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14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尤其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药物。
背景技术
乳腺炎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临床主要以乳头破损、乳汁淤积为发病原因。形成的包块具有红、肿、热、痛和易感染化脓的临床特征。治疗无效的包块感染化脓,只有靠手术引流完成愈合,治疗时间长,病人痛苦大。我国每年有几百万乳腺炎患者,因此,很有必要解决这一医学难题。
目前,国内外对乳腺炎的药物治疗,存在如下问题1、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辅助烤电、热敷、湿敷等物理疗法。抗生素只有杀菌消炎的作用,但没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散包块的作用。长时间大量使用抗生素,可使乳腺包块包裹变硬,给治疗带来难度,增加了手术体征。因此,抗生素不是治疗乳腺炎的首选药物。烤电、热敷、湿敷疗法也没有实质性的治疗作用。
2、民间偏方和手法治疗腮腺炎方法欠妥,不正确的反复挤压乳头和包块,反而加重了临床症状。中医用传统的方剂方法和民间偏方治疗本病,疗效不一,多数患者得不到正确治疗,使治愈率大大降低。
3、治疗时间长,婴幼儿不能充分吸吮乳汁,乳头没有得到充分刺激,大脑神经中枢对泌乳素、催乳素调节紊乱,使乳腺停止泌乳。停止泌乳的乳房内沉积了大量有毒物质,给日后的乳房埋下了增生、癌变的诱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赤芍20~40重量份全瓜蒌 20~40重量份丝瓜络 10~30重量份当归20~40重量份黄芪20~40重量份党参20~40重量份蒲公英 20~40重量份青连翘 10~15重量份漏芦9~12重量份炮山甲 9~12重量份干姜9~12重量份甘草9~12重量份。
使用结果表明,本发明之一种主要用于治疗腮腺炎的药物具有下述优点1、本发明之药物完全能够替代抗生素,弥补抗生素治疗乳腺炎的缺点,避免了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副作用。临床使用具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消肿散结、活血祛瘀的功效。可有效地消除乳腺包块,缩短治疗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治疗,使临床治愈率大大提高。
2、本发明之药物具有行气补血、通经下乳的功效,临床中可有效地治疗产妇产后中气不足,气血瘀滞、情绪不佳等原因造成的产后乳少、缺乳。
3、本发明之药物具有消肿散结、祛瘀生新、缓急止痛的功效,对气血瘀滞、气机不畅等因素导致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之一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中,各原料的重量(优选)配比为赤芍20~30重量份全瓜蒌 20~30重量份丝瓜络 20~30重量份当归20~30重量份黄芪20~30重量份党参30~40重量份蒲公英 20~30重量份青连翘 9~12重量份漏芦9~12重量份炮山甲 9~12重量份干姜9~12重量份甘草9~12重量份。
本发明之药物的一种制备方法是,取当归、炮山甲干燥后粉碎至过100~120目筛。将余药断碎加水8~12倍沸煮2~3小时,滤出药液。第二遍加水8~10倍沸煮2小时,滤出药液与第一遍药液混合静置,除去沉淀物,在50~60℃温度条件下浓缩成稠汁后与当归、炮山甲粉混匀、烘干,即可制得本发明之药物的散剂。也可制成丸剂、片剂。制成散剂后,可将药物放置于干燥箱内,在110℃高温下保持15分钟,降温至100℃保持15分钟,共熟化灭菌30分钟。灭菌后可按一次剂量或一日剂量真空包装。
本发明之药物的技术方案参考了中医医学有关治疗腮腺炎的各种药物、方剂,遵循祖国医学对乳腺炎“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认识和治疗法则,并且借鉴了家传数代治乳名方“赤、瓜、蒌、甘汤”的独特治乳方剂,结合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成果,精心筛选上述药物,使其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升阳举陷、拔毒生肌、消肿散结、缓急止痛、通经下乳的作用。临床中不断更新完善了本方剂,使临床治愈率大大提高。本发明之药物方简效高、组方科学、功效独到,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之药物中的原料的药理功效是1、赤芍,散淤血、消肿痛、清热凉血、活血不留滞。
2、全瓜蒌,清热化瘀、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3、丝瓜络,通络活血,主治胸肋胀满、乳汁不通。
4、当归,活血补血、止痛调经,主治经闭崩漏、痈疸疮疡。
5、党参,补脾肺气、生津补血。
6、黄芪,升阳举陷、益卫固表、拔毒生肌。
7、蒲公英,清热解毒、清肝肺胃热,主治乳汁不通。
8、青连翘,散结消肿、清热解毒,主治一切疮疡。
9、漏芦,消肿散结、清热解毒、通经下乳。
10、炮山甲,通经下乳、消肿排脓,主治疮疡肿毒、乳汁不畅。
11、干姜,温中散热、回阳通脉、温化痰饮。
12、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创面溃疡。
本发明之药物的散剂的使用方法是1、当发生乳腺炎时,每次10g,每日2~3次,用红糖水冲服(红糖每次用量约为20~30g)。
2、产后腹痛有寒者,用生姜3片、大枣10个沸煮20分钟,加红糖30~50g冲服本药物。
3、对刚做引流手术的患者,也可以服用本药,因本药有促使伤口愈合的功效。
对于乳腺包块已化脓的患者,使用本药无效。
以下是临床观察资料。
为表明本发明之药物治疗乳腺炎的临床效果,用100例使用抗生素(青霉素)治疗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和200例使用本发明之药物的散剂治疗的病例作为试验组,进行了对比。对照组采用青霉素静脉注射,每次640万单位,每日1次。试验组采用本发明之药物的散剂进行治疗,每次10g,每日2~3次,用红糖水冲服(红糖每次用量20~30g)。两组均为临床确诊为乳腺炎的患者,两组病例年龄基本相当,均为22~35岁育龄期妇女,以初产妇为多。
疗效的判断标准治愈,治疗3~5天,包块消失,无疼痛,乳汁充足,哺乳正常。好转,治疗6~10天,包块缩小,有压痛,乳汁稍为不足,但仍可哺乳。无效,治疗11天以上,包块坚硬或已化脓、停乳。
治疗效果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之药物的治疗效果大大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实施例1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赤芍30g,全瓜蒌30g,丝瓜络10g,当归25g,黄芪30g,党参30g,蒲公英30g,青连翘10g,漏芦9g,炮山甲9g,干姜9g,甘草9g。
制备方法是,取当归、炮山甲干燥后粉碎至过110目筛。将余药断碎加水10倍沸煮3小时,滤出液体。第二遍加水9倍沸煮2小时,滤出液体与第一遍药液混合静置,除去沉淀物,在60℃温度条件下浓缩成稠汁后与当归、炮山甲粉混匀、烘干,即可制得本发明之药物的散剂。可将药物放置于干燥箱内,在110℃高温下保持15分钟,降温至100℃保持15分钟,共熟化灭菌30分钟。灭菌后可按一次剂量或一日剂量真空包装。
实施例2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赤芍35g,全瓜蒌35g,丝瓜络20g,当归30g,黄芪35g,党参35g,蒲公英35g,青连翘12g,漏芦12g,炮山甲9g,干姜12g,甘草12g。
制备方法是,取当归、炮山甲干燥后粉碎至过120目筛。将余药断碎加水12倍沸煮2.5小时,滤出液体。第二遍加水10倍水沸煮2小时,滤出液体与第一遍药液混合静置,除去沉淀物,在55℃温度条件下浓缩成稠汁后与当归、炮山甲粉混匀、烘干,即可制得本发明之药物的散剂。制成散剂后,可将药物放置于干燥箱内,在110℃高温下保持15分钟,降温至100℃保持15分钟,共熟化灭菌30分钟。灭菌后可按一次剂量或一日剂量真空包装。
实施例3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赤芍40g,全瓜蒌40g,丝瓜络25g,当归35g,黄芪40g,党参40g,蒲公英40g,青连翘12g,漏芦11g,炮山甲10g,干姜9g,甘草12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赤芍20~40重量份全瓜蒌 20~40重量份丝瓜络 10~30重量份当归20~40重量份黄芪20~40重量份党参20~40重量份蒲公英 20~40重量份青连翘 10~15重量份漏芦9~12重量份炮山甲 9~12重量份干姜9~12重量份甘草9~12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赤芍20~30重量份全瓜蒌 20~30重量份丝瓜络 20~30重量份当归20~30重量份黄芪20~30重量份党参30~40重量份蒲公英 20~30重量份青连翘 10~12重量份漏芦9~12重量份炮山甲 9~12重量份干姜9~12重量份甘草9~12重量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乳腺炎的药物,由赤芍、全瓜蒌、丝瓜络、当归、黄芪、党参、蒲公英、青连翘、漏芦、炮山甲、干姜、甘草为原料制成,这种药物克服了抗生素治疗乳腺炎的缺点,避免了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副作用,临床使用具有清热解毒、补中益气、消肿散结、活血祛瘀的功效,可有效地消除乳腺包块,缩短治疗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治疗,使临床治愈率大大提高,对产后乳少、缺乳以及对气血瘀滞、气机不畅等因素导致的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P15/14GK101024068SQ20061004248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9日
发明者董岩, 董继生 申请人:董继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