后0.5h及1.5h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痛阈值,结果见表8。
表8 本发明药物的镇痛作用(热板法) (x±SD)组别 剂量(g/kg)动物(只) 用药后痛阈值30min 90min对照组20ml/kg 9 22.0±7.4 26.9±8.1阿司匹林组0.2 9 49.8±11.9-159.0±8.4-1妇科千金片组 2.0 9 33.8±5.7-137.1±10.0-1本发明药物10.19 34.2±11.5-249.4±7.1-1-3本发明药物40.49 45.8±8.1-1-354.9±5.2-1-3表8显示,10.1~40.4g/kg本发明药物口服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有明显作用,且效果优于妇科千金片。
二、本发明药物扭体法镇痛试验选取50只昆明种小鼠,全雌,体重18~22g,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按表9所列药物和剂量灌胃给药1次,各组动物于给药后60min,i.p 0.7%醋酸溶液0.2ml/只。以腹部内凹,臂部抬高,伸展后肢为扭体指标,观察注射后15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和第一次出现扭体的时间(潜伏期),并按下式计算镇痛率,结果见表10。

表9本发明药物的镇痛作用(扭体法)(x±SD)组别 剂量g/kg动物(只) 扭体次数(次) 抑制率(%)对照组20ml/kg 10 33.4±8.9 ——阿司匹林片组 0.2 810.1±3.9-169.76妇科千金片组 40.4 924.5±5.7-126.65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10.1 918.1±4.8-1-245.81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40.4 915.1±5.3-1-354.79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1;与妇科千金片比较,2P<0.05,3P<0.01表9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口服具有明显的抑制小鼠扭体反应作用,说明本发明药物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作用优于妇科千金片。
三、本发明药物痛经模型试验昆明种小鼠,全雌,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试验前皮下注射己烯雌酚注射液,每日注射一个剂量分别为0.8mg、0.4mg、0.6mg、0.8mg四次,以提高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于第10天开始灌胃给予受试药3天,于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催产素20u/kg,记录20min内扭体次数。
表10本发明药物抗催产素所致痛经模型试验筛选结果(x±SD)剂量×天鼠数 潜伏期 扭体次数组别 (g/kg× (只) (s) (次)d)对照组 -- 10371.9±304.6 17.7±5.6元胡止痛片组 10790.3±332.4**10.3±6.7*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 40.4×10 10758.3±362.4* 10.4±7.9*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 20.2×10 10699.1±448.4 12.8±9.8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 10.1×10 10562.7±364.8 14.0±11.6注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P<0.01表10显示,40.44g/kg本发明药物能明显延长催产素所致痛经潜伏期,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
试验例4 本发明药物口服活血化瘀试验(1)药品本发明药物,由实施例8制备;复方丹参片,广州白云山中药厂提供;批号0308046;规格0.599g生药/片×60片;用法用量一次3片,一日3次;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批号030608;规格1mg/1ml×10支。
(2)试剂角叉菜,Sigma出品,规格1g/瓶,批号LOT 73H0840,临用时用无菌蒸馏水配成1%溶液。
(3)动物KM小鼠,SD种大鼠,均由成都百康医药工业药理毒理研究院提供(生产设施许可证川实动管质第06号)。
(四)仪器血粘度仪LG-R-80(B)型,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出品。
TD-5-L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制造。
一、本发明药物的小鼠尾血栓形成试验KM小鼠60只,全雌,体重18~22g,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按所列药物和剂量,各给药组灌胃给药1次/日,连续10天。各组于末次给药后1h,每只鼠皮下注射1%角叉菜溶液6.7ml/kg(67mg/kg)。48h后观察小鼠尾部血栓形成情况,以尾尖开始出现的暗红色和黑红色部位为血栓形成区,测量各鼠尾部血栓形成长度(cm),并计算血栓形成率(%)和血栓形成抑制率(%),结果见表11。
表11本发明药物对角叉菜所致小鼠尾血栓形成的影响(x±SD)剂量×天鼠数鼠尾全长血栓长度 血栓形成率血栓形成组 别数 (只) (cm) (cm) (%)抑制率(%)模型组—— 10 8.5±0.36.8±0.6 79.8±7.3——复方丹参片组 1.8×10 10 8.3±0.23.2±1.0***39.0±12.0***52.21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40.4×10 10 8.3±0.14.5±0.7***54.4±7.7*** 33.48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20.2×10 10 8.3±0.24.9±1.5** 59.1±18.2** 27.88本发明药物颗粒剂组10.1×10 10 8.3±0.16.4±0.8 77.2±9.95.75注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 **P<0.01 ***P<0.001表11显示,16.8和8.4g/kg本发明药物能极显著和显著降低角叉菜所致小鼠尾血栓形成率(P<0.001和P<0.01)。
二、本发明药物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试验SD种大鼠60只,全雌,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按所示药物和剂量连续灌胃给药7天。于末次给药当天造模,于皮下注射Adr0.08ml/100g共2次,两次间隔4h,在二次注射Adr之间(前后各间隔2h),将大鼠浸入冰水内5min禁食24h取血,测定血流变各指标,离心取血浆测定血流变各指标,并通过仪器计算其他指标,结果见表12~13。
上述药效学试验说明本发明药物口服治疗盆腔炎,具有抗炎、镇痛、活血化瘀功效,能显著降低大鼠血中升高的丙二醛(MDA),即有显著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或)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可明显抑制抗非感染性慢性盆腔炎模型子宫肿胀度,对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胀度有显著抑制作用,镇痛作用明显,效果优于妇科千金片。本发明药物的原料配方是发明人经长期的实践摸索,在经典方大黄牡丹汤基础上,药味的选择和用量配比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医理论认为药物的选择和用量决定了药物疗效,本发明主药(大黄)的用量与其它药物用量配比与大黄牡丹汤均不相同,其口服药效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原料制备的产品药效可靠。
试验例5 家兔阴道给药的短期毒性及刺激性试验1、试药根据大鼠的体重制成含药量不等的微型阴道栓剂,按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
2、动物成年健康家兔,雌性,每只2.5kg。
3、方法将家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大剂量组(5g/kg)、低剂量组(0.5g/kg)及阴性基质对照组。给药方法将家兔仰卧于兔板,阴道口消毒后,将各组试药置于经阴道中端,抬高臀部,5h后将家兔放回笼中饲养,每天给药一次,连续七日。用药期间,每天观测给药后家兔全身状况及局部刺激反应,于最后一次给药24h后,处死家兔,立即取出阴道组织,肉眼观察阴道粘膜有无刺激表现,然后放入配置好的10%甲醛溶液中检验。
4、结果用药期间,用药组和空白基质组全身状况均无异常,阴道口也未见红肿及异常分泌物流出,与对照组无差别;肉眼观察取材的阴道组织,各组均未见阴道粘膜有明显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点。显微镜下见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阴道粘膜上皮粘膜上皮均无明显损伤,只个别轻度水肿。表明本发明药物无明显毒性及刺激性作用。
试验例6 本发明药物皮肤过敏实验药物本发明药物外用片剂,由实施例2制备;
洁尔阴泡腾片,成都恩威制药公司,批号040102。
实验动物SD种大鼠,豚鼠,KM小鼠,均由成都百康医药工业药理毒理研究院提供(生产设施许可证川实动管质第06号)。
实验方法取12只豚鼠,将背部双侧脱毛各约3×3cm2,分成3组,每组4只。第一组为生理盐水组,第二组为2,4-二硝基氯苯阳性组,第三组为本发明外用药物(由生理盐水配制成1g提取物/ml浓度)组。次日将每组分别取上述溶液0.2ml涂在豚鼠右侧的脱毛区,用2层纱布覆盖,胶布封闭持续6h;第7和的14天以同样的方法重复一次;第28天按相同的方法涂抹豚鼠背部左侧脱毛区,6h后去掉纱布和胶布,观察、记录过敏反应的情况。
表14 过敏实验评分标准红斑 水肿无红斑 0 无水肿0轻度红斑1 轻度水肿 1中度红斑2 中度水肿 2严重红斑3 重度水肿 3水肿性红斑 4表15 豚鼠过敏反应情况组别 红斑+水肿积分即刻 24h 48h 72h生理盐水 0 0 0 0本发明外用药物 0 0 1 02,4-二硝基氯苯2.2 1 0.8 1.5由表15可以看出,本发明外用药物对皮肤无刺激。
试验例7 对阴道粘膜多次给药的影响雌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只。①本发明药物外用片剂,由实施例2制备(用蒸馏水配置成1g提取物/ml);②空白对照组(等体积蒸馏水)。用鼠灌胃器将各组所用试药0.2ml注入大鼠阴道内,每间隔1h给药1次,每日3次,连续1周,末次给药后24h处死动物,取阴道组织检查。
结果肉眼观察给药组和对照组均无红肿、充血,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未见病理改变。由此可见,本发明外用药物对阴道粘膜无过敏现象,多次给药不会损伤正常皮肤粘膜。
试验例8 本发明药物外用体外抑菌作用阳性对照组为洁尔阴洗液(成都恩威制药公司),用相应的培养基稀释试药,取试管若干,每管加试药1ml,每支加入0.1ml经10-3稀释的新鲜菌液(白色念珠菌按1∶800稀释)。置37℃培养箱内,培养18h,以试管中不形成菌落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菌株对照组加菌不加药。
表16 本发明外用药物的抗菌活性(MIC)细菌 本发明药物MIC(g/ml) 洁尔阴洗液MIC(ml/ml)金黄色葡萄球菌0.242 0.416致病性大肠杆菌0.121 0.208淋球菌0.06 0.208绿浓杆菌 0.121 0.242白色念珠菌0.121 0.208由表16可知本发明外用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大肠杆菌、淋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淋球菌敏感。
试验例9 本发明药物外用抗盆腔炎试验(1)药品本发明外用药物,由实施例2制备;洁尔阴泡腾片,成都恩威制药公司,批号040102。
(2)动物SD种大鼠,体重200~250g,由成都百康医药工业药理毒理研究院提供(生产设施许可证川实动管质第06号)。
(3)实验方法取SD大鼠,全雌。动物随即分组,各组动物在乙醚麻醉下,剪去下腹部毛,消毒后于腹正中切开2cm,暴露子宫,沿子宫左侧角上1cm处作一切口,将一塑料环(管径2cm,长0.5cm,重2mg,70%乙醇消毒)放置于子宫内,与子宫切口缝合固定,术后2h开始由灌胃针头从阴道给药,给药体积20ml/kg,7d后处死动物,取出两侧子宫,除去脂肪,分析天平称重,每鼠子宫左侧与右侧的差即为炎症肿胀程度,计算各组肿胀度均值与标准差,求出给药组的肿胀率和抑制率,进行t检验。
肿胀率%=(致炎子宫平均重量-未致炎子宫平均重量)/未致炎子宫平均重量×100%抑制率%=(对照组子宫平均肿胀率-给药组子宫平均肿胀率)/对照组子宫平均肿胀率×100%。
表17 本发明外用药物对塑料环所致大鼠子宫炎症的影响组别 剂量/g.kg-1肿胀率(%)抑制率(%)对照组 —— 210.50——洁尔阴组 —— 18.51**91.21本发明外用药组 34.666.80**96.77本发明外用药组 17.3315.86**92.47本发明外用药组 8.67 12.35**94.13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从表17可以看出,对照组两侧肿胀率差异明显,给药组不明显,本发明外用药物对子宫的抑制率效果优于洁尔阴泡腾片,说明本发明外用药物具有良好的抗子宫炎症作用。
通过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外用制剂,经过局部作用,药物能够直接达到病患处,不受胃肠PH或酶的影响,药物吸收快,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且质量稳定可控,是临床提供了一种治疗妇科急、慢性盆腔炎的新的用药方式。
表12 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性的影响(x±SD)剂量 鼠数 全血粘度(mPA·S)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全血低切组别 (g/kg×d) (只) 1/200s 1/30s 1/5s 1/1s (mPa·S,1/200s) (100%) 还原粘度还原粘度(mPa·S)(mPa·S)对照组 — 10 4.25±0.35 5.76±0.55 10.27±1.3123.88±4.07 1.63±0.11 0.43±0.065.86±1.57 51.39±11.30模型组 — 10 4.95▲▲±0.47 6.94▲▲▲±0.73 12.98▲▲▲± 31.69▲▲±4.92 2.11▲±0.70 0.47±0.037.97▲▲±1.23 84.93▲▲▲±1.66 22.17复方丹参片组 1.62×7 10 4.42±0.83 5.97*±1.1910.57±2.3324.42**±5.941.76±0.13 0.43±0.046.20*±1.68 53.11**±13.21本发明药物颗粒剂 36.36×7 10 4.05**±0.665.55**±0.91 10.06**±1.68 23.79**±4.111.74±0.17 0.47±0.054.94***±1.63 47.20***±组10.53本发明药物颗粒剂 18.18×7 10 4.42±1.07 5.81*±1.239.86***±1.67 21.78**± 1.75±0.11 0.47±0.035.73*±2.57 42.67***±组 2.88 7.47本发明药物颗粒剂 9.09×7 10 3.21***±1.22 4.40***±1.61 7.97***±2.74 18.86***± 1.79±0.12 0.46±0.043.63***±2.05 37.36***±组 6.15 12.75注①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②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P<0.001表13 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性的影响(x±SD)剂量×天 鼠数 红细胞 红细胞 全血高切 全血低切 红细胞变性组 别 (g/kg×d)(只)刚性指数聚集指数 相对指数 相对指数 指数TK对照组 - 103.66±1.23 5.75±0.83 2.53±0.34 14.45±2.40 0.73±0.18模型组 - 104.05±1.10 6.39±0.56 2.46±0.44 15.52±1.97 0.82±0.15复方丹参片组1.62×7 103.51±0.84 5.49±0.41***2.51±0.41 13.83±2.94 0.71±0.08*本发明药物颗粒 36.36×7 102.90±1.14* 5.88±0.39* 2.35±0.49 13.82±3.05 0.61±0.15**本发明药物颗粒 18.18×7 103.26±1.37 5.01±0.48***2.52±0.56 12.45±1.57** 0.65±0.13**本发明药物颗粒 9.09×7 101.96±1.10***6.16±1.05 1.79±0.65*10.53±3.29***0.43±0.23***注①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②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 ***P<0.001表12和13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流变多项指标明显、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或P<0.001);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具有改善血瘀大鼠血流变作用。综上所述本发明药物颗粒剂具有极强抗炎和抑制炎性渗出、镇痛、活血化淤的功效,能治疗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盆腔炎。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妇科盆腔炎的外用药物中的用途大黄6~35份、牡丹皮8~36份、桃仁5~25份、冬瓜仁15~5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还含有丹参9~24份、败酱草10~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药物是治疗妇科急、慢性盆腔炎的外用阴道用或直肠用的药物。
4.一种由含有重量配比为大黄6~35份、牡丹皮8~36份、桃仁5~25份、冬瓜仁15~50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治疗妇科盆腔炎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原料中还含有丹参9~24份、败酱草10~4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制剂大黄6~35份、牡丹皮8~36份、桃仁5~25份、冬瓜仁15~50份、丹参9~24份、败酱草10~40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制剂大黄12份、牡丹皮18份、桃仁12份、冬瓜仁30份、丹参12份、败酱草20份。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是外用制剂外用片剂、泡腾片、普通栓剂、缓释栓剂、微囊栓剂、泡腾栓剂、凝胶栓剂、凝胶剂、洗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剂一次使用量以大黄素和大黄酚总量计不得少于7.5mg。
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大黄6~35份、牡丹皮8~36份、桃仁5~25份、冬瓜仁15~50份、丹参9~24份、败酱草10~40份;b、制备清膏将大黄、牡丹皮用60~95%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30的清膏;桃仁、冬瓜仁、丹参、败酱草水提,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1.05~1.30;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煮沸,浓缩成密度为1.10~1.40的清膏;c、取b步骤所得清膏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药学上常用制剂,与药学上可接受的基质制成普通栓剂、缓释栓剂、微囊栓剂、泡腾栓剂、凝胶栓剂、凝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用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制备栓剂所需的基质是可可豆脂、香果脂、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类、氢化植物油、甘油明胶、聚乙二醇类、泊洛沙姆、聚乙烯醇、胶原中的一种或几种;微囊囊材的选择明胶、阿拉伯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凝胶栓剂中的基质的选择有卡波姆、泊洛沙姆、甲壳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12.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口服治疗妇科急、慢性盆腔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口服制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其中口服制剂一次服用量以大黄素和大黄酚总量计3mg~100m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妇科盆腔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含有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为原料制备而成的制剂,该制剂可口服治疗妇科急、慢性盆腔炎,也可外用阴道用药或直肠用药治疗妇科急、慢性盆腔炎;外用药物局部作用,药物能够直接达到病患处,吸收快,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口服本发明药物,也具有治疗盆腔炎的功效,且采用定量控制指标,制备的药物稳定、可控,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妇科急、慢性盆腔炎的外用制剂。
文档编号A61K9/08GK1636583SQ200410094508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1日
发明者阳向波, 谢永平, 李慧琴, 张媛 申请人:成都三明药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