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测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59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泄漏测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气密性的物品,例如检测内窥镜的泄漏的泄漏测试器。
背景技术
例如,由于内窥镜是再使用的医疗设备,因而洗涤和消毒不可欠缺。此时,在内窥镜中有针孔或连接部松动的情况下,担心水或消毒液等液体浸入内窥镜内部,成为光纤或CCD等电气系统的故障的原因。因此,为了将这种情况防患于未然,内窥镜有必要进行泄漏测试。
作为针对内窥镜这样的气密性的被测量物的泄漏测试方法,一般采用把被测量物浸入水中,并向内部注入加压空气,由此确认所产生的气泡的方法。然而在该方法中,由于由人进行观察判断,因而泄漏测试不能自动化,不断地需要人手。
因此,为了自动检测被测量物的泄漏,一般采用对被测量物的内部加压来密封,检测内部的压力变化来判断有无泄漏的方法。而且,作为高精度自动测量的方法,在日本特开平4-221733号公报和日本专利第3186438号公报中,揭示了使用差压传感器检测被测量物内的气体压力和从加压气体源所供给的加压气体的压力的压力差来判定有无泄漏的技术。并且,作为更简便的泄漏测试方法,在日本特开平5-220110号公报中揭示了使用表压传感器检测内窥镜的内部压力的方法。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和2所揭示的使用差压传感器的方式存在以下课题,即除了传感器高价以外,还需要复杂的配管结构,并且也需要复杂的校正处理,总之,系统变得复杂。
并且,上述专利文献3所揭示的使用表压传感器的方法具有以下问题,即需要具有大于等于加压后的压力的全刻度的压力传感器,在由泄漏引起的压力变化微小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精度,需要长时间的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廉价且小型的、能自动且高精度地进行被测量物的泄漏判定的泄漏测试器。
本发明的泄漏测试器具有加压单元,其通过导入气体来对被测量物内进行加压;压力检测单元,其测量上述被测量物内的压力;容积估计单元,其使用上述加压单元向上述被测量物内供给规定时间或规定量的气体后停止加压,根据在该加压停止时所检测出的压力估计上述被测量物的容积;以及泄漏判定单元,其在由上述容积估计单元估计了上述被测量物的容积后,使用上述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后的上述被测量物内的压力,根据上述被测量物的容积和经过上述预先设定的时间后的上述被测量物内的压力,判定上述被测量物的泄漏状态。


图1是示出泄漏测试器的基本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对通过整体的气泵和开闭阀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图3是内窥镜加压时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迁移图。
图4是对在可忽略泄漏测试器侧的泄漏的情况下的容积测量时的气泵和开闭阀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图5是容积测量时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迁移图。
图6是对在不能忽略泄漏测试器侧的泄漏的情况下的容积测量时的气泵和开闭阀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序图。
图7是气泵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无泄漏内窥镜的与加压时间的不同相应的压力转变的说明图。
图9是一般的表压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的说明图。
图10是信号放大电路的概念图。
图11是将信号放大的区域内的信号放大方法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图10中的V1和R1及R2的决定方法的图。
图13是判定有无泄漏的区域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4是与图13不同的判定有无泄漏的区域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5是与图13和图14不同的判定有无泄漏的区域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6是与图13、图14和图15不同的判定有无泄漏的区域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7是与图13、图14、图15和图16不同的判定有无泄漏的区域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18是内窥镜用泄漏测试器的外观图。
图19是图18的整体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18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泄漏测试器的基本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对通过整体的气泵和开闭阀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图3是内窥镜加压时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迁移图。图4是对在可忽略泄漏测试器侧的泄漏的情况下的容积测量时的气泵和开闭阀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图5是容积测量时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迁移图。图6是对在不能忽略泄漏测试器侧的泄漏的情况下的容积测量时的气泵和开闭阀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时序图。图7是气泵的概略结构图。图8是无泄漏内窥镜的与加压时间的不同相应的压力转移的说明图。图9是一般的表压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的说明图。图10是信号放大电路的概念图。图11是将信号放大的区域内的信号放大方法的说明图。图12是示出图10中的V1和R1及R2的决定方法的图。图13是判定有无泄漏的区域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4是与图13不同的判定有无泄漏的区域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5是与图13和图14不同的判定有无泄漏的区域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6是与图13、图14和图15不同的判定有无泄漏的区域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7是与图13、图14、图15和图16不同的判定有无泄漏的区域的一例的说明图。图18是内窥镜用泄漏测试器的外观图。图19是图18的整体方框图。
首先,参照图1对泄漏测试器整体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中,符号1表示泄漏测试器,该泄漏测试器1主要结构为具有气泵11,配管12、13,开闭阀14、15,泄放阀16,表压传感器17,以及控制部20。
气泵11例如是隔膜型气泵,作为加压单元,经配管12与开闭阀15连接。并且,配管13与该开闭阀15连接。
配管12上连接着一侧向大气开放的开闭阀14和泄放阀16。并且,配管13上连接着作为被测量物的内窥镜2,并且,连接有作为测量该内窥镜2内的压力的压力检测单元的表压传感器17。
在这种结构中,控制部20具有作为容积估计单元和泄漏判定单元的功能,根据图2所示的时序图控制气泵11以及开闭阀14、15。
以下,按照图2的时序图对动作进行说明。
当泄漏判定的测量动作开始时,首先,开始对作为被测量物的内窥镜2内部进行加压的工序。在该加压工序中,控制部20打开开闭阀15,关闭开闭阀14,驱动气泵11。加压压力上升到由泄放阀16所决定的规定压力。并且,当把内窥镜2的内部加压到由该泄放阀16所决定的压力时,控制部20关闭开闭阀15,转移到平衡工序。
平衡工序是以赢得直至内窥镜2的内部和配管13内的压力分布达到均匀为止的时间为目的的工序。在该平衡工序中,气泵11和开闭阀14的动作状态可以是任意的,然而优选使气泵11处于停止状态。并且,在平衡工序结束后,转移到测量工序。另外,在从平衡工序向测量工序的转移时,开闭阀的状态没有变化。
在测量工序中,控制部20监视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值。后面对该监视的详情进行描述。在测量工序结束后,转移到抽出内窥镜2内部空气的排气工序。
在排气工序中,控制部20打开开闭阀14、15,使气泵11处于停止状态,把内窥镜2’的内部的加压空气排出到大气中。随着该排气工序结束,测量动作结束。
另外,对于该排气工序,在配管13和内窥镜2的连接中没有逆止阀机构等,并且当拆开连接时,内窥镜2的内部和泄漏测试器1的管路13内部就向大气开放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拆开该部分的连接来取代排气工序。在该情况下,可从图1的结构中除去排气用的开闭阀14。在该情况下,在非测量动作时(包含待机时和电源断开时),让开闭阀15开着。
下面,对通常在上述加压工序中所执行的内窥镜2内部的容积测量进行说明。
不限于内窥镜,在从密闭容器有规定量(单位ml/min)的泄漏的情况下,容器内的压力变化(每规定时间内)根据容器容积而不同。如果容积小,则每规定时间内的压力下降就大。由于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防止内窥镜故障,因而通过检测规定尺寸的孔,即检测规定量以上的泄漏,可实现更高精度的泄漏测试器。
这里,如果被测量物是单纯的容器,则能利用压力上升方式来估计容积,然而内窥镜是细长且内部配设有各种部件的复杂装置。并且,构成为用于对内窥镜的内部进行加压的连接口位于内窥镜末端。因此,图1所示的泄漏测试器1的结构具有细长而且使压力传感器和加压泵等与对空气具有阻力的管路的末端连接的形式。
因此,在采用图1的结构连接内窥镜2的情况下,例如如图3所示,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为非线性。该内窥镜2特有的现象使得根据使用表压传感器17观察到的压力上升方式来估计容积变得复杂。因此,不在加压开始的过渡状态下,而是暂时停止加压,在内窥镜2内和包含表压传感器17的管路13内的压力变得大致均匀后,使用表压传感器17来测量压力,从而估计以内窥镜2为首的被测量物的容积。
首先,在可忽视从配管12、气泵11、泄放阀16以及开闭阀14的泄漏的情况下,控制部20实施图4所示的动作。即,在加压开始后,加压TA时间,之后使气泵11停止TB时间。此时的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如图5所示迁移。把在时间TB期间压力大致成为一定时的值作为内窥镜2的容积数据来存储,在经过TB时间后,再次驱动气泵11,重新开始加压。
反之,在不能忽视从配管12、气泵11、泄放阀16以及开闭阀14的泄漏的情况下,控制部20通过关闭开闭阀15来实现测量。在该情况下,控制部20实施图6所示的动作。即,在加压TA时间后,使开闭阀15关闭TB时间。在该TB时间中,气泵11和开闭阀14的动作状况可以是任意的。然后,在经过TB时间后,打开开闭阀15,重新开始加压。
这里,对上述TA和TB时间进行说明。
TA时间只要是满足使进入内窥镜2内的空气量为一定量的条件的时间即可,可以是任意时间。最简单的是设定为规定时间。然而,若考虑到气泵11和系统特性,即气泵11的电动机劣化、电源电压的变动等,则可以采用使泵头转数为规定转数的情况。
这里,在气泵11是隔膜型的情况下,根据隔膜泵头的活塞往复了多少次来决定由泵所吸入的大气量,即从泵送出的空气量。因此,对驱动泵头的电动机的旋转进行计数,一旦旋转了规定量,就停止加压。例如,如图7所示,气泵11构成为把脉冲发生器33安装在驱动泵头31的电动机32上。并且,控制部20在加压开始后对脉冲发生器33的输出脉冲进行计数,当该计数值达到规定值时,使气泵11停止。
并且,TB时间可以是规定时间。根据内窥镜2的种类、即大小和长度而改变时间,然而通过实验判明,即使是容积大的内窥镜2,如果使其停止1.5~2秒左右,则也能使压力稳定到不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程度。在该时间期间,控制部20读入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将其作为成为被测量物的内窥镜2的容积数据来存储。
下面,对加压工序中的加压时间进行说明。如上所述,由于内窥镜2细长且在内部有空气阻力,因而若在从表压传感器17观察达到了泄放阀16的压力后立即停止加压,则即使是无泄漏的内窥镜2,也会为了使内部压力达到一定值而发生压力下降。这样,由于不能判断测量中的压力下降是由泄漏引起的压力下降,还是由加压不充分引起的压力下降,因而该现象是必须避免的现象。
更容易判明的是图8的无泄漏的内窥镜的与加压时间的不同相应的压力转变的说明图,若加压到B点而不是在A点停止,若加压到C点而不是在B点停止,则由于对内窥镜2内部的各角落都进行了均匀加压,因而难以发生以上述现象为原因的压力下降。
通过实验判明,尽管也依赖于气泵11的能力,然而在使用锁定压力为1kg/cm2、0.4kg/cm2的压力时的送气量是1.4L/min的DC电动机驱动隔膜泵时,在0.2~0.5kg/cm2的设定压力的情况下,在40秒~90秒内达到对泄漏测量大致没有影响的程度。
下面,对监视电路进行描述。
在采用表压方式的情况下,由压力下降引起的传感器输出变化减小。因此,不能忽略传感电路的电源电压变动、传感器的偏置误差或温度特性等的影响。一般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情况下,具有图9所示的特性,但即使有时该特性曲线上下左右移动,大多数情况下其倾斜本身也是稳定(一般为±1%左右)的。因此,如果把平衡工序中的任意时间或测量开始时的表压输出值作为初始值,仅根据从该初始值起的单位时间的变化量来判定压力下降值,则由于倾斜稳定,因而可忽略上下方向的偏置的影响。
并且,在控制部20中,一般具有使用AD转换器对传感器输出进行数字转换的结构,然而通过把传感器的电源输入到该AD转换器的基准电压Vref,即使由于电压变动而使传感器输出变动,AD转换器的基准电压也同时变化,因而所获得的数字值稳定,因此可忽略电压变动。
另外,一般方法是利用AD转换器,把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直接输入到该AD转换器来检测压力值。然而,当AD转换器的分辨率低时,有时由于数字转换时的转换误差而使针对微小的压力变化的检测精度降低。因此,可以使用高分辨率的转换器(大于等于12位),或者可以在图10所示的电路结构中使用8~10位的低分辨率的AD转换器。
这里,使用图10对表压传感器17的信号放大电路进行简单说明。如上所述,表压传感器17的电源Vcc被输入到AD转换器42的基准电压Vref,连接成可忽略电源变动部分。并且构成为,使用以OP放大器41为中心的放大电路对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电压输出类型)进行模拟信号处理,并把其输出输入到AD转换器42。
以OP放大器41为中心的放大电路具有非常简单的结构,进行由下式表示的信号转换。
Vout=(R2·(Vin-V1))/R1式中,Vin是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Vout是放大电路的输出,V1是可由微调器调整和固定的基准电压,各自的单位是伏特(V)。
从上式可知,当电压为β倍时,Vin和V1均为β倍,因而Vout也为变动前的β倍。这样,得到可忽略电源电压变动,包含V1在内的结构。
图11是在图10的电路中进行的动作的概念图。即,内窥镜2内通过普通加压被加压到泄放阀16的压力,在开闭阀15关闭后,如果有泄漏,则由此开始压力下降。如果把该压力下降部分放大而输入到AD转换器,则能吸收上述数字转换时的误差。因此,如图11所示,使用AD转换器的全刻度来仅转换要测量的压力区域。
另外,虽然是另行决定用于判定有无泄漏的基准值,然而可以针对该基准泄漏时的压力下降部分,把上下方向上边缘也考虑进去的区域(左图中的粗线区域)放大而输入到AD转换器。
为了更容易判明,使用图12对图10中的V1和R1、R2的决定方法进行描述。
首先,考虑以下例子在加压压力例如为0.4kg/cm2的情况下,观察压力下降和边缘,把图12中的β值设定为0.3kg/cm2,并且,根据加压误差和边缘,把该图的γ值设定为0.45kg/cm2。在该情况下,由于立即可知α值(α=γ-β),因而算出α的传感器输出变动值α’。然后,算出R1和R2,使得(α’·R2)/R1=Vcc(AD转换器基准电压)。
然后,对于V1,由于不使用微调器,β=0.3kg/cm2,因而可以对传感器输出(V)进行反转运算,只要与其值相符即可。并且,可以一边使用微调器进行电压测量,一边使用其值,也可以采用一边向传感器实际施加0.3kg/cm2的压力,一边调整微调器,以使V1=Vin的方法。
在该例的情况下,在使用0.5kg/cm2的全刻度的表压传感器时,由于对与全刻度的30%相当的区域进行AD转换器的全刻度转换,因而可获得与使用具有将所用的AD转换器加上约3.3位而得到的分辨率的AD转换器相同的效果。
由于带放大器的表压传感器的输出不是0~Vcc,而大多设置上下偏置(大体为0.5V),因而在该例的情况下,具有进一步提高分辨率的效果。在该情况下,大致来说,可把8位AD转换器转换成相当于12位。
下面,对有无泄漏的判定方法进行描述。
由于泄漏量依赖于孔的大小,因而可以把规定的泄漏量作为判定基准。当泄漏(ml/min)一定时,压力变化简单地与1/V(V∶容积)成比例。并且,关于上述容积测量的数据,当把压力上升值作为容积数据时,其与1/V(V∶容积)成比例。因此,容积测量数据和由泄漏引起的压力下降数据的关系为成比例关系。
尽管这些是在忽略了由加压引起的温度上升等的情况下的、根据简单计算所得到的关系,然而已得知,即使是实际内窥镜,也能获得图13那样的特性。因此,如图13所示,在表示该特性的线上面的区域的情况下,判定为有泄漏,在线下面的区域的情况下,判定为无泄漏。
并且,作为内窥镜特有的情况,在测量了无泄漏的内窥镜时判明,相对于容积数据的、在规定时间内的压力下降值分布在图14的无泄漏区域部分。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而且在容积数据小的(即容积大的)内窥镜中不会误检测,可以把图14的实线作为判定基准。对图13和图14的设定例进行描述,可以以1~10ml/min为基准泄漏量,把容积400~800ml的情况作为图14中的Vol点。此时,加压压力为0.2~0.5kg/cm2的范围。
在把有无泄漏的判定基准设定为例如10ml等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当然也可以把规定的压力下降作为判断基准。
并且,也可以如图16中所示,不仅设置泄漏的有无区域,而且还设置不确定区域作为难以判定的区域。在该图16的情况下,例如把有泄漏区域/不确定区域的判定基准设定为4ml/min,并把不确定区域/无泄漏区域的判定基准设定为2ml/min。
并且,在要在图14那样的判定控制图中设定不确定区域的情况下,可以例如如图17所示设定不确定区域。即,只要把不确定区域设定在容积数据比较大的情况下的无泄漏区域的上部和有泄漏区域之间。
这里,在判定结果为不确定区域的情况下,可以让用户进行采用以往那样的通过目视的水淹没气泡方式的泄漏检查。这是因为,对于泄漏检测精度而言,该方式的精度高。
以下,对具有此前所述的功能的内窥镜用的自动泄漏测试器进行具体说明。
图18是内窥镜用泄漏测试器的外观图。在主体51中设置有电源开关52、停止开关53、开始开关54、供气开关55、显示部56以及区域连接连接器57。
该内窥镜用泄漏测试器如图19所示,主要以上述图1所示的结构为基本而构成。另外,图19中,标号58是空气过滤器,目的在于防尘,配设在气泵11的排出口下游。
并且,控制部20中内置有以上述图10为基本的、由表压传感器17-放大电路-AD转换器42构成的电路(即,压力检测单元的一部分)。
并且,除了图10的电路以外,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还被直接输入到AD转换器42的另一输入端口。通过这样构成,可使用一个表压传感器17进行容积计量和由泄漏引起的压力下降的检测两方。
AD转换器42与位于控制部20内的控制部58连接。并且,显示部56和各开关52~55与控制部20连接。并且,与内窥镜2的内部空间连接的检漏连接器101与区域连接连接器57连接。
并且,供气开关55是为了在判定结果是有泄漏的情况或者不确定的情况下,实施通常执行的用水淹没、通过目视来确认气泡的方式的泄漏测试而设置的。此时,加压压力可以是在泄放阀16中所决定的压力,在希望低于该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在AD转换器42的CH0中读取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使驱动气泵11的泵头31的电动机32工作,以便达到任意压力。这样可再次确认泄漏,并且除了内窥镜2以外,对于进行采用气泡目视确认的泄漏检查的被测量物,也可使用本泄漏测试器。
内窥镜用泄漏测试器的动作如下所述。各开闭阀14、15和气泵11的动作如前所述。
1)加压工序在加压后,进行上述的容积计量。此时,把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取入到AD转换器42的CH0。这里,把不能加压的情况认为是内窥镜2中有大的泄漏,或是泄漏测试器内部故障(配管被拆下、泵未工作等),因而停止动作,进行警告显示。
并且,即使在预定时间内达到由泄放阀16所决定的预定压力内,也暂时继续加压,例如在加压开始后经过40~90秒后,转移到下一工序。另外,在该加压工序中,如前所述,预先求出内窥镜2的容积数据。
2)平衡工序待机预定时间,直到内窥镜2内部压力变得均匀。另外,此时也监视内窥镜2内的压力,确认是否有由比较大的泄漏引起的急剧压力下降。该确认是通过对将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照原样输入的CH0、和经过放大电路的CH1中的任何一方或双方的值进行监视来进行的。
并且,在有急剧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判断为有泄漏,转移到排气工序,之后,停止动作,进行结果显示。
3)测量工序首先,在测量工序中,对经过放大电路的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数据CH1进行监视。由于内窥镜2内的压力变化不是线性变化的,因而进行规定时间的测量,根据其平均值求出压力下降值。根据该结果和在加压工序中求出的容积数据,使用上述判定基准来判定结果。在该泄漏判定的测量后,转移到下一工序。
另外,同时优选的是,即使是每单位时间的压力下降值,也设置判定基准。用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平衡工序中的有无泄漏的判断基准是用于检测比较大的孔,另一方面,该测量工序中的预定时间后的判定基准是用于检测小孔。因此,能更快地判定从比较大的孔到小孔之间的孔(为了方便起见,称为中等孔)。即,预先决定在判定中等孔的情况下的每单位时间的压力下降值。具体地说,是以下的简单方法根据小孔的基准值求出每单位时间的压力下降值,把该求出的值与任意数相加后的值作为中等孔的判定基准(每单位时间)。在有比该每单位时间的压力下降基准值大的下降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阶段有泄漏,转移到下一工序。
4)排气工序在进行了预定时间的排气后,返回到待机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中,只要是具有相应功能的装置,气泵11、开闭阀14、15、泄放阀16、表压传感器17以及其它装置等都不限于图示的装置等。
这样,可容易地进行泄漏测试,并且与现有产品相比较,没有必要另行设置流量计,结果,可实现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加压单元,其通过导入气体来对被测量物内进行加压;压力检测单元,其测量上述被测量物内的压力;容积估计单元,其使用上述加压单元向上述被测量物内供给规定时间或规定量的气体后停止加压,根据在该加压停止时所检测出的压力估计上述被测量物的容积;以及泄漏判定单元,其在由上述容积估计单元估计了上述被测量物的容积后,使用上述压力检测单元检测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时间后的上述被测量物内的压力,根据上述被测量物的容积和经过上述预先设定的时间后的上述被测量物内的压力,判定上述被测量物的泄漏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力检测单元具有信号放大电路,该信号放大电路将与所检测出的压力对应的信号的一部分放大,上述压力检测单元使用该放大的信号来测量上述被测量物内的压力。
3.一种泄漏测试器,将内窥镜加压到预定压力,根据被测量物内的压力变化来检测上述内窥镜内的气体泄漏,其特征在于,该泄漏测试器具有加压单元,其对上述内窥镜进行加压;压力检测单元,其测量上述内窥镜内的压力;以及使用上述加压单元向上述内窥镜供给规定时间或规定量的空气,之后停止加压,使用上述压力检测单元检测预定时间后的内窥镜内压力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加压单元是隔膜等类型的气泵。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检测上述气泵的泵头转数的单元,并根据所检测出的转数达到了所设定的转数,而判断为进行了上述规定量的空气供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力检测单元具有根据在上述加压停止时所检测出的压力值而算出内窥镜的容积的单元。
7.一种泄漏测试器,将内窥镜加压到预定压力,根据被测量物内的压力变化来检测上述内窥镜内的气体泄漏,其特征在于,该泄漏测试器具有加压单元,其对上述内窥镜进行加压;压力检测单元,其测量上述内窥镜内的压力;以及放大电路,其将上述压力检测单元的信号的一部分放大,其中,根据上述放大电路的输出来测量由上述气体泄漏引起的压力下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力检测单元是表压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当向上述表压传感器施加了预定压力时,上述放大电路成为任意电压,而当施加另一预定压力时的输出成为另一任意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使用AD转换器对上述放大电路的输出进行数字转换,把上述AD转换器的基准电压作为驱动上述表压传感器和上述放大电路的电源。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表压传感器和上述权利要求8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表压传感器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当加压压力设定为0.2~0.5kg/cm2时,上述加压单元的加压时间设定为40~90秒。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在0.2~0.5kg/cm2的加压压力范围内,从泄漏孔泄漏的空气量为1~10ml/min的范围被设定为有无泄漏的判定基准。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在由算出上述内窥镜的容积的单元所读入的压力上升为连接了内窥镜时的范围之外的值时,进行警告动作。
15.根据权利要求3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加压单元的加压结束、将上述内窥镜内密闭而等待内窥镜内的压力变得均匀的平衡工序中,在有大于等于预定值的压力下降的情况下,判定为有泄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泄漏测试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平衡工序结束、测量上述内窥镜的泄漏的测量工序中,根据预定时间的压力下降值进行有无泄漏的判定,并在每单位时间的压力下降值大于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在该时刻有泄漏。
全文摘要
低价且小型,能自动且高精度地进行被测量物的泄漏判定。泄漏判定的测量动作按照加压工序、平衡工序、测量工序、排气工序的顺序进行。在加压工序中,自动估计被测量物(2)的容积数据。该容积数据的自动估计不是在加压开始的过渡状态下进行,而是暂时停止加压,在内窥镜(2)内和包含表压传感器(17)的管路(13)内的压力大致变得均匀后,使用表压传感器(17)测量压力,从而估计以内窥镜(2)为首的被测量物的容积。并且,在测量工序中,根据该容积数据和使用表压传感器所计量的规定时间内的压力下降值,判定位于预设定的特性区域的哪个部分,判定泄漏状态。这里,根据需要,将来自表压传感器(17)的输出进行放大来观测。
文档编号A61B1/00GK1849505SQ20048002634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2日
发明者后町昌纪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