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腔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0885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鼻腔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腔疾病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由中药制备的治疗鼻腔疾病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腔炎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手术疗法由于痛苦大,有创伤,不易被患者接受。西药如滴鼻净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近期疗效很快,能马上起作用,但是一旦停药,鼻炎又会随即复发,而且西药的副作用比较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萎缩性鼻炎,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口服纯中药制剂治疗鼻炎的药物报导很多,如中国专利93103946,94101473,03128114等,都公开了由中药制取的治疗鼻炎口服药物。这些药物均是以清热解毒、定肺通窍、活血消肿为治疗原则,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也普遍存在着药物作用时间慢,治疗周期长,用药量大,疗效不显著的不足,服药后易产生嗜睡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中药的治疗鼻腔疾病的药物,该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
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的苦参30~60辛夷10~40黄柏20~50薄荷5~10本发明将上述药物制成喷剂使用,具体的制备方法是
a)取苦参、辛夷、黄柏、薄荷加水提取两次,合并滤液;b)用2倍滤液体积的乙醇提取滤液,弃去残渣,浓缩至20℃相对密度为1.02的溶液;c)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混合均匀;d)滴加2%硼酸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5.5~7.5,制得喷剂产品。
本发明中,所述的抗氧化剂是依他酸二钠,防腐剂是尼泊金乙酯。
本发明采用对鼻腔粘膜杀菌、抑菌作用很强的苦参、黄柏和通鼻窍、止流涕的辛夷、薄荷,并配以清臭作用甚佳的抗氧化剂物质组合而成,实践证明对鼻腔内细菌具有一定的杀灭和清除作用,特别是对鼻腔异味、鼻痒、鼻塞和流涕不止效果甚佳,长期使用对鼻炎、鼻窦炎、慢性鼻炎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本发明药物的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只需将适量药物直接喷入鼻孔中即可,不仅省去了口服药物的麻烦,而且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治疗效果直接、显著。本发明药物为纯中药制剂,使用安全,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苦参1500g;辛夷600g;黄柏900g; 薄荷150g。
具体生产方法如下将苦参、辛夷、黄柏、薄荷加入提取罐中,加水煎煮2小时,过滤,残渣再加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残渣,合并滤液;滤液用2倍体积的乙醇提取,弃去残渣,加热浓缩并收集乙醇,得到20℃相对密度1.02的溶液;向溶液中加入1.5g依他酸二钠搅拌30min,再加入0.75g尼泊金乙酯搅拌10min;滴加2%的硼酸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5.5~7.5,装入喷雾瓶中,制得喷剂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腔疾病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的药剂苦参30~60辛夷10~40黄柏20~50薄荷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腔疾病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药剂是喷剂。
3.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鼻腔疾病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取苦参、辛夷、黄柏、薄荷加水提取两次,合并滤液;b)用2倍滤液体积的乙醇提取滤液,弃去残渣,浓缩至20℃相对密度为1.02的溶液;c)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混合均匀;d)滴加2%硼酸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5.5~7.5,制得喷剂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鼻腔疾病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抗氧化剂是依他酸二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鼻腔疾病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防腐剂是尼泊金乙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腔疾病的药物,是以苦参、辛夷、黄柏、薄荷等中药为原料,经提取浓缩后,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制成喷剂。对鼻腔内细菌具有杀灭和清除作用,特别是对鼻腔异味、鼻痒、鼻塞和流涕不止效果甚佳,长期使用对鼻炎、鼻窦炎、慢性鼻炎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发明使用方法简单,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治疗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P11/00GK1923242SQ20051001278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日
发明者张海, 裴志勇, 张亚平 申请人:裴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