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距颅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19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距颅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中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可调距颅锥。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颅锥锥针长度为5-6cm,锥针长时容易折断于颅骨内。正常的颅骨没有这么厚,最厚2厘米。锥颅的深浅度用螺丝帽固定,高压蒸汽灭菌后生锈无法转动固定,颅锥拔出之后,由于头皮异位而找不到锥孔,重新锥颅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及又一次的生命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锥颅时能固定颅骨锥孔;一般不需要缝合固定穿刺引流管,可直接插入骨孔;不需要螺丝固定的一种可调距颅锥。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距颅锥,包括锥针、锥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针和锥柄连为一体,在锥针的外部套装一调距器。
所述的调距器前部为一锥针套管,锥针套管后部为调距板,锥针套管和调距板呈一整体,通体开放圆周1/4的开口,上述调距板的后端设一连接卡。
本实用新型颅锥操作简单,具有定位、调距、可插入脑穿刺针,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锥颅穿刺的速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适合于各种颅内血肿、高血压脑出血的穿刺,脑室穿刺,囊腔穿刺,瘤腔穿刺,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硬膜下积液的穿刺,肿瘤活检等。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颅锥结构示意图图2为调距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调距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颅锥按锥针的粗细分为两型粗锥5mm,细锥3mm,分别由锥柄7、锥针5、调距板2组成,锥针5和锥柄7为一体,锥柄7上有一内嵌卡扣6,可固定调距器使其不易转动,按颅锥的粗、细设计调距器,调距器的锥针管壁上1/4开放的开口3,有利于穿刺引流管压扁之后从锥针管内脱出。颅骨和头皮长度为1.2cm,锥针的长度为3cm,颅骨最厚为1.5cm 2cm。锥柄长6-7cm,与锥针连接处2-3cm宽。锥颅时,根据颅骨的厚度选择不同的调距器,调距器由调距板和锥针套管(1cm)组成,调距器的长度分别为2cm、1.5cm、1cm,锥针从调距器的锥针管套1带入,并卡在锥柄上的卡扣6上,使它在锥颅时随颅锥而转动入头皮和颅骨内。调距器的功能有两个一是调节锥颅的深浅度,二是固定颅骨上的锥孔,避免拔锥之后找不到锥孔。锥针分粗、细两种,粗针适合于各种颅内血肿、高血压脑出血的穿刺,肿瘤活检等;细针适用于脑室穿刺,囊腔穿刺,瘤腔穿刺,硬膜下血肿,硬膜下积液穿刺,肿瘤活检等。
锥颅前,根据病变的性质选择颅锥。根据年龄,CT片上颅骨厚度选择适当的调距器。锥颅时,将调距器的连接卡4从锥针尖套在锥柄的卡扣6上。理发之后,选好锥颅部位,用画笔作标记。常规消毒,铺洞巾,局部麻醉,锥颅,锥透颅骨后,留调距器而拔出颅锥针。此时,选择适宜的多功能脑穿刺引流针实施颅内穿刺,穿刺针进入颅内之后,转动调距器,从颅骨内拔出,将它从调距器上锥针管的1/4开放处脱下,再继续向脑内穿刺到达预定的病变部位。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距颅锥,包括锥针、锥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针(5)和锥柄(7)连为一体,在锥针(5)的外部套装一调距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距颅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距器前部为一锥针套管(1),锥针套管(1)后部为调距板(2),锥针套管(1)和调距板(2)呈一整体,通体开放圆周1/4的开口(3),上述调距板(2)的后端设一连接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距颅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柄(7)的前端设一内嵌卡扣(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距颅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颅锥按锥针的粗细分为5mm的粗锥和3mm的细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距颅锥,包括锥针、锥柄组成,锥针和锥柄连为一体,在锥针的外部套装一调距器,调距器前部为一锥针套管,锥针套管后部为板,锥针套管和调距板呈一整体,通体开放圆周1/4的开口,上述调距板的后端设一连接卡。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具有定位、调距、可插入穿刺针等多种功能,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锥颅穿刺的速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和安全性。适合于各种颅内血肿、高血压脑出血的穿刺,脑室穿刺,囊腔穿刺,瘤腔穿刺,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硬膜下积液的穿刺,肿瘤活检等。
文档编号A61B17/56GK2897171SQ200520143500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7日
发明者程得钧, 何等旗, 程世红 申请人:程得钧, 何等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