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骨修复、骨加强、骨再生和骨质疏松治疗的大孔、可再吸收和可注射的磷酸钙基粘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04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骨修复、骨加强、骨再生和骨质疏松治疗的大孔、可再吸收和可注射的磷酸钙基粘固...的制作方法简明领域本发明基本涉及用于骨修复、加强和再生的方法和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互连的大孔、可吸收和可注射磷酸钙基粘固剂的制备和使用。
背景技术
:骨骼是生物多聚物(主要为胶原)和无机成分的组合物,经验证,无机成分为碳羟基磷灰石,其主要是(Ca,Mg,Na,M)10(PO4,CO3,HPO4)6(OH,Cl)2[参见LeGerosRZ(1981).“ApatitesinBiologicalSystems”.ProgCrystalGrowth41-45;和LeGerosR.Z.(1991).CalciumPhosphatesinOralBiologyandMedicine.MonographsinOralSciences.Vol15.MyersH.M.(ed).Karger,Basel]。磷酸钙材料,主要是羟磷灰石(HA)、β-磷酸三钙(β-TCP)、双相磷酸钙、BCP(由HA/β-TCP比率可变的HA和β-TCP的混合物组成)可作为用于骨修复、增加或替换的生物材料通过商业手段获得。磷酸钙材料的主要优势在于与骨无机盐成分相似,具有生物活性、骨传导性和与骨骼形成极强接合面的能力。钙无机盐粘固剂(CPC)。LeGeros等人在1982年首先引入了将磷灰石或磷酸钙粘固剂(CPC)作为可能的修补材料使用的概念和可能的优势。[参见LeGerosR.Z.,ChohayebA,ShulmanA(1982).“ApatiticCalciumPhosphatesPossibleRestoratiVeMaterials.”JDentRes61(Speclss)343]。这种早期的配方基于将缺乏钙的或沉淀的磷灰石(CDA)和氢氧化钙与磷酸混合。在1987年,Brown和Chow发表了通过将磷酸四钙(TTCP)和无水磷酸二钙(DCPA)混合获得第一个固化CPC的成果。目前有很多关于CPC的专利以及数种CPC市售产品。与可以以微粒或块状形式获得的磷酸钙相比,CPC具有下述理想性质和显著优点可塑性(可以使其适合缺损的位置和形状)和高生物再吸收性(可以使其被骨骼代替)。可注射磷酸钙粘固剂的引入极大改善了粘固剂的操控和传输,拓展了新的CPC应用领域。[NiwaS.,LeGerosR.Z.(2002)。InjectableCalciumPhosphateCementsforRepairofBoneDefects,InLewandrowski,K.A.,WiseD.L.,TaratolaD.(eds).TissueEngineeringandBiodegradableEquivalentsScientificandClinicalApplications.NewYork,MarcelDekker,Inc.pp.385-399]磷酸钙粘固剂(CPC)系统由粉末和液体成分组成。粉末成分通常由具有或不具有另外的钙盐的一种或多种磷酸钙化合物组成。包括少量其它的添加剂用以调节凝固时间,增加可注射性,减少凝聚或膨胀时间和/或引入大孔性的物质。目前可商业购买的CPC包括两种或多种下述磷酸钙化合物非晶形磷酸钙(ACP)、Cax(PO4)y.H2O;一水化磷酸一钙(MCPH),CaH4(PO4)2.H2O;二水化磷酸二钙(DEPD),CaHPO4.2H2O;无水磷酸二钙(DCPA),CaHPO4;沉淀或钙缺乏磷灰石(CDA),(Ca,Na)10(PO4,HPO4)6(OH)2;α-或β-磷酸三钙(α-TCP,β-TCP),Ca3(PO4)2;和磷酸四钙(TTCP),Ca4P2O9。其它钙盐包括碳酸钙(CC),氧化钙或氢氧化钙(CH),钙硫酸盐半水合物(CSH)和硅酸钙。液体成分可以是下述溶液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盐、去离子H2O、稀磷酸、稀有机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磷酸钠(碱性或中性)、碳酸钠或重碳酸钠、藻酸钠、重碳酸钠和/或硫酸软骨素钠。在粘固剂已经凝固后获得的一种或多种凝固反应产物由粉末成分和组合物的组成与液体成分的pH来确定。凝固时间(可以为10-60min)由粉末和液体成分的组成、粉末液体比(P/L)磷酸钙成分比例(例如TTCP/DCPA比例)和粉末成分的颗粒尺寸来确定。与骨磷灰石的结晶度(晶粒大小)相似的磷灰石磷酸钙或含碳酸盐磷灰石(碳羟基磷灰石,CHA)可以在植入前当粘固剂凝固时形成,或者可以通过在植入后非磷灰石凝固产品(例如DCPD)的体内水解获得。目前可商业购买的CPC凝固成致密物质并因此存在诸如缺乏互连大孔性和生物再吸收速率低的缺点。粘固剂中的适当的大孔性(100-300μ)是发生血管形成和组织向内生长,从而便于新骨形成必需的。另外,适当的多孔性可以掺入药物和治疗剂(例如,抗生素、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抗再吸收剂;抗癌剂等)或生长因子(例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其它生物活性分子)。若干在CPC中引入大孔性的方法已经被提出。这些方法包括引入可再吸收纤维,例如聚催乳激素(polygalactin);添加可溶性盐(例如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加入孔形成剂(例如糖、NaHCO3、钙盐);使用冷冻磷酸钠(NaH2PO4)溶解颗粒;将酸性磷酸钠(NaH2PO4)溶液加入NaHCO3和提供酸(柠檬酸)和碱(NaHCO3)。这些方法通过在酸和NaHCO3反应期间释放CO2产生大孔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大孔、可生物再吸收和可注射磷酸钙粘固剂(MICPC)具有目前可商业购买的CPC不具有的大孔性和再吸收性。本发明的特征包括(1)掺入双相磷酸钙(BCP)和非晶形磷酸钙(ACP)作为粉末成分中的基本化合物和(2)提供粘固剂大孔性。目前可商业购买的磷酸钙粘固剂中不具有这些组合特征。双相磷酸钙(BCP)目前被用于多种医学和牙科应用。由于其由HA和β-TCP的充分混合物组成,并且由于它们的溶解度不同(β-TCP>>>HA),可以通过调节BCP的HA/β-TCP比率控制可生物再吸收性和生物活性。[LeGerosRZ和DaculsiG(1990).Invivotransformationofbiphasiccalciumphosphateceramicsultrastructuralandphysic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s.InHandbookofBioactiveCeramics.VolII.CalciumPhosphateCeramics.YamamuroN,HenchL,Wilson-HenchJ(eds),CRCPress,BocaRaton,pp.17-28]。通过控制合成参数可以容易控制BCP中的HA/β-TCP比率(例如,60/40,20/80等)。非晶形磷酸钙(ACP)可用作商业CPC的主要成分。ACP在多种CPC中使用的磷酸钙化合物的组中是最可溶的。根据加入其中的离子ACP可以具有程度不同的稳定性(即,具有程度不同的溶解性或程度不同的易感性以转变为其它磷酸钙)。[LeGerosRZ等人,(1973).Amorphouscalciumphosphatessyntheticandbiological.ColloqueInternationauxCNRSNo.230,“Physico-chimieetCristallograhiedesApatitesd’InteretBiologique”,Paris,pp105-115]。本发明的粘固剂含有带有BCP、ACP(修饰或未修饰组合物)和α-TCP或TTCP的四种磷酸钙化合物作为基本成分。这些磷酸钙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它们的可再吸收性不同ACP>>α-TCP>>BCP,并且在BCP中,β-TCP>>HA[LeGerosRZ(1993)Biodegradation/bioresorptionofcalciumphosphatematerials.ClinMat1465-88]。在体内,ACP的优先溶解和其它磷酸钙化合物的溶解速率的差异在粘固剂中提供了内部互连大孔性,可以实现血管形成、生长因子夹带、细胞移生和组织向内生长。当粘固剂的成分被混合并当粘固剂凝固时,加入少量酸性和碱性化合物可以形成大孔。因而,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可控可生物再吸收性和互连大孔性的大孔、可注射磷酸钙粘固剂(“MICPC”)。这种MICPC可用于有关骨修复、加强、重建、再生和骨质疏松治疗的牙科和医学应用,也可用于药物传送和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其它可能的牙科应用是牙周缺损的修复、窦腔填充、颌面重建、盖髓术材料、颚裂修复和辅助植牙。另外的医学应用包括大骨缺损的修复、外伤或有关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的修复、用于脊椎融合术、外科修正、骨加强和用于有关癌症治疗的骨重建。在附图中图1a显示了非晶形磷酸钙的典型x射线衍射图案,其特征是高背景和缺少衍射峰;图1b显示了冻干非晶形碳酸磷酸钙(ACCP)制剂的红外(FTIR)光谱;图2显示了实施例2的样本在凝固24小时后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图3A显示了凝固3天后的反应产品;图3B显示了凝固48小时后100%α-TCP的反应产品;图4a是示例凝固后24小时的粘固剂的多相组合物的X射线衍射分布;图4b显示了凝固后48小时主要观察到的碳酸盐羟基磷灰石的转变;图5A-5D显示了在不同粘固剂配方的圆盘上的SEM分析结果;图6示出了用不同粘固剂配方培养15天后的细胞生活力;图7a是主要含有α-TCP的典型磷酸钙制剂(CPC)植入3周后的缺损的SEM显微图;以及图7b是示例植入大鼠股骨3周后,根据本发明(含有ACP和BCP)的大孔可注射磷酸钙粘固剂MICPC的开放结构的SEM显微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可注射和可生物再吸收磷酸钙粘固剂(CPC)组合物的方法,当与液体溶液接触,并结合一种或多种微溶性磷酸钙以及酸和碱时,该组合物在室温或体温下自坚固以形成结晶差的羟基磷灰石以产生具有互连多孔性的自凝固粘固剂。根据本发明,粉末成分的主要部成由下述百分比逐渐减小的主要磷酸钙化合物组成α-TCP或TTCP、BCP和ACP。α-TCP或TTCP颗粒典型具有约7微米的中等颗粒尺寸。大孔BCP颗粒(由HA/β-TCP比率可变的HA和β-TCP的充分混合物组成)的典型颗粒尺寸为约40-600微米,优选为约200-500微米。ACP可以是不稳定(仅具有钙和磷酸盐)或稳定的(s-ACP),或者是两者的混合物。稳定离子可以是锌(Zn-ACP)、镁(Mg-ACP)焦磷酸盐(P2-ACP)或碳酸盐(ACCP)或离子的组合物[LeGerosRZ(1991)“CalciumPhosphatesinOra1BiologyandMedicine”.MonographsinOralSciences.Vol15,MyersH.M.(ed)Karger,Basel]。粉末混合物的次要部分和成分包括一水化磷酸一钙(MCPM)或磷酸一钙(MCP)或碳酸钙(CC)或非晶形碳酸磷酸钙(ACCP)。这种次要部分也可以是两种、三种或四种所述化合物的混合物。与粉末一起使用的液体成分由pH为约5-10的水溶液组成。这种液体成分通过将适量的Na2HPO4或K2HPO4或NaH2PO4或KH2PO4或其混合物溶于水溶液来制备。为了在植入前后获得当凝固时结晶差的磷灰石,液体成分的pH优选应为5至7。也可以在液体成分中加入其它添加剂。粉末成分因而包括具有不同溶解率的磷酸钙。基质(可以包括α-TCP或TTCP、ACP、MCP、MCP、CC、ACCP)和大孔BCP颗粒的组合可以克服其它粘固剂具有的不能控制再吸收的缺陷,并可以通过形成新骨适时替代粘固剂。除BCP外,基于粉末相总干重,磷酸钙化合物的结合百分比(W/W)约为10%-70%。基于粉末相总干重,不稳定或稳定非晶形磷酸钙的含量(%W/W)约为5%-30%。基于粉末相总干重,大孔BCP颗粒的含量(%W/W)约为10%-70%。基于粉末相总干重,次要部分的含量(%W/W)约为1%-10%。本发明通过在粉末和液体成分混合前将可生物降解低聚物和聚合物溶于液相,还可以控制由混合粉末和液体获得的粘固剂浆的稠度和增加其可注射性。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可以选自透明质酸、透明质酸盐、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右旋糖酐、藻酸盐、壳聚糖、琼脂糖、聚乙二醇(PEG)、聚羟基乙烯异丁烯酸盐(HEMA)、人造和天然蛋白质或胶原。在最终磷酸钙粘固剂浆中溶解聚合物将可提供磷酸钙粘固剂浆的可注射性。主磷酸钙化合物可以与其它诸如半水化硫酸钙或二水化硫酸钙或其组合的添加剂结合,所述添加剂由于其快速溶解性可用于控制凝固时间或起孔形成剂的作用。另外,粘固剂可以结合广泛适用的药物活性成分或生物和生理活性物质,优选选自抗生素、抗炎药物、抗癌药物、肽和诸如生长因子的蛋白质。生长因子可以是例如BMP(骨形态发生蛋白)、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抗生素优选为庆大霉素或庆大霉素盐,典型为硫酸庆大霉素。由于它们的结构和它们的溶解性,磷酸钙粘固剂可以在植入后的几天内将活性成分缓释到周围环境中。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25℃非晶形磷酸钙(ACP)和修饰的ACP的制备。(i)非晶形磷酸钙ACP反应物Na2HPO4.2H2O(0.25mol/l)CaCl2.2H2O(0.75mol/l)。(这些浓度提供了0.15mol/l的最终磷酸盐浓度和1.71的Ca/P摩尔比率)。在搅拌磷酸盐溶液的同时将钙溶液快速加入。在混合前用NaOH将所有溶液的pH调节为10。将在混合时立即形成的初始固相过滤、洗涤(使用蒸馏水+NaOH,pH10),然后冻干。(ii)含碳酸盐的非晶形磷酸钙ACCP。反应物Na2HPO4.2H2O(0.25M)、NaHCO3(0.25M)、CaCl2.2H2O(0.75M)。CO3/P的溶液摩尔比率=5/1。首先使用NH4OH将钙和(磷酸盐+碳酸盐)溶液的pH调节为10。将100ml钙溶液快速加入到搅拌中的磷酸盐和碳酸盐溶液(100ml)。将沉淀物过滤、清洗(使用蒸馏水+NaOH,pH10),然后冻干。(iii)含有氟化物的非晶形碳酸磷酸钙ACCP-F反应物Na2HPO4.2H2O+NaHCO3+NaF(0.25M);CaCl2.2H2O(0.75M)(CO3/P=5/1;F/P=0.1/1摩尔比)(iv)含有镁的非晶形碳酸磷酸钙ACCP-Mg。反应物Na2HPO4.2H2O+NaHCO3(0.25M);CaCl2.2H2O+Mg(Cl)2,6H2O(0.75M)(CO3/P5/1;Mg/Ca0.2/1摩尔比)(v)含有锌的非晶形碳酸磷酸钙ACCP-Zn。反应物Na2HPO4.2H2O+NaHCO3(0.25M);CaCl2.2H2O+Zn(Cl)2,6H2O(0.75M)(CO3/P5/1;Zn/Ca0.03/1摩尔比)非晶形磷酸钙制剂的特性图1a显示了典型的非晶形磷酸钙制剂的x射线衍射图案,其特征是高背景和缺少任何衍射峰。图1b显示了冻干非晶形碳酸磷酸钙(ACCP)制剂的红外(FTIR)光谱。存在对CO3组(在1420-1450cm-1;970-980cm-1)和对PO4组(在950-1200cm-1和450-650cm-1)的FTIR吸收带。缺少PO4吸收带的分辨是ACCP的典型特征。实施例2磷酸钙粘固剂配方的制备。制备具有不同液体粉末比率的粘固剂样本。对于一种配方,粘固剂的粉末含有45%α-TCP、15%ACCP、30%BCP大孔颗粒(40-200μ)、5%MCPA和5%CC。BCP的HA/β-TCP为60/40。粘固剂的液体/粉末比率L/P可变为0.30或0.32或0.35或0.40ml/g。液体浓度为水中3%Na2HPO4/NaH2PO4,液体pH在5-10之间变化。凝固时间开始和结束由Gilmore针确定。特氟纶模型被用于制备高度为12mm,直径为6mm的粘固剂圆柱体,在确定抗压强度前,在37℃于Ringer’s溶液中浸渍1小时、24小时、1和3天。将扫描电镜(SEM)用于微结构分析。最后,使用研钵和研杵将样本研碎用于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使用水银测孔计进行孔隙度测量。即使在凝固后24小时也可显见大孔的存在(图2)。反应的终产物是结晶差的磷灰石,其配方具有上述成分并且液体粉末比率L/P=0.40ml/g,液体浓度为水中3%Na2HPO4/NaH2PO4,pH为6.5。可看到在粉末成分中的一些磷酸钙化合物显著转变为磷灰石(显示为小簇结晶)(图3)。相比较,在主要含有α-TCP的CPC的转变期间可看到更大的磷灰石结晶(图3B)。在凝固后24小时,通过x射线衍射分布仍明显可见粘固剂的多相组合物(图4a)。在凝固后48小时可看到转变成主要是碳羟基磷灰石(图4b)。实施例3体外细胞对粘固剂制剂的反应。制备具有不同非晶形磷酸钙的8个配方以确定细胞反应。配方A,α-TCP、ACCP-Zn、MCPA和CC配方B,α-TCP、ACCP-Zn、MCPA和CC+BCP颗粒(40-200微米)配方C,α-TCP、ACCP-Mg、MCPA和CC+BCP颗粒(40-200微米)配方D,α-TCP、ACCP-F、MCPA和CC+BCP颗粒(40-200微米)(对于所有配方,BCP大孔颗粒都是由60HA/40β-TCP构成的)。凝固后1小时和24小时,粘固剂于37℃在Ringer’s溶液中浸渍,液体粉末比率L/P-0.40ml/g;液体pH,6.5。制备圆盘状样本并使用高压灭菌器在121℃灭菌30分钟。使用MC3T3-E1细胞,其是从新生小鼠颅盖骨建立的非转化细胞系。MC3T3-E1细胞在添加10%FCS、1%青霉素/链霉素和1%L-谷氨酸盐的α-MEM培养基中生长。该细胞使用Trypcin/EDTA并保持37℃在空气中5%CO2的潮湿空气中每周一次传代培养。培养基每隔两天完全更新。在24多孔板中的不同粘固剂样本圆盘上以最终密度10000细胞/cm2培养细胞。在缺少材料的情况下培养的细胞被用做对照。15天后,去除培养基并在每个孔中加入100mlMTS溶液2-3h。在分光光度计上进行甲染色比色测量,OD读数为490nm。圆盘使用PBS(pH7.2)中4%的戊二醛在4℃下固定1小时30分钟。当在梯度醇酒精中脱水后,使用乙醇/三氯三氟代乙烷(75/25,50/50,25/75和0/100)的梯度混合物处理标本。然后它们被溅射涂敷金-钯,最后在扫描电镜中观察。细胞形态和增殖。SEM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粘固剂配方的圆盘上的细胞显现出大的扩散和细胞互连(图5A-5D)。细胞生活力使用CellTiter96AqucousNon放射活性细胞增殖试验,测定可表示为线粒体NADH/NADPH-依赖脱氢酶活性的细胞生活力,所述脱氢酶活性可导致将四唑盐MTS细胞转化为可溶性甲染色。结果被表示成与对照条件(在缺少粘固剂圆盘条件下培养的细胞)相比的相对MTS活性。结果显示在具有粘固剂圆盘条件下的细胞生活力与对照细胞生活力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图6)。实施例4动物实验通过混合无菌粉末和液体制备粘固剂样本。检测两个组合物。粘固剂组合物是(a)45%α-TCP、15%ACCP、30%BCP颗粒(40-200微米)、5%MCPA和5%CC,以及(b)45%α-TCP、15%ACCP-F、30%BCP颗粒(40-200微米)、5%MCPA和5%CC。两个组合物都使用液体粉末比率L/P=0.40ml/g;pH6.5的液体。将粘合浆注入大鼠股骨上手术产生的骨缺损(3mm直径)中。在无茵条件下并在全身麻醉条件下在6只大鼠的两侧执行植入。前3只大鼠在两周后处死。后3只大鼠在三周后处死。结果显示两周和三周之间没有差异,并且粘合基质部分溶解形成开放结构和互连多孔(图7)。可看到新骨直接接触BCP颗粒(图7)。虽然已经根据特定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鉴于本公开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现在能根据本发明作出多种变化,这些变化在本教导的范围内。因此,本发明应被广义理解,并仅由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自凝固磷酸钙粘固剂组合物,其包括粉末和液体相混合物,该混合物导致形成类似骨磷灰石的结晶差的磷灰石作为自凝固的终产物;所述粉末相包括再吸收速率不同的磷酸钙化合物,所述粉末相的主要部分包括α-TCP或TTCP、由选定HA/β-TCP比率的HA和β-TCP的混合物构成的大孔双相磷酸钙(BCP)颗粒、以及ACP或稳定的ACP;所述粉末相的次要部分包括选自磷酸一钙、一水化磷酸一钙、碳酸钙和ACCP的一种或多种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粘固剂组合物的液体相包括pH为5-10的磷酸钠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BCP颗粒与剩余磷酸钙化合物的重量比经选择,使它们组合的最后结果不会改变粉末和液体成分的混合物的最终pH。4.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中按总粉末成分重量计算,BCP颗粒占80%-20%。5.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磷酸钙化合物的大部分重量由α-磷酸三钙占据。6.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磷酸钙化合物的大部分重量由磷酸四钙占据。7.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磷酸钙化合物的大部分重量包括α-磷酸三钙和/或磷酸四钙。8.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通过一种或多种选自碳酸盐、镁、锌、氟化物和焦磷酸盐离子的离子稳定所述非晶形磷酸钙。9.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大孔双相磷酸钙颗粒的微粒尺寸为约40-600微米。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基于粉末相的总干重,除BCP外,磷酸钙化合物组合的百分比(%w/w)是10%-70%。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基于粉末相的总干重,所述未经稳定或经稳定的非晶形磷酸钙的含量(%w/w)是5%-30%。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基于粉末相的总干重,大孔BCP颗粒的含量(%w/w)是10%-70%。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基于粉末相的总干重,所述次要部分的含量(%w/w)是1%-10%。14.根据权利要求2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粘固剂液体包括正磷酸钠或正磷酸钾。15.根据权利要求2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液体相的pH小于7。16.根据权利要求2的组合物,还包括作为添加剂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来控制粘固剂流变能力。17.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中粘固剂混合物还包括选自药物活性成分、治疗药物、生长因子和生物活性蛋白或肽的一种或多种药剂。18.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生长因子是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织生长因子或来自TGFβ超家族的生长因子或生物活性蛋白分子。19.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中混合物还包括半水化硫酸钙和/或脱水硫酸钙。20.根据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中在凝固期间,可测量的粘合浆的pH值约为7。全文摘要一种用于产生互连大孔、可再吸收和可注射磷酸钙基粘固剂(MICP)的组合物和方法。本发明的组合物在将粉末成分和水溶液混合后凝固形成结晶差的磷灰石磷酸钙。粘固剂中的多相磷酸钙成分以不同的速率再吸收,使其由新骨适时代替。粘固剂中的互连大孔可以实现血管形成、生长因子夹带、细胞移生和组织向内生长。这种MICPC可用于有关骨修复、加强、重建、再生和骨质疏松治疗的牙科和医学应用,也可用于药物传送和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文档编号A61L24/02GK1972882SQ200580008205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申请日期2005年2月10日优先权日2004年2月10日发明者I·海朗,R·Z·莱格罗斯,G·达屈西,J-M·布莱,J·吉舍,O·戈捷申请人:纽约大学,国家健康医学研究所,南特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