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抑制SARS致病相关基因orf10的物质的方法

文档序号:109556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筛选抑制SARS致病相关基因orf10的物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筛选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是由冠状病毒(SCoV)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该病症曾经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目前为止人们还不清楚该病毒的致病机理。研究SARS病毒的致病机理成为摆在所有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解析SARS病毒的致病机理对于预防SARS流行、治疗SARS患者、研究SARS药物有着深远意义。
2003年5月该冠状病毒(SCoV)的全基因组测序完成(Marco A.Marra等,Science 300,1399,2003)。根据Paul A.Rota等在Science上发表的预测(Paul A.Rot等,Science 300,1394,2003),本发明人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 Hybrid)技术对冠状病毒(SCoV)可能编码的基因进行研究。中国科学家在2003年9月在Science发表的论文中(Y.Guan等,Science 302,276,2003)提示在人和动物来源SARS病毒株在基因ORF10处有显著差异,提示ORF10基因是致病相关基因。
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ST2)[GeneBankNM_004335]又称HM1.24抗原,最早由Ishikawa等于1995年发现,位于染色体19p13.2,是一个180aa的II型膜蛋白(Ishikawa J,Kaisho T,Tomizawa H,Lee BO,Kobune Y,Inazawa J,Oritani K,ItohM,Ochi T,Ishihara K,等,1995,Genomics 26,527-535)。BST2是一个糖蛋白,在还原条件下分子量约29~33kDa,自然条件下可能是通过二硫键以二聚体形式存在(Ohtomo T,等,1999,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58(3),583-591)。BST2广泛表达于肝,肺,心,胎盘,低表达于胰腺,肾,骨骼肌和脑组织中。目前的研究显示BST2和B细胞前体的生长有关,可能在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的B细胞活化中有作用(Ishikawa J,Kaisho T,Tomizawa H,Lee BO,Kobune Y,Inazawa J,Oritani K,Itoh M,Ochi T,Ishihara K,等,1995,Genomics 26,527-535)。
由于SARS疾病致病性强,易于传播,目前仍然是人类迫切需要攻克的疾病。因此,研究SARS致病相关基因,找出影响其表达的因素,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SARS疾病的目的,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SARS冠状病毒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的人蛋白BST2。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筛选抑制SARS冠状病毒的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的抑制剂的方法,包括步骤(a)在测试组中,向含有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反应体系中添加待筛选的候选物,并检测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情况;(b)将步骤(a)测试组中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情况与未添加候选物的对照组中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情况进行比较,如果测试组中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统计学上弱于(优选显著弱于)对照组,就表明该候选物是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含有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反应体系为酵母双杂交体系。
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酵母双杂交体系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的(a)制备(1)包含ORF10基因的表达载体、(2)包含人BST2基因的表达载体,两种载体上各自含有一个DNA结合域和一个活化域(两个结构域可通过蛋白的桥连功能发生作用),将两种载体共转染酵母细胞;(b)在测试组中,向(a)酵母细胞的培养物中添加待筛选的候选物,并检测DNA结合域和活化域的反应情况;(c)将步骤(b)测试组细胞中DNA结合域和活化域的反应情况与未添加候选物的对照组细胞中DNA结合域和活化域的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如果测试组细胞中DNA结合域和活化域的反应在统计学上弱于(优选显著弱于)对照组,就表明该候选物是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相互作用是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含有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反应体系为含有重组的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溶液。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SARS冠状病毒orf10蛋白的用途,用于筛选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或者筛选促进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促进剂。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相互作用是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人BST2蛋白的用途,用于筛选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或者筛选促进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促进剂。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相互作用是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的用途,用于制备治疗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的药物。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用前面任一所述的方法获得的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物质。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含有有效量的权利要求9所述的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图1为orf10、orf11的电泳图。
图2为orf10的基因分析结果。图2A为SignalP 3.0 Server分析的结果,显示orf10基因含有signal peptide,最大可能切割位点在15和16位氨基酸之间。图2B为SignalP-HMM分析的结果,显示orf10基因含有信号肽(signal peptide),最大可能切割位点在15和16位氨基酸之间。
图3为人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ST2)序列分析结果,根据TMHMM分析,BST2前21aa在膜内,44aa后的部分在膜外。
图4为通过Westen-blot法检测orf10成熟肽、BST2膜外区蛋白的表达情况。图4A为16KD的FLAG-BST2,图4B泳道1为28KD的GST-ORF10,泳道2为26KD的GST,图4C泳道1为16KD的FLAG-BST2,泳道2为阴性对照。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发明人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首次发现人来源冠状病毒(SCoV)编码的orf10蛋白和人BST2蛋白具有直接的相互作用,而动物来源病毒株基因ORF10‘和人BST2蛋白不具有直接的相互作用。而人BST2蛋白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跨膜蛋白,这提示,人来源SARS病毒株的基因ORF10与人BST2的相互作用可能与SARS感染存在密切联系。
具体地,本发明人通过大规模筛选,筛选出与SARS orf10蛋白相互作用的人蛋白BST2。接着,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在人的细胞中验证病毒orf10蛋白与人BST2的作用关系。并且酵母双杂交筛选法和免疫共沉淀法都表明,病毒orf10蛋白与人BST2确实具有直接的相互作用。
本发明人发现,冠状病毒(SCoV)orf10蛋白和人BST2基因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临床后果的重要原因。对冠状病毒(SCoV)orf10蛋白的深入研究潜在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的病理学研究带来突破性进展,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为抗冠状病毒(SCoV)药物的开发提供指导。对BST2基因的深入研究可能对抗冠状病毒(SCoV)药物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如本文所用,术语“冠状病毒(SCoV)”和“SARS冠状病毒”可互换使用,指SARS Coronavirus。
Orf10和BST2基因的研究有着多方面的用途,这些用途包括(但不限于)筛选抑制orf10蛋白和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的抑制剂,从而抑制orf10蛋白和人BST2蛋白的结合,进而减轻或抑制SARS感染。
这些初步筛选出的物质可构成一个筛选库,以便于人们最终可以从中筛选出能够有效治疗SARS的药物。
所述的orf10蛋白和BST2蛋白相互作用的拮抗剂或抑制剂,可以施用于个体,以抑制SARS。通常,可将这些物质配制于无毒的、惰性的和药学上可接受的水性载体介质中,其中pH通常约为5-8,较佳地pH约为6-8,尽管pH值可随被配制物质的性质以及待治疗的病症而有所变化。配制好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途径进行给药,其中包括(但并不限于)肌内、静脉内、或皮下给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如药物组合物),它含有安全有效量的(a)人orf10蛋白和BST2蛋白相互作用的拮抗剂或抑制剂(例如抗orf10蛋白的抗体、orf10反义核酸、与orf10蛋白反应的物质等),以及(b)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这些组合物可以用于抑制SARS。
通常,这类载体包括(但并不限于)盐水、缓冲液、葡萄糖、水、甘油、乙醇、及其组合。药物制剂应与给药方式相匹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被制成针剂形式,例如用生理盐水或含有葡萄糖和其他辅剂的水溶液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制备。诸如片剂和胶囊之类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制备。活性成分的给药量是治疗有效量,例如每天约0.1微克/千克体重-约10毫克/千克体重。
目前,已知DNA序列,将该目的DNA序列引入到各种已知DNA分子(如载体)和细胞中是本领域中的常规技术,一般人员只要根据本发明的提示,都可以方便的进行操作。此外,将各种形式的突变引入到各种DNA分子中也是本领域熟知的技术。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都清楚如何选择适当的载体、启动子、增强子和宿主细胞。
用重组DNA转化宿主细胞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技术。当宿主为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时,能吸收DNA的感受态细胞可在指数生长期后收获,用CaCl2法处理,所用的步骤在本领域众所周知。可供选择的是用MgCl2。如果需要,转化也可用电穿孔的方法进行。当宿主是真核生物,可选用如下的DNA转染方法磷酸钙共沉淀法,常规机械方法如显微注射、电穿孔、脂质体包装等。获得的转化子可以用常规方法培养,表达目的多肽。
在本发明中,检测蛋白与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强弱可采用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比如GST沉降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酵母双杂交系统或免疫共沉淀技术。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采用了酵母双杂交系统来筛选与VRK2相互作用的蛋白。更具体的,在酵母细胞中,一种与DNA-结构域融合的诱饵蛋白与一种与活化域融合的猎物蛋白相互作用,所述猎物蛋白可以是已知的,也可以是从cDNA文库中选出来的。相互作用的成对分子结合于专一的序列模式,从而活化两个独立的报道基因的转录。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采用免疫沉淀技术来验证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的原理是在保持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收获和裂解细胞,从细胞提取液中特异性地免疫沉淀目的蛋白,然后通过电泳等方法分离免疫沉淀物。具有已知特性的蛋白的共沉淀,可采用抗该蛋白的抗体,通过比如western印迹来检测。此外,如果细胞在裂解前用标记物进行过标记,则可通过放射自显影或其它免疫学技术来观察共沉淀的蛋白。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1)本发明首次证实了人来源冠状病毒(SCoV)编码的orf10蛋白和人BST2蛋白具有直接的相互作用,从而提供了通过抑制orf10蛋白和人BST2蛋白的相互作用来治疗SARS的途径。
(2)本发明为预防或治疗SARS疾病提供了新的潜在途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1989)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实施例1冠状病毒(SCoV)orf10基因克隆根据Marco A.Marra等,.Science 300,1399(2003)中所公开的序列(SEQID NO1),进行全基因合成。
SEQ ID NO1ATGAAACTTCTCATTGTTTTGACTTGTATTTCTCTATGCAGTTGCATATGCACTGTAGTACAGCGCTGTGCATCTAATAAACCTCATGTGCTTGAAGATCCTTGTAAGGTACAACACTAG(120bp)实施例2冠状病毒(SCoV)orf10基因分析SARS orf10氨基酸(aa)序列(SEQ ID NO6)MKLLIVLTCISLCSCICTVVQRCASNKPHVLEDPCKVQH(39aa)orf10的基因分析见图2。
以上分析均显示,orf10蛋白的前15aa可能为信号肽(Signal peptide)。orf10成熟肽为24aa(SEQ ID NO2)。
SEQ ID NO2ICTVVQRCASNKPHVLEDPCKVQHSARS orf10 C端分析SARS orf10MKLLIVLTCISLCSCICTVVQRCASNKPHVLEDP SARS orf10MKLLIVLTCISLCSCICTVVQRCASNKPHVL VQH分别选取orf10的C端序列CKVQH和EDPCK,进行序列分析比较。通过比对后发现序列(CKVQH)与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immunoglobulin heavychain constant region)相同。
实施例3筛选与冠状病毒(SCoV)orf10相互作用的蛋白由于蛋白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为了明确冠状病毒(SCoV)orf10的功能及其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的作用,必须确定与冠状病毒(SCoV)orf10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采用Clontech公司的Gal4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筛选。将测序验证的冠状病毒(SCoV)orf10基因克隆到pGBKT 7载体(Clontech)上,以此作为诱饵(bait),通过转化法(transformation)对Human HelaMatchmaker cDNA Library文库(Clontech)进行大规模的筛选。
结果,在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出的33个阳性克隆中,其中有12个克隆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ST2)阳性克隆,且这12个克隆分别编码不同长度的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ST2)基因。即酵母双杂交方法筛选出具有与冠状病毒(SCoV)orf10相互作用的人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ST2)蛋白。
实施例4人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ST2)序列分析人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Homo sapiens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ntigen 2(BST2)),II型膜蛋白,180aa。
TMHMM分析见图3。
BST2前21aa在膜内,44aa后的部分在膜外.
BST2膜外区为136aa(SEQ ID NO3)SEQ ID NO3TIKANSEACRDGLRAVMECRNVTHLLQQELTEAQKGFQDVEAQAATCNHTVMALMASLDAEKAQGQKKVEELEGEITTLNHKLQDASAEVERLRRENQVLSVRIADKKYYPSSQDSSSAAAPQLLIVLLGLSALLQ(136aa)实施例5验证冠状病毒(SCoV)orf10与人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ST2)的相互作用由于酵母双杂交系统本身可能产生假阳性,本发明人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进一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验证冠状病毒(SCoV)orf10与人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ST2)的作用关系。
首先,构建含有GST-tag或Flag-tag的pCDEF真核表达载体,将GST-tag的全长基因克隆到pCDEF载体(参见美国专利US20020076415A1)的BamHI和EcoRI酶切位点中,获得带有GST-tag的重组pCDEF真核表达载体。同样,将flag-tag的全长基因克隆到pCDEF的BamHI和EcoRI酶切位点中,获得带有flag-tag的重组pCDEF真核表达载体。
接着,本发明人将orf10成熟肽基因(SEQ ID NO4)通过SfiI位点克隆入已构建好的带有GST-tag的pCDEF真核表达载体,得到GST-orf10;同时将BST2膜外区基因(SEQ ID NO5)通过SfiI位点克隆入已构建好的带有flag-tag的pCDEF真核表达载体,得到flag-bst2。然后,用上述重组载体转染293T细胞。培养24小时后,离心收集细胞,加细胞裂解液裂解后,离心收集上清上样。分别利用anti-GST、anti-flag的单克隆抗体(Sigma公司),通过Westen-blot法检测orf10成熟肽、BST2膜外区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见图4A,图4B。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个蛋白表达情况良好、表达量稳定。
orf10成熟肽基因(SEQ ID NO4)SEQ ID NO4ATATGCACTGTAGTACAGCGCTGTGCATCTAATAAACCTCATGTGCTTGAAGATCCTTGTAAGGTACAACACTAG(75bp)BST2膜外区基因(SEQ ID NO5)SEQ ID NO5ACCATCAAGGCCAACAGCGAGGCCTGCCGGGACGGCCTTCGGGCAGTGATGGAGTGTCGCAATGTCACCCATCTCCTGCAACAAGAGCTGACCGAGGCCCAGAAGGGCTTTCAGGATGTGGAGGCCCAGGCCGCCACCTGCAACCACACTGTGATGGCCCTAATGGCTTCCCTGGATGCAGAGAAGGCCCAAGGACAAAAGAAAGTGGAGGAGCTTGAGGGAGAGATCACTACATTAAACCATAAGCTTCAGGACGCGTCTGCAGAGGTGGAGCGACTGAGAAGAGAAAACCAGGTCTTAAGCGTGAGAATCGCGGACAAGAAGTACTACCCCAGCTCCCAGGACTCCAGCTCCGCTGCGGCGCCCCAGCTGCTGATTGTGCTGCTGGGCCTCAGCGCTCTGCTGCAGTGA(411bp)
Orf10与bst2相互作用co-ip结果·转染样品flag-BST2GST-ORF10GST·1 ++-·2 +-+本发明人所选用的免疫共沉淀系统中,GST-ORF10蛋白通过anti-GST的单克隆抗体与Protein-G beads(Sigma公司)结合,而用于显色的酶标二抗anti-flag HRP(Sigma公司)与带有flag-tag的BST2膜外区蛋白结合。BST2膜外区蛋白只有在能与ORF10蛋白相互作用、形成紧密复合体的情况下,才能在实验过程中的充分洗涤后,仍存在于beads上,从而被HRP催化的显色反应检测到。简言之,只有当BST2膜外区蛋白和ORF10蛋白相互作用、结合时,免疫共沉淀反应才呈阳性结果。
从图4C可以看出,BST2膜外区蛋白+ORF10(第1泳道),显色有阳性条带出现,阴性对照(第2泳道)BST2膜外区蛋白+GST为阴性。即免疫共沉淀反应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验证了BST2和ORF10D确实具有相互作用。
至此,本发明人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到与ORF10具有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BST2;并通过免疫共沉淀验证了ORF10成熟肽直接与BST2膜外区蛋白相互作用。
实施例6筛选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可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进行。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反应体系的建立步骤参照实施例5。
建立对照组,即建立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反应体系(建立方法参照实施例5),其中不加入候选物质。
建立测试组,即建立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反应体系(建立方法参照实施例5),其中加入候选物质。
测试组中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情况与未添加候选物的对照组中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情况进行比较,如果测试组中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统计学上弱于(优选显著弱于)对照组,就表明该候选物是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序列表<110>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120>筛选抑制SARS致病相关基因orf10的物质的方法<130>054238<160>6<170>PatentIn version 3.3<210>1<211>120<212>DNA<213>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400>1atgaaacttc tcattgtttt gacttgtatt tctctatgca gttgcatatg cactgtagta 60cagcgctgtg catctaataa acctcatgtg cttgaagatc cttgtaaggt acaacactag 120<210>2<211>24<212>PRT<213>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400>2Ile Cys Thr Val Val Gln Arg Cys Ala Ser Asn Lys Pro His Val Leu1 5 10 15Glu Asp Pro Cys Lys Val Gln His20<210>3<211>136<212>PRT<213>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400>3Thr Ile Lys Ala Asn Ser Glu Ala Cys Arg Asp Gly Leu Arg Ala Val1 5 10 15Met Glu Cys Arg Asn Val Thr His Leu Leu Gln Gln Glu Leu Thr Glu20 25 30
Ala Gln Lys Gly Phe Gln Asp Val Glu Ala Gln Ala Ala Thr Cys Asn35 40 45His Thr Val Met Ala Leu Met Ala Ser Leu Asp Ala Glu Lys Ala Gln50 55 60Gly Gln Lys Lys Val Glu Glu Leu Glu Gly Glu Ile Thr Thr Leu Asn65 70 75 80His Lys Leu Gln Asp Ala Ser Ala 6lu Val Glu Arg Leu Arg Arg Glu85 90 95Ash Gln Val Leu Ser Val Arg Ile Ala Asp Lys Lys Tyr Tyr Pro Ser100 105 110Ser Gln Asp Ser Ser Ser Ala Ala Ala Pro Gln Leu Leu Ile Val Leu115 120 125Leu Gly Leu Ser Ala Leu Leu Gln130 135<210>4<211>75<212>DNA<213>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400>4atatgcactg tagtacagcg ctgtgcatct aataaacctc atgtgcttga agatccttgt 60aaggtacaac actag 75<210>5<211>411<212>DNA<213>智人(Homo sapiens)<400>5accatcaagg ccaacagcga ggcctgccgg gacggccttc gggcagtgat ggagtgtcgc 60aatgtcaccc atctcctgca acaagagctg accgaggccc agaagggctt tcaggatgtg 120gaggcccagg ccgccacctg caaccacact gtgatggccc taatggcttc cctggatgca 180
gagaaggccc aaggacaaaa gaaagtggag gagcttgagg gagagatcac tacattaaac 240cataagcttc aggacgcgtc tgcagaggtg gagcgactga gaagagaaaa ccaggtctta 300agcgtgagaa tcgcggacaa gaagtactac cccagctccc aggactccag ctccgctgcg 360gcgccccagc tgctgattgt gctgctgggc ctcagcgctc tgctgcagtg a 411<210>6<211>39<212>PRT<213>冠状病毒(SARS Coronavirus)<400>6Met Lys Leu Leu Ile Val Leu Thr Cys Ile Ser Leu Cys Ser Cys Ile1 5 10 15Cys Thr Val Val Gln Arg Cys Ala Ser Asn Lys Pro His Val Leu Glu20 25 30Asp Pro Cys Lys Val Gln His3权利要求
1.一种筛选抑制SARS冠状病毒的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的抑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在测试组中,向含有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反应体系中添加待筛选的候选物,并检测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情况;(b)将步骤(a)测试组中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情况与未添加候选物的对照组中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情况进行比较,如果测试组中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统计学上弱于对照组,就表明该候选物是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反应体系为酵母双杂交体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互作用是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反应体系为含有重组的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的溶液。
5.一种SARS冠状病毒orf10蛋白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筛选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或者筛选促进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促进剂。
6.一种人BST2蛋白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筛选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或者筛选促进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促进剂。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互作用是orf10蛋白与人BST2蛋白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
8.一种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的药物。
9.一种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获得的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物质。
10.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有效量的权利要求9所述的抑制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抑制冠状病毒Scov的orf10蛋白与人BST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的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抑制剂在制备治疗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的药物中应用。本发明首次证实了人来源冠状病毒(SCoV)编码的orf10蛋白和人BST2蛋白具有直接的相互作用,从而提供了通过抑制orf10蛋白和人BST2蛋白相互作用来治疗SARS的途径。
文档编号A61K38/00GK1959414SQ20051003095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日
发明者王鸿艳, 孙筱清, 吴骏, 罗楹 申请人:上海睿星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