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69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疗用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注射器,特别是涉及提高注射器的广泛使用性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所谓注射筒等的医疗用注射器,制造出多种类型的,例如,设计出为了与特定的口牢固地连接而具备锁紧机构的注射器。
更具体地说,如图8(a)所示,注射器1500这样构成,圆筒状的吸引部(ルア一部)1541从收容药液1510的注射器本体部1521的端部延伸出来,在设在该吸引部1541的大致中央的阶梯部1543和前述注射器本体部1521的端部之间,嵌插有圆筒状的锁紧螺母1530,在前述注射器本体部1521的开口部,插入有柱塞1550。
混注口1200,在成为输液管等的流路的口本体部1201的侧面,成为上述注射器1500的吸引部1541的插入处的、橡胶制的阀体1204,内接并被夹持在圆筒状的罩本体部1202内。
另外,在上述罩本体部1202上,刻设有与上述锁紧螺母1530相螺合的螺丝部1203。
如果要将上述注射器1500连接在混注口1200上,实施连接的人在不能目视吸引部1541的状态下,一面将该吸引部1541插入上述阀体1204的狭缝,一面紧固锁紧螺母1530。
其中,将具有使用上述锁紧螺母1530等连接辅助件,从而使注射器和混注口等注射器的连接对象器具不会简单地脱离的锁紧机构的称为吸引锁紧式(ルア一ロツクタイプ)。
与此相对,将成为注射器和注射器的连接对象器具可以简单地插拔的结构的称为吸引滑动式(ルア一スリツプタイプ)。
更具体地说,吸引滑动式的注射器,例如,在没有锁紧螺母1530等连接辅助件这一点上与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不同。
另外,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例如,在没有设置与锁紧螺母1530相对应的螺丝部等嵌合部这一点上与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不同。
通常,以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和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组合,或者,吸引滑动式的注射器和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组合的方式来使用。
具备这样的连接辅助件的注射器,如图9所示,由于锁紧螺母1530覆盖隐藏吸引部1541,因此要将注射器1500连接在混注口1200上的人,在将吸引部1541前端插入到阀体1204的孔内时,由于以通常的操作姿势,是在看不见它们的状态下实施上述插入,因此存在不能顺利地插入,到插入完成要花费一定时间的问题。
在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上,设想的是注射器的迅速插拔,如上述那样在注射器的插入时花费时间,是很不理想的。
进而,在医疗现场,还有一起使用两个式的混注口的情况,因此如图9(a)以及(b)所示,还考虑到以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和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组合来使用的情况。
在这样将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和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成对地使用的情况下,虽然在功能方面作为注射器能简单地从混注口取下的滑动式来使用,但以这样的组合来使用的情况,是原来没有设想的使用方法,因此如图10(a)以及(b)所示,例如,在要将注射器1500插入混注口1210时,存在混注口1210的罩本体部1202和注射器1500的锁紧螺母1530干涉而不能连接的情况。
这样,具备连接辅助部件的注射器的广泛使用性的问题,从需要迅速且正确的应对的医疗现场的要求来看,希望尽快得到改善。
进而,在实际的医疗现场中,存在作为吸引部的连接对象的混注口、针体的插孔、导管的端部的连接形态并存有吸引滑动式以及吸引锁紧式这2种连接式样的根本性问题。
即,在输液回路、血液回路等中,通过将导管(管道)、混注口等连接部件一体化,如果相对于这些连接部件,注射器的连接式样是固定的,就存在用连接式样不同的部件,相互不能连接的情况。这样的状况,在要求迅速处理的医疗现场是很不理想的,另外,对于操作者细心检查连接式样是否相一致这样的准备,必须付出多余的人手、时间和注意。
进而,近来考虑到安全性等,也出现了将固定性良好的吸引锁紧式作为固定式样而在原则上倡导的举动,但不是法制化的,可以预测并存状态依然持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研制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受成为注射器的连接对象的连接对象物有无锁紧机构的影响,可以没有不良状况地与该连接对象物连接的、广泛使用性高的注射器。在此,连接对象物,是插入注射器的吸引部来进行连接的部分,主要指口、导管端部、针插座(針基)等。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医疗用注射器,以可以滑动或脱离的方式设有在连接时提高吸引部的保持力的筒状的连接辅助部件。
在选择了吸引滑动式、吸引锁紧式的任一个时,通过将辅助部件滑动或脱离/安装在预定的位置上,可以实现与该预定的连接式样相对应的连接。因此,能够以不产生在以往的注射器中由于连接式样是固定的而产生的漏洞(处理的延迟性、处理准备的烦杂性等)的方式,迅速地进行处理。
所谓的可以滑动的构成,可以列举以维持卡合状态的同时、可以在吸引部前端附近的第1位置和远离前述吸引部前端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滑动设置在前述吸引部或本体部上的结构。
如果更详细地说明该构成,就是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注射器,它是具备在连接时提高插入连接对象物中的吸引部的保持力的筒状的连接辅助部件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连接辅助部件,以可以在吸引部前端附近的第1位置和远离前述吸引部前端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滑动设置在前述吸引部或本体部上;当前述连接辅助部件移动到了前述第2位置时,吸引部前端露出。
通常,连接辅助部件,是在吸引部前端附近与连接对象物卡合的部件,在作为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使用时,当要提高前述保持力时,通过使其移动到第1位置,可以实施前述卡合,进而,在实施前述连接时,通过使连接辅助部件移动到第2位置,可以提高进行前述连接的部位的目视确认性,从而可以实施迅速的连接。
进而,在作为吸引滑动式的注射器使用时,可以避免前述连接辅助部件和前述连接对象物(口)的干涉,因此可以没有不良状况地使用,并可以提高注射器的广泛使用性。
另外,最好在前述吸引部或前述本体部上设有当前述连接辅助部件移动到前述第1位置时与前述连接辅助部件触接的抵接部,以便抑制从前述第1位置向前述吸引部前端侧的移动。
由此,在将吸引部插入连接对象物内的状态下,通过将连接辅助部件和连接对象物卡合,可以将注射器和连接对象物的相对位置固定。
另外,最好前述滑动设置,通过将前述吸引部或前述本体部嵌插在设于前述连接辅助部件的贯通孔内的方式来实现;前述抵接部,是设在前述吸引部或前述本体部的外周上的大径部,在其表面刻设有螺旋槽。
由此,当越过抵接部而实施前述嵌插时,只要使连接辅助部件一面沿着前述螺旋槽旋转一面嵌插即可,因此可以减轻操作者的负担。
另外,最好前述连接辅助部件,在前述第2位置以至少不会因自重而落下程度的保持力被嵌合在前述吸引部或前述本体部上。
由此,当使连接辅助部件移动到第2位置时,连接辅助部件和吸引部或本体部的位置关系被固定,因此不会因自然落下而脱离。
进而本发明,它是具备用于将注射器连接在连接对象物上的锁紧连接器的带锁紧连接器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为如下结构锁紧连接器具备筒状的连接器本体;注射器本体被插通在前述连接器本体内,并且在注射器本体外周面和连接器本体内周面之间夹设有弹性体;注射器本体被前述弹性体的恢复力夹持在连接器本体中。
在此,前述弹性部可以由弹簧体,或弹性材料构成。
在这样的构成中,由于弹性体接触注射器周面以及连接器本体,因此通过弹性体的恢复力,注射器本体被相对于连接器本体夹持,故只要将连接器本体连接在连接对象物上,就可以将注射器本体也固定在连接对象物上。
另外,通过操作者沿着注射器轴方向将外力施加在连接器本体上,锁紧连接器可以在注射器本体的周面上滑动。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
即,例如,如果以将锁紧连接器本体滑动到注射器本体的后端的方式进行前述滑动操作,可以一面用弹性体的恢复力将注射器本体夹持在锁紧连接器本体上,一面使注射器本体的前端的吸引部附近露出。由此,吸引部附近相对于外部成为自由的状态,可以用目视很好地确认其前端位置,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向直接连接型口连接,或安装针插座。
另外,如果以将锁紧连接器本体滑动到注射器本体的前端(吸引部侧)的方式进行前述滑动操作,可以一面利用摩擦力相对于注射器本体保持锁紧连接器本体,一面将靠近吸引部的注射器本体周面隐藏在锁紧连接器本体内部。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使用锁紧连接器,例如,可以一面利用形成在锁紧连接器内的螺丝使其向固定连接型的连接对象物(固定连接侧口)螺合,一面很好地将注射器的吸引部连接在该固定连接型的连接对象物上。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它是具备用于将注射器连接在连接对象物上的锁紧连接器的带锁紧连接器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为如下结构,即,锁紧连接器,具有筒状的连接器本体,和形成在该连接器本体的内周面上的突起部,在注射器本体上,在其周面上,具备沿着注射器轴方向形成的往复槽,和与该往复槽连通,并且沿着注射器径方向形成的卡合槽,通过将连接器本体插通在注射器本体上,并其且将连接器本体的突起部嵌合在注射器本体周面的往复槽内,锁紧连接器以可以沿着注射器轴方向往复的方式被保持,同时通过将突起部嵌合在卡合槽内,可以设为将注射器本体和连接器本体卡合在一起。
在此,前述卡合槽,可以与注射器本体的前端侧的前述往复槽连通地设置。
根据上述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只要操作者操作连接器本体,使突起部在沿着注射器轴方向形成的往复槽内滑动,连接器本体便可以相对于注射器本体沿着轴方向往复。
由此,如果使锁紧连接器本体滑动到注射器本体的后端侧,就可以使注射器本体的前端的吸引部附近露出,因此便可以很容易地向直接连接型的连接对象物(口)连接,或安装针插座。
另外,相反如果使锁紧连接器本体向注射器本体的前端侧滑动,可以将靠近吸引部的注射器本体周面隐藏在锁紧连接器本体内部。在该状态下使用锁紧连接器,例如,可以一面使锁紧连接器向固定连接型口螺合,一面将注射器的吸引部很好地连接在该固定连接型口上。
另外,如果操作者操作锁紧连接器,从而使锁紧连接器的突起部配合往复槽而移动,并使突起部嵌合在与之连通的卡合槽内,锁紧连接器一面被保持在注射器本体上,一面被固定了沿着轴方向的移动。因而,可以配合形成卡合槽的位置来约束锁紧连接器的移动,可以抑制摇晃的发生,从而能够可靠地固定锁紧连接器的位置。
再者,如果在注射器前端方向形成这样的卡合槽,可以一面用锁紧连接器覆盖吸引部,一面固定锁紧连接器和注射器本体,因此可以毫无摇晃地将注射器本体连接在固定连接型口上,有望得到可以确保该连接时的稳定性的优点。
接着,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前述所谓的可以脱离的构成,可以列举通过预定的卡合解除操作,使连接器部件从注射器脱离的构成。对该预定的卡合解除操作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医疗用注射器,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它是具备在连接时,提高被插入连接对象物的吸引部的保持力的筒状的连接辅助部件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为如下结构前述吸引部以及前述连接辅助部件中的一方,在被大径部夹持的位置具有外径小于该大径部的小径部;另一方具有在其主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1开口部的第1部件,和在其主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2开口部的第2部件;这两个部件,使主面彼此接近或接触地相对置,并且,这两个部件的至少一方相对变位,由这两个部件的开口部彼此重合而形成的表观上的孔,变化为前述大径部可以插通的第1尺寸、和前述大径部不能插通的第2尺寸。
在安装时,通过使前述第1部件和前述第2部件的相对的位置变化,在将前述孔设为第1尺寸,然后将前述吸引部插通在前述孔内直到前述小径部为止后,再次使前述第1部件以及前述第2部件的相对位置变化,并使前述孔为第2尺寸,便不能进行与插通方向反向的拔脱,前述吸引部和前述连接辅助部件被卡合在一起。
另一方面,进行与上述操作相反的操作,就可以将吸引部和前述连接辅助部件分离。
因而,可以简单地从前述医疗用注射器的吸引部拔脱前述连接辅助部件。
因此,在将前述连接辅助部件安装在前述医疗用注射器的吸引部上的状态下,可以将本发明的医疗用注射器连接在所谓的吸引锁紧式的连接对象器具上。另一方面,在去掉前述连接辅助部件的状态下,可以很容易地连接在所谓的吸引滑动式的连接对象器具上。
进而,本发明致力于在选择了吸引锁紧式样时,可以简便、迅速地进行向被固定部件的嵌入操作。该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以可以旋转的方式具有在连接时提高吸引部的保持力的筒状的连接辅助部件。
并且,在该注射器中,前述连接部件可以简便、迅速地进行来自于吸引滑动式样的切换,进而,可以滑动或脱离。


图1(a)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引锁紧式注射器的插入混注口前的状态的图。(b)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引锁紧式注射器的插入混注口后的状态的图。(c)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锁紧后的状态的图。
图2(a)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引滑动式注射器的插入混注口前的状态的图。(b)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吸引滑动式注射器的插入混注口后的状态的图。
图3(a)是展示将锁紧螺母部插入延出部之前的状况的图。
(b)是展示将锁紧螺母部插入延出部的状况的图。
(c)是展示将锁紧螺母部插入延出部后的状况的图。
图4是展示提高锁紧螺母部向延出部的插入容易性的锁紧螺母部贯通孔形状的一例的图。
图5(a)是说明插入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前的第2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图。
(b)是说明插入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后的第2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图。
(c)是说明锁紧后的第2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图。
图6(a)是说明插入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前的第2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图。
(b)是说明插入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后的第2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图。
图7是展示用螺母以外的部件实现注射器的锁紧机构的一例的图。
图8(a)是说明插入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前的以往的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的图。
(b)是说明插入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后的以往的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的图。
(c)是说明以往的吸引锁紧式的锁紧后的注射器的图。
图9(a)是说明插入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前的以往的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的图。
(b)是说明插入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途中的以往的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的图。
(c)是说明以往的吸引锁紧式的插入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后的注射器的图。
图10是说明将以往的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向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插入时发生的不良状况的图。
图11(a)是展示第3实施方式的、锁紧部安装前的注射器的图,(b)是展示第3实施方式的、将安装了锁紧部后的注射器连接在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上的样子的图。
图12是展示第3实施方式的、操作时的锁紧本体部和滑动板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3是展示第3实施方式的、将解除了锁紧部的安装后的注射器连接在吸引滑动式的注射器上的样子的图。
图14是展示第3实施方式的、锁紧部的滑动板形状的变形例的图。
图15是展示第4实施方式的、操作时的锁紧本体部和滑动板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6是展示第5实施方式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图。
图17是展示连接在固定连接型口上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图。
图18是展示连接在直接连接型口上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图。
图19是展示连接在针插座上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图。
图20是展示第5实施方式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图。
图21是展示连接在固定连接型口上的第6实施方式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图。
图22是展示连接在直接连接型口上的第6实施方式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图。
图23是展示连接在固定连接型口上的第7实施方式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图。
图24是第7实施方式的注射器本体的外观图。
图25是展示连接在直接连接型口上的第7实施方式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图。
图26是展示以往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图。
图27是展示第8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可以实现使锁紧连接对应的连接器部件相对于注射器本体滑动,或者使其从注射器本体脱离的方式,实现吸引滑动式、吸引锁紧式双方的连接样态的发明。作为滑动式,可以列举在吸引基部附近实现的、和在注射器筒本体部中实现的,双方都在滑动前后以及滑动时,保持连接器部件和注射器的卡合状态,不会脱离,因此可以达成良好的操作性。作为使其脱离的,设计通过预定的卡合解除操作,可以使连接器部件从注射器脱离的结构。由此,在不需要连接器部件时,用简便的操作就可以从注射器取下连接器部件;在需要连接器部件时,便可以简便、迅速地安装。进而,本发明,提供具备在将锁紧部件安装在注射器上的状态下,锁紧部件转动的特征的注射器。在玻璃制的注射器中,有这种结构的,但作为在最近的医疗现场成为主流的塑料制的注射器,是新颖并且独特的,因此其实用方面的利用价值极高。通过锁紧部件转动,可以用一只手操作简便·迅速地进行锁紧部件的固定。进而,本发明,提供具备可以更简便、迅速地进行锁紧部件的安装的导引槽(导引部)的注射器。在选择吸引锁紧式样的情况下,必须安装锁紧部件,但由于具有导引槽,因此便可以简便、迅速地进行安装。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医疗用注射器的第1至第8的各实施方式。再者,下述各实施方式,是一例,当然发明的范围所能包括限度的变形、改良技术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
(第1实施方式)图1(a)、(b)以及(c),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图。
注射器1100,是在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以及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的任意一个上都可以迅速地插拔,并且预先封入了药液1110的预充注射器(プレフイルドシリンジ)注射器。
该注射器1100,在将药液1110填充在圆筒状的注射器部1120内后,由柱塞部1150密封,在注射器部1120的一端插设有锁紧螺母部1130。
注射器部1120,从筒状的注射器本体部1121的一端(以下,称为“第1端”)延伸出筒状的延出部1140,在与第1端相反一侧的端部(以下,称为“第2端”)配设有凸缘部1121a。
延出部1140,在上述第1端上连接有圆筒状的第1吸引部1144,进而,从没有进行该连接的第1吸引部1144的另一方的端部延伸出圆筒状的第2吸引部1141,在第2吸引部1141的大致中央沿一周设有大致筒状的挡块部1143。
该挡块部1143,大致呈圆锥形,更具体地说,第2吸引部1141的前端部所在一侧的径d1’比第1吸引部1144所在一侧的直径d1细,进而,在其外周表面上,刻设有螺旋槽。
另外,如果将第1吸引部1144的外径设为d2,将第2吸引部1141的外径设为d3,则是d1>d2>d3的关系。
锁紧螺母部1130,是由用于与混注口等器具卡合的软质的树脂材料构成的有底圆筒状的螺母,在底面的圆筒中心设有内径d4的贯通孔。
并且,上述延出部1140以可以在上述第1端和挡块部1143之间移动的状态被嵌插在该贯通孔内。
第1吸引部1144、第2吸引部1141以及挡块部1143的位置关系,以当锁紧螺母部1130最靠近上述第1端时,第2吸引部1141前端(最好是挡块部1143)露出的方式被设定。
在此,所谓第2吸引部1141前端或挡块部1143露出的位置,是指连接注射器1100和混注口(1201或1210)的人以通常的操作姿势可以目视第2吸引部1141前端或挡块部1143的位置。
d4的值,设定为当上述贯通孔与第1吸引部1144以及第2吸引部1141的从挡块部1143起的根部侧嵌合时,不使锁紧螺母部1130因自重而落下,而是用人力可以容易地移动程度的值,锁紧螺母部1130,在与第1吸引部1144嵌合的情况下,以及与第2吸引部1141的从挡块部1143起根部侧嵌合的情况下,与第1吸引部1144嵌合的情况下嵌合比较紧。
即,d2以及d3的值,是极为接近d4的值,处于比d4的值稍大的关系,进而,是d4≥d1’的关系。
柱塞部1150,在柱塞本体部1151的一端沿一周设有橡胶制的密封部1152。
混注口1200,是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在成为输液管等流路的口本体部1201的侧面,设有狭缝的橡胶制的阀体1204被内设并夹持在圆筒状的罩本体部1202内,在罩本体部1202的外周刻设有槽部1203。
如图1(b)所示,在将注射器1100连接在混注口1200上时,实施连接的人,通过使锁紧螺母部1130移动到第1吸引部1144,并使第2吸引部1141露出,第2吸引部1141和作为其插入处的阀体1204的狭缝成为可以目视的状态,可以很容易地将第2吸引部1141插入上述狭缝。
这样,在将第2吸引部1141插入了上述狭缝的状态下,可以作为滑动式的注射器以及混注口来使用,进而,为了提高上述连接的保持力,如图1(c)所示,实施上述连接的人,通过在使锁紧螺母部1130下降到第1吸引部1144后,使其旋转从而使锁紧螺母部1130和螺丝槽部1203螺合在一起,可以将注射器1100牢固地固定在混注口1200上。
这时,锁紧螺母部1130,移动到嵌合较松弛的第1吸引部1144的位置,并成为旋转自如的状态,因此操作者用一只手就可以简单地使锁紧螺母部1130旋转,从而使其和螺丝槽部1203螺合在一起。
另外,锁紧螺母部1130,在位于嵌合较困难的第1吸引部1144的位置的情况下,也维持操作者仅用一只手的手指就可以使锁紧螺母部1130旋转以及移动程度的嵌合状态,这就提高了医疗现场的操作性。
另外,如图2(a)以及(b)所示,在将注射器1100连接在没有上述螺丝槽部1203的滑动式的混注口1210上时,实施连接的人,通过在使锁紧螺母部1130移动到第1吸引部1144的状态下直接将第2吸引部1141插入阀体1204的狭缝,就可以一面以目视确认一面进行连接操作。
这时,如图3(c)所示,通过使锁紧螺母部1130移动到第2吸引部1141的上端,将上述贯通孔和第2吸引部1141的嵌合设定为适度的紧度,因此将锁紧螺母1130位置性固定。
进而,在挡块部1143露出的状态下,即便在罩本体部1202的外径比锁紧螺母部1130的内径大的情况下,由于罩本体部1202和锁紧螺母部1130离开距离,因此它们不会相互干涉而妨碍上述插入。
(锁紧螺母部的向延出部的插入方法)在将锁紧螺母部1130安装到注射器1120上时,将注射器1120的延出部1140插入锁紧螺母部1130的贯通孔内。
这时,如图3(a)以及(b)所示,进行上述插入的人,在越过挡块部1143而插入锁紧螺母部1130时,通过一面按压锁紧螺母部1130一面使其沿着设在挡块部1143的外周上的螺丝槽部1203旋转,不用太大的力就可以插入。
如上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100,由于锁紧螺母部1130移动到第2吸引部1141露出的位置,进而被保持在不会因自重而落下的程度,因此与以往的吸引滑动式的注射器同样地,在向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1210的连接中,进行连接的人可以将第2吸引部1141前端迅速地插入作为插入处的阀体1204的狭缝内。
另外,在向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1200的连接中,与向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1210的连接同样地,通过在迅速地将第2吸引部1141前端插入作为插入处的阀体1204的狭缝内后,使锁紧螺母部1130移动到混注口1200的螺丝槽部1203并拧紧,可以将混注口1200和注射器1100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再者,为了使锁紧螺母部1130的向延出部1140的插入变得容易,如图4所示,也可以在锁紧螺母部1130的贯通孔的周围设置狭缝,锁紧螺母部1130可以很容易地越过挡块部1143。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挡块部1143的外周上设有螺旋槽,但这仅仅是一例,也可以不在挡块部1143上刻设螺旋槽。
(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300,与第1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100同样地,是在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以及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的任意一个上都可以迅速地插拔,并且预先封入了药液1110的预充注射器。
如图5(a)所示,注射器1300将药液1110填充在于前端配置了漏斗状的吸引部1340的圆筒状的注射器本体部1321内,由柱塞部1150密封,进而,将圆筒状的锁紧螺母部1330被插设在注射器本体部1321上。
在上述吸引部1340和注射器本体部1321的边界部,存在阶梯部1340a,在吸引部1340的上述边界部附近,刻设有螺旋槽1341。
刻设该螺旋槽1341的目的,与第1实施方式的设在挡块部1143上的螺旋槽同样地,使锁紧螺母部1330的向注射器本体部1321的插入容易。
锁紧螺母部1330,设有贯通孔,将该贯通孔的直径设为d5。
在上述注射器本体部1321的外周的一部分上,存在外径比其他的部位大的大径部1321b,将该大径部1321b的外径设为d6,将其他部位的外径设为d7。
d6的值设定为当锁紧螺母部1330的贯通孔和大径部1321b嵌合时,锁紧螺母部1330不会因自重而落下,而用人手的力可以容易地移动的程度的值。
即,d6的值是极为接近d5的值的值,并处于比d5的值稍大的关系。
锁紧螺母部1330,可以在注射器本体部1321的整个范围上移动,通过与存在于注射器本体部1321的两端的凸缘部1321a和阶梯部1340a相碰,抑制上述移动。
如图5(b)所示,在将注射器1300连接在混注口1200上时,实施连接的人,通过使锁紧螺母部1330移动到大径部1321b,吸引部1340和作为其插入处的阀体1204的狭缝成为可以目视的状态,可以很容易地将吸引部1340插入上述狭缝内。
这样,在单纯地将吸引部1340插入了上述狭缝内的状态下,可以作为滑动式的注射器以及混注口来使用,进而,为了提高上述连接的保持力,如图5(c)所示,实施上述连接的人,通过在使锁紧螺母部1330下降到阶梯部1340a附近后,使其旋转从而使锁紧螺母部1330和螺丝槽部203螺合在一起,就可以将注射器1300牢固地固定在混注口1200上。
在此,锁紧螺母部1330也和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移动到嵌合较松弛的注射器本体部1321的位置,并成为旋转自如的状态,因此操作者用一只手就可以简单地使锁紧螺母部1330旋转,从而使其和螺丝槽部1203螺合在一起。
另外,锁紧螺母部1330,在位于嵌合较紧的注射器本体部1321的位置的情况下,也维持操作者仅用一只手的手指就可以使锁紧螺母部1330旋转以及移动的程度的嵌合状态,这就提高了医疗现场的操作性。
另外,如图6(a)以及(b)所示,在将注射器1300连接在没有上述螺丝槽部1203的滑动式的混注口210上时,实施连接的人,通过在使锁紧螺母部1330移动到大径部1321b的状态下直接将吸引部1340插入阀体1204的狭缝,就可以一面以目视确认上述插入状况一面进行连接操作。
进而,在罩本体部1202的外径比锁紧螺母部1330的内径大的情况下,由于罩本体部1202和锁紧螺母部1330的距离较远,因此它们不会相互干涉而妨碍上述插入。
如上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注射器1300,由于锁紧螺母部1330移动到吸引部1340的前端露出的凸缘部1321a的附近,进而被保持在不会因自重而落下的程度,因此与以往的吸引滑动式的注射器同样地,在向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1210的连接中,进行连接的人,可以将吸引部1340的前端迅速地插入作为插入处的阀体1204的狭缝内。
在此,所谓吸引部1340的前端露出的位置,是指连接注射器1300和混注口(1201或1210)的人以通常的操作姿势可以目视吸引部1340的前端的位置。
另外,在向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1200的连接中,与向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1210的连接同样地,通过在迅速地将吸引部1340的前端插入作为插入处的阀体1204的狭缝内后,使锁紧螺母部1330移动到混注口1200的阶梯部1340a附近,并螺合,可以将混注口1200和注射器1300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再者,在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吸引部1340上刻设有螺旋槽1341,但这仅仅是一例,也可以不在吸引部1340上刻设螺旋槽。
另外,在第1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注射器1100以及1300的锁紧螺母部1130以及1330,设为是用于与混注口等器具卡合的螺母,但这仅仅是一例,不一定是螺母。例如,如图7所示,代替锁紧螺母,也可以使用具有爪部1133a、b的锁紧部1132。
这时,随着注射器侧的锁紧机构的变更,必须将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的卡合部的结构,例如,如图7所示,设为具有2个L字形的槽1231a的混注口1220。
(第3实施方式)(构成)图11(a)以及(b)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注射器的图。
注射器2100,是在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以及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的任意一个上都可以迅速地插拔,并且预先封入了药液2110的预充注射器。
所谓的上述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例如,是图11(b)所示的混注口2200,在成为输液管等流路的口本体部2201的侧面上设置的分支路上,设有狭缝1204a的橡胶制的阀体1204被圆筒状的罩本体部1202所覆盖并夹持,在罩本体部1202的外周上刻设有螺丝槽部1203。
另外,所谓的上述的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例如,是在上述混注口2200中,省略刻设螺丝槽部1203的。
该注射器2100,如图11(a)所示,在将药液2110填充在圆筒状的注射器部2120内后,由柱塞部2150密封,在注射器部2120的一端(作为连接辅助部件的一例的)旋转自如地安装有锁紧部2130。
因此,操作者,用一只手也可以简单地使锁紧部2130旋转,从而使其与螺丝槽部1203螺合在一起。
注射器部2120,从筒状的注射器本体部2121的一端(以下,称为“第1端”)延伸出筒状的吸引部2140,在与第1端相反一侧的端部(以下,称为“第2端”)配设有凸缘部2121a。
吸引部2140,由第1吸引部2144和第2吸引部2141构成,其中位于其根部侧的第1吸引部2144是圆筒状,并且直径是d1,第2吸引部2141是位于前端侧的圆锥状的部件,其前端部的直径d2较小,后端部的直径d3在吸引部2140中是最大的直径,处于d3>d2,以及,d3>d1的关系。
锁紧部2130,是强化注射器2100和口等连接对象器具的连接的可装卸的锁紧机构,在有底圆筒状的锁紧本体部2131上插通有板状的滑动板2132。
锁紧本体部2131,在其圆筒内面上螺刻有螺丝槽,在底面上,设有直径是d4的贯通孔2134,另外,在上述圆筒侧面上,设有开口部形状为矩形的开口部2131a,进而,在该开口部2131a上以可以移动的状态插通有滑动板2132。
再者,以第2吸引部2141可以通过贯通孔2134的方式,d4的值大于d3的值。
滑动板2132,是卡合锁紧部2130和吸引部2140的板,如图12(a)所示,在其大致中央设有贯通孔2132a,进而,在其前端部,设有2个前端向内侧弯曲而弹性变形的棒状的弹性部2132b,在后端部附近,设有表面的一部分隆起的凸部2132c。
(锁紧部的安装方法)如图12(a)所示,滑动板2132,利用弹性部2132b的恢复力,向要从贯通孔2131a脱出的方向(图的左方)被施加力,通过凸部2132c抵接在锁紧本体部2131的内周面A部上而静止。
这时,在剖面A-A’中,由锁紧本体部2131的贯通孔2134和滑动板2132的开口部2131a重合而形成的表观上的孔2131b的大小,是不能使第2吸引部2141插通的程度的大小。
如图12(b)所示,当用手指捏住滑动板2132时,弹性部2132b弹性变形而进入锁紧本体部2131的内侧。
这时,由滑动板2132的贯通孔2132a和锁紧部2130的贯通孔2134重合而形成的孔2131b的大小,如图12(c)所示,是可以使第2吸引部2141插通的大小。
在将第2吸引部2141插入孔2131b后,一旦放松手指,如图12(d)所示,滑动板2132利用弹性部2132b的恢复力而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这时,直径较小的圆筒状的第1吸引部2144,嵌入孔2131b内,即,被滑动板2132和锁紧本体部2131夹持,因此锁紧部2130以沿着圆周方向旋转自如的状态被安装在注射器部2120上。
另外,通过将上述操作以相反的顺序实行,就可以从注射器部2120拔下锁紧部2130。
在将注射器2100连接在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2200上时,通过在注射器部2120上安装锁紧部2130,如图11(b)所示,就可以和以往的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同样地毫无问题地连接。
另外,如图13所示,在将注射器2100连接在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2210上时,通过从注射器部2120取下锁紧部2130,锁紧部2130就不会与混注口2210相互干涉,就可以和以往的吸引滑动式的注射器同样地毫无问题地进行连接。
如上所述,第3实施方式所述的注射器2100,通过用手指捏住滑动板2132使其移动,锁紧部2130就可以简单地进行装卸,因此进行连接的人,就可以根据注射器的连接对象器具的式样,变更为安装了锁紧部2130的形态以及解除了的形态的任意一种。
再者,在第3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滑动板2132上设有贯通孔2132a,但也可以不是贯通孔,例如,如图14的滑动板2432所示,代替贯通孔2132a,也可以是U字状的缺口部2432a,这时,由于在凸部2132c所在的位置上没有部件,因此必须在部件存在的位置上设置凸部2432c。在该图14中,以施加在滑动板2432上的力更均匀的方式,在以中心轴为基准而处于对称位置上的2个部位上设有凸部2432c。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螺刻的螺丝实现锁紧部2130的锁紧机构,但也可以不是螺丝,例如,只要具有爪、突起等代替螺丝用于卡合的结构即可。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虽然在锁紧部2130上设有贯通孔2134以及滑动板2132,在吸引部2140上设有直径局部地变小的第2吸引部2141,但即便使为了卡合注射器2120和锁紧部2130而使用的这些部件的配置,在锁紧部2130和吸引部2140之间逆转,也可以起到与第3实施方式的注射器2100同样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构成)第4实施方式的注射器2500,与之前所述的第3实施方式的注射器2100同样地,可以在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以及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的任意一个上迅速地插拔,与注射器2100的不同点,是锁紧部的构成不同这一点。
如图15(a)所示,锁紧部2330,是强化注射器2500和连接对象器具的连接的可装卸的锁紧机构,在有底圆筒状的锁紧本体部2331上插通有板状的滑动板2332以及滑动板2342。
锁紧本体部2331,在其圆筒内面上螺刻有螺丝槽,在底面的大致中心,设有直径是d5的贯通孔2334,另外,在上述圆筒侧面上,设有开口部形状为矩形的开口部2331a以及开口部2331b。
在开口部2331a以及开口部2331b上,分别以可以滑动的状态插通有滑动板2332以及滑动板2342。
再者,以第2吸引部2141可以通过贯通孔2334的方式,贯通孔2334的直径d5的值,大于第2吸引部2141的后端部直径d3的值。
滑动板2332以及滑动板2342,是卡合锁紧部2330和吸引部2140的板,如图15(a)所示,在各自的大致中央部设有贯通孔2332a以及贯通孔2342a,在各前端部分别设有2个前端向内侧弯曲而弹性变形的棒状的弹性部2332b以及弹性部2332c,在后端部附近,分别设有表面的一部分隆起的凸部2332c以及凸部2342c。
(锁紧部的安装方法)如图15(a)所示,滑动板2332以及滑动板2342,利用弹性部2332b以及2342b的恢复力,分别向要从开口部2331a以及开口部2331b脱出的方向(图的左方)被施加力,通过凸部2332c以及凸部2342c分别触接在位于锁紧本体部2331的内周面的B部以及C部上而静止。
这时,在剖面C-C’中,由滑动板2332的贯通孔2332a以及滑动板2342的贯通孔2342a重合而形成的孔2331b的大小,是不能使第2吸引部2141插通的程度的大小。
如图15(b)所示,当用手指同时捏住滑动板2332和滑动板2342时,弹性部2332b和弹性部2342b弹性变形,从而滑动板2332和滑动板2342进入锁紧本体部2331的内侧。
这时,由滑动板2332的贯通孔2332a以及滑动板2342的贯通孔2342a重合而形成的表观上的孔2331b的大小,如图15(c)所示,是可以使第2吸引部2141插通的程度的大小。
在将第2吸引部2141插入孔2113b后,一旦放松手指,如图15(d)所示,利用弹性部2332b以及弹性部2342b的恢复力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这时,直径较小的圆筒状的第1吸引部2344,嵌入孔2331b内,即,被滑动板2332以及滑动板2342夹持,因此锁紧部2330以沿着圆周方向旋转自如的状态被安装在注射器部2120上。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效果,操作者,用一只手也可以简单地使锁紧部2330旋转,从而使其与螺丝槽部1203螺合在一起。
另外,通过将上述操作以相反的顺序实行,就可以从注射器部2120拔下锁紧部2330。
在如以上那样将注射器2500连接在吸引锁紧式的混注口2200上时,通过在注射器部2120上安装锁紧部2330,就可以和以往的吸引锁紧式的注射器同样地毫无问题地进行牢固的连接。
另外,在将注射器2500连接在吸引滑动式的混注口2210上时,通过从注射器部2120取下锁紧部2330,锁紧部2330就不会与混注口2210相互干涉,就可以和以往的吸引滑动式的注射器同样地毫无问题地连接。
再者,在第4实施方式中,虽然分别在滑动板2332以及滑动板2342上设有贯通孔2332a以及贯通孔2342a,但也可以不是贯通孔,如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例如,也可以代替贯通孔而设置U字状的缺口。
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螺刻的螺丝实现锁紧部2130的锁紧机构,但如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也可以不是螺丝,例如,只要具有爪、突起等代替螺丝用于卡合的结构即可。
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虽然在锁紧部2330上设有滑动板2332以及滑动板2342,在吸引部2140上设有直径局部地变小的第2吸引部2141,但即便使为了卡合注射器2120和锁紧部2330而使用的这些部件的配置,在锁紧部2330和吸引部2140之间逆转,也可以起到与第4实施方式的注射器2500同样的效果。
(第5实施方式)图16是展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的剖面图。在此要说明的是,柱塞3040展示的不是剖面形状,而是通常的侧面结构。
图16所示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3001的构成,大体来分,由预充注射器3002,和作为连接辅助部件的锁紧连接器3020构成。
预充注射器3002,由注射器本体3010、柱塞(也称为推杆或活塞)3040等构成。
注射器本体3010是将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等耐药性良好的材料射出成形而制成的筒状体。其前端侧用顶面部3110封口,在该顶面部3110的中央部突设有中空的吸引部3120。吸引部3120被拉深加工成例如以ISO6/100为基准的圆锥状,容易安装一般的针插座3020。图16中,在吸引部3120前端安装有帽3015。
另一方面,在注射器本体3010的后端侧形成有开口部3012,并以包围它的方式形成有一对凸缘部3013A、3013B。
以下,将沿着注射器本体3010的长度方向的方向称为“轴方向”,将相对于该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径方向”。另外,在轴方向上,将沿着注射器前端侧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沿着注射器后端的方向设为X’方向。
柱塞3040,与注射器本体3010同样地由耐药性良好的树脂材料构成,具有在为了加强的目的而具有十字剖面形状的柱塞本体3042的两端上,形成了沿着径方向具有主面的圆盘状的端部的结构。前述端部的一方是用于操作者以手指推压的推压端部3041,另一方的端部是沿着轴方向插入到注射器本体3010内部的头部3043。
在头部3043的前端配设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密封件3044,该密封件3044与注射器本体3010的内壁紧密地接触。在图中,密封件3044的前端是平面,但也可以用能够与注射器本体3011的顶面3110的内侧紧密地接触的方式,形成为些许的圆锥状。在此,在由密封件3044以及前述帽3020将内部密封的注射器本体3010内部,储存有药剂3100。
在这样构成的预充注射器3002中,在使用时操作者去掉前述帽3020,成为可以吐出药剂3100的状态。然后,操作者通过一面将手指勾在一对凸缘部3013A、3013B上,一面用大拇指等将柱塞3040的推压端部向注射器侧推入,根据其推入量,从吸引部3120前端吐出药剂3100。
在第5实施方式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3001中,作为其特征,在注射器本体3010的周面3011上插通有可以沿着轴方向滑动的作为外套体的锁紧连接器3020。该锁紧连接器3020,是在医疗现场中,作为将注射器连接在输液管系统或采血管系统中的固定连接型口上的连接件等而使用的。
锁紧连接器3020,具体来说如图16的剖面图所示,具有筒状体的连接器本体3021。
连接器本体3021,是将与上述注射器本体3010大致同样的树脂材料射出成形为筒状而制成的。在其前端侧内周面3200B上,形成有可以与外部口螺合的螺丝部3201。另外,在内周面3200B中央附近,接合有与连接器本体3021分体的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
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是将聚丙烯、聚乙烯等具有适度的强度以及弹性恢复力的材料形成为鞍形而制成的,如图16所示,其一端侧作为接合部3032A、3032B,通过粘接剂等与连接器内周面3200B牢固地接合在一起。另一方面,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的另一端侧,从内周面3200B向连接器本体3021的中心轴方向以翘起的方式被放开,由此,上述接合部3032A、3032B以外的部分以该接合部3032A、3032B为支点而构成弹簧部3031A、3031B。该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在内周面3200B上相对于注射器轴方向对称地配设,弹簧部3031A、3031B的相对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以小于注射器本体3010的外径的方式被设定。
再者,在此虽然展示了使用一对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的构成,但不限于该构成,也可以设置2个或其以上的鞍形弹簧体,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内周面3200B上嵌装与连接器本体3020的内径相配合的筒形的弹簧体,用该筒形弹簧体相对于注射器外周面3011以环状接触的方式,夹持注射器本体3010。另外,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也可以与连接器本体3021一体地形成。进而,代替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也可以用带状的板簧,但为了确保与注射器本体3010的接触面,最好使用如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那样,具有能够配合注射器周面3011以较大的面积接触的曲面的弹簧体。
在第5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以上那样在连接器本体3021内部适当配置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只要使注射器本体3010插通连接器本体3021,注射器本体3010被勉强填在一对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的弹簧部3031A、3031B之间,一面以由于鞍形弹性体3030A、3030B的弹性恢复力而不能轻易地脱离的方式被夹持,一面可以使连接器本体3021沿着轴方向(X-X’方向)往复地滑动。弹簧部3031A、3031B的施加在注射器本体3010上的上述弹性恢复力,通过以在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的材料上采用硬质的材料,或者相反采用软质的材料而提高相对于注射器本体3010的紧贴度,进而,缩小弹簧部3031A、3031B的相对面之间的最短距离的方式设定弹簧部3031A、3031B的曲率等,可以进行调整。
再者,只要将连接器本体3021插通到注射器本体3010上一次,以后就不需要将再其分开。
其次,作为第5实施方式的特征,对注射器本体3010和锁紧连接器3020的效果进行说明。图17展示了连接在输液管系统的固定连接型口上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图18展示了连接在输液管系统的直接连接型口上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进而,图19展示了连接在针插座上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
根据具有上述图16所示的构成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3001,作为第一步骤,当操作者首先一面用手指抓住注射器本体3010,一面拿住外周面3200A而使连接器本体3021向注射器前端方向(X方向)滑动时,如图16所示,可以使形成在连接器本体3021的内周面3200B上的螺丝部3201,移动到与注射器本体3010的吸引部3120相对应的位置上。
另外,利用该状态,之后作为第二步骤,如图17所示,只要使上述连接器本体3021的螺丝部3201螺合在固定连接型口3020上,就可以利用锁紧连接器3020内部的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的弹性恢复力牢固地夹持住注射器本体3010,并直接将注射器本体3010的吸引部3120紧密地插入口的密封件3052内。在此,操作者可以从用一只手抓住注射器本体3010的状态,迅速地进行前述螺合所涉及的上述操作。因而,例如操作者可以长期预先将预充注射器3002连接在口3050上,并在稳定性较高的情况下将柱塞3040适当推入注射器本体3010内,并向口3050内部投入需要量的药剂3100。这时,注射器本体3010,由于被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夹持,因此即便在注射器本体3030上施加稍许的力,也不会误从口3050上拔下注射器本体3010。
另一方面,注射器本体3010和锁紧连接器3020也可以进行如下的操作。即,当操作者一面用手指拿住注射器本体3010,一面与前述相反,抓住外周面3200A而使连接器本体3021向注射器后端方向(X’方向)滑动时,如图18所示,成为连接器本体3021在注射器外周面3011上滑动,吸引部3120相对于外部被露出的状态。
在此,在图26(a)所示的以往例中,存在锁紧螺母相对于上述直接连接型的口成为阻碍,并且不能将吸引部连接在前述口上的问题,但由于能够以使锁紧连接器3020在注射器本体3010上不成为阻碍的方式保持它,因此可以一面很好地目视确认注射器本体3010的吸引部3120,一面将其紧密地插入直接连接型口3500的密封件3052内。
进而,通过这样设为将吸引部3120相对于外部露出的状态,如图19所示,可以安装针插座3060。针插座3060是具有配合吸引部3120的形状而形成的由树脂部件构成的插口部3061,作为所谓的注射针而保持针管3062的构成的部分。如图26(b)所示,在吸引部上安装了锁紧连接器就不能去掉的以往的注射器中,锁紧连接器妨碍而操作者很难目视确认吸引部和针插座的位置,操作者有可能因误穿刺而接触到感染细菌,在第5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锁紧连接器3020的位置滑动,可以很容易地目视确认吸引部3120,因此可以简单地进行针插座3060的安装。
在此说明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3001的操作可以逆转且简单地(如果习惯,也可以用一只手)进行,因此由此可以很容易地分别配合锁紧连接器3020的需要时或不需要时,使相对于注射器本体3010的锁紧连接器3020的位置滑动,选择操作性较好的姿势,来投入药剂3100。
再者,在第5实施方式中,虽然展示了在锁紧连接器内周面3200B上配设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的构成,但相反如图20所示,也可以设为在注射器本体3010上配设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利用弹簧部3031A、3031B的弹性恢复力,在推压锁紧连接器3020一侧的状态下连接的构成。
(第6实施方式)图21展示了连接在输液管系统的固定连接型口上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图22展示了连接在输液管系统的直接连接型口上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
在第5实施方式中,展示了在连接器本体3021内部适当配置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用该弹簧体3030A、3030B的弹性恢复力保持注射器本体3010的构成,但在第6实施方式中,在代替上述鞍形弹簧体3030A、3030B,使用弹性环3035这一点上不同。除此之外的构成与第5实施方式相同。
即,如图21所示,在第6实施方式的连接器本体3021的内部,嵌装有由耐磨损性良好的柔软的橡胶材料构成的弹性环3035。弹性环3035具有矩形形状(在此是梯形剖面形状),其外径以稍大于连接器本体3021内径的方式设定,另一方面,内径以稍小于注射器本体3010的外径的方式设定。弹性环3035的外周面,作为接合部37被熔敷或粘接在连接器本体3021的内周面3200B上,以使得不会轻易地从连接器本体3021脱离。
具有这样的结构的锁紧连接器3020,通过相对于注射器本体3010勉强嵌入弹性环3035,以可以沿着轴方向(沿着X-X’方向滑动)滑动的方式被安装。这时,在注射器外周面3011和弹性环3035的内周面36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注射器本体3010被弹性环3035因要收缩而产生的弹性恢复力,和前述摩擦力这两这夹持。
由此,在使用时,当操作者一面用手指拿住注射器本体3010,一面抓住外周面3200A而使连接器本体3021向注射器前端方向(X方向)滑动时,如图21所示,可以使形成在连接器本体3021的内周面3200B上的螺丝部3201,滑动到与注射器本体3010的吸引部3120相对应的位置上。利用这时的状态的结构,只要使上述连接器本体3021的螺丝部3201螺合在固定连接型口3020上,就可以用锁紧连接器3020内部的弹性环3035的弹性施力和摩擦力保持注射器本体3010,并直接将注射器本体3010的吸引部3120紧密地插入口内部的密封件3052内。该螺合所涉及的操作,与实施方式5同样地,操作者可以从用一只手拿住注射器本体3010的状态迅速地进行。因而,与第5实施方式同样地,操作者可以预先将预充注射器3002连接在口3050上,在稳定性较高的情况下将柱塞3040适当推入注射器本体3010内部,并向口3050内部投入需要量的药剂3100。
另一方面,在第6实施方式中,当操作者一面用手指拿住注射器本体3010,一面与前述相反,抓住外周面3200A而使连接器本体3021向注射器后端方向(X’方向)滑动时,如图22所示,成为连接器本体3021在注射器外周面3011上滑动,吸引部3120相对于外部被露出的状态。如果利用这时的状态的结构,由于能够以使锁紧连接器3020在注射器本体3010上不成为阻碍的方式保持它,因此可以一面很好地目视确认,一面将注射器本体3010的吸引部3120紧密地插入直接连接型口3500的密封件3052内。
另外,如果利用该图22所示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3001的方式,可以很容易地目视确认吸引部3120,因此上述针插座3060的安装与以往相比也可以简单地进行。
再者,弹性环3035也可以不固定在锁紧连接器3020上而是固定在注射器本体3010的周面3011上。这时,成为锁紧连接器内周面3200B相对于弹性环3035接触并滑动的结构。
(第7实施方式)图23展示了连接在输液管系统的固定连接型口上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图24展示了注射器本体的外观图。进而图25,展示了连接在输液管系统的直接连接型口上的带锁紧连接器的注射器的构成。
在第7实施方式中,首先如图23所示,在注射器本体3010的外周面3011上,相对于该注射器的轴方向对称地形成有一对诱导槽3130A、3130B。并且,以分别嵌合在该诱导槽3130A、3130B内的方式,在锁紧连接器3020的内周面3200B上形成有肋状突起部3202A、3202B。除此之外的构成与第5实施方式相同。
其中,肋状突起部3202A、3202B是具有沿着注射器轴方向配置的主面的长方体状的突起,与连接器本体3021一体地通过射出成形而形成。该突起部3202A、3202B的尺寸,以其周缘成为能够以适度的摩擦力与注射器本体的诱导槽3130A、3130B嵌合的大小、厚度的方式被设计。再者,突起部3202A、3202B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与诱导槽3130A、3130B卡合的形状即可。
与此相对,诱导槽3130A、3130B,如图24所示通过将注射器本体3010的外周面3011部分地加工成凹状的方式配设。作为诱导槽3130A、3130B的图形例,可以设为具有沿着注射器轴方向的带状的往复槽3131A、3131B,和以与该往复槽3131A、3131B分别连通的方式,在注射器前端侧,沿着注射器径方向形成的卡合槽3132A、3132B的。往复槽3131A、3131B的宽度,比上述突起部3202A、3202B的厚度稍窄,通过将这两者相互组合在一起产生大于等于一定量的摩擦力。另外,卡合槽3132A、3132B的宽度以及尺寸设定为比突起部3202A、3202B稍小,卡合槽3132A、3132B和突起部3202A、3202B能够相互以适度的咔嗒感卡合。
再者,在图24的构成例中,通过从注射器的前端看使连接器本体3021沿着顺时针旋转,可以使卡合槽3132A、3132B和突起部3202A、3202B卡合在一起。另外,往复槽3131A、3131B不限于直线状,例如也可以描画曲线的方式配设。
根据具有以上的构成的第7实施方式,通过一面将突起部3202A、3202B嵌合在诱导槽3130A、3130B中,一面使注射器本体3010和连接器本体3021相对地滑动,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
即,第一,只要操作者一面用手指拿住注射器本体3010,一面抓住连接器本体3021并使其沿着X方向向注射器前端侧滑动,如图23所示,就可以使形成在连接器本体3021的内周面3200B上的螺丝部3201,滑动到与注射器本体3010的吸引部3120相对应的位置。利用这时的状态的结构,只要使上述连接器本体3021的螺丝部3201螺合在固定连接型口3020上,就可以用在往复槽3131A、3131B和突起部3202A、3202B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保持注射器本体3010和锁紧连接器3020,并将注射器本体3010的吸引部3120紧密地插入口的密封件3052内。进而,当在该状态下,使锁紧连接器3020沿着注射器本体3010的周面,向左右任意一个方向(在图24的例子中是右时针旋转方向)以拧动的方式旋转,突起部3202A、3202B就嵌入卡合槽3132A、3132B内,锁紧连接器3020以及注射器本体3010以适度的咔嗒感锁紧,并毫不摇晃地被固定。
在第7实施方式中,通过伴随这样的锁紧机构的动作,可以预先以较高的稳定性将预充注射器3002连接在口3050上,用较高的稳定性将柱塞3040适当推入注射器本体3010内部,并向口3050内部投入需要量的药剂3100。
另外,第二,在第7实施方式中,操作者通过将前述操作逆转进行,可以得到如下的效果。
具体地说,当操作者使连接器本体3021沿着注射器本体3010的周面,向左右任意一个方向(在图24的例子中是逆时针旋转)旋转时,突起部3202A、3202B从卡合槽3132A、3132B脱离。在该状态下,如果使连接器本体3021向X’方向滑动,突起部3202A、3202B一面在往复槽3131A、3131B中滑动一面向注射器后端侧移动。由此,吸引部3120相对于外部露出,因此如图25所示,可以一面很容易地从外部确认吸引部3120的位置,一面向直接连接型口3500连接。另外,除了向直接连接型口3500连接之外,还可以安装上述针插座3060。
再者,在第7实施方式中,虽然公开了在锁紧连接器3020上形成突起部3202A、3202B,在注射器本体3010上形成诱导槽3130A、3130B,从而使锁紧连接器3020相对于注射器本体3010滑动的构成,但在本发明中,相反在锁紧连接器的内周面上形成具有前述往复槽和卡合槽的诱导槽,在注射器本体的外周面上形成前述突起部,然后将该锁紧连接器和注射器本体这两者组合在一起,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第8实施方式)图27是展示第8实施方式的注射器4100的构成的图。
该注射器4100,如图27(a)所示,由注射器部4120,和可以安装在该注射器部4120的前端侧的锁紧部4130构成,通过锁紧部4130可以将注射器部4120固定连接在带阴圆锥(female taper)的连接器(图未示)上。
注射器部4120,是圆筒状,从其后端侧可以插入柱塞(图未示)。
另外,在注射器部4120的前端侧,形成有插入带有阴圆锥的连接器内的圆锥状的吸引部4121,在该前端圆锥部4121的根部的外周壁面上,用于使锁紧部4130卡合的楔部4122以及缩径部4123被形成为圆环状。
另一方面,锁紧部4130,是包围注射器部4120的前端部分的圆筒状,在其前端侧部分4131上,以可以与带有阴圆锥的连接器的阳罗纹部螺合的方式,在内周面上刻有螺丝槽4131a。
另外,锁紧部4130的后端侧部分4132,具有与注射器部4120的前端部分的外径相同程度的内径,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嵌入上述缩径部4123后与楔部4122卡合的卡合突起部4132a。该卡合突起部4132a,如图27(b)所示,沿着后端侧部分4132的内周面,形成为部分地欠缺的圆环状,其内径d,设定为比上述楔部4122的外径稍小。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将锁紧部4130安装到注射器部4120上时,通过将锁紧部4130沿着注射器轴方向推入,卡合突起部4132a,越过楔部4122后嵌入缩径部4123,并与楔部4122卡合。
再者,如图26(a)所示,最好预先在楔部4122的外周斜面上形成螺丝槽4122a。只要使锁紧部4130旋转,从而使卡合突起部4132a沿着螺丝槽4122a,便很容易越过楔部4122。这时,螺丝槽4122a只形成到楔部4122的前端侧斜面的中部,在后端侧不形成螺丝槽的做法,在一旦嵌入缩径部4123的卡合突起部4132a不容易脱离这一点上较理想。
相对于纵向的螺丝槽4122a的倾斜方向,最好与锁紧部的螺丝槽4131a的倾斜方向相反。在安装了锁紧部之后,将注射器固定在被固定部件上,锁紧部便很难松脱。
缩径部4123的宽度(沿着注射器轴方向的长度)W,设定为比卡合突起部4123a的宽度长。由此,安装在注射器部4120上的锁紧部4130,可以保持卡合突起部4132a卡合在楔部4122上的状态,使其自由地旋转。
根据上述构成,当在带阴圆锥的连接器上装卸注射器4100时,操作者只使锁紧部4130旋转就可以拧入并安装在带阴圆锥的连接器的阳罗纹部上,或者相反可以取下。
因而,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上述的装卸操作,也可以只用一只手就进行装卸操作。进而,在从带阴圆锥的连接器取下注射器4100时,操作者能够以不碰触带阴圆锥的连接器的方式取下。
因此,起到防止不小心将针刺到指尖上或碰触到感染细菌的情况的效果。
另外,在将锁紧部4130拧入并安装到带阴圆锥的连接器上的状态下,注射器部4120被锁紧部4130牢固地固定在带阴圆锥的连接器上。
再者,在从注射器部4120取下锁紧部4130的状态下,当然也可以将注射器部4120使用在吸引滑动式的口等上。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在使用多种式样的连接口的医疗现场所使用的医疗用注射器的制造。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医疗用注射器以可以滑动或脱离的方式设有在连接时提高吸引部的保持力的筒状的连接辅助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可以滑动的结构,是以维持卡合状态的同时、可以在吸引部前端附近的第1位置和远离前述吸引部前端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滑动设置在前述吸引部或本体部上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可以脱离的结构,是通过预定的卡合解除操作使连接器部件从注射器脱离的结构。
4.一种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医疗用注射器以可以旋转的方式设有在连接时提高吸引部的保持力的筒状的连接辅助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连接部件,进而是可以滑动或脱离的。
6.一种医疗用注射器,具备在连接时提高被插入连接对象物中的吸引部的保持力的、筒状的连接辅助部件,其特征在于前述连接辅助部件,以可以在吸引部前端附近的第1位置和远离前述吸引部前端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滑动设置在前述吸引部或本体部上;当前述连接辅助部件移动到了前述第2位置时,吸引部前端露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吸引部或前述本体部上设有当前述连接辅助部件移动到了前述第1位置时,与前述连接辅助部件抵接以便抑制从前述第1位置向前述吸引部前端侧的移动的抵接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滑动设置,通过将前述吸引部或前述本体部嵌插在设于前述连接辅助部件的贯通孔内的方式来实现;前述抵接部,是设在前述吸引部或前述本体部的外周上的大径部,在其表面刻设有螺旋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连接辅助部件,在前述第2位置以至少不会因自重而落下程度的保持力被嵌合在前述吸引部或前述本体部上。
10.一种医疗用注射器,设有在连接时提高被插入连接对象物中的吸引部的保持力的、筒状的连接辅助部件,其特征在于,为如下结构前述吸引部以及前述连接辅助部件中的一方,在被大径部夹持的位置具有外径小于该大径部的小径部;另一方具有在其主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1开口部的第1部件,和在其主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第2开口部的第2部件;这两个部件,使主面彼此接近或接触地相对置,并且,这两个部件的至少一方相对变位,由这两个部件的开口部彼此重合而形成的表观上的孔,变化为前述大径部可以插通的第1尺寸、和前述大径部不能插通的第2尺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以及第2部件,存在于前述连接辅助部件上;前述大径部以及前述小径部,存在于前述吸引部上;前述第2部件,是具有用于与前述连接对象物卡合的锁紧机构的、有底筒状部件;前述第2开口部,穿设在前述第2部件的前述底面上;前述第1部件被弹性体施力,使得前述孔成为前述第2尺寸。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以及第2部件,存在于前述连接辅助部件上;前述大径部以及前述小径部,存在于前述吸引部上;前述连接辅助部件,具备设有用于与前述连接对象物卡合的锁紧机构的、筒状的第3部件;前述第1部件以及前述第2部件分别被弹性体施力,使得前述孔成为前述第2尺寸,并滑动自如地设在前述第3部件上。
13.一种带锁紧连接器的医疗用注射器,具备用于将注射器连接在连接对象物上的锁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为如下结构锁紧连接器具备筒状的连接器本体;注射器本体被插通在前述连接器本体内,并且在注射器本体外周面和连接器本体内周面之间夹设有弹性体;注射器本体被前述弹性体的恢复力夹持在连接器本体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锁紧连接器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弹性体由弹簧体构成。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锁紧连接器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前述弹性体由弹性材料构成。
16.一种带锁紧连接器的医疗用注射器,具备用于将注射器连接在连接对象物上的锁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为如下结构锁紧连接器,具有筒状的连接器本体、和形成在该连接器本体的内周面上的突起部;在注射器本体上,在其周面上,具备沿着注射器轴方向形成的往复槽;通过将连接器本体插通在注射器本体上,并将连接器本体的突起部嵌合在注射器本体周面的往复槽内,由此,锁紧连接器以可以沿着注射器轴方向往复的方式被保持。
17.一种带锁紧连接器的医疗用注射器,具备用于将注射器连接在连接对象物上的锁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为如下结构锁紧连接器具有筒状的连接器本体、和在该连接器本体的内周面上,沿着注射器轴方向形成的往复槽;在注射器本体上,在该连接器本体的外周面上具备突起部;通过将连接器本体插通在注射器本体上,并将注射器本体的突起部嵌合在锁紧连接器的往复槽内,由此,锁紧连接器以可以沿着注射器轴方向往复的方式被保持。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带锁紧连接器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为如下结构,即具备与前述往复槽连通、并且沿着注射器径方向形成的卡合槽,通过将突起部嵌合在卡合槽内,注射器本体和连接器本体被卡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用注射器。本发明的医疗用注射器,是具备提高插入连接对象物中的吸引部的保持力的筒状的连接辅助部件的医疗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前述连接辅助部件可以在吸引部前端附近的第1位置和远离前述吸引部前端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状态下,滑动设置在前述吸引部或本体部上的结构,当前述连接辅助部件移动到了前述第2位置时,吸引部前端露出。
文档编号A61M5/34GK1856335SQ20048002789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5日
发明者本乡奖, 石井成明, 清野隆史, 近藤贤, 国重隆彦, 森本正之, 冲山忠, 植松雷太, 幸毅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Jm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