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缝线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750阅读:9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术缝线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上用于手术切口缝合的辅助医疗器械,具体地指一种手术缝线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心胸外科进行体外循环手术时,往往会遇到手术缝线较多的情况,不仅容易阻碍手术者的视野,也给洗手护士管理缝线带来一定的困难。现有的手术缝线固定方法是通过皮管钳或蚊式血管钳夹住缝线末端,以固定手术缝线。但这种管理缝线的方法存在如下几种缺陷其一,采用血管钳夹缝线,或多或少会对缝线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其二,采用皮管钳夹缝线,会因皮管钳本身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程度的牵拉,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或血管损伤;其三,当手术缝线较多时,不利于成对缝线的分辨和打结。目前也尚未见有专门的手术缝线固定器械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地避免对组织、血管或缝线的损伤、又可方便地对缝线进行固定、分辨、打结和清点的手术缝线固定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无数次临床手术实践中,结合手术缝线操作特点设计而成的手术缝线固定器,具有一块弧形底板,所述弧形底板的两端设有底板定位孔,用以将弧形底板固定在手术敷料上。所述弧形底板的上面设有一条与其长度对应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固定有一根上半部分裸露在外面的弹性硅胶条,所述弹性硅胶条的上面间隔开有若干Y型缝隙,用以将手术缝线嵌置在Y型缝隙中。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底板的上面设有与所述Y型缝隙位置对应的刻度标志,用以向手术者准确指示Y型缝隙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弧形底板结构轻巧且使用时固定在手术敷料上,可有效减少对患者组织、血管的牵拉,也可节省医护操作人员的人力。所设计的弹性硅胶条上的Y型缝隙,既方便医生迅速准确地找到其Y型开口,又能将手术缝线牢牢固定于其Y型直缝中。并且,所设计的弹性硅胶条相对于创口缝合处呈弧形布置,其弧形向心结构有利于手术者将每对缝线有序排列在Y型缝隙中,不易错乱混淆,方便成对缝线打结。同时,计算缝线针数目时无需一根一根取下清点,只需将固定器本身连同剪断的手术缝线一起取下清点数目即可。经临床实践证明,本固定器尤其适用于体外循环手术,如主动脉瓣置换术等,能替代传统的皮管钳夹线固定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图1为一种手术缝线固定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中所示的手术缝线固定器,具有一块弧形底板3,弧形底板3采用PVC材料制作而成,这种轻质PVC材料,具有表面光滑、重量轻、防水防潮、易清洗等特点,且能放入低温灭菌锅内灭菌备用。弧形底板3的弦长22cm、板厚0.9cm,其所对应的圆心角为一般为100~140°,以方便固定来自不同方向的手术缝线。弧形底板3所对应的圆心角最好为120°,这样一台手术可使用三个固定器,三个固定器连接起来正好构成一个圆环,非常适合于主动脉瓣置换时分三个向限缝合主动脉瓣环的手术应用。
弧形底板3的上面设有一条与其长度对应的弧形凹槽7,弧形凹槽7的横截面呈V型。弧形凹槽7内嵌装有一根上半部分裸露在外面的弹性硅胶条4,弹性硅胶条4的横截面呈圆型,其直径为1cm。圆型截面的弹性硅胶条4嵌置在V型截面的弧形凹槽7中,非常易于定位。在弹性硅胶条4的两端设有固定卡圈2,固定卡圈2采用市售的“易拉得”塑料卡圈,将其套装在弧形底板3和弹性硅胶条4上,收缩锁紧即可使两者的位置固定。固定卡圈2也可以随时拆卸下来,以方便各部件清洗消毒。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固定弧形底板3和弹性硅胶条4。
弹性硅胶条4的上面每间隔1cm开有一Y型缝隙5,对应地在弧形底板3的上面刻有指示Y型缝隙5位置的黑色刻度标志6,以方便医生直观、准确、迅速地找到所需要嵌入的Y型缝隙5的位置,并将手术缝线牢牢嵌置于其内。弧形底板3的两端设有底板定位孔1,底板定位孔1采用常规的圆形孔,用小型布巾钳穿过圆形底板定位孔1,夹住手术敷料如腹被或胸被等布类,即可将弧形底板3固定住。为了进一步确保弧形底板3的稳定,还可以在弧形底板3的底面设置与手术敷料相粘接配合的粘胶层,这样即使不用布巾钳也能保证弧形底板3牢靠地固定在手术敷料上,有效防止其移动牵拉所造成的患者组织和血管损害。
本手术缝线固定器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其清洗干净,待干燥后进行密封包装,放入STERRAD 100S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锅(美国强生公司生产)内灭菌备用。手术中使用时,只需在其圆形底板定位孔1处用小型布巾钳夹住敷料,即可将本手术缝线固定器定位。固定手术缝线时,只需将缝线末端放置于弹性硅胶条4的Y型缝隙内即可。
实验表明将2-0、3-0、4-0等各种型号的SURGIPRO血管缝线或2-0 TICRON换瓣线反复固定在本手术缝线固定器上,均能将缝线牢牢夹住,且对缝线的外观及张力均无损伤。临床应用于体外循环手术30例,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手术缝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块弧形底板(3),所述弧形底板(3)的上面设有一条与其长度对应的弧形凹槽(7),所述弧形凹槽(7)内固定有一根上半部分裸露在外面的弹性硅胶条(4),所述弹性硅胶条(4)的上面间隔开有若干Y型缝隙(5),所述弧形底板(3)的两端设有底板定位孔(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缝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弧形底板(3)的上面设有与所说的Y型缝隙(5)位置对应的刻度标志(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缝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弧形凹槽(7)的横截面呈V型,所说的弹性硅胶条(4)的横截面呈圆型,所说的弹性硅胶条(4)与弧形底板(3)之间通过固定卡圈(2)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缝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弧形底板(3)的底面设有可与手术敷料相粘接配合的粘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缝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弧形底板(3)的底面设有可与手术敷料相粘接配合的粘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缝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弧形底板(3)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00~14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缝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弧形底板(3)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缝线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弧形底板(3)采用PVC材料制作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缝线固定器,它具有一块弧形底板,所述弧形底板的两端设有底板定位孔,用以将弧形底板固定在手术敷料上。所述弧形底板的上面设有一条与其长度对应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内固定有一根上半部分裸露在外面的弹性硅胶条,所述弹性硅胶条的上面间隔开有若干Y型缝隙,用以将手术缝线嵌置在Y型缝隙中。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底板的上面设有与所述Y型缝隙位置对应的刻度标志,用以向手术者准确指示Y型缝隙的位置。该固定器既能有效地避免对组织、血管或缝线的损伤、又可方便地对缝线进行固定、分辨、打结和清点。
文档编号A61B17/04GK2801088SQ20052009651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6日
发明者夏述燕, 赵体玉, 万静雯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