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过滤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0921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血液过滤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用于人工心肺循环中过滤杂质、血栓等物的血液过滤装置。确切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结构的血液过滤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构造成使得过滤器中的气泡易于去除。
背景技术
现在,有一种日渐增长的趋势,就是出于安全的目的在用于包括体外循环的心脏外科人工心肺循环中引入血液过滤装置如动脉过滤器。为了确保病人安全,强烈需要这样一种构造的血液过滤器,其设置得能够去除人工心肺循环中的微小杂质、手术中形成的血栓或已经进入或从循环中释放出的空气,以免它们进入病人体内。
通常用在血液过滤装置中的过滤器是具有大约20至40μm小孔的聚酯筛过滤器,该聚酯筛过滤器被打褶后形成圆柱形。例如,日本专利No.3270193公开一种被折叠的片装状过滤组件,以使其具有许多褶皱,打过褶的过滤组件再形成圆柱形,在圆柱形中各个褶径向排列其顶点设置在外圆周侧上,其凹处设置在内圆周侧上。这样形成的圆柱形过滤器设置在圆柱形壳体中。如在日本专利No.3012692和No.2000-60967A中所公开的,在上文所构成的过滤器中,血液在圆柱形过滤组件的径向上透过其流入到壳体中,其使得包含在血液中的污垢、杂质、血栓等被有效地去除。
在上文所述的过滤器中,血液首先流入到圆柱形过滤组件的上部,通过过滤组件的外部在其径向上流过圆柱形过滤组件,接着通过过滤组件的内部从圆柱形过滤组件的下部流出。在该过滤器中,过滤组件的表面垂直延伸。这造成这样一个问题,即在起动操作过程中当起动溶液流入到过滤器表面的时候,气泡可能仍留在过滤器中。此外,排出保留的气泡并不容易。这是因为,由于过滤组件的表面是垂直延伸的,所以气泡不易于从过滤器中排出,因此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将气泡完全去除。
更确切地说,存留在过滤器中的气泡可以由外部冲击而排出,例如由用手指轻弹壳体引起的冲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冲击接近气泡所依附位置的部分能临时排出气泡,但是气泡容易再一次粘附到邻近的过滤器褶上。因此,很难将气泡移至上面所提供的排气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过滤装置,其能够有效地去除血液中的杂质、血栓等物质并还能容易地排出存留在过滤器中的气泡。
本发明提供的血液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其包括形成壳体上部的圆盖形部分,形成壳体中部的过滤器保持部分,及形成壳体下部的底部;入口,其设置在圆盖形部分的侧部上,以便于允许血液水平地沿圆盖形部分的内壁流入到圆盖形部分中;设在圆盖形部分顶部的排气口;用来过滤血液中杂质的过滤器,其设置在过滤器保持部分中;及血液出口,其设在底部。血液过滤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使得血液从入口流入到圆盖形部分中,并流经过滤器保持部分,然后从出口流出。过滤器是由片状过滤组件形成的,该片状过滤组件被折叠以具有许多褶,其其连接各个褶顶端的封闭表面是平展的,这样就使过滤器整体上具有盘状外形。过滤器设置得能将壳体的空腔分为圆盖形部分和底部两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上述结构的血液过滤装置的方法。首先,过滤器是通过折叠片状过滤组件来形成的,以使其具有许多褶,其连接各个褶顶端的封闭表面是平展的,这使得过滤器整体上具有盘状外形。再把过滤器设置在壳体的过滤器保持部分的空腔中,使得平的封闭表面水平延伸。应用通过绕过滤器保持部分中心水平旋转和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过滤器保持部分的内壁和过滤器外围部分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树脂,接着硬化树脂,以此用树脂将过滤器固定至过滤器保持部分的内部侧壁上。


图1A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血液过滤装置的主视图,图1B是其俯视图,及图1C是其横截面图。
图2是示出了血液是如何流入到血液过滤装置顶部的透视图。
图3A是示出了血液过滤装置的过滤器保持部分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及图3B是其俯视图。
图4A是构成血液过滤装置的壳体上半部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B是其仰视图,及图4C是图4B中沿A-A线的横截面图。
图5A是壳体下半部的俯视图,及图5B是其横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血液过滤装置制造方法的透视图,其中部分被去除。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的血液过滤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在根据本发明的血液过滤装置中,过滤器是由片状过滤组件形成的,该过滤组件被折叠以具有许多褶,其连接各个褶顶端的封闭表面是平展的,这使得过滤器整体上具有盘状外形,并且过滤器设置在血液过滤装置中以使平展的封闭表面水平地延伸。以这种结构,在起动操作中存留在过滤器表面的气泡可以仅仅通过给壳体物理敲击而容易地去除,这是因为在过滤器的上面和下面都没有阻塞物。
上文所描述的血液过滤装置还可以这样构造过滤器保持部分的内部侧壁和过滤器的外外围部分之间的空隙填充树脂来使其密封,并用树脂将过滤器固定在过滤器保持部分的内部侧壁上。这不仅使得过滤器得以可靠地固定,还使得过滤器保持部分的内部侧壁和过滤器的外外围部分之间的空隙得以可靠地密封。
优选的是圆盖形部分的高h与圆盖形部分在过滤器保持部分侧的内径r的比h/r的范围在0.26至1.06之间。更为可取的是,比h/r的范围在0.44至0.91之间。另外,优选的是底部的深度d与底部在过滤器保持部分侧面上的内径r之比的范围在0.11至0.30之间。
另外,优选的是圆盖形部分在过滤器保持部分侧面上的内径r为27至33mm,圆盖形部分的高度h为7至35mm。以这种结构,有可能确保收集足够量的气泡。更优选的是圆盖形部分的高h为12至30mm。更为优选的是底部的深度d为3至10mm。以这种结构,有可能实现气泡去除性能与注满血液过滤装置所需血液的量之间的适当平衡。或者,过滤器相邻两褶之间的距离可以设为1.6至3.7mm,并且每一个褶的高度可以设为5至30mm。这使得在起动操作后容易将气泡去除。
过滤器可以仅由具有过滤杂质功能的过滤组件来形成。此外过滤器保持部分可以具有圆柱形空腔,其在水平向的横截面呈圆形。再进一步来说,圆盖形部分内部空间的外外围长度向着圆盖形部分的顶端减少。优选的是底部的内表面没有凹陷或凸出。
在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血液过滤装置的方法中,在施加离心力的同时实施罐装以使保持部分内部圆柱的内部侧壁和过滤器的外外围部分之间的空隙以树脂密封。这同时可以获得许多效果,如过滤器的褶能够相互粘合,过滤器的褶由过滤器保持部分支撑等。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用极其有效的制造工艺制造血液过滤装置。
在这一制造方法中,垂直延伸的支撑肋最好设置在过滤器保持部分内侧壁上与各个褶皱端部相一致的位置上,当把过滤器设置在过滤器保持部分的空腔中的时候,褶皱的端部就分别插入到支撑肋中,以使过滤器由过滤器保持部分的内侧壁临时支撑。
另外,对形成壳体优选的是,具有上半部和下半部,它们需要互相连接,以使壳体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的连接点设置在壳体的过滤器保持部分中,过滤器设置在与过滤器保持部分空腔相对应的上半部或下半部的一个部分上,而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另一个则连接在过滤器所在的上半部或下半部上,此后再实施树脂的密封及硬化处理。
下文将参照附图的实施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血液过滤装置。
图1A是血液过滤装置的主视图,图1B是其俯视图,及图1C是其横截面图。例如,附图标记1表示树脂制成的壳体。壳体1包括形成壳体上部的圆盖形部分2,形成壳体中部的过滤器保持部分3,及形成壳体下部的底部4。壳体1具有圆形的水平横截面。
在圆盖形部分2的侧部设置有入口5,以便于允许血液水平地并沿着圆盖形部分2的内壁流入到圆盖形部分2中。在圆盖形部分2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6,用于排出空气例如气泡。在底部4上设有血液排出口7。从入口5流入到圆盖形部分2中的液体经过过滤器保持部分3后,接着从出口7流出。底部4还具有支撑部分4a,其用在安装过滤装置的时候并与过滤功能无关。
圆盖形部分2形成得能使其内径向着圆盖形部分2的顶部减少。这使得易于排出存留在血液中的气泡,这样排出的气泡沿着圆盖形部分2的内部外围表面向上移动。此外,由于圆盖形部分2具有圆形的水平横截面,并具有入口5以便于血液水平地沿着圆盖形部分2的内壁流入到圆盖形部分2中,所以从入口5流入圆盖形部分2的血液沿着圆盖形部分2的内部外围面流动,并因此形成如图2中实线所示的漩涡流。变成漩涡流的血流逐渐地慢下来。因此,如图2中虚线部分所示,流动速度降低了的一部分血液向下流动,使得血液逐渐地流入过滤器保持部分3中。圆盖形部分2的形状并没有限定为图1A等图中所示的形状,只要圆盖形部分2形成得使其外径向着排气口6减少即可。例如,圆盖形部分2可以为圆锥形或漏斗形。
过滤器保持部分3具有圆柱形外形。如图1C中所示,用于过滤存留在血液中杂质的过滤器8设置在过滤器保持部分3中。如图3A和3B所示,过滤器8是由过滤组件形成的,过滤组件是片状筛网材料折叠而成的,以便于其具有多个褶皱8a,其连接各个褶皱8a顶端的封闭表面是平展的,这样使得过滤器8整体上具有盘状外形。过滤器8将壳体1的空腔分为圆盖形部分2和底部4两侧。各个褶皱8a沿着过滤器保持部分3弦的方向平行排列。在图3B中,粗实线表示褶皱8a的峰,细实线则表示褶皱8a的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图3A和3B中出于简单示出的目的将过滤器保持部分3作为独立的圆柱形组件示出,但是过滤器保持部分3实际上是与圆盖形部分2或底部4一体成形的。
在以图3A和3B所示的方式设置过滤器8的情况下,过滤器保持部分3的内侧壁和过滤器8的外外围部分之间的空隙填充有密封树脂9以使其密封,密封树脂9是由例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构成,并且过滤器8由密封树脂9固定到过滤器保持部分3的内侧壁上。通过以上文所示的方式来设置过滤器8,如图2中所示,流入过滤器保持部分3的速度降低了的血液可以没有泄漏地流经过滤器8。其结果是,仅仅过滤过了的血液才流入底部4。
此外,当在起动操作中起动溶液流经过滤器8时存留在过滤器8中的气泡可以容易地从圆盖形部分2顶端的排气口6排出,或在从外部对过滤器8的垂直敲击如用手指轻拍底部4的作用下,从底部4的出口7排出。更确切地说,由于过滤器8的上下都没有堵塞,所以从过滤器8中排出的气泡而不会再次依附在过滤器8的其它部分上,这确保气泡能到达圆盖形部分2顶端的排气口6或到达底部4上的出口7并从中排出。
另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过滤装置中,连接各个褶皱顶端的封闭表面为平展的,所以过滤器8整体上具有盘状外形,由于这种结构,也能够获得下文的效应。那就是,由于过滤器8自身就能够很好的保持其形状,所以仅仅使用筛网材料来作为过滤组件就有可能形成过滤器8。相反,传统的结构就必须使用支撑网与筛网材料一起保持过滤器8的形状。当过滤器8仅仅是由筛网材料形成而不使用支撑网的时候,能够容易地去除气泡,并能减少血流的压力损耗。
底部4在过滤器8的下面提供一个预留的空间。在实际应用中,这允许将流经过滤装置的血流的压力损失减少至可以忽略的水平。底部4的内表面是光滑的,没有凸起或凹陷。这使流过过滤器保持部分3的血液被毫无阻碍地引导至出口7。因此,能够防止在流过过滤器保持部分3的血液中形成血栓等物质。
当如图1A中所示,出口7设置在底部4的最底部的时候,就比较不容易形成阻塞血流的部分。此外,如图1B中所示,出口7可以形成得使其包括向底部4的中心方向延伸的部分。可选择的是,出口7可以形成得包括沿底部4的侧面方向延伸的部分。
作为过滤组件,有可能使用如筛网材料、机织物或非机织物等类似材料,或两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过滤组件可以由聚酯、聚丙烯、聚酰胺、碳氟化合物纤维、不锈钢等材料制成。
壳体1,尤其是圆盖形部分2的水平横截面,优选为圆形,因为有必要引起血液的漩涡流。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其它形状如椭圆形也能产生上文所述的同样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圆盖形部分2在过滤器保持部分3侧的内径r(见图1C)与密封树脂9和底部4在过滤器保持部分3侧的内径相等,所以壳体1的内表面在其边缘没有台阶部。
除了上述的效果,根据本实施例的血液过滤装置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其能够做得比传统的血液过滤装置更小,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还能保持令人满意的过滤功能。然而,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如下文所述的根据壳体1的空腔形状和过滤器8的形状来设定参数。需要设定的参数如下圆盖部分2的内径r,圆盖形部分2的高h,及底部4的深度d,它们都在图1C中示出,及圆盖形部分2高h与圆盖形部分内径r的比h/r及底部4的深度d与圆盖形部分2的内径r的比d/r。
首先,比h/r最好在0.26至1.06的范围内。如果比h/r小于0.26,圆盖形部分2的内壁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就太小,就不能充分去除气泡。另一方面,如果比h/r大于1.06,填充圆盖形部分2所需的液体量就太大。更优选地,比h/r在0.44至0.91的范围内。
比d/r最好在0.11至0.30的范围内。如果比d/r小于0.11,那么底部4的内壁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就太小,这样就不能充分去除气泡。另一方面,如果比d/r大于0.30,填充底部4所需的液体量就太大。
此外,从气泡的收集量来看,圆盖形部分2的内径r可以设置为27至33mm,圆盖形部分2的高度h可以设置为7至35mm。通过将圆盖形部分2的内径r和高度h设定在这些范围内,在血流速度为1.5L/min时,有可能实现至少5mL的气泡收集量,正如实际应用中要求的一样。更优选地是将高度h设定在12至30mm内。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气泡收集量”在这里被限定为当用于测量该量的液体被供给过滤装置时,过滤器8滤出的要在圆盖形部分2中捕获并积累的气泡量。下文将描述测量气泡收集量的方法。下面将描述上文所述的通过设定参数获得的气泡收集量的有利效果。
首先,作为设定上述参数的先决条件,将描述理想的过滤膜。广泛用于婴儿的血液过滤器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具有1.5L/min的最大血流速度。为了在实际应用中将该血液流速下的压力损失限制在可忽视的水平,用作过滤器元件的筛网材料上的孔眼的总面积需要足够8cm2或更大。
另一方面,筛网材料通常具有足够20至40μm的均一大小的孔眼,而且其理想的孔隙率为16%至28%。当孔隙率小于16%时,血液流体的压力损失太大。另一方面,当孔隙率大于28%时,筛网材料不能去除40μm或更大的杂质、血栓等物质,而这正是实际应用中需要的过滤功能。为了在满足上述孔隙率范围的同时允许筛网材料上的孔眼总面积如上述的足够8cm2或更大,筛网材料即过滤膜的面积需要在29cm2至50cm2范围内。考虑到过滤装置工作条件的变化,这些值都乘以1.5的安全系数。因此,筛网材料(过滤膜)的面积需要在44cm2至75cm2的范围内。
当过滤膜面积在上述范围内降低时,允许本实施例的过滤装置获得实际应用中令人满意的气泡收集量的参数通过实验得到检验。由于测定允许过滤装置在血液流速为1.5L/min时收集5mL或更多气泡量的圆盖形部分2的内径r与高h的实验,我们发现,如上文所述,内径r应该在27至33mm之间,高度h应该在7至20mm之间。
以下文的方式来测量所收集气泡的量。作为用来测量气泡收集量的液体,给如图1所示的过滤装置提供柠檬酸化的牛血(37℃,Ht.35%,T.P.6g/dL)。Ht.表示血细胞比容,T.P表示血浆中蛋白质的总量。在将液体提供给过滤装置之前,气泡以2mL/min的加入速度加入到液体中。在检测存流在从出口7流出的液体中气泡的同时,液体则被持续提供给过滤装置,直到检测到气泡为40μm或更大。在检测到气泡为40μm或更大的瞬间,也就检测到了在圆盖形部分2中所累积的气泡总量(大气压下的体积),由此获得的测量值就认为是所收集的气泡量。当过滤膜的面积及圆盖形部分2的内径r和高h满足上文所述范围时,本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体积可以大约减少至传统过滤装置体积的一半。
考虑到除了上文所述的参数以外,从充满血液过滤装置所需血液量方面来看,底部4的深度d需要在3至10mm的范围内。其原因如下首先,为了容易地排出从底部4的出口7流入过滤装置中血液里的气泡,其深度d需要最少为3mm。另外,当治疗婴儿时,为了使填充血液过滤装置所需的血液量不超过要求的15mL,其深度需要不大于10mm。
此外,作为关于过滤器8褶皱的参数,相邻两褶的间距和每个褶的高度都设定在特定范围内,以容易去除气泡。需要使相邻两褶的间距为1.6至3.7mm,每个褶的高度为5至30mm。当相邻两褶的间距小于1.6mm的时候,就不容易去除气泡。另一方面,当相邻两褶的间距大于3.7mm的时候,就很难获得足够面积的过滤膜。当每个褶的高度都小于5mm的时候,就很难获得足够面积的过滤膜。另一方面,当每个褶的高度大于30mm的时候,过滤器保持部分3的体积也相应增加,这可能导致充满血液过滤装置所需的血液量增加。
接着将参照图4A至4C、图5A、5B和图6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制造过滤装置的方法。图4A所示为构成血液过滤装置的壳体上半部1a的横截面图,图4B是其仰视图,图4C是图4B中沿A-A线的横截面图。图5A是壳体下半部1b的横截面图,及图5B是其俯视图。这里要注意的是只有图4C示出了过滤器8和密封树脂9。
这些附图示出了与上文所述的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临时支撑过滤器8的支撑肋10也在这些附图中示出了(见图4A至4C)。在壳体的上半部1a和下半部1b中,形成了分别用于构成过滤器保持部分3的保持部分内圆柱3a和保持部分外圆柱3b。通过将保持部分内圆柱3a装入保持部分外圆柱3b内,就将上半部1a和下半部1b连接到一起,由此获得单一元件的壳体。
如图4A至图4C所示,上半部1a中具有支撑肋10。通过在与过滤器8各个褶8a的端部相对应的那部分内外围壁上形成槽,支撑肋10被设置在保持部分内圆柱3a的内部外围壁上。支撑肋10形成的槽具有与支撑肋10的高度相一致的深度。
在上半部1a的保持部分内圆柱3a中,还形成了一对缺口11a。在下半部1b的保持部分外圆柱3b中,在与形成在保持部分内圆柱3a中的一对缺口11a相对应的位置形成了通孔11b。当上半部1a被装入下半部1b中时,缺口11a与通孔11b相通,由此形成经过保持部分内圆柱3a的外围壁和保持部分外圆柱3b的外围壁的孔。下文将会解释设置这些孔的原因。
在血液过滤装置的制造中,首先以上文描述的方式形成壳体的上半部1a和下半部1b以及过滤器8。接着,如图4C所示,过滤器8被设置在壳体上半部1a的保持部分内圆柱3a的空腔内,以使平展的密封表面水平延伸。此时,过滤器8各个褶皱的端部被插到两个支撑肋10之间,这样使得过滤器8暂时由保持部分内圆柱3a的内侧壁支撑。
此后,通过将保持部分内圆柱3a装到保持部分外圆柱3b中,将上半部1a和下半部1b连接到一起,由此,获得了单一元件的壳体1。
接下来,如图6所示,其中设置有过滤器8的壳体1设在旋转夹具12中。旋转夹具12具有空腔12a,空腔12a具有用来支撑壳体1的预定形状。当旋转夹具12旋转时,壳体1与旋转夹具12一起旋转。在旋转夹具12的上半部中,具有包含密封树脂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的树脂存贮器13,树脂供应槽14从树脂存储器13中延伸至保持部分外圆柱3b的侧面。供给保持部分外圆柱3b侧面的密封树脂通过缺口11a和通孔11b(见图4A至4C及图5A及5B)进入保持部分内圆柱3b的空腔。
当旋转夹具12旋转时,过滤装置受由绕过滤器保持部分3a中心的水平旋转和运动产生的离心力的控制。结果是密封树脂从树脂存储器13中溢出以通过树脂供给槽14供给到保持部分内圆柱3a中,这样就使得保持部分内圆柱3a的内侧壁和过滤器8的外外围部分之间的空隙被树脂填充。通过硬化填充空隙的树脂,过滤器8可以由密封树脂9固定到保持部分内圆柱3a的内侧壁上,如图1C所示。
当在施加离心力的同时实施罐装而使保持部分内圆柱3a的内侧壁与过滤器8的外外围部分之间的空隙被树脂填充时,可以同时获得以下六种效果(1)保持过滤器8的褶皱形状;(2)过滤器8的褶皱由过滤器保持部分3支撑;(3)支撑肋10嵌在树脂中;(4)壳体的上半部1a和下半部1b互相结合;(5)过滤器保持部分3的内侧壁与过滤器8的外外围部分之间的空隙被密封;及(6)允许流通通道具有这样的横截面,其使得在过滤器保持部分3和圆盖形部分2之间的边界处或在过滤器保持部分3与底部4之间的边界处没有阶梯部。
因此,这个制造方法可以用极其简单的步骤制造过滤装置,并因此能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另外,(3)中描述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气泡去除性能。还有,通过(6)中描述的效果,壳体的内壁表面可以变得平滑,这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并有助于提高气泡去除性能。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在上述制造步骤中,并不总是需要提供支撑肋10来允许过滤器8暂时由保持部分内圆柱的内侧壁支撑。其它结构也能使过滤器8暂时由保持部分内圆柱3a的内侧壁支撑。
另外,折叠过滤器8的方法也并不局限于图3A和3B中所示的方法,其中褶皱8a沿着过滤器保持部分3弦的方向平行排列,而可以如图7所示的那样折叠。更具体地,在图7所示的过滤器15中,褶皱15a排列得能从过滤器保持部分3的中心径向延伸。即使褶皱12a如上述那样构造,也可以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尽管过滤器8是折叠的,以具有多个褶皱,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图3A和3B或图7中所示的过滤器可以通过将过滤器元件折叠成具有峰和谷的波状形式来形成。
工业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血液过滤装置,可以可靠地去除血液中的杂质、血栓等物质,并且,如从壳体的上部或下部敲击壳体引起的物理碰撞就可以容易地去除附着在过滤器表面上的气泡。
权利要求
1.一种血液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其包括形成壳体上部的圆盖形部分,形成壳体中部的过滤器保持部分,及形成壳体下部的底部;入口,其设置在圆盖形部分的侧部,以允许血液水平地并沿着圆盖形部分的内壁流入圆盖形部分;排气口,其设置在圆盖形部分的顶部;用于过滤血液中杂质的过滤器,其设置在过滤器保持部分中;及血液出口,该出口位于底部,血液过滤装置被设置成能使血液从入口流入圆盖形部分,流经过滤器保持部分,然后从出口流出,其中,过滤器由片状过滤组件形成,片状过滤组件折叠成具有多个褶皱,而连接各个褶皱顶端的密封表面是平展的,这样就使得过滤器整体具有盘状外形,并且过滤器设置得将壳体的空腔隔成圆盖形部分侧和底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在过滤器保持部分的内侧壁与过滤器外外围部分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树脂以使其密封,并且过滤器由树脂固定在过滤器保持部分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过滤器保持部分那侧的圆盖形部分的高度h与圆盖形部分的内径r的比h/r在0.26至1.06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比h/r在0.44至0.91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过滤器保持部分那侧的底部的深度d与底部的内径r之间的比d/r在0.11至0.30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过滤器保持部分那侧上的圆盖形部分的内径r为27至33mm,并且圆盖形部分的高度h为7至35mm。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圆盖形部分的高度h为12至30mm。
8.根据权利要求6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底部的深度d为3至10mm。
9.根据权利要求6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过滤器相邻两褶之间的距离为1.6至3.7mm,并且每一个褶皱的高度为5至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过滤器仅由具有过滤杂质功能的过滤组件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过滤器保持部分具有圆柱形空腔,其水平方向上的横截面为圆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圆盖形部分内部空间的外部外圆周向圆盖形部分的顶部减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血液过滤装置,其中,底部的内表面上没有凹陷和凸起。
14.一种制造血液过滤装置的方法,该血液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其包括形成壳体上部的圆盖形部分,形成壳体中部的过滤器保持部分,及形成壳体下部的底部;·入口,其设置在圆盖形部分的侧部,以允许血液水平地并沿着圆盖形部分的内壁流入圆盖形部分;·排气口,其设置在圆盖形部分的顶部;·用于过滤血液中杂质的过滤器,其设置在过滤器保持部分中;及·血液出口,该出口位于底部,所述血液过滤装置设置得能使血液从入口流入圆盖形部分,流经过滤器保持部分,然后从出口流出,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折叠片状过滤组件来形成过滤器,以使其具有多个褶皱,而连接各个褶皱顶端的密封表面是平展的,这样就使过滤器整体上具有盘状外形;将过滤器设置在壳体的过滤器保持部分的空腔中,以使平展的密封表面水平地延伸;及在施加由绕过滤器保持部分的中心旋转而产生、并且水平作用的离心力同时,在过滤器保持部分的内侧壁与过滤器的外外围部分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树脂,随后硬化树脂,由此用树脂将过滤器固定到过滤器保持部分的内侧壁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垂直延伸的支撑肋设置在过滤器保持部分内侧壁上与各个褶皱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及当将过滤器设置在过滤器保持部分的空腔中时,褶皱的端部分别插入支撑肋中,使得过滤器暂时由过滤器保持部分的内侧壁支撑。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方法,其中,为了形成壳体,提供了上半部和下半部,它们需要互相连接以使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的连接点位于过滤器支撑部分内部,过滤器安置在上半部和下半部之一中的与过滤器保持部分的空腔相对应的一部分中,而上半部和下半部中的另外一个被连接至过滤器保持部分所在的上半部或下半部上,及然后,用树脂进行密封并使其硬化。
全文摘要
一种血液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其包括圆盖形部分(2)、过滤器保持部分(3)及底部(4);入口(5),其设置在圆盖形部分的侧部以允许血液水平地沿着圆盖形部分的内壁流入圆盖形部分中;排气口(6),其设置在圆盖形部分的顶端;用于过滤血液中杂质的过滤器(8),其设置在过滤器保持部分中;及血液出口(7),其设置在底部中。血液过滤装置构造得能使血液从入口流入圆盖形部分,流经过滤器保持部分并接着从出口流出。过滤器由片状过滤组件构成,该过滤组件折叠以具有多个褶皱(8a),而连接各个褶皱顶端的密封表面是平展的,这样就使得过滤器整体上具有盘状外形,并且过滤器设置得能将壳体的空腔隔成圆盖形部分侧和底部侧。血液过滤装置可以有效地去除血液中的杂质、血栓等物质并能够轻易地排出过滤器中存留的气泡。
文档编号A61M1/36GK1764483SQ20048000827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24日
发明者河原畑茂树, 胜篦丰, 中尾彰多 申请人:株式会社Jm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