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内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8940阅读:8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心莲内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穿心莲内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穿心莲内酯是中药穿心莲的提取物,多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以及心脑血管病的治疗,能够抗血小板活化和抗纤溶、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许多发明人及药品企业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些治疗的产品;如穿心莲内酯片、穿心莲内酯胶囊等等,但是它们存在的问题是剂型过于落后,产品质量不够理想,剂型品种不够丰富,适用人群范围窄;更为重要的是穿心莲内酯难溶于水、遇热不稳定,使得产品生物利用度、药物稳定性不理想;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专利申请号为“03110092”、名称为“穿心莲内酯滴丸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03141925”、名称为“穿心莲内酯软胶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这两件申请力图解决现有技术、产品存在的不足,其提供的滴丸、软胶囊制剂的载药量比较小、辅料用量大、服用剂量较大,未能完全解决穿心莲内酯产品的共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心莲内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这些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将穿心莲内酯制备成软胶囊、微丸、凝胶剂、分散片制剂。凝胶口感好、服用方便、利于吸收;微丸的载药量大、粒径小、同时采用包衣技术,有利于掩味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及吞服药片或胶囊有困难的患者服用;分散片的崩解性好,解决了溶解性差的成分生物利用度问题;本发明的穿心莲内酯软胶囊制剂,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口味、气味,并且起到增加稳定性、改善生物利用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发明产品在满足成型工艺要求的基础上优选的处方载药量大、辅料用量小、服用量少;同时,本发明完成的制备工艺的筛选,使得提供的制备工艺合理、科学、可行,能够直接指导企业的生产,保证得到的产品的有效。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主要是由穿心莲内酯加工制作而成的制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和分散片、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
本发明所述的穿心莲内酯制剂的制备方法穿心莲内酯,加适宜的辅料,以不同的方法加工制作成分散片、凝胶、软胶囊、滴丸、微丸制剂。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软胶囊剂这样制备取穿心莲内酯,过100目筛,备用;取蜂蜡,置大豆油中,加热使溶解,放至室温;另取大豆磷脂、维生素E,分别加入上述油溶液中,混合均匀,加入穿心莲内酯,用胶体磨混合均匀,选用适宜的囊壳处方,在特定的条件下压制软胶囊,干燥,即得。所述大豆油为稀释剂,药粉和稀释剂的重量比例为1∶1.5;所述蜂蜡作为助悬剂,用量为1.0%;所述大豆磷脂为润湿剂,加入量为1.0%;所述维生素E为抗氧剂,用量为0.050%。软胶囊囊壳处方由明胶、纯化水、甘油、聚乙二醇、棕氧化铁、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组成,重量配比为明胶∶纯化水∶甘油∶聚乙二醇∶棕氧化铁∶羟苯乙酯∶羟苯丙酯=500∶500∶175∶25∶1∶1∶1。胶体磨混合时间为10分钟;软胶囊压制过程中的喷体温度应控制在42~46℃;干燥温度为24~30e,相对湿度为20~40%,干燥时间为16~18小时。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分散片剂这样制备取穿心莲内酯,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微晶纤维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1∶1的磷酸氢钙、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02∶1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用2%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制成软材,通过2号筛制粒,在50~60℃鼓风干燥,干粒再过3号筛整粒,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羧甲基淀粉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03∶1的甜菊素,混合,压片,然后包衣,包衣采用顶喷法∶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进风温度50℃,床体温度35℃,雾化压力0.15MPa,喷液速率5mL/min,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微丸剂这样制备取穿心莲内酯,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1∶1的微晶纤维素,过筛混匀,加适量乙醇溶液制成软材,经挤出机筛板,孔径0.9mm挤成细条状,挤出转速300r·min-1,置滚圆机内,调节转速1000r·min-1及滚圆时间4min,使颗粒完全滚圆,取出微丸于50℃干燥3~4h,筛分后,以18~24目的微丸进行包衣,甘草炭为包衣材料,包衣锅转速为40r/min,即得。
本发明所述制剂中的凝胶剂这样制备取穿心莲内酯,加入丙二醇研磨均匀,将重量比为2%的卡波姆,加入少许蒸馏水和三乙醇胺,搅拌使成凝胶状,与上述穿心莲内酯的丙二醇溶液混合,研匀,而后在65℃下杀菌30min,冷置,即得凝胶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以及心脑血管病的治疗,能够抗血小板活化和抗纤溶、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其效果显著;针对现有技术,提供的微丸、分散片、凝胶剂,崩解性好,解决了溶解性差的成分生物利用度问题,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及吞服药片或胶囊有困难的患者服用,采用了包衣技术,有利于成分稳定;提供的软胶囊、滴丸制剂,解决了药物遇湿热不稳定的问题,还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口味、气味,并且起到增加稳定性、改善生物利用度的作用,并且辅料用量少,服用量小;制备的凝胶剂,口感良好,老少皆宜,扩大了使用人群范围,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达到了发明的目的。
本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选择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使用的辅料种类及用量、比例等;保证其科学、合理、可行得到的制剂具有有效的治疗效果。
实验例1成型工艺研究1.1分散片剂成型工艺研究分散片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性悬液的水分散片,解决了原剂型崩解性差,溶出缓慢的缺点,本申请人制得的分散片在19℃~21℃水中3min内完全崩解,混悬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分散均匀度。崩解时限检查采用转篮法,升降式崩解仪,取6片,观察通过筛网的情况,通过率高则崩解性好,更宜人体吸收。
1.1.1辅料筛选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微晶纤维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1∶1的磷酸氢钙、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02∶1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用2%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制成软材,通过2号筛制粒,在50~60℃鼓风干燥,干粒再过3号筛整粒,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羧甲基淀粉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03∶1的甜菊素,混合,压片。
1.1.2包衣工艺

结果表明,最佳包衣工艺采用顶喷法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进风温度50℃,床体温度35℃,雾化压力0.15MPa,喷液速率5mL/min,即得。
1.2微丸剂成型工艺研究1.2.1制备工艺本实验测定微丸的平面临界角,即将一定量微丸置一平板上,将平板一侧抬起,测量在微丸开始滚动前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φ),该角越小,微丸的圆整度越好。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挤出转速300r·min-1,置滚圆机内,调节转速1000r·min-1及滚圆时间4min。
1.2.2包衣工艺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包衣锅转速为40r/min。
1.3凝胶成型工艺研究凝胶剂用量在研制中采用卡波姆为凝胶剂,比使用琼脂、淀粉制作的果冻,更富有弹性,咀嚼时有韧劲,发热量小,易于消化吸收,实验表明,采用卡波姆作为凝胶剂,产品质地均匀、透明度好,口感脆韧,但是需要控制用量,否则易产生分层现象或韧性太强、口感不好。

由此确定,卡波姆的最佳用量为2%。
1.4软胶囊成型工艺研究软胶囊剂型是新兴剂型,具有杂质少、主要成份多、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快等特点。与通常的非软胶囊剂型如硬胶囊、片剂相比,可以避免非软胶囊制剂含有的辅料对人体器官(如肝脏、肾脏、心脏、血液系统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同时,软胶囊又具有与硬胶囊剂相同的特点,如携带方便、稳定性好等。另外,软胶囊外型圆滑、富有弹性,服用时,可以减少对食管壁的刺激,消除对食管内侧粘膜硬性摩擦所造成的损伤,从而提高了病患用药时的依从性。本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稀释剂的种类和用量直接影响到软胶囊的装量及装量差异。由于本品含药量较多,稀释剂比例过低,则药液的流动性不好,对生产设备要求也高,可造成灌装困难、装量差异比较大。稀释剂比例过大,则会导致生产成本增高,造成患者服用过多辅料。因此筛选了不同比例的稀释剂,从而确定最佳比例范围。另外,由于穿心莲内酯在油中的溶解度较小而且其分子中的不饱和内酯双键易被氧化,较不稳定,所以润湿剂、抗氧剂的选择尤为重要。
1.4.1软胶囊内容物的处方筛选1.4.1.1稀释剂的选择软胶囊常用的稀释剂有大豆油和聚乙二醇400等,本方中穿心莲内酯水溶性极低,在聚乙二醇400中不溶解,容易分层析出,且以聚乙二醇400为基质的软胶囊,对工艺条件要求较苛刻,其囊壳容易老化;大豆油作为分散介质适于疏水性药物,且工艺条件容易控制,所制成的胶囊囊壳较稳定。对两者进行药物融合比较试验如下。
取两份穿心莲内酯细粉,分别加入等量的大豆油和聚乙二醇400,充分混合后经胶体磨研磨10分钟,放置1、2、4、8小时,观察两混合液的沉淀情况,结果见下表。
不同稀释剂药物沉降情况试验结果

综上所述,本品以大豆油为稀释剂所得的内容物稳定性好,不易分层析出,故确定选用大豆油为稀释剂。
1.4.1.2稀释剂用量的选择稀释剂的用量直接影响到软胶囊的装量及装量差异。由于本品含药量较少,稀释剂比例过低,则药液的流动性不好,对生产设备要求也高,可造成灌装困难、装量差异比较大。稀释剂比例过大,则会导致生产成本增高,造成患者服用过多辅料。因此筛选了不同比例的稀释剂,从而确定最佳比例范围。取穿心莲内酯药粉,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大豆油,充分混合后经胶体磨研磨10分钟,观察药液流动性,并装胶囊,考察灌装过程及所得胶囊的装量差异,结果见下表。
稀释剂比例的选择试验结果

由表中结果可知,当药粉和稀释剂的重量比例为1∶1.5及1∶2时,药液稠度适宜,流动性较好,灌装顺利,软胶囊装量差异小,但1∶1.5与1∶2没有明显差异,且前者辅料用量较少,故选择药粉和稀释剂的重量比例为1∶1.5。
1.4.1.3助悬剂蜂蜡用量选择由于本品为混悬型软胶囊,故需加入适量的助悬剂,以增加内容物的稳定性。选择软胶囊中常用的蜂蜡作为助悬剂,并对其用量考察如下助悬剂蜂蜡用量选择

注“-”表示药物不沉降;“+”表示药物沉降,“+”越多,表示沉降越严重。蜂蜡用量以穿心莲内酯和大豆油的用量之和计算,以下同。
上表表明,当蜂蜡用量为1.0%时,药液流动性好,药物不易沉降。故选择蜂蜡用量为1.0%。
1.4.1.4润湿剂用量选择由于穿心莲内酯在油中的溶解度较小,故加入适量的润湿剂,以增加其溶解度。常用的润湿剂有吐温、大豆磷脂等,由于吐温价格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毒性,故选择价廉、安全的大豆磷脂作为润湿剂,并对其用量进行了考察,方法为取穿心莲内酯1份,大豆油1.5份,蜂蜡1.0%,分别加入不同量的大豆磷脂,用胶体磨混合均匀,静置72小时,考察药物的沉降情况,结果见下表。
润湿剂用量选择

注“-”表示药物不沉降;“+”表示药物沉降,“+”越多,表示沉降越严重。上表表明,加入大豆磷脂后,可明显改善药物沉降情况,且用量1.0%与1.5%效果相似,故选择大豆磷脂加入量为1.0%。
1.4.1.5抗氧剂选择由于穿心莲内酯为二萜内酯类结构,其分子中的不饱和内酯双键易被氧化,较不稳定,故需在药液中加入抗氧剂。由于本品以大豆油为稀释剂,故抗氧剂以油溶性为佳。
常用的油溶性抗氧剂有没食子酸、维生素E等。没食子酸对人体有轻微刺激作用,内服过多剂量时可造成慢性中毒,安全性较差。维生素E用作抗氧剂,作用强,无毒,对皮肤和组织无刺激性,在油中溶解性好。故选择维生素E做为本品的抗氧剂,并进行影响因素试验以考察其用量取穿心莲内酯适量,与大豆油、蜂蜡、大豆磷脂混和均匀,平均分成4份,各加入维生素E 0.0%、0.025%、0.050%、0.075%,混和均匀,制得供试样品。将所制得的各供试样品分别置高温(60℃),高湿(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90%±5%),光照(4500lx±500lx)条件下,于0、5、10天取样,检测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见表下。
结果表明,使用维生素E后,对药液的性状及吸湿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可明显增强穿心莲内酯在药液中的稳定性,其用量0.050%与0.075%效果没有明显差别,故选择维生素E用量为0.050%。
不同维生素E比例的药液影响因素试验结果


上述考察结果表明,当药物与大豆油比例为1∶1.5、蜂蜡用量为1.0%、且大豆磷脂用量为1%、维生素E用量为0.050%时,药液流动性好,稳定不分层,可满足软胶囊压制法的要求,又可以使成品的含药量适宜,此时的单一剂量为0.128g,方便患者服用,故确定本品处方为穿心莲内酯50g 大豆油75g蜂蜡1.25g大豆磷脂1.25g维生素E 0.0625g 制成1000粒1.4.2软胶囊囊壳处方筛选1.4.2.1囊壳基础处方选择囊壳基础处方采用软胶囊常用的明胶、纯化水配方,两者用量比例为明胶∶水=100∶1001.4.2.2增塑剂选择加入增塑剂的目的在于增加软胶囊的可塑性,保证软胶囊制品的良好涂展性;长期保持其硬度,使其不易变形。文献表明,甘油作为增塑剂对溶出速度几乎无影响。并能能形成一稳定的热可逆性凝胶网络,因而最适于用作软胶囊的增塑剂。
甘油与明胶的用量选择常用的0.35∶1,用量太小则囊壳硬、脆,可塑性差,用量太大则囊壳较软,比较容易吸潮及受挤压变形,并会加长软胶囊干燥时间。
1.4.2.3崩解剂选择研究表明,在囊壳处方中加入明胶量5%的PEG 400作为辅助崩解剂,可以有效地缩短崩解时间,故选择在囊壳配方中加入明胶量5%的PEG 400作为辅助崩解剂。
1.4.2.4遮蔽剂选择由于穿心莲内酯较不稳定,故加入明胶量的0.2%的棕氧化铁为遮蔽剂,使囊膜不透明,以减少软胶囊囊壳透射性,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1.4.2.5防腐剂选择由于明胶由动物骨头制备而来,当软胶囊存放在水分过多或湿度较大的环壕中,可引起腐败变质,故加入羟苯乙酯和羟苯丙酯作为防腐剂,用量分别为明胶量的0.2%。
小试及中试生产表明,以上述组成所制成的囊壳压制软胶囊,生产过程顺利,产品外形美观;稳定性试验表明,以该组成为囊壳的软胶囊,在贮藏期间,内容物稳定,产品崩解良好。
综上所述,软胶囊囊壳处方由明胶、纯化水、甘油、聚乙二醇、棕氧化铁、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组成,重量配比为明胶∶纯化水∶甘油∶聚乙二醇∶棕氧化铁∶羟苯乙酯∶羟苯丙酯=500∶500∶175∶25∶1∶1∶1。
1.4.3制剂成型工艺研究1.4.3.1药物粉碎度考察药物粉碎度太小易引起设备喷体堵塞、软胶囊渗油等,粉碎度过大则对粉碎设备要求较高,能耗增加,生产效率降低,使生产成本增加。为此,分别取穿心莲内酯适量,分别粉碎成不同粒度的细粉,按制法,压制成胶囊,考察药物粉碎度对生产过程及成品的影响,结果见下表。
药物粉碎度考察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药物粉碎在100~120目间药液中药物较稳定,未发现药物沉降情况,生产顺利,未见喷体堵塞现象,成品未见渗油,由于药物粉碎度为100目筛与120目筛没有明显区别,故选择将药物过100目筛。
1.4.3.2胶体磨混合时间的的选择取穿心莲内酯适量,按制法加入各辅料,制成药液,置胶体磨中混合5、10、15分钟,胶体磨磨盘间距5um,研磨时控制温度在50?以下,比较所得药液情况,结果见下表。
由结果可知,混合10分钟和15分钟药液状况无差异,但均优于混合5分钟。故确定以胶体磨混合10分钟。
混合时间的选择


1.4.3.3喷体温度的选择在软胶囊的压制过程中,喷体温度是影响软胶囊装量差异及成品率的重要因素,喷体温度过低,胶囊压合不好,容易漏液;喷体温度过高,会影响软胶囊的外观。为此考察了不同温度下软胶囊的压合情况和成品率,结果见下表。
喷体温度的选择试验结果

由试验结果可知,喷体温度应控制在42~46℃为宜。
1.4.3.4干燥温湿度选择取软胶囊,用转笼干燥法,分别以不同的温湿度干燥,考察产品完全干燥所需时间(按常规,干燥至囊壳含水量12~14%)及干燥后成品状况(崩解、外观),结果见下表干燥温湿度、时间选择

上表表明,当干燥温度为24~30e,相对湿度20~40%,产品完全干燥所需时间较短,成品外形美观,崩解时间较短,故选择干燥温度为24~30e,相对湿度为20~40%,干燥时间为16~18小时。
实验例2对比实验
2.1崩解时限检查采用转篮法,升降式崩解仪,取6片,观察通过筛网的情况,通过率高则崩解性好,更宜人体吸收。

2.2释放度实验人工胃液-95%乙醇(3∶2)为溶媒,37±0.5℃100转/分。取穿心莲内酯片、本发明软胶囊、本发明滴丸,置转篮中分别于5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90min时取6ml溶媒,立即置离心管中以4千转/分离心5min,取上清液5ml,加水稀释至10ml,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内酯的含量,计算释放累积百分率。

2.3稳定性实验

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性能良好。
实验例3药效学实验抓抑菌抗炎作用实验
①抗炎作用对小鼠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取体重20-26g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制剂,给药容量均为0.25g/kg体重,2次/天,连续给药6d,末次给药后30分钟于鼠右耳背涂以二甲苯0.1ml,2小时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以打孔器在左右耳相同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以左耳片为对照,计算左右耳重差值作为肿胀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见下表。

②体外抑菌作用研究普通培养基的制备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分别用取菌环致密接种到普通营养培养基表面,以无菌操作将含制剂溶液的直径0.4cm的滤纸片贴到培养基上,37℃培养24h观察测量抑菌环直径。血平板培养基的制备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基础上高压消毒后,冷却至56℃时加上5%~10%无菌脱纤维绵羊血混匀,倒入培养皿中备用。抑菌实验将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用取菌环分别致密接种到血平板营养基上,以无菌操作将含制剂溶液的直径0.4cm的滤纸片贴到培养基上后,37℃培养24h观察测量抑菌环直径。


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剂抗炎抑菌效果良好,不低于片剂、胶囊剂。
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例1取穿心莲内酯50g,过100目筛,备用;取蜂蜡作为助悬剂,用量为1.0%,置稀释剂中,大豆油为稀释剂,药粉和稀释剂的比例为1∶1.5,加热使溶解,放至室温;另取1.0%大豆磷脂为润湿剂、0.050%维生素E为抗氧剂,分别加入上述油溶液中,混合均匀,加入穿心莲内酯,用胶体磨混合均匀,囊壳处方由明胶、纯化水、甘油、聚乙二醇、棕氧化铁、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组成,重量配比为明胶∶纯化水∶甘油∶聚乙二醇∶棕氧化铁∶羟苯乙酯∶羟苯丙酯=500∶500∶175∶25∶1∶1∶1,在特定的条件下压制软胶囊∶胶体磨混合时间为10分钟;软胶囊压制过程中的喷体温度应控制在42~46℃;干燥温度为24~30e,相对湿度为20~40%,干燥时间为16~18小时,即得软胶囊,口服,一次0.1~0.15g,一日3~4次。
本发明的实施例2取穿心莲内酯50g,加入按辅料∶药粉的比例为0.5∶1的微晶纤维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比例为0.5∶1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按辅料∶药粉的比例为0.5∶1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比例为1∶1的磷酸氢钙、加入按辅料∶药粉的比例为0.02∶1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用2%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制成软材,通过2号筛制粒,在50~60℃鼓风干燥,干粒再过3号筛整粒,加入按辅料∶药粉的比例为0.5∶1的羧甲基淀粉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比例为0.03∶1的甜菊素,混合,压片,然后包衣,包衣采用项喷法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进风温度50℃,床体温度35℃,雾化压力0.15MPa,喷液速率5mL/min,即得分散片。
本发明的实施例3取穿心莲内酯50g,加入按辅料∶药粉的比例为1∶1的微晶纤维素,过筛混匀,加适量乙醇溶液制成软材,经挤出机筛板,孔径0.9mm挤成细条状,挤出转速300r·min-1,置滚圆机内,调节转速1000r·min-1及滚圆时间4min,使颗粒完全滚圆,取出微丸于50℃干燥3~4h,筛分后,以18~24目的微丸进行包衣,甘草炭为包衣材料,包衣锅转速为40r/min,即得微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4取穿心莲内酯50g,加入丙二醇研磨均匀,将重量比为2%的卡波姆,加入少许蒸馏水和三乙醇胺,搅拌使成凝胶状,与上述穿心莲内酯的丙二醇溶液混合,研匀,而后在65℃下杀菌30min,冷置,即得凝胶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5取穿心莲内酯10g,加入15g聚乙二醇4000和5g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在80~90℃熔融混匀,滴入到二甲基硅油中冷却,滴距为4cm,低速控制在30~40滴/min,即得滴丸剂。
本发明的实施例6取穿心莲内酯100g,加入淀粉300g,甜菊甙3g,微晶纤维素10g,用适量聚乙烯吡咯烷酮k30的醇溶液制软材,制粒,70℃鼓风干燥,制粒,整粒,即得颗粒剂。
权利要求
1.一种穿心莲内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穿心莲内酯加工制作而成的制剂,包括注射液、粉针、冻干粉针、凝胶剂和分散片、软胶囊剂、微囊剂、颗粒剂、丸剂、微丸、散剂、滴丸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凝胶剂、口服液体制剂、煎膏剂、浸膏剂和膜剂药剂学上所有可以接受的剂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心莲内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穿心莲内酯,加入适宜的辅料,以不同的方法加工制作成分散片、凝胶、软胶囊、滴丸或微丸制剂。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心莲内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软胶囊剂这样制备取穿心莲内酯,过100目筛,备用;取蜂蜡,置大豆油中,加热使溶解,放至室温;另取大豆磷脂、维生素E,分别加入上述油溶液中,混合均匀,加入穿心莲内酯,用胶体磨混合均匀,选用适宜的囊壳处方,在特定的条件下压制软胶囊,干燥,即得。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心莲内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大豆油为稀释剂,药粉和稀释剂的重量比例为1∶1.5;蜂蜡作为助悬剂,用量为1.0%;大豆磷脂为润湿剂,加入量为1.0%;维生素E为抗氧剂,用量为0.050%。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心莲内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软胶囊囊壳处方由明胶、纯化水、甘油、聚乙二醇、棕氧化铁、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组成,重量配比为明胶∶纯化水∶甘油∶聚乙二醇∶棕氧化铁∶羟苯乙酯∶羟苯丙酯=500∶500∶175∶25∶1∶1∶1。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心莲内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胶体磨混合时间为10分钟;软胶囊压制过程中的喷体温度应控制在42~46℃;干燥温度为24~30e,相对湿度为20~40%,干燥时间为16~18小时。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心莲内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分散片剂这样制备取穿心莲内酯,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微晶纤维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1∶1的磷酸氢钙、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02∶1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用2%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制成软材,通过2号筛制粒,在50~60℃鼓风干燥,干粒再过3号筛整粒,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5∶1的羧甲基淀粉钠、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0.03∶1的甜菊素,混合,压片,然后包衣,包衣采用顶喷法喷嘴直径1mm,流化风量100m3/h,进风温度50℃,床体温度35℃,雾化压力0.15MPa,喷液速率5mL/min,即得。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心莲内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微丸剂这样制备取穿心莲内酯,加入按辅料∶药粉的重量比例为1∶1的微晶纤维素,过筛混匀,加适量乙醇溶液制成软材,经挤出机筛板,孔径0.9mm挤成细条状,挤出转速300r·min-1,置滚圆机内,调节转速1000r·min-1及滚圆时间4min,使颗粒完全滚圆,取出微丸于50℃干燥3~4h,筛分后,以18~24目的微丸进行包衣,甘草炭为包衣材料,包衣锅转速为40r/min,即得。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心莲内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中的凝胶剂这样制备取穿心莲内酯,加入丙二醇研磨均匀,将重量比为2%的卡波姆,加入少许蒸馏水和三乙醇胺,搅拌使成凝胶状,与上述穿心莲内酯的丙二醇溶液混合,研匀,而后在65℃下杀菌30min,冷置,即得凝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心莲内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是由穿心莲内酯加工制作而成的制剂,本发明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以及心脑血管病的治疗,能够抗血小板活化和抗纤溶、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其效果显著;提供的不同剂型分别适合于不同的患者服用,老少皆宜,扩大了使用人群范围;并且辅料用量少,服用量小,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达到了发明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K9/00GK1762347SQ20051020054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
发明者于文勇 申请人:贵阳云岩西创药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