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59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一次性吸收垫如卫生巾、纸尿布、失禁垫、手术台垫、宠物垫已为公知,相应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亦为公知,但对于该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的改进却在不断进行之中,特别是近几年,全伺服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生产厂推广,PLC控制系统亦不断升级,线速度越来越快。但现有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其成型方式主要包括模轮或网轮结构,模轮结构对吸收体的成形较好,但生产设备在高速运行时吸收体脱模或转移时会出现缺角或超级吸水粉飞溅等不利情况,更为不利的情况是发生吸收体反卷或脱模不完全。而网轮由于是连续成型其脱模后需要一把切刀把吸收体分切为设定的长度后再加速输送以拉开片与片之间的距离,在脱模过程中,由于线速度的波动,吸收体要么受到拉伸,要么受到挤压,吸收芯成型不理想,同时也出现超级吸水粉飞溅情况,由于前述两种成型方式都存在脱模过程,对于平方克重低的吸收体,则脱模过程中易发生拉断或者超级吸水粉洒落导致吸收体不均匀等产品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型可靠、超级吸水粉洒播均匀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包括底膜开卷输送装置,顶膜开卷输送装置,吸收芯成形装置,底膜、顶膜及吸收芯复合分切装置,设备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的吸收芯成型装置包括解纤机、成型箱、网带输送装置,所述的成型箱的顶部开口与解纤机的出口连接,成型箱的底部开口邻接网带输送装置的上表面,所述网带输送装置是中空的箱式结构,并且其侧面连接着负压吸风管道。
优选的前述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所述的吸收芯成型装置的下游还包括第一超级吸水粉添加装置。
优选的前述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所述的解纤机包括一次解纤机及二次解纤机,所述一次解纤机出口与二次解纤机入口之间设有集纤机。
优选的前述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所述的二次解纤机还包括桨板输入口。
优选的前述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所述吸收芯成型装置的下游还包括第二吸收芯成型装置,所述第二吸收芯成型装置包括第三解纤机、成形鼓、第二超级吸水粉添加装置、转移装置。
优选的前述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所述的第二吸收芯成型装置下游还包括第三超级吸水粉添加装置。
前述各优选技术方案的改进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所述底膜、顶膜及吸收芯复合分切装置的下游还包括成品折叠装置。
进一步改进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成品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压合输送装置、第二压合输送装置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折叠刀、第三压合输送装置及其与第二压合输送装置之间的第二折叠刀,所述的第二压合输送装置包括一个圆形滚筒及包裹所述圆形滚筒外圆周至少四分之一弧长的弧形架,所述圆形滚筒及弧形架套设有平皮带。
进一步改进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所述的第一折叠刀与第二折叠刀各包括一组两片的内旋刀片,每组刀片的驱动轴通过一组涡轮连到同一输出轴上。
本实用新型中,吸收体的成型方式一改传统的模轮或网轮结构,而是在解纤机的出口通过成型箱直接在网带输送装置上成型,这样减少了以往吸收体成型后的脱模过程,当然也就不存在脱模不完全、反卷等情况,成型可靠,对于需要添加超级吸水粉的场合,高分子撒播装置独立于成型箱,而是在吸收体成型后再撒播到吸收体表面上,超级吸水粉洒播均匀,不会发生飞溅等不利情况,尤其是在生产平方克重低的吸收体时表现更为突出。


图1是实施例1吸收体成型装置;
图2是实施例1底膜开卷输送装置;图3是实施例1顶膜开卷输送装置;图4是实施例1底膜、顶膜、吸收芯复合分切装置;图5是实施例1成品折叠装置;图6是实施例1成型箱侧视图;图7是实施例1解纤机剖视图;图8是实施例1解纤机侧视图;图9是实施例1折叠刀传动图;图10是实施例1网带输送装置的左视图;图11是实施例1二次解纤系统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1成品第二压合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13是实例例2所生产的吸收垫;图14是图13的K-K剖视图;图15是第二实施例吸收体成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是这样的,一种纸尿裤生产线,主要包括吸收体成形装置1(参考图1),底膜开卷输送装置2(参考图2),项膜开卷输送装置3(参考图3),底膜、顶膜及吸收体复合分切装置4(参考图4),成品折叠装置5(参考图5),设备电气控制系统。
参考图1,吸收体成型装置包括解纤机11、成型箱12、网带输送装置13,在吸收体成型装置1的下游还包括第一超级吸水粉添加装置14。
参考图11,解纤机11包括一次解纤机112及二次解纤机114,所述一次解纤机出1121与二次解纤机入口1141之间设有集纤机113,二次解纤机的出111与成型箱12的顶部开121连接,二次解纤机114还包括桨板输入口1142。
参考图7、图8,所述的二次解纤机114是一种锤式解纤机或锯片式解纤机,这里以锯片式解纤机为例进行说明,解纤机114的入口1141是三对滚轮1146,并且三对滚轮1146沿解纤机侧视图的纵向中心线是对称的,滚轮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变小,在最下面一组滚轮的下方,即解纤机114的锯片1143,所述锯片1143是一组圆形的属片沿转子1145串接成一排并与转子1145呈一定的夹角(不是90度),在解纤机114的内腔室的圆周部分,设有一些锯齿调整块1147,所述调整块1147与据片1143相邻的表面分布有若干锯齿,当据片1143在转子1145的带动下相对于调整块1147运转时,一次解纤后的绒毛桨在二次解纤机114的作用下再次被解纤,然后从解纤机出口111输出到成型箱1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二次解纤机114还设有桨板输入口,这样可以方便选择一次解纤还是二次解纤方式。1994年2月16日公告的CN1081868的专利文献公开一种制备吸收制品(如一种卫生巾或一种一次性尿布)的工艺,该工艺同时公开一种将一块由亲水纤维或卷曲的或螺旋的合成纤维组成的纤维板送进一个纤维分离装置(如一个锤式粉碎机)。该工艺只用一个纤维分离装置就能产生均匀的、有弹性的混合吸收芯,卷曲的或螺旋的纤维通过纤维分离装置时,其二维或三维结构不会因纤维分离能量较低而受到不利的影响。2000年7月26日公告的CN2388824专利文献及2002年9月25日公告的CN2512253专利文献都是涉及解纤机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予详细论述。1995年10月11日公告的CN2209516公开一种解纤机的上料形式,该解纤机包括机架、压料辊、进料辊、提升料辊机构、调节手柄、电机带动的链传动装置及无级变速器、粉碎机、送料风筒,其特点是位于机架端部的支承原料纸浆筒架采用二个筒料支承架构成,且前一个筒料支承架的支承点高于后面的筒料支承架的支承点。
所述的一次解纤机是用于粉碎未处理桨板,该一次解纤机一般采用锤式粉碎机的形式,从该解纤机出来的绒毛桨进入集纤机,该集纤机是一个具有一定容积的装置,它起缓冲补偿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成型装置1的下游还包括第一超级吸水粉添加装置14是指,作为相对于公知的一次性吸收垫,所述的下游即指吸收体成形后进入下一个环节,公知即进入吸收体压实、进一步的包括压花,本实施例在吸收体的成形过程中没有添加超级吸水粉,而是在吸收体成形后,通过超级吸水粉添加装置14在吸收体的表面喷洒一层超级吸水粉,在此之间,成形后的吸收体可以有压实压纹等相应的环节,对于平方克重较低的场合,也可以在成形后直接喷洒超级吸水粉。
参考图1及图6,所述的成型箱12从生产设备的正面看,其是一个梯形状的箱体,从生产线的侧面看,其是一个漏斗形的结构,箱体12的内部设有叶片123,从二次解纤机114出口111出来的绒毛桨进入成型箱12,在成型箱12内部叶片123的作用下,绒毛桨被均匀地分布到成型箱12各部分,以使铺棉均匀。
参考图1及图10,所述的成型箱12的顶部开口121与解纤机的出口111连接,成型箱的底部开口122与网带输送装置13无限接近,所述网带输送装置13是中空的箱式结构,并且其侧面连接着负压吸风管道131,这样从解纤机114出来的绒毛桨,经过成型箱12,在网带输送装置13的负压作用下,绒毛桨均匀地铺设在成形网带输送装置13的表面。
参考图2,所述的底膜开卷输送装置2包括底膜底膜21及底膜底膜22,底膜21与底膜料卷22是一样的材料,该开卷机构包括平衡装置23及平衡装置24,材料纠偏装置25及驳料装置26,所述的各装置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已是公知技术,不管是压带弓输送及伺服电机传动,都适合于本装置,在此不予赘述。2002年10月23日公开的CN1375270专利文献即涉及一种穿着物品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没有具体涉及材料的开卷输送装置,而是把它作为本领域一种公知技术。
参考图3,所述的顶膜开卷输送装置3与底膜开卷输送装置2基本相似,只是由于材料卷径的不同,在伺服控制的场合其开卷速度参数会作一些调整,或者在平衡装置方面,由于材料的弹性伸长率不一样,张力大小控制方面有一些差异,但对于个装置而言,结构上是没有大的差异的。
参考图4,所述的吸收体、顶膜、底膜复合分切装置4包括如下几部分复合前的吸收垫7包括顶膜、吸收体、底膜至少三层结构,在生产线的压合输送或吸附输送作用下,吸收垫7首先进入一次压合装置41,然后再进入二次压合42,接着进入边折43,所述的边折43是指把吸收垫7沿吸收垫的纵向两侧边向中心折叠,然后进入压实装置44,从压实装置44出来的吸收垫7进入切刀45,经过切刀45分切后,进入压合输送装置46,再进入成品折叠装置5,上述的吸收体、顶膜、底膜复合分切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技术,在此不予详述。
参考图5及图12,成品折叠装置5包括第一压合输送装置51、第二压合输送装置53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折叠刀52、第三压合输送装置55及其与第二压合输送装置53之间的第二折叠刀54,所述的第二压合输送装置53包括一个圆形滚筒531及包裹所述圆形滚筒外圆周至少四分之一弧长的弧形架532,所述圆形滚筒531及弧形架532套设有平皮带,圆形滚筒531的两侧设有一对张紧轮533及张紧轮534,从面使平皮带贴紧圆形滚筒531,圆形滚筒531通过芯轴535连接到面板后面的驱动齿轮536上。
参考图5、图9,第一折叠刀52包括内旋刀片521及刀片522,刀片521的驱动轴523通过涡轮组525由横向驱动轴527驱动,刀片522的驱动轴524通过涡轮组526由横向驱动轴527驱动。即刀片521及刀片522共同由驱动轴527驱动,同样第二折叠刀54与第一折叠刀52结构是一样的,只是角度不一样而已。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是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15,在所述吸收芯成型装置1的下游设置第二吸收芯成型装置6,所述第二吸收芯成型装置6包括第三解纤机115、成形鼓62、第二超级吸水粉添加装置61、转移装置63,所述的第二吸收芯成型装置下游还包括第三超级吸水粉添加装置64。在运行时,绒毛桨从第三解纤机115出来在成形鼓62上按设定的形状成形,成形鼓62中心轴位置设有真空吸风管621,真空吸风管621在成形鼓62成形过程中形成负压以利于成形,当成形鼓62转动时,成形后的吸收体在成形鼓62与转移装置63接触部分,成形鼓62那一侧不具有负压作用,而转移装置63则有负压作用,这样,吸收体转移到转移装置63上,转移装置63转动过程中,吸收体与下侧的输送装置65相接触,转移装置63的负压作用取消,吸收体转移到输送装置65上。本实施例另外还包括两个材料开卷输送装置,所述开卷输送装置与实施例1所述的开卷输送装置一致,在此不予重述。本实施例所生产的产品如图13及图14所示,吸收垫的最低层是底膜72,顶层是无纺布71,在无纺布71与底膜之间包括吸收体73,所述吸收体73包括上层卫生纸732,上层吸收体733,吸收体的下面是一层超级吸水粉734,在超级吸水粉的下面是一层绒毛桨吸收体735,在绒毛桨吸收体735的下面是底层卫生纸731,底层卫生纸731在横向两侧包裹上层卫生纸732。
权利要求1.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包括底膜开卷输送装置,顶膜开卷输送装置,吸收芯成型装置,底膜、顶膜及吸收芯复合分切装置,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成型装置包括解纤机、成型箱、网带输送装置,所述的成型箱的顶部开口与解纤机的出口连接,成型箱的底部开口邻接网带输送装置的上表面,所述网带输送装置是中空的箱式结构,并且其侧面连接着负压吸风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芯成型装置的下游还包括第一超级吸水粉添加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纤机包括一次解纤机及二次解纤机,所述一次解纤机出口与二次解纤机入口之间设有集纤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解纤机还包括桨板输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吸收芯成型装置的下游还包括第二吸收芯成型装置,所述第二吸收芯成型装置包括第三解纤机、成形鼓、第二超级吸水粉添加装置、转移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吸收芯成型装置下游还包括第三超级吸水粉添加装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膜、顶膜及吸收芯复合分切装置的下游还包括成品折叠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成品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压合输送装置、第二压合输送装置以及两者之间的第一折叠刀、第三压合输送装置及其与第二压合输送装置之间的第二折叠刀,所述的第二压合输送装置包括一个圆形滚筒及包裹所述圆形滚筒外圆周至少四分之一弧长的弧形架,所述圆形滚筒及弧形架套设有平皮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折叠刀与第二折叠刀各包括一组两片的内旋刀片,每组刀片的驱动轴通过一组涡轮连到同一输出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为了防止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在成型过程中发生缺角、反卷、脱模不完全等不利情况,该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包括底膜开卷输送装置,顶膜开卷输送装置,吸收芯成形装置,底膜、顶膜及吸收芯复合分切装置,设备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的吸收芯成型装置包括解纤机、成型箱、网带输送装置,所述的成型箱的顶部开口与解纤机的出口连接,成型箱的底部开口与网带输送装置无限接近,所述网带输送装置是中空的箱式结构,并且其侧面连接着负压吸风管道。该一次性吸收垫生产设备主要应用于生产卫生巾、纸尿布、失禁垫、手术台垫、宠物垫等一次性吸收垫领域。
文档编号A61F13/15GK2808100SQ20052007225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8日
发明者赖培锋 申请人:泉州培新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