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97894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药物组合物,尤其是一种以中药超微粉为原料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同时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超微粉碎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粉碎技术。在粉碎过程中,药材受到强烈的正向挤压力和切向剪切力的作用,运用高速、高能量进行粉碎,细胞被挤压、剪切,细胞壁被撕裂、断开,细胞被破碎成碎片或被压破,所得到的粉末粒径一般达300目以上、中心粒径达15~35μm,细胞破壁率达95%以上,“破壁”的药粉其所含化学成分直接暴露出来,与现行中药的药粉(化学成分存在于完整的细胞壁内)相比,产生了“质”的变化,初步的药理实验已证实细胞级超细微粉能明显提高药效,在中药现代化方面有广泛应用。其原理目前初步认为细胞破壁后的超微粉末可以全成分保留其中的各种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形成油/水型或水/油型固态乳化物,细胞级超细微粉易被小肠吸着、停留时间长,利于吸收,同时直接暴露的化学成分及乳化态的全成分易于透膜吸收,大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中药超微粉碎给中药剂型改革和中药现代化带来了一场革命,提高了细胞破壁率、比表面积、有效成分溶出度、生物利用度,能增强药理作用、减少用药量、节省药材和保护药材资源,同时还可改善气味、口感,提高药品质量。虽然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比较多,但都停留在理论水平,该新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是中药复方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能付诸实践者更少。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部分·骨伤科分册》接骨七厘散,由炙乳香、炙没药、当归、土鳖虫、烫骨碎补、硼砂、血竭、煅自然铜及酒蒸大黄九味药组成(其中的乳香(制)即为炙乳香,没药(制)即为炙没药,骨碎补(烫)即为烫骨碎补,自然铜(醋煅)即为煅自然铜,大黄(酒制)即为酒蒸大黄),具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续筋接骨,血瘀疼痛等伤科疾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但还存在如下不足 1、药物含量不精确,波动较大; 2、药物技术含量低,药材服用量大,且方中血竭、土鳖虫、熟大黄、乳香、没药、骨碎补等药材价格均较贵重。
如采用超微粉碎,可减少用药量,节省药材,对降低用药成本有重要意义,尤其适合珍贵稀有中药的粉碎。该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有益尝试,开辟了中成药制剂研究的新领域。


发明内容
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运用超微技术,设计一套新的工艺过程,使老药方产生新效果,以达到提高技术含量、减少服用量、节省药材、方便患者服用的目的。
根据基础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由于超微粉达到了细胞破壁的程度,组织细胞中的各种化学物质的全部释放,必然带来了药用物质基础的改变;因而,与药材普通粉碎相比,超微粉应属于有质的变化的新的药用物质。这一点在发明人随后的动物实验中也得到证实。
此时,本发明的原料药为炙乳香超微粉3~5份、炙没药超微粉3~5份、当归超微粉5~7份、土鳖虫超微粉8~12份、烫骨碎补超微粉5~7份、硼砂超微粉3~5份、血竭超微粉5~7份、煅自然铜超微粉3~5份、酒制大黄超微粉3~5份。
优选后的配比为炙乳香超微粉4份、炙没药超微粉4份、当归超微粉6份、土鳖虫超微粉10份、烫骨碎补超微粉6份、硼砂超微粉4份、血竭超微粉5~7份、煅自然铜超微粉4份、酒蒸大黄超微粉4份。
接下来发明人的思路是超微粉碎是细胞级的粉碎过程,化学成分间直接接触,易发生化学反应,因而要根据各药味的药性特点来分组粉碎;然后根据需要将超微粉加入适宜的辅料,制成所需剂型。
依据以上思路,发明人进行了分析研究,最终制定了如下技术方案 a.取炙乳香、炙没药、当归、土鳖虫、烫骨碎补、硼砂、血竭、煅自然铜及酒蒸大黄混合,粉碎,得药粉;药粉再超微粉碎,制得超微粉; b.将步骤a制得的超微粉,加入药剂常规辅料,制成所需剂型的产品。
在上述工艺中,步骤a中的粉碎方法又可以分为两种,即干法和湿法。
干法粉碎取炙乳香、炙没药、当归、土鳖虫、烫骨碎补、硼砂、血竭、煅自然铜及酒蒸大黄,干燥,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10~100目筛;药粉再用气流粉碎、球磨粉碎、振动磨粉碎或超声粉碎法中的任一或几种方法的组合,制得中心粒径小于30μm的超微粉。
湿法粉碎取炙乳香、炙没药、当归、土鳖虫、烫骨碎补、硼砂、血竭、煅自然铜及酒蒸大黄,干燥,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10~100目筛;药粉加0.5~3倍量适宜的基质分散均匀,再用振动磨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25μm的超微粉。
湿法粉碎中所说的基质可以是大豆油、麻油、花生油、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甘油、1,2-丙二醇、磷脂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以上粉碎过程是达到本发明目的的关键所在,通过超微化粉碎,提高了药材的利用率,提高药效的同时也减小了药材用量,节省了药材,降低了成本,方便了患者。
另考虑到当归、烫骨碎补、酒制大黄为植物药材,植物纤维多、有效成分明确,超微粉碎后,服用量较大,且粉碎能耗偏大,因此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发明人根据各药味的药性及成分特点考虑,又进一步制定了如下技术方案 a.取炙乳香、炙没药、土鳖虫、硼砂、血竭、煅自然铜,混合,粉碎,得药粉;药粉再超微粉碎,制得超微粉; b.其余当归、烫骨碎补、酒制大黄采用适宜的水提或醇提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取干膏超微粉碎,得浸膏粉,备用; c.将步骤a和b制得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药剂常规辅料,制成所需剂型的产品。
这其中的步骤a的粉碎方法,也可以用前述的干法和湿法两种粉碎方法。
粉碎完成后,就可以像做普通制剂一样,将超微粉加入适宜的辅料制成所需剂型了,通常可采用的制剂形式是将超微粉加适量助流剂,制成超微散剂;或将超微粉加适量润湿剂、黏合剂制成丸剂;或将超微粉加适量润湿剂制成超微颗粒;或将超微粉加适量润湿剂制成颗粒,干燥后压片;或将超微粉加适量润湿剂制成颗粒,充填超微胶囊;将超微流膏加入常规的分散基质,制成超微滴丸剂、软胶囊剂和外用贴敷剂。
在研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过程中,为了控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发明人还制定了一套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内容 a、超微粉的显微研究 取超微粉混匀,称取40mg,置50ml容量瓶中,加甘油醋酸试液至刻度,振摇使完全分散、混匀,取一滴置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装置观察。将显微镜视野放大到400倍,随机观察5个视野。每个视野下粒子个数不超过30个,5个视野中,大于75μm者,总计不超过30个,并不得有2个超过100μm。平行制作两个装置进行观察。
b、薄层色谱法对大黄进行检查 取本品制剂1~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再加盐酸2ml,置水浴中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5∶5∶1的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黄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c、薄层色谱法对血竭进行检查 取本品制剂1~5g,加乙醚2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血竭对照药材0.1g,加乙醚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氯仿-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d、薄层色谱法对当归进行检查 取当归对照药材1g,加乙醚1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鉴别c”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正己烷-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e、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竭素高氯酸盐进行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是C18柱。流动相是比例为35∶65的乙腈-0.1%磷酸的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流速为1ml/min。柱温为40℃。理论塔板数按血竭素高氯酸盐峰计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9mg,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3%磷酸甲醇溶液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超微粉0.2~0.8g,精密称定,置10ml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10ml,密塞,精密称定,超声10min,放置至室温,用甲醇补足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发明药物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接骨止痛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续筋接骨,血瘀疼痛等伤科疾病;也可活血化瘀,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为了证明本发明药物制剂在节约药材、提高药效方面的贡献,发明人根据其功能主治,从止痛、消肿、止血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动物药效学实验。
一、基本资料 1、受试药物接骨七厘超微粉(按本发明最优技术方案制得);接骨七厘散鞍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试验动物昆明种小鼠18~22g,雌雄兼用,wistar大鼠,雌雄兼用,200~250g;均由山东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3、试验仪器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热板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研究所。
二、试验内容 试验1小鼠的热板法试验 调节恒温水浴热板温度为55±0.5℃,预热10min。取经筛选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接骨七厘散组、超微粉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将上述小鼠放入热板仪,测定不同时间段(30min、60min、90min、120min)的痛阈值。结果见下表 表1 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接骨七厘散组与超微粉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且超微粉2号组(相当于接骨七厘散1/2剂量),起到减量应用的功效。
试验2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取试验小鼠,随机分组,分别为七厘散组、超微粉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用2%巴豆油按5mg/kg体重于左耳致炎,致炎后1小时,外敷给药。用药后3小时取左右相同部位耳片用电子天平称重,以两侧重量差表示肿胀程度。结果见下表 表2 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下,超微粉1/2剂量组与接骨七厘散对巴豆油所致的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试验3止血试验 取试验小鼠,随机分组,分别为接骨七厘散组、本品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d。末次用药后2小时,距离尾尖2mm处断尾,观察出血时间。结果见下表。
表3 止血试验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试验结果表明,接骨七厘散组与超微粉2号组有明显的止血效果。
试验4活血化瘀试验 取试验小鼠,随机分组,用0.2%戊巴比妥钠ip30mg/kg麻醉,保持试验环境及所给药物恒温(30±0.5℃),将麻醉小鼠放于观察台上,耳廓去毛,并垫耳托,使其平展以便于观察,在耳廓与耳托间滴加液体石蜡,将观察板置于多部位微循环观察系统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记录给药前小鼠耳中动脉第三分支微动脉、微静脉的血管直径及血流速度,作为正常指标,分别在耳廓涂以不同药物;10min后用棉试子轻擦去所涂药物,观察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用药后血管直径及血液流速增加百分率计算公式为血管直径增加%=(用药后血管直径-用药前血管直径)/用药前血液直径×100%;血管流速增加%=(用药后血管流速-用药前血管流速)/用药前血液流速×100%。
表4 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01。
试验结果表明,超微粉组与接骨七厘组对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均有明显的扩张作用,并使血管内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尤其以动脉扩张、动脉血流速增加显著,提示本品有较好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同时提示可以改善股骨头坏死区域的血循环,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试验中,超微粉1/2剂量组与接骨七厘组效果相当,证明了超微粉的明显的药理效果。
试验5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一日内给小鼠灌胃本品制剂85g/kg,相当于临床70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145倍以上,连续观察七天,小鼠一般状况良好,无一死亡,说明本品低毒、安全。
试验6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取Wistar大鼠,试验前稳定7天,观察一般状况体重、进食、粪便、活动等情况均无异常,按体重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与本品制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30只,每笼5只,然后开始给药,按1ml/100g鼠重每天定时灌胃给药。每7天测一次体重并按体重变化调整给药量,连续给药45天,给药期间注意观察动物活动、毛色粪便、进食、体重变化等情况。每周称量一次体重,每周定食、定水,24小时后称剩余量,加入量与剩余量之差即为日食量、日饮水量。给药21天后,禁食不禁水12小时,进行血液学、血生化学检验,每组各取20只动物处死进行病理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余大鼠做10天恢复期观察,复测上述指标。连续给药21天,对大鼠的活动、行为、进食、饮水、毛色、粪尿等一般状况未见显著影响,且无一死亡,大鼠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和重要脏器病理组织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给药结束后经过10天恢复观察,未观察到其它的后遗和继发的毒性作用,提示超微粉制剂用药剂量和用药周期安全、低毒。
由以上药效学试验结果,除证明其治疗作用外,还进一步说明其只需1/2处方量,即可达到甚至超过原处方的效果,说明该药用物质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是一种新的药用物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工艺过程 实施例一 处方乳香(制) 125g没药(制) 125g当归175g 土鳖虫275g骨碎补(烫)175g硼砂125g 血竭 175g自然铜(醋煅) 125g大黄(酒蒸) 125g 制法取乳香(制)、没药(制)、当归、土鳖虫、骨碎补(烫)、硼砂、血竭、自然铜(醋煅)及大黄(酒蒸)鉴定,干燥,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10目筛,粗粉再用振动磨机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30μm的超微粉;加0.5%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分装,即得超微散剂。
实施例二 处方乳香(制) 75g没药(制) 75g 当归125g 土鳖虫225g 骨碎补(烫)125g 硼砂75g 血竭 125g 自然铜(醋煅) 75g 大黄(酒蒸) 75g 制法取乳香(制)、没药(制)、当归、土鳖虫、骨碎补(烫)、硼砂、血竭、自然铜(醋煅)及大黄(酒蒸)鉴定,干燥,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40目筛,粗粉再用振动磨机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30μm的超微粉;将超微粉加羧甲淀粉钠15g,并加淀粉适量,混匀,加水适量作润湿剂,混合均匀,合坨5分钟,制丸条、分粒与搓圆,干燥,打光,分装,即得超微丸剂。
实施例三 处方乳香(制)125g没药(制) 75g 当归130g 土鳖虫 240g骨碎补(烫)160g 硼砂120g 血竭140g自然铜(醋煅) 120g 大黄(酒蒸) 80g 制法取乳香(制)、没药(制)、当归、土鳖虫、骨碎补(烫)、硼砂、血竭、自然铜(醋煅)及大黄(酒蒸)鉴定,干燥,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60目筛,粗粉再用振动磨机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30μm的超微粉;将超微粉加水适量制粒,60℃以下干燥,整粒,分装,即得超微颗粒剂。
实施例四 处方乳香(制) 80g 没药(制) 80g 当归125g 土鳖虫 225g骨碎补(烫)175g 硼砂125g 血竭 125g自然铜(醋煅) 75g 大黄(酒蒸) 75g 制法取乳香(制)、没药(制)、当归、土鳖虫、骨碎补(烫)、硼砂、血竭、自然铜(醋煅)及大黄(酒蒸)鉴定,干燥,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80目筛,粗粉再用振动磨机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30μm的超微粉;将超微粉加入羧甲淀粉钠10g,加水适量制粒,60℃以下干燥,整粒,加入0.3%硬脂酸镁,整粒,加微晶纤维素适量调节总量,压片,即得超微片剂。
实施例五 处方乳香(制)100g 没药(制) 100g 当归 150g 土鳖虫 250g 骨碎补(烫) 150g 硼砂 100g 血竭150g 自然铜(醋煅) 100g 大黄(酒蒸) 100g 制法取乳香(制)、没药(制)、当归、土鳖虫、骨碎补(烫)、硼砂、血竭、自然铜(醋煅)及大黄(酒蒸)鉴定,干燥,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40目筛,粗粉再用振动磨机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30μm的超微粉;将超微粉加入羧甲淀粉钠10g,加水适量制粒,60℃以下干燥,整粒,加入0.3%的硬脂酸镁,整粒,加淀粉适量调节总量,充填胶囊,即得超微胶囊剂。
实施例六 处方乳香(制)100g没药(制)100g 当归150g 土鳖虫 250g骨碎补(烫) 150g 硼砂100g 血竭150g自然铜(醋煅)100g 大黄(酒蒸) 100g 制法取乳香(制)、没药(制)、当归、土鳖虫、骨碎补(烫)、硼砂、血竭、自然铜(醋煅)及大黄(酒蒸)鉴定,干燥,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100目筛,粗粉加1.5倍量的含10%1,2-丙二醇的聚乙二醇400溶液,用振动磨机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25μm的超微粉流膏;将超微粉流膏在40℃下充填软胶囊,即得。
实施例七 处方乳香(制)100g 没药(制) 100g 当归150g 土鳖虫 250g 骨碎补(烫)150g 硼砂100g 血竭150g 自然铜(醋煅) 100g 大黄(酒蒸) 100g 制法取乳香(制)、没药(制)、当归、土鳖虫、骨碎补(烫)、硼砂、血竭、自然铜(醋煅)及大黄(酒蒸)鉴定,干燥,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80目筛,粗粉加入到熔融的1.5倍量的含40%聚乙二醇4000的聚乙二醇6000溶液中,并用基质调整总量,密闭下搅拌均匀,于60℃下用振动磨机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25μm的超微粉流膏,保持温度80℃,滴入液体石蜡中(1~5℃),制成滴丸,即得。
实施例八 处方乳香(制)100g没药(制) 100g 当归 150g 土鳖虫 250g骨碎补(烫)150g 硼砂 100g 血竭150g自然铜(醋煅) 100g 黄(酒蒸) 100g 制法取乳香(制)、没药(制)、当归、土鳖虫、骨碎补(烫)、硼砂、血竭、自然铜(醋煅)及大黄(酒蒸)鉴定,干燥,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40目筛,粗粉再用振动磨机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30μm的超微粉;另按聚丙烯酸钠∶明胶∶高岭土∶甘油=4∶3∶6∶20的比例取聚丙烯酸钠、明胶、高岭土、甘油,将明胶加适量水溶胀,于60℃水浴中加热溶解后,缓慢加入聚丙烯酸钠、高岭土、甘油进行搅拌,分散至均匀,恒温45℃,加入上述所得超微粉,搅拌1小时,然后均匀涂布于无纺布上,厚度约为1.5mm,面积4cm×5cm,并覆盖聚乙烯塑料膜,即得超微贴敷剂。
实施例九 处方乳香(制) 100g 没药(制) 100g 当归150g 土鳖虫 250g 骨碎补(烫)150g 硼砂100g 血竭 150g 自然铜(醋煅) 100g 大黄(酒蒸) 100g 制法取当归、烫骨碎补、酒制大黄加10倍量7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稠膏,减压干燥,取干膏超微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30μm的超微粉,备用;取乳香(制)、没药(制)、土鳖虫、硼砂、血竭、自然铜(醋煅)鉴定,干燥,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40目筛,粗粉再用振动磨机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30μm的超微粉;将上述两种超微粉加入羧甲淀粉钠10g,充分混合均匀,加水适量制粒,60℃以下干燥,整粒,加入0.3%的硬脂酸镁,整粒,加淀粉适量调节总量,充填胶囊,即得超微胶囊剂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炙乳香超微粉3~5份、炙没药超微粉3~5份、当归超微粉5~7份、土鳖虫超微粉8~12份、烫骨碎补超微粉5~7份、硼砂超微粉3~5份、血竭超微粉5~7份、煅自然铜超微粉3~5份、酒制大黄超微粉3~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优选配比为炙乳香超微粉4份、炙没药超微粉4份、当归超微粉6份、土鳖虫超微粉10份、烫骨碎补超微粉6份、硼砂超微粉4份、血竭超微粉6份、煅自然铜超微粉4份、酒制大黄超微粉4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合物可以制成如下剂型中的任一种丸剂、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软胶囊剂和外用贴敷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过程
a.取炙乳香、炙没药、当归、土鳖虫、烫骨碎补、硼砂、血竭、煅自然铜及酒制大黄混合,粉碎,得药粉;药粉再超微粉碎,制得超微粉;
b.将步骤a制得的超微粉,加入药剂常规辅料,制成所需剂型的产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采用如下工艺过程
a.取炙乳香、炙没药、土鳖虫、硼砂、血竭、煅自然铜,混合,粉碎,得药粉;药粉再超微粉碎,制得超微粉;
b.其余当归、烫骨碎补、酒制大黄采用适宜的水提或醇提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取干膏超微粉碎,得浸膏粉,备用;
c.将步骤a和b制得的超微粉混合均匀,加入药剂常规辅料,制成所需剂型的产品。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具体的粉碎方法为取原料药,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10~100目筛;药粉再用气流粉碎、球磨粉碎、振动磨粉碎或超声粉碎法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制得中心粒径小于30μm的超微粉。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粉碎方法可以是取原料药,混合,用普通粉碎机进行粉碎后过10~100目筛;药粉加0.5~3倍量适宜的基质分散均匀,再用振动磨粉碎,制得中心粒径小于25μm的超微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微粉时所用分散基质可以是如下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大豆油、麻油、花生油、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10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甘油、1,2-丙二醇、磷脂。
9.如权利要求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质量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内容中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a、超微粉的显微研究
取超微粉混匀,称取40mg,置50ml容量瓶中,加甘油醋酸试液至刻度,振摇使完全分散、混匀,取一滴置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装置观察;将显微镜视野放大到400倍,随机观察5个视野;每个视野下粒子个数不超过30个,5个视野中,大于75μm者,总计不超过30个,并不得有2个超过100μm;平行制作两个装置进行观察;
b、薄层色谱法对大黄进行检查
取本品制剂1~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再加盐酸2ml,置水浴中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5∶5∶1的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黄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c、薄层色谱法对血竭进行检查
取本品制剂1~5g,加乙醚2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血竭对照药材0.1g,加乙醚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氯仿-甲醇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d、薄层色谱法对当归进行检查
取当归对照药材1g,加乙醚1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鉴别c”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19∶1的正己烷-醋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365nm的紫外光灯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e、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竭素高氯酸盐进行测定
色谱条件 色谱柱是C18柱;流动相是比例为35∶65的乙腈-0.1%磷酸的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流速为1ml/min;柱温为40℃;理论塔板数按血竭素高氯酸盐峰计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9mg,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3%磷酸甲醇溶液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超微粉0.2~0.8g,精密称定,置10ml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10ml,密塞,精密称定,超声10min,放置至室温,用甲醇补足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血瘀疼痛和/或股骨头坏死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由炙乳香、炙没药、当归、土鳖虫、烫骨碎、硼砂、血竭、煅自然铜和酒蒸大黄等药的超微粉为原料药,经常规工艺制成的制剂。该制剂比用原药材直接投料节省了药材量,且提高了疗效。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跌打损伤、血瘀疼痛及股骨头坏死都有明显的疗效。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文档编号A61P19/08GK1935223SQ20051020055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2日
发明者高淑英 申请人:北京凯瑞创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