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672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其发病期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有明显的红、肿、热、痛及触痛,疼痛无定处,呈游走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累及外周小关节为主的对称性多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及确切的发病机理尚未明了,目前研究认为T、B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T、B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在本病的病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其所引起的痹痛即为风湿痹痛,由于其痛疼发作期长,且痛无定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其发病系由肝肾亏虚,筋骨失养,风寒湿邪侵袭,痰瘀气滞所致,属本虚标实证。治疗以补益肝肾为主,兼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除湿,健脾化痰。
中医将风湿关节炎统属于“痹病”范畴,“痹”即闭阻不通之意。痹证是指人体正气不足时,外由风寒湿等邪气侵袭,内由痰、瘀、热毒引起经脉闭阻,致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关节肿痛、僵硬、屈伸不利、活动障碍等病证。中医认为风湿疾病的病因“病从风起”,因此,方剂所用药物大多针对风而下药。针对上述原则,有人选用了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益气祛邪等药物进行组合,得到一种中药组合物并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组方,如主药有祛风除寒湿、暖脾补肾,对风湿痛、脾痛关节酸痛有镇痛之功效,其余药物有舒经活血,清热解毒等作用。对其进行了药效学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燥湿祛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作用,用于风湿祛痛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利用草药独特的药性,采用黄柏、苍术、威灵仙、鸡血藤、蜂房、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红花、土鳖虫、没药、乳香、独活、全蝎、蜈蚣、地龙、羌活、桂枝、姜黄,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特定工艺加工而成。
制备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及配比如下(按重量份)黄柏40~120份,苍术40~120份,威灵仙30~90份,鸡血藤40~120份,蜂房20~60份,乌梢蛇30~90份,金钱白花蛇15~45份,蕲蛇10~30份,红花5~15份,土鳖虫5~10份,没药10~30份,乳香10~30份,独活10~30份,全蝎10~30份,蜈蚣5~15份,地龙10~30份,活10~30份,桂枝5~15份,姜黄5~15份。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组成最佳配比为(按重量份)黄柏78.0份,苍术78.3,份威灵仙58.6份,鸡血藤78.0份,蜂房38.8份,乌梢蛇58.0份,金钱白花蛇27.0份,蕲蛇18.7份,红花11.6份,土鳖虫7.5份,没药18.8份,乳香18.8份,独活19.6份,全蝎18.7份,蜈蚣11.5份,地龙20.0份,羌活19.6份,桂枝10.0份,姜黄12.0份。
本发明中所用的乳香、没药以炒制法得到的为佳。
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可以用于丸剂、片剂、胶囊剂等临床常用的剂型。
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如下处方十九味,取苍术、姜黄加水湿润,润透后,水蒸气蒸馏4~8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液再进行一次精馏,精馏挥发油备用。苍术、姜黄药渣与黄柏、鸡血藤、羌活、威灵仙四味加水煎煮2~4次,加水量为6~12倍,时间依次为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苍术、姜黄蒸馏后的水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40(60-70℃)的浸膏,备用。其余金钱白花蛇等十三味粉碎,过筛,备用,取生药粉干混20~60分钟,再加入上述备用流浸膏湿混20~60分钟,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闷润,加入辅料,制成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剂型,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
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所优选的制备工艺为处方十九味,取苍术、姜黄加水湿润,润透后,水蒸气,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液再进行一次精馏,精馏挥发油备用。苍术、姜黄药渣与黄柏、鸡血藤、羌活、威灵仙四味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10、8、8倍,时间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苍术、姜黄蒸馏后的水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70℃)的浸膏,备用。其余金钱白花蛇等十三味粉碎,过筛,备用,取生药粉干混30分钟,再加入上述备用流浸膏湿混30分钟,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闷润,加入辅料,制成制剂。
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药物的发明人在原料药的选择及其配伍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确定了制备本发明药物的原料药组成,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突出疗效优势,实现了配伍组合的增效目的。
下述实验例通过观察本中药组合物治疗风湿镇痛的疗效,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医疗用途。
试验一、本发明药物镇痛(小鼠热板致痛)作用的试验研究1、材料雄性小白鼠,体重18~22g,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CXK-2003-020。
药物本发明药物浓缩液(高浓度2.38g/ml、中浓度1.25g/ml、低浓度0.59g/ml);布诺芬(0.0065g/ml,批号030826);生理盐水。
2、试验方法调节恒温水浴锅水温为(55±0.5)℃,预热10min;每次放1只小鼠到热板上,同时开始计时,记录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选择30s以内舔后足的小鼠做后面实验。
将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0只,分组如下(1)空白组口服生理盐水15ml/kg;(2)阳性对照组口服布诺芬0.0105g/kg;(3)~(5)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口服本发明药物40.500g/kg,20.250g/kg,10.125g/kg。上述各组分别给药三天。
3、结果第4天给药后,测量15min和30min后的痛阈值。超过60s仍不舔后足的记60s。测得的结果见表1表1 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x±s)

注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4、结论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对于小鼠由热板法引起的痛疼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的镇痛效果好。
试验二、本发明药物对大鼠足跖肿胀试验研究1、材料健康SD大鼠,清洁级,雄性,体重250~320g,由山东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受试药物本发明药物,制成1.32g生药/ml的浓缩液。
2、试验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对照组、元胡止痛片组(700mg/kg)、阿斯匹林组(100mg/kg)、止痛胶囊A组(1000mg/kg)、止痛胶囊B组(500mg/kg)。灌胃给药1次/d共3d。
试验如下给药前用于分尺测量每只鼠正常左后肢足跖厚度,作为正常值,同时按6ml/100g灌服常水。并自左后肢足跖中部皮下注射10%蛋清水溶液0.1ml/只,随后给药。各组均在用药0.5、1、2、3h后测其足跖厚度,最后求出每组足肿胀百分率。计算肿胀率。结果见表2。
3、试验结果表2 本发明药物对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n=10,x±s)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P<0.01,***P<0.001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的2个剂量组对鸡蛋清所致大鼠右后足距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都优于阿斯匹林的抑制效果。可见本发中的中药组合物对试验性动物的抗炎作用较强,疗效明显。
试验三、本发明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1、材料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由山东大学试验动物中心提供。
受试药物本发明药物,制成可供小鼠灌胃的最大浓度(3.56g生药/ml)。
2、试验方法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雌雄各半。给药组药物(3.56g生药/ml),一次灌胃0.8ml/20g体重,灌胃前禁食不禁水14h,给药后常规饲养,观察7天;对照组灌胃等量饮用水,其余同给药组。
给药前和给药后的第1、3、5、7天,分别测小鼠食量和体重,数据以x±s表示,结果见表3、表4。
3、结果表3 本发明药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体重变化(g,x±s,n=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4本发明药物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摄食量变化(g,x±s,,n=2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给小鼠灌胃本发明药物后,其体重和摄食量变化差异不大,未出现异常现象。可见本发明药物的毒性小,可以用于临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处方黄柏78.0g 苍术78.3g威灵仙58.6g 鸡血藤78.0g蜂房38.8g 乌梢蛇58.0g 金钱白花蛇27.0g 蕲蛇18.7g红花11.6g 土鳖虫7.5g 没药(炒)18.8g乳香(炒)18.8g独活19.6g 全蝎18.7g蜈蚣11.5g地龙20.0g羌活19.6g 桂枝10.0g姜黄12.0g制法以上十九味,取苍术、姜黄加水湿润,润透后,水蒸气,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液再进行一次精馏,精馏挥发油备用。苍术、姜黄药渣与黄柏、鸡血藤、羌活、威灵仙四味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10、8、8倍,时间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苍术、姜黄蒸馏后的水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70℃)的浸膏,备用。其余金钱白花蛇等十三味粉碎,过筛,备用,取生药粉干混30分钟,再加入上述备用流浸膏湿混30分钟,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闷润,分装,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2处方黄柏78.0g 苍术78.3g威灵仙58.6g 鸡血藤78.0g蜂房38.8g 乌梢蛇58.0g 金钱白花蛇27.0g 蕲蛇18.7g红花11.6g 土鳖虫7.5g 没药(炒)18.8g乳香(炒)18.8g独活19.6g 全蝎18.7g蜈蚣11.5g地龙20.0g羌活19.6g 桂枝10.0g姜黄12.0g制法以上十九味,取苍术、姜黄加水湿润,润透后,水蒸气,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液再进行一次精馏,精馏挥发油备用。苍术、姜黄药渣与黄柏、鸡血藤、羌活、威灵仙四味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10、8、8倍,时间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苍术、姜黄蒸馏后的水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70℃)的浸膏,备用。其余金钱白花蛇等十三味粉碎,过筛,备用,取生药粉干混30分钟,再加入上述备用流浸膏湿混30分钟,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闷润,加淀粉适量,再加入4%羧甲淀粉钠和10%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以85%乙醇制粒,加入少量硬脂酸镁,整粒,压制成1000片。
实施例3处方黄柏78.0g 苍术78.3g威灵仙58.6g 鸡血藤78.0g蜂房38.8g 乌梢蛇58.0g 金钱白花蛇27.0g 蕲蛇18.7g红花11.6g 土鳖虫7.5g 没药(炒)18.8g乳香(炒)18.8g独活19.6g 全蝎18.7g蜈蚣11.5g地龙20.0g羌活19.6g 桂枝10.0g姜黄12.0g制法以上十九味,取苍术、姜黄加水湿润,润透后,水蒸气,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液再进行一次精馏,精馏挥发油备用。苍术、姜黄药渣与黄柏、鸡血藤、羌活、威灵仙四味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10、8、8倍,时间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苍术、姜黄蒸馏后的水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70℃)的浸膏,备用。其余金钱白花蛇等十三味粉碎,过筛,备用,取生药粉干混30分钟,再加入上述备用流浸膏湿混30分钟,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闷润,加入微晶纤维素200g,加淀粉至总量1000g,混匀,制软材,压制成丸,干燥,分装,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黄柏40~120份,苍术40~120份,威灵仙30~90份,鸡血藤40~120份,蜂房20~60份,乌梢蛇30~90份,金钱白花蛇15~45份,蕲蛇10~30份,红花5~15份,土鳖虫5~10份,没药10~30份,乳香10~30份,独活10~30份,全蝎10~30份,蜈蚣5~15份,地龙10~30份,活10~30份,桂枝5~15份,姜黄5~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的黄柏78.0份,苍术78.3,份威灵仙58.6份,鸡血藤78.0份,蜂房38.8份,乌梢蛇58.0份,金钱白花蛇27.0份,蕲蛇18.7份,红花11.6份,土鳖虫7.5份,没药18.8份,乳香18.8份,独活19.6份,全蝎18.7份,蜈蚣11.5份,地龙20.0份,羌活19.6份,桂枝10.0份,姜黄12.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能够制成胶囊剂、丸剂、片剂等临床常用剂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以上十九味,取苍术、姜黄加水湿润,润透后,水蒸气蒸馏4~8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液再进行一次精馏,精馏挥发油备用。苍术、姜黄药渣与黄柏、鸡血藤、羌活、威灵仙四味加水煎煮2~4次,加水量为6~12倍,时间依次为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苍术、姜黄蒸馏后的水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70℃测定为1.20~1.40的浸膏,备用。其余金钱白花蛇等十三味粉碎,过筛,备用,取生药粉干混20~60分钟,再加入上述备用流浸膏湿混20~60分钟,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闷润,加入常规辅料,制成所需剂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以上十九味,取苍术、姜黄加水湿润,润透后,水蒸气,蒸馏6小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液再进行一次精馏,精馏挥发油备用。苍术、姜黄药渣与黄柏、鸡血藤、羌活、威灵仙四味加水煎煮三次,加水量依次为10、8、8倍,时间依次为2、1.5、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加入苍术、姜黄蒸馏后的水溶液,浓缩至相对密度在60~70℃测定为1.30的浸膏,备用。其余金钱白花蛇等十三味粉碎,过筛,备用,取生药粉干混30分钟,再加入上述备用流浸膏湿混30分钟,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喷入挥发油,闷润;加入适宜的辅料,制成所需剂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风湿病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由黄柏、苍术、威灵仙、鸡血藤、蜂房、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红花、土鳖虫、没药、乳香、独活、全蝎、蜈蚣、地龙、羌活、桂枝、姜黄等药味制成,临床可以用于对风湿病的治疗。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K35/56GK1943758SQ200510107859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8日
发明者周小明 申请人:周小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