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4529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制造饮料的工艺中由于要在饮料中添加一些添加剂,故味道失纯,从而影响口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它制造的饮料从天然竹子中摄取,味道自然,口感好。
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饮料的主要成分为鲜竹沥本发明产品由于采用天然竹子为主要原料,口感好,独具味道。本发明不仅工艺操作简单,便于实施,而且利于环境保护。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的工艺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1、取新鲜毛竹或粉绿竹适量,洗净,切碎,制成介于粗粉和细粉之间的粉粒。
2、每1000克粉粒用600-800毫升水润湿,润湿的程度应把握在以湿粉在手中压紧后能结成团块,使表面不显过量的被压的浸出溶剂为度,密封放置1小时。
3、取适当脱脂棉,用相同的浸出溶剂润湿后,轻轻垫在渗漉器的底部,然后分次将已润湿的竹粉投入高度为直径的2-4倍的圆锥形的搪瓷渗漉器中,每次投后用木锤均匀压平,力求松紧一致,所施压力大小应适度。在渗漉器中加入适量水,添加浸出溶剂排除空气时,不可在渗漉器出口处关闭的情况下操作,否则渗漉器内粉间的空气必然克服上面的压力而上冲,使粉柱原有的松紧度改变,妨碍渗漉。渗漉器内所占容积一般不超过渗漉器溶剂的三分之二,必须留一定空间让浸出溶剂存在,投毕.后,用滤纸或纱布将上面覆盖,再覆清洁的细石块一层,以免加入溶剂时液流冲破粉柱,待最大限度排出粉粒间隙中的空气后,静置浸渍48个小时。
4、打开渗漉器出口进行渗漉,渗漉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流出量约为渗漉器使用容积的1/48至1/24为宜。为保证有效成分渗漉完全,一般一份料要用4-8份溶剂进行渗漉。
5、收集初漏液和续漏液,6、将漉液放入配料锅中,煮沸后添加由鲜竹沥、白糖、柠檬酸、水组成的辅料与天然防腐剂,搅匀,静置。辅料中配方之间的配比为鲜竹沥∶白糖∶柠檬酸∶水=100∶1.2∶0.2∶100。
7、用经消毒的100目滤布过虑,入贮料锅中密闭贮存,分装即可。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二的工艺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1、取新鲜毛竹或粉绿竹适量,洗净,切成细块,越小越好。
2、将切好的细块用水浸泡30分钟左右。
3、将浸泡过的细块放入煎煮锅中,加冷水至竹面上20~30公分,且不超过煎煮锅的三分之二,加入的水一般是毛竹投料量的5~8倍,然后用武火(大火)煮沸,并用文火(小火)煎煮,以增加煎煮效果和减少水份蒸发,煎煮时可加入适量的水以保持水面高于竹面。煎煮2个小时后,放出煎煮液,加水后依前法再煎煮二次,每次各1小时,合并3次的煎煮液。
4、将煎煮液放入配料锅中,煮沸后添加由鲜竹沥、白糖、柠檬酸、水组成的辅料与天然防腐剂,搅匀,静置。辅料中配方之间的配比为鲜竹沥∶白糖∶柠檬酸∶水=100∶1.2∶0.2∶100。
5、用经消毒的100目滤布过虑,入贮料锅中密闭贮存,分装即可。
本发明构思新颖,工艺操作简单,便于实施,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
1.一种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饮料的主要成分为鲜竹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将新鲜竹子切碎→加水浸提→渗漉→提取滤液→调料→过虑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将新鲜竹子切块→浸泡→加水煎煮并提取煎煮液→调料→过虑包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水浸提过程中每1000克粉粒用600-800毫升水润湿,润湿的程度应把握在以湿粉在手中压紧后能结成团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漉过程中渗漉速度应控制在每小时流出量约为渗漉器使用容积的1/48至1/24为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过程为将切块的竹子浸泡至水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水煎煮过程为将浸泡在水中的切块的竹子取出,放入煎煮锅中,加水煎煮。
8.根据权利要求2、3、4、5、6或7所述的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料是由鲜竹沥、白糖、柠檬酸、水组成的,它们之间的配比为鲜竹沥∶白糖∶柠檬酸∶水=100∶1.2∶0.2∶1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鲜竹沥绿色饮料及其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饮料的主要成分为鲜竹沥。它可以通过将新鲜竹子切碎→加水浸提→渗漉→提取滤液→调料→过滤包装的渗漉法提取,也可以通过将新鲜竹子切块→浸泡→加水煎煮并提取煎煮液→调料→过滤包装的煎煮法提取。本发明制造的饮料从天然竹子中摄取,口感好。本发明构思新颖,工艺操作简单,便于实施,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A61K36/88GK1729870SQ200410155558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6日
发明者邓建光 申请人:邓建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