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药用组合物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09495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含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药用组合物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药用组合物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属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丹参酮IIA作为中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中的主要成分,由于其肠道吸收差,临床起效慢,故由钱名堃等人将其磺化成水溶性钠盐-DS-201,即丹参酮IIA磺酸钠,先后由上海制药一厂、中药三厂等制成供动物实验与临床使用的注射液。
丹参酮IIA磺酸钠具有较强的抗缺氧、改善心功能、减少血栓形成等作用,能够降低缺血再灌注所产生的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改善心肌线粒体膜的流动性,还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建立的作用。而丹参酮I磺酸钠的药理作用主要为抗菌消炎与雌激素样作用,与丹参酮IIA磺酸钠药理作用大相径庭;丹参酮IIA与丹参酮IIA磺酸钠的药理作用相同,但由于其为脂溶性成分,在水中溶解度差,加热灭菌后易析出沉淀,二者对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均有不良影响。
因此,丹参酮I磺酸钠与丹参酮IIA是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中的两种主要杂质(见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923)-2002)。在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及含有该原料药的制剂中检查丹参酮I磺酸钠与丹参酮IIA的含量限度对控制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质量及含有该原料药的制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及其制剂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已公开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紫外分光光度法(见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923)-2002及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1014)-2002)。而已公开的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中关于丹参酮I磺酸钠与丹参酮IIA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为薄层色谱法(见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923)-2002)。
国家药品标准(试行)(标准号WS-10001-(HD-0923)-2002)中对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的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方法如下
有关物质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酮IIA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1);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2)。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3∶1)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置荧光灯下检视,供试品溶液除红色主斑点外,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品溶液(1)、(2)比较,均不得更深。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25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A),在波长271nm处测定吸收度,按C19H17NaO6S的吸收度(E1cm1%)为767计算,即得。
经研究发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述方法存在以下不足紫外分光光度法作为一种光谱分析法,其不具有分离功能,因此在测定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与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中的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含量时,无法排除原料药与制剂中的其他杂质成分如丹参酮I磺酸钠、丹参酮IIA等对其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因此其测定结果较真实值偏大,存在一定正误差。
另一方面,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查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中的丹参酮I磺酸钠与丹参酮IIA的含量限度时,判定供试品的杂质斑点与规定限度的对照品溶液斑点的相对颜色深浅所采用的为目测方法,该方法受操作者、操作方式及许多诸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重现性较差。同时由于该方法仅是一种目测式限量判定方法,并不能测定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中丹参酮I磺酸钠与丹参酮IIA的准确含量,因此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自身的质量变化,可控性差。
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色谱分析方法,兼具分离和分析功能,能够在有效分离不同组分的前提下,分别测定各单一成分的含量。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见任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IIA磺酸钠与丹参酮I磺酸钠含量的文献报道。这是由于丹参酮IIA磺酸钠与丹参酮I磺酸钠结构较为相似,均为二萜醌磺酸盐形式,极性大,在水中会解离成钠离子和二萜醌磺酸根离子,难以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上保留,无法对其进行测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药用组合物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克服现有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药用组合物难以准确测定丹参酮IIA磺酸钠含量及其有关物质丹参酮I磺酸钠和丹参酮IIA含量限度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含有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丹参酮I磺酸钠与丹参酮IIA磺酸钠的重量百分比不高于4%,丹参酮IIA与丹参酮IIA磺酸钠的重量百分比不高于4%。
其中,所述的注射剂是注射液、粉针剂(无菌粉针与冻干粉针)、大容量静脉注射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固定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水溶性有机溶剂、水和阳离子对试剂组成的混合溶剂;其中,组成流动相的各溶剂的体积百分比为水溶性有机溶剂50%~90%,水10%~50%;流速0.5~2.0ml/min;阳离子对试剂0.2~20mmol/100ml水;检测波长240~280nm。
其中,所述的流动相中阳离子对试剂为烷基取代的季铵盐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R2、R3、R4为烷基,M-表示阴离子I-、Br-、Cl-、OH-、HSO4-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R1、R2、R3、R4为甲基、乙基、丁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M-表示阴离子I-、Br-、Cl-、OH-、HSO4-中的一种。
进一步优选,流动相中阳离子对试剂为四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甲基碘化铵、四甲基硫酸氢铵、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乙基碘化铵、四乙基硫酸氢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四丁基氢氧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硫酸氢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在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中使用阳离子对试剂,使得极性较大、难以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上保留的丹参酮IIA磺酸钠与丹参酮I磺酸钠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其中,所述流动相的混合溶剂中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为甲醇或乙腈,或其他液相色谱中可接受的水溶性有机溶剂。
本发明质量控制方法,当测定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含量时,检测波长为271±2nm;当检查有关物质丹参酮I磺酸钠含量限度时,检测波长为246±2nm;当检查有关物质丹参酮IIA的含量限度时,检测波长为254±2nm;一次进样同时测定原料药和制剂中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含量与检查有关物质丹参酮I磺酸钠和丹参酮IIA的含量限度时,测定波长为240~280nm。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国家药品标准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控制质量时,难以准确测定丹参酮IIA磺酸钠含量及其有关物质丹参酮I磺酸钠和丹参酮IIA含量限度的缺陷,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方法,通过在流动相中使用阳离子对试剂,达到完全分离丹参酮IIA磺酸钠、丹参酮I磺酸钠和丹参酮IIA的效果,并采用紫外检测器分别测定其含量,准确、方便、重现性好,明显优于已公开的国家标准中所采用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与薄层色谱法,实现了对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的有效质量控制,是一种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控性强的方法。


图1是采用本发明条件(甲醇-水(70∶30)(每100mL水中含四丁基氢氧化铵2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0nm)检测的丹参酮I磺酸钠、丹参酮IIA、丹参酮IIA磺酸钠混合对照品的色谱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的色谱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丹参酮IIA对照品的色谱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丹参酮IIA磺酸钠对照品的色谱5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供试品的色谱6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供试品的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但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基于上述技术思想,利用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所做的修改、替换、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对丹参酮IIA磺酸钠进行含量测定并检查其有关物质丹参酮I磺酸钠及丹参酮IIA的含量限度,进而实现对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药用组合物的有效质量控制。
本发明通过如下两种质量控制方法来实现。
质量控制方法1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每100mL水中含阳离子对试剂2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46nm。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适量(自制,经结构确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磺酸钠2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供试品,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磺酸钠的含量限度不超过4%)。
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体积比80∶20)(每100mL水中含阳离子对试剂2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取丹参酮IIA对照品适量(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适量溶解,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2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丹参酮IIA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供试品,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IA的含量限度不超过4%)。
含量测定 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每100mL水中含阳离子对试剂2mmol)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71nm。
测定法 取本品约25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对照品(购自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
质量控制方法2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体积比75∶25)(每100mL水中含阳离子对试剂2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自制,经结构确证)与丹参酮IIA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适量,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及甲醇溶解,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磺酸钠20μg与丹参酮IIA20μ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供试品,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混合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均应不大于各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IA与丹参酮I磺酸钠的含量限度均不超过4%)。
含量测定同质量控制方法1。
具体地,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药用组合物,包括如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液、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冻干粉针剂和无菌粉针剂、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也包括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口服制剂及外用制剂。本发明尤其在上述药用组合物的质量控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质量控制方法中,流动相可以用甲醇或乙腈、水、叔胺(如三辛胺、三乙胺等)组成的混合溶剂,根据本领域常识,选择上述不同的水溶性有机溶剂配比,也能获得良好的分离检测效果,混合溶剂组分与前述相同。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可实现一次进样同时测定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及含有该原料的制剂中两种有关物质丹参酮I磺酸钠和丹参酮IIA的含量,从而达到对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及含有该原料的制剂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
图1是采用本发明条件(甲醇-水(70∶30)(每100mL水中含四丁基氢氧化铵2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0nm)检测的丹参酮I磺酸钠、丹参酮IIA、丹参酮IIA磺酸钠混合对照品的色谱图。从图上可以看出,三者完全基线分离,理论塔板数均大于2000。(丹参酮I磺酸钠保留时间为4.03min、丹参酮IIA保留时间为22.25min、丹参酮IIA磺酸钠保留时间为6.26min)方法学研究结果如下分离度 供试样品用水或流动相溶解后直接进样,样品中其他组分不影响测定,各组分峰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大于1.5,主峰理论塔板数大于2000。
线性与范围 丹参酮IIA磺酸钠检测限为1.5ng,定量限为8ng,当进样量在8ng~320ng范围内时,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12355+4293.9m(A为峰面积,m为进样量,ng),相关系数r=0.9999。丹参酮I磺酸钠检测限为2ng,定量限为10ng,进样量在10ng~400ng范围内时,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14313+3435.6m(A为峰面积,m为进样量,ng),相关系数r=0.9998。丹参酮IIA检测限为2ng,定量限为10ng,当进样量在10ng~400ng范围内时,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5191.4m-3853.7(A为峰面积,m为进样量,ng),相关系数r=0.9999。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日内精密度 测定丹参酮IIA磺酸钠时RSD=0.52%,n=5;测定丹参酮I磺酸钠时RSD=0.81%,n=5;测定丹参酮IIA时RSD=0.82%,n=5。
日间精密度 测定丹参酮II A磺酸钠时RSD=1.23%,n=6;测定丹参酮I磺酸钠时RSD=1.65%,n=5;测定丹参酮IIA时RSD=1.73%,n=5。
日间精密度测定说明本发明的质量控制方法重现性强。
加样回收率 测定丹参酮IIA磺酸钠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0.38%,n=9;测定丹参酮I磺酸钠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3%±0.64%,n=9;测定丹参酮IIA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4%±0.52%,n=9。
由上述方法学研究结果可见,本发明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实用性强,是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药用组合物的质量控制的理想选择。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下操作予以实施。
其中所用的仪器与试药为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SPD-10A),输液泵(LC-10ATVP),紫外检测器(SPD-10AVP),色谱分析柱(C18-ODS,迪马公司),色谱工作站(浙大N-2000)。
甲醇(色谱纯,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纯,Fisher化学试剂公司)四丁基氢氧化铵(上海试剂一厂)四甲基硫酸氢铵(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四丁基硫酸氢铵(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四乙基硫酸氢铵(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十六烷基三甲基硫酸氢铵(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三乙胺(天津化学试剂厂)实施例1 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的有关物质检查与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每100mL水中含四丁基氢氧化铵2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46nm。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适量(自制,经结构确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磺酸钠2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自制),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磺酸钠含量不超过4%)色谱图见图2(丹参酮I磺酸钠保留时间为4.03min)。
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体积比80∶20)(每100mL水中含四丁基氢氧化铵2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取丹参酮IIA对照品适量(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溶解,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2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丹参酮IIA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自制),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IA含量不超过4%)色谱图见图3(丹参酮IIA保留时间为15.85min)。
含量测定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每100mL水中含四丁基氢氧化铵2mmol)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1nm。
测定法 取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自制)约25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色谱图见图4,丹参酮IIA磺酸钠保留时间为6.26min),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对照品(购自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适量,加流动相溶解,配制成每1mL含丹参酮IIA磺酸钠12.5μg的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记录色谱图(色谱图见图5,丹参酮IIA磺酸钠保留时间为6.26min),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测得供试样品中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含量为97.3%。
实施例2 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的有关物质检查与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体积比75∶25)(每100mL水中含四丁基氢氧化铵2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自制,经结构确证)与丹参酮IIA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及甲醇溶解,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磺酸钠20μg与丹参酮IIA20μ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原料药,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混合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各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磺酸钠与丹参酮IIA含量均不超过4%)色谱图见色谱图6(丹参酮I磺酸钠保留时间为3.43min、丹参酮IIA保留时间为17.05min、丹参酮IIA磺酸钠保留时间为5.16min)含量测定 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丹参酮IIA磺酸钠粉针剂的有关物质检查与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体积比50∶50)(每100mL水中含四甲基硫酸氢铵0.2mmol)为流动相,流速2mL/min,检测波长为246nm。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适量(自制,经结构确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磺酸钠2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粉针剂(自制),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磺酸钠含量不超过4%)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60∶40)(每100mL水中含四甲基硫酸氢铵0.5mmol)为流动相,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取丹参酮IIA对照品适量(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溶解,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2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丹参酮IIA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粉针剂(自制),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IA含量不超过4%)含量测定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60∶40)(每100mL水中含四甲基硫酸氢铵1mmol)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1nm。
测定法 取丹参酮IIA磺酸钠粉针剂(自制)约25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对照品(购自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适量,加流动相溶解,配制成每1mL含丹参酮IIA磺酸钠12.5μg的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测得供试样品中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含量为96.3%。
实施例4 丹参酮IIA磺酸钠粉针剂的有关物质检查与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5∶25)(每100mL水中含十六烷基三甲基硫酸氢铵2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自制,经结构确证)与丹参酮IIA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及甲醇溶解,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磺酸钠20μg与丹参酮IIA20μ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粉针剂,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混合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各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磺酸钠与丹参酮IIA含量均不超过4%)。
含量测定 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丹参酮IIA磺酸钠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查与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80∶20)(每100mL水中含四乙基硫酸氢铵20mmol)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为246nm。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适量(自制,经结构确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磺酸钠2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自制),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磺酸钠含量不超过4%)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90∶10)(每100mL水中含四乙基硫酸氢铵20mmol)为流动相,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取丹参酮IIA对照品适量(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溶解,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2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丹参酮IIA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自制),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IA含量不超过4%)含量测定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80∶20)(每100mL水中含四乙基硫酸氢铵20mmol)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1nm。
测定法 取丹参酮IIA磺酸钠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自制)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丹参酮IIA磺酸钠12.5μg的溶液,精密量取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对照品(购自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适量,加流动相溶解,配制成每1mL含丹参酮IIA磺酸钠12.5μg的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测得供试样品中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含量为98.3%。
实施例6丹参酮IIA磺酸钠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查与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80∶20)(每100mL水中含四丁基硫酸氢铵10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50nm。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自制,经结构确证)与丹参酮IIA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适量,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及甲醇溶解,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磺酸钠20μg与丹参酮IIA20μ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自制),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混合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各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磺酸钠与丹参酮IIA含量均不超过4%)含量测定 同实施例5。
实施例7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有关物质检查与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70∶30)(每100mL水中含四丁基氢氧化铵1mmol、十六烷基三甲基硫酸氢铵1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46nm。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适量(自制,经结构确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磺酸钠2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丹参酮I磺酸钠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自制),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磺酸钠含量不超过4%)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80∶20)(每100mL水中含四丁基氢氧化铵1mmol、十六烷基三甲基硫酸氢铵1mmol)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取丹参酮IIA对照品适量(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溶解,加甲醇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2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丹参酮IIA对照品溶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 A磺酸钠注射液(自制),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含丹参酮IIA磺酸钠50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液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供试品中与对照品相同保留时间处的色谱峰面积应不大于对照品的主峰面积。(即丹参酮IIA含量不超过4%)含量测定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体积比70∶30)(每100mL水中含四丁基氢氧化铵1mmol、十六烷基三甲基硫酸氢铵1mmol)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1nm。
测定法 取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自制)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丹参酮IIA磺酸钠12.5μg的溶液,精密量取1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计算峰面积。另取丹参酮IIA磺酸钠对照品(购自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适量,加流动相溶解,配制成每1mL含丹参酮IIA磺酸钠12.5μg的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测得供试样品中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含量为97.3%。
综上,本发明的质量控制方法克服了现有国家药品标准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薄层色谱法控制质量时,难以准确测定丹参酮IIA磺酸钠含量及其有关物质丹参酮I磺酸钠和丹参酮IIA含量限度的缺陷,建立了准确、方便、重现性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对含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的有效质量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其特征在于丹参酮I磺酸钠与丹参酮IIA磺酸钠的重量百分比不高于4%,丹参酮IIA与丹参酮IIA磺酸钠的重量百分比不高于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剂是注射液、无菌粉针、冻干粉针、大容量静脉注射液。
3.一种控制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的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固定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水溶性有机溶剂、水和阳离子对试剂组成的混合溶剂;其中,组成流动相的各溶剂的体积百分比为水溶性有机溶剂50%~90%,水10%~50%;流速0.5~2.0ml/min;阳离子对试剂0.2~20mmol/100ml水;检测波长240~28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相中阳离子对试剂为烷基取代的季铵盐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R2、R3、R4为烷基,M-表示阴离子I-、Br-、Cl-、OH-、HSO4-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R4为甲基、乙基、丁基、十二烷基、十六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M-表示阴离子I-、Br-、Cl-、OH-、HSO4-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中阳离子对试剂为四甲基氯化铵、四甲基溴化铵、四甲基碘化铵、四甲基硫酸氢铵、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氯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乙基碘化铵、四乙基硫酸氢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四丁基氢氧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硫酸氢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的混合溶剂中的水溶性有机溶剂为甲醇或乙腈,或其他液相色谱中可接受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其中,组成流动相的各溶剂的体积百分比为水溶性有机溶剂50%~90%,水10%~5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丹参酮IIA磺酸钠的注射剂的质量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测定丹参酮IIA磺酸钠的含量时,检测波长为271±2nm;当检查有关物质丹参酮I磺酸钠含量限度时,检测波长为246±2nm;当检查有关物质丹参酮IIA的含量限度时,检测波长为254±2nm;一次进样同时测定原料药和制剂中有关物质丹参酮I磺酸钠和丹参酮IIA的含量限度时,测定波长为240~280n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丹参酮II A磺酸钠的药用组合物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其中的药用组合物是由丹参酮II A磺酸钠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辅料和附加剂组成,其质量控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水溶性有机溶剂、水及阳离子对试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测定药用组合物中丹参酮II A磺酸钠的含量并检查有关物质丹参酮I磺酸钠与丹参酮II A的含量限度。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度高,分离度、精密度及重现性良好,优于目前已有的国家药品标准,为含丹参酮II A磺酸钠的药用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文档编号A61K31/343GK1686103SQ200510020468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7日
发明者金辉, 毛声俊, 梁臻, 吴宇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