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含吸附类毒素和含多糖抗原微粒体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59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于含吸附类毒素和含多糖抗原微粒体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免疫原性的药学组合物,具体为疫苗组合物。
背景技术
:亚单位疫苗(subunitvaccines)的出现,包括多肽、多糖、结合物(conjugate)和DNA疫苗,增进了对安全和有效的含佐剂组合物的需求。目前,在美国最常用的佐剂是明矾(alum)佐剂(即铝盐,如氢氧化铝和磷酸铝)。目前,只有明矾佐剂获得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U.S.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用于人类的许可。例如,可提供的各种白喉-破伤风疫苗均是将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吸附到铝盐上。虽然铝佐剂被证实具有安全性已有多年,这些佐剂有时却会涉及到局部反应。例如,种痘后肉芽肿(post-vaccinationgranulomas)是众所周知的与铝-吸附疫苗相关的反应。还已使用了具有吸附或嵌入(entrapped)抗原的微粒载体,试图引发充分的免疫应答。这种载体通常给免疫系统提供了选择性重组蛋白抗原的多个拷贝,并促进局部淋巴结中抗原的捕获和保留。这些颗粒可以被巨噬细胞吞噬,并且可以通过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增强抗原呈递。例如,共同拥有的国际专利申请WO98/33487和共待授权的申请于1998年1月29日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第09/015,652中,描述了使用吸附有抗原和包裹了抗原的微粒体来刺激免疫应答,包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以及制备这类微粒体的方法。用于形成微粒体的聚合物包括聚丙交酯(poly(lactide))和聚(丙交酯-共-乙交酯)(poly(lactide-co-glycolide)),在本文中也称为“PLG”。共同拥有的国际专利申请WO00/06123和共待授权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第09/715,902中,揭示了制备具有吸附大分子的微粒体的方法,所述大分子包括DNA、多肽、抗原和佐剂。该微粒体包括,例如聚合物,如聚(α-羟基酸)(如PLG)、多羟基丁酸、聚己内酯、聚原酸酯、聚酐等,并使用如阳离子、阴离子或非离子去污剂制成。提议将含有阴离子去污剂的微粒体,如含有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PLG微粒体,用于吸附带正电的大分子,如多肽。而含有阳离子去污剂的微粒体,如含有CTAB(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的PLG微粒体,则被提议用于吸附带负电的大分子,如DNA。此外还揭示了使用这种微粒体来刺激免疫应答,包括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发明概述本发明涉及含有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微粒体的免疫原性组合物,该微粒体包含吸附于其上的类毒素和含多糖的抗原。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免疫原性组合物,其包括(a)包含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聚合物微粒体,例如,选自下组的聚合物聚(α-羟基酸)、多羟基丁酸、聚己内酯、聚原酸酯、聚酐和聚氰丙烯酸酯;(b)吸附于微粒体上的抗原,所述抗原选自下组(i)类毒素抗原,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或它们的组合物;和/或(ii)含多糖的抗原,如Hib多糖抗原、含多糖和多肽区域的Hib结合抗原(conjugateantigen)、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含多糖和多肽区域的脑膜炎球菌结合抗原、肺炎球菌多糖抗原、含多糖和多肽区域的肺炎球菌结合抗原、或它们的组合物;以及(c)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通常,微粒体是在抗原吸附到微粒体上之后通过多种技术中的任何一种制备的。在许多具体实施例方式中,微粒体是由聚(α-羟基酸),如聚丙交酯(“PLA”);丙交酯和乙交酯的共聚物,如聚(D,L-丙交酯-共-乙交酯)(“PLG”);或D,L-丙交酯和己交酯的共聚物所形成。聚(D,L-丙交酯-共-乙交酯)聚合物包括那些所含有的丙交酯∶乙交酯的摩尔比范围为,例如从20∶80-80∶20、从25∶75-75∶25、从40∶60-60∶40或从55∶45-45∶55;且所具有的分子量范围为,例如从5,000-200,00道尔顿、从10,000-100,000道尔顿、从20,000-70,000道尔顿、或从40,000-50,000道尔顿的聚合物。在许多具体实施例方式中,免疫原性组合物将包含除类毒素和/或含多糖的抗原以外的抗原。这些其它的抗原可独立地,例如(a)吸附于微粒体表面上;(b)嵌入微粒体内;(c)存在于溶液中或悬液中;(d)吸附于微粒体的分散群体(separatepopulation)中;和/或(e)嵌入微粒体的分散群体中。抗原可为例如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或细胞(如,肿瘤细胞)、含多肽的抗原、含多糖的抗原、类毒素、或含多核苷酸的抗原。含多核苷酸的抗原举例包括例如(a)直接编码含多肽的抗原的核酸序列(如,mRNA分子)和(b)间接编码含多肽的抗原的构建载体(vectorconstructs),例如,表达异源核酸序列的构建载体,其依次编码含多肽的抗原(如,DNA构建载体和RNA构建载体)。所编码的含多肽的抗原可为例如肿瘤抗原和/或病原生物体来源的抗原。类似的,含多肽的抗原和含多糖的抗原可为例如肿瘤抗原和/或病原生物体抗原。因此,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这些抗原源自于肿瘤。在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抗原源自于病毒,例如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水痘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腮腺炎、风疹、巨细胞病毒和流感病毒。在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抗原源自于细菌,例如,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淋病奈瑟氏菌、幽门螺旋杆菌和霍乱菌。在其它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该抗原源自于真菌或寄生虫,例如,疟原虫。抗原的具体例子包括以下物质的各种组合(a)百日咳抗原(如,全细胞和非细胞百日咳抗原);(b)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抗原(如,Hib多糖和Hib结合抗原);(c)肝炎抗原(如,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以及它们的组合,如,甲型-乙型肝炎病毒的组合;(d)脊髓灰质炎抗原(如,灭活和活减毒病毒抗原,通常为三价的灭活脊髓灰质炎抗原);(e)脑膜炎球菌(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抗原,包括多糖和结合抗原(如,脑膜炎A、脑膜炎B、脑膜炎C、脑膜炎W、脑膜炎Y、以及组合,如脑膜炎A-C、脑膜炎A-B-C、脑膜炎A-C-W-Y和脑膜炎A-B-C-W-Y的组合);(f)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抗原(如,多糖和结合抗原);(g)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鸡痘)抗原(如,冻干、活减毒病毒抗原);(h)麻疹病毒抗原(如,活减毒病毒抗原);(i)腮腺炎病毒抗原(如,活、减毒病毒抗原);(j)风疹病毒抗原(如,活、减毒病毒抗原)。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也可包含多种辅助性的免疫佐剂。与上述所加入的抗原类似,这些辅助性的免疫佐剂可独立地,例如(a)吸附于微粒体表面上;(b)嵌入微粒体内;(c)存在于溶液/悬液中;(d)吸附于微粒体的分散群体(separatepopulation)中;和/或(e)嵌入微粒体的分散群体中。辅助性的免疫佐剂举例包括(a)免疫刺激寡核苷酸,如CpG寡核苷酸;(b)双链RNA;(c)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d)磷酸脂糖化合物(liposaccharidephosphatecompound)(如,单磷酰基酯A及其衍生物)和磷酸脂糖拟似物(liposaccharidephosphatemimetics);以及(e)含有可代谢油的超微乳剂,如鲨烯、和乳化剂,如一种或多种山梨聚糖衍生物(如,MF59)。本发明的多种组合物中还可以含有其它的辅助性组分,包括药物、激素、酶、转录或翻译介体(translationmediator)、代谢途径中间物、免疫调节剂、以及它们的组合。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涉及将抗原传递给宿主动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宿主动物任何一种本文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所述宿主动物较佳为脊椎动物,更佳为哺乳动物,而进一步更佳的为人类。本发明还涉及在宿主动物中激发免疫应答的方法,包括给予动物任何一种有效量的本文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以引起免疫应答。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免疫宿主动物对抗肿瘤或病原生物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动物任何一种有效量的本文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以引起保护应答。本发明免疫原性组合物的递送可以任何已知的方法进行,包括直接注射(如,皮下,腹腔内,静脉内或肌内注射)。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组合物和方法用以治疗(包括预防性和/或治疗性免疫)宿主动物,以对抗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或原生动物感染,同样还用于抗肿瘤。本发明的方法有效用于赋予宿主动物(较佳为人类)预防性和/或治疗性免疫力。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涉及生产上述组合物的方法。例如,上述聚合物微粒体可通过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生产(a)形成水包油包水乳剂,所述乳剂含水、有机溶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b)从乳剂中去除有机溶剂,以形成聚合物微粒体;并(c)将类毒素抗原,如破伤风或白喉类毒素;含多糖的抗原,如Hib;脑膜炎球菌或肺炎球菌多糖或结合抗原、或它们的组合物吸附到微粒体上。在许多具体实施方式中,乳剂还可包括表面表面活性剂,例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的一个优点是其具有在脊椎动物对象中引起免疫应答的能力,包括常规的抗体应答。根据本文的揭示和所附的权利要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明白本发明的这些和各种其它具体实施方式、方面和优点。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美国2003年的儿童和青少年推荐免疫进程表,该图来源于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计划。图2为一柱状图,该图显示了在组氨酸缓冲液中,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从PLG微粒体中吸附和释放的%吸附和%释放。图3为一柱状图,该图显示了Men-XCrm结合体从PLG微粒体中吸附和释放的%吸附和%释放。发明详述除非另外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将使用,本领域技术范围内的化学、聚合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药理学常规方法,这些技术在文献中有全面的解释。参见,例如《雷明顿药物科学》(Remington’sPharmaceuticalSciences,第18版,Easton,宾夕法尼亚Mack出版公司,1990);《酶学方法》(MethodsInEnzymology,S.Colowick和N.Kaplan编,AcademicPress,Inc.);《实验免疫学手册》(HandbookofExperimentalImmunology,I-IV卷,D.M.Weir和C.C.Blackwell编,1986,Blackwell科学出版社);Sambrook等的《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ual,第二版,1989);《表面和胶体化学手册》(HandbookofSurfaceandColloidalChemistry,Birdi,K.S.编,CRCPress,1997)和Seymour/Carraher=s《聚合物化学》(PolymerChemistry,第四版,MarcelDekker公司,1996)。本文引用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不论是上文或下文中,全文引入以作参考。除非文中另外明确指出,本说明书和所附的任何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a,an)和“该”(the)包括其复数形式。因此,例如,术语“微粒体”指一个或很多微粒体,等等。除非文中另外指出,文中的所有百分比和比例都是以重量为基准的。A.定义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将使用以下术语,定义如下。本文所用的术语“微粒体”指直径为约10nm-约150μm的微粒,更典型的是直径约为200nm-约30μm,再典型的是直径约为500nm-约10-20μm。在某些情况下,本发明的微粒体可聚集成较大团块。通常而言,该微粒体的直径允许其以非胃肠道形式给药或粘膜给药而不会阻塞针头和毛细血管。微粒体的大小可通过本领域熟知的技术很容易地加以测定,如光子相关光谱、激光衍射和/或扫描电镜。术语“颗粒”也可用于指本文所定义的微粒体。本文所使用的聚合物微粒体通常是由可灭菌的、基本无毒的和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得。这类材料包括聚(α-羟基酸)、多羟基丁酸、聚己内酯、聚原酸酯、聚酐、和聚氰丙烯酸酯(如,聚烷基氰丙烯酸酯或“PACA”)。更典型地,本发明使用的微粒体是衍生自聚(α-羟基酸)的聚合物微粒体,例如由聚丙交酯(“PLA”)或丙交酯和乙交酯的共聚物,如聚(D,L-丙交酯-共-乙交酯)(“PLG”)或D,L-丙交酯和己内酯的共聚物衍生而来的微粒体。这些聚合物微粒体可衍生自任何多种聚合起始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各种分子量,就共聚物如PLG而言,具有多种单体(如丙交酯乙交酯)比例,聚合起始材料的选择将是一个大问题,部分依赖于共同给予的品种。下面将更进一步地讨论这些参数。本文所用的术语“表面活性剂”包括去污剂、分散剂、悬浮剂和乳剂稳定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仅限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CTAB”(如,溴棕三甲铵)、氯化苯甲烷铵(benzalkoniumchloride)、DDA(二甲基双十八烷基溴化铵)、DOTAP(二油酰基-3-三甲基铵-丙烷)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仅限于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LS(月桂基硫酸钠)、DSS(二磺基琥珀酸酯)、硫酸脂肪化醇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仅限于PVA、聚维酮(也称做聚乙烯吡咯烷酮或PVP)、脱水山梨聚糖酯、聚山梨醇酯、聚氧乙烯化乙二醇单醚、聚氧乙烯化烷基苯酚、聚羟亚烃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超微乳剂”指含有油滴的水包油乳剂,基本上所有油滴的大小范围最大为1000nm,例如,从10nm-1000nm。术语“药物”指生物活性化合物,如抗生素、抗病毒剂、生长因子、激素、抗原等。术语“佐剂”指辅助或调节药物作用的任何物质,包括但不仅限于免疫佐剂,它使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增强或多样化。因此,免疫佐剂具有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增效的能力。“多核苷酸”是一种核苷酸聚合物。多核苷酸可含有少到5、6、7或8个核苷酸。此外,“多核苷酸”可包括双链和单链序列,并涉及(但不仅限于)来自病毒的cDNA、原核或真核生物的mRNA、来自病毒(例如RNA和DNA病毒以及逆转录酶病毒)的基因组RNA和DNA序列或原核生物DNA,和合成的DNA序列。该术语还包括含有任何已知的DNA和RNA碱基类似物的序列。该术语还包括对天然序列(例如,编码抗原蛋白的核酸分子)的改变,如缺失、添加和替换(自然情况下通常是保守的)。这些改变可以是蓄意的,如通过定点诱变,或偶然的,如通过对产生抗原的宿主进行突变。如本文所用,短语“核酸”指的是DNA、RNA、或由它们形成的嵌合体。“含多核苷酸的种类”是一种分子,其中至少一部分是多核苷酸。举例包括RNA构建载体、DNA构建载体等。“寡糖”指相对较短的单糖聚合物,即一种含有2-30单糖单元的聚合物。“多糖”是超过寡糖长度的单糖聚合物(即,一种含有多于30个单糖单元的聚合物)。此外,如本文所用,术语“多糖”也指含有两个或多个连接单糖的单糖聚合物。为避免任何岐义,除非有明确的相反说明,第二种定义适用于所有情况。单糖通常是通过糖苷键连接的。全长的天然存在的多糖及其片段都包含于该定义中。该术语还包括改变,如对天然多糖序列的缺失、添加和替换,例如,由此该多糖对于给予该多糖的对象保持其引发免疫应答的能力。“单糖”是一种多羟基醇(即,一种还含有醛基(这种情况下的单糖为醛糖)或者酮基(这种情况下的单糖为酮糖)的醇)。单糖通常包含3-10碳原子。此外,单糖通常具有经验式(CH2O)n,其中n是3或更大的整数,通常为3-10。3-6碳的醛糖举例包括甘油醛、赤藓糖、苏糖(threose)、核糖、2-脱氧核糖、阿拉伯糖、木糖、来苏糖、阿洛糖、阿卓糖、葡萄糖、甘露糖、古罗糖、艾杜糖、半乳糖、和塔罗糖。3-6碳的酮糖举例包括二羟基丙酮、赤藓酮糖、核酮糖、木酮糖、阿洛酮糖、果糖、山梨糖、和塔格糖。天然存在的单糖通常以D-异构体型(与L-型相反)的形式出现。本文中所用的术语“糖”包括单糖、寡糖和多糖。“含糖的种类”是一种分子,其至少一部分为糖。举例包括糖抗原、包含结合于载体多肽的糖的抗原,等等。术语“多肽”和“蛋白质”指氨基酸残基的聚合物,并不限于产物的最小长度。因此,肽、寡肽、二聚体、多聚体等都包括在此定义中。该定义包含全长蛋白质及其片段。该术语还包括对天然序列的改变,如缺失、添加和替换(自然情况下通常是保守的),例如以使蛋白质保持其引起免疫应答的能力或对所给予该蛋白质的对象具有治疗效果。“含多肽的种类”是一种分子,其至少一部分为多肽。举例包括多肽、蛋白质包括糖蛋白、与载体蛋白连接的糖抗原等。“抗原”意指一个分子,该分子含有一个或多个表位,抗原呈递后,其能够激发宿主免疫系统产生细胞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或体液抗体反应。抗原本身或当与另一分子结合存在时,能够引起细胞或体液应答。“表位”是抗原分子或抗原复合物的一部分,其决定了抗原的免疫特异性。表位也包含在本发明对于抗原的定义中。通常而言,表位是天然存在抗原中的多肽或多糖。在人工合成抗原中,其可为低分子量物质,如阿散酸衍生物。表位可在体内或体外与例如,同源抗体或T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另外的描述方式有抗原决定簇、抗原结构族和半抗原族。多肽表位可包括例如,约5-15个之间的氨基酸。给定抗原的表位可使用任何数目的本领域众所周知的表位定位技术(mappingtechniques)进行识别。参见,如,例如,可参见《分子生物学中的方法》(MethodsinMolecularBiology,66卷,GlennE.Morris编,1996,HumanaPress,Totowa,新泽西)中的“表位定位规程”(EpitopeMappingProtocols,)。例如,线性表位的测定可通过,例如在固体支持物上同时合成大量的肽(该肽对应于蛋白质分子的各部分),并在肽还结合在支持物上时,使肽与抗体反应而测定。本领域已知这些技术,并描述在如美国专利4,708,871;Geysen等(1984)Proc.Natl.Acad.Sci.USA813998-4002;Geysen等,(1986)Molec.Immunol.23709-715。类似地,构象表位可很容易地通过测定氨基酸的空间构象而加以识别,如使用X-射线晶体学和二维核磁共振。参见,如,同上的“表位定位规程”。本文术语“抗原”是指亚单位抗原(也就是从抗原天然所结合的完整机体中分离和分泌出的抗原)以及杀死、减毒或者灭活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其它病原体或肿瘤细胞。抗体如抗-独特型抗体(anti-idiotypeantibodies)或其片段,和可模拟抗原或抗原决定簇的合成肽模拟位(mimotope)也包括在本文使用的抗原定义之中。类似地,在体内表达具有免疫原性的蛋白质或抗原决定簇的寡核苷酸或多核苷酸(寡核苷酸是具有相对低分子量的多核苷酸,通常含有2-100个核苷酸),如应用于核苷酸免疫中,也包含于本文对抗原的定义中。此外,出于本发明的目的,“抗原”指一种蛋白质,它包括对其天然序列的改变,如缺失、添加和替换(通常在自然条件下是保守的),只要该蛋白质仍保持其引发免疫应答的能力。这些改变可以是故意的,如通过定点突变,或可以是偶然的,如通过对产生抗原的宿主进行突变而实现。对抗原或组合物的“免疫应答”是在对象体内针对所述组合物中存在的分子而发展的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中产生的。出于本发明的目的,“体液免疫应答”指抗体分子介导的免疫应答,而“细胞免疫应答”是由T-淋巴细胞和/或其它白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由细胞毒性T细胞(“CTL”)引起的抗原特异性反应。CTL对与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编码并在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质相结合而呈递的肽抗原具有特异性。CTL帮助诱导和促进对细胞内微生物的细胞内破坏,或者使感染这种微生物的细胞溶解。细胞免疫的另一个方面涉及由辅助T细胞引起的抗原特异性反应。辅助T细胞协助激发非特异性效应细胞的功能,并使其活性集中对抗那些细胞表面上呈现与MHC分子结合的肽抗原的细胞。“细胞免疫应答”也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以及由活化的T-细胞和/或其它白细胞产生的其它此类分子(包括那些CD4+和CD8+T细胞衍生而来的)的产生。一种组合物,如免疫原性组合物或引起细胞免疫应答的疫苗,可以通过在细胞表面呈递与MHC分子结合的抗原而使脊椎动物对象敏化。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指向表面递呈抗原的细胞或者指向其附近。另外,可产生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从而对免疫宿主提供将来的保护。具体抗原或组合物激发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能力可通过一些分析进行测定,如通过淋巴增殖(淋巴细胞活化)测定、CTL细胞毒性细胞测定,通过测定对致敏对象中的抗原具有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或者通过测量T细胞对抗原重复激发应答而产生的细胞因子。这些分析在本领域是熟知的。参见,如Erickson等,J.Immunol.(1993)1514189-4199;Doe等,Eur.J.Immunol.(1994)242369-2376。感兴趣的抗原也可引发抗体介导的免疫应答。因此,免疫反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和/或特异性地指向所述组合物或疫苗中存在的一种或多种抗原的抑制性T细胞和/或γδT细胞的激活。这些反应可用于中和感染、和/或介导抗体-补体、或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ADCC),以给免疫宿主提供保护。这些应答可以用本领域熟知的标准免疫分析和中和分析加以测定,例如,放射免疫分析法和ELISA。当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所具有的引起免疫应答的能力大于由不同的组合物中所含等量抗原所引起免疫应答的时候,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显示出“增强的免疫原性”。因此,一种组合物可以显示“增强的免疫原性”,例如,是因为该组合物引发了更强的免疫应答、或是因为只需给对象施用较低剂量的抗原即可产生免疫应答。这种增强的免疫原性可通过例如,给予动物和本发明的组合物、抗原对照,并比较两者的分析结果而测定。本文所用的“治疗”(包括其变化形式,例如动词“治疗”或“经治疗”)指以下任何一种(i)对所讨论的病原体或病状产生预防效果(如癌症或病原体感染,正如传统疫苗);(ii)减轻或消除症状;以及(iii)基本或完全消除所讨论的病原体或病状。治疗可以是有效预防性的(在所讨论的病原体或病状出现前)或治疗性的(在所讨论的病原体或病状出现后)。本文中的术语,本发明免疫原性组合物的“有效量”或“药学有效量”是指足以治疗所讨论病状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的充分用量。所需的确切量将随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依据例如,物种、年龄、对象的总体情况;所治疗病症的严重程度;以及所感兴趣的具体抗原;在免疫应答的情况下,对象免疫系统合成抗体的能力,例如,以及期望达到的保护程度;以及给药方式等其它因素。在任何个别的病例中合适的“有效”量可以由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确定。因此,“治疗有效量”通常落于相对宽泛的范围内,这可以通过常规试验加以确定。“脊椎动物对象”或“脊椎动物”是指脊索动物(cordata)亚门的任何成员,包括但不限于哺乳动物如牛、绵羊、猪、山羊、马和人;家养动物如狗和猫;及鸟类,包括驯化的、野生的和狩猎鸟类(gamebird),如公鸡和母鸡包括小鸡、火鸡和其它鹑鸡类(gallinaceous)鸟类。该术语不指定具体年龄。因此,覆盖成年和新生的动物。“药学上可接受的”或“药理学上可接受的”指非生物学或其它方面不理想的材料,即可以将该材料给予个体,而不会在个体中引起任何过分不理想的生物效应,或不会与包含其的组合物中的任何组分发生过度有害的相互作用。术语“赋形剂”指可以存在于最终剂型中的任何基本上附加的物质。例如术语“赋形剂”包括载体(vehicles)、粘合剂、崩解剂、填充剂(稀释剂)、滑润剂、助流剂(流动增强剂)、助压剂(compressionaid)、颜料、甜味剂、防腐剂、悬浮/分散剂、成膜剂/包衣、调味剂和印刷墨水。“生理学pH”或“生理学范围内的pH”指约在7.2-8.0范围内(包括本数)的pH,更典型为约7.2-7.6范围内(包括本数)的pH。如本文所用,短语“构建载体”通常指能指导所讨论的核酸序列或基因表达的任何组装体(assembly)。构建载体通常包括转录启动子/增强子或定位元件(locusdefiningelement)、或通过其它方式调控基因表达的其它元件,如可变剪接(alternatesplicing)、核RNA输出、信使的翻译后修饰、或蛋白质的转录后修饰。此外,构建载体通常包含一个序列,其在转录时与感兴趣的序列或基因操作性连接,并充当翻译起始序列。构建载体还可任选地包括指导多聚腺苷酸化的信号、选择性标记、以及一个或多个限制性内切位点以及翻译终止序列。此外,如果将构建载体置于逆转录病毒中,该构建载体可包含包装信号、长末端重复(LTR)、以及与所用逆转录病毒相适合的正链和负链引物结合位点(若这些并未存在)。“DNA构建载体”是指能够指导感兴趣的核酸序列或基因表达的DNA分子。一种特殊类型的DNA构建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的游离DNA分子,可在宿主细胞中自主复制。通常,质粒为环状双链DNA环,附加的DNA片段可连接入其中。pCMV是一种本领域中熟知的特殊质粒。优选的pCMV载体是含有CMV的极早期(immediate-early)增强子/启动子和牛生长激素终止子的载体。它在Chapman,B.S.等人,1991年的,“来自人巨细胞病毒(Towne)极早期基因的内含子A对哺乳动物细胞中异源表达的影响”(EffectofintronAfromhumanimmediate-earlygeneonheterologousexpressioninmamaliancells),NucleicAcidsRes.193979-86中有详细的描述。其它DNA构建载体也已知晓,它们是基于RNA病毒的。这些DNA构建载体通常含有在真核细胞中发挥功能的启动子、cDNA序列的5′端(其转录产物是RNA构建载体)(如,α-病毒RNA载体复制子)、以及3′端的终止区域。RNA构建载体较佳地含有来源于以下病毒的RNA基因组细小RNA病毒、披盖病毒,黄病毒、冠状病毒、副粘液病毒、黄热病毒、或α-病毒(如,辛德比斯病毒、塞姆利基森林病毒、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或罗斯河病毒),其已用选择的编码感兴趣产物的异源核酸序列置换一个或多个结构蛋白基因而加以修饰。RNA构建载体可通过从DNA模板进行体外转录而获得。具体例子包括基于辛德比斯病毒的质粒(pSIN),例如pSINCP,其在以下文献中有所描述,例如,在美国专利5,814,482和6,015,686、以及在国际专利申请WO97/38087、WO99/18226和共同拥有的WO02/26209中的描述。这些载体的构建大体描述于美国专利5,814,482和6,015,686。其它构建载体的例子包括RNA构建载体(如,α-病毒构建载体)等。如本文所用,“RNA构建载体”、“RNA构建复制子”和“复制子”指能够在体内指导自身增殖或自身复制(通常是在靶细胞中)的RNA分子。RNA构建载体是直接使用的,而不需要将DNA导入细胞并转运入细胞核(细胞核是发生转录的区域)。通过使用RNA载体将其直接递送入宿主细胞的细胞质,即可有效地进行自主复制和异源核酸序列的翻译。B.通用方法1.微粒体组合物本文所述的可有效形成具免疫原性的微粒体组合物的聚合物包括衍生自以下物质的均聚物、共聚物和聚合物混合物多羟基丁酸(也称为聚羟基丁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聚羟基缬草酸(也称为聚羟基戊酸酯)、聚羟基乙酸(PGA)(也称为聚乙醇酸交酯)、聚乳酸(PLA)(也称为聚丙交酯)、聚二噁酮(polydioxanone)、聚己内酯、聚原酸酯、和聚酐。更典型的是聚(α-羟基酸),如聚(L-丙交酯)、聚(D,L-丙交酯)(本文将这两者都称作“PLA”)、聚(羟基丁酸酯)、丙交酯和乙交酯的共聚物,如聚(D,L-丙交酯-共-乙交酯)(本文称作“PLG”)或D,L-丙交酯和己内酯的共聚物。上述聚合物可以各种分子量获得,本领域熟练的技术人员很容易测定用于给定用途的适当分子量。因此,如对于PLA,适合的分子量可为2000-5000数量级。对于PLG,合适的分子量可在约10,000-约200,000的范围内,通常为约15,000-约150,000。在使用共聚物时,可获得不同单体比例的共聚物。例如如果使用PLG形成来微粒体,则在本文中可使用各种丙交酯∶乙交酯的摩尔比值,该比值很大程度上是选择的结果,部分依赖于任何共同给予的吸附和/或嵌入的种类和期望的降解速率。例如,50∶50的PLG聚合物,含有50%的D,L-丙交酯和50%的乙交酯,将提供一个快速重吸收的共聚物,而75∶25的PLG降解得比较慢,85∶15和90∶10的PLG则由于增加了丙交酯成分而降解得更慢。含有不同丙交酯和乙交酯比例的微粒体混合物也可用于本文,以获得期望的释放动力学。本发明微粒体的降解速率还可通过如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物结晶性等因素进行控制。具有各种丙交酯∶乙交酯比例和分子量的PLG共聚物可以容易地从包括BoehringerIngelheim、GermanyandBirminghamPolymers公司、Birmingham,AL.等在内的许多地方购得。一些示例性的PLG共聚物包括(a)RG502,具有50∶50的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和分子量为12,000Da的PLG;(b)RG503,具有50∶50的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和分子量为34,000Da的PLG;(c)RG504,具有50∶50的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和分子量为48,000Da的PLG;(d)RG752,具有75∶25的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和分子量为22,000Da的PLG;以及(e)RG755,具有75∶25的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和分子量为68,000Da的PLG。PLG聚合物也可通过乳酸组分之间简单的缩聚反应来合成,该合成所用的技术在本领域中是熟知的,如Tabata等人,J.BiomedMater.Res.,(1988)22837-858中所述。在使用中,聚(D,L-丙交酯-共-乙交酯)聚合物常用那些所具有的摩尔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范围在20∶80-80∶20的聚合物,更常用为40∶60-60∶40,且其分子量范围为10,000-100,000道尔顿,更常用为20,000道尔顿-70,000道尔顿的聚(D,L-丙交酯-共-乙交酯)聚合物。微粒体的制备使用本领域熟知的几种方法中任何一种方法。例如,在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此使用双重乳剂/溶剂蒸发技术,如那些在美国专利3,523,907和Ogawa等,Chem.Pharm.Bull.(1988)361095-1103中所描述的技术来制备微粒体。这些技术涉及先形成由聚合物溶液微滴组成的初级乳剂,再将该乳剂与含有微粒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的连续水相混合。在其它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使用以下方法来制备微粒体喷雾干燥和凝聚技术,在Thomasin等J.ControlledRelease(1996)41131、美国专利2,800,457、Masters,K.(1976),《喷雾干燥》(SprayDrying)第二版,Wiley,NewYork中所描述;以及空气-悬浮涂层技术,如盘状涂层(pancoating)和Wurster涂层,如Hall等,(1980),WursterProcess@控释技术方法、理论和应用(ControlledRelease,TechnologiesMethods,Theory,andApplications)(A.F.Kydonieus编),第二卷,133-154页,CRCPress,BocaRaton,Florida和Deasy,P.B.,Crit.Rev.Ther.DrugCarrierSyst.(1988)S(2)99-139所述;以及离子凝胶化技术,如Lim等Science(1980)210908-910所述。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使用水包油包水(w/o/w)溶剂蒸发系统来形成微粒体,根据O’Hagan等,Vaccine(1993)11965-969、授予O’Hagan等的PCT/US99/17308(WO00/06123)和Jeffery等Pharm.Res.(1993)10362.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通常,感兴趣的聚合物如PLG,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如乙酸乙酯、二甲基氯(也称作亚甲基氯和二氯甲烷)、乙腈、丙酮、氯仿等。聚合物通常在有机溶剂中约占溶液的1-30%,更通常约占2-15%,更加通常约占3-10%,最通常约占4-8%。然后将聚合物溶液与第一体积的水溶液混合并乳化,以形成o/w乳剂。该水溶液可以是,例如,去离子水、生理盐水、或缓冲溶液,如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或柠檬酸钠/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钠/EDTA)缓冲溶液。后者溶液可(a)提供张力,即,渗透性,其基本上与正常的生理液体相同和(b)保持与正常生理条件相容的pH。或者,本发明组合物的张力和pH性质可在微粒体形成后和给药前进行调节。较佳的是,聚合物溶液与水溶液的体积比范围约为5∶1-20∶1,更佳约为10∶1。可使用任何适合于该目的的设备进行乳化,典型的是一个高剪切装置,如匀浆器。在某些具体实施例方式中,将一种或多种附加的成分嵌入该微粒体内。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引入附加抗原、和/或如下所述的补充成分,将其加入到(a)聚合物溶液中,若其为可油溶或油可分散形式;或(b)水溶液中,若其为水溶或水可分散形式。然后将一定体积的o/w乳剂与较大第二体积的水溶液混合,该水溶液通常含有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o/w乳剂的体积比范围通常为约2∶1-10∶1,更通常为约4∶1。适用于本发明操作的表面活性剂实例如上所列。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可很容易地选择适合于所要吸附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在带电荷表面活性剂,如阴离子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制备微粒体,可获得表面带有净负电荷或净正电荷的微粒体,这种微粒体可吸附很多种类的分子。例如,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制备的微粒体,如SDS-PLG微粒体,吸附带正电荷的种类,例如含多肽的种类,如蛋白质。类似地,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CTAB,存在下制备的微粒体,如PLG/CTAB微粒体,吸附带负电荷的种类,例如,含多核苷酸的种类,如DNA。如果要被吸附的种具有带负电荷和带正电荷的区域,那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都是适用的。某些种可更易吸附到含有复合表面活性剂的微粒体上。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可适当地在上述的有机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在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CTAB时,其在溶液中使用的浓度通常约为溶液的0.00025-1%,更通常地约为溶液的0.0025-0.1%。在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DSS时,其在溶液中使用的浓度通常约为溶液的0.00001-.025%,更通常地约为溶液的0.0001-0.0025%。在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PVA时,其在溶液中使用的浓度通常约为溶液的2-15%,更通常地约为溶液的4-10%。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时,通常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重量比范围约为0.00001∶1-约0.5∶1,更通常约为0.001∶1-约0.1∶1,更加通常约为0.0025∶1-约0.05∶1;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DSS时,通常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重量比范围约为0.00001∶1-约0.025∶1,更通常约为0.0001∶1-约0.0025∶1;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PVA时,通常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重量比范围约为0.001∶1-约0.1∶1,更通常约为0.0025∶1-0.05∶1。然后将此混合物均化以制得稳定的w/o/w双乳剂。上述的各种均化步骤通常是在室温(即,25℃)或更低温度下进行的,更通常的,例如,在冰浴冷却时进行。然后蒸发有机溶剂。在制备后,微粒体可直接使用,或例如,冻干以备今后使用。可以通过控制配方参数来制备数量级在0.05μm(50nm)的小微粒体到较大的50μm的微粒体,或更大的微粒体。参见,如Jeffery等,Pharm.Res.(1993)10362-368;McGee等,J.Microencap.(1996)。例如,减少搅拌通常产生较大的微粒体,这和内相体积的增大并使得聚合物浓度提高。通常通过增加搅拌,以及使用低水相体积和高浓度的乳剂稳定剂和降低聚合物的浓度来形成小颗粒。粒度可用例如激光散射来测定,使用例如,配备有氦-氖激光器的分光光度计。通常,粒度是在室温条件下测定的,并且测定还涉及对待测样品进行多次分析(如5-10次),以获得颗粒直径的平均值。粒度还可使用扫描电镜(SEM)方便地测定颗粒大小。在制备时,可将多种成分与该微粒体混合,这些成分包括类毒素抗原和/或含多糖的抗原、任何附加抗原、和任何补充成分(如那些下文所述的),并且如果需要所得制剂可在使用前冻干。通常,这些成分以水溶液或分散液的形式加入微粒体中。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种类将吸附到微粒体的表面(参见,如下文实施例,其中类毒素抗原是吸附到微粒体表面的)。吸附种类的含量可使用标准技术加以测定。因此,本发明的聚合物微粒体在其上可吸附有多种成分,以及可在其中嵌入或包裹有各种成分。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除可根据本发明制备吸附类毒素抗原和/或含多糖抗原的微粒体以外,还可制备具有吸附抗原和/或免疫佐剂的微粒体。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除可根据本发明制备吸附类毒素抗原和/或含多糖抗原以外,还可根据本发明制备具有包裹成分(如抗原和/或免疫佐剂)的微粒体。2.抗原本发明使用多种抗原,包括从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或两者中获得的类毒素抗原。类毒素是一种已经过处理以减弱或消除其毒性,但仍具有适当免疫原性的毒素。类毒素通常是通过用热和/或化学制剂处理由致病细菌产生的毒素而制备的。例如,纯化的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是市售的,它们是用福尔马林分别处理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梭菌外毒素而制得的。本发明还将揭示针对除类毒素抗原以外的广泛种类的抗原激发免疫应答的用途。例如,来源于肝炎家族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δ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REV)和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抗原可以方便地用于本文所述的技术中。举例说明,HCV的病毒基因组序列是已知的,获得该序列的方法也是已知的。参见,如国际公开第WO89/04669、WO90/11089、和WO90/14436号。HCV基因组编码几种病毒蛋白,包括E1(也称E)和E2(也称E2/NS1)和N-末端核衣壳蛋白(称为“核心”)〔见Houghton等,Hepatology(1991)14381-388,关于HCV蛋白(包括E1和E2)的讨论〕。这些蛋白质中的每一种以及它们的抗原片段在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中具备其用途。类似地,来自HDV的δ-抗原序列是已知的(参见,如美国专利5,378,814),并且该抗原也可方便地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中。另外,来源于HBV的抗原,如核心抗原、表面抗原(sAg)、以及前表面(presurface)序列(pre-S1和pre-S2,曾称为pre-S),以及上述的组合,如sAg/pre-S1、sAg/pre-S2、sAg/pre-S1/pre-S2和pre-S1/pre-S2将在本文中使用。参见,如“HBV疫苗-从实验室到获得许可——一个案例的研究”(AHBVvaccines-fromthelaboratorytolicenseacasestudy)中关于HBV结构的讨论,Mackett,M.和Williamson,J.D.,HumanVaccinesandVaccination,159-176页;以及美国专利4,722,840、5,098,704、5,324,513,本文将它们的全文引入以作参考;Beames等,J.Virol.(1995)696833-6838,Birnbaum等,J.Virol.(1990)643319-3330;和Zhou等,J.Virol.(1991)655457-5464。来自疱疹病毒家族的抗原,包括来自1型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的蛋白质,如HSV-1和HSV-2糖蛋白gB、gD和gH;来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EBV)和巨细胞病毒(CMV)的抗原,包括CMV的gB和gH;以及来自其它人疱疹病毒的抗原,如HHV6和HHV7也可以方便地用于本发明。〔参见,例如Chee等,“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es)关于巨细胞病毒蛋白质编码成分的综述;J.K.McDougall编,Springer-Verlag1990,125-169页;McGeoch等,J.Gen.Virol.(1988)691531-1574,关于各种HSV-1编码蛋白质的讨论;美国专利5,71,568中,关于HSV-1和HSV-2gB和gD蛋白及其编码基因的讨论;Baer等Nature(1984)310207-211,EBV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序列的识别;和Davison和Scott,J.Gen.Virol.(1986)671759-1816关于VZV的综述。〕衍生自其它病毒的抗原也可用于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中,例如,但不限于此,来自以下病毒科成员的蛋白质细小RNA病毒科(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杯状病毒科;披盖病毒科(如风疹病毒、登革病毒等);黄病毒科;冠状病毒科;呼肠弧病毒科;双RNA病毒科;弹状病毒科(如狂犬病毒等);线状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呼吸合胞病毒等);正粘病毒科(如流感病毒A、B、C型等);本雅病毒科;沙粒病毒科;逆转录病毒科〔HTLV-I;HTLV-II;HIV-1(也称作HTLV-III,LAV,ARV,hTLR等)〕,包括但不仅限于,来自分离物HIVIIIb,HIVSF2,HIVLAV,HIVLAI,HIVMN)的抗原;HIV-1CM235、HIV-1US4;HIV-2;此外还有猿免疫缺陷病毒(SIV)等等。另外,抗原也可来源于人乳头瘤病毒(HPV)和蜱媒脑炎病毒。参见,如《病毒学》(Virology),第3版(W.K.Joklik编,1988);《基础病毒学》(FundamentalVirology),第2版(B.N.Fields和D.M.Knipe编,1991)中关于这些和其它病毒的描述。更具体而言,已知和报道了来自任何上述HIV分离物(包括各种HIV遗传亚型成员)的gp120或gp140包膜蛋白〔参见,如Myers等,LosAlamosDatabase,LosAlamosNationalLaboratory,LosAlamos,NewMexico(1992);Myers等,《人逆转录病毒和艾滋病》(HumanRetrovirusesandAids),1990,LosAlamos,NewMexicoLosAlamosNationalLaboratory;和Modrow等,J.Virol.(1987)61570-578中关于多种HIV分离物的包膜序列的比较〕,来自这些分离物中任何一种的抗原都将用于本方法。另外,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来自各种HIV分离物中任一种的其它免疫原性蛋白质,包括各种包膜蛋白如gp160和gp41、gag抗原如p24gag和p55gag,以及pol和tat区域来源的蛋白质中的任何种类。流感病毒是本发明尤其有用的病毒的又一个例子。具体而言,A型流感病毒的包膜糖蛋白HA和NA在引发免疫应答中尤为受到关注。已鉴别了大量的A型流感病毒的HA亚型(Kawaoka等,《病毒学》(Virology)(1990)179759-767;Webster等,“A型流感病毒中的抗原变异”(AntigenicvariationamongtypeAinfluenzaviruses)127-168页;P.Palese和D.W,Kingsbury编,《流感病毒遗传学》(Geneticsofinfluenzaviruses),Springer-Verlag,纽约)。因此,来自这些分离物中任意种类的蛋白质都可用于本文所描述的组合物和方法。本文描述的组合物和方法还使用了大量的细菌抗原,例如来自那些引起白喉(在上文有所详述)、霍乱、炭疽、肺结核、破伤风(在上文有所详述)、百日咳、脑膜炎和其它病原症状的生物体的抗原,包括但不限于,百日咳博德特氏菌、脑膜炎奈瑟氏球菌(A、B、C、Y)、淋病奈瑟氏球菌、幽门螺旋杆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幽门螺旋菌以及它们的组合。源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B的抗原的例子在以下共同拥有的专利申请中公开PCT/US99/09346、PCTIB98/01665、PCTIB99/00103。寄生虫抗原的例子包括来自引起疟疾和莱姆病的生物体的那些抗原。其它的抗原包括指向鼠疫、洛矶山斑疹热、天花、伤寒、斑疹伤寒、猫白血病毒以及黄热病的抗原。本发明使用的其它抗原,并不必排除列于本申请其它地方的那些抗原,包括如下抗原(a)衍生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血清组B的蛋白质抗原,如下文参考文献1-7中的那些;(b)衍生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血清组B的外膜囊泡(OMV)制剂,如下文参考文献8、9、10、11等所公开的那些;(c)衍生自脑膜炎奈瑟氏球菌血清组A、C、W135和/或Y的糖类抗原,如下文参考文献12中所公开的衍生自血清组C的寡糖(也可参见参考文献13);(d)衍生自肺炎链球菌的糖类抗原[如参考文献14、15、16];(e)衍生自淋病奈瑟氏球菌的抗原[如参考文献1、2、3];(e)衍生自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的抗原[如参考文献17、18、19、20、21、22、23];(f)衍生自沙眼衣原体的抗原[如参考文献24];(g)衍生自甲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如灭活病毒[如参考文献25、26];(h)衍生自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如表面和/或核心抗原[如参考文献26、27];(i)衍生自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如参考文献28];(i)衍生自百日咳博德特氏菌(Bordetellapertussis)的抗原,如百日咳全毒素(PT)和衍生自百日咳博德特氏菌的丝状血细胞凝集素(FHA),还任选地与百日咳杆菌粘附素(pertactin)和/或凝集原2和3联合使用[如参考文献29和30];(k)白喉抗原,如白喉类毒素[如参考文献31的第3章],例如CRM197突变体[如参考文献32](在上文中有详述);(l)破伤风抗原,如破伤风类毒素[如参考文献31的第4章](在上文中有详述);(m)衍生自幽门螺旋杆菌的蛋白质抗原,如CagA[如参考文献33]、VacA[如参考文献33]、NAP[如参考文献34]、HopX[如参考文献35]、HopY[如参考文献35]和/或尿素酶;(n)衍生自流感嗜血杆菌B的糖类抗原[如参考文献13];(o)衍生自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amonasgingivalis)的抗原[如参考文献36];(p)脊髓灰质炎抗原[如参考文献37、38]如IPV或OPV;(q)狂犬病抗原[如参考文献39],如冻干灭活病毒[如参考文献40,RabavertTM];(r)麻疹、腮腺炎和/或风疹抗原[如参考文献31的第9、10和11章];(s)流感抗原[如参考文献31的第19章],如红血球凝集素和/或神经氨酸酶表面蛋白;(t)衍生自粘膜炎莫拉氏菌(Moraxellacatarrhalis)的抗原[如参考文献41];(u)衍生自无乳链球菌的抗原(B组链球菌)[如参考文献42、43];(v)衍生自化脓链球菌的抗原(A组链球菌)[如参考文献43、44、45];(w)衍生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原[如参考文献46];和(x)含有一种或多种这些抗原的组合物。当使用糖类或碳水化合物抗原时,较佳的是将这类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以增强免疫原性[如参考文献47-56]。较佳的载体蛋白是细菌毒素或类毒素,如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CRM197白喉类毒素是特别优选的。其它适合的载体蛋白包括脑膜炎外膜蛋白[如参考文献57]、合成肽[如参考文献58、59]、热休克蛋白[如参考文献60]、百日咳蛋白[参考文献61、62]、衍生自流感嗜血杆菌的蛋白质D[参考文献63]、衍生自艰难梭菌(C.difficile)的毒素A或B[参考文献64]等。当一种混合物含有来自血清组A和C的被膜糖类(capsularsaccharide)时,较佳是的MenA糖与MenC糖的比(w/w)大于1(如2∶1、3∶1、4∶1、5∶1、10∶1或更高)。从脑膜炎奈瑟氏球菌的不同血清组得到的糖类可以与相同或不同的载体蛋白结合。可以使用任何一种适合的结合反应,所需之处可以具有任意的合适的连接子。需要时可对毒性蛋白抗原解除毒性(如,用化学制剂和/或方法解去百日咳毒素的毒性)[参考文献30]。参见,国际专利申请99/24578[参考文献1];国际专利申请WO99/36544[参考文献2];国际专利申请WO99/57280[参考文献3];国际专利申请WO00/22430[参考文献4];Tettelin等,(2000)Science2871809-1815[参考文献5];国际专利申请WO96/29412[参考文献6];Pizza等,(2000)Science2871816-1820[参考文献7];国际专利申请PCT/IB01/00166[参考文献8];Bjune等(1991)Lancet338(8775)1093-1096[参考文献9];Fukasawa等(1990)Vaccine172951-2958[参考文献10];Rosenqvist等(1998)Dev.Biol.Stand.92323-333[参考文献11];Costantino等(1992)Vaccine10691-698[参考文献12];Costantino等(1999)Vaccine171251-1263[参考文献13];Watson(2000)PadiatrInfectDisJ19331-332[参考文献14];Rubin(2000)PediatrClinNorthAm47269-285,v[参考文献15];Jedrzejas(2001)MicrobiolMolBiolRev65187-207[参考文献16];于2001年7月3日提交的,请求以GB-0016363.4为优先权的国际专利申请[参考文献17];Kalman等(1999)NatureGenetics21385-389[参考文献18];Read等(2000)NucleicAcidsRes281397-406[参考文献19];Shirai等(2000)J.Infect.Dis.181(增刊3)S524-S527[参考文献20];国际专利申请WO99/27105[参考文献21];国际专利申请WO00/27994[参考文献22];国际专利申请WO00/37494[参考文献23];国际专利申请WO99/28475[参考文献24];Bell(2000)PediatrInfectDisJ191187-1188[参考文献25];Iwarson(1995)APMIS103321-326[参考文献26];Gerlich等(1990)Vaccine8增刊S63-68和79-80[参考文献27];Hsu等(1999)ClinLiverDis3901-915[参考文献28];Gustafsson等(1996)N.Engl.J.Med.334349-355[参考文献29];Rappuoli等(1991)TIBTECH9232-238[参考文献30];Vaccines(1988)编辑Plotkin和Mortimer.ISBN0-7216-1946-0[参考文献31];DelGuidice等(1998)MolecularAspectsofMedicine191-70[参考文献32];国际专利申请WO93/18150[参考文献33];国际专利申请WO99/53310[参考文献34];国际专利申请WO98/04702[参考文献35];Ross等(2001)Vaccine194135-4142[参考文献36];Sutter等(2000)PediatrClinNorthAm47287-308[参考文献37];Zimmerman和Spann(1999)AmFamPhysician59113-118,125-126[参考文献38];Dreesen(1997)Vaccine15增刊S2-6[参考文献39];MMWRMorbMortalWklyRep1998Jan16;47(1)12,19[参考文献40];McMichael(2000)Vaccine19增刊1S101-107[参考文献41];Schuchat(1999)Lancet353(9146)51-6[参考文献42];英国专利申请0026333.5、0028727.6和0105640.7[参考文献43];Dale(1999)InfectDisClinNorthAm13227-43,viii[参考文献44];Ferretti等(2001)PNASUSA984658-4663[参考文献45];Kuroda等(2001)Lancet357(9264)1225-1240;还可见第1218-1219页[参考文献46];Ramsay等(2001)Lancet357(9251)195-196[参考文献47];Lindberg(1999)Vaccine17增刊2S28-36[参考文献48];Buttery和Moxon(2000)JRCollPhysiciansLondon34163-168[参考文献49];Ahmad和Chapnick(1999)InfectDisClinNorthAm13113-133,vii[参考文献50];Goldblatt(1998)J.Med.Microbiol.47563-567[参考文献51];欧洲专利0477508[参考文献52];美国专利5,306,492[参考文献53];国际专利申请WO98/42721[参考文献54];Conjugatevaccines(eds.Cruse等)ISBN3805549326,具体为第10卷48-114[参考文献55];Hermanson(1996)BioconjugateTechniquesISBN0123423368和012342335X[参考文献56];欧洲专利申请0372501[参考文献57];欧洲专利申请0378881[参考文献58];欧洲专利申请0427347[参考文献59];国际专利申请WO93/17712[参考文献60];国际专利申请WO98/58668[参考文献61];欧洲专利申请0471177[参考文献62];国际专利申请WO00/56360[参考文献63];国际专利申请WO00/61761[参考文献64]。3.补充成分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任选地包括多种补充成分。这些补充成分包括(a)药物,如抗生素和抗病毒剂、非类固醇抗炎药、止痛剂、血管扩张剂、心血管药物、精神病药物、精神安定剂、抗抑郁剂、抗帕金森症药物、β-受体阻断剂、钙通路阻断剂、缓激肽抑制剂、ACE-抑制剂、血管扩张剂、催乳激素抑制剂、类固醇、激素拮抗剂、抗组胺剂、血清素拮抗剂、肝素、化疗剂、抗肿瘤药和生长因子,包括但不仅限于PDGF、EGF、KGF、IGF-1和IGF-2、FGF;(b)激素,包括肽激素,如胰岛素、胰岛素原、生长激素、GHRH、LHRH、EGF、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NX-111、BNP、促胰岛素、ANP、FSH、LH、PSH和hCG、性腺类固醇激素(雄性激素、雌激素和黄体激素)、甲状腺刺激激素、抑制素、胆囊收缩素、ACTH、CRF、强啡肽、内啡肽、内皮素、纤连蛋白片段、甘丙肽、胃泌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GTP-结合蛋白片段、鸟苷蛋白、白细胞激肽、爪蟾抗菌肽、肥大细胞脱粒肽、制皮菌素(dermaseptin)、系统素、神经调节肽、神经降压肽、胰抑制素、胰多肽、P物质、胰泌素、胸腺素等;(c)酶类;(d)转录或翻译介体;(e)代谢途径的中间物;(f)免疫调节剂,如多种细胞因子中的任一种,包括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3、白细胞介素-4和γ-干扰素;以及(g)如下所述的那些补充免疫佐剂。这些补充成分可,例如,吸附于微粒体的表面、嵌入微粒体,与微粒体脱离后溶解或分散在溶液中,吸附或嵌入另一组微粒体等。辅助性的免疫佐剂可用于增强免疫原性组合物的效力。例如,这些免疫佐剂可与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同时给药,如,在同一组合物中或在分离的组合物中。或者,这些佐剂可先于或后于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给药。辅助性的免疫佐剂包括,但不限于(1)铝盐(明矾),如氢氧化铝、磷酸铝、硫酸铝等,尽管已经指出(如上所述)铝盐与局部反应相关,因此在本发明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较少优选铝盐;(2)其它水包油乳剂制剂〔含有或不含有其它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如胞壁酰肽(见下文)或细菌细胞壁成分〕,例如(a)MF59(国际公开号WO90/14837;疫苗设计亚单位佐剂入门Vaccinedesign.thesubunitanadjzvantapproach,第10章,Powell和Newman编,PlenumPress1995),含有5%的角鲨浠、0.5%Tween80,和0.5%的Span85〔尽管不需要,但可任选地含有各种量的MTP-PE(见下文)〕,使用微流化剂如110Y型微流化剂(Microfluidics,Newton,MA)将其制备成亚微粒颗粒;(b)SAF,含有10%的角鲨浠、0.4%Tween80,5%的聚醚-阻断聚合物L121和thr-MDP(见下文),微流化成亚微粒乳剂或涡旋产生较大粒度的乳剂;以及(c)Ribi佐剂系统(RAS),(RibiImmuochem,Hamilton,MT)含有2%的角鲨浠、0.2%Tween80以及一种或多种选自下组的细菌细胞壁成分单磷酰基酯A(MPL)、海藻糖二聚霉菌酸酯(trehalosedimycolate,TDM)和细胞壁骨架(CWS),较佳是MPL+CWS(DetoxJ)(关于本文使用的适合的亚微粒水包油乳剂的讨论见共同拥有的1998年1月29日提交的专利申请09/015,736);(3)可使用皂角苷佐剂,如QuilA或QS21〔如StimulonJ(CambridgeBioscience,Worcester,MA)〕,或由其产生的微粒体如ISCOM(免疫刺激复合物),该ICOMS可无需加入额外的去污剂,如WO00/07621;(4)弗氏完全佐剂(CFA)以及弗氏不完全佐剂(IFA);(5)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如IL-1、IL-2、IL-4、IL-5、IL-6、IL-7、IL-12(WO99/44636)等〕、干扰素(如γ干扰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6)磷脂佐剂,包括脂多糖和磷酸脂糖佐剂,例如单磷酰基酯A(MPL)、3-O-去酰基化MPL(3dMPL),如GB-2220221、EP-A-0689454,当与肺炎球菌糖类一起使用时,任选地基本不含明矾,如WO00/56358;以及氨烷基葡糖胺硫酸酯化合物,如美国专利6,355,257中所描述的那些;(7)3dMPL与例如QS21和/或水包油乳剂的组合,如EP-A-0835318、EP-A-0735898、EP-A-0761231;(8)含有CpG基序(motif)的寡聚核苷酸(Roman等,Nat.Med.,1997,3,849-854;Weiner等,PNASUSA,1997,94,10833-10837;Davis等,J.Immunol.1988,160,870-876;Chu等,J.Exp.Med.,1997,186,1623-1631;Lipford等,Eur.J.Immunol.1997,27,2340-2344;Moldoveanu等,Vaccine,1988,16,1216-1224,Krieg等,Nature,1995,374,546-549;Klinman等,PNASUSA,1996,93,2879-2883Ballas等,J.Immunol.,1996,157,1840-1845;Cowdery等J.Immunol.,1996,156,4570-4575;Halpern等,CellImmunol.,1996,167,72-78;Yamamoto等,Jpn.J.CancerRes.,1988,79,866-873;Stacey等,J.Immunol,1996,157,2116-2122;Messina等,J.Immunol.,1991,147,1759-1764;Yi等,J.Immunol.,1996,157,4918-4925;Yi等J.Immunol.,1996,157,5394-5402;Yi等J.Immunol.,1998,160,4755-4761;和Yi等J.Immunol.,1998,160,5898-5906;国际专利申请WO/96/02555、WO98/16247、WO98/18810、WO98/40100、WO98/55495、WO98/37919和WO98/52581),即含有至少一个CG二核苷酸(一个胞嘧啶核苷酸连着一个鸟嘌呤核苷酸),可任选地用5-甲基胞嘧啶代替胞嘧啶;(9)聚氧乙烯乙醚或聚氧乙烯酯,如WO99/52549;(10)结合了辛苯昔醇(octoxynol)的聚氧乙烯山梨聚糖酯表面活性剂(WO01/21207),或与至少一种附加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辛苯聚糖)结合的聚氧乙烯烷基醚或聚氧乙烯烷基酯表面活性剂(WO01/21152);(11)皂角苷和免疫刺激寡聚肽(如CpG寡肽)(WO00/62800);(12)免疫刺激物和金属盐颗粒,如WO00/23105;(13)皂角苷和水包油乳剂,如WO99/11241;(14)皂角苷(如QS21)+3dMPL+IL-12(任意地+固醇)如WO98/57659;(15)细菌ADP-核糖基化毒素的解毒突变体,如霍乱毒素(CT)、百日咳毒素(PT)或大肠杆菌热不稳定毒素(LT),具体为LT-K63(赖氨酸代替野生型的63位氨基酸)、LT-R72(精氨酸代替野生型的72位氨基酸)、CT-S109(丝氨酸代替野生型的109位氨基酸)和PT-K9/G129(赖氨酸代替野生型的9位氨基酸和甘氨酸代替野生型的129位氨基酸)(参见如国际公开WO93/13202和WO92/19265);(16)氨烷基氨基葡糖苷4-磷酸酯(aminoalkylglucosaminide4-phosphates,AGP)参见,例如Johnson,D.A.等;CellImmunol.;Bioorg.Med.Chem.Lett.,1999年8月2日;9(15)2273-8;(17)咪唑并喹啉,如咪喹莫特(imiquimod)(R-837)和resiquimod(R-848),参见,如Vasiakos,J.P等;Cell.Immunol.2000.8.25;204(1)64-74;(18)脂多糖拟似物(包括单磷酰基酯A拟似物),如非糖磷脂(如,缺少二糖的简化磷脂A模拟物),在Hawkins,L.D.等,J.Pharmacol.Exp.Ther.;2002.2.;300(2);655-61和美国专利6,290,973中有所描述;(19)含有天然或合成双链RNA(“dsRNA”)的佐剂,它通常是由间隔的核糖鸟苷酸-核糖胞苷酸([rG-rC])以及核糖腺苷酸-核糖尿苷酸(riboadenylicacid-polribouridylicacid)([rA-rU])碱基对组成的;更多信息参见,如共同拥有的专利PCT/US02/30423;以及(20)其它作为免疫刺激剂以增强该组合物效能的物质。胞壁酰肽包括,但不限于N-乙酰基-胞壁酰基-L-苏氨酰基-D-异谷氨酰胺(thr-MDP)、N-乙酰基-去甲胞壁酰基(normuranmyl)-L-丙氨酰基-D-异谷氨酰胺(nor-MDP)、N-乙酰基胞壁酰基-L-丙氨酰基-D-异谷氨酰胺基-L-丙氨酸-2-(1’-2’-二棕榈酰基-sn-甘油-3-羟基磷酰基氧)-乙胺(MTP-PE)等。关于其它佐剂的例子,参见《疫苗设计,亚单位和佐剂入门》(VaccineDesign,TheSubunitandtheAdiuvantApproach.)Powell,M.F.和Newman,M.J,编,Plenumpress,1995。4.制剂和给药本发明的组合物通常包括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例如,可使用如水、盐水、甘油、聚乙二醇、透明质酸、乙醇等载体。其它赋形剂,如湿润剂或乳化剂、生物缓冲物质等也可存在。生物缓冲剂实际上可以是药学上可接受的能为制剂提供所需pH(即生理范围内的pH)的任何溶液。例子包括盐溶液、各种缓冲液包括磷酸缓冲液、柠檬酸盐缓冲液、硼酸缓冲液、琥珀酸盐缓冲液和组氨酸缓冲液、以及盐缓冲液的组合,包括磷酸盐缓冲盐溶液、Tris缓冲盐溶液、Hank’s缓冲盐溶液等。也可根据最终的剂型,将本领域已知的其它的赋形剂引入最终的剂型中,包括粘合剂、崩解剂、填充剂(稀释剂)、润滑剂、助流剂(流动增强剂)、助压剂、颜料、甜味剂、防腐剂、悬浮/分散剂、成膜剂/包衣、调味剂和印刷油墨。一旦按配方制备出本发明的组合物,其可经胃肠外给药,例如通过注射(可为无针注射)。例如,该组合物可经皮下注射、腹腔内注射、静脉注射、动脉内注射、皮内注射或肌内注射。其它给药方式包括鼻腔、粘膜、眼内、直肠、阴道、口腔和肺部给药,栓剂和经真皮或表皮给药。在某些具体实施例方式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于位点特异性靶向给药。例如,静脉内给予该组合物可用于靶向肺、肝、脾、血液循环、或骨髓。治疗可根据单剂量方案或多剂量方案进行。多剂量方案是指一种先给予初期疗程,然后在随后的时间间隔里给予一个或多个附加剂量,附加剂量的选择用以维持和/或加强治疗反应。剂量方案也将(至少部分)取决于对象的需要和取决于医生的判断。如上文所表明的,本发明涉及免疫原性药物组合物,其含有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微粒体,在该微粒体上吸附有类毒素和/或含多糖的抗原。同样表明的是,该组合物可广泛地适用于多种疫苗,包括针对多种病原体或肿瘤的疫苗。因此,有益的组合物包括那些含有以下抗原的组合物,单独地或在不同的组合物中破伤风抗原(如,破伤风类毒素抗原)、白喉抗原(如,白喉类毒素抗原)、肝炎抗原(包括HAV、HBV、HCV、HDV、HEV和HGV抗原)、水痘病毒(鸡痘)抗原、麻疹抗原、腮腺炎抗原、风疹抗原、流感抗原、脑膜炎球菌抗原(包括脑膜炎A、脑膜炎B、脑膜炎C、脑膜炎W和脑膜炎Y抗原)、白喉抗原、百日咳抗原、破伤风抗原、Hib抗原和肺炎球菌抗原。目前,多种此类抗原是可获得的,例如(A)重组DNA乙型肝炎抗原(HbsAg)是可获得的,其制备方法是在酵母中插入HBV基因组的一部分。(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原是可获得的,通常是由冻干、活、减毒水痘病毒制得,指定为Oka菌株。(C)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是可获得的,对应于灭活或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优选的是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IPV)抗原。IPV抗原通常是福尔马林灭活的产物,它可在细胞(例如Vero细胞或人二倍细胞)上产生,并通常对应于三种类型的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D)活麻疹病毒抗原常由爱德蒙斯顿B(EdmonstonB)菌株制备,爱德蒙斯顿B菌株是对原始菌株进一步减毒而得的菌株(如,Moraten,爱德蒙斯顿-Zagreb,Schwarz和Connaught菌株)。麻疹抗原通常是在鸡成纤维细胞培养物或人成纤维细胞中制得的。(E)腮腺炎病毒抗原通常是活、减毒病毒抗原。它们常常是由JerylLynn减毒病毒株制得的,并常常生长于鸡胚细胞培养物中。(F)风疹病毒抗原通常也是活、减毒病毒抗原。一种目前已知的风疹病毒抗原对应于减毒活病毒株RA27/3,并在人二倍体细胞培养物中制备。(G)流感抗原通常是从鸡胚中增殖的流感病毒中制得。该病毒经灭活、纯化并用有机溶剂处理以去除表面糖蛋白。该抗原通常选自两株流感病毒A和一株流感病毒B。被选入流感疫苗的病毒株通常每年都要进行评估以确认它们包含的抗原预计会在随后的冬季提供最好的保护。流感抗原还包括减毒活病毒抗原和来自组织培养的抗原。(H)可获得的脑膜炎球菌抗原包括纯化的荚膜多糖抗原(Men-P)和蛋白质-多糖结合抗原(Men-结合物),包括O-乙酰化C-多糖与蛋白质CRM197(交叉反应材料197)相结合的抗原、和去-O-乙酰化C-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相结合的抗原。(I)可获得的百日咳抗原包括全细胞和非细胞百日咳抗原。发展非细胞抗原是为了降低全细胞百日咳抗原相关的局部和系统有害反应发生的频度和严重性。非细胞百日咳抗原包括,例如,百日咳类毒素、丝状红血球凝集素(filamentoushemagglutinin)和百日咳杆菌粘附素(pertactin)。(J)可获得的Hib抗原包括多糖抗原和多糖蛋白结合抗原,它相对于纯化的多糖抗原具有在婴儿或幼儿中可产生更大的免疫应答的优点。可获得的Hib结合抗原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包括蛋白质和多糖的大小。举例包括HbOC、PRP-OMP、PRP-T和PRP-D抗原。(K)通常可获得的肺炎球菌抗原为多糖抗原或结合抗原。一种可获得的多糖肺炎球菌疫苗,包含来自23种类型的肺炎球菌的每一种的荚膜多糖抗原(即,1、2、3、4、5、6B、7F、8、9N、9V、10A、11A、12F、14、15B、17F、18C、19A、19F、20、22F、23F和33F,Danish命名法)。一种可获得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包含纯化的荚膜抗原多糖,该抗原来自七种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S.pneumonie)(血清型4、9V、14、18C、19F、23F和6B),各自与CRM197结合。本发明所用的抗原组合物例子包括上述所有的可能组合,例如,DT、DPT、Hib、Hep、PV、Men、Pnu、Var和MMR的所有可能的组合,一些具体的例子如下DTDT-HepDT-MenDT-Hep-MenDPTDPT-HibDPT-HepDPT-PVDPT-PnuDPT-MenDPT-MMRDPT-VarDPT-Hib-HepDPT-Hib-PVDPT-Hib-PnuDPT-Hib-VarDPT-Hib-MMRDPT-Hep-PVDPT-Hep-PnuDPT-Hep-VarDPT-Hep-MMRDPT-PV-PnuDPT-PV-VarDPT-PV-MMRDPT-Men-HibDPT-Men-HepDPT-Men-PVDPT-Men-PnuDPT-Men-VarDPT-Men-MMRDPT-Var-MMRDPT-Var-PnuDPT-MMR-PnuDPT-Hib-Hep-PVDPT-Hib-Hep-PnuDPT-Hib-Hep-MMRDPT-Hib-Hep-VarDPT-Hib-PV-PnuDPT-Hep-PV-PnuDPT-Hib-PV-MMRDPT-Hib-PV-VarDPT-Men-Hib-HepDPT-Men-Hib-PVDPT-Men-Hib-PnuDPT-Men-Hib-MMRDPT-Men-Hib-VarDPT-Men-Hep-PVDPT-Men-Hep-PnuDPT-Men-Hep-MMRDPT-Men-Hep-VarDPT-Men-PV-PnuDPT-Men-PV-MMRDPT-Men-PV-VarDPT-Hib-Var-PnuDPT-Hib-Var-MMRDPT-Hep-Var-PVDPT-Hep-Var-PnuDPT-Hep-Var-MMRDPT-Men-Var-PnuDPT-Men-Var-MMRDPT-PV-Var-PnuDPT-PV-Var-MMRDPT-Pnu-Var-MMRDPT-Hib-Pnu-MMRDPT-Hep-PV-MMRDPT-Hep-Pnu-MMRDPT-Men-Pnu-MMRDPT-PV-Pnu-MMRDPT-Hib-Hep-PV-PnuDPT-Hep-PV-Pnu-MenDPT-Hib-PV-Pnu-MenDPT-Hib-Hep-Pnu-MenDPT-Hib-Hep-PV-MenDPT-Hib-Hep-PV-Pnu-MenDPT-Hib-Hep-PV-Pnu-Men-Var-MMR其中,DT=白喉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类毒素抗原;DTP=白喉类毒素抗原、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百日咳抗原(包括全细胞和非细胞百日咳抗原、通常为非细胞);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抗原(包括多糖和结合抗原);Hep=肝炎抗原(包括HAV抗原、HBV抗原、HCV抗原、HDV抗原、HEV抗原、HGV抗原和它们的组合,如,HAV抗原-HBV抗原);PV=脊髓灰质炎抗原(包括灭活或活抗原,例如,来自三种脊髓灰质炎株的灭活抗原);Men=脑膜炎球菌(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抗原(包括结合和多糖抗原,通常为结合抗原,并包括来自MenA、B、C、W、Y及其组合的抗原,如,MenA、C抗原,MenA、B、C抗原,MenA、C、W、Y抗原、和MenA、B、C、W、Y抗原);Pnu=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抗原(包括结合和多糖抗原,通常为结合抗原);Var=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原(例如,活、减毒水痘病毒);MMR=麻疹、腮腺炎、风疹抗原(例如,活、减毒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病毒抗原)。可以获得用于包含数种上述抗原的疫苗的推荐给药进程表。作为具体的例子,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计划出版了它推荐的儿童和青少年免疫进程表。美国2003年使用的进程表部分显示于图1中,并在下文中有所概述下面的进程表基于美国2003年儿童和青少年免疫进程推荐表,其来源于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国家免疫计划。乙肝疫苗(A)首剂(FirstDose)。从出生到2月龄。对于其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乙肝表面抗原情况未知的儿童,推荐其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受这一剂量。推荐所有婴儿在出生后不久或在出院前接受乙肝疫苗的首剂;若婴儿的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也可在2月龄时给予此婴儿该首剂。目前对于出生时剂量仅推荐使用单价乙肝疫苗。包含HepB的单价或联合疫苗可用于完成这一系列;若使用联合疫苗,则需给予四剂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推荐其在出生后12小时内、在不同部位接受乙肝疫苗以及0.5毫升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表面抗原情况未知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推荐其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受乙肝疫苗系列的首剂。推荐在分娩时采集母亲的血液以确定母亲的乙肝表面抗原状况;若测试结果为阳性,则推荐该婴儿尽早接受HBIG(不迟于一周)。(B)第二剂。1-4月龄,但至少在接受首剂4周后。推荐至少在给予首剂后4周给予第二剂。不推荐在6周龄前给予含Hib的疫苗。对于由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推荐在1-2月龄时给予第二剂,且推荐在6月龄时接受完全疫苗接种系列(第三剂或第四剂)。(c)第三剂6-18月龄,但至少在首剂后16周以及第二剂后8周给予。通常推荐,疫苗接种系列中的末剂(第三剂或第四剂)不在6月龄前给予。但是,对于由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推荐在6月龄时完成免疫接种系列(第三剂或第四剂)。(D)对于4月龄-6岁儿童的追加进程。推荐所有未接受乙肝免疫的儿童和青少年在任何一次就诊时开始接受HepB免疫接种系列。推荐供给者尽量给出生于或其父母出生于乙肝病毒感染中等或高度流行地区的儿童进行免疫。首剂和第二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第二剂和第三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8周(并在首剂后16周)。(E)7-18岁儿童的追加进程。首剂和第二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第二剂和第三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8周(并在首剂后16周)。白喉、破伤风、百日咳(DTaP)。(A)首剂2月龄。(B)第二剂4月龄。(C)第三剂6月龄。(D)第四剂15-18月龄。第四剂DTaP可早在12月龄就给予,前提是自第三剂起已经过了6个月,且该儿童在15-18月龄间不可能回来接受免疫。(E)第五剂4-6岁。(F)4月龄-6岁儿童的追加进程。首剂和第二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第二剂和第三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第三剂和第四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6个月。第四剂和第五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6个月。若第四剂是在4岁后给予的,则无需第五剂。破伤风和白喉。(A)推荐给予年龄为11-12岁,条件为给予含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的疫苗末剂后至少经过了5年。推荐的后继程序为每10年给予Td加强免疫剂。(B)7-18岁儿童的追加进程。首剂和第二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第二剂和第三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6个月。第三剂和加强免疫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若首剂是在小于12月龄以及若目前年龄小于11岁,为6个月;若首剂在12月龄或以后给予以及若第三剂是在7岁后给予且目前年龄为11岁或更大,则为5年;若第三剂是在7岁或以上给予的,则为10年。(注意对于7-10岁儿童,第三剂和加强免疫剂间的时间间隔由给予首剂的年龄决定。对于11-18岁的青少年,时间间隔由给予第三剂的年龄决定)。b型流感嗜血杆菌。(A)首剂2月龄。(B)第二剂4月龄。(C)第三剂6月龄。若在2月和4月龄时给予PRP-OMP,则无需在6月龄时给予制剂。(D)第四剂12-15月龄。(E)4月龄-6岁儿童的追加进程。(注意不推荐5岁或以上的儿童使用疫苗)首剂和第二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若首剂是在12月龄前给予的,则为4周;若首剂是在12-14月龄给予的,则为8周(作为末剂);若首剂是在15月龄或以后给予的,则不推荐再给予制剂。第二剂和第三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若目前年龄小于12月龄,则为4周;若给予第二剂时小于15月龄且若目前年龄为12月龄或以上,则为8周(作为末剂);若给予第二剂时为15月龄或以上,则无需再给予制剂。(若目前年龄小于12月龄且首先给予的两剂为PRP-OMP,则推荐第三剂和末剂在12-15月龄时给予,且至少在给予第二剂后8周。)第三剂与第四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8周(作为末剂)。仅对12月龄-5岁并在12月龄前接受了三剂的儿童推荐该剂量。灭活脊髓灰质炎。(A)首剂2月龄。(B)第二剂4月龄。(C)第三剂6-18月龄。(D)第四剂4-6岁。(E)首剂和第二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第二剂和第三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第三剂和第四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对于接受了所有IPV或所有OPV系列的儿童,若第三剂是在4岁或以上给予的,则无需第四剂。若OPV和IPV均只作为是给予了系列的一部分,推荐总共给予4剂,而无需考虑儿童的目前年龄。(D)7-18岁儿童的追加进程。(注意通常不推荐18岁或以上的人使用该疫苗。)首剂和第二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第二剂和第三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麻疹、腮腺炎、风疹。(A)首剂12-15月龄。(B)第二剂4-6岁。常规推荐在4-6岁时使用第二剂MMR,但可在任何一次就诊时给予,前提为给予首剂后至少经过了4周,且两剂开始给予时的年龄均是12月龄或以上。推荐那些先前未接受过第二剂的儿童在11-12岁就诊时完成进程。(C)4月龄-6岁儿童的追加进程。最小年龄12月龄。首剂和第二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常规推荐在4-6岁给予第二剂MMR,但若需要则可提前给予。(D)7-18岁儿童的追加进程。首剂和第二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水痘。12-18月龄。对易感儿童(即,那些缺乏可靠的患水痘历史的儿童),推荐其在年龄为12个月或以上时在任何一次就诊时即给予水痘疫苗。推荐13岁或以上的易感的人接受两剂,两剂间至少间隔4周。7-18岁儿童的追加进程。首剂和第二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4周。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推荐给予所有的2-23月龄儿童和某些24-59月龄的儿童该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A)首剂2月龄。(B)第二剂4月龄。(C)第三剂6月龄。(D)第四剂12-15月龄。(E)4月龄-6岁儿童的追加进程。(注意通常不推荐5岁或以上的儿童使用该疫苗。)首剂和第二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若首剂是在小于12月龄时给予的且目前年龄小于24月龄,则为4周;若首剂给予时的年龄为12月龄或以上且目前年龄为24-59月龄,则为8周(作为末剂);若首剂是在24月龄或以上给予的,则对于健康儿童无需再给予制剂。第二剂和第三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若第二剂是在小于12月龄给予的,则为4周;若第二剂是在12月龄或以上给予的,则为8周(作为末剂);若第二剂是在24月龄或以上给予的,则对于健康儿童无需再给予制剂。第三剂和第四剂间的最短时间间隔为8周(作为末剂)。该剂仅为年龄在12月龄-5岁、且在12月龄前已接受三剂的儿童所需。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对某些高危人群,除给予PCV以外,还推荐给予本疫苗。甲型肝炎。可给予2岁或以上的儿童以甲型肝炎系列。在所选的州和地区、及对某些高危人群推荐使用甲型肝炎疫苗。流感。推荐给6月龄或年龄更大的、且具有某些危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哮喘、心脏病、镰刀形红细胞病、HIV和糖尿病)的儿童每年使用流感疫苗,并可给其它任何希望接受免疫的人使用该疫苗。推荐12岁或以下的儿童接受适合他们年龄剂量的疫苗。推荐8岁或以下、首次接受流感疫苗的儿童接受两剂,且其间的间隔至少为4周。这些进程适合直至18岁的儿童。通常,推荐在今后指定时间或可行时,给予任何未在推荐年龄给予的制剂。显然,可对所列的多种疫苗建立附加进程。在某些具体实施例方式中,本发明疫苗的给予时间将基于图1中所示的推荐进程表或如上文所述。例如,可基于含有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疫苗所带抗原的疫苗的推荐进程来选择本发明疫苗的给予时间。作为具体的例子,含有白喉、百日咳和破伤风抗原(以及任选的一种或多种附加抗原)的本发明的疫苗组合物,可在下述时间中的任意时间给予2月龄、4月龄、6月龄、15-18月龄以及4-6岁,及其它时间。作为另一具体的例子,含有DTP/HepB/Hib/PV/Pnu(或这些的任何组合)的疫苗可在2月龄、4月龄、6月龄、15月龄,或其它时间时。作为另一具体的例子,含有DTP/HepB/PV(或这些的任何组合)的疫苗可在除了其它时间以外的4-6岁时给予。作为另一具体的例子,含有DTP/HepB/Hib/PV/Pnu/MMR/Var(或这些的任何组合)的疫苗可在15月龄时或其它时间给予。作为另一具体的例子,含有白喉和破伤风抗原(以及任选的一种或多种附加抗原)的疫苗组合物可在11-18岁(和以上)或其它时间时给予。作为另一具体的例子,含有DT/HepB的疫苗可在11-18岁(和以上)或其它时间给予。作为还有的另一具体的例子,含有DT/HepB/MMR/Var(或这些的任何组合)的疫苗可在11-18岁(和以上)或其它时间给予。以及诸如此类。C.实验部分以下是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提供实施例仅出于说明目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关于使用的数字(如量、温度等)力求精确,但某些实验中的误差和偏差当然应该是允许的。实施例1PLG颗粒对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的吸附效力用6%w/v的RG503聚合物(具有50∶50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和约34千道尔顿分子量的PLG聚合物,购自BoehringerIngelheim)的二氯甲烷溶液制备微粒体。使用10毫米探头的均化器(Ultra-TurraxT25IKA-Labortechnik,德国)以23,000转/分钟的转速,将10ml该溶液与2.5毫升PBS均化3分钟,从而形成油包水乳剂。然后将该乳剂加入到50毫升含有6微克/毫升二磺基琥珀酸酯(DSS)(购自Sigma,美国)的蒸馏水中,并使用20毫米探头(ES-15OmniInternational,GA,美国)在冰浴中以极高速度均化25分钟。由此得到水包油包水乳剂,并将其于室温下以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2小时,以使二氯甲烷蒸发。所得微粒体含有0.05%DSSwt/wt。用粒度分析仪(MasterSizer,MalvernInstruments,英国)测定所得微粒体悬液的粒径分布,测得其粒度范围为0.8-1.2微米。在具有不同pH值的各种缓冲液中,将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即TT和DT)吸附到含0.05%DSS的PLG颗粒上。吸附操作过程如下在10mM的缓冲液中,将100毫克上述微粒体悬液分别与1毫克或0.5毫克DT或TT在4℃下共同震摇孵育过夜。缓冲液如下PBS(pH7)、磷酸盐(pH7)、柠檬酸盐(pH5)、硼酸盐(pH9)、琥珀酸盐(pH5.5)、琥珀酸盐(pH5)以及组氨酸(pH5)。次日将该悬液离心,用HPLC测定上清液中未结合蛋白质的浓度(通过损耗建立%吸附效力)。微粒上的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是首先用水洗涤该微粒以去除未结合的蛋白质后再进行冻干。吸附蛋白量的测定方法是将10毫克冻干微粒用2毫升0.2当量的NaOH和5%SDS水解4小时后,用BCA蛋白质分析法加以测定(以建立微粒上的%吸附效力)。结果如下表1A和1B所示。表1A.表IB.实施例2破伤风类毒素和喉类毒素对PLG微粒的吸附和从PLG微粒中的释放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微粒体。在10mM的组氨酸缓冲液中,将100毫克上述微粒体悬液与适量的DT或TT在4℃下并震摇孵育过夜,使DT和TT蛋白以0.25%、0.5%或1%的目标负载率吸附于微粒体上。次日将该悬液离心,用HPLC测定上清液中未结合蛋白质的浓度(通过损耗建立%吸附效力)。所得结果如下表2中的第二列以及图2所示。从微粒体中释放的蛋白量的测定方法如下将10毫克冻干、未经洗涤的微粒与1毫升水共同孵育,在4℃下震摇1小时,离心,并使用上述的HPLC法测定上清中释放的蛋白质。结果如下表2A和2B中的第三列以及图2所示。表2A.表2B.实施例3脑膜炎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物对PLG微粒(RG503/0.05%DSS)的吸附和从PLG微粒中的释放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含有0.05%DSSwt/wt的微粒体。将蛋白质-多糖结合物脑膜炎球菌抗原吸附于该微粒体上,这些抗原含有来自Men-A、Men-B、Men-C或Men-W中任一种的纯化荚膜多糖抗原。在10mM的组氨酸缓冲液中,将100毫克微粒体与1毫克的脑膜炎球菌结合抗原在4℃下共同震摇孵育过夜,使脑膜炎球菌结合抗原以1%的目标负载率吸附于微粒体上。次日将该悬液离心,用HPLC测定上清液中未结合蛋白质的浓度,以通过损耗建立%吸附效力。所得结果如下表3中的第二列所示。吸附在颗粒上的结合抗原的测定方法是首先用水洗涤该微粒以去除未结合的蛋白质,再进行冻干加以测定。吸附的结合抗原的量是根据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测定的,即将冻干微粒水解,然后用BCA蛋白质分析法测定。结果如下表3中第三列和图3所示。从微粒体中释放的蛋白量的测定方法是将一等份颗粒-抗原悬液不经洗涤而冻干,然后将10毫克冻干的颗粒与1毫升水共孵育,并在4℃下震摇1小时。结果如下表3中的第四列以及图3所示。表3.实施例4以PLG颗粒制备的破伤风类毒素(TT)和白喉类毒素(DT)的免疫原性小鼠研究为进行此研究,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了PLG/DSS微粒体悬液。在10mM的组氨酸缓冲液中,通过将100毫克上述微粒体悬液与适量的DT或TT在4℃下共同震摇孵育过夜,使DT和TT蛋白以0.5%或1%的目标负载率吸附于微粒体上。然后,单独(PLG/TT或PLG/DTT)测试各制剂,或测试其组合(PLG/DT+PLG/TT)。在本研究中也包含了等价的明矾制剂(明矾/TT或明矾/DTT、以及(明矾/DTT+明矾/TT))作为比较。于第0天和第14天,以50微升/腿的剂量给小鼠进行胫前注射。在第28天时经眼底取血采集血清。ELISA分析.在由DT-CRM或TT抗原覆盖的板上,测试每只小鼠以1/50为起始的8个逐级稀释的血清,以此测定存在的IgG抗体。在每一板上对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鼠血清参照物进行测试以作为系统顺应性对照(system-suitablecontrol)。用结合在辣根过氧化酶上的二抗与在450nm有吸收的比色底物相结合来测定血清抗体存在与否。滴度定义为所得光密度为0.5ELISA吸光度对应的血清稀释倍数的倒数。对吸收相对于稀释度的配合四参数曲线采用内插法获得滴度。计算了几何平均滴度(GMT),滴度>50的小鼠记为应答鼠。结果如下表4A-C所示。由结果可见(1)对TT抗原和DT抗原,以0.5%或1%的目标负载制备的PLG微粒所激发的抗体滴度间均未发现有所区别。(2)用两种抗原与PLG或明矾共同制备的组合物,使得对TT的应答增强了~2倍。(3)总体而言,基于这些结果,由PLG/TT和PLG/DT引起的应答与明矾/TT和明矾/DT可比。LCL/UCL=95%置信界限=平均值±(txSEM)所有计算的进行都使用了对数转换的滴度值;所示的最终几何平均滴度和95%置信界限都是取反对数获得的。表4A.LCL/UCL=95%置信界限=平均值±(t×SEM)所有计算的进行都使用了对数转换的滴度值;所示的最终几何平均滴度和95%置信界限都是取反对数获得的。表4B.实施例5以PLG微粒(RG503/0.05%DSS)和明矾制备的脑膜炎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物的免疫原性按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制备了含0.05%DSSwt/wt的微粒体。将蛋白质-多糖结合脑膜炎球菌抗原(购自ChironVaccines,Siena,意大利)吸附于微粒体上,该抗原中纯化的来自Men-C的荚膜多糖抗原与CRM197白喉类毒素或ADH相结合。在pH7.0的PBS中,将100毫克微粒体与1.0毫克的脑膜炎球菌结合抗原在4℃下共同震摇孵育过夜,使脑膜炎球菌结合抗原以1.0%的目标负载率吸附于微粒体上。于第0天和第14天,以50微升/腿的剂量给小鼠实施胫前注射。在第28天时经眼底取血采集血清。在由Men-CADH或Men-CCRM抗原覆盖的板上,测试每只小鼠以1/50为起始的8个逐级稀释的血清,以此测定存在的IgG抗体。在每一板上对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鼠的血清参照物进行测试以作为系统顺应性对照。用结合于辣根过氧化酶上的二抗与在450nm有吸收的比色底物相结合来测定血清抗体存在与否。滴度定义为所得光密度为0.5ELISA吸光度对应的血清稀释倍数的倒数。对吸收相对于稀释度的四参数曲线配合采用内插法获得滴度。计算了总IgG和IgG1(对于Men-CCRM)的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如下表5所示。由结果可见,用PLG制备的抗原与用明矾制备的抗原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表5.虽然本发明主题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在此详细描述了,但应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进行明显的改动。权利要求1.一种免疫原性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a)含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聚合物微粒体;(b)吸附于微粒体上的抗原,所述抗原选自下组中的一种或多种(i)选自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的类毒素抗原;和(ii)选自下组的含多糖的抗原Hib多糖抗原、含多糖和多肽区域的Hib结合抗原、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含多糖和多肽区域的脑膜炎球菌结合抗原、肺炎球菌多糖抗原、含多糖和多肽区域的肺炎球菌结合抗原;以及(c)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含附加抗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抗原是吸附于所述微粒体的表面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抗原是嵌入在所述微粒体之中的。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抗原是含多肽的抗原。7.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抗原是附加的含多糖的抗原。8.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抗原是附加的结合抗原。9.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抗原是含多核苷酸的抗原。10.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抗原是肿瘤细胞来源的。11.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且其中所述附加抗原是病原生物体来源的。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生物体选自下组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生物体选自下组肝炎病毒、水痘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腮腺炎、风疹、流感病毒、脑膜炎奈瑟氏球菌、百日咳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V和肺炎链球菌。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生物体是百日咳菌。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肝炎病毒抗原。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选自下组的抗原b型流感嗜血杆菌抗原、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抗原、和肺炎链球菌抗原。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b型流感嗜血杆菌抗原。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选自下组的抗原肝炎病毒抗原、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抗原、和肺炎链球菌抗原。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选自下组的抗原肝炎病毒抗原、b型流感嗜血杆菌抗原、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抗原、和肺炎链球菌抗原。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抗原。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选自下组的抗原肝炎病毒抗原、b型流感嗜血杆菌抗原、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和肺炎链球菌抗原。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肺炎链球菌抗原。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含选自下组的抗原肝炎病毒抗原、b型流感嗜血杆菌抗原、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和脑膜炎奈瑟氏球菌抗原。2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抗原是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生物体。26.如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原性组合物还包含表面活性剂。27.如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体具有500纳米-20微米间的直径。28.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选自下组聚(α-羟基酸)、多羟基丁酸、聚己内酯、聚原酸酯、聚酐、和聚氰丙烯酸酯。29.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是聚(α-羟基酸)。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是丙交酯乙交酯摩尔比范围为40∶60-60∶40的聚(丙交酯-共-乙交酯)。31.如权利要求1-30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含补充免疫佐剂。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免疫佐剂是吸附于所述微粒体表面上的。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免疫佐剂是嵌入在所述微粒体中的。34.如权利要求31-33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免疫佐剂选自下组CpG寡核苷酸、双链RNA、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磷酸脂糖化合物、磷酸脂糖拟似物、含有鲨烯的超微乳剂、山梨聚糖酯和聚氧乙烯基山梨聚糖酯。35.如权利要求1-34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原性组合物是可注射的组合物。36.一种免疫脊椎动物宿主动物以对抗由病原生物体引起的感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所述动物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37.一种在脊椎动物宿主动物中刺激免疫应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给予所述动物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38.如权利要求36-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椎动物宿主动物是人。39.一种生产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粒体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形成水包油包水乳剂,所述乳剂包括水、有机溶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b)从所述乳剂中去除有机溶剂以形成聚合物微粒体;及(c)将一种或多种选自下组的抗原吸附到微粒体上类毒素抗原和含多糖的抗原。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剂还包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全文摘要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含有微粒体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其吸附有类毒素抗原和/或含多糖的抗原。所述免疫原性微粒体组合物包括(a)包含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的聚合物微粒体;(b)吸附于微粒体上的抗原,所述抗原选自下组(i)类毒素抗原,如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或它们的组合物;和/或(ii)含多糖的抗原,如Hib多糖抗原、含多糖和多肽区域的Hib结合抗原、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含多糖和多肽区域的脑膜炎球菌结合抗原、肺炎球菌多糖抗原、含多糖和多肽区域的肺炎球菌结合抗原、或它们的组合物;以及(c)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可为例如,选自以下组的聚合物聚(α-羟基酸)、多羟基丁酸、聚己内酯、聚原酸酯、聚酐和聚氰丙烯酸酯。还揭示了通过给予宿主动物这些组合物,以对抗病原生物体感染的免疫方法以及刺激免疫应答的方法。还揭示了生产上述微粒体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形成水包油包水乳剂乳剂,所述乳剂包括水、有机溶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然后从乳剂中去除有机溶剂以形成微粒体,其后将类毒素和/或含多糖的抗原吸附到微粒体上。文档编号A61K9/02GK1798548SQ200480015266公开日2006年7月5日申请日期2004年6月2日优先权日2003年6月2日发明者D·欧哈根,M·辛格,J·卡扎尔申请人:希龙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