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消痛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269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筋骨消痛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驱风拔寒、除湿散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疗效的筋骨消痛散。
背景技术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病,患者均感患部不同程度疼痛,活动障碍,部分患者还可伴肢体麻木、局部肿胀发凉、放射性疼痛以及头痛头晕等不同症状。该病症多由肝肾亏虚,气血运行阻滞,加之外感风寒,阻遏经脉,阳气不得宣展,气血不畅,脉络受阻,筋脉失养所致,目前为止因内外仍属病因不明的难治之症,有些患者,把强地松,地塞米松当作止痛剂,疼轻少吃,疼重多吃,一至常年不能撤掉,积年累月,致使关节肿胀,强直变形,失去活动能力,给患者家庭带来了巨大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驱风拔寒、除湿散瘀、消肿止痛、温经通络疗效的筋骨消痛散。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组份的药物粉末构成生川乌8-12 白花菜子18-22 生马钱子4-6 闹羊花2-4徐长卿3-6透骨草12-17 赤芍8-12 桃仁13-16肿节风8-12 生南星8-12 白芷13-16 白藓皮14-16骨碎补13-16 细辛3-6 藏茄8-11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粉末是将上述重量份数比药物粉碎过80-100目筛后的粉末。
本发明积极效果如下本发明药物中生川乌性味归经,热、辛、若;生川乌,极毒,制川乌有毒。归心、肝、肾、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半身不遂,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牙痛及阴疽肿毒、疥癣等。临床还可用于麻醉止痛。
白花菜子性味温,辛,苦;小毒。功能主洁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疼痛,采痛,跌打损伤,痔疮。
生马钱子性味归经苦、寒;有大毒。归肝、脾经。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治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咽喉痹痛,口眼歪斜,痿辟,历节风痛。
闹羊花归经辛,温;有大毒。主治驱风,除湿,止痛。为麻醉、镇痛、镇咳、平喘、杀虫药。治风湿顽痹,伤折疼痛,顽痰气喘,外洗治疥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0.6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擦。
徐长卿归经辛,温;有小毒。归肺、胃、肝、肾经。主治镇静,止痛,化湿,解毒。治登山呕吐,晕车晕船,胃痛腹泻,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痛,白带,蛇虫咬伤,水肿腹水,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瘙痒,疟疾等。
透骨草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心、肝经。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消肿通经,软坚。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疮癣肿毒。
赤芍归经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祛瘀止痛。应用用于血滞经闭、痛经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诸证。
桃仁归经辛、苦,平;有毒。归肝、肺、大肠经。主治活血祛痰,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治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咳逆喘急等。
肿节风归经平、辛、苦;有小毒。主治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止痛接骨,抗菌消炎。用法用量内服9~30克,先煎或酒浸。外用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粉,以酒调敷患处;或煎水熏洗。
生南星归经味苦、辛,性温;有毒。归肺、肝、脾经。胆南星味苦微辛。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止痛。治中风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疬,痈肿,跌仆损伤,蛇虫咬伤。
白芷归经辛,温;有毒;归肺,脾,胃经。主治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苦参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应用用于皮肤瘙痒、脓疱疮、疥癣、麻风诸证。
骨碎补归经苦,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肾,活血,止血,续伤。应用用于肾虚腰痛、脚弱、耳鸣、牙痛、久泻;用于跌扑闪挫或金疮,损伤筋骨。
细辛归经辛,温;有毒。归心、肺、肾经。主治祛风,散寒,止痛,温肺涤痰。治风寒头痛,鼻渊,肺寒咳喘,风寒湿性关节痛;外用治牙痛。
藏茄归经苦、辛,温;有毒。归心、肝、肺、脾经。主治镇痛解痉,活血化瘀,止咳平喘。治溃疡病、急慢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胆道蛔虫症、胆石症、头痛、牙痛、咳喘等,并能实施中药麻醉,解有机磷中毒,治疗感染性休克。
本发明配制办法是将治疗需要的药物研碎成粉末,用80一100目细筛筛过,混合拌匀而成。制法简便,剂量可随意增减,药性稳定,储存方便,疗效快捷。且药物粉碎后,接触面积较大,刺激性较强,发泡功效显著,奏效快速。
本发明主要功能是拔寒除湿、追风透骨、祛风散寒、消肿止痛。
本发明主治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颈椎、腰椎、膝关节以及其他部位骨质增生(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妇女月子受风寒引起腰、腿、痛疼麻凉等筋骨痛疼疾病疗效显著。对痛疼、麻木、怕冷、怕风一般用药立即有明显效果。
筋骨消痛散为纯中药配方。临床证明能使长期处于紧张的肌肉放松,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一般使用1-3疗程,局部痛疼、肿胀、麻、木、酸、胀、凉、怕冷、沉等症状即可消失或有明显好转。本方以生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治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闹羊花驱风,除湿,止痛。为麻醉、镇痛;透骨草祛风湿活血,止痛,消肿通经,软坚;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痰,润肠通便,止咳平喘;肿节风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止痛接骨,抗菌消炎;生南星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止痛;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骨碎补补肾,活血,止血,续伤;方中以细辛散寒通窍走表,生川乌和徐长卿可助其祛风除湿止痹痛之效,为止痛要药。藏茄镇痛解痉,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藏茄抗炎作用强度均为氢化可的松的6倍;白花菜子辛散走窜,渗透力强。全方共奏调补气血,温经通络,祛除风湿,强筋壮骨,通窍止痛之功。因为药物是通过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发挥作用,避免了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减轻了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同时又避免了各种消化酶对药物的分解作用,从而提高了药物利用度,故效果理想。
使用方法用温开水把本品调成糊状,贴于患处,药厚0.5厘米,布夹药,贴在患处,每次贴30-60分钟左右,十日一疗程。每用一次“筋骨消痛散”中间间隔10天,第二次用药贴时间30-40分钟左右。
毒副作用本品经大量患者观察无明显副作用,局部用药后可出现红、肿、热、痛、皮肤燥痒及小泡现象,一般3-7天即可消失,不需特殊处理。如皮肤红、肿、痒过重,可在医师指导下抗过敏治疗。
本发明筋骨消痛散,每次用药2日内禁食生冷食物和用凉水洗手脚和患处。贴后剧疼提前揭下,空腹或过饱禁贴。
一般病情轻的患者1-2次(十天为一次即一疗程),即可康复。病情重、顽固时间长患者3-4即可见大效,如治疗2次无效,请主动转其他医疗单位,以免耽误病情。
采用本发明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皮肤燥痒及小泡现象。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发泡疗法在治疗各科疾病中具有简、便、效、廉的优点,在中医传统治疗领域内独树一帜,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对部分疾病的治疗,更有其他治疗方法不能与之媲美的疗效。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研究成果,对其吸收调节机制普遍认为主要在局部和全身两方面,既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有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
(一)局部作用发泡疗法的作用部位是穴位或患处局部,对局部病痛能直达病所,《理瀹骈文》日“切于皮肤,彻于肉理,摄于吸气,融于渗液。”又正如徐大椿所言“若其病即有病所,在皮肤筋骨之间,用膏贴之,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捷”。局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局部药物作用发泡疗法所用的药物都是一些刺激性较强、味厚力猛、有毒之品,它们本身具备的药理作用无疑是治疗作用的前提。它们具有的行气和血、清热解毒、温经通络、通经透肉等作用皆由相应的药物和方药的药效作用而体现,虽然每一种药物和方剂的具体作用机理不同,但都是作用于穴位和表皮,经透皮吸收进入穴位深部,在局部组织器官内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透达腠理,疏畅经脉,调和气血,祛邪扶正,而发挥局部的直接治疗作用。二是局部化学、机械刺激作用发泡疗法所用的药物多是辛温走窜之品,具有一定渗透入皮的能力,若选在三伏天炙治,天气炎热则腠理疏松,药物成分更易进入皮肤。发泡后,皮肤发生了渗出性炎症反应,表皮变薄也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进入皮肤后的有效成分予以局部直接的化学刺激,含有药液的水泡不断刺激穴位,而且水泡内的液体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吸收,从而维持了一个相对较长的化学、机械刺激作用。
(二)全身作用局部药物刺激穴位发泡后产生的机械刺激作用和药物的化学、生物作用,通过经络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等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起到调节作用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1、穴位经络和穴位信息效应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和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穴位和皮部都是经络接受刺激的部位。药从穴位皮腠,入于孔洞脉,再入络脉,继入经脉(血脉),依赖于气血的运行,内达于脏腑,散布全身,从而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认为,十四经脉是微循环集中开放的区带,络脉是较细小的微循环集中开放区带和经脉以外的微循环,穴位是微循环密集开放的集中点。经络现象是人体微循环系统与包围微敌国管的肌肉、支配微循环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穴位的生理学特性有高敏感、低电阻、穴位相对特异性、双向调节性、整体效应及开放性。一方面,药物透过穴位皮部而被吸收,进入血络经脉,随经络输布全身,发挥其调和阴阳、防病治病的药理作用。另一方面,药物对穴位局部有程度不同的物理化学刺激,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而起到纠正脏腑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从而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等治疗疾病的作用。而且这种刺激可以起到与针炙类似但比针炙作用更为持久的治疗效果,通过经络系统反射性地对内脏及病灶组织器官产生调节效应。由此可见,治在局部,而作用在全身;治在体表,而作用在内。
2、透皮吸收效应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还包括皮肤附属器即毛囊、皮脂腺、汗腺、汗管。人体皮肤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药物透入皮肤组织,进而达到血管和皮脂腺和汗管三个途径吸收外界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表皮,一般的药物若能透过表皮,都容易被真皮吸收到人体里,因为真皮有90%是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活跃的血液循环盍药物很快。发泡药物具有一定的透皮吸收效应,主要表现为(1)发送了皮肤通透性,提高了药物穿透力发泡疗法选用的药物均为辛香走窜、药力厚猛之品,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有显著改善皮肤的通艉性,提高药物穿透能力的作用。研究表明,常用的冰片、麝香、白芥子、肉桂、吴茱萸等,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6~8倍。由于发泡疗法是把具有引赤发泡的药物贴于穴位皮肤上,起到一种“微面积的化学性、烧伤性刺激”作用,皮肤病被损伤,则破坏了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可使皮肤吸收作用明显增加。另外,药物外贴,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由5%-15%增至50%,角质层经水合作用后,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药物的透皮率可因而增加4~5倍。同时,还能使皮温上升30℃,起到加快透皮的作用。药物引起皮肤发赤潮红,引起细胞蛋白质可逆性结构变化,以置换皮肤角质层中的结合水,形成一种疏松的组织,增加皮肤的渗透性,导致药物有效成分渗入增强,在这个过程中,局部皮肤中有某种酶与神经系统参与。正如清代名医徐灵胎谓“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2)改善微循环,加速药物吸收利用发泡疗法所用药物如毛莨、斑蝥、白芥子及葱、姜、蒜等引赤发泡、活血化瘀之品和酒、醋等,可使局部血管明显扩张,皮肤发红充血,血流量增加,一方面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加快了药物的运转和利用。
另外,也有人观察到炙后局部皮肤起泡、破溃而后结痂脱落形成瘢痕者疗效明显优于无瘢痕者,认为炙后形成的瘢痕能持续刺激所炙穴位,从而调节脏腑气血,达到治病作用。这样通过药物发泡刺激穴位,一方面药物气味可渗入体内,另一方面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起到了运行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临床疗效本发明药物临床应用15年以来,治疗病例11000例,临床痊愈(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生理曲度恢复正常,恢复工作,6月以内无复发者)7400例,显效(主要症状消失,活动稍有不便,生理曲度基本恢复)2200例,有效(主要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尚不能坚持工作)1100例,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变)300例。总有效率97.3%。
典型病例1、李某某,男,53岁,干部。1年前出现采隐痛,活动及晨起时尤甚,后渐加重,屡治无效。近因疼痛加剧1月就诊。患者自感腰部冷、胀痛难忍,屈伸受限,转侧不利,伴右下肢麻木、冷前。经按摩、热敷后稍舒,入夜时及活动时加剧,天气变冷时尤甚。诊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沉紧。X线片示第2-4腰椎呈唇状骨质增生。辨证属血虚寒凝,经脉痹阻。治宜养血温经散寒,通痹止痛。采用筋骨消痛灵外敷散治疗3次症状恢复,疼痛完全消失,继用3次以资巩固。随访6个月未复发。
2、王某,男,71岁。患腰椎骨质增生症8年,伴坐骨神经痛2年。患者8年前出现久坐腰麻酸痛胀的感觉,但起身活动后症状减轻。随后则出现久坐起身艰难,腰痛如掣,双下肢麻木,活动受限。某医院X线摄片确认为腰椎4、5、6骨质唇样增生并发坐骨神经痛,内服中西药(药名不详)数百剂,症状缓解出院。半年后症状加重以至卧床不起,家属又送至某医院治疗经理疗和内服中药,病性稍见缓解。后病情日益加重。诊见卧床不起,骨瘦如柴,终日哀叫不休,转身则痛不可忍,生活无法自理。诊见舌黯红、苔薄白,脉左关弦紧,两尺沉细。证属肝肾亏损,筋脉拘急,治宜培补肝肾,疏通经脉,佐以活血化瘀。采用筋骨消痛灵外敷散治疗5次症状恢复。
3、刘某,女,62岁,工人。左膝关节疼痛5年,加重1周。患者于5年前始觉左膝关节疼痛阵作,膝关节屈伸不利,劳累后加重,遇热或休息后可缓解,伴膝关节弹响。在本单位职工医院就诊,经X线片示左膝关节可见骨缘唇样改变,关节隙变窄,临床诊断为左膝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期间服消炎痛、芬必得、木瓜丸等及肌注当归注射液、骨宁注射液等治疗,症状稍有缓解。近1周来,左膝关节疼痛明显加剧,行走困难,屈伸不利,遇风寒痛甚。诊见左膝关节局部肿胀,皮色不红,轻度压痛,屈伸时可闻及弹响,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左关弦紧,两尺沉细。采用筋骨消痛灵外敷散治疗3次症状恢复。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筋骨消痛散,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组份的药物粉末构成生川乌8-12白花菜子18-22生马钱子4-6闹羊花2-4徐长卿3-6 透骨草12-17 赤芍8-12 桃仁13-16肿节风8-12生南星8-12 白芷13-16 白藓皮14-16骨碎补13-16 细辛3-6 藏茄8-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筋骨消痛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粉末是将上述重量份数比药物粉碎过80-100目筛后的粉末。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驱风拔寒、除湿散淤、消肿止痛、温经通络疗效的筋骨消痛散,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组份的药物粉末构成生川乌8-12、白花菜子18-22、生马钱子4-6、闹羊花2-4、徐长卿3-6、透骨草12-17、赤芍8-12、桃仁13-16、肿节风8-12、生南星8-12、白芷13-16、白藓皮14-16、骨碎补13-16、细辛3-6、藏茄8-11。本发明主治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颈椎、腰椎、膝关节以及其他部位骨质增生(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妇女月子受风寒引起腰、腿、痛疼麻凉等筋骨痛疼疾病疗效显著。对痛疼、麻木、怕冷、怕风一般用药立即有明显效果。
文档编号A61P29/00GK1730082SQ20051008876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日
发明者王世杰, 丁荣华, 王旭 申请人:王世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